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车联网商用加速,构筑智能驾驶未来 Table_Title2 车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Table_Summary 汽车智能网联升级,大国领先布局 面对车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各国政策加持不断,美国、日本、欧盟国家和中国从20世纪末至今陆续发布各种政策和战略。2019年,我国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另外,2020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2035 到 2050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在即,智能驾驶未来驶来 车联网行业中的关键技术在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V2X通信技术实现五大通信场景,我国企业主导的LTE-V2X国际标准有望后发先至成为未来的主流车联网标准,5G加速新一代通信技术演进并融合考虑车联网通信需求和使用场景。另外,环境感知和高精地图让汽车“看到”并“认识”环境,获取车辆环境数据;定位导航方面,我国预计2020年6月前将会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助力实现自动驾驶应用。终端和服务方面,TSP和T-BOX将会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标配,渗透率和市场规模也是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最后,人工智能提升人车交互效率,智能网联汽车或成为最先落地的AI场景。 智能网联化铺垫智能驾驶发展 汽车智能网联化是智能驾驶实现的技术基础,2020年将是智能驾驶进入高度自动驾驶阶段的发展拐点。目前国家及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或专项政策规划,且各省市先后为车企发放道路测试牌照,助力智能驾驶应用的落地。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预计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在2019-2023年间将会实现20.6%的CAGR。 “云-管-端”构建车联网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 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短期来看,车联网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软硬件装载量的增加,但随着车联网生态的不断丰富完善,广告、服务、内容等增值服务将会成为未来车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虽近两年汽车销量有所减少,但汽车保有量、车联网新车渗透率和保有量渗透率均有望持续提升,因此车联网的未来发展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中国互联网ICT巨头布局车联网,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 为抓住车联网行业新增的市场需求,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ICT巨头华为均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构建了车联网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吴彤 邮箱:wutong1hx168 SAC NO:S1120519060001 联系电话: 海格通信 华西通信构建从地图、动态内容、云端、应用端到车载系统完整车联网生态链布局的四维图新;高精度定位领域多产业布局的中海达;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及智能出行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路畅科技;提供以专用短程通信、激光检测、汽车电子标识、智能网联汽车等为核心技术的全系列多种产品的万集科技;以引领商用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为导向,研发、生产和销售智能增强驾驶系统和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汽车智能网联设备的鸿泉物联等。 风险提示 5G 技术落地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制定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乐观;智能网联汽车推广不及预期。 Table_KeyCompany 重点公司 股票 股票 收盘价 投资 EPS(元) P/E 代码 名称 (元) 评级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2018A 2019E 2020E 2021E 002465.SZ 海格通信 13.77 买入 0.19 0.23 0.30 0.37 72.47 59.87 45.90 37.22 603236.SH 移远通信 266.60 增持 2.70 2.32 2.92 3.78 98.74 114.91 91.30 70.53 300638.SZ 广和通 94.87 增持 0.72 1.33 2.01 2.81 131.76 71.33 47.20 33.76 300590.SZ 移为通信 64.60 增持 0.78 1.02 1.33 1.76 82.95 63.33 48.57 36.70 资料来源:Wind(收盘价为2020年2月25日价格,标*标的数据取 Wind 一致预期),华西证券研究所 (海格通信 通信&军工团队联合覆盖)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3 正文目录 1. 汽车智能网联升级,大国领先布局 . 7 1.1. 面对车联网战略新兴产业,各国政策加持不断 . 8 1.2. 中国持续完善产业标准,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 12 2. 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在即,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 15 2.1. 中国LTE-V2X有望后发先至,5G加速新一代通信技术演进 . 16 2.2. 环境感知+高精地图:汽车“看到”并“认识”环境. 24 2.3. 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系统助力实现自动驾驶应用 . 28 2.4. TSP:车联网产业链核心环节,两种模式主导,竞争激烈 . 32 2.5. T-BOX: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标配 . 33 2.6. AI:实现人机交互,成为最先落地的AI场景 . 35 3. UBI:融合车联网技术,提供用户定制化“管理型”车险. 37 4. 智能网联化铺垫智能驾驶发展 . 39 5. “云-管-端”构建车联网产业链,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45 6. 中国互联网ICT巨头布局车联网,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 . 50 6.1. 互联网及ICT巨头争先开展车联网布局 . 50 6.2. ETC设备将成车联网重要入口且撬动智能交通市场 . 52 7. 问题和挑战 . 54 7.1. 信息安全风险抑制消费选择 . 54 7.2. 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需求大 . 54 7.3. 通信标准尚未统一不利产业做大做强 . 54 7.4. 法律伦理体系滞后,落地后问题不容忽视 . 54 7.5. 用户需求恐不及预期,车联网或变现困难 . 55 8. 投资逻辑&受益标的 . 56 8.1. 海格通信 . 56 8.2. 移远通信 . 57 8.3. 广和通 . 58 8.4. 移为通信 . 59 8.5. 高新兴 . 60 8.6. 大唐电信 . 61 8.7. 高鸿股份 . 61 9. 风险提示 . 63 图目录 图 1 车联网应用发展进程和演进方向 . 7 图 2 车联网网络层次 . 8 图 3 截至2019年车联网专利全球地域分布情况 . 8 图 4 美国车联网发展进程 . 9 图 5 日本ITS系统为驾驶员提供的信息 . 10 图 6 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结构图 . 13 图 7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和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 13 图 8 信息通信和智能交通标准体系结构图 . 13 图 9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逻辑结构. 14 图 10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等级 . 15 图 11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物理结构. 15 图 12 车联网五大应用场景 . 16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4 图 13 3GPP C-V2X标准研究进展 . 17 图 14 DSRC工作原理 . 18 图 15 LTE-V的两种工作模式 . 18 图 16 DSRC、LTE-V和5G的技术及商用对比 . 19 图 17 C-V2X产业链 . 20 图 18 C-V2X产业地图 . 21 图 19 OBU及搭载LTE-V设备的汽车 . 21 图 20 截至2019年9月C-V2X专利全球地域分布 . 22 图 21 C-V2X演进图 . 22 图 22 LTE-V2X与5G-V2X对比 . 23 图 23 5G-V2X实现自动驾驶的4大类功能 . 23 图 24 4G与5G技术对比 . 23 图 25 环境感知设备 . 24 图 26 环境传感后应用于决策 . 24 图 27 不同传感器探测范围 . 25 图 28 常用传感器指标对比 . 25 图 29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26 图 30 截至2019年车载传感器专利全球地域分布 . 26 图 31 高精地图 . 26 图 32 高精地图协助实现智能驾驶. 27 图 33 21家获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单位 . 27 图 34 中国高精地图市场预测(亿元) . 27 图 35 HERE HD Live Map . 28 图 36 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 . 28 图 37 北斗系统部分服务规划 . 29 图 38 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生态圈. 30 图 39 “5G+北斗”为自动驾驶和手机定位提供解决方案 . 30 图 40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31 图 41中国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31 图 42 2018年全球卫星导航区域市场结构 . 31 图 43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及北斗卫星导航产值 . 32 图 44 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及同比增速 . 32 图 45车联网的基本价值链 . 32 图 46 T-BOX功能模式 . 33 图 47 T-BOX实现远程控制 . 34 图 48 T-BOX逐步实现网联化 . 34 图 49 语音人机交互应用 . 36 图 50 人脸交互应用 . 36 图 51 空中手势交互 . 36 图 52 中国前装市场新车语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