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投资潜力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指研究院2019.42目 录 Part 1Part 2Part 3 区域拿地策略建议9城市核心指标对比及潜力评价粤港澳大湾区介绍及规划解读3概念及政策: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2017年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2月规划出台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指为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4年2015年3月2017年3月2017年12月2019年2月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湾区经济”,把粤港澳城市群勾连起的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 在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相关文件中,首次提出要“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在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10月 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2017年7月 中央经济会议强调,要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整体定位:对标世界三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纽约大都会区范围:纽约、纽华克、泽西和周边的25郡面积:21500平方公里人口:20.2百万地区生产总值:16575亿美元人均GDP:82050美元/人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广东省9市,香港、澳门面积:56094平方公里人口:71.12百万地区生产总值:16418亿美元人均GDP:23300美元/人三藩市(旧金山)湾区范围:环绕三藩市的9郡地区面积:17900平方公里人口:7.7百万地区生产总值:7812亿美元人均GDP:102230美元/人 东京湾区范围:东京和周边7县面积:36900平方公里人口:44百万地区生产总值:17742亿美元人均GDP:40360美元/人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指标 第三产业占比 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 代表产业粤港澳大湾区 62.2% 17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纽约湾区 89.4% 22 金融业东京湾区 82.3% 60 汽车、石化等制造业旧金山湾区 82.8% 28 互联网、电子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5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为中心城市,从资本、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实现互联互通战略定位 建成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发挥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目标 到2022年,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发展定位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广州: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家化城市。 协同创新 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政策举措,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 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流; 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港澳高校、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成果转移化提供便利条件。基础设施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依托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可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联合打造一批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6功能分区:以香港、深圳、广州为国际金融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其他城市则以建设枢纽城市以承接产业转移资料来源:各市政府工作报告广州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重点发展国际航运、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纲要内容: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继续连通香港,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纲要内容: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香港大湾区国际金融中心。利用对国际法律和会计准则的承诺、国际融资平台、离岸货币中转建设覆盖“一带一路”金融中心。纲要内容:香港-全球金融中心,发展以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和贸易物流的服务业为主,连接内地和海外佛山大湾区枢纽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打造大湾区西部航空枢纽、建设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 东莞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将市级试点企业动态扩容至250家以上,加快推进华为、OPPO、VIVO、紫光等重大项目建设。珠海大湾区的中心连接点、交通枢纽。珠海机场开通国际航班、设立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建立珠海港国际航运服务体系、打通“川贵广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短期重点是全面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推动深圳的研发和惠州的产业化;长期则是探索与香港、深圳等地共建产业园区,利用高校科研资源进行成果转化。中山珠江西岸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承接珠江东、西岸区域性交通枢纽。江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肇庆打造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一方面以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强化交通连通西南。澳门大湾区旅游休闲中心。利用与葡语国家的联系,发展旅游休闲服务业优势,建设旅游休闲中心,打通与葡语国家的合作。纲要内容: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7规划利好:对区域经济、产业、交通、人口导入等均将带来利好,从而利好区域房地产市场 0203 0405 0203 0405(1)(3)(5)(7) (2)(4)(6)(8) 区域能级提升,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由此将带来经济增长红利 产业转移加速,区内各城产业互补性更强 湾区内各地整体利好方向存在明显差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会继续做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而深圳的科创中心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佛山、东莞、惠州产业利好明显,城市在产业承接方面将面临更广阔的空间 人口人才政策更加开放,区域内国际性人才的流动性增强 湾区居民后期将享受到更多的跨境服务,广东省内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服务消费升级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区域联动性增强 广东省内特色小镇市场更加广阔 湾区能级增强,间接影响海西区、北部湾城市群、西南地区8空间格局:粤港澳九市为广东城市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下辖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行政区域划分: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珠三角区域为广东城市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包含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广佛肇:广佛肇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广佛肇是珠三角区域中近五年住宅成交体量最大区域。深莞惠:珠三角重点创新区域。住宅成交体量最低,且近三年逐步走低,深圳、东莞开发强度高企,惠州迎外溢利好。珠中江:受核心城市澳门、广州、深圳辐射,当前珠海辐射力度较弱。住宅成交体量居中。 深莞惠都市圈深圳为中心珠中江都市圈广佛肇清都市圈广州为中心 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9整体发展现状:广深“双中心“格局确立,极大带动了周区城市经济、产业、房地产等方面的发展广州定位: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中、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广佛肇都市圈核心,处于外溢阶段,辐射带动周边佛山、肇庆、清远等区域发展;深圳定位:经济特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深莞惠核心城市,处于外溢阶段,辐射带动周边东莞、惠州、中山等区域发展。江门惠州佛山 珠海珠江西岸核心城市,人口优势较低。区位优势明显,能够承接澳门、深圳购房客群外溢。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珠三角向粤东及赣南、闽西地区辐射的物流中心。承接深圳产业、人口及外溢购房需求。肇庆“内生&承接外溢”双核驱动。东倚省会广州,是广州外溢主要承接受益区域,GDP位居全省第三,经济实力强劲,以制造业为主的特大型城市。 “内生&承接外溢”双核驱动。紧邻深圳,是深圳外溢主要承接受益区域,GDP位居全省第四,经济实力强劲,以制造业为主的特大型城市。 中山东莞 双核辐射城市。三角、民众镇紧邻广州南沙,南朗镇紧邻深圳、坦洲镇紧邻珠海香洲,能承接广州、深圳、珠海多城市外溢购房需求。制造业为主导,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珠三角西翼与粤西交通门户、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风景旅游城市、大西南枢纽门户、制造业为主导,整体人口目前处于净流出阶段,四会市、大旺高新区、鼎湖区人口处于净流入阶段,部分区域能承接广州、佛山外溢需求。10产业发展-广佛肇:广州以“IAB+NEM”为主导产业发展知识型经济,佛山、肇庆则定位于“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广州研发+佛山高端制造+肇庆成果转化”产业分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3%装备制造业 其中:80% 家用电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陶瓷及其它建材、纺织服装、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塑料制品、化工及医药、食品饮料、家居用品制造。工业总产值占比 十大支柱产业:52.1% 三大支柱性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优先培育产业2017年规模以上汽车、电子产品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9.2%优势产业: “知识型+服务型”“加工型+服务型”“资源型+加工型+服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先进装备制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5205 3005 2268电子信息制造业 石油化工制造业汽车制造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 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生产性服务业万亿级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 “4+1”主导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 做大做强产业 改造提升产业汽车工业、精细加工金属加工 新型建材、林产工业佛山广州肇庆 2017年 未来单位: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