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指南 文/雨林1、央行数字货币:七项优势与五大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博客文章中指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存在七项优势并面临五项挑战,同时,各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利弊。1.1 七项优势(1)降低现金管理成本:在一些国家,由于领土辽阔,或者存在包括小岛屿在内的偏远地区,管理现金的成本非常高,央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相关成本;(2)实现普惠金融: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流动性强的政府支持的支付方式,甚至不需要个人持有银行账户。一些国家的央行认为,在现金使用日益减少的数字时代,这一点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银行普及率较低的国家;(3)保证支付系统的稳定性:一些国家央行对支付系统日益集中在少数几家非常大的公司手中感到担忧(其中一些是外国公司)。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央行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增强其支付体系弹性的一种手段;(4)增加市场可竞争性和保证秩序:一些国家的央行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与支付行业的大型企业竞争,因此是限制这些企业寻租空间的一种手段;(5)应对新型数字货币的挑战:一些国家的央行认为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与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其中一部分以外国货币计价)竞争的有益且必要的手段。这些国家的央行认为,以政府为基础、以国内记账单位计价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将有助于减少或阻止私人发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因为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可能难以被监管;(6)支持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发展:一些国家的央行看到了基于DLT 的央行数字货币的优势,即可以用来支付基于 DLT 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激增,则基于 DLT 的央行数字货币将有助于在资产交付时自动付款(可以使用智能合约将其自动化)。一些国家的央行考虑仅面向机构市场参与者提供央行数字货币,以发展基于 DLT 的资产市场;(7)便利货币政策实施:一些学者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是加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种手段。他们认为,计息的央行数字货币将提高经济对政策利率变化的反应。此外,只要现金成本高昂,就可以在长期危机时期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实现负利率(从而打破“零利率下限”约束)。1.2 五大挑战(1)银行部门的金融脱媒:如果人们决定大量持有央行数字货币,并从商业银行提取存款。商业银行将不得不筹集更昂贵的运营资金,或者提高存款利率以留住客户。结果,银行要么利润率下降,要么不得不对贷款收取更高的利率。正常情况下,央行数字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的程度将部分取决于在央行数字货币上支付的利率(如果有的话)。发行不计息的央行数字货币才是最接近替代现金的操作。(2)“挤兑风险”:在危机时期,银行客户可能会将存款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因为央行数字货币被认为更安全且流动性更强。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上的许多司法管辖区,存款保险正持续防止银行挤兑的发生。此外,许多国家已经存在安全且流动性相对较高的资产,例如政府债券基金或国有银行,学界也并不认为在危机时期这些资产存在系统性挤兑风险。而且,即使挤兑发生,央行数字货币将比现金更容易满足存款提取要求。另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银行挤兑通常与货币挤兑具备一致性,即,不管是否推出央行数字货币,储户都会寻求外币避难。(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分配问题:如果对央行数字货币的需求很高,那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大幅扩张。另外,中央银行可能需要向有快速和大量资金流出需求的银行提供流动性。而中央银行将因此承担信用风险,并且必须决定如何在各银行之间分配资金,从而为政治干预打开了大门。(4)央行数字货币产生的国际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在通货膨胀率高和汇率波动大的国家加深货币替代化(“美元化”)。央行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5)中央银行的成本和风险:对各国来说,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或许成本非常高,并且可能对央行的声誉造成风险。想要顺利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要求一国中央银行在支付价值链的多个步骤中掌握主动性,包括与客户的交互,构建前端钱包,选择和维护技术,监控交易以及负责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技术故障、网络攻击或仅仅是人为错误都可能会损害中央银行的声誉。Facebook 的 Libra 计划发布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趣有所增加,但各国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差异明显。一些国家的央行(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正积极开展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的试点工作,探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另一些国家的央行正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做有限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只是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作为多种解决方案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国家的央行表示没有立即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需要,而是专注于改善现有的支付体系和监管安排。国际清算银行(BIS)总裁 Agustin Carstens 在一次讲话中敦促各国央行采用数字货币。他表示,金融世界目前正在经历一场革命,银行作为值得信赖的机构,应该掌握控制权。2、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2.1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4 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数字货币的研究,经过数年的准备,目前在技术上已经基本满足发行的条件,但仍需要在发行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测试和风险评估工作。据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M0 替代),功能和属性会和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2、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不需要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3、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具有法偿性,任何人不能拒绝接受其作为支付手段;4、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没有网络也能进行支付;5、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用了双层运营体系。虽然众多机构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做了解读,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做进一步的讨论。比如双离线支付的实现形式是怎样的?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是怎样的?又比如双层运营体系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以及用户兑换和提取的过程中,是采用了简单的属主变更方案还是采用了销毁的方案?(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相关信息请参考附录)2.2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大事记2014 年,在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倡导下,央行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2015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字货币系列研究报告,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完成了两轮修订。2016 年 1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提出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目标。2016 年 7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2017 年 1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2017 年 2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设的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2017 年 3 月 1 日,中央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构建以数字货币探索为龙头的央行创新平台。2017 年 5 月 27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2017 年 6 月 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数字货币的风险提示。2018 年 3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 2018 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要“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2018 年 9 月 5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并参与贸易金融区块链等项目的开发。2019 年 5 月,在贵阳举办的 2019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发的 PBCTFP 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亮相。2019 年 7 月 18 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召开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第二次会议。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会上分享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双层结构模型设计及详细功能。2019 年 8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研发步伐,跟踪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2019 年 8 月 10 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四十人论坛上表示,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呼之欲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2019 年 8 月 21 日,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将穆长春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全文刊出,同步刊出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表于 2018 年 1月的一篇题为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的文章,两者透露出的思路高度一致,并勾画出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几个重要特征: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是 M0(现金)替代,而不是 M1、M2 替代;央行不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2019 年 8 月 27 日,福布斯报道,首批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机构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等 7 家机构,预计“双十一”期间推出,后央行相关人士出面辟谣。2019 年 9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的网络课程金融科技前沿:Libra 与数字货币展望上线,其中最后两节重点介绍了中国法定数字货币。2019 年 9 月 5 日,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闭环测试”已经开始,测试会模拟涉及商业机构和非政府机构的支付方案。2019 年 9 月 24 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推出目前没有时间表,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流程需要进行。2019 年 11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一行到华为深圳总部调研,范一飞副行长先后参观了华为园区、华为数字化转型展厅,并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共同见证了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华为公司关于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备忘录签署。2019 年 11 月 12 日,在第四届新加坡金融科技节“定义数字货币的未来”分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既不是瞄准跨境支付,也不像“摩根币”一样用于批发资金服务,而是为中国目前已经非常先进的电子支付系统提供更多冗余性。穆长春指出,目前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已经占据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 96%的份额,现在中国民众出门已经不带钱包,但是支付是国家的基础设施,监管者必须为任何可能发生的不好情况做准备。此外,中国的支付体系还有市场分割与摩擦,穆长春表示,希望通过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建立更加流畅和普适的支付方式,此外,也可以覆盖偏远地区,促进金融普惠。2019 年 11 月 13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发行或推广法定数字货币情况的公告,提醒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2019 年 11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旗下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区块链技术总监、区块链架构师、区块链研发工程师等多个岗位。此次,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的岗位不仅数量多,薪酬待遇也十分具有竞争力。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苏州市有关单位所共同设立,承接法定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稳定运行;承担法定数字货币关键技术攻关和试点场景支持、配套研发与测试;聚焦区块链、密码学等金融科技前沿方向。2019 年 11 月 28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出席“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表示,目前央行法定数字货币 DCEP 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2019 年 12 月 9 日,据媒体报道,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该试点项目由央行货币金银局牵头,数字货币研究所具体落实。上述接近试点项目组人士表示,本次试点(深圳法定数字货币试点)计划分为两个阶段,今年底是一个阶段,在小范围场景封闭试点,明年为第二个阶段,在深圳大范围推广。如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可谓真正的“呼之欲出”。 3、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图谱3.1 支持发行或已经开始着手研发【欧盟】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回应记者提问时称,欧洲央行设立了央行数字货币专门委员会,预计将在 2020 年中期完成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报告。他还表示,欧洲央行的数字货币要保持领先优势。欧洲央行执行董事 Benoit Coeure 在相关采访中描述了欧洲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他表示数字货币可以有多种形式,欧洲央行目前正在研究其利弊。此外,法国财政部长 Bruno Le Maire认为对类似 Libra的超主权货币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