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9月21日,2019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依然向好,国内旅游新经验新业态不断涌现,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变,发展趋势向好,主客共享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思想,国民文化休闲需求日渐凸显,综述,1 观光旅游仍然是基础市场、休闲度假市场稳定发展,2,3,4,5,国民文化休闲需求日渐凸显,40.50%,44.20%,40.60%,18.40%,34.80%,0.00%,10.00% 20.00% 30.00% 40.00% 50.00%,观看各类文化演出 历史文化街区图 书馆和科技馆美术馆 博物馆,端午特色文化活动引爆景区客流量。,图:2019春节期间游客主要旅游休闲方式,文旅融合过大年,文化休闲游成 为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 旅游休闲方式,整体看,端午节驴妈妈平台景区门票预订量 整体环比节前增长130%以上,同比去年端 午增长35%;从主题看,文化类景区增幅明显。,40%,35%,45%,0%10%20%30%40%50%,文化遗产 博物馆文化类景区整体,图:2018端午期间文化类景区游客量增长幅度,十一旅游市场:文化参与度广-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90%,40%,游客参与文化活动占比,参与一项文化活动,参与两项文化活动,40%,前往博物馆、美术馆、 图书馆和科技馆,37.8%,文化体验2至5天游客 占比,36%,十一文化类景区整体预 定量同比增长超过36,文化公共产品供应充足,百姓在家门口就可畅享文化生活。参加社 区、博物馆等组织的假日培训、讲座等等 ,上海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总计69550 场,较2017年同期增加20。,2018上海公共文化活动增幅,20%,一、观光旅游仍然是基础市场休闲度假市场稳定发展,2017年,我国国内城镇居民的旅游动机观光游览 排在第二位(占29.4%),休闲度假排在第三为(24.8%);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出游以观光 游览为目的者占32.9%,以休闲度假为目的者占25.0%。2017年,我国国内农村居民的旅游动机观光游览排在第二位(占22.8%),休闲度假排在第四(14.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以观光 游览为目的者占12.2%,以休闲度假为目的者占6.0%。,综合判断,观光游览市场仍是国民旅游市场的基 础市场,休闲度假的稳定发展是现实的市场主导 特征。,30%,29%,25%,12%,2%,1%1%,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商务出差文娱体育健身 健康疗养其他,图:城镇居民国内游客 旅游目的,图:农村居民国内游客旅游目的,(一)观光市场仍占有较高比重,36%,23%,15%,18%,2% 2%,5%,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出差,文娱体育健身 健康疗养其他,做生意外出办理公事等,(二)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花费数额接近、休闲度假人均花费增长较快,农村居民每次出游花费(按旅游目的)元/人次,590.7,951.9,961.8,1013.2,559,1283.8,546.4,0,500,1000,1500,其他健康疗养文娱体育健身商务出差 休闲度假 观光游览 探亲访友,1003.7,1413.3,1385.6,2206.2,1062.7,1576.7,900.1,0,500,1000,1500,2000,2500,其他 健康疗养文娱体育健身商务出差 休闲度假 观光游览 探亲访友,城镇居民每次出游花费(按旅游目的)元/人次,从花费上来看,观光游览仍然是当前旅游的主要市 场之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游 览的花费数额接近;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探亲访友和观光游览是 城镇居民最倾向的出游目的,但其花费并不是最多 的,反而是商务出差的人均花费最多,这说明我国 城镇居民出游意愿与实际花费的不匹配,消费需求 有待进一步释放;休闲度假人均花费增长较快。我国城镇居民2017年 人均每次出游花费约1368.3元,其中休闲度假人均 花费1385.6元,观光游览人均花费1413.3。农村居 民的数据分别为814.6元、961.8元、951.9元。,13.96%,3.65%,35.22%,28.3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17观光游览人均花费增长率,2017休闲度假人均 花费增长率,(三)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构成国内旅游花费主体,交通和餐饮占据了总体花费的一半以 上。其中餐饮费超过住宿费说明居民更愿意在吃上花费更多的资金,对住宿要求不高。城镇游客更愿意在住宿上花钱、农村游客更愿意在餐饮和购物上花钱。城镇游客交通费占比最高为36.30%,其次餐 饮费、住宿费、购物费分别占到22.90%、17.50%、12.70%;农村游客交通费占比最高为34.90%,其次是 餐饮、购物、住宿分别占到25.20%、 14.80%、12.60%;,城镇游客旅游消费结构,36.30%,17.50%,22.90%,12.70%,5.40%,5.20%,0%,10%,20%,30%,40%,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购物费景区游览费农村游客旅游消费结构,其他费用,34.90%,12.60%,25.20%,14.80%,4.80%,7.70%,0%,10%,20%,30%,40%,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购物费景区游览费 其他费用,(四)有品质且时尚的产品逐步走俏旅游市场,90后成为旅游的中坚力量。2018年90后的出行人数已超过70后,占比达到了17%。90后活力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深圳、 广州、合肥、成都、郑州、南京、杭州、宁 波、苏州和长沙,其中深圳和广州的90后出 行人数占比均已达到了23%。年轻消费者消费偏好将推动旅游市场深刻变 革。推动避暑旅游、冰雪旅游、夜间旅游、房 车旅行、邮轮旅行、山地旅游、博物旅行、体 育旅游、等新时尚旅游消费需求发展。,深圳 广州 合肥 成都 郑州 南京 杭州 宁波 苏州 长沙,2018年90后活力城市排行榜23% 23% 22% 21%20% 20% 20% 19% 19% 19%,二、主客共享成为旅游发展新思想,景观之上是生活,主客共享全域旅游,主客共享理念在各省、市的实践江苏:发力供给侧与全域旅游创建推动主客共享上海:文化地标助力打造主客共享高品质世界旅 游城市广东: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重庆:优化旅游公共服务 实现主客共享,主客共享成为旅游发展新思想,城市已成为主要目的地,全国主要40个旅游城市的游客接待规模 和旅游收入在全国占比较高,分别为全 国的35.4%和38.2%。江苏、浙江为例。省内主要旅游城市的 接待游客规模和旅游收入均在省内占比 较大。苏州、南京、无锡三市的游客接待规模和 旅游收入在江苏省占比分别为41.9%、 52.7%;温州、杭州、宁波三市的游客接待规模和 旅游收入在浙江省占比分别为62.9%、 70.4%;,40个主要旅游城市在全国占比,35.4%,38.2%,36.0%,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级景区数量占比江苏主要旅游城市在全省占比,41.9%,52.8%,52.2%,62.9%,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级景区数量占比浙江主要旅游城市在全省占比,旅游接待人次占比,旅游收入占比,5A级景区数量占比,70.4%,35.3%,三、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变,发展趋势向好,(一)国内旅游业发展环境稳定向好,2011-2018年国内旅游接待量和接,待规模增长率,26.41,29.57,32.62,36.1,1,40,44.4,50,13.20%,12%,10.70% 10.70% 10.50% 11%,13%,10.80%55.39,0.00%,5.00%,10.00%,15.00%,0,20,40,6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接待规模(亿人次)接待规模增长率(%),1.93,2.27,2.63,3.03,5.13,23.60%,17.60%,15.30%,15.40%,13%3.42,14%3.9,17%4.57,12.30%,0.00%,10.00%,20.00%,30.00%,0,2,4,6,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收入规模(万亿)收入规模增长率(%),2011-2017年国内旅游收入规模和,收入规模增长率,旅游接待规模保持稳固增长,2011 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8的55.39亿人次,总体增幅109.7%, 平均增幅13.7%;,旅游收入规模保持稳固增长,收入规模从2011年1.93万亿,增长到2018年的5.13万亿,总体增幅165.8%,平均增幅20.7%。,(二)区域间潜在出游力差距呈现出收敛趋势,2018年,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大约为6.2:2.5:1.3,即我国的客源市场有62%源自东部地区,25%源自中部地 区,13%源自西部地区。从发展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70.0%下降到2018年的62.4%,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于此同时,中西 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不断升高,累计潜在出游力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30.0%提升到2018年的37.6%,区域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31个省(区、市)出游潜力指数,表 2018年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得分及排名,可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划 分为5重潜在出游力类型:出游力极强地区:上海、北京、 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福建;出游力强地区:河南、湖南、湖 北、河北、四川、辽宁;出游力较强地区:天津、重庆、 安徽、陕西、山西、内蒙古;出游力一般地区:江西、云南、 黑龙江、吉林、海南、贵州、广 西;出游力弱地区:新疆、甘肃、宁 夏、青海、西藏。,0,10,20,30,40,50,60,7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中西部旅游产业化速度高于东部,2011-2018年区域总体,接待量对比,2018年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旅游接待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8.56%、28.86%、32.59%,总体呈现3.8:2.8:3.2的格局,相比较长 期处于“5:3:2”的阶梯分布格局已有所收敛。从发展趋势上来看,2018年中、西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45.63%和26.63%,超过东部地区的14.57%;旅游人次的增长率 分别为38.55%和21.04%,超过东部地区的11.10%。我国各区域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东 高西低的态势。东部地区的旅游综合发展指 数最高,为0.53其次是中部地区,旅游发展 指数为0.49,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指数相对 最低,为0.29。,31个省(区、市)国内旅游发展指数,可将全国31个省(区、市)划分为5级国内旅游发展水平类型:极发达地区: 江苏、 浙江、山东;发达地区:广东、四川、安徽、河南、福建、北京、河北、 湖北、云南、湖南、江西、贵州 、广西 、山西;较发达地区:陕西、上海 、 重庆、辽宁;欠发达地区: 内蒙古、甘肃、吉林、黑龙江、 新疆 、 天津、海南;,不发达地区:青海、西藏、 宁夏 。,0.040.03,0.06,0.10,0.17,0.210.200.20,0.22,0.24,0.340.33,0.410.380.38,0.43,0.480.480.480.47,0.510.50,0.540.530.53,0.55,0.58,0.66,0.76,0.82,0.88,0.00,0.20,0.40,0.600.801.00,江苏 浙江山 东广东 四川安 徽河南 福建北 京河北 湖北云 南湖南 江西贵 州广西 山西陕 西上海 重庆辽 宁内蒙 古甘肃 吉林黑 龙江新 疆天津 海南青 海西藏 宁夏,2018各省(区、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四)区域之间客流互动加强,促使均衡化发展格局显现,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总体稳定,东部地区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度 方面均保持较强优势。中客流量方面依然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三大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之间、长三角与中部地区之间旅游流为主。旅游通道便捷度方面,长三角内部的便捷度指数在区域尺度相对较高,达 到17.54.北京流向天津的旅游流便捷度在省际尺度相对较高,达到20.00。,四、国内旅游新经验新业态不断涌现,泉州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文旅融合 发展。泉州通过盘活旅游资源,打造文旅IP。挖掘文化、盘活资源,泉州古城探索出 一条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深度融 合的创新发展路径,成功打造的多个文旅 IP,成为游客必到打卡的“网红”。六盘水全方位进行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 发、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在由工业城 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突破 口。从政府主导、品牌打造、项目开发、区 域联动等多方面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六盘水从凉都 文学、凉都民歌、地名趣谈、名家游记散 文、民俗风情等入手,全方位进行文化资源 的挖掘和开发,每年举办一次六盘水消暑文 化节,大力打造凉都文化品牌。,(一)文旅融合创新案例,玉舍国家地质森林公园景区,泉州古城历史建筑,网红打卡地“小西埕”,盘县彝族火把节歌舞,温州发展夜间旅游,引领文化旅游新潮 流。温州瓯江夜游是温州旅游的名片, 用光讲述城市故事,打造“光影创新体 验产品”,助力月光经济发展。贵州发展避暑旅游,快步迈向“旅游高 地”。“2018年,全省大力发展避暑旅游,强化避暑品牌价值和品牌意识;注重各 个旅游区域的合作,为顾客提供套餐式服 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长春大力发展冰雪 旅游。强化冰雪文化建设。将冰雪旅游和地 域旅游文化相互融合;围绕打造“冰雪品牌”,塑造冰雪旅游城市形象。创新营销方 式。利用生活方式营销。,(二)旅游产业新业态案例,瓯江亮化夜游项目山体灯光秀瓯江情,贵州荔波的卧龙潭瀑布,长春“净月潭瓦萨”滑雪节,五、2019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依然向好,文旅融合孕育旅游发展新动能。2019年,文旅融合经济效 应开始释放的第一年,雒树刚部长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要求在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等方面也紧紧 围绕融合发展的主题,稳步推进旅游系统的规范建设和旅游行业的创新发展。 各地文化建设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逐渐清晰。居民增收助推旅游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2019年更大规 模、更大力度的全面减税以及适度扩大赤字率等积极的政 策有望落地。新一轮个税改革将起征点调高、三档税率级距扩大,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 和房租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支出的专项附加扣除,助推居 民增收,同时增长居民消费的热情。市场规模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长。据推断, 预计2019年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60.6亿人次, 同比增长9.5%; 国内 旅游收入达5.6万亿元, 同比增长10%。,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