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 中 观 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 研究 2019年 10月 10日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陆兴元 资格编号: S0120518020001 电话: 021-68761616 邮箱: lu_xytebon Table_Contact 联系人 郑秋玲 电话: 021-68761616 资格编号: S0120519020003 邮箱: zhengqltebon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Table_Title 群而聚之,效率更优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橘生淮南,枳生淮北” , 我们认为, 地理位置可以有效区分影响产业结构的一篮子非政策因素;结合国家政策及区位特征,地理位置的划分界限是区域 而非省份,产业发展显示为区域内集聚、区域间梯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 研究中国 产业结构 的现状 及变动 趋势。 产业结构变迁,始于总量,落于省份。 2018 农业、工业、服务增加值比值为7.2:40.7:52.2, 我国面临“服务业发展滞后 ”以及“过早去工业化”的双重困境 :( 1) 国际比较而言,我国服务业 发展不足 ; ( 2) 转型阶段而言 , “去工业化”发生过早 。 由此产业结构的比较,需要进一步细分 至区域研究 。 经济环境变量 相似的省份,显示为地理集聚。 我们研究了影响产业结构的代表性经济 /自然 /社会要素,并通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具有相似要素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表现为集聚 :东部经济实力强;中部原材料、能源、原材料丰富;西部自然资源、能源资源丰富。 区域内省份 的 产业结构相似,区域间 则 有梯度 。 省份产业结构也显示出显著的区域特征 :东部 A、 I、 S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和 服务业 增加值在 GDP中所占的比重。 通过对比历史国家数据,我们发现,转型阶段,经济增速普遍面临下行压力。 ( 1)转型相对失败经济体,以拉美国家为例,则发生了“第二产业垂直下行,第三产业发展过快”现象。 ( 2) 而转型成功经济体,其工业产值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呈现驼峰形状 ;尤其对于后发优势国家,转型需要依附工业价值链高端(高技术附加值的)。 由此我们认为虽然中国服务业占比在全球范围处于较低水平 , 但是相对于就业结构,我国“去工业化”发生过早,并且,过早去工业化现象主要发生在部分省市。 图 2 转型相对失败经济体(拉美),第二产业垂直下行 图 3 转型成功经济体(日韩),工业比重呈驼峰状 资料来源: 德邦研究所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 所 1.2.3 结构性视角: 落脚省份,区别分析 我国面临产业结构之困 :即 “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过早去工业化”的双重困境。对于这现象,有一 种解释 就是 : 我国省份差异较大, 产业研究不能仅仅 要 从总量出发,更需要结合地域。 2. 相近的省份具有相近的经济环境变量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研究了其中的非政策因素的地理位置,发行 地理区位与这些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是这些因素的一个重要表现 。 2.1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理论上 , 产业的发展 取决于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条件、产业政策 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而言,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 ( 1) 市场需求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偏好等差异影响市场需求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Page 中 观研究 专题 ( 2) 资源禀赋 :各省市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例如劳动力、土、水、电、科技水平、资金实力,而这都会影响到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 3) 产业集群: 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相应的交通、通信、生活设施等基础配套,从而影响产业结构。 ( 4) 政策, 分权 : 产业支持政策直接引导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而形成。 2.2 影响因素的地理分布 我们从 人口经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大类,寻找一些量化指标,在各个量化指标上,我们区分高、中、低三个维度,并分析在各个维度上是否具有地理位置相关性。 2.2.1 人口经济要素 人口: 广东优势最为明显。 人口绝对数上, 我国人口大省为广东( 1.1 亿)、山东( 1.0 亿)、河南( 0.96 亿)、四川( 0.83 亿)、江苏( 0.8 亿)、河北( 0.76 亿);地理分布上,东 部的 北部 沿海地区 人口较多,大西北地区人口较少。 人口自然增长率 :西藏、河南、广东、广西、青海人口自然增长率超 8 ,而黑龙江、辽宁的增长率为负( -1 、 -0.6 );老龄化情况: 临近黄海 及川渝 地区 的老龄化较为严重,山东、辽宁、上海、四川、重庆的 65 岁人口占比较大,约占地域人口 15%;而大西北地区的人口相对年轻,西藏、新疆、青海的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低于 8%。 经济要素:东部领先、西部落后。 经济发展情况决定了居民的购买力,我们主要考察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外贸占 GDP 的比例,总体而言,北京、上海、天津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财政情况:东部 &京津财政实力雄厚。 上海、北京人均财政收入超 20000 元 /人,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的人均财政收入也超过 10000 元 /人,而这六个省份的财政负债率(债务余额 /GDP)均在 20%以内,显示比较强的财政 实力。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逐步与国外相当水平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靠近。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方面则落后许多 。 表 3 人口经济要素 人 口 人口 自然增长率 65 岁以上 人口比例 人均 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 进出口 /GDP(目的地)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Page 中 观研究 专题 人均财政收入 负债率(债务余额 /GDP)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所 2.2.2 资源禀赋及环境保护 土地:大西北丰富,东部匮乏。 以人均农用地面积来看,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的人均农用地面积较高,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沿海地区的农用地面积相对匮乏。 水:西藏、青海两地水资源 丰富。 西藏、青海的人均水资源均超 10000 立方米 /人,而天津、北京、上海、河北、山东的人均水资源分别为 83、 137、 140、 184、 226 立方米 /人,水资源相对匮乏。 电力消耗: 北部资源丰富 。 宁夏、内蒙古、青海三地的人均电力消费 超过 10000 千瓦时 /人,电力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南部地区覆盖率高。 福建、江西、浙江、广西、海南、广东、云南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 66%、 60%、 59%、 56%、 55%、 51%、 50%,森林资源丰富,主要聚集在南部沿海和大西南地区。 环境保护:东部地区环境规范更严格。 就单位工业增加值对应废水排放,天津、江苏、山东、河北 单位工业增加值对应废水排放较少,同时江苏、山东、海南、浙江、上海要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可见东部地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为严格。 表 4资源 禀赋 及环境保护 人均农用地面积 人均水资源 人均电力消费量 森林覆盖率 单位工业增加值对应废水排放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Page 中 观研究 专题 资料来源:德邦研究 所 2.2.3 基础设施 公路铁路情况 : 大西北地区 人均密度更高 。 以人均铁路、公路营业里程计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的人均密度均排在前列 。 内河航道:长江流域占优。 江苏、浙江、湖南、湖北、重庆 五 地的 人均 内河航道面积 在全国排名靠前。 城市基础设施:东部 城市设施 健全 ,中西部更重医疗 。 考察人均拥有公共交通车数量、城市道路面积、医疗机构床位,其中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拥有公共交通车数量靠前,分别为 26.6、 19.6、 17.4、 16.9、 16.4 辆 /万人;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最多的五个省市为 江苏、山东、内蒙古、安徽、宁夏 25.6、 25.1、 23.9、 22.2、 21.8 平方米;就每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床位数, 新疆、辽宁、四川、重庆、湖南、贵州的床位数超过65 张 /万人,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邮电总量,东部沿海较高。 就人均邮电业务总量而言,金额最高的五个省市为北京、上海、浙江、 广东、江苏,分别为 5445、 4815、 4286、 3921 元 /人。 表 5 基础设施 人均铁路营业里程 人均公路里程 人均内河航道里程 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 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