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 十年: 能否续写辉煌?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与商界以及社会领袖携手并肩 ,帮助他们在应对最严峻挑战的同时 , 把握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 。自1963 年成立伊始 ,BCG 便成为商业战略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如今 , BCG 致力于帮助客户启动和落实整体转型推动变革、赋能组织、打造优势、提升业绩。 组织卓越要求有效整合数字化能力和人才。BCG 复合多样的国际化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深厚的 行业知识、 职能专长和深刻洞察, 激发组织变革。BCG 基于最前沿的技术和构思, 结合企业数字化 创新实践, 为客户量身打造符合其商业目标的解决方案。BCG 创立的独特合作模式, 与客户组织的 各个层面紧密协作,帮助客户实现卓越发展。2019年11月 | 波士顿咨询公司 RENAUD FAGES LUBASHA HEREDIA JOE CARRUBBA OFIR EYAL DEAN FRANKLE KATSUYOSHI KURIHARA BENOT MAC EDOARDO PALMISANI NEIL PARDASANI THOMAS SCHULTE BEN SHERIDAN 徐勤 2019年全球资产管理报告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十年: 能否续写辉煌?2 |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十年 : 能否续写辉煌 ? 目录 3 序言 4 概述 6 行业概览 管理资产规模缩减3 万亿美元 北美市场遭受重创;拉丁美洲表现坚挺 主动型和被动型产品的管理资产规模双双萎缩 利润下滑,成本攀升 2019年及未来展望 12 向下一个十年迈进 变革离我们还有多远? 抉择时刻 15 科技引领资管机构 仅少数资管机构全心投入 投资价值链充满机遇 分销新理念 挖掘数据与分析潜能的三大抓手 19 推荐阅读 20 致读者波士顿咨询公司 | 3 受全球经济增速影响,2018 年全球资产规模和资金净流入放缓,除 拉丁美洲外,各地区的资产规模均出现缩减。然而,我们认为中国依然 拥有巨大的增长机会,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重点在于优化资产管理 内部结构。由银行理财主导的资管供需格局将转变为各类资产产品共同 繁荣的格局。 主要来源于四大驱动因素: 中国进入“稳增长,促转型”的实体经济发展阶段,引导金融市场 下一步发展方向。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为金融行业带来良好的外部 环境,推行供给侧改革将加速融资主体和工具变化。 高数字化渗透率将加速资本市场繁荣进程。中国互联网和新技术的 飞速发展,势必带来资金端和资产端的多项颠覆性发展。在资产获 取、 投资管理、 分销及客户交互等各价值链关键环节促进改革创新, 尤其对于以零售客户为主导的中国资本市场影响显著。 环境 、社会及治理 (ESG)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将推动企业更加注重 长期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对资本市场起到良性调节作用。尽管当 前中国ESG 投资处于萌芽阶段,整体规模和市场渗透率较小,但增 长速度可观。相信通过监管方、资金方、资产管理机构和第三方服 务商的共同努力,前景可期。 外资资管将以更积极姿态布局中国资本市场, 提升市场的有效竞争。 部分全球资管巨头积极寻求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中国本土机 构面临严峻挑战, 但也势必将推动中国资管行业的市场化、 专业化、 国际化建设。 面对愈加复杂的市场形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意在通过本报 告帮助资管机构厘清外部形势,找准发展定位。资管机构需要思考三大 核心议题,包括持续夯实投资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应用,重新审视战略 伙伴。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关键也取决于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更 是企业家T 型领导力的展现。希望这份报告能够助力全球资管机构找准 定位,赢在未来。 序言 徐勤 BCG 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亚太区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 刘冰冰 BCG 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 张莹 BCG 董事经理4 |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十年 : 能否续写辉煌 ? 全 球资产管理行业正面临拐点。在经历长达十年的持续繁荣之后,由 于市场担忧利率上升和经济周期逆转,2018 年行业增长戛然而止。 主要资产市场出现负回报,资管机构资金外流,部分机构开始裁员。盈 利能力下降, 收入利润率缩减。 尽管如此, 行业前景并非全然黯淡无光。 35 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不容小觑 ;熬过2018 年艰难的第四季度后 ,市 场在2019 年上半年有所反弹。 因此, 许多企业并未过分纠结近期的失利, 而是以前瞻性思维积极布局未来。 展望下一个十年,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更波动,竞争更激烈,经济 不确定性上升。另一方面,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技术走向舞台中心,新 一轮机遇已然涌现。那么,哪些趋势和格局最终会成为主流?资产管理 机构能否乘风破浪,续写繁荣?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的主要趋势包括: 面对被动型产品和另类产品(尤其是私募资产)的兴起,主动管理 型产品必须持续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然而,管理费率无论如何都 将进一步下滑。 在大多数市场 ,技术将成为有效的筹码 。如果想让技术发挥作用 , 则需重新制定战略议程 ,往往还需大量投资 。我们预计 ,大多数资 管机构将加快数字化进程 ,进而重塑商业模式 、开发新技术能力 、 大幅提高效率并改良客户关系。 中国在规模上将超越欧洲大陆,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资产管理市场。 下一个十年,流向中国的资金将超过美国。新兴市场的地位日趋重 要。 随着品牌认同、分销优势和规模化变得更加关键,我们第一季度回 顾中谈及的“赢者通吃”现象将日益突显。 可持续投资理念崛起。越来越多的资管机构开始在投资决策过程中 考量环境 、社会及治理 (ESG)因素 ,力争在不损害回报的前提下 为社会创造正向影响。 对于许多资管机构而言, 当务之急是继2018 年的停滞后恢复增长势 头。2018 年,全球管理资产规模(AuM)从 77.3 万亿美元缩减至74.3 万 亿美元 ,跌幅达4%。这是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明显的同比 下降 ,部分回吐了2017 年取得的12% 增幅 。此外 ,新增管理资产净流 入 (即资产管理机构获得的新增资金减去总流出资金) 为9,440 亿美元, 远低于2017 年的2.15 万亿美元 。不过 ,管理资产规模缩减主要是2017 年创下历史新高后回归均值的正常现象。 北美市场管理资产规模的缩减幅度最大 ,一年中市值蒸发2 万亿 概述波士顿咨询公司 | 5 美元 ,占全球管理资产减幅的三分之二 。相较2017 年 13% 的增长率 , 2018 年北美资管机构的管理资产缩减5%,足足下滑了18 个百分点。 2018 年,主动管理型产品继续承压,主动管理型核心产品的管理资 产规模锐减1 万亿美元 。这是长期趋势使然 ,股票和债券市场收益不佳 只是部分原因。15 年来,主动管理型核心资产的受欢迎程度大幅下降, 目前大约仅占管理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 ,而2003 年时曾占到一半 。尽 管大部分从主动管理型产品流出的资金流入了被动管理型产品,但只有 少数资产管理机构受益。 对冲基金、 私募股权、 房地产等另类资产是2018 年表现最强劲的资 产类别。 面向未来,资管机构必须大幅提升技术运用能力,否则繁荣发展将 无从谈起。数据与分析是业内公认能改善决策质量、削减成本和推动业 绩增长的途径。我们认为投资管理及分销方面的潜力巨大,但目前资管 机构在这方面的技术应用普遍不足。当然,金融科技的未来走向亦存在 高度不确定性。 本报告是BCG 针对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布的第17 份年度报告 ,揭 示了目前仅有少数资管机构真正致力于挖掘数据与分析机会。BCG 认为 2030的资管机构可被称为领先机构,也就是说他们积极广泛地将 金融科技应用于多个领域。他们在整个机构层面推广运用分析产品,加 速技术落地。许多领先机构正着手组建成熟的数据与分析部门,不过大 多数还在漫漫征途当中。 其余资管机构仍需再接再厉。转型成功与否,或许取决于能否找到 最适合自身的数据和技术、吸引和留住重要人才、激发现有员工的斗志 并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强而有力的领导力、设计和拓展应用场景 的系统性方法、以及积极拥抱技术革新均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因素。 充分运用这些要素的机构有望在六至九个月内取得显著进步。 展望未来 ,资管机构可凭借双重策略取得成功 。一是打造 精品 店 即以资本约束策略获取 “ 收益” 的小巧灵活型资管机构 。二是 打造分销巨头 即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 万亿美元 、可提供全谱系产品 的资管机构。对于走中间路线的资管机构,我们不确定它们能否通过彻 底重塑,打造可持续的业务模式。不论如何,资管机构要想取得成功, 无一例外需要进行重大改革 ,有些机构可能坚持不到2030 年 ,有些却 可能出奇制胜:科技巨头有望在资管行业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亚马逊和 谷歌这类企业效仿中国同行加快布局,传统资管机构将迅速遭遇严峻的 挑战。 当然,还有不少细节问题值得考量。在一个汇聚全球数千机构、资 产管理收入达数千亿美元的行业中,部分参与者有机会打造独特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成功要素可能因地域和人口特征 而异。尽管如此,资管机构未来十年的业绩增长,或许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当下所做的决定及培育的能力。资产管理行业能否在下一个十年取得 突破性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6 |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十年 : 能否续写辉煌 ? 行业概览 自 2008 年起 ,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在经历了几 乎没有间断的持续快速增长后 ,终于在去 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增长下滑 。几乎所有地区 的管理资产规模都呈现缩减态势 ,这很大程度 上归咎于2018 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的抛售潮。 此次下行由货币政策收紧 、全球增长放缓 以及投资者不安情绪等导致 ,无一资产类别能 够幸免 。固定收益 、另类和权益资产均出现负 回报 。市场表现已导致资管行业中某些板块开 始裁员。 以下是对2018 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回 顾。 管理资产规模缩减3 万亿美元 2018 年 ,全球管理资产规模从77.3 万亿美 元缩减至74.3 万亿美元, 跌幅达4% (参阅图1)。 这是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明显的 同比下降 ,亦部分回吐了2017 年取得的12% 增幅。 新增管理资产净流入 (即资产管理机构获 得的新增资金减去总流出资金) 为9,440 亿美 元,远低于2017 年的2.15 万亿美元。 不过,管 理资产规模缩减主要是2017 年创下历史新高后 回归均值的正常现象 ,并非行业整体陷于困境 的先兆。 业内观察人士曾经普遍预期市场将在多年 稳步增长后出现调整。 一旦股票市场增长放缓, 管理资产净流入亦将随之减少。 北美市场遭受重创;拉丁美洲表现 坚挺 北美的管理资产规模缩减幅度最大 ,一年 中市值蒸发2 万亿美元 ,占全球管理资产减幅 的三分之二。2018 年,北美资管机构的管理资 产规模减少了5%,相较于2017 年 13% 的惊人 增长率 ,足足下滑了18 个百分点 。2018 年, 北美 、中东和非洲 (尽管基数远小于前者) 的 管理资产规模走势 ,在所有地区中并列倒数第 一(参阅图2)。 欧洲资管机构所持有的资产市值亦呈下降 态势 ,尽管跌幅好于北美地区 。作为全球第二 大资产管理市场 (以管理资产规模计算) ,欧 洲近来一直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 ,其中包括对 英国市场影响甚大的脱欧事件。 美国从主动型资产管理向被 动型资产管理的转变较为迅 速 。 此外 ,亚洲的管理资产规模 (无论是否包 含日本和澳大利亚) 也出现缩减 ,中国市场动 荡是此轮下滑的一大主要动因 。中国股市暴跌 25%,创下十年来最大跌幅 。即便股价大跌 ,波士顿咨询公司 | 7 全球管理资产规模(万亿美元) 1.2 2008 2012 2009 2003- 2007 2011 2015 2010 2013 2014 2016 2017 2018 4.0 1.5 1.0 0.2 0.5 0.1 1.2 1.6 1.7 1.5 3.1 26.8 47.3 62.8 64.9 69.2 77.3 74.3 2002 2007 2017 2014 2015 2018 2016 12% 5% 4% 资产净流入占年初管理资产规模的比例(%) 来源:2019年BCG 全球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数据库;2019年BCG 全球资产管理对标分析研究数据库。 注:市场规模指专业资管机构收费管理的管理资产规模,包括保险公司的自有管理资产及委托给资管机构收费管理的养老基金;覆盖全球44个市 场,包括离岸管理资产。对于非美元国家,我们对所有年份使用2018年末的汇率,以此折算当前和历史数据。由于汇率变动、计算方法调整以及源 数据变化,数据与往年报告有所差异。 图1 | 2018年资产规模和资金净流入双双回落 54 4412412 824 2007 2017 2018 37 35 2007 2018 2017 13 21 20 0 2007 2017 2018 1 1 2018 0 2017 2007 1 1 2018 2007 2017 2 7 7 2007 2017 2018 4 6 6 亚洲 (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 中东和非洲 拉丁美洲 管理资产规模(万亿美元) 2017年2018年的年均增长率 2007年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 77 2007 2017 47 2018 74 北美 欧洲 日本和澳大利亚 全球 来源:2019年BCG 全球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数据库;经济学人智库Strategic Insight;韦莱韬悦;eVestment;地方机构,包括监管机构;媒体报 道;BCG 分析。 注:市场规模指各个地区由专业资管机构收费管理的管理资产规模;包括保险公司的自有管理资产及委托给资管机构收费管理的养老基金;覆盖全 球44个市场,包括离岸管理资产(所有地区统计中都未计入)。北美 = 加拿大和美国;欧洲 =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 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和英国;亚洲 = 中国(含港 台地区)、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泰国;中东和非洲 = 该地区部分主权财富基金和共同基金、摩洛哥及南非;拉丁美洲 = 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对于非美元国家,我们对所有年份使用2018年末的汇率,以此折算当前和历史数据。由于汇率变动,计 算方法调整以及源数据变化,部分数据与往年报告有所差异。 图2 | 2018年除拉丁美洲之外,所有地区的管理资产规模都出现缩减8 | 资产管理行业下一个十年 : 能否续写辉煌 ? 2018年中国管理资产规模仍达到3.8万亿美元, 仅下滑4%,表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潜力巨 大 。目前 ,中国大陆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仅次 于美国 、英国和日本 。我们预计中国市场管理 资产规模至2025 年将增加两倍以上。若预测正 确 ,中国未来的管理资产规模将超越英国和日 本,仅次于美国。 在 “亚洲 (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 ” 这 一大类中, 韩国和印度管理资产规模出现增长,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国资产规模缩减带来的 影响。 得益于巴西股市的强劲走势 ,拉丁美洲的 管理资产规模增加8 ,是唯一一个2018 年末 表现优于年初的地区。2018 年,巴西这个拉丁 美洲最大的经济体经历了政府换届 ,预计新政 府将出台更多商业利好政策 ,帮助经济重拾增 长势头。 在去年全球股市普遍下跌的大环境下, 巴西股市是少数几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之一。 主动型和被动型产品的管理资产规 模双双萎缩 2018 年 ,主动管理型产品继续承压 ,主动 管理型核心产品的管理资产规模锐减1 万亿美 元(参阅图3 ) 。这是长期趋势使然,股票和债 券市场收益不佳只是部分原因 。15 年来 ,主动 管理型核心资产的受欢迎程度大幅下降 ,目前 大约仅占管理资产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而2003 年时曾占到一半 。尽管大部分从主动管理型产 品流出的资金流入了被动管理型产品 ,只有少 数资产管理机构受益 。鉴于被动管理型资产带 来的收入微薄 ,此类产品更适合兼具规模和成 本优势的资管机构尝试 。较小的资管机构无法 规模化发展被动产品 ,其盈利能力将不如资管 巨头。 与欧洲相比 ,美国从主动型资产管理向被 动型资产管理的转变较为迅速。2018 年BCG 的 一项分析显示,新增管理资产净流入排名前15 位的美国基金中有10 只采用的是被动管理型策 略 ,只有5 只基金选择主动管理型策略 。在欧 洲 ,比重恰恰相反 。尽管如此 ,很难想象这种 差异将永久存在 。不论从成本还是客户需求角 度来看 ,被动管理型产品的优势非常明显 ,最 终必定会获得越来越多欧洲投资者的青睐。 以管理资产规模而论 ,解决方案和被动型 投资近10 年来一直是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 尽管去年这两类资产未有显著增长 ,但在各资 产类别中的市场份额仍维持不变。解决方案的 类型丰富 ,范围广泛 ,除负债驱动型投资 (包 括履行养老或保险义务所需的投资)以外 ,还 有目标到期基金 (通常属于固定缴费养老金计 划的组成内容)等其他形式。 另类产品是2018 年表现最强劲的资产类 别 。虽然另类产品这个大类中各产品的业绩不 尽相同, 部分产品 (如对冲基金) 出现负回报, 但 2018 年另类产品的管理资产规模总体呈上 升趋势 ,且增幅足以提升其市场份额 。预计在 2018 年至2023 年期间 ,另类产品将延续强势 表现 ,不断扩大自己作为资管行业最大收入来 源的领先优势 。届时 ,作为另类产品重要分支 的私募股权投资将迅速成长为另类产品的收入 支柱。 全球资本市场对责任投资的关注度持续 升 温。ESG 投资提倡在投资过程中考虑环境 (E )、 社 会(S) 和治理 (G) 三大因素 ,进 而捕捉 收益 。ESG 投资其实是过去一直存在 的一种投资概念的延伸 ,比如有些机构会刻意 避开有争议性政治或社会影响的企业 (烟草种 植商 、污染或凭借政界人脉获利的企业等) 。 尽管企业的ESG 绩效难以确切衡量 ,资管机 构未来在决策时还是需要更审慎地考量这些因 素 (参阅专题 “可持续性投资渐成资管机构标 配”) 。 利润下滑,成本攀升 2018 年 ,资管机构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 但降幅不大,主要受年末抛售潮的影响。 整体而言 ,行业营业利润仍达到35 若换作其他行业 ,这多半已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业绩表现 。然而 ,管理费率持续走低导致收入 利润率 (资产管理收入与管理资产规模之比) 进一步下滑 ,从2013 年的30.1 个基点降低至 2018 年的26.2 个基点(参阅图4)。 与此同时 ,相较于平均管理资产规模 ,资 管机构的成本持平 ,但由于在信息技术等领域 的投入 ,成本绝对值有所上升 。欧盟新修订的 金融工具市场指令 (MiFID) 等监管措施亦 推高了成本。 截止2018 年底, 各资管机构的成本 比 2017 年平均上升约5%, 比基准年 (2007 年) 平均高出34%(参阅图5)。 可以肯定的是 ,资产管理行业已经从金融 危机中复苏 ,迅速扩充资产 、壮大员工队伍 , 故而成本上升并不令人意外 。尽管如此 ,成本 控制始终是资管机构的努力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