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专题研究报告,目录,行业背景,LED是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将电转化为光。,借助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实现不同光色的LED,基于RGB三原色基本原理,对红、绿、蓝LED施以不同电流控制亮度,进而实现三原色组合,便可达到全彩显示的效果。白光LED主要有多芯片组合型和光转换型白光LED两种。,行业背景,相较于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光源,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寿命长、使用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行业背景,根据LED不同的材料和特性,各自的应用领域也截然不同,主要分为普通亮度LED和高亮度LED两个应用场景,高亮度应用占主导地位。,根据高工LED数据,2016年,国内LED应用市场产值达到3697亿元,同比增长15.7%。,2016年国内LED各细分市场占比,目录,投资逻辑,催化剂:LED行业进入全面涨价潮,LED行业从终端应用至芯片、器件等上游零组件进入全面涨价期,涨价浪潮从最初的芯片涨价蔓延至RGB灯珠以及照明灯珠,目前进一步蔓延至照明灯具厂商。,LED 行业涨价潮最早始于 16 年 3 月,台湾晶电开启第一波芯片涨价浪潮,随后国内的三安光电、华灿光电跟随涨价。目前涨价浪潮传导至终端消费应用,正泰电器、世林照明等纷纷将灯具产品提价10%左右,一线照明厂商欧普照明则将旗下所有灯饰产品提价15%。,投资逻辑,相关政策,在全球提倡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背景下,各国纷纷提出白炽灯禁用时间表,进而使用节能灯和LED灯。2007年2月20日,澳大利亚率先提出将逐步停产停用白炽灯,此后,加拿大、日本、美国、欧盟以及韩国等,纷纷提出各自的时间进度表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我国也在2011年11月4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2014-02,2015-04,2012-10,2012-12,2013-02,2013-04,2013-06,2013-08,2013-10,2013-12,2014-04,2014-06,2014-08,2014-10,2014-12,2015-02,2015-06,2015-08,2015-10,2015-12,2016-02,2016-04,2016-06,2016-08,2016-10,2016-12,8.70,5.003.100.00,10.00,投资逻辑需求端价格下降迅速LED芯片和封装产品价格在15年末出现了快速、大幅的下跌。根据LEDinside数据,自15年一季度至16年一季度末,主流 LED 芯片的价格跌幅超过 30%。同期,封装产品的价格也普遍呈现超过20%的跌幅。除了LED芯片、封装产品之外,LED灯泡的价格也延续了一贯以来的下跌趋势。根据Wind统计数据,取代 40W 白炽灯的 LED 灯泡价格在 2015 年、 2016 年分别下跌 12.4% 、 15.53% 。取代40W白炽灯LED灯泡价格(美元)25.0020.0015.00,全球,中国,投资逻辑,照明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6 年全球 LED 照明市场预计为 346 亿美元,同比增速 15.80% ,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将达到 31.30% 。根据 OFweek 数据, 2016 年 LED 照明产品国内市场渗透率较 15 年提升近 10 个百分点,达到 42% 。,投资逻辑,小间距LED高速成长,自2012年小间距LED成功突破点间距的限制以后,小间距LED已成为LED显示行业的重要增长来源。根据futuresource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亿元,同比实现70%以上复合增长。国内龙头厂商普遍预计行业在未来 2-3 年仍可维持 50% 以上的年复合增速。,投资逻辑,所谓的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LED点间距在P2.5(2.5mm)以下的室内LED显示屏。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大屏显示技术有五类,分别是液晶拼接(LCD)、等离子拼接(PDP)、DLP拼接、投影融合、小间距LED屏。在与这些主流显示技术对比中,小间距LED以兼具高色域、高刷新率、无残影、低功耗等特点,一枝独秀的显示性能使其竞争优势明显。,利亚德是小间距LED显示的市场发现者和龙头企业,早在2010年就生产出小间距产品,2012年进入小间距LED显示市场,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已实现从P1.9-P1.6-P0.7的技术跨越,目前已经实现量产全球最小间距P0.7mm超微间距LED面板,领先世界。基于54吋LED电视面板实现“积木式”拼接LED电视(及电视墙)开创 LED 单元模板拼接先河。,投资逻辑,供给端,国内优胜劣汰,供应收紧,根据中国轻工业网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LED照明行业累计亏损企业数为579家,亏损面为 22.18%,15年上半年灯具制造累积的亏损额为8.34亿元,占照明行业累计亏损额的68.62%。在相对惨烈的盈利状况下,国内LED企业经历了大浪淘沙式的筛选,优胜劣汰。根据高工LED数据,2014年国内LED企业数量多达2万家,仅经过一年时间,就减少20%,有4000家企业(包含上游芯片、中游封装和下游照明应用)退出市场,其中以下游 照明企业为主。,投资逻辑,国际大厂相继退出,单从LED照明市场来看,继三星在2014年退出韩国之外所有市场的LED照明业务之后,2016年内国际知名大厂飞利浦、欧司朗、GE也陆续退出了中国市场,为国内LED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投资逻辑,台湾厂商停产转线,蓝光GaN供应进一步收缩,由于下游小间距LED显示、红外LED感测应用的兴起,四元LED缺货自16年年中显现,在旺盛的需求背景下,台系四元LED厂商积极扩增四元产能。,在价格竞争和国内大厂扩产信号显示的压力下,海外厂商已经陆续停止产能扩张,采用外包方式,利用国内产能满足供应需求。2015年四季度起台湾大厂晶电开始减少其蓝光GaN产能的25%。,投资逻辑,2016年新增机台骤减,短期产能增加有限,在2015年补贴取消后,企业新增产线机台的投入则增加巨大,国内中小芯片厂家扩产冲动大幅下降。因此,短期内新增产能有限。2015年全球MOCVD新装机258台,2016年仅为60台。,2006-2016年全球MOCVD出货量(台),115,108,111,104,128,122,117,143,110,129,108,123,107,109,116,130120110100,140,90802009H1  2009  2010H1  2010  2011H1  2011  2012H1  2012  2013H1  2013  2014H1  2014  2015H1  2015  2016H1  2016,投资逻辑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在经历了优胜劣汰的价格战之后,LED行业自2012年进入库存消化阶段,根据Wind申万LED板块数据,对比2009-2016年间存货周转天数可见,LED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自2012 年年中 155 天的高位持续下滑, 2015 年底达到 107 天的低位,行业整体处于历史库存相对低位。LED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天).160155150,需求,供应,投资逻辑2015 年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照明灯具价格持续下滑,小间距LED点间距突破,国内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停产,台湾芯片厂商停产转线,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2016年新装机台不足,海外巨头纷纷退出中国市场,LED应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LED产业产能收缩,白炽灯行政强制退市,当前LED行业供需失衡LED 行业供需失衡持续,目录,产业链分析产业链结构LED产业链分为衬底、外延片、芯片制造、封装与应用五大环节。上游包含原材料以及芯片制造,中游为芯片封装,下游为应用市场。,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分析,产业规模:应用市场体量大,根据高工LED数据,2016年国内LED芯片、封装、应用的产值分别为145亿元、734亿元、3697亿元。,产业链分析产业成本结构:LED芯片是核心各环节成本分析来看,LED封装器件占整个应用端的成本为40%,LED芯片占整个LED封装器件成本的45%。因此,LED芯片是整个产业的核心环节。,LED芯片成本分析,LED封装成本分析,LED照明成本分析,产业链分析上游格局:集中程度高在上游LED芯片领域,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德豪润达等本土芯片厂商通过扩产、整合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预计2016年,LED芯片市场前十大厂商占比将达77%。,LED芯片行业集中程度,2016年国内LED芯片行业市场分布,产业链分析2016年新增产能有限,2017年下半年将大量投产三安光电计划在17年利用募投资金购买约100台MOCVD,设备到位后产能将超越晶电当前375台的白光产能;澳洋顺昌计划在17年将产能由20万片/月提升至80万片/月,则新开工约120台MOCVD;华灿光电计划在17年将产能由约70万片/月左右提升至140万片/月,则新开工约140台MOCVD;由此可得,17年国内新增MOCVD设备合计约360台,考虑到设备的购买周期以及调试周期,如果从2季度起稳步兑现计划产能,全年MOCVD新增产能投入约150台。,2006-2016年全球MOCVD出货量(台),2016年国内主要LED芯片厂商MOCVD保有量(台),产业链分析中游格局:龙头显现,格局趋于稳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是 LED 封装的重点地区,占全球封装总产值的 70% 。LED中游封装投资门槛较低,投资规模在2000万元左右,在产业发展初期就吸引了大量的资本,竞争十分激烈,行业格局小而分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产业格局基本稳定,龙头企业优势体现,行业集中度也明显提升。2016年,中国LED封装规模超10亿企业超过10家(木林森、国星、聚飞、鸿利等),从封装产能来看,木林森2015年为3600亿只,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但行业集中程度并不显著,洗牌预期仍存在。,LED封装行业集中度,2016年LED封装行业市场分布,产业链分析,近两年,封装厂商主要瞄准照明、车用LED与显示屏领域扩产,龙头企业产能扩充幅度较大。,产业链分析下游格局:行业竞争格局初步成型,龙头企业逐渐显现下游应用环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投资门槛也较低,因而是 LED 产业中规模最大并且发展最快的领域,国内从事这个环节的企业数量最多,约2500余家,竞争异常激烈。由于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之下企业利润微薄,生存艰难。一种是通过整合并购打造“巨无霸”企业,以规模效应和集成能力取胜;另一种则是“小而美”的战略,聚焦细分市场,以差异化的方式谋求生存发展。,2016年国内LED各细分市场占比,LED应用及其子版块产值(亿元),产业链分析,自从2012年小间距LED产品进入市场,产业规模飞速增长。小间距LED显示屏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3亿元左右规模迅速增至 2015 年的 25.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04.8% ,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广,未来三年 LED 小间距电视市场商用领域复合增速将达到 89% 以上,到 2020 年市场规模至少 150 亿元。2015年以前,小间距LED产品主要应用于政府、军用、广电领域,而伴随科技的进步和上游的产能扩大,导致小间距显示的成本逐渐下降,目前小间距已经取得广泛的商业应用,未来有望潜入家用大尺寸显示、别墅区家庭舞台搭建等民用市场。,小间距显示市场规模,目录,投资标的,投资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