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XX年度市级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2 目 录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 3 (一)专项资金概况 . 3 (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 4 二、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 6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 6 四、存在的问题 . 9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 9 六、报告附表 . 10 3 根据 XX 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XX 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张财绩 201899 号)精神, XX 市农委组织计划、粮油、财务、监察等相关科室对 20XX 年度组织实施的市级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概况 市级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指示精神,由原市农业局于2013年初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市政府 2013年第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而设立( XX 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总第 2 次 20132号)。市财政预 算安排资金 100 万元,主要用于全市粮食生产奖励。因 2016 年资金整合切块 55%用于精准扶贫, 20XX 年实际用于粮食生产奖励的资金仅为 45 万元。根据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 XX 市粮食生产考核办法(张粮组发 20163 号)和 XX 市农 业委员会、 XX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市级农业产业发展及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张财农 2015 341 号), 20XX 年初, XX 市农业委员会研究拟定了 20XX 年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使用方案,一是计划用于先进种粮大户奖励 26 万元,二是计划用于召开全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举办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观摩、优质粮食产品参加有关展销活动,需经费 11 万元。三是计划用于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4 术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培训,需经费 8万元。并严格按有关要求、程序向市政府进行了申报,经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德祥审阅,分 管副市长尚生龙、市长王志刚签字同意后组织实施。 20XX 年 5 月 31 日市农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 20XX 年度全市先进种粮大户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张农发 20XX 27 号)文件,全市共计奖励先进种粮大户 13名,每户奖励现金 2 万元,并将奖励名额按各区县常年播种面积进行了分配,其中永定区 3 名,武陵源区1 名,慈利县 5名,桑植县 4名。 (二)专项资金绩效目标 通过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充分调动区县人民政府重粮抓粮积极性,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投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激励区县农业部门 和粮食生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高产创建,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种粮规模,发展粮食生产,确保我市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完成 20XX年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粮食播种 200万亩,总产 60万吨的生产任务,同时促进我市适度规模种粮经营主体有新的增加,耕地流转面积和种粮面积有新的扩大。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为规范和加强粮食生产奖励专 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 促进我市粮食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结合我市粮食生产实际,市农委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 XX 市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以主任郑文举任组长,主管粮油生产和计财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财务科、粮油科、计划科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出台并下发了相关文件。 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张政办发 2016 46 号)文件精神,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切块整合后,市财政局于 20XX年 11 月实际拨付给市农委 45 万元(张财指 20XX 02 号 ),同时市财政局与市农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XX 年市农业产业发展与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通知(张农发 20XX 61号),明确了资金使用方向,其中种粮大户奖励26 万元,全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粮食生产高产高效示范观摩、优质粮食产品参展 11 万元,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 8 万元。 在奖励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执行申报审批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没有出现挤占挪用现象。年初由市农业委制定年度资金预算报告,提出奖励方案,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下文实施。 奖励 的 13 名先进种粮大户,由区县农业部门组织推荐,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区县推荐对象进行考核,按考评结果提出奖励方案,报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在相关媒体上公示七天无异议后,于 2018 年年初由市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文进行表彰,并通过市农委专门账户发放奖励资金,同时接受纪检监察6 部门的监督。 二、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绩效评价目的 开展市级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可以使市委市政府决策层进一步了解项目的实施进展、资金使用、社会经济效益情况,而且通过绩效评价,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做好预算绩效 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并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2、实地调查。工作小组对全市粮食生产情况通过典型调查、上门走访部分种粮大户、查阅有关区县资料等形式进行了调查核实,听取他们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意见和建议,收集项目相关资料。 3、分析评价。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制定项目绩效评价个性指标并进行分析。 4、编写报告。按照张财绩 201899 号文件规定,拟定绩效评价报告。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实践证明,我市实 施粮食生产奖励政策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具体行动和重大举措,小资金带动了大投入,小项目推动了大产业,充分调动了全市各地重农抓粮、农业部门科技兴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促进7 了我市粮食生产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生产面积稳定,单产、总产同步增长。据市统计局统计, 20XX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209.97 万亩,较上年增加 1.14万亩,增幅为 0.5%, 实现单产 294.92 公斤,较上年( 288.25)增加 5.67公斤,增 2.3%,实现总产 61.92 万吨,较上年增产 1.73 万吨,同比增长 2.9%。二是做强做优湘米产业成效显著。今年各区县农业部门集聚资源要素 ,积极整合资金,扎实推进 “做优做强湘米产业 ”,狠抓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优质常规稻玉针香、农香 25、农香 32 和优质杂交稻隆晶优 1 号、桃优香占、兆优 5455、泰优 390 等新品种,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全市高中档优质稻生产面积得到迅速扩大。据统计,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 15.3 万亩,其中高中档优质 稻种植面积发展到 10.5 万亩,较去年增加 7.5 万亩。以武陵源 “鱼泉贡米 ”、桑植县 “郁澧香米 ”慈利县 “生安赛特优质米 ”为代表的高山高档优质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品牌化营销的势头正在我市形成。武陵源区中湖乡以鱼泉贡米品牌为依托组建了 XX 鱼泉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全乡重点发展优质稻生产,实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该乡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桑植县农业部门积极牵头将全县11 个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组建成优质稻米专业联合社, 20XX 年共组织生产优质稻 3 万余亩,并按一村一品或一社一品 布局,指定农业技术专家作技术指导,统一实行绿色标准化生产,所产优质稻谷实行统一加工包装品牌,统一市场营销,优质米销价为 30 元 /公斤,使种粮农8 民每亩增收 800-1000 元,极大调动了当地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三是稻田综合种养示范效果喜人。稻田综合种养具有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的优点, “一水两用、一季多收 ”,既能抓稳米袋子,又能赢得钱袋子,还能通过少施化肥、农药保护生态,较好的破解了国家 “要粮 ”、农民 “要钱 ”、生态 “要绿 ”的矛盾。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开展稻鸭共养、稻鱼共生、稻虾共养等综合种养模式示范面积达 2000多亩,其中稻 +养鱼模式 1800 亩,优质稻 +养鸭模式示范 200 亩,优质稻 +小龙虾示范面积 100 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亩平增收10002000 元。四是农机综合应用率稳步上升。据农机部门统计,今年我市水稻农机综合应用水平达 55.9%,较上年提高两点一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收率达 64.2%;五是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种粮主体有新的发展。据农业部门统计, 20XX 年全市种粮规模 3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 690 户,较上年增加 133 户,共流转耕地 8.98万亩,生产粮食 9.8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 0.4535万亩、0.96 万亩;种粮专业合作社增加到 101 个,入社农户 7580 户,流转耕地 3.8万亩,种粮 4.2 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 41 个、 3080 户、 1.2万亩、 1.62 万亩,可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种粮大户等已开始成为我市种粮主力。六是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据统计,各区县 20XX 年直接投入粮食生产财政资金达 1000 多万元,其中慈利县财政投入资金800 万元支持发展粮食生产,支持农业部门开展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推广粮食作物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实施秸秆还田、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积极推进做强做优湘米产业,其中 3009 万元直接用于鼓励种粮大户 “压单扩双 ”发展双季稻生产,有力促进了本地粮食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20XX 年慈利、桑植两县在全省粮食生产考评中分别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和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了省人民政府的嘉奖。六是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严格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优化了农业生态环境。 本项目综合评价得分为 98 分。评价等次为优。各项评分见 “20XX年市级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绩效自评表 ”。 四、存在的问题 1、资金拨付不及时,项目资金至 11 月才予以拨付,对资金效用造成一定影响。 2、资金量过小。由于粮食生产奖励专项资金整合后仅剩 45 万元,导致对区县政府粮食生产工作考评无法开展而被迫取消,势必将对区县粮食生产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到省政府对我市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评分。 3、奖励考核办法不够完善,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评选没有制定考核评分标准。 五、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改进措施 不断完善考核办法,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明确考核评分标准,做到资金分配科学合理、有据可循。 2、有关建议 我市虽是旅游地区,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仍是基础产业。在目10 前大量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农村缺乏劳力,种粮比较效益不高的情况下,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我市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财政投入(市本级预算投入不少于 100万元,且财政预 算应每年有所增加),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种粮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化农业合作服务组织,鼓励其发展粮食生产。 六、报告附表 见附表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