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 2018-6-1 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项目报告 1 目录 1 执行摘要 . 2 2 研究方法 . 3 1)研究目的 3 2)研究方法 3 3)城市选取 3 4)样本选取 4 3 主要发现 . 6 发现一: 83%的公众知道低碳,其中 92% 认为低碳跟自己相关。 6 发现二: 77%的公众对所在城市的低碳程度满意,一二线城市公众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7 发现三: 96%的公众对所在 城市政府采取的低碳举措认同。 7 发现四:公众在低碳行为的参与上更愿意从改变成本比较低的小事做起。 8 4 调研结果 . 10 1) 公众对低碳的认知度 10 2)公众对低碳与个人相关性的认知 11 3)公众对环保及其 与个人的相关性的认知 12 4)公众对低碳与环保关系的认知 13 5)公众获取低碳相关信息的渠道 14 6)公众对低碳城市的认知和理解 15 7)公众对所在城市低碳程度的满意度 17 8)公众对所在城市政府采取的低碳举措的认同度 19 9)公众对所在城市空气质量的满意度和政府相关举措的认同度 25 10)公众在改善空气质量相关的低碳行为上的参与度 27 11)公众对所在城市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政府相关举措的认同度 29 12)公众在公共交通方面低碳行为的参与度 31 13)公众在绿色居住环境方面的相关性感知度和举措认可度 32 14)公众在与绿色居住环境相关的低碳行为上的参与度 34 15)公众在水消耗与低碳的相关性方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36 16)公众对减少水消耗行为的参与度 38 17)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相关性认知度和满意度 40 18)公众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参与度 42 19)不同城市公众认知度和行为差异 43 2 1 执行摘要 低碳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 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 浪潮,未来十五年,中国将有超过 3亿人 进入城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化过程需要从传统模式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这包括转换经济发展动能,以及交通、建筑、工业,以及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低碳化 。 中国自 2010年开始进行低碳试点工作,至今已经有 6个省、 79个城市和 2个县成为低碳试点地区,积累了诸多经验教训。 截至到 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 57.35%,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同志在 “ 十九大 ” 中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强调需要我们这代人为保护生态环境做 出努力,才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致力于探索城市 绿色 低碳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峰路径和实践。 为更全面追踪中国城市绿色低碳进程,指导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中国能源研究室、能源基金会联合开展“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数”( LOGIC)研究。 LOGIC是基于国内外低碳发展趋势和国内城市特点构建,对中国 115个 城市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的综合性指标体系。 生活在城市中的 公众 是城市的主人 , 在实现 城市低碳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了解公众对低碳认知度、对低碳政策的认可度和低碳行为 的 参与度是政府未来制定和调整低碳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公众 是否对低碳概念有认知?对政府建设低碳城市推出的各项政策是否支持?对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是否满意?公众愿不愿身体力行采取低碳行为?为了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面向 LOGIC排名前 20名的城市的 2000名公众开展了“低碳城市公众意识调查” 。这项调查 在 “ 中外对话 ” 的支持下,由国际知名市场调查公司 GfK在 2018年 2月 实施。 调查结果显示, 83%的公众对 低碳概念有认知, 92%的公众认为低碳 和 自己相关, 但是 其中只有29%的 人认为自己对低碳的 具体含义 很了解。 调查 还 发现 互联网和 电视是公众了解低碳信息的主要渠道。 就城市的绿色低碳表现而言, 76%的公众对所在城市的低碳 程度表示 满意, 对绿色居住环境 、 公共交通 状况、 水消耗 、空气质量、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满意的公众比例分别 为 86%, 81%,76%, 74%, 71%。公众认为 空气质量、绿色居住环境、公共交通 、水消耗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低碳的相关性 依次降低 。 公众对所在城市 政府 采取的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表示高度认同,在 上述 五个 维度的支持度均在 97%以上。 但是 就公众的参与度而言 ,总体来说,公众更愿意从小事做起。数据显示,公众在涉及较小生活习惯改变 、改变 成本 较低的措施上有较高的参与度,比如“日常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 ( 75%) 、“坚持绿色出行” ( 73%) 、“不乱扔垃圾” ( 65%) 、“垃圾分类丢弃” ( 62%) 。与此同时,在与其传统生活 方式和消费观念相悖,或者 改变所需成本较 高的措施上,公众的参与度则有待加强,比如 “购买小排量或新能源或节能汽车”( 34%)、 “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 ( 37%) 、“使用太阳能” ( 38%) 、“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 26度” ( 39%) 。 总体来讲,一线城市的公众及受教育程度高的公众的低碳行为参与度 更高 。 3 2 研究方法 1) 研究目的 本调查 旨在 了解中国公众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度,对公众对所在 城市 绿色低碳发展程度的满意度,对政府采取的低碳政策的支持度 , 以及公众在低碳 行为 上的参与度 , 力图展现中国公众 低碳认知和行动的 图景。 希望这一调查 的发现能够为各级 政府 在制定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动员公众采取低碳行为上提供帮助 。 2) 研究方法 本调查 在了解国家和 城市 层面 关于 低碳建设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线下随机拦截访问和 线上 访问 两种 调查方式,收集公 众对低碳的认知现状、对政府现行举措 的 认同 度 和具体行为 的 相关数据, 每个 城市获取样本 100个,共计获取样本 2000个。对所得数据 进行 分析 后 形成最终报告。 3) 城市选取 结合绿色创新发展中心“中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数”研究的结果,本项目选取了该研究排名前20名的城市进行调查 ,其中一线城市 3个,二线城市 6个, 其他 城市 11个,具体调研城市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 1 调研城市名单及 LOGIC排名 城市级别 LOGIC排名 城市 一线城市 12 北京 7 广州 1 深圳 二线城市 13 杭州 14 南昌 18 昆明 19 成都 5 海口 2 厦门 其他城市 11 湛江 15 温州 16 广元 20 扬州 17 江门 3 常德(非试点) 4 南宁(非试点) 4 6 赣州 8 汕头 9 揭阳 10 桂林 4) 样本选取 为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本项目采用配额抽样的方式进行。抽样过程中依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样本的年龄和性别进行了配额控制(配额浮动 1%),其他样本特征配额(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均随机产生。 本项目受访样本覆盖 18-70岁的各年龄段人群。其中 18-55岁中青年人群样本通过线上平台获取;而 56-70岁的中老年群体上网行为极少,难以通过线上平台触及,所以采用线下随机拦截的方式完成该部分样本。 最终完成样本年龄和性别配额如下表 1-1、 1-2所示。 表 2 样本年龄 配额 年龄段 配额设置 18-29 22% 30-39 24% 40-49 24% 50-59 18% 60-70 12% 表 3 样本性别配额 性别 配额设置 男 50% 女 50% 除上述年龄和性别特征外,整体样本其他特征均为随机产生,考 虑到与研究结果的相关性,此处重点就整体样本教育背景和家庭收入水平两项因素进行详细展示。教育背景方面,整体样本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为高学历人群,占比为 48%。 图 1 整体样本教育背景分布 5 在家庭收入方面,由于本项目中各个级别城市家庭月收入均值差异较小,故采用统一标准对其进行高中低档划分。低收入为家庭税前月收入少于 12000元;中等收入为家庭税前月收入在 12001-20000元之间;高收入为家庭税前月收入高于 20000元。总体来看,三档家庭收入的人群比例较为平均,低收入人群占比略高,为 39%。 图 2 整体样本家庭收入水平分布 6 3 主要发现 在本次调查中,对 公众对 低碳 的 认知 度,所在 城市低碳 的满意度, 政府举措 的 认同度及个人 低碳行为的 参与度几方面进行了广泛 询问,得到如下发现: 发现一: 83%的公众知道低碳,其中 92% 认为低碳跟自己相关。 图 3 公众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度 83%的 公众表示知道或者听说过低碳,但大部分公众 仅 是 听说过低碳 而已,对低碳的具体内涵不甚明了 。 听说过“低碳”人中,仅 29%对“低碳”概念非常了解,多数人并不十分清楚低碳具体含义或者将“低碳”概念与“环保”概念混淆。 一 二线城市 的公众对低碳的认知度略高于其他 城市的公众,受教育程度高的公众对低碳认知度也相对较高 。 在 低 碳与个人相关性方面, 92%的人认为低碳与自身相关,中青年人( 18-49岁)在低碳与自身相关的感知上更强。 图 4 公众认为低碳与自己的相关性 7 研究还发现 互联网是公众了解低碳相关信息的 主要 渠道,其次是电视、他人口碑、户外广告。 图 5 公众获得低碳相关信息的渠道 发现二: 77%的 公众对所在城市的低碳程度 满意, 一二线城市 公众的 满意度 相对 较低 。 从公众 对 所在城市 低碳 程度 的满意度来看,虽然数据显示 整体 满意度 较高, 但实则主要的高满意度水平来源于三线城市表现,推测是由于三线城市人口密度低、城市整体的环境基础较好,而一二线城市对低碳发展的满意度普遍偏低,推测主要与整体环境条件差、人口多、公众需求高和需求痛点多等有关。 图 6 公众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度 公众满意度最高的城市是海口。 海口的公众不仅对低碳概念的认知度高, 85%的 海口 公众对城市低碳状况表示满意,超过平均水平。 发现三: 96%的 公众对所在城市 政府 采取的低碳 举措认同。 二十个城市的公众对所在城市政府 推进 低碳城市建设的举措 表示 认同。在五个核心因素上,对政府举措的认 同度在 96%-98%之间。由此可见,公众普遍对城市改善 环境 和低碳建设表示支持和关切。 8 在五个低碳核心因素上,空气质量、绿色居住环境、公共交通被认为与低碳的关联性较强。其中, 公众对 绿色居住环境、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较高,但 是对 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较低。而水消耗、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被认为是与低碳关联较弱的因素,并且其满意度也较低,因此未来在这两方面应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 公众对 政府采取的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 持肯定态度,并且对政策发展的推 进亦存在较多期待 。 图 7 公众对城市低碳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满意度和举措认同度 发现 四 :公众 在 低碳行为的参与上更愿意从改变成本比较低的小事做起。 调研中关于与低碳相关的个人 行为的 参与度 的数据显示,公众在涉及较小生活习惯改变和成本较低的低碳措施上有较高的参与度,比如“日常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和“坚持绿色出行”等。与此同时,在与其传统生活和消费观念相悖或改变所需成本较高的措施上,公众的参与度则有待 提升 ,比如“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或“购买小排量或新能源或节能汽车” 。 图 8 公众参与的低碳行为比例 9 调研结果显示,在一线城市公众低碳行为的参与度高于二线 或者其他城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公众 低碳行为 的参与度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 公众普遍听说过“低碳”一词,但对 其 具体含义理解有限,同时他们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对自身的影响和关联性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表示关切; 公众对政府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和改善 城市环境采取的举措和努力普遍表示认可和支持。但就个人的参与度而言,公众低碳行动的参与度较低 ,距离生活中全面实现低碳化还有较大差距。 个人参与度相对较弱可能与两个因素相关:一个是公众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公众将低碳发展看作 是一个时间上、空间上、社会关系上远离自己的话题。另外, 公众为实现低碳改变自己固有生活方式的意愿较低。因 此,未来 政府需要加强相关信息宣传,搭建起个人贡献与低碳发展的联系,强调个人 参与对于低碳发展的 重要贡献,从而引导公众更多 参与低碳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