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云计算产业:5G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2019 年 11 月 22 日 张馨元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080005 研究员 021-28972069 zhangxinyuanhtsc 王林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8120002 研究员 wanglin014712htsc 谢春生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9080006 研究员 021-29872036 xiechunshenghtsc 钱海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8060002 研究员 021-28972096 qianhaihtsc 1策略 : 外资内资 ROE 审美差异 2019.09 2策略 : 两融投资全景手册 2019.08 3策略 : 全球半导体周期的 60 年兴衰启示录 2019.08 5G 科技周期 下半 场 , 进击云计算 策略问道产业系列之云计算 产业 云计算是 当前及未来的高景气行业, 也是 AIOT 技术革命腾飞的翅膀 在此前两轮科技周期中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革命、 2009 年以来 3/4G 移动互联网 ),软件类企业均未缺席,且后期市场表现均明显强于硬件,我们认为云计算对于此轮技术周期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云计算是 近 10 年以来少数 能够持续维持高景气度的行业 , 3/4G 以来,随着终端智 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流量增长使得云计算一直维持相对较高的景气度,根据 IDC 的数据, 2009-2018 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30%。而在 5G 时代,随着终端的进一步拓宽,数据和流量呈现更进一步的快速增长态势,而云计算则有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产业链竞争格局: 上游趋于寡头竞争,下游呈现多样化趋势 简单来说,云计算产业链主要包括 : 上游硬件基础设施 -中游云服务供应商-下游 多样化的云服务模式 , 上游的硬件基础设施是云计算发挥作用的前提, 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相对来说,越往产业链上游,标准 化程度越高, 竞争也相对 激烈(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 等 );而越往产业链下游,越接近用户,标准化程度越低 。因此,产业链上游(尤其 IaaS 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完备的企业相对来说竞争优势更强, 行业的马太效应明显,而产业链的下游则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而对应到价值链,同样上游价值较为集中 (尤其核心零部件) ,议价能力强,而中下游相对较弱 。 华为云生态: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自主可控体系生态闭环 在 2019 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重磅级的鲲鹏系列通用计算芯片和昇腾系列 AI 芯片,随后先后发布包括芯片、板卡、服务器、 操作系统、数据库、云服务在内完整的智能计算产品体系。以华为本身具备优势的 5G通信技术为基础,高速的连接终端与云端,将终端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和运算,再从云端反馈最终指令到终端,从而形成高效的闭环。而 在华为的入口级终端 包括 5G 手机、荣耀智慧屏 等 ,而在云端有着基于ARM 架构,自主可控的泰山服务器与 Gauss 数据库,通过 5G 网络打通这两层生态,我们认为此闭环有望成为华为全生态体系的核心架构。 映射: 国内外 云计算龙头商业模式比较 ,阿里、华为有望突围 海外的技术龙头公司 软硬件均实力较强 , 商业模式也相对成熟 , 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基于 IaaS 的亚马逊, 以电商零售端积累的过剩存储和算力 ,逐步发展云平台;( 2)基于数据库的 Oracle, 未来 或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 ,重点打造基于数据的 AI 综合解决方案;( 3)基于 PaaS 的微软,微软由于在软件方面实力雄厚,能够打通不同云之间的界限,从而为企业提供全栈式云解决方案;( 4)基于应用的 Google, 在 应用软件 方面较强 ,因而致力于打造应用开发的综合平台。对比起来,国内的阿里云或接近于亚马逊模式,华为云或接近于 Oracle。 投资逻辑:自主可控约束条件下我国的云计算 产业投资机会 从海外对比来看,我国企业整体上云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随着 5G 到来,国内云计算产业发展确定性较高,而政策层面对于云计算也高度重视。综合 来看 ,我们认为:( 1)核心硬件是受益于云计算产业发展周期的 alpha品种,行业增长确定性较高,关注:浪潮信息、中国长城;( 2)基础软件除了受益于行业增长外,同时受益于自主可控条件下的国产化替代,但存在一定技术替代的不确定性,属于 beta 品种,关注:诚迈科技、东方通;( 3)网络安全同时受益于行业增长的确定性以及自主可控带来的国产化替代空间,兼具 alpha 和 beta 属性,关注:深信服、绿盟科技。 风险提示: 国内 5G 推进较慢,导致云计算产业发展不达预期; 国内自主可控技术进展不达预期; 美国制裁导致关键零部件缺失,云计算产业受阻;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通胀导致流动性边际收紧等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相关研究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引言: 5G 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 . 5 云计算的本质以及商业模式 . 7 国外云计算的商业模式 . 7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 7 PaaS平台即服务 . 7 SaaS软件即服务 . 7 云计算产业链梳理及竞争格局 . 7 上游:云计算基础软硬件设施,信息自主可控关键 . 8 中游:数据中心( IDC)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国内初具规模 . 9 下游:云服务模式趋于多样化 . 10 全球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趋势 . 14 全球云计算规模稳定增长 . 14 国内云计算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 15 云计算产业的价值链:极少数软硬件 垄断了大部分利润 . 16 公有云竞争壁垒 . 16 私有云竞争壁垒 . 17 云计算产业链的价值分布 . 17 我国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 18 从华为全球连接大会看自主可控华为云生态 . 20 底层硬件:泰山服务器搭载鲲鹏 920+Euler OS . 21 数据传输: 5G 传输基础设施 . 21 入口级终端: 5G 手机 +荣耀智慧屏 +汽车 ICT . 22 5G 手机: Mate30 自主可控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22 荣耀智慧屏搭载的鸿蒙 OS . 22 汽车 ICT:重构智慧出行场景 . 23 软件生态:华为云 Gauss DB 或是未来 ToB 业务的根基 . 23 映射:国内外云计算龙头商业模式比较 . 24 海外云计算龙头商业模式 . 24 亚马逊 AWS 模式: IaaS 模式向 PaaS 的转变 . 24 Oracle 云:专注于成为数据库领域的龙头 . 25 微软云: 全栈式综合云服务解决方案的王者 . 26 谷歌 Google 模式:以应用软件为核 . 28 国内云计算公司的商业模式梳理 . 29 基础通信资源云服务商业模式 . 29 软件资源云服务商业模式 . 30 互联网资源云服务商业模式 . 30 存储资源云服务商业模式 . 31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即时通讯云服务商业模式 . 31 安全云服务 . 32 国内云计 算龙头发展模式与路径 . 33 5G 时代“万物可云”,云计算价值地位提高 . 33 云设施:亟待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任重道远 . 34 国内服务器厂商以组装厂为主,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 . 34 以政府部门和国企为突破口,加速自主可控 . 36 云服务:寡头化趋势逐渐显现 . 36 自主可控约束条件下我国的云计算产业投资逻辑 . 37 云硬件产业趋势确定性高,但国产化替代过程道路曲折 . 39 云基础软件:自主可控化程度较低,国产化替代空间较大 . 39 云服务:行业格局明朗,关注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的细分行业龙头 . 39 网络安全:与云计算相伴相生,为云计算保驾护航 . 40 风险提示 . 40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9 中期策略以来华泰策略团队关于科技周期研究脉络 . 5 图表 2: 5G 与云计算的结合使智联网( AI+物联网) 真正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 . 6 图表 3: 云计算产业链梳理 . 8 图表 4: 云计算上游硬件产业链梳理 . 9 图表 5: 2012 年以来我国 IDC 行业市场规模 . 10 图表 6: 传统 IDC 业务与云服务比较 . 10 图表 7: 国内外主要 IaaS 厂商梳理 . 11 图表 8: 全球主要厂商 IaaS 竞争格局 . 11 图表 9: 2018 年 H2 我国公有云 IaaS 厂商市场份额情况 . 12 图表 10: 国内 IaaS 市场格局变化预测 . 12 图表 11: 企业云服务模式场景梳理 . 13 图表 12: 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 14 图表 13: 2019 年预计全球公有云细分市场收入占比 . 14 图表 14: 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 15 图表 15: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 15 图表 16: 2018 年中国公有云细分市场收入占比 . 16 图表 17: 不同商业模式下云计算的行业壁垒梳理 . 16 图表 18: 云计算价值链分布梳理 . 18 图表 19: 中国和美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对比 . 18 图表 20: 近年来中国、美国、欧盟企业上云率比较 . 18 图表 21: 2019-2023 我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预测 . 19 图表 22: 根据已有信息梳理华为自主可控的全生态主体架构 . 20 图表 23: AWS 季度营业收入以及增速 . 24 图表 24: 亚马逊云计算 IaaS+PaaS 模式 . 25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图表 25: 数据库公司的商业模式预测 . 26 图表 26: 微软 Azure 季度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速 . 26 图表 27: 微软的云平台服务模式 PaaS 核心 . 27 图表 28: 谷歌以云应用服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 28 图表 29: 基础通信资源云服务“三朵云”商业模式 . 29 图表 30: 国内云计算公司产业链与统一运营模式图 . 34 图表 31: 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变化趋势 . 35 图表 32: 2018 年全球服务器市场份额占比 . 35 图表 33: 我国服务器出货量变化趋势 . 35 图表 34: 2018 年我国服务器市场份额占比 . 35 图表 35: 服务器核心零部件主要供应商情况 . 35 图表 36: 阿里云季度业务收入和增速 . 37 图表 37: 国内 5 大云计算运营商公有云市场份额维持在 60%以上 . 37 图表 38: 我国未来云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 37 图表 39: 2015 年以来我国云计算产业支持政策梳理 . 38 图表 40: 云计算产业链 A 股核心标的梳理 . 40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引 言 : 5G 科技周期下半场,进击云计算 今年下半年以来,科技风格日趋 明显, 7 月以来 一级行业中电子元器件一直独秀 ,大幅领先于其他行业,而其次是计算机 涨幅 可观 ,但明显弱于电子行业 。 我们 在 2019 年中期策略报告无科技不牛市,以时间换空间中 提出:科技、改革和开放是当前市 场的核心驱动力,在科技层面, 我们认为此轮科技周期的脉络较为清晰,即:重要的企业载体 华为;重要的硬件载体 半导体;重要的软件载体 云计算 ,中期策略之后,顺着此研究脉络,我们 先后在 5 月 16 日 发布为 5G 而生,华为周期有望开启、 8 月 16 日发布全球半导体周期 60 年兴 衰启示录 。在此前两轮科技周期中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革命 、2009 年以来 3/4G 移动互联网 ),软件类企业均未缺席 ,我们认为云计算对于此轮技术周期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 。 图表 1: 2019 中期策略以来华泰策略团队关于科技周期研究脉络 资料来源:华 泰证券研究所 云计算是 近 10 年以来少数能够持续维持高景气度的行业 , 3/4G 以来,随着终端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流量增长使得云计算一直维持相对较高的景气度,根据IDC 的数据, 2009-2018 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30%。而在 5G 时代,随着终端的进一步拓宽,数据和流量呈现更进一步的快速增长态势,而云计算则有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云计算是在整个技术周期中与 5G 并列至关重要的产业。 在前期的系列报告中,我们提出5G 是此轮技术革命的基础, 5G 作为一项底层通信技术,事实上通 过把终端和云端 进行高效的连接,从而大幅释放终端的应用场景和潜力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云端的计算能力对于智联网( AI+物联网)的生态同样重要 。 而云计算是真正能使 5G 技术发挥革命性作用的关键,未来基于 5G 的生态或场景,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其背后均离不开云 计算的支持。云计算的生态依赖于硬件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本篇报告 我们从产业链 以及商业模式 角度出发,以客观理性的 视角 ,研究未来我国云计算的可能的发展路径以及投资机会。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 2: 5G 与云计算的结合 使智联网( AI+物联网 ) 真正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本篇报告的研究脉络 : 第一部分,我们简要阐述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 基本 模式; 第二部分 , 我们简要阐述云计算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 这部分内容市场认知程度较高 , 故不需要过分赘述 ; 第三部分,我们重点阐述华为云生态模式,由于 云 计算 重要 性较高 ,而华为云是我国少数从硬件到软件均实现 自主可控 , 且未来可能推广的云模式; 第四部分,我们重点阐述和对比国内外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为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第五部分,综合全文,我们从自主可控 的逻辑出发,为投资者详细梳理云计算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5G:数据通信云计算:数据处理AIOT技术革命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云计算的本质以及商业模式 云计算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 IT 服务化 , 即 将传统的 IT 产品 运算能力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 , 可以看出 云计算的核心 是 提供运算能力的互联网 数据中心 ( IDC) , 而 IDC硬件设备主要是成千上万的工业标准服务器。 因此 , 从商业模式来看 , 对于运营商来说 ,利用积累的硬件资源优势, 通过出租或出售运算能力 实现盈利;而 对于 用户 (企业用户或个人用户) 来说 , 通过高速互联网 (或者未来的 5G 网络) 购买 得到计算能力 , 可以 避免大量的 硬件投资 , 从而达到节约 成本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 国外 云计算的 商业模式 简单来说 , 云计算运营商通过提供运算能力的服务而盈利 , 从互联网起步较早 且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前云计算已经大致形成了三种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IaaS、 PaaS、 SaaS。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交付给用户的是基本的基础设施资源 , 即 用户无 需购买 或 维护硬件设备和相关系统软件,就可以直接在该层上构建 平台和应用。基础设施向用户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 网络资源 、 安全防护 服务等 , 而这些资源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分配 , 支撑该服务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虚拟化技术和相关资源动态管理与调度技术 。目前 IaaS 全球 典型的 代表 产品为 : ( 1) IBM Blue Cloud“蓝云”:蓝云解决 方案是业界的第一个,也是在技术上比较领先的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 ( 2) Amazon EC2: EC2 基于著名的开源虚拟化技术 Xen,主要提供不同规格的计算资源(虚拟机)为主 ,提供 完善的 API 和 Web 管理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PaaS 平台即服务 平台即服务( PaaS) 是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行环境的服务,而环境 是指支撑使用特 定 开发工具开发的,应用能够在其上有效运行的软件支撑服务系统平台, 支撑该服务的技术体系主要是分布式系统。 目前全球较著名的 PaaS 代表产品包括 :( 1) Force:业界第一个 PaaS 平台,基于多租户的结构,主要通过 提供完善的开发环境等功能来帮助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交付的在线应用; ( 2) Google APP Engine:使用户可以在 Google 及基础结构上运行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的 PaaS 应用程序, 提供整套的开发工具和 SDK 来加速应用的开发, 并提供大量的免费额度 来 节省用户的开支 ;( 3)Windows Azure Platform: 微软 在 推出的 PaaS 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网络基础上,通过公共互联网对外提供服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软件即服务 ( SaaS) 是一种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浏览器为交互方式,把服务器端的程序软件传给远程用户来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在服务器端, SaaS 提供为用户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硬件 运作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 、 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工作 , 用户 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向 SaaS 提供商租贷软件读物,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 IT 人员。 目前全球典型的 代表性产品 为 : ( 1) Google Apps:提供多个在 线办公工具 , 该套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 2) Salesforce CRM:是一款在线客户管理工具,在销售 、 市场营销、服务和合作伙伴这四个商业领域中提供完善的 IT 支持,还提供强大的定制和扩展机制。 ( 3) Office Web Apps:是微软开发的完全免费的在线版 Office,兼容 Firefox, Safari 等非 IE 系列浏览器 , 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办公。 云计算产业链 梳理 及 竞争 格局 云计算产业链较短 , 简单来说 , 云计算产业链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 上游硬件基础设 施 中游云服务供应商 下游 多样化的云服务模式 ,而上游的 硬件 基础设施 是云计算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 整个产业链的基础和核心 。 策略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9 年 11 月 2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上游 : 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主要可以分为 三类: 软件基础设施提供商、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其中软件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操作系统( OS)、数据库、虚拟化、信息安全等厂商;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芯片、服务器、储存等厂商; 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网络设备和电信运营等。 中游 : 主要为云 服务 供应商。 从国外的成熟云计算企业来看, 云服务的供应商 一般以实 力雄厚、规模较 大的大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全球规模较大的公有云公司主要包括: 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谷歌 GCP 和中国的阿里云、腾讯云等。 下游 : 云计算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 处于云计算产业链下游的延伸产业及增值服务商主要包括云计算规划咨询服务商、云计算实施 /交付 /外包服务商、云计算系统集成服务商、云计算运维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云计算终端设备提供商等。 图表 3: 云计算产业链梳理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竞争格局 : 上游趋于寡头竞争 , 下游 呈现 多样化趋势 。 一方面 , 由于 产业链上游 某一 层可以为下游的任何一层或者终端客户提供服务 , 因此 , 相对来说 , 越往产业链上游,标准化程度越高, 终端产品差异化越小 , 竞争也相对更加激烈 ( 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 ) 。另一方面 , 越往 产业链下游,越接近用户,标准化程度越低, 无法简单 进行参数 ( 稳定性 、功能丰富性、 交互体验等 ) 的横向比较 ( 例如 SaaS 服务 ) 。 因此,产业链上 游(尤其 IaaS市场),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完备的企业 相对来说竞争优势更强 ,容易将其他企业从行业内直接挤出,行业的马太效应 较 强 , 而产业链的下游则愈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 上游: 云计算基础软硬件设施 , 信息 自主可控关键 云计算平台底层 需要计算单元、存储单元、网络单元来支持,云服务厂商通过虚拟化将底层软硬件资源抽象分割,并通过云计算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组合输出。云计算数据中心设备包括 : 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机房附属设备包括机柜、 UPS 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