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中国“智能 +”社会发展指数 分析 报告 2019 年 7 月 目录 一 、 智 能 + 社 会 的理解 . 1 ( 一 ) 智能 + 社 会 背 景 . 1 ( 二 )编 制 指数 目 的 . 1 ( 三 ) 智能 + 社 会 内 涵 . 2 ( 四 ) 指 标 体系 设 计 . 3 二 、 智 能 + 社 会 发展 现 状 . 4 ( 一 )总 体 发展 现 状 . 4 ( 二 ) 智能 + 生 活 消 费 . 7 ( 三 ) 智能 + 公 共 治 理 . 15 ( 四 ) 智能 + 生 产 供 给 . 19 三 、 智 能 + 社 会 展望 . 25 ( 一 )智 能 生活 消 费将 成 为 智 能 + 社 会 发展 先 导 . 25 ( 二 )智 能 公共 治 理将 提 升 智 能 + 社 会 基准线 . 26 ( 三 )智 能 生产 供 给将 构 建 智 能 + 社 会 的主 阵 地 . 27 附 录 : 智能 + 社 会 发展 指 数解 释 . 28 ( 一 )指 标 选取 . 28 ( 二 )指 标 处理 . 29 ( 三 )指 标 权重 . 29 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国 智能 + 社 会 发展 指 数 1.0 . 3 图表 2 智 能 + 社 会 指数 前 十位 . 5 图表 3 智 能 +” 生 活 消费 指 数排 名 前十位 . 8 图表 4 数 字 支付 前 十位 . 9 图表 5 智 能 家居 前 十位 . 10 图表 6 智 能 出行 前 十位 . 12 图表 7 智 慧 零售 前 十位 . 13 图表 8 智 能 + 治 理 排名 前 十位 . 15 图表 9 智 慧 管理 前 十位 . 16 图表 10 智 慧 政务 前 十位 . 18 图表 11 智能 +” 生 产 供给 发 展综 合 指数 前 十位 . 20 图表 12 智能 + 农 业 发展 指 数前 十 位 . 21 图表 13 智 能 制造 发 展指 数 排名 前 十位 . 22 图表 14 智能 + 商 贸 发展 指 数排 名 前十位 . 25 1 一、“智能 +”社会的理解 ( 一 ) “智能 +”社会背景 智能 + 接棒 互联网 + 成为赋能传统行业的新动力。 自 2015 年起, 互联网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 5 年被提 及。 互联网 + 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改变,也 重塑了商业模式和经济结构。 2018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 构建数据驱动、 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 2019 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智能 + 重要战略。 拓展 智能 +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从 互联网 + 走 向 智能 + ,政府工作报告表述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生 产和生活方式的又一次升级迭代,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5G 等新兴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全新赋能。 (二)编制指数目的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指数研究主要从产业竞争力、基础设施、信息消费、社会治理等一个或两个方面评估信息化或智能化发展水平,缺乏对智能社会的总体衡量体系。 2019 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开展 中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 1.0 的研究和发布工作。目的是建立具备全面性、先行性特 征的衡量智能技术社会应 2 用水平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一是衡量和比较各地区智能社会发展水平和演进程度;二是动态反映不同领域的智能发展水平和发展结构;三是分析智能社会发展面临的短板和问题,提出发展趋势和建议。 ( 三 ) “智能 +”社会内涵 本报告把 智能 + 社会定义为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标,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类简单性、重复性、危险性任务,实现社会生产、生活、治理智能化的社会形态。 从发展愿景来看 , 智能 + 社会将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对社会生产生活实现全方位、多层 次、全新赋能;精准化智能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人们能够最 大限度享受高质量服务和便捷生活;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运行更加安全有序;智能经济更加创新高效, 个体创造力得到极大发挥,形成更多高质量和高舒适度的就 业岗位,进而成为信息社会的新阶段。 从发展阶段来看 , 智 能 + 社会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和网络化仍在快速发展, 智能化初步应用,未来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长期并存; 从主要内容来看 ,本报告重点聚焦各类社会应用,主要包括 智能 + 生产供给、 智能 + 生活消费、 智能 + 公共治 理三大部分,社会的智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等不作为重点 内容; 从技术特点来看 , 智能 + 社会在应用互联网、大数 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基础上,深度运用智能语音、 3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提 升全社会智能化水平。 (四)指标体系设计 中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 简称 指标体系 ) 的构建综合考虑了体系性、代表性、前瞻性以及客观 性。体系性表现在完整考虑了智能技术在供给侧、消费侧、 公共侧的应用 ,满分为 1 分,表示加权后每个四级指标最大 值的和,即当前各领域各地区最高水平的集合;代表性表现在选取了智能化特征相对明显的行业和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家电、智能导航、共享出行、智能穿戴、移 动支付、智慧政务等;前瞻性表现在通过调研一线领军企业, 及时加入智能化的创新性先行指标,如物流效率、询盘量、 淘宝村数量、选房决策智能化水平、车载智能硬件销量、智 慧零售网点数量、城市大脑数量等;客观性表现在指标全部采用量化指标,且数据来源权威可靠。 指标体系 将采取年度滚动更新的方式,保持对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升级的兼容。 2019 年度 指标体系 命名为 中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 1.0 。 图表 1 中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 1.0 总指数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中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 智能 + 生产供给 智慧农业 精准生产 在线经营 智能制造 智能工厂 智能产品 4 产业链协同 智慧商贸 智慧物流 智慧电商 智能 + 生活消费 智能家居 智能家电 数字选房 智能出行 智慧出行 共享交通 智慧零售 数字零售 数字支付 移动支付 智能 + 公共治理 智慧管理 运行管理 综合决策 社会治理 智慧政务 网上服务 移动服务 政务互动 二、“智能 +”社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现状 全国智能化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东部地区个别省市领先发展 。全国 智能 + 社会发展指数为 0.46,东部地区领先趋势明显,前十位中有 8 个为东部省市,上海市和北京 市指数均超过 0.7 分,中部地区安徽省和西部地区陕西省进入前十位。 5 图表 2 智能 + 社会指数前十位 数字支付全面普及,发展水平最高。 数字支付发展水平 是 智能 + 生活消费得分最高的指标。覆盖完善的移动网 络、积极创新的支付技术和商业模式、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等一系列因素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和高水平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家居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智能家居 是 智能 + 生活消费发展速度最快的指标。大数据、物联 网、人机交互等技术推动家电家居产品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使用体验得到极大改善,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产品快速进 入千家万户。 智能导航广泛应用推动智能出行水平快速提升。 智能导航在出行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人均使用频次飞速增长,车载智能硬件、智能穿戴产品人均销售额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6 智慧零售网点迅猛增长,电商零售进入平稳发展期。 智 慧零售是指运用智能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提 7 供智能化的零售服务。智慧零售网点数量发展速度极快,处于迅猛增长的起步期,阿里、京东、苏宁等均在全国大力布 局。 综合决策智能化是当前智慧管理热 点 。综合决策智能化水平是 智能 + 公共治理中增长最快的指标。多地依托 城 市大脑 提升综合决策智能化水平, 2017 年建设 城市大脑 的省份仅有 2 个, 2018 年达到 10 个。 智慧政务从查询办理向智能服务升级 。公共服务在线查询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普及,该项指标是 智能 + 公共治 理中各地区差距最小的指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逐步向智能化 秒办 服务升级。 西部地区在农产品在线零售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西藏、云南、青海三省基于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在线销售,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农业效益大幅提升。 智能制造形成四大主要区域和三条转型路径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在空间区域上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高地发展特征, 长三角、川渝地区、珠三角、京津冀形成四大支点。传统制造大省依托加快智能化转型,呈现智能工厂、智能产品和产业链协同平台三条转型路径。 电子商务逐步向县级和村级深化,人工智能赋能的智能 物流成为物流行业升级的关键 。全国电子面单普及率已高达 93%,淘宝村数量高达 3202 个。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