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2020年02月19日 张馨元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7080005 研究员 021-28972069 zhangxinyuanhtsc 钱海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8060002 研究员 021-28972096 qianhaihtsc 胡健 021-28972096 联系人 hujian013575htsc 王以 联系人 wangyi012893htsc 1策略: 技术周期的战略高地工业互联网2020.02 2策略: 华泰总量联合全行业深度解读新冠疫情2020.02 3策略: 新冠疫情的五大特征对 A股的影响分析2020.02 疫情反映的产业痛点和产业趋势 疫情凸显的产业痛点、加速的产业趋势、影响的消费习惯 此次新冠防疫战,凸显了战略物资储备、生化安防体系、医疗检测承载力等三个产业痛点。与此同时,受疫情的影响,云计算、社区信息化、生鲜电商、餐饮供应链、仓储信息化、装配式建筑等产业的趋势或加速。在防疫战期间,居民可能逐步形成:口罩文化、分餐制与生鲜 O2O、短视频与游戏等消费习惯,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借鉴 2003 年 SARS 疫情带来的启示,我们认为生鲜电商未来有望复制 2003年的“电商+物流”的逻辑,或替代部分传统菜场,同时或拉动冷链物流产业。 新冠防疫战凸显的三个产业痛点 三个产业痛点包括:1)口罩等战略物资的短缺,在产能上低端产线储备不足,高端产线自主可控程度低;2)国家生化安全防卫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在疫情上报和披露机制上存在不足,而医疗体系全球排名第一且人口密集度高的日本的三级行政体系+法律强制披露可能是很好的借鉴;3)医疗检测承载力不足,核酸检测有着流程复杂、准确率不高等缺点,因此需要发展多样化检测体系,其中:未来有可能加快以 CT 为代表的医疗器械自主可控,同时或大力发展大分子诊断技术。 新冠防疫战加速的六个产业趋势 六个产业趋势包括:1)复工难问题或加速办公云化和生产自动化,ToB企业或迎来发展机遇;2)社区在排查时存在难题,加速社区信息化和城市智慧化或是高密度城市的必然趋势;3)长时间居家隔离,疫情加速生鲜产业电商化和集中化,到家业务持续放量:4)疫情加速餐饮供应链格局的成熟化和集约化,食材领域重要性提升;5)“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或加速仓储信息化和物流配送无接触化;6)装配式建筑大显身手,或加速建筑装配化和基建出海影响力。 新冠防疫战影响的四大消费习惯 四大消费习惯包括:1)借鉴人口高密度国日本的经验,口罩习惯以及文化的养成,口罩市场规模或增长;2)分餐制的培养和生鲜 O2O客群的扩展,或使网购生鲜的渗透率提升;3)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的接受度提升,未来医疗资源分配是大趋势;4)全民宅家下宅经济用户的扩张,短视频&游戏产业为大赢家。 SARS疫情对产业趋势的影响回顾 2003 年非典疫情下以淘宝和京东为代表大力发展线上业务,电商开始崛起,其中居民上网习惯的养成是关键一环,而电商的发展随后又带动了第三方民营物流的快速崛起。对于当前的启示:与 2003 年对比,我们认为最接近的趋势是生鲜电商是对于传统菜场模式的变革,相较来看,更加环保、卫生,有望复制2003年的电商,并带动冷链物流的发展。 配置启示:从中周期和长周期维度看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从中周期来看,疫情或加速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等战略物资的库存回补,对于战略物资相关的公司来说市场规模有望明显提升,同时利好中游生产设备类企业。从长周期来看,生产端方面,疫情的冲击或有利于在线办公、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产业趋势加速;消费端方面,疫情的隔离有助于对于新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如:外卖、生鲜 O2O、游戏、短视频等,借鉴SARS疫情带来的启示,我们认为生鲜电商相比于菜场模式更加环保卫生,未来有望替代传统菜场,同时进一步拉动冷链物流产业。 风险提示:下行风险是疫情控制情况低于预期,疑似病例、重症病例仍持续上升;上行风险是疫情控制情况好于预期、元宵节后复工正常。 相关研究 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新冠防疫战凸显的三个产业痛点 . 5 战略物资储备的痛点:低端产线储备不足,高端产线自主可控程度低 . 5 生化安防体系的痛点:日本三级行政体系+法律强制披露的启示 . 7 医疗检测承载力的痛点:完善多途径的医疗检测体系 . 8 完善多途径的医疗检测体系 . 9 加速以CT 为代表的医疗器械自主可控 . 9 分子诊断应用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 11 新冠防疫战加速的六个产业趋势 . 12 疫情加速办公云化和生产自动化:ToB企业的发展机遇 . 12 服务业:云办公及其上游的发展机遇 . 12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软硬件共同推进 . 13 疫情加速社区信息化和城市智慧化:高密度城市的必然趋势 . 16 疫情加速生鲜产业电商化和集中化:到家业务持续放量 . 19 疫情加速餐饮供应链格局的成熟化和集约化:食材领域重要性提升 . 21 疫情加速仓储信息化和物流配送无接触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 23 疫情加速建筑装配化和基建出海影响力:两大医院建设的展示 . 24 新冠防疫战影响的四大消费习惯 . 27 口罩文化和家居消毒习惯的形成:人口高密度国日本的借鉴 . 27 分餐制的培养和生鲜O2O客群的扩展:网购生鲜的渗透率提升 . 28 分级诊疗+远程医疗的接受度提升:医疗资源分配的大趋势 . 30 全民宅家下宅经济用户的扩张:短视频&游戏产业为大赢家 . 31 SARS疫情对产业趋势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与借鉴 . 33 以淘宝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行业崛起 . 33 电商平台巨头淘宝崛起历史 . 34 电商自营巨头京东的崛起历史 . 35 民营物流行业的崛起 . 36 借鉴:“生鲜O2O+冷链物流”有望复制2003年“电商+快递” . 37 风险提示 . 39 图表目录 图表1: 日本口罩产量+进口量合计值 . 5 图表2: 日本口罩库存量 . 5 图表3: 2018年日本人均医用口罩产量约 1.6只,与中国水平接近 . 6 图表4: 2018年日本医用口罩库存量约 2个月,显著高于中国(1周) . 6 图表5: 全球主要国家医疗影像设备人均保有量:日美德韩领衔,中国储备程度低 . 6 图表6: 2017年国内CT 市场占有率:GE、西门子、东软领先 . 7 图表7: 2017年国内CT 保有量分布: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 . 7 9Y9UpWtVgZmViY8ZwVrRoN7NdNbRtRrRtRmMeRnNpNfQnMwPaQrQqOuOnNmMvPmQwO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8: 日本疫情警报体系: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流感监测地图示例(2020.1.27-2020.2.2). 8 图表9: 多途径的病毒感染的检测体系 . 9 图表10: 中国医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情况. 10 图表11: 医用医疗诊断设备类品牌情况 . 10 图表12: CT 核心元件情况 . 10 图表13: 分子诊断检验方法及应用领域对比梳理 . 11 图表14: 中国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 11 图表15: 云办公功能、应用与相关国内上市公司梳理 . 12 图表16: 2019 Q2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 . 13 图表17: 中国服务器出货量市场份额 . 13 图表18: 工业互联网软件相关国内上市公司梳理 . 14 图表19: 2012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和预测 . 15 图表20: 2018年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对比 . 15 图表21: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内外厂商的技术对比 . 15 图表22: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中各部件成本占比 . 16 图表23: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 . 16 图表24: 机器人产业链国内上市公司梳理. 16 图表25: 新型冠状病毒确诊和疑似病例变动 . 17 图表26: 湖北省新冠病毒确诊和追踪密切接触者病例大幅增加 . 17 图表27: 2018年全球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各国占比 . 18 图表28: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 . 18 图表29: 我国关于社区信息化的政策扶持(部分) . 18 图表30: 智慧城市基本框架 . 19 图表31: 各城市“封城”时间(部分) . 19 图表32: 2019年7月生鲜电商 AppTOP10月活 . 20 图表33: 生鲜电商前置仓+到家模式(以每日优鲜为例) . 20 图表34: 2018年社区生鲜销售额规模分布 . 21 图表35: 2018年社区生鲜企业门店分布 . 21 图表36: 2018年餐饮企业供应商数量分布 . 21 图表37: 2018年餐饮企业物流模式分布 . 21 图表38: 餐饮供应链行业产业链条 . 22 图表39: 餐饮供应链B2B企业成立时间及模式分布 . 22 图表40: 餐饮供应链行业:基于客户需求特征的行业竞争逻辑 . 22 图表41: 1.26-2.8期间,武汉、扬州等地无接触配售订单均在 85%以上 . 23 图表42: 1.26-2.8期间,消费者外卖订单取餐多选择挂门外把手等 . 23 图表43: 我国仓储物流业增长情况 . 24 图表44: 我国快递数量及增长情况 . 24 图表45: 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模型一 . 25 图表46: 雷神山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样板模型二 . 25 图表47: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 25 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图表48: 2012-2018年我国新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情况 . 26 图表49: 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预测 . 26 图表50: 中国建筑的海外收入稳定增长 . 26 图表51: 中国建筑的海外收入占比保持在 8%左右 . 26 图表52: 日本每户家庭支出结构-医疗保健支出占比稳定 . 27 图表53: 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增速 . 28 图表54: 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28 图表55: 京东到家春节期间主要品类销售额增速 . 29 图表56: 除夕至初九京东民生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 . 29 图表57: 2018年中国生鲜网购用户购买频次 . 29 图表58: 2009年以来生鲜电商渗透率变化趋势 . 29 图表59: 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及增速 . 30 图表60: 国内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占比:三级医院逐年提升 . 30 图表61: 国内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三级医院逐年提升 . 30 图表62: 国内医疗机构就诊人次占比:三级医院逐年提升 . 31 图表63: 国内床位使用率:三级医院长期满载,二级以下空置率高 . 31 图表64: 宅人群整体用户规模 . 32 图表65: 手机游戏APP行业不同年龄用户规模 . 32 图表66: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 32 图表67: 2003年SARS期间消费受到过短暂的冲击. 33 图表68: 2003年SARS之后我国网民数据快速增长. 33 图表69: 阿里巴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 34 图表70: 京东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 35 图表71: 2003年SARS过后代表性省市快递业务量快速提升 . 36 图表72: 2003年SARS过后代表性省市邮政就业人员数提升 . 36 图表73: 2018年国内生鲜电商的图谱 . 38 图表74: 生鲜新零售的商业模式 . 38 图表75: 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集中度 . 39 图表76: 2018年电商细分领域渗透率对比 . 39 图表77: 非典下的电商-快递业类比新冠下的生鲜 O2O与冷链物流 . 39 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新冠防疫战凸显的三个产业痛点 战略物资储备的痛点:低端产线储备不足,高端产线自主可控程度低 医疗战略物资的紧缺是本次疫情中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冠病毒感染受体为下呼吸道(与普通流感感染上呼吸道不同,病例的康复更倚赖于治疗设备的完备性),且传播性大概率高于 SARS(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设备的需求程度高于 SARS时期),口罩、防护服、CT 机、氧气瓶、呼吸机、ECMO等防疫战略物资的严重紧缺导致湖北地区的致死率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及海外。工信部发文称,全国口罩年产能超过 50亿只,占全球口罩产能 50%以上。表观上口罩生产能力应当能够应对疫情的冲击,本次疫情期间口罩短缺问题或可归咎于爆发时点恰逢春节,企业复工困难。我们从口罩储备量、口罩产量两个角度来再度审视当前中国口罩的储备与产能能否覆盖疫情的冲击。 日本与中国类似的地方在于,两者均为高人口密度国家,一旦传染病爆发,其冲击性和感染力应大于欧美等相对低人口密度的地区,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我们认为日本的医疗战略物资储备与产能是相对合理的参照。 1)口罩产量角度,2018 年日本医用口罩国内产量+海外进口量达 7.9 亿只,假定医用口罩进口/自产的配比与整体相当(根据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数据,日本整体口罩资产比率约为 25%左右),因而医用口罩国内产量约为 2.0亿只,人均医用口罩产量约 1.6只/年,2018年中国医用口罩产量约为 27亿只,人均医用口罩产量约为 1.9只/年,虽然中国口罩产能显著高于日本,但人均医用口罩产量中国与日本大致相当; 2)口罩储备量角度,2018年日本医用口罩储备周期至少为 1.9个月(按照储备量/消费量估算,由于消费量=产量+进口-出口,实际储备周期应当略大于 1.9个月),根据工信部发言,国内很多医院的医用外科口罩库存量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即不到 0.3 个月),从医用口罩储备角度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较为明显。 结合以上分析来看,口罩生产短期难以复工或可解释“全民口罩购买潮”下的医疗资源挤兑问题,但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口罩短缺,反映其医用口罩的储备量并未达到随时应对疫情的标准。 图表1: 日本口罩产量+进口量合计值 图表2: 日本口罩库存量 资料来源: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79 127 210 290 244 301 229 263 259289 173351 595 588900 874 955 995300 544 2,312 2,963 3,118 3,692 3,808 4,081 4,284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百万只) 工业 医用 家庭18 17 48 21 21 38 25 41 36170 114146 144 201 139 169 182 154500 316 335 1,239 1,366 861 634 631 683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百万只) 工业 医用 家庭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3: 2018年日本人均医用口罩产量约 1.6只,与中国水平接近 图表4: 2018年日本医用口罩库存量约 2个月,显著高于中国(1周) 资料来源: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日本卫生材料工业联合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除口罩、防护服等日用医疗消费品外,CT 等医疗影像设备的紧缺亦在本次疫情中尤为突出。根据 OECD 统计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据,截至 2017 年底,中国每百万人 CT 机、MRI 保有数量分别为 14.3 台、5.8 台,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靠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CT 机保有量为 15-50 台/百万人,MRI 保有量为 10-40 台/百万人,其中,日本、韩国等与中国有可比性的高人口密度国家的医疗影像设备储备更为充足,日本每百万人 CT 机/MRI 保有量位居全球第一,且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国家,分别达 111.5/55.2 台,韩国每百万人CT 机/MRI保有量亦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别达 38.2/29.1台。由于新冠疫情的诊断依赖于医疗影像设备与核酸检测的配合使用,国内医疗影像设备储备量与渗透率的短缺问题在短期被显著放大。 图表5: 全球主要国家医疗影像设备人均保有量:日美德韩领衔,中国储备程度低 资料来源:OECD,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医疗耐用设备储备紧张的背后部分源于国产设备在这一领域自主可控化程度较低。由于医疗影像设备投资资金需求较高+研发及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严苛,对生产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高,国内CT 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企业。根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数据,2017年通用医疗(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合计CT 市场份额达到 62%左右,国内领先品牌东软、联影、安科仅占比 34%。中高端CT 市场主要由通用医疗、西门子、飞利浦和东芝 4家占领。低端 CT 市场主要是 GE、西门子、飞利浦、日立、东芝、东软等 6家企业。 0.8 0.5 0.5 1.0 0.7 1.4 1.4 1.3 1.6 0.00.20.40.60.81.01.21.41.61.8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只)7.9 5.0 2.9 4.1 1.9 2.3 2.3 1.9 0123456789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月) 工业 医用 家庭日本韩国美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荷兰芬兰葡萄牙奥地利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智利俄罗斯土耳其墨西哥 中国01020304050605 25 125每百万人MRI保有量:2017(台)每百万人CT机保有量:2017(台)策略研究/专题研究 | 2020年02月19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6: 2017年国内 CT市场占有率:GE、西门子、东软领先 图表7: 2017年国内 CT保有量分布: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 资料来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目前国内 CT 机厂商与发达国家厂商相比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本土可生产的 CT 机产品多为低端产品,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这一现状也导致我国 CT机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对外资品牌依赖度较高,自主可控化建设道阻且长。 生化安防体系的痛点:日本三级行政体系+法律强制披露的启示 本次新冠事件中,疫情预警机制与国家生化安全体系的漏洞显现。以医疗体系全球排名第一且人口密集度高的日本(2019年WHO发布的报告World Health Report中日本医疗体系综合排名全球第一)在国家生化安防领域的体系建设为例,行政体系+法律强制披露是日本防疫与预警制度的核心。日本对于国家生化安全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三级防疫行政体系厚生劳动省、都道府县卫生保健主管部门和市盯村保健福利课。厚生劳动省是卫生保健的最高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的卫生政策等多项工作,并领导全国 47 个都道府县推行卫生保健计划。47个都道府县中44个独立设置卫生保健主管部门,如保健福利部、健康福利部、福利环境部等,一般设有医务、药务、保健预防等 58 个课,分管有关工作。在日本最基层的市盯村级政府一般设有保健福利课,下设民生系、保险系、卫生系等,主管当地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 传染病分类的完备性+逐级上报制是日本生化安全方位体系的关键法律要素。按照日本传染病预防及传染病患者医疗法的规定,传染性疾病分为 4类:第一类传染病包括埃博拉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鼠疫、拉萨热、马尔堡病等;第二类传染病包括急性霍乱、细菌性痢疾、白喉、肠霍乱、副伤寒等;第三类传染病包括肠出血性大肠菌感染症等;第四类传染病包括流感、病毒性肝炎、黄热病、Q热、狂犬病、后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梅毒、疟疾等。第五类包括 2003年SARS等未知领域的新型感染症。 按照日本关于感染症预防及感染症患者医疗的法律规定,对第一、二、三、五类感染症患者,只要发现其带有病原体(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或怀疑有症状,必须在 1天之内经最近的保健所长向都道府县知事报告其姓名、年龄、性别等厚生劳动省政令规定的事项。对第四类感染症,必须在 7 天之内经最近的保健所长向都道府县知事报告其姓名、年龄、性别等厚生劳动省规定的事项。各都道府县的知事接到报告后,对第一种情况,必须立即向厚生劳动大臣报告,对第二种情况,在厚生劳动省政令规定时间内向厚生劳动大臣报告。如患者不在本都道府县区域内,应立即向患者所在地区都道府县知事报告。 日本防疫最高行政体系厚生劳动省将就逐级上报的信息整合成定期报告(主要为周报和月报),并通过下属国立感染症研究所向社会公开发布。此外,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信息中心亦负责对世界其他区域的传染病动向进行调查,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协作,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不定期播报。 GE27%西门子20%东软19%飞利浦10%联影10%安科5%东芝5% 其他4%16排以下37%16排29%16-64排4%64排2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