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环保行业深度报告:上下齐心,多措并举,打赢渤海治理攻坚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19 年 09 月 11 日 行业研究 评级 :推荐 ( 维持 )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谭倩 S0350512090002 0755-83473923 tanqghzq 证券分析师: 赵越 S0350518110003 zhaoy01ghzq 上下齐心, 多措并举,打赢 渤海治理攻坚战 环保 行业深度报告 最近一年 行业 走势 行业相对表现 表现 1M 3M 12M 环保工程及服务 (申万 ) 13.1 1.4 -14.0 沪深 300 9.0 4.6 22.1 相关报告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行业半年报业绩同比下滑,有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建设 2019-09-01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水污染防治仍有提升空间 2019-08-25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 LPR 形成机制完善促融资成本下降,聚焦化工园区危废及安全监测 2019-08-19 公用事业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7 月电力生产放缓,现货交易试点深化 2019-08-15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垃圾分类“满月”, PPP 项目净增下滑 2019-08-04 投资要点: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但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环渤海地区区位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现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工业密集区。2018 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国民生产总值达 18.69 万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20.76%,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但 区域内 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体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渤海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位列 4大海域之首 , 入海河流黄河口四类及劣四类水占比约 50%。 总纲领与区域政策双管齐下,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 2018 年 11 月 30 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对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总纲领性指导 ,明确开展渤海综合治理的范围为渤海全海区、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以及其他 12 个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 ,到 2020 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 73%左右。充分体现“标本兼治”的思想,包含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三项任务。 京津冀鲁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支持性政策,涉及水治理、生态修复、固废危废、环境监测等多项细分领域 ,其中水治理是攻坚的“主战场” 。 入海河流治理势在必行 。 环渤海区域内的省市中,天津、辽宁、河北及山东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均为中度污染及以上,远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 ,入海河流的污染为海域污染的根源所在。 其中天津市整体不佳, 冀鲁辽三省存在区域性污染。 工业排放是入海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在入海河流污染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 “攻坚战”市场空间 预计 超过 1200 亿元 。 污水治理需求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新建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合计达到 545.13 亿元。 固废 处理投资总额有望达到 514.2 亿元,其中 仅垃圾焚烧市场空间 即有望达到266 亿元。 环境监测力度将不断加强, 水质监测设备需求广阔, 河道网格化监测市场总规模预计可达到 189.33 亿元 。 “攻坚战”带动环境治理市场空间有望超过 1200 亿元。 行业评级与重点推荐 标的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结合环渤海地区环境污染现状,以及对“三省两市”专项行动计划、环保系列政策的梳理,我们重点推荐相关度较高、有望直接受益的碧水源、中持股份、绿色动力、高能环境、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 -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环保工程及服务 (申万 ) 沪深 300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力度不达预期风险;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重点公司 股票 2019-09-10 EPS PE 投资 代码 名称 股价 2018 2019E 2020E 2018 2019E 2020E 评级 300070.SZ 碧水源 7.38 0.40 0.86 1.02 18.45 8.58 7.24 增持 300137.SZ 先河环保 8.02 0.47 0.60 0.75 17.03 13.37 10.69 未评级 300203.SZ 聚光科技 19.55 1.33 1.68 2.09 14.7 11.64 9.35 买入 601330.SH 绿色动力 13.51 0.23 0.34 0.51 57.51 39.74 26.49 未评级 603588.SH 高能环境 10.2 0.49 0.64 0.83 20.82 15.94 12.29 增持 603903.SH 中持股份 14.33 0.83 0.92 1.22 17.27 15.58 11.75 增持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国海证券研究所 (注: 先河环保、绿色动力 盈利预测 取自 万德 一致预期 )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内容 目录 1、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但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 5 1.1、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 5 1.2、 生态环境堪忧,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 6 2、 总纲领与区域政策双管齐 下,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 7 2.1、 行动计划为总纲领,目标明确 . 7 2.2、 地方支持性政策为辅,细分环保领域面面俱到 . 9 3、 入海河流治理势在必行 . 10 3.1、 环渤海地区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堪忧,入海河流仍是污染根源 . 10 3.2、 分区域入海河流水质:天津市整体不佳,冀鲁辽三省存在区域性污染 . 12 3.3、 关注城乡与工业两端治理需求 . 15 4、 细分行业市场空间测算:合计超过 1200 亿元 . 17 4.1、 污水处理厂与管网建设总规模达 545.13 亿元 . 17 4.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关注焚烧市场,工业危废经营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 18 4.3、 监测力度不断增强,关注水质监测站点建设 . 20 5、 行业评级及重点推荐标的 . 22 6、 风险提示 . 23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图表目录 图 1:环渤海地区地图 . 5 图 2: 2018 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 GDP 占比 . 6 图 3: 2018 年倒数前十 省市的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人) . 6 图 4: 2018 年重要河口海湾水质类别比例 . 7 图 5: 2018 年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单位:个) . 10 图 6: 2017 年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单位:个) . 11 图 7: 2018 年沿海各省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及主要超标要素(单位: %) . 11 图 8: 2018 年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超标要素 . 11 图 9: 2016 年天津市陆源入海排污口环境质量状况 . 12 图 10: 2017 年天津市陆源入海排污口环境质量状况 . 12 图 11: 2017 年天津近岸海域各类海域面积 . 13 图 12: 2017 年夏季滨州市辖海域水质情况 . 14 图 13: 2019 年 7 月山东省控河流断面监测结果 . 14 图 14: 2017 年冬 季河北省辖海域水质分布 . 14 图 15: 2017 年河北省入海排污口超标率统计 . 14 图 16: 2018 年辽宁省各类型排污口达标情况 . 14 图 17: 2018 年辽宁省入海河流污染物情况 . 14 图 18: 2018 年环渤海地区产业生产总值占比 . 16 图 19: 2018 年河北省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 16 图 20: 2018 年山 东省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 16 图 21: “ 三省两市 ” 城市垃圾清运量(单位:万吨) . 18 图 22: “ 三省 ” 城镇化率( %) . 18 图 23: 2017 年各省(区、市)一般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万吨) . 20 图 24: 2017 年各省(区、市)危险废物持证单位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 . 20 图 25:杭州市滨江区水质网格化在线监测布点 . 21 表 1: 2017 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及占比(万平方公里) . 7 表 2:近期渤海湾地区相关环保政策梳理 . 8 表 3:津冀鲁辽四省市地方环保政策 梳理 . 9 表 4:天津市部分污染物排放标准变动 . 13 表 5:城乡污染治理政策整理 . 15 表 6:污水治理具体政策与投资测算 . 17 表 7:“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单位:亿元) . 18 表 8:垃圾焚烧能力增长与市场空间测算 . 19 表 9: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案 例 . 19 表 10:各地监测力度趋严 . 21 表 11:“三省两市”河流长度及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市场空间估算 . 22 表 12: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案例 . 22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5 1、 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但 生态问题层出不穷 1.1、 区位优势明显,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环渤海地区区位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渤海位处中国北部, 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它一面临海,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和山东三省两市相联,构成三省两市的“ 3+2”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达 2656.5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23%以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环渤海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现已成为中国 主要 的工业密集区。此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环渤海区域成为了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勾通华北经济圈与国际市场。 图 1: 环渤海地区地图 资料来源:谷歌地图,国海证券研究所 海陆共生产, 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8 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国民生产总值达 18.69 万亿元,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20.76%。除了陆地具有强大的经济生产能力外,渤海海域同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根据 2018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 26219 亿元,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24261 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1.4%,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6 图 2: 2018 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 GDP 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1.2、 生态环境堪忧,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地窄人密,水资源稀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8 年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总人口达到 2.57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8.4%;但五省市总面积仅 52.3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5.43%, 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密度大 ,生态环境负担较重 。 水资源稀缺是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面对的另一难题,在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 2017 年各省市人均水资源量数据中,环渤海经济区五省市排名全部位列倒数前十,其中天津市及北京市分别位列倒数前二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83.4 立方米 /人、 137.2 立方米 /人。 图 3: 2018 年倒数前十省市 的 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 /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8,国海证券研究所 整理 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体污染状况不容乐观。 渤海作为一个近乎封闭型的内海,水体与外界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差,近年来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根据 2017辽宁 , 2.81% 山东 , 8.49% 天津 , 2.09% 河北 , 4.00% 北京 , 3.37% 其他省市 , 79.24% 050100150200250300350宁夏 天津 北京 上海 山西 河北 辽宁 山东 甘肃 内蒙古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7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渤海海域 未达到 第一类海水水质标 准的海域面积占比位列 4大海域之首,夏季占比高达 24.19%,远高于全海域夏季占比 3.92%;秋季占比高达 42.04%,远高于全海域秋季占比 5.65%。渤海主要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中央海盆组成,入海河流主要包括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而根据 2018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渤海湾一类水占比 不超过 20%、辽东湾一类水占比不超过 30%,入海河流黄河口四类及劣四类水占比 约 50%,污染状况 不容乐观。 表 1: 2017 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及占比(万平方公里) 海区 季节 未达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 海域总面积 占比 渤海 夏季 1.87 约 7.73 24.19% 秋季 3.25 约 7.73 42.04% 黄海 夏季 2.82 约 38 7.42% 秋季 4.52 约 38 11.89% 东海 夏季 6.05 约 77 7.86% 秋季 8.00 约 77 10.39% 南海 夏季 2.29 约 210 1.09% 秋季 3.03 约 210 1.44% 全海域 夏季 13.03 约 332.73 3.92% 秋季 18.80 约 332.73 5.65% 资料来源: 2017 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国海证券研究所 图 4: 2018 年重要河口海湾水质类别比例 资料来源: 2018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国海证券研究所 2、 总纲领与区域政策 双管齐下 ,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2.1、 行动计划为总 纲领 , 目标明确 2018 年 11 月 30 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 、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对渤海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总纲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8 领性指导 。 行动计划范围覆盖广,治理目标明确。 行动计划明确 开展渤海综合治理的范围为渤海全海区、辽宁、河北、山东 、 天津 以及 其他 12 个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 。 通过三年综合治理, 将 大幅降低陆源污染物入海量,明显减少入海河流劣类水体;实现工业直排海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完成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以下称两类排污口)的清理工作;构建和完善港口、船舶、养殖活动及垃圾污染防治体系;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持续改善海岸带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渔业资源;加强和提升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到 2020 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 73%左右。 行动计划包含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三项。 行动计划 充分 体现“标本兼治”的思想。海域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治 标”,包括 海水养殖污染物、船舶污染源、海洋垃圾污染物的治理、渤海岸线的保护及滨海湿地的保护。陆源污染治理“治本”,关注黄河、海河、滦河、辽河及浑河等入海河流的入海排污口溯源盘查,落实“一河一策”的要求 。同时 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为依托,兼顾农村农业污染及城市生活污染的防治 , 严格环境准入与退出 落实 “三线一单”。 渤海海域治理政策落地频繁,环保战略高度持续 上升。 鉴于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地位及渤海海域堪忧的污染现状,近年来一系列渤海海域治理政策在更加具体可行的方向上逐步推进。 2016 年 8 月出台的“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中将环渤海地区列入重点治理区域 。 2016 年 11 月出台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到 2020 年,沿海省(区、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 V 类的水体。此外,渤海湾区域的水域治理也屡次被相关政策列入重点,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入海河流的污染防治 、 农村化肥使用的限制 、 城镇水污染防治 、 海滨湿地的修复及 船舶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等 。 表 2: 近期渤海湾地区相关环保政策梳理 颁布时间 文件名称 环渤海相关内容 2018 年 6 月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落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 船舶排放控制区 管理政策,全国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内港口靠港船舶率先使用岸电。 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以渤海海区的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辽河口、黄河口等为重点,推动 河口海湾综合整治 。 渤海禁止审批新增围填海项目,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消化存量围填海资源,已审批但未开工的项目要依法重新进行评估和清理。 2017 年 10 月 重 点流域水 污染防治 规划( 2016-2020 年) 到 2020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总体达到 70%以上,劣类比例控制在 5%以下。 2017 年 3 月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 将 水质劣于 V 类的入海河 流作为各海区整治工作的重点, 包括渤海海域的大旱河等 6 条河流。 在围填海工程较为集中的渤海湾、江苏沿海、珠 江三角洲、北部湾等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到 2020 年,恢复滨海湿地总面积不少于 8500 公顷,修复近岸受损海域 40 万公顷。 2016 年 11 月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加大渤海、东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规范入海排污口设置, 2017 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 2020 年,沿海省(区、市)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9 入海河流 基本消除劣 V 类的水体。 在环渤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重点排放源氨防控研究与示范。到 2020 年,实现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化肥利用率提高到 4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 80%以上 2016 年 8 月 “ 十三五 ”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 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健全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更加完善的综合治理运行机制。 重点治理区域(包含但不限于):环渤海地区:河北省北戴河、黑龙港沧州段、辽宁省大旱河、五里河、复州河等 2015 年 6 月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整治黄河口、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辽东湾、 渤海湾 、胶州湾、杭州湾、北部湾等河口海湾污染。 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及其他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到 2020 年,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达到优良,松花江、黄河、淮河、 辽河 在轻度污染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海河 污染程度得到缓解。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 整理 2.2、 地方支持性政策为辅,细分环保领域面面俱到 为落实 行动计划中的三大治理任务,实现行动计划提出的治理目标,打赢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京 津冀鲁辽 各 省市 相继 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支持性政策,涉及 水治理、 生态 修复、固废 危废 、环境监测 等多项细分领域。 水治理是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主战场”,地方政策目标明确。 水治理 是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 出台的地方 支持性治理 政策的重点 。 2018 年 8 月出台的天津市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 2018 2020 年)要求到 2020 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达到 40%以上,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劣于类)断面比例降低到 30%以下。 2018 年 9 月出台的辽宁省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对列入国控、省控考核的 27 条重污染河流实行限期达标,要求 2018 年完成整治 13 条, 2019 年完成整治 14 条 。 辽宁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中也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出要求,预期到 2020 年水质优良比率达到 96.3%。 固废、环境监测等 细分领域成为渤海综合治理 的“副战场”。 2018 年 12 月出台的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方案( 2018-2020 年)要求通过排查、治理、问责等措施加快固废堆放场所的整治,以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的改善。针对环渤海地区突出的“人工造地”问题,山东省湿地净化水体保护与利用专项行动计划也明确要求,到 2020 年,实现退耕还湿面积 50 万亩的目标。高标准、高要求的固废处理、土壤修复政策也催生 了 更高的环境监测需求 , 2018 年 5月出台的河北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 要求 到2019 年 全面建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固定污染源 VOCs 和土壤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平稳运行,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信息纳入管理指挥系统。 表 3: 津冀鲁辽四省市地方环保政策梳理 证券 研究 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10 颁布时间 文件名称 内容或要求 2019 年 1 月 河北省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2020 年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耕地质量分类清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1%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 2013 年下降 12%。 2018 年 12 月 河北省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方案( 2018-2020 年) 通过全面排查、依法治理、科技支撑、严肃问责等综合措施,加快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推动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全面达标,促进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8 年 9 月 辽宁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 到 2020 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96.3%。 2018 年 9 月 辽宁省重污染河流治理攻坚战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