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研究报告,前言,1,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2,医疗行业融资情况,3,重要细分领域,4,案例分析,5,发展趋势展望,6,前言,抗周期的医疗健康行业,资本寒冬下的理性回归,资本寒冬下,中国整个VC/PE市场遇冷,医疗大健康行业作为典型的抗周期赛道,在2019年上半年表现亮 眼,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双双名列前茅。对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友好的港交所及科创板,完善了VC/PE投资机构募投管退的闭环,为整个医药产业投融资格局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肿瘤及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人数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人们对医疗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仿制药红利期已经结束,创新药研发时代到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创新药械研发,资本也不断向研发型 企业加注,助力药物研发创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及基因测序等技术为医疗行业赋能,可用于药物研发、疾病 诊断与治疗、医疗信息化和健康管理等各个领域,助力医疗产业的升级。,前言,医疗产业链长且复杂,主要包含原料、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四个环节,医疗行业拥有消费和技术双重属性,具有典型的抗周期特色,被誉为股权投资中“永远的朝阳行业”;一直深受资本关 注,投资热度名列前茅。,原料,使用,CRO(研发外包)、CMO/CDMO(生产外包)、CSO(销售外包)及其他医药外包,互联网医疗:寻医问诊、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医患服务及健康保健等;医疗信息化:医院信息化、 区域卫生信息化及医保信息化等;医疗大数据:基因大数据、肿瘤大数据及健康管理大数据等;AI医疗:AI医学影像、AI药物研发、AI辅 助诊断、AI健康管理及AI疾病预测等。,医 疗 产 业 链,药物化学物的原料、中药材、 动植物提取物、中间体、 原材药,研发生产生物技术与制药 化药、中药、生物药 生物技术:基因编辑、 基因检测、血液制品、细胞治疗及疫苗等,流通医药流通医药零售 医药批发 零售终端 医药电商,医疗服务专科、综合医院 专科、全科诊所 健康管理机构 养护机构康复机构第三方独立医疗机构 其他医疗服务,器械医用材料、器材、零部 件及其他配件等,医疗器械医疗设备、低值医疗耗材、 高值医疗耗材及体外诊断,医药外包,科技医疗,前言,医疗产业图谱(部分企业),医药外包,原料,来,料,研究,源:网上公开资,中心整理,生物技术与制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医疗服务,科 技 医 疗,前言,1,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2,3,4,5,医疗行业融资情况重要细分领域 案例分析发展趋势展望,6,科学界定健康产业统计范围,助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行业概况,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 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第一 产业,第二产业,中药材种植、养殖和采集医药制造,医 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 康用品、器材 与智能设备制 造,医疗卫生 机构设施建设,第三 产业,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 与科研技术服务,健康人才教育与健康知 识普及,健康促进服务,健康保障与金融 服务,智慧健康技术服务,药品及其他健 康产品流通服务,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以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为主体的医药产业,它可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部分;,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体检评估、健康咨询、调理康复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产业;,以养老市场为主体的健康养老产业。,业内通常所讲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即健康产业,只不过是突出了 健康产业中的医疗部分;在投资领域,医疗大健康产业通常包 括以下五大细分领域:,行业概况,PEST分析,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发展健康产业作为健康中国建设五大任务之一,并提出将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国民 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6万亿,约为2018年健康产业市 场规模的2.3倍。医疗健康行业深受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技术是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驱动因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治愈癌症等重大疾病变成可能。,技术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新 的诊治手段,提高新药研发成功 率。,经济人均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医疗 支出GDP占比低,为6.44%,远 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10%以上的 比重。,PE,ST,政策健康中国2030,鼓励新药研发, 集中采购以及港交所和科创板对 生物技术企业友好上市条件等。,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老龄化加剧)、 人口家庭结构日趋缩小(家庭养老 压力增大),慢性病患者增加。,行业概况,老龄化加速是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长期驱动因素,8.40%,8.59%,8.79%,9.02%,9.31%,9.68% 10.12%,10.64% 11.19%,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从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来看,呈逐年上升趋 势。截至2018年底,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19%。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 口的三分之一。,4.85% 4.99%,5.22% 5.34% 5.51%,5.97% 6.26% 6.41% 6.44%,7.00%6.00%5.00%4.00%3.00%2.00%1.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GDP卫生总费用比例,老龄化加速,带来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卫生部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卫生总费 用占比为6.44%,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10%以上的比重,仍有 很大增长空间。,前言,1,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2,医疗行业融资情况,3,4,5,重要细分领域案例分析发展趋势展望,6,融资情况,2019年医疗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增多,IPO数量为16件;医药领域数量最多2019年1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重点支持生物医 药创新企业,其重研发轻盈利的标准将对优质创新医药企业的上市构成重大利好,为该类企业提供更直接的融资平台, 可以加速医药产业的升级发展。除了对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融资友好的港交所外,科创板的设立为生物医药公司融资提供 了更多的选择。2019年医疗领域上市企业名单(截止到8月底),融资情况,其中,药明康德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两地上市,百济神州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地上市。,2018年医疗健康领域企业IPO数量共16件,医药领域数量最多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公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该总结明确指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可 以赴港上市;加速PE/VC募投管退的闭环,利于医疗投资机构的投资和退出。国内A股市场上市条件要求较高,对医药公司相对较难;国内许多尚未盈利的医药公司更倾向于去港交所上市融资。2018年医疗领域上市企业名单,融资情况,医疗健康领域VC/PE融资概况,20.5,43,64.1,68.4,79.1,86,110%,49%,16%,8.7%,0%,20%,40%,60%,80%,100%,0,20,40,60,80,100120%,2014,2015,2019E,7%20162017融资额(亿美元),2018增长率,340,703,678,695,488,603,612,945,5401503,1138,1762,0,500,1000,1500,20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4,2019E,2019上半年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为43.4 亿美元,同比下降21%,但与2018下半年35.5亿美元相比, 增加了20%; 预计2019全年融资额将达到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融资额创下新高;但在资本寒冬的影响下,增长速率有所放缓。2019上半年国内医疗领域融资数量共有207件,同比下降29.8%;从融资数量分布看, 融资项目筛选趋严,投资机构出 手谨慎;预计2019全年融资数量为488件,同比下降30%;单笔融资额为1762万美元,同比增加54.8%,主要受益于融 资数量的减少。2014-2019年国内融资额情况2014-2019年国内融资数量和单笔融资额情况,20152016融资数量(件),20172018单笔融资额(万美元),融资情况,融资数量呈现向早期发展阶段聚集趋势,医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数量最多,2019上半年医疗产业融资数量主要集中在A轮、天使轮及Pre-A轮,占比分别为30%、14%和13%;融资数量有向早期 阶段聚集的趋势。医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数量最多,和国家政策对创新药、医疗器械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的支持有一定关系; 此外,也受到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巨大医疗需求及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的影响。,天使轮, 14%,PreA轮, 13%,A轮, 30%,A+轮, 4%PreB轮, 1%,B轮, 12%,PreC轮, 1%B+轮, 1%,C轮, 12%,D轮, 2%C+轮, 1%,PreIPO, 2%战略投资, 8%,2019上半年国内融资项目轮次分布,天使轮PreA轮A轮A+轮PreB轮B轮B+轮PreC轮C轮C+轮D轮战略投资 PreIPO,医药, 49,生物技术, 37,医疗器械, 31,科技医疗, 27,医疗信息化, 18,大健康, 14,其他, 3流通渠道, 4基层医疗, 11消费医疗, 13,2019上半年国内融资项目领域分布,医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 科技医疗 医疗信息化 大健康消费医疗 基层医疗 流通渠道 其他,融资情况,2019上半年发生多笔大额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艾力斯医药、诺诚健华、海和药物都集中在创新药或抗肿瘤免疫疗法方向,由此可见,抗肿瘤创新药及新疗法深受资本 的关注;这和政策支持鼓励创新研发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有更高的要求有一定关系。大额融资事件更多发生在战略融资阶段,其中,企鹅杏仁和华大智造都拥有上市企业的背景;此外,艾力斯医药、诺诚 健华及海和药物的成立时间均在6年以上,拥有成熟的研发技术和经验。2019上半年医疗领域大笔融资事件,融资情况,投资机构整体活跃度降低,募资寒冬下的价值投资回归,截止到2019年8月底,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参与医疗领域投资的VC/PE超500家,其中,联想之星、国中创投、元生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启明创投等最为活跃。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投资机构出手更为谨慎;这些投资机构都有专业的医疗投资团队,其中,元生创投和幂方资本 更是只专注于医疗领域;在医疗投资领域,投资机构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和专注化的趋势。,1,2,前言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医疗行业融资情况,3,重要细分领域,4,5,案例分析发展趋势展望,6,创新药,国家利好政策频出,不断鼓励创新药研发,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多项利好药物研发的政策,药审改革加速药物研审批进度,数据检查和MAH提升药物研发质量,医保目录提高药物可及性等;从研发、生产到使用等三个层面助力国内企业进行药物创新。2016-2019年创新药主要相关政策,创新药,创新药是医疗领域最为亮眼的赛道,91,89,106,70,86.42,170.32,265.31,307.1,0,50,100,150,200,250,300,350,0,20,40,60,80,100,120,2016,2019E,2019上半年创新药领域融资金额为153.58亿元,同比增加60.2%;2019上半年融资数量为30件,同比减少43.4%;预计2019年创新药融资数量可达70起,总融资金额可达307.1亿元。创新药领域融资金额约占医疗领域融资总额的一半,是最吸金的赛道;在创新药领域,抗肿瘤免疫治疗最受资本关注。2016-2019年国内创新药融资数量和融资额情况,2017融资数量(件),2018融资金额(亿元),在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整个VC/PE市场表现遇冷, 创新药领域亦不能幸免;政策支持、基因编辑及细胞 治疗等生物技术的不断成熟是创新药备受资本关注的 主要驱动因素。融资数量的减少从侧面也说明投资机构在项目选择上 的谨慎性,融资金额的增加也表明了投资机构对优质 项目的追捧。,创新药,创新药与疾病谱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疾病谱的变迁引导创新药研发到特定领域,同时,创新药的发展使相关疾病得到控制;人类预期寿命得以延长,也产生了新的疾病, 改变了原有疾病谱,从而引导新的研发方向。感染类疾病得到控制后,心血管疾病成为了上一轮研发方向;这一轮以治愈癌症为研发方向,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类疾 病或将成为下一轮的研发方向。,创新药,创新药研发是一项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工作,获批上市,立项(约4个月),市场调研,相关 文献整理,确定 研发品种,临床前研究(约9-24个月),药物靶点确认化合物合成活性化合物筛选化 合 物 结 构 修 饰 , 以,获得活性更好的化合物5.评 估 待 选 药 物 的 药 理 作用, A D M E 及毒性等,6.药 物 剂 型 确 定 , 片剂 、,注射液及喷雾等,申请批件(1年左右)临床申请+临床试验批,件:包含资料提交及 与监管当局不断交流 沟通,临床研究(3-5年)期:初步临床药理学评价及 人体安全性评价期:有效性初步探索,安 全性进一步评价,大于200例期:进一步确定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大于1000例期:新药上市后申请人自 主进行的应用研究,确定 副 作用,大于2000例,有数据显示,临床1期成功率 为64.5%,临床2期成功率为32.4%,临床3期成功率为60.1%,上市申请成功率为83.2%,全流程成功率为10.4%。一个原创新药往往需 要十年时间,十亿美金投入。,在5000个化合物中大约只有5个化合物可以进入临床试 验,而这5个化合物中只有一 个才能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最终成为药物上市。,创新药,药审改革助力创新药研发,创新药注册申请数量连续递增,156,203,208,324,320,37,37,36,76,123,0,100,200,300,400,500,2014,2015,2017,2018,国产创新药注册申请受理情况(包含IND和NDA),2016化药生物药,抗肿瘤药物, 165,消化系统疾病药物, 24内分泌系统药物, 27,抗感染药物, 21,循环系统疾病药物, 20,精神障碍疾病药物, 8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 11镇痛药及麻醉科用药, 12神经系统疾病药物, 14,皮肤及五官科药物, 5血液系统疾病药物, 11,其他, 11,近几年,在政策鼓励、资本加注的大环境下,国内创新药研发迎来了一波热潮。2014-2018年,国内创新药注册申请数 量不断增长,其中,2018年创新药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领域。2019年上半年,CDE共承办了3901个受理号,在新药领域145个新申报的化药品种中抗肿瘤药申报品种位居第一,共有60个品种;抗肿瘤药仍是热门研发领域。2018年受理的化药IND治疗领域分布,抗肿瘤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 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疾病药物 神经系统疾病药物 镇痛药及麻醉科用药风湿性疾病及免疫药物 精神障碍疾病药物血液系统疾病药物 皮肤及五官科药物 其他,创新药,肿瘤新发患者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持续递增,380.4,392.9,409,422.8,436.9,3.29%,4.10%,3.37%,3.33%,4.5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0.00%,450440430420410400390380370360350,2014,2015,2018,年新发例数(万人),2016年新发例数(万人),2017增速,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新的检测技术的出现,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的癌症年新发病数从380万上升至约440万。按销售额计算,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从2014年的165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2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高于整体医 药市场7.5%左右的增速。,165,166,167,203,234,0.61%,0.60%,21.56%,15.27%,0.00%,5.00%,10.00%,15.00%,20.00%,25.00%,0,50,100,150,200,250,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肿瘤市场规模(亿美元),中国肿瘤市场规模(亿美元),增速,创新药,国外CAR-T产品上市掀起国内细胞治疗热潮,国内PD-1/L1产品上市增加创新药研发信心,2017年,诺华和凯特的两款CAR-T产品(Kymriah和Yescarta)相继在美国上市,使治愈肿瘤成为了可能;肿瘤免疫治 疗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风。国内企业积极布局CAR-T肿瘤治疗领域,进行临床申请产品已超30个;但大多数CAR-T产品集中在血液肿瘤,实体瘤较 少,靶点大都集中在CD19,而且,临床研究进展大多集中在1期和2期,还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PD-1/L1单抗表现亮眼: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Keytruda)与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利 尤单抗(欧狄沃 Opdivo)在2018年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71.71 亿美元和70.09 亿美元,均位列当年全球销售额 TOP10 药品名单。2018 年 6 月, Opdivo 在中国获批;同年7月,Keytruda在中国获 “2 进口”批;中国肿瘤治疗也迎来了免疫治疗元年。,“4 国产”,君实的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的信迪利单抗和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相继上市;,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有望于2019 年内获批,成为国内PD-1 产品第四家上市药企。,创新药,联合治疗与双特异性抗体可明显提高疗效,潜力巨大,联合化疗药物: 2018年8月,默沙东的 Keytruda 获批与培美曲塞(pemetrexed)和铂类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转移性非 小细胞肺癌;10月又获批与卡铂和紫杉醇联用作为一线疗法治疗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联合肿瘤免疫疗法:2018年7月 Opdivo和 Yervoy 获批第三种肿瘤类型,成为首个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组合疗法;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2018年1月默沙东的Keytruda和卫材乐伐替尼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肾细。,2018年默克公司研发的一种双功能融合蛋白 M7824 同时靶向 PD-L1 和 TGF-,初步临床试验数据亮眼;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重组人源化 PD-L1-CTLA-4 双特异性抗体(KN046)近期已经在澳大利亚开展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批件,已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国内外近40家单位已经在免疫检查点双特异性抗体展开布局,10个免疫检查点双特异抗体处于临床阶段,热门研究靶点主要集中在 CTLA4/PD-1/PD-L1/OX40/4-1BB/CD40。,双特异性抗体:,联合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代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创新研发的焦点。鉴于肿瘤免疫机制的复杂性,单药治疗的反应率相对较低;联合治疗与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或成为未来趋势。,医疗器械,用途,损伤的诊断、监护、治 疗、 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 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 提供信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 验、 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妊娠控制,医疗器械, 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 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 或者 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医疗器械监管加强,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医疗器械,监管趋严助力产业升级,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556,3080,4425,5304,20.50%,370020.13%,19.59%,19.60%19.40%19.20%19.00%,19.86%19.80%,20.60%20.40%20.20%2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急剧增加,以及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 励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与进口替代,近三年医疗器械市场增速保持在20%左右。随着分级诊疗不断促进基层市场扩容以及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医疗器械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的愿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涉及范围甚广,细分市场划分标准尚未统一,参考市场上的多种划分标准,可以把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分为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及体外诊断等领 域。高值医用耗材是相对低值医用耗材而言的,主要是属于专科治疗用材料;对安全要求很高、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且 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影像设备,监护及手术 设备,信息化 设备,CT、MRI、超声成像设 备、乳腺 机、核医学 设备、DSA、CAD及其他成像 设备,单双参数监 护仪、多参 数监护仪、 麻醉监护仪 呼吸机、麻 醉机,其他 监护设备,HIS、PACS、远程医 疗系 统、电 子病历 系统及 其他,低值医疗耗材,血管支架、人工 膝关节、脑电检 测电极、人工植 入心脏起搏器、 人工晶状体、人 工角膜、隐形义 齿、血液透析 器、气管支气管 支架、食道支 架、输尿管专用 支架及其他脏器 植入物等,常用的一次性卫 生材料,包括一 次性注射器、输 液器、输血器、 引流袋、引流 管、留置针、 菌 手套、手术缝 线、手术缝针、 手术刀片、一次 性麻醉包、气管 导管、心电电极 及激光胶片等,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 胞分析仪、生化分析 仪、电解质分析仪、酶 联免疫分析仪、化学发 光免疫分析仪、荧光免 疫分析仪、基因检测 仪、核酸扩增仪、微生 物质谱鉴定仪、微生物 比浊仪、尿液分析仪、 质谱检测系统、生物芯 片分析仪器及电泳仪等,医疗设备,高值医疗耗材,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全球范围内体外诊断领域表现突出,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仍有很大发展潜力,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 IVD) 领域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细分市场,销售额达到526亿美元,占比达到13%。2018年,国内IVD领域市场规模为604亿元,占比为11.39%;加上进口替代及分级诊疗扩容等利好政策,IVD领域有很 大的发展潜力。,医疗设备, 56.80%,高值医用耗材,19.71%,IVD(体外诊断), 11.39%低值医用耗材, 12.09%,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占比情况,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IVD, 13.00%,心血管, 11.60%,影响, 9.80%,骨科, 9.00%眼科, 6.80%,整形, 5.50%,神经外科, 2.10%耳鼻喉科, 2.20%肾病, 2.90%糖尿病, 2.90%医疗软件, 2.90%创伤护理, 3.20%牙科, 3.40%药物传输, 4.60%内镜, 4.60%,其他, 15.60%,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细分市场占比情况IVD心血管,影响 骨科 眼科 整形 内镜药物传输 牙科创伤护理医疗软件 糖尿病 肾病耳鼻喉科 神经外科 其他,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IVD的发展伴随生物化学、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的发展而发展,可分为三个 发展阶段:,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 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 细胞、组织样本等) 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 进而判 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体外诊断产业主要指体外诊断相关产品, 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体外诊断在医疗领域被誉为“医生的眼睛”, 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临床应用贯穿了疾病预防、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选择、疗效评价等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为医生提供大量有用的临床诊断信息,越来越成为人类疾病诊断、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DNA 双螺旋结构、单克隆抗体技术、大分子标记技术,等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分子诊 断以及整个体外诊断行业跨 越式发展。,显微镜的发明催生了 以微生物镜检为主的一 些传统检验手段。,1900,1950,现代医学的发展及酶催化反应 与抗原抗体反应的发现为生化 和免疫诊断奠定了根基,体外 诊断逐步兴起。,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细分领域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而改变,生化诊断,干化学,其他,免疫诊断,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胶体金乳胶比浊 荧光免疫时间分辨荧光 化学发光,分子诊断,PCR,荧光原位杂变,基因芯片,基因测序,微生物诊断,药敏试验,培养与形态观 察,全自动微生物分 析系统,血液检验,涂片+镜检,血细胞分析,流式细胞术,POCT,根据检验原理和方法的不同,IVD细分市场主要可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及即时检 验(point-of-care testing, POCT)等领域;其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及POCT细分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医疗器械,IVD细分领域增速不同,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及POCT发展迅速,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对于疾病的风险预测、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作为疾病诊断重要手段的体外诊 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发展空间巨大,2018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604 亿元, 同比增长18.43%,2019年有望达到712亿元。,362,430,604,712,18.78%,51018.60%,18.43%,18.00%,17.60%,17.80%,18.00%,18.20%,18.40%,18.60%,18.80%,19.00%,5004003002001000,700600,800,2015,2016,2019 E,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亿元),2017市场规模,2018同比增长率,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细分占比,AI医疗,政策助力AI医疗发展,有望打破医疗健康行业供需失衡现状,AI医疗是以医疗信息化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针对医疗行业的需求,AI医疗可以提高医疗行业 的诊断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整体提升人们的 健康状况。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有五个主要应用方向,AI医学影像、AI药物研发、AI辅助诊断、AI健康管理和AI疾病预测等。2016-2019年中国AI医疗主要相关政策,AI医疗,首批AI医疗企业进入三类医疗器械证注册审批状态,有助于打破商业化落地瓶颈,来源,随着AI医疗三类证书注册审批的推进,2019年下半年初始,深睿医疗、森亿智能、健海科技等多家企业相继获得超亿元 融资,比上半年表现更为亮眼。在企业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后,可以摆脱试用模式,直接向医院收取服务费用,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打破AI医疗企 业盈利难的瓶颈。AI医疗领域大额融资事件,AI医疗产业链,AI医疗涵盖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制药企业等众多领域,技 术 层,行 业 应 用,基 础 层,医疗服务,健康管理 辅助诊断 虚拟助理,医疗器械,药物研发,药物,医学影像 智能化器械,医院管理,应用技术,语言识别 语义识别 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 自然语言处理 人机交互,算法,其他,路径规划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数据,个人健康管理数据 个人临床治疗数据 医院管理数据支付和医保数据,公共卫生数据医学基础临床研究 药物器械研发数据,计算能力,CPU GPU传感器,NPGA NPU云服务器,AI医疗以技术和算法为驱动,深入医疗全产业链,服务医院、医生、药企保险机构等诸多对象;可辅助决策,优化医疗 服务流程。与AI在其他应用领域有所不同,医疗数据种类复杂多样且标准不统一,涉及到数据隐私与归属等问题;此外,临床场景 的精确匹配也是一个难点;作为新兴领域,相关监管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AI药物研发,国内AI药物研发落后,有待进一步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减少药物研发过程 中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研发 失败率。想在AI药物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AI医疗企业需要先完成药物研发数据 的原始积累,进一步优化算法与系统 并形成一个良性闭环;在此基础上, 才有向上下游拓展业务的资格。,药物研发过程因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缘故,一直是医药产业创新的痛点和难点。人工智能应用于药物研发,能 够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及降低失败率。Global Market Insight的数据显示,全球AI医疗市场中的第一大细分市场是药物研发,占比达35%;国内AI药物研发比 较落后,仍有巨大发展潜力。AI药物研发方向,AI医学影像,技术成熟度较高,但存在同质化现象,病灶识别与标注针对医学影像进行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等辅助病理科和放射科医生的疾病诊断。,靶区勾画与自适应放疗针对肿瘤放疗环境的影像进行处理,影像三维重建针对手术环节的影像进行处理,在AI医学影像领域,不乏科技巨头的身影; 例如腾讯的“腾讯觅影”、百度的“AI眼底 筛查一体机”及阿里的“Doctor You”。约有一半AI医疗企业聚集在医学影像领域; 业务方向以病灶识别与标注最为火热,专注 于病理及放射影像的分析与辅助诊断。在AI医学影像领域,拥有优质足量的影像 数据,获得药监局的注册认证和更多医疗领 域商业化落地的企业将更具有优势。,目前医疗数据中的80%90%来自于医学影像,医学影像为现代医学诊断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影像数据具有获取容易、训 练成果明显的特点,成为了AI医疗的主要切入点。AI医学影像的技术成熟度较高,在肺结节、眼底及乳腺癌等领域均有较为成熟的产品;然而,同时也存在同质化竞争, 有待在更多病种中寻找机会。AI医学影像应用,1,2,3,前言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医疗行业融资情况 重要细分领域,4,案例分析,5,发展趋势展望,6,案例分析之博雅辑因(EdiGene),致力于将最前沿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化为治疗遗传病和癌症的创新疗法,博雅辑因是一家专业的基因编辑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在北京,在广州以及美国波士顿拥有子公司;专注于将最前 沿的基因编辑技术转化为治疗遗传病和癌症的创新疗法,以及药物研发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博雅辑因代表产品线,博雅辑因在研基因编辑疗法包括: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疗法、血液肿瘤基因编辑免疫细胞疗法等,独有电子围栏技术,电子围栏技术覆盖全城,实现 专业送药上门服务,提升用户 满意度传统药店单店平均覆盖半径500米,叮当单店平均覆盖半 径5公里,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提升效率通过精细化选址和线上导流让最少的店覆盖更大的区域,获得远 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坪效和人效,在线年咨询量24小时540w+,销售转化率56%,4w,5.5w16w,2.2w,坪效(年) 人效(月)北京智慧药房与行业对比共享医师药师自营药师团队提供专业指导意见,让用户养成依赖习惯,订单系统,ORACLE系统,自动发药系统,作业指令,订单分配出库货位并 发送出库指令,智能化药房4 发货后同步订单状态2 订单同步,1 入库后库存同步 3,案例分析之叮当快药,通过自营线下药房、自建专业药品配送团队、自建专业药师、医师团队,叮当快药创立“药厂直供、网订店送” 模式,建 立起“医、药、保、养” 健康新生态。,3800万用户总数,同比增长123%在线咨询量,同比增长156%搜索增长,52%同比增长118%复购率新用户贡献增长,35%,29%,19%,8%,5%,全触点全场景立体式,27s,药师咨询量同比增长,123%,案例分析之叮当快药,写字楼,酒店,医院,餐厅,家庭,(2019年1-5月同 比),2019年叮当快药用户持续稳定增长,夜间咨询量占比增高,用户需求专业化自2018年11月快医战略发布以来,平台线上咨询量显著增加,购药场景拓宽:购药需求需随时随地被满足,2019年上半年夜间咨询占比 平均响应时间叮当布局健康新生态,全时全域解决用户健康需求垂直一体化开放式营销,38%,前言,1,2,3,4,5,医疗大健康行业概况医疗行业融资情况 重要细分领域案例分析,6,发展趋势展望,发展趋势展望,永远的朝阳产业:前景光明可期,道路尚待探知,医疗需求医疗投资创新药医疗器械AI医疗,人口老龄化加速是 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的长期驱动因素, 到2050 年, 中国老 龄人口将达到总人 口的三分之一。此外, 随着经济水 平的提升, 对于疾 病的风险预测、健 康管理及慢病管理 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医疗投资迎来了黄金 时期,将长期受到资 本的重点关注。与此同时,医疗投资 具有很高的门槛,对 投资人要求较高,创 新药领域尤其明显; 未来或将出现更多具 有专业背景和专注于,随着细胞治疗及基 因编辑等技术的成 熟, 抗肿瘤生物药 研发成为了热点。在免疫检查点领域, 与PD-1/PD-L1抑制 剂组成的联合疗法 和双特异性抗体有 巨大发展潜力。在,医疗领域的投资机构。细胞治疗领域, 通用型 CAR-T 和 治 疗实体瘤的 CAR-T 产 品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