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联合发布:金融壹账通 中国保险学会技术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2019.06目录CONTENTS前言核心发现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三大机遇,推动发展(二)四大挑战,亟待破局二、中国保险科技的发展及应用第二部分 中国保险行业的风控现状一、保险行业风险管控的痛点(一)欺诈频发,呈现三大特征(二)依赖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三)信息割裂,风控效果不佳二、保险行业风险管控的演进第三部分 中国保险行业风险管控的趋势一、风险管控的数字化趋势二、风险管控的立体化趋势三、风险管控的前置化趋势四、风险管控的智能化趋势第四部分 保险智能风控对行业各方的启示01020304040709131415161819212224273034目录前言2018年,中国保险业发展进入调整期,原保费收入增长率由2013年-2017年年均20.7%的增长下降至3.9%。但是,调整只是暂时的,保险业对外开放提速,保险公司监管持续规范,保险服务模式与科技应用持续创新,将推动中国保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保险的核心,“风险管理”也成为行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议题,如何帮助客户管理他们所遇到的风险,如何管理保险公司自身面临的风险,对于监管及保险公司至关重要。中国保险行业风控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传统风控、数字风控和智能风控三个阶段。随着保险科技的深度应用和广泛应用,保险风控自2018年起进入“智能风控阶段”,保险行业风控效率提升、风控流程简化、风险隐患降低等方面将迎来一轮质变。但是,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的未来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应运而生。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由金融壹账通与中国保险学会联合发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供技术支持。金融壹账通作为平安集团的联营公司,依托平安集团30余年金融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通过“技术”+“业务”双赋能模式,精准把握保险、银行、投资机构需求,提供智能风控、智能运营等4大产品体系10大解决方案。本报告梳理了保险行业、保险科技和保险风控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保险风控存在的问题和痛点,通过剖析保险风控的先进经验和前沿实践,共同探讨保险风控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为行业各方提供借鉴,为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前言01核心发现在“智能+”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保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一方面,中国保险深度与密度仍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差近50%,保险行业面临市场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客户保险意识崛起等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粗放经营与无序竞争,保险公司深陷综合成本率高、客户触点低频、欺诈风险高等经营挑战。在科技、监管等推动下,保险科技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破局的关键,从产品、营销、承保、理赔、运营等所有环节重塑保险价值体系,彻底改变保险行业的传统风险管控模式。当前保险行业风险管控面临的痛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保险欺诈频发且日益专业化,全球每年约有20%-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第二,核保核赔等风险管理仍高度依赖人工经验审核,成本高效果差。第三,保险公司及行业数据割裂,数据质量低,无法有效支撑风险管理需要。为解决以上痛点,保险公司需深度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从数字化、立体化、前置化、智能化四个方面全面升级风险管控模式。 风控数字化:建立配件工时、医药方案等标准数据与规则库,优化风险预警规则和模型。 风控立体化: 引入行为、车辆、健康等非案件数据,风控依据从公司内部向外部及非保险领域进行立体化延伸,多方共建风控机制,提升风控覆盖度与精准度。 风控前置化:利用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引导和预防风险事件,降低保险风险发生概率,从而降低保险公司赔款支出。 风控智能化:结合 AI 图片识别、生物识别、情绪识别、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以电脑代替人脑,通过机器学习等更智能化的方式应对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不同的行业参与方应以开放、合作的方式共建保险智能风控体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大型保险集团可在自建的基础上,开放融合一些外部前沿技术及应用,建立完善的全流程智能风控体系,为行业树立标杆、提供赋能。中小保险公司可通过与成熟的保险科技服务商合作,以及联合“抱团取暖”的方式,构建差异化风控能力。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商等应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与行业标准,构建反欺诈等行业共享数据库,以及加强科技研发突破。核心发现02近年来,以数字金融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占中国GDP的份额已近三分之一,是当前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作为金融体系和生产生活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19年两会期间,“保险”再次成为高频词,同时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智能+”的概念,鼓励新兴智能产业发展,支持包含保险业在内的传统产业不断深入智能化改造。如何利用数字金融和创新科技推动保险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关键问题。保险科技广泛运用于保险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维护、核保理赔、保险资金运用及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等环节。保险+科技在提升收入、提升效率、提升服务,降低成本、降低风险等方面都取得阶段性成果,保险市场各主体积极参与,逐渐实现科技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透,催生保险生态的新模式,同时为保险监管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撑。放眼未来,保险科技是实践保险保障功能的重要驱动力,更是保险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第一部分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FIRST PART03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一、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和商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着金融一体化和保险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中国的保险需求尚未得到有效释放,保险市场的深度(保费与GDP之比)和密度(人均保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存在较大差距。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6%,我国保险深度4.22%,相差超40%;世界平均保险密度为4127元,我国保险密度为2724元,相差超50%。(一)三大机遇,推动发展近十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迅速,原保费收入实现近2.5倍的增长,2018年达到3.8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17年中国原保费收入成功超越日本,位列全球第二。保监会印发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保险业实现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4.5万亿元。1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容量大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图1.1 2013-2020年中国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万亿元)1.7220132.022014 20152.4320163.1020173.6620183.804.50+14.7%2020E04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一方面,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我国当前的保险市场结构仍有待调整和优化。以财产险为例,美国车险业务占比42.5%,近60%为非车险业务,而我国车险在财产险中占比高达72.7%。另一方面,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已开始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2014年-2018年,传统型产品(寿险、车险)保费收入占比由8 .1%下降至75.4%。意外险、健康险等成长型产品占比由18.9%上升至24.6%。2018当年,健康险、意外险、财产险(不含车险)等原保费收入增速都在20%左右,而车险增长放缓,寿险甚至出现负增长。2.保险市场结构优化,成长型产品加速图1.2 2018年中国保险深度和密度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瑞士再保险研究院2,7244,127中国 世界平均2018年保险密度对比(元)51.5%4.2%6.0%中国 世界平均2018年保险深度对比(%)42.2%图1.3 2014年-2018年分险种原保费收入占比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 2015 2016 2017 201881.1%80.1%18.9%19.9%78.4%21.6%79.2%20.8%75.4%24.6%财产险(不含车险)、意外险、健康险寿险、车险05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国民对保险的认识趋于成熟,大众对保险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从保险深度看,2013年为3.03%,2018年为4.2%,年均增长超7%;从人均保费来看,2013年为1266元,2018年为2724元,年均增长近16%。普华永道与中国太保联合发布的中国保险消费者白皮书显示,被调查人群人均持有保单从2010年的1.96张,增长至2017年的2.89张,年均增长超5%。人均保费支出从2010年到2017年平均增速达18%。3.客户保险意识崛起,接受度提升图1.4 2018年各险种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4%+19%+22%健康险意外险财产险(不含车险)成长型产品+5%-3.4%车险寿险传统型产品2013年-2020年中国保险深度(%) 2013年-2020年中国保险密度(元)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瑞士再保险研究院、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图1.5 2013年-2020年中国保险深度和密度20133.0%20153.5%20184.2%2020E5.0%+7.4%20131,26620151,76620182,7242020E3,500+15.6%06第一部分 中国保险科技发展及应用现状(二)四大挑战,亟待破局经过多年粗放型的发展和无序的市场竞争,传统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问题日益凸显。渠道佣金、管理费用成本高昂,与客户接触频率低发、关系薄弱,保险欺诈手段多样、赔付虚高,代理人队伍管理难、流失率高,这四大挑战导致众多保险公司承保亏损、经营困难,而同时保险客户却对保险公司越发不满。在挑战面前,保险公司若无法快速破局,将面临互联网、主机厂等跨行业主体的颠覆与冲击,行业变局已开始酝酿。2018年,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高达100.1%,中小财险公司的更是高达109.0%。财险承保处于行业性亏损的状态,改变连续8年承保盈利的局面。财产险公司靠承保盈利越来越困难,与2017年相比,财产险公司2018年综合费用率由39.8%上升至40.7%,上升近1个百分点,直接导致承保亏损。1.综合成本率高,盈利困难图1.7 2017年-2018年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图1.6 保险行业的四大挑战财产险行业综合成本率100%平均每年与客户接触的次数1-2次全球保险赔款涉嫌欺诈占比20%寿险代理人一年留存率高流动高风险低频率高成本50%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2017年2018年 100.1%99.6%39.8% 59.8%59.4%40.7%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