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告 | 市场策略研究 2020 年 02 月 29 日 投资策略 借鉴 金融危机 后 : 为何中国将 率先走出 疫情冲击 ? 投资要点 :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市场: A 股率先触底反转 。 危机后 发生后, 海外市场多数于 09 年 3 月触底 。与此同时, 受金融危机冲击, A 股市场同样陷入了剧烈的调整。 但 多项政策出台有效防止了危机 的 蔓延, 并最终 领先全球 4 个月触底反转。 对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冲击:两点让中国率先走出 1、体制优势下政策的迅速有效应对。 金融危机后,监管层各项托底政策不断有针对的、集中性的释放成功防止危机蔓延、阻挡了其对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冲击。而作为对比,尽管美国自 07 年 9 月便开始降息,同时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但在危机快速蔓延升级的当口,仍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企业自救。导致 08 年 9 月 14 日雷曼兄弟在美国联准会拒绝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后破产,致 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恶化。 本次 面对疫情冲击,国内监管层反应同样迅速 。 一方面,立刻自上而下全面防疫控疫。 截至当前,国内疫情冲击的拐点已现,新增病例大幅下降。而反观海外,与国内疫情逐步被控制不同,多国在初期应对不力之后逐渐进入处于蔓延、扩散阶段,后续对市场冲击持续性也将不同。 另一方面,国内应对疫情,各项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举措早早出台,明确对实体及资本市场市场的呵护,海外无论反应及应对均较国内明显滞后。 2、 A 股对政策反应敏感,具备以我为主的韧性。 金融危机期间, 在 2008年 9 月 雷曼破产、危机全面爆发后 ,国内 紧缩 的 政策迅速转向,市场也很快反转。而 同期 美国虽然连续降息并开启 QE,但市场并未立即反应。直至2009 年 3 月美国经济开始企稳、企业盈利逐渐改善之时,美股调整方告结束。 本轮疫情冲击下 A 股市场面对全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监管的多重呵护在开年之后同样反应迅速,开年首日大跌之后一次性调整到位随即迎来修复。因此,尽管海外疫情防控不力、全球恐慌蔓延下 A 股再受冲击,但重点仍是国内自身疫情防控的成效及逆周期调控的持续加码。 因此,无论从体制优势下的疫情防控有效性和政策呵护力度、抑或是 A 股市场本身 对于调控政策的敏感性,均将引领 A 股率先走出本轮疫情冲击。 中长期, A 股美股更将脱钩,源于本身大周期不同 1、即便没有疫情冲击,美股盈利大概率转负, 10 年牛市大概率终结。 我们在 年初发布的 2020 十大预测中已经判断,美股将终结 10 年牛市。而疫情这个意外因素更多是阶段性的导火索。 具体而言,首先美国经济下行趋势明确,货币宽松也难阻挡。微观层面看,美股取决于盈利,而 18 年底美股盈利见拐点、 20 年盈利增速转负在即,将对美股形成拖累。 2、十年大周期,资产配置钟摆再度摆向新兴市场。 过去几年,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整体 跑输发达市场,而这一趋势未来几年有望逐步扭转。 其中,随着疫情扰动过去、逆周期调节力度强化、库存周期逐步开启,中国经济将在年初“挖坑”后逐步迎来修复,并有望继续引领新兴市场先于发达市场企稳。 A 股、港股等背靠中国的优质资产性价比更加凸显。 3、 A 股美股估值水位天壤之别。 当前 A 股市场仍处于长期牛市的初始阶段,而美股市场已处在历史高位。 4、 A 股源头活水持续流入、股市政策持续放松、股权投资大时代到来。 风险提示 : 1、疫情发展超预期 ; 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 。 作者 分析师 张启尧 执业证书编号: S0680518100001 邮箱: zhangqiyaogszq 研究助理 胡思雨 邮箱: husiyugszq 相关研究 1、投资策略:近期 ETF 资金流向哪些行业? 市场情绪周监控第 54 期 2020-02-27 2、投资策略:北上资金如何配创业板?与公募有何差异? 2020-02-26 3、投资策略点评: 2.25 市场点评:为何震荡?后续怎么看?风格会切换吗? 2020-02-25 4、投资策略:深度复盘 A 股定增史 2020-02-25 5、投资策略:人民币持续贬值,全球避险情绪升温 资金价格周监控第 54 期 2020-02-24 2020 年 02 月 29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一、 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市场: A 股率先触底反转 . 3 1.1、金融危机的累积与爆发 . 3 1.2、危机后的海外市场:多数于 09 年 3 月触底 . 4 1.3、危机后的 A 股 市场:政策托底迅速、效果快速显现、有效防止了危机蔓延、领先全球 4 个月触底反转 . 5 二、对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冲击:两点让中国率先走出 . 5 2.1、体制优势下政策的迅速有效应对 . 5 2.2、 A 股对政策反应敏感,具备以我为主的韧性 . 9 三、中长期, A 股美股更将脱钩,源于本身大周期不同 . 10 3.1、即便没有疫情冲击,美股盈利大概率转负, 10 年牛市大概率终结 . 10 3.2、十年大周期,资产配置钟摆再度摆向新兴市场 . 12 3.3、 A 股每股估值水位天壤之别 . 12 3.4、 A 股源头活水持续流入、股市政策持续放松、股权投资大时代到来 . 13 风险提示 . 13 图表目录 图表 1: 80 年代起美国商业银行重要性下降 . 3 图表 2:美国居民和金融部门在 01-07 年期间经历了明显的加杠杆 . 3 图表 3: 04 年 7 月至 06 年 6 月美联储连续加息, % . 4 图表 4:持续的加息最终导致美国房贷违约比率快速上升, % . 4 图表 5: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市场共振大跌(定基 06 年底 =100) . 4 图表 6:金融危机后, A 股率先实现触底反弹 . 5 图表 7: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 相关托底、救市措施不断有针对的、集中性的落地 . 6 图表 8: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相关救市措施 . 7 图表 9:国内新冠病毒累计确诊及疑似病例情况 (例 ) . 8 图表 10:国内新冠病毒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病例走势 (例 ) . 8 图表 11:疫情以来部分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政策 . 8 图表 12:金融危机前中期中国仍面临较强通胀压力, % . 9 图表 13: 06 至 07 年央行分别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7 次和 8 次, % . 10 图表 14:直至 08 年 10 月底市场流动性才开始明显的放松, % . 10 图表 15:税负停止下行,税改的效果已边际消退, % . 11 图表 16:随着减 税效果褪去, 19 年以来美国企业盈利快速回落 . 11 图表 17: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已开始拖累消费, % . 11 图表 18:标普 500 指数 EPS 同比增速驱动力拆解 . 12 图表 19:基本面的强弱才是决定长期市场走势的核心变量, % . 12 图表 20:中国经济增速仍远快于全球主要市场, % . 12 图表 21: A 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 . 13 图表 22:美股估值已处在历史较高水平 . 13 2020 年 02 月 29 日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前言 : 近期 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 ,美股引领 海外 急速下跌。 而 本土新增病例持续减少、本已走出疫情冲击 的 A 股 也 受 恐慌情绪冲击而下挫。回顾历史,标普指数单周大跌超过10%非常 罕见,上一次 还要回溯到 2008 年 10 月金融危机时 。而当时, 同 样 是 来自外部的 剧烈变化 导致全球连锁反应, 触发了 A 股大幅调整 。虽然 当前疫情 的 冲击 和影响 离 金融危机 还为时尚远 ,但恐慌情绪的蔓延、由 外向内的冲击 、政策的应对、以 及市场的反应 均有相似可借鉴之处 。 这也是本篇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 金融危机 后的全球市场 : A 股 率先触底反转 1.1、金融危机的累积与爆发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埋藏于 01 年至 07 年 美国 金融脱媒 、政策宽松吹起的 地产 金融资产 泡沫 之中 。 一方面,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及鼓励购房的住房政策,吹起 了 房地产泡沫。 1) 9 11事件后,美联储持续降息,释放流动性支撑经济重塑信心,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为房地产行业扩张提供了资金基础; 2) 1992 年国会通过联邦住房企业财政安全稳健法案放松了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资本要求,并将其交由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HUD)进行监管,而 HUD 的首要目标即提高住房自有率。 HUD 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的抵押贷款中,向低收入者发放的占 30%,此后该比例经过几次上调,至 2008 年已上升到 56%。 信贷资金成本在“两房”国家信用背书下进一步降低,叠加对未来收入高企预期,居民通过借贷不断加高杠杆投身房市。 次级抵押贷款盛行,借贷市场积累了大量违约风险 。 另一方面,监管放松和衍生品发展,带动 了 金融行业 过度 扩张。 1) 80 年代开始的资本大众化,带来的结果是储蓄资产地位的下降,商业银行所控制的资产在美国金融总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下滑,为推动银行业改革, 1999 年 11 月 4 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案中对禁止会员银行与任何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的机构进行联营的有关规定,从法律上 打破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限制,美国金融业现代化混业模式建立。 2)信息技术的运用导致复杂金融产品的构建得以实现。 以房地产为标的物的 MBS、 CDO 等资产证券化产品野蛮生长,资本市场发展脱实向虚,金融风险大量积聚。 图表 1: 80 年代起美国商业银行重要性下降 图表 2: 美国居民和金融部门在 01-07 年期间经历了明显的加杠杆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14%16%18%20%22%24%26%28%3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美国商业银行资产占金融部门总资产比重160%210%260%310%360%410%460%510%560%40%60%80%100%120%140%160%1970 1976 1982 1988 1994 2000 2006 2012居民负债 /GDP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 (右轴 )2020 年 02 月 29 日 P.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在经济在经历 持续 的 加杠杆 之后,随着政策 进入 到紧缩 周期 ,正常的泡沫出清由于 衍生品 的泛滥应用,导致 金融 体系进入到资产价值缩水 -抛售的负反馈螺旋中,并在经济金融一体化之下席卷全球,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出现。 在 04 年 7 月至 06 年 6 月美联储连续加息 17 次,提升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425pct 至 5.25%后, “次贷危机” 开始显现,由于房贷利率上升,使得购房者无力支付贷款, 房贷违约比率持续上升 ,导致以房贷为底层的抵押贷款组合违约增加,资金链断裂后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 开始 破产 , 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危机 逐渐蔓延扩大 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 ,最终演化为全球范围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受此波及,美国股市出现继大萧条及二战之后的历史第三大幅度的下跌。 图表 3: 04 年 7 月至 06 年 6 月美联储连续加息 , % 图表 4: 持续的加息最终导致 美国房贷违约比率 快速 上升 , %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1.2、危机后的海外市场:多数于 09 年 3 月触底 海外市场: 07 年次贷危机后开始席卷全球 、 08 年雷曼破产加速 、多数 于 09 年 3 月触底 。 美股 市场于 2007 年 10 月 11 日 录得历史新高后 开始震荡 下跌,此后影响逐步蔓延全球、愈演愈烈。至 08 年 9 月 15 日 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形势急转直下, 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来临 。全球市场陷入更加急促、幅度更深的调整中。直至 09 年 3 月 6 日触底,标普 500 指数已累计下跌近 58%。其中, 08 年 9 月 15 日之后的跌幅为 46.7%,贡献了本轮熊市 6 成以上的下跌。 图表 5: 金融危机期间,全球 市场共振大跌 (定基 06 年底 =100)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01234567891990199119931994199619971999200120022004200520072009201020122013201520162018美国联邦基金利率0.00.51.01.52.02.53.0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美国 :总体断供比例 :ALT-A级贷款305070901101301501702007-01 2007-04 2007-07 2007-10 2008-01 2008-04 2008-07 2008-10 2009-01 2009-04 2009-07 2009-10标普 500 恒生指数 日经 225 富时 100 德国 DAX 法国 CAC40 新兴市场2020 年 02 月 29 日 P.5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1.3、危机后的 A 股市场: 政策托底迅速、效果快速显现、有效防止了危机蔓延、领先全球 4 个月触底反转 受金融危机冲击, A 股市场同样陷入了剧烈的调整。 多项政策出台有效防止了危机蔓延 ,领先全球 4 个月触底反转 。 07 年 10 月 16 日 ,上证综指录得历史最高的 6124 点开始转头向下。雷曼破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对 A 股形成进一步冲击。为防止危机蔓延、对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形成更深远冲击,逆周期调节迅速开启, 各项 托底 计划开始有针对的、集中性 释放。 虽然外围恐慌弥漫,但 A 股市场对政策利好仍积极响应,并 于 11 月6 日 的 1664 点 结束震荡 触底反转,领先全球 4 个月。 图表 6: 金融危机后, A 股率先实现触底反弹 资料来源: wind, 国盛证券研究所 二 、 对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冲击:两点让中国率先走出 2.1、 体制优势下政策的迅速 有效 应对 金融危机 后, 监管层各项 托底政策不断有针对的、集中性的释放 成功防止危机蔓延、阻挡了其对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冲击 。 为了应对 金融市场与经济的双重风险 , 央行 从 08 年 7 月起 便 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 , 将全年新增贷款预期目标提高至 4 万亿元以上,指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 进入 9 月 后, 随着 金融危机急剧恶化,海外需求减弱对经济的冲击 进一步 加大 。作为应对,监管层立刻连续打出 印花税 改革 、中央汇金增持 实体银行 、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等政策“组 合拳” 。央行也从 9 月下旬开始年内 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于 10 月 27日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 11 月 5 日 国常会 更 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四万亿计划”出台,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随后央行于 11 月 11 日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 。 11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定调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2 月 3 日国常会进一步提出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 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2007-01 2007-05 2007-09 2008-01 2008-05 2008-09 2009-01 2009-05 2009-09上证综指(左轴) 标普 500(右轴)2020 年 02 月 29 日 P.6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7: 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 相关 托底、 救市措施 不断有针对的、集中性的 落地 时间 相关部委 救市措施主要内容 2008/4/23 财政部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 2008 年 4 月 24 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 3调整为 1。 2008/9/15 央行 从 2008 年 9 月 25 日起,除工、农、中、建、交、邮六大行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1%,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 2% 2008/9/16 央行 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 1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27 个百分点,由7.47%下调至 7.2%,其他各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08/9/18 财政部等 1)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 2008 年 9 月 19 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规定的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 1。 2)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 3)国资委表示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票 2008/10/9 央行 自 10 月 15 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同时自 10 月 9 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 0.27%,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2008/10/9 国务院 自 10 月 9 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008/10/27 央行 央行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浮幅度 2008/10/30 央行 从 2008 年 10 月 30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 3.87%下调至 3.60%,下调 0.2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6.93%下调至 6.66%,下调 0.27%;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2008/11/5 国务院 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重点在交通运输、电网、水利、保障房领域加强投资,预计财政投入规模共计约达到 4 万亿元 2008/11/11 央行 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 2008/11/27 央行 自 11 月 27 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 1.08 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2008/11/28 政治局会议 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定调为下一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12/3 国常会 进一步提出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要求创新融资方式,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提出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2008/12/23 央行 自 12 月 23 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 0.27 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资料来源: 各部委官网, 国盛证券研究所 而作为对比,尽管美国自 07 年 9 月便开始降息,同时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 但在危机快速蔓延升级的当口,仍在很大程度上寄托企业自救。导致 08 年 9 月 14 日雷曼兄弟在美国联准会拒绝提供资金支持援助后破产,致使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恶化。 2020 年 02 月 29 日 P.7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8: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相关救市措施 实施时间 救市措施详情 2007 年 9 月 18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自 5.25%降至 4.75%。 2007 年 10 月 13 日 美国财政部 宣布 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 1000 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 年 10 月 31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自 4.75%降至 4.50%。 2007 年 12 月 7 日 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7 年 12 月 12 日 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 2007 年 12 月 11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自 4.50%降至 4.25%。 2007 年 12 月 19 日 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 28 天期 200 亿美元资金 2008 年 1 月 22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75 个基点,自 4.25%降至 3.50%。 2008 年 1 月 30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自 3.50%降至 3.00%。 2008 年 3 月 7 日 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一是定期招标工具,二是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 。 2008 年 3 月 16 日 美联储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 25 个基点,到 3.25% 2008 年 3 月 18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75 个基点,自 3.00%降至 2.25%。 2008 年 4 月 30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自 2.25%降至 2.00%。 2008 年 9 月 20 日 美国政府 正式向美国国会提交拯救金融系统的法案,财政部将获得授权购买最高达 7000亿美元的不良房屋抵押贷款资产 。 2008 年 10 月 3 日 美国国会 正式 通过修订版 救市方案,救市规模共计 8 千 亿美元。 其中 7 千亿美元计划用于收购 遇困金融机构 的不良资产,同时 政府同意向中产阶级提供高达 1000 亿元的税项宽减,并提高联邦存款保险的上限 。 2008 年 10 月 8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自 2.00%降至 1.50%。 2008 年 10 月 16 日 美国社会保障署宣布 , 政府发放的退休金自 2009 年 1 月起将从 1090 美元 /月 增加到1153 美元 /月 ,增幅达 5.8%, 为自 1982 年以来最大增幅。 2008 年 10 月 29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50 个基点,自 1.50%降至 1.00%。 2008 年 12 月 16 日 美联储宣布降息 75 个基点,自 1.00%降至 0.25%。 2008 年 11 月 -2010 年 4 月 美联储耗资 1.725 万亿美元,购买 1.25 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3000 亿美元美国国债和 1750 亿美元的机构证券 2010 年 11 月 -2011 年 6 月 美联储发行 6000 亿美元购买财政部发行的产期债券,分 8 个月进行。 2011 年 9 月 -2012 年 12 月 美联储在 2012 年 6 月底之前购买 4000 亿美元的 6 年期至 30 年期国债,并在同期出售相同规模的 3 年及以下短期国债。 资料来源: 公开信息, 国盛证券研究所 面对疫情 冲击 ,国内监管层反应 同样 迅速,立刻 自上而下全面 防疫控疫 。截至 当前 , 国内疫情 冲击的拐点已现,新增病例大幅下降。 自 1 月 20 日 新冠 疫情 开始 加速扩散并进入全面爆发阶段 以来,以 习近平总书记 为代表的党中央多次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当前 各项防疫控疫措施迅速落地,加速疫情缓和。 从 2019 年 12 月 8 日武汉出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到目前仅不到 2 个月时间里,我国便已完成了病原确认、肺炎诊疗、防控指南制定、多部门联防联控、多省市迅速启动 I 级响应,交通管制、延期复工、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等多项应对举措早早得到落实。 社会各界极度重视 +严防死守 之下,截至 2 月 27 日 ,全国新增确诊数量已大幅回落,有 24 省区市新增病例为 0。显示国内新冠疫情已基本得到遏制。 而反观海外, 与国内疫情逐步被控制不同,多国在初期应对不力之后逐渐进入 处于 蔓延、扩散阶段,后续对市场冲击持续性也将不同。 2020 年 02 月 29 日 P.8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9: 国内新冠病毒累计确诊及疑似病例 情况 (例 ) 图表 10: 国内新冠病毒新增确诊及新增疑似病例走势 (例 ) 资料来源: 卫健委, 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卫健委, 国盛证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 国内 应对疫情 , 各项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 举措 早早出台,明确对实体及资本市场市场的呵护 , 海外无论反应及应对均较国内明显滞后 。 疫情 爆发 以来,中央连续5 次召开 政治局常务会议 ,不断提升对于 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的要求。 央行、证监会、银保监会 也 密集发声,明确要求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疫情防控时期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2 月 14 日 再融资新规正式发布 又进一步对定向增发做出放松 。 图表 11: 疫情以来部分 托底经济、维稳市场的 政策 时间 相关部门 相关政策 主要内容 1 月 31 日 央行 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事项的通知 安排 3000 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2 月 1 日 央行、财政部等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合理调度金融资源,保障人民群众日常金融服务等相关 30 条措施 2 月 2 日 财政部 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优化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等 2 月 3 日、4 日 央行 连续两日超预期投放 1.7 万亿流动性,同时调降 7 天、14 天期逆回购利率 0.1% 2 月 4 日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银行间市场二级交易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自律服务相关安排的通知 通知鼓励做市机构根据自身情况提供流动性,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2 月 5 日 国常会 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确定支持疫情防控和相关行业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 2 月 6 日 财政部,税务总局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 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减免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等纳税人税收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01-20 01-27 02-03 02-10 02-17 02-24累计确诊病例 累计疑似病例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01-20 01-27 02-03 02-10 02-17 02-24新增确诊病例 新增疑似病例湖北省新增确诊 湖北省以外新增确诊2020 年 02 月 29 日 P.9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