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 “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市场 的 影响 分析 2020.02.03 冯刚勇 (分析师 ) 马英博(研究助理) 电话: 020-88836128 020-88836117 邮箱: feng.gangyonggzgzhs ma.yingbogzgzhs 执业编号: A1310519030001 A1310118080002 此次武汉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已波及全国 , 美英德日等全球 20 多国相继出现确诊患者,“新冠”肺炎 重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 SARS,但传染蔓延速度极快 。截至 2 月 1 日 24 时,全国累计确诊 14380 例,疑似 19544 例。 不到一个月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已超过 2003 年 SARS 疫情的确诊病例数 。恰逢春节返乡高峰,叠加“新冠”肺炎潜伏期长、前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类似等因素,是本次疫情扩散迅速的主要动因,也是 后续 防控的难点所在。 但 经过 2003 年“非典”时期疫情的挑战与经验积累,中国各级政府在对疫情做出反应的速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此次疫情将对短期的经济形成 一定 负面 冲击 ,但当疫情缓解之后经济活动将快速恢复。 从全年来看,疫情对 2020 年全年中国经济会有影响, 短期 有一定负面冲击 ,但 对 中长期的经济 健康 增长 并不 悲观。 生产端:企业停工减产,居民消费品短期供给不足。 “新冠”疫情使春节假期普遍延长,复工延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停工减产,企业在春节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对比非典时期 生产端情况 ,此次第三产业 将 受“新冠”疫情 的 冲击影响更为明显。 2003 年非典疫情严重时期为 4-5 月份,而本次疫情基本在春节假期之中爆发,疫情对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影响更为明显, 预期 也 将 更为持久。 需求端: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受不同程度冲击。消费受疫情严重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行业受负面冲击较大。 春节 假期 国民多采用“居家隔离”的方式进行防护, 肺炎疫情使得人们大幅减少外出消费,餐饮行业亏损严重,旅游行业、交运行业受疫情防控政策限制, 2020 春节档七部大片撤档,电影票房低迷 ,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线上教学转型难关。 投资短期显疲态,制造业、房地产、基建三大投资低迷。 固定资产投资在“非典”时期所受影响较小,本次“新冠”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的 负面 影响或比“非典”的影响更大。 出口受 负面 影响较大。 本次“新冠”疫情中,外部经济环境相比“非典”时期更加严峻。世卫组织把“新冠”疫情列为 PHEIC,短期内进一步打击我国出口。 疫情推动 CPI 短期冲高 。 受假期生产减缓,工人复工延迟,交通运力下降的因素制约,生活消费品供给端不足。叠加疫情下市民的恐慌性囤货、抢购引致的大量增加的需求,将明显带动 CPI 短期冲高。 疫情短期影响市场有限,中长期持续看好 。 复盘非典 时期 ,可以看到市场仅在疫情的快速爆发期出现阶段性波动,疫情本身并未对市场产生趋势性影响。短期来看,“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预测节后市场将迎来一波急促调整,但影响的时间和幅度有限。 交通运输 、餐饮、旅游等板块可能受到疫情冲击较大,而医药等领域相对受益。 中长期来看, A 股正处在内外环境向好、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且估值低位的良好阶段,中长期仍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不必过度担忧疫情给市场带来的短期影响。 宏观策略产品 1、周策略、月策略、年策略 2、策略深度专题报告 3、顶级策略、新股策略 4、数据点评、事件点评、要闻速评 5、资金雷达 广证恒生宏观策略公众号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页共 17页 目录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4 1.1 新型冠状病毒简介 . 4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迅速 . 4 1.3 从 SARS 到武汉 “ 新冠 ” . 5 2.“ 新冠 ” 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6 2.1 一季度 GDP 增速将受到冲击 . 6 2.2 生产端:企业停工减产,居民消费品短期供给不足 . 7 2.3 需求端:消费、投资、出口 “ 三驾马车 ” 均受不同程度冲击 . 8 2.3.1 消费受疫情影响严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行业受负面冲击较大 . 8 2.3.2 投资短期显疲态,制造业、房地产、基建三大投资短期内低迷 . 9 2.3.3 出口负面影响较大 .11 2.4 疫情推动 CPI 短期冲高后回落 .11 3.“ 新冠 ”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 . 12 3.1 非典行情复盘:阶段性扰动,未产生趋势性影响 . 12 3.2“ 新冠 ” 疫情下,短期影响市场有限,中长期持续看好 . 14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3页共 17页 图表 1 全国累计确诊及疑似病例趋势 . 4 图表 2 全国每日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趋势 . 4 图表 3 相关传染病的基本传染数( R0) . 5 图表 4 “非典 ”与武汉 “新 冠 ”发生后的政策对比 . 5 图表 5 “ 非典 ” 时期 GDP 增速变化 . 7 图表 6 近几年 GDP 增速平稳变化 . 7 图表 7 2019-2020 年 PMI 指数 . 7 图表 8 “ 非典 ” 时期不同产业经济增速( %) . 7 图表 9 各省市延迟企业复工通知 . 8 图表 10 “ 非典 ” 时期各行业 GDP 增速( %) . 9 图表 11 “ 非典 ” 时期住宿和餐饮业社零增速( %) . 9 图表 12 “ 非典 ” 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微幅下滑 . 10 图表 13 近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 10 图表 14 “ 非典 ” 对制造业与基建影响较小 . 10 图表 15 “ 新冠 ” 对制 造业与基建影响较大 . 10 图表 16 “ 非典 ” 时期进出口情况 .11 图表 17 贸易摩擦下进出口情况 .11 图表 18 “ 非典 ” 时期 CPI 变动 . 12 图表 19 非典前后 A 股大盘走势 . 12 图表 20 非典不同阶段 A 股大盘涨跌幅 . 13 图表 21 非典不同阶段各行业涨跌幅 . 13 图表 22 各大指数 PE( TTM) . 15 图表 23 各大指数 PB( LF) . 15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4页共 17页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来, 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破万 (截止 2 月 1 日 24 时全国确诊14380 例) ,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此次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 不到一个月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已超过 2003 年 SARS 疫情的确诊病例数 。 经过 “ 非典 ” 时期疫情的挑战与经验积累,中国各级政府在对疫情做出反应的速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1.1 新型冠状病毒简介 此次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 , 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 1 周后恢复。少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检测阳性。从目前收 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蔓延迅速 2019 年 12 月 30 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2019 年 12 月 31 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已发现 27 例病例,且多例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 2020 年 1 月 1 日,武汉市对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采取休市措施。 1 月 5 日,武汉市卫健委称,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 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1 月 8 日,国家卫建委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 1 月 11 日,出现了第一例死亡病例。 1 月 20 日,湖北省外也出现确诊病例, 钟南山院士肯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 ,已有医护人员感染。 1 月 23 日,全国共有 29 个省报告疫情,武汉宣布暂时关闭出城通道,城内公共交通停止运营。 1 月 31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由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来看,疫情一直处于蔓延趋势 。自 1 月 26 日起,确诊病例数明显加快 ,这与疫情进入爆发期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投入使用有关。截至 2 月 1 日 24 时,全国累计确诊14380 例,疑似 19544 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的数量自 1 月 30 日起增速有所放缓,说明疫情得到了适当的控制。 图表 1 全国累计确诊及疑似病例趋势 图表 2 全国每日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趋势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 , 广证恒生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 , 广证恒生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累计确诊 累计疑似 累计确诊 +疑似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新增确诊 新增疑似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5页共 17页 1.3 从 SARS 到武汉“新冠” 2019 年 12 月底,当武汉发现首个肺炎病例时,很多人还没有把这件事和 2003 年的“非典”联想在一起。而如今,不到一个月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已超过 2003 年 SARS 疫情的确诊病例数。临床发现, 新型冠状病毒重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 SARS。 SARS 重症率 20%,死亡率 9%,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症率为 17%,死亡率为 3%。 SARS 的潜伏期常见为 3 至 5 天,潜伏期短容易隔离;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平均约为 10 天。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轻微可能也就是跟一般的感冒差不多、潜伏期长,是新型冠状病毒与 2003 年 SARS 最大的区别,也是疫情防控的难点。 通常我们使用基本传染数( R0)来判断病毒的传播能力,其代表在自然状况下,单名感染者平均可以传染给人的数量。 R0 值越大即代表疾病的传播力越强。参考英国科学家 JM.Read 的 论文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early estim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pidemic predictions ,新冠肺炎的 R0 约为 3.11( 95%置信区间为 2.39-4.13)。与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传染病传播力相比,新冠肺炎的传播力不及麻疹( 12-18)、天花( 5-7),但强于 SARS( 2-5)及 MERS(约 0.5)。可见新冠肺炎的传染力强于 SARS。 图表 3 相关传染病传播力数据(以基本传染数 R0 为标准) 名称 R0 值 麻疹 12-18 天花 5-7 MERS 约 0.5 SARS 2-3 新型冠状病毒 3.11( 2.39-4.13) 数据来源: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early estimation of epidem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epidemic predictions,公开资料,广证恒生 疫情的快速蔓延有 春运 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影响 。 2003 年 “非典”疫情的快速爆发期 是 2003 年 4 月至 2003 年 5 月, 这个时间段并无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确诊病例大部分集中于广东、北京两地 。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恰好处于春运返乡 节 点 , 人流量巨大 , 是 疫情快速扩散到全国 的 催化因素 。 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社区的传播速度很快 , 尤其是武汉病源地市场离车站较近,导致传播速度 加 快 ,蔓延范围更广 。 新型冠状病毒的 倍增时间相对来说比 SARS 短 ,且 SARS 更多是通过 直接接触传播 ,而新型冠状 病毒主要是 通过流行性感冒的方式传播(飞沫) 。近几日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不断创新高,但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来自湖北 ,湖北 省 新增 病例 占比达 74%。从 1 月 28 日开始,湖北确诊病例数占比就一直上升 ,而 湖北以外的 全国其他省市新增比前一日有明显下降 , 这表明, 武汉的医疗资源极端紧张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更多病人正在得到及时确诊治疗 ,湖北省外地区的疫情蔓延得到了有效缓控 。 经过非典时期疫情的挑战与经验积累,中国各级政府在对疫情做出反应的速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现在 中国政府对流行疾病防控和治理能力 相比非典时期有 明显提升,春节期间全国和各地方的防控、支援措施密集出台 。 图表 4 “非典”与武汉“新冠”发生后 的政策对比 时间 “新冠” 的 应对政策 时间 “非典” 的 应对政策 2019 年 12 月 30 日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通知 2003 年 1 月 22 日 广东省卫生厅专家组发布省专家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调查报告 2020 年 1 月 20 日 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2003 年 3 月 28 日 国务院召开第一次会议,部署非典防治工作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6页共 17页 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2020 年 1 月 23 日 交通部发布紧急通知,全国暂停进入武汉道路水路客运发班 ;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2003 年 4 月 8 日 卫生部发布通知,将非典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20 年 1 月 24 日 人社部:企业不得开出因疫情不能正常上班的员工;交通运输部门免收退票费扩至全国 2003 年 4 月 17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并首次强调不得缓报、瞒报 2020 年 1 月 25 日 全国有 30 个省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2003 年 4 月 23 日 中央财政设立非典型肺炎 防治 基金 2020 年 1 月 27 日 国家医保局:免除个人负担政策扩大至疑似病人;国家电网: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用电客户欠费不停电;国务院办公厅: 2020 年春节假期延长至 2月 2 日;国家林草局宣布在疫情期间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2003 年 4 月 29 日 财政部与卫生部明确规定对农民和城镇困难群众中的“非典”患者实行免费医疗救助,所发生的救治费用由政府负担 2020 年 1 月 28 日 财政部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疫情救治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 2003 年 5 月 9 日 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数据来源:广证恒生 2.“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1 一季度 GDP 增速将受到 一定 冲击 “ 非典 ” 疫情 时 中国正处在经济的加速上升时期,疫情本身并未对市场造成趋势性的影响。 “ 非典”时期 中国处于 加入 WTO 后 的全球市场红利期 ,国际贸易相对活跃 ,美国 因反恐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中美 之间 关系温和。 2001 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同比 增长 7.5%见底, 2002 年宏观经济 开始 逐步恢复,到 2003年一季度达到 11.1%, 2003 年 二 季度受“非典”影响最大, 造成经济在二季度出现失速,又下跌到了 9.1%。但“非典”并没有改变当时经济上行的趋势。 2003 年 4 个季度 GDP 增速分别为 11.1%、 9.1%、 10%和10%。 此次疫情将对短期的经济形成一定影响,但当疫情缓解之后经济活动将快速恢复,叠加目前正处在我国经济转型、复苏的良好时期,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必悲观。 2019 年中国 GDP 总量水平 逼近 100 万亿,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 2003 年“非典”时期 是 完全不同 的。 此次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季度,预计 一季度我国 GDP 增速将出现明显下行, 或将 创下 1992 年以来季度数据的新低。如果疫情能够在 2 月份得到控制,旅游、餐饮等被 疫情 抑制的经济活动 将快速恢复 , 叠加目前正处在我国经济转型、复苏的良好时期, 二季度 GDP 增速 或将 明显反弹。从全年来看,疫情对 2020 年全年中国经济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 , 中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必悲观。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7页共 17页 图表 5 “非典”时期 GDP 增速变化 图表 6 近几年 GDP 增速平稳变化 数据来源: Wind, 广证恒生 数据来源: Wind, 广证恒生 2.2 生产端:企业 停工减产 ,居民消费品短期供给不足 企业 停工减产 ,居民消费品短期供给不足。 面对迅速发展的疫情,各省陆续出台延时复工相关规定,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春节假期普遍延长,复工延迟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停工减产,企业生产原材料及劳动力难就位,企业在春节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一定 程度影响 。 1 月份 PMI 指数50%,小幅下降 0.2%。同上月相比,生产指数下降 1.9%,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也出现不同幅度下降,新订单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则同上月相比分别上升 0.2%和 3.5%。 对比非典时期供给方面,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影响更为 明显 。 2003 年二季度,由于非典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GDP 增速出现回落, 分别下降 1.1、 1.9 和 1.8 个百分点, 第一、第二产业三季度后增速开始回升,第三产业则在三季度持续下跌,四季度才开始回升。 2003 年非典疫情严重时期为 4-5 月份,而本次疫情基本在春节假期之中爆发, 疫情对第三产业 ,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 等行业的影响 更 为明显, 预期也更 为持久。 图表 7 2019-2020 年 PMI 指数 图表 8 “非典”时期不同产业经济增速( %) 数据来源: Wind,广证恒生 数据来源: Wind,广证恒生 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1-122002-032002-062002-092002-122003-032003-062003-092003-122004-032004-062004-09GDP:不变价 :当季同比0.0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GDP:不变价 :当季同比40455055602019-012019-022019-032019-042019-052019-062019-072019-082019-092019-102019-112019-122020-01PMI PMI:生产PMI:新订单 PMI:新出口订单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02468101214GDP:累计同比GDP:第一产业 :累计同比GDP:第二产业 :累计同比GDP:第三产业 :累计同比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8页共 17页 图表 9 各省市延迟企业复工通知 省 /市 复工复产规定 湖北省 各类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 2 月 13 日 24 时 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重庆市、福建省、安徽省、上海市、云南省、江西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辽宁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 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不早于 2 月 9 日 24 时 北京市住建委 房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早于 2 月 9 日 24 点复工 吉林省 全省各类企业不早于 2 月 2 日 24 时前复工 南京市 区域内各行各业复工复业时间不得早于 2020 年 2 月 8 日 广西省 2 月 9 日前所有在建项目一律不得复工 西藏自治区 适当顺延自治区所有新建、在建和冬季停工项目的开复工时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广证恒生整理 2.3 需求端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受不同程度冲击 2.3.1 消费受疫情影响 严重 ,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行业受负面冲击较大 肺炎疫情使得人们大幅减少外出消费,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行业等行业消费受较大冲击。 回看 “非典”时期,消费行业增速下滑明显, 2003 年 3 月至 5 月,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 9.3%回落至 4.3%, 6 月逐步回升。 疫情对 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金融等服务业冲击较大 。2003 年 第二季度 GDP 同比较一季度下降 2%,主要和餐饮业、交运业、金融业同比分别较第一季度下跌 3.6%、 5.4%、 3.6%,批发和零售业同比较一季度上升 2%。 餐饮行业 普遍亏损 。 自 1 月爆发新兴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多个省市启动最高级别的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各项严格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多地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当地餐饮、酒店等暂停营业,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且受延时复工影响,餐饮业闭店数量不断扩大,闭店时间延长,备货成本、租金等令餐饮行业备受打击。 2003 年 5 月非典疫情爆发期间,全国住宿与餐饮业社零总额 359亿元,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至 15.5%再逐步回升 ,第二季度住宿与餐饮业增速同比下降 3.4%。 旅游行业、交运行业受疫情防控政策限制。 居民为自保纷纷终止出行计划 ,响应疫情防控,部分城市采取交通限制措施。 春运前二十日 (1 月 10 日 -29 日 ),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 12.29 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 11.9%。其中铁路发送旅客 1.83 亿人次,下降 1.3%;道路发送旅客 9.98亿人次,下降 13.4%;水路发送旅客 1561.2 万人次,下降 26.4%;民航发送旅客 3276.0 万人次,下降 7.7%。此外,受新冠病毒持续输出海外影响,至 2 月 1 日,美国、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各国颁布限制外国公民入境措施,日本采取限制签证措施,多家境外 航空公司宣布暂停全部或部分来往于中国的航班。 受疫情影响, 2020 春节档七部大片撤档,电影 票房低迷 。 2020 年 1 月 25 日大年初一,全国累计票房仅 181 万,受疫情冲击,观影需求大幅下滑 , 截止 1 月 30 日,全国院线排片已从年前 338041 场减至1442 场。 而 2019 年 同期票房 首日 高达 14.58 亿 。 春节档影片撤档,全国影院大面积歇业,票房数据停更, 影视拍摄工作暂停,电影行业陷入寒冬。 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线上教学转型 难关 。 面临“新冠”疫情,全国 学校及 教育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教学,教育培训机构面临 面临学生挤兑退费 、资金链断裂风险、缴纳物业房租及支付员工薪酬巨大压力,线下教培机构纷纷寻求教学模式转型。 多家在线教育机构向全国免费援助在线教育服务 , 受到病情影响暂时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9页共 17页 关停的线下教培机构 也纷纷尝试线上教学。基于线上教育平台,众多线下教培机构的转型面临着激烈竞争和技术难关。 图表 10 “非典”时期各行业 GDP 增速( %) 图表 11 “非典”时期住宿和餐饮业社零增速( %) 2.3.2 投资短期显疲态,制造业、房地产、基建三大投资短期内低迷 房地产投资在“非典”时期所受影响较小 。 主要得益于当时中国内部经济环境较优,房地产投资并未有较大幅度的衰退。我国当时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同时结合 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引致的地产行业快速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