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国际垃圾收费模式及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展望分析报告,投资要点,垃圾收费制度模式多样,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垃圾收费制度主要有计量收费、定额收费、辅助组合收费、负担补助组合收费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垃圾收费政策时核心考虑的因素是计量难度以及激励效果,目标是采用较低的成本激励居民主动减少垃圾产 量。目前,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都以计量收费为主,计量收费已成为未来发展主流。日、德、韩、中国台湾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实施多年,减量减负效果显著。日本2000年逐步推广垃圾收费制度,人均垃圾产量从2000 年的1185克/天快速下降至2017年925克/天。德国通过采用分类计量收费制度、规定企业包装物最低回收率以及押金制,2013年生活 垃圾循环利用率高达65%。台北通过随袋征收、垃圾不落地等组合实施,日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从1995年的1.34kg降至2012年的0.37kg,居民年负担成本从1998年的125.9元/人降至2012年27.6元/人。中国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开始向计量征收发展。目前我国居民垃圾收费以定额征收为主。2018年7月,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 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首次提出计量收费制度。2018年6月,垃圾处理收费被写入固废法草案。从趋势上看,深圳、东莞等城市开 始实施负担补助组合收费,逐渐向计量收费过渡。2020-2025年垃圾分类处于快速推广期,将为计量收费的推行打下良好基础。投资建议:计量收费推行提振行业估值,优选优质运营标的。从各国垃圾收费制度发展看,我国居民垃圾计量收费势在必行。目前, 我国垃圾分类正大力推广,为垃圾计量收费打下良好基础,未来垃圾处理支付方将逐步从政府向居民转移,最终实现污染者付费, 整个固废产业链更加市场化,行业估值有望提升,利好环卫、垃圾焚烧领域优质运营公司,推荐中国天楹、瀚蓝环境、龙马环卫。风险提示:1)垃圾收费制度推进政策力度不及预期;2)垃圾计量成本较高阻碍制度推广;3)惩罚机制不健全导致收费制度实施后垃圾处理减量化效果不显著;4)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目录,01,02,垃圾收费制度模式多样,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03,日、德、韩、中国台湾垃圾计量制度实施多年,减量减负效果显著,中国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开始向计量征收发展,04,05,投资建议:计量收费推行提振固废行业估值,优选优质运营标的,风险提示,垃圾收费制度模式多样,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01,垃圾收费制度模式多样,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不同垃圾收费制度优劣比较,定额收费简单易行,计量收费公平有效收费制度分类:主要有计量收费、定额收费、辅助组合收费、负担补助组合收费,此外还有定额计量并用收费制度。单一计量收费:指根据垃圾产量进行针对性收费的模式。费率方面,单位垃圾收费是固定不变的;测量方面,包括根据容积、重量测算等,具体分为按袋收费、按桶收费、按重收费等多种模式。超额计量收费:指在一定范围内不用缴纳垃圾处理费,但是超出规定额度后需缴纳非常高的垃圾处理费用。累计计量收费:指阶梯式的垃圾收费模式,在一定水平内缴纳较少的垃圾处理费,随着垃圾量提升进入不同档次征收更高的处理费。定额收费制度:指直接收取固定金额的垃圾处理费,不考虑居民或用户垃圾产量的差异,通常以居住面积、居民人口数或户数进行征收。定额收费模式简单易行,但其未体现公平性原则,不能有效刺激居民减少垃圾产量。辅助组合收费:指根据水费、天然气、电力等费用的一定比例征收垃圾处理费,还包括直接附加在税收中征收等模式。负担补助组合收费:指一定垃圾产量范围内可以获得补贴(主要是垃圾处理券或垃圾袋),超出额度则按量收费。,垃圾收费制度模式多样,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单一计量收费超额计量收费,负担补助组合收费,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定额计量并用收费,累计计量收费,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水 电 等 公 共 事 业 费,辅助组合收费,垃圾处理费公共服务使用量,计量收费将是未来主流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垃圾收费政策时核心考虑的因素是计量难度以 及激励效果,目标是采用较低的成 本激励居民主动减少垃圾产量。目 前,日本、德国、韩国、中国台湾 都以计量收费为主,计量收费已成 为未来发展主流。,公共事业费,定额收费制度,应 付 垃 圾 处 理 费,垃圾产量,日、德、韩、中国台湾垃圾计量制度实施多年,减量减负效果显著,02,日本:垃圾收费制度逐步推进,减量效果明显,日本制定垃圾收费政策的法律基础,1900年,1941年,1970年,1999年,2000年,日本政府制 定实施污 物扫除法, 这是日本首 部关于废弃 物处理的法 律,颁布废弃物处理 及清除法,规定 垃圾处理的责任在 于各市町村,市町 村在处理商业垃圾 时需要征收一定的 手续费,日本进行地方分 权改革,制定了 新的地方自治 法,地方公共 团体对征收垃圾 费用享有自主权,颁布循环型社会形 成推进基本法,首 次引入3R概念:源头 减量(Reduce)、重 复利用(Reuse)、循 环再利用(Recycle),日本政府对污物扫 除法进行修订,规 定地方自治体可对生 活垃圾征收一定费用。1942年名古屋成为日 本首个实施垃圾收费 的城市,日本部分资源垃圾回收标志,日本是当今全球垃圾处理效率、循环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与其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有较大关系。,主观因素:日本较早建立了关于垃圾处理收费的法律体系,充 分给予各基层行政单位自主权调动其积极性,此外,各地还大 力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指南手册推广垃圾分类及收费政策。客观因素: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崛起,大量废弃 物产生,并引发诸多民众运动,在垃圾处理后端方面建设较为 完善后,迫切需要转向前端实行垃圾减量化。,纸,塑料,铁,铝硬纸板PET资料来源:维基百科、平安证券研究所,日本:垃圾收费制度逐步推进,减量效果明显,4.70%,53.20%,73.20%,77.90%,88.90%,0%,20%,40%,60%,80%,100%,其他,减轻财政负担,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居民负担公平化,垃圾减量化,赞同比例,日本垃圾处理收费以减量为主要目的(2005年),日本人均垃圾产量在2000年收费制度普及后下降明显,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日本廃棄物処理、平安证券研究所,900,1100,1300,1500,4500,5500,6500,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垃圾总排量(万吨)人均垃圾排量(克/天)(右轴),2500期,3500萌芽分类普及期,3R推进期,减量强化 期,日本垃圾处理经历四个阶段,计量收费制度下减量效果明显,萌芽期:战后日本经济快速腾飞,人口进一步向城市聚集,垃 圾围城的现象日益严重。虽然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垃圾处理问 题,并在1950-1980年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但效果并不显著, 日人均垃圾产量从1985年的951克快速提升至1988年的1061 克,复合增速为3.72%。分类普及期:大量垃圾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诸多群众运 动,政府因此颁布了大量以减量为目的的垃圾分类政策,日人 均垃圾产量从1988年的1061克上升到2000年的1185克,复合增 速下降为0.93%。3R推进期:2000年,日本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 法,首次引入3R概念。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与收费制度的展开 使得日人均垃圾产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185克下 降至2005年的1131克,降幅为4.56%。减量强化期:日本中央政府要求各自治体全面推行一般废弃物 处理收费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开始大面积铺开,日人均垃圾产 量从2005年的1131克降至2017年的920克,降幅为18.66%。,日本:垃圾收费制度广泛覆盖半数以上地区,121,157,55,3 3,2831,1243,2265,14176,262,419,474,5004003002001000,城市增加数累计收费城市数,2000年后日本实施垃圾收费的城市数量增长显著,日本垃圾收费制度覆盖率整体超60%(2019年10月),资料来源:全国市区町村有料化実施状況、平安证券研究所,694,735,806,809,813815,36.70%,45.30%,50.00%,53.40%,55.20%,58.15%,0%,20%,40%,60%,80%,600,650,700,750,800,850,19.50%2000/9,2005/2 2006/10 2008/7 2010/10 2014/2 2019/10,同期城市总数垃圾收费城市占比(右轴) 802,2000年后日本垃圾收费城市覆盖率提升明显,垃圾收费整体覆盖率较高,2000年后覆盖率提升显著加速,整体覆盖率高:日本二级行政区划包括市、町、村三个平 行等级,垃圾收费覆盖率均超过50%,整体收费覆盖率超 60%。覆盖率提升加速:日本1999年修订的地方自治法于2000年开始实施,该法律第227条规定各地垃圾处理责任在 于市町村,从而将垃圾收费的权利赋予地方政府。在完善 的法律体系下,各地政府纷纷推出垃圾处理收费政策,推 动垃圾收费覆盖率快速提升。,日本:垃圾收费制度以计量模式为主,日本垃圾收费城市主要以单一计量制为主 (2019年10月),日本单个大垃圾袋(40-45L)价格城市数量分布(2019年10月),单一计量模式为主:日本实行垃圾收费的474个城市中有449个采用单一计量制,占比高达94.72%。计量收费以垃圾袋与直接收费为主:指定垃圾袋作为最为 便捷的方式,为主要选择。直接收费是指将垃圾运送至处 理设施厂,处理设施厂根据重量等收取费用。,3,29,65,97,62,32,7,46,5,0,50,100,150,城市数量(个) 103,2014年日本各类生活垃圾收费方式中垃圾袋模式占比最高,日元,日本:垃圾处理经费以政府资金为主,2008-2017年日本垃圾处理经费来源以政府资金为主,垃圾处理资金来源集中,政府仍是垃圾处理经费主要提供者根据日本环境省数据,2017年日本垃圾处理经费总额约合人民币1257亿元,同比增长0.70%。来源结构方面,一般财源为最主要来 源,2017年占比约67.20%,居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在总经费中占比约为13.07%,占比较低。2017年日本人均垃圾处理经费约合人民币984元/人/年,人均支付的垃圾手续费约合人民币129元/人/年,表明日本实行垃圾计量收费的核心目的垃圾是减量。,日本:垃圾处理费用支出主要集中在中间处理环节,日本垃圾处理经费支出情况(亿元),以2020年2月15日汇率换算,日本:居民垃圾付费情况京都市为例,京都市资源型与可燃垃圾指定垃圾袋处理,京都市垃圾按产生地及性质分类收费,指定垃圾袋上门回收/自行送达分别委托有资质企业资料来源:京都市正确的资源物资与垃圾分类方法与扔弃方法、平安证券研究所,垃圾收费基于垃圾分类,不同类别收费模式不同政策指引: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国人,在日本居住期间 都会收到一份关于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指南手册,册子中会 对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有详细的标注,其中包括收费标准。分类政策:以京都市为例,根据垃圾产地划分为居民场所垃圾与业务场所垃圾两大类,其中业务场所主要是指店铺、办公室等场所,京都市严格规定两种场所产生的垃圾不可 以混同处理。京都市对不同场所的垃圾根据其性质均有详 细划分,并要求生产企业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清产品的分类 属性方便居民后续处理。收费政策:居民场所产生的垃圾进一步根据垃圾的性质划 分为资源型垃圾(主要是瓶子、纸张等可回收垃圾)、可燃 垃圾及大件垃圾(例如家具、自行车、被褥等)三类,资源 型垃圾与可燃垃圾通过不同容量的付费垃圾袋进行处理, 居民需将装袋的垃圾在指定时间放置在指定地点;而大件 垃圾则需要预约上门或者自行送至回收处并根据重量缴纳 处理处理费。,日本:居民垃圾付费情况京都市为例,京都市可燃垃圾与资源型垃圾垃圾袋费用,京都市大件垃圾处理收费(自行送达),可燃垃圾与资源型垃圾单一计量:可燃垃圾与资源型垃圾均采用指定垃圾袋处理,不论何种容量的垃圾袋,单位垃圾的付费完全一致。大件垃圾可选不同处理模式:大件垃圾主要是指一些家具等难以通过垃圾袋处理的体积或重量较大的垃圾。预约上门收运大型垃圾 需要在便利店等处根据重量购买垃圾处理手续费贴纸(每张400日元),自行送至处理点则需根据重量进行收费。其他垃圾处置:其他垃圾包括注射器、哑铃等特殊垃圾的处理包括交还给销售商、交到指定网点等方式。,日本:京都市一般家庭垃圾处理费估算,京都市家庭垃圾以可燃垃圾为主(2018年),2006年收费制实施后京都市日人均垃圾产量下降明显,570 539 478 463 455 448 449 444 439 428 417 406 402 399,125912161130,10721000 924,0,500,1000,1500,人均每日家庭垃圾产生量(g)人均每日事业垃圾产出量(g),86.15%,10.81%,2.01%0.70%,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其他垃圾,减量化显著:京都市2006年10月引入家庭垃圾收费制度,2007年起日人均家庭垃圾产量持续下降。,年人均垃圾费用支出约82元:假定通常中型垃圾袋(20L)容 纳垃圾的重量为3KG,测算得京都市年人均垃圾处理费约82 元。,家庭垃圾收费制度实施906 895后879 861 817 775 768 765,立法推进垃圾分类与收费,多种收费方式并举立法保障:德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完善、最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截至目前,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8000余部。德国同时还执行欧盟40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1996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与废弃物处理法,这是一部关于 垃圾处理的核心法律,该法提出了所有废弃物均有价值的理念,确立了“生产者付费”与“污染者付费”等原则。经济手段:1)针对居民采用垃圾分类计量收费制度。德国采用容积更大的垃圾桶作为计量收费的基础,每个房子根据自己需要预订合 适大小和足够的垃圾桶,并选择垃圾收运的频率。生活垃圾通常划分为五类,废纸对应蓝色垃圾桶;玻璃根据其颜色对应绿色或白色垃圾桶;有机垃圾对应棕色垃圾桶;轻质包装物对应黄色垃圾桶;其他垃圾对应黑色垃圾桶。纸张、玻璃、轻质包装物、有机垃圾这些有 回收价值的垃圾,居民不必为其缴纳处理费,其他垃圾处理成本高,且没有回收价值,居民则要向垃圾处理公司缴纳垃圾处理费。,德国:多种收费方式并举,垃圾减量效果显著,柏林小区内的垃圾岛,德国:多种收费方式并举,垃圾减量效果显著,经济手段:2)针对企业,德国规定了各种材质包装物的最低回 收率,完不成指标的企业需缴纳罚款。德国近百家零售业、消 费品和包装业公司自发组织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质公司(绿点 公司),以帮助成员企业回收处理废弃包装物(包装上印有绿 色圆形箭头)。加入该体系的企业需缴纳一定费用,以取得“绿点”标志使用权。绿点公司利用这些资金,帮助成员企业 回收处理废弃包装物。,经济手段:3)针对企业和居民的押金制。德国政府要求饮料 瓶、易拉罐的生产厂商将饮料瓶的押金纳入饮料的售价之中, 同时在超市等公共场所设置饮料瓶回收机。消费者在喝完饮料 后将瓶子扔进饮料瓶回收机,便可获得该瓶子的押金,一般一 个饮料瓶的押金在0.15-0.25欧元之间。,垃圾减量效果显著。德国作为全球最早实施垃圾分类的国家之 一,2013年德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00万吨,生活垃圾循 环利用率高达65%。,德国包装物回收体系,包装生产商,产品制造商,包装好的产 品(印有绿 点标志),再生处理厂,回收商,绿点公司,收集箱,消费者,零售商,签约,投资建设,“绿点”费,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德国:多种收费方式并举,垃圾减量效果显著,德国莱比锡市其他垃圾基础费及回收费标准,德国莱比锡市生物垃圾回收费标准,德国莱比锡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收费管理制度以德国莱比锡市为例,垃圾桶收费制度下垃圾收费主要有三部分:其他垃圾基础费、其他垃圾回收费和生物垃圾回收费。其 他垃圾基础费主要是垃圾桶租用费用、其他垃圾回收费则是生 活垃圾回收过程中的费用,普通回收为每2周一次,60L垃圾桶 回收费为3.76欧元/次/桶。,韩国:计量收费、源头控制,韩国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可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原先垃圾处理费用以家庭住房面积和纳税额度等为依据计算出固定数值,不管每月 投放多少垃圾按照同一标准收费,但这一制度下垃圾扔多扔少与自身负担的费用并无关系,大部分韩国人难以意识到减少垃圾投放 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995年,韩国政府采用按垃圾袋征收的从量收费方式,垃圾袋的收费中包含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成本以及垃圾袋的制作成本 等。垃圾大体可分为四大类:一般生活垃圾、饮食垃圾、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大件垃圾。其中,一般生活垃圾和饮食垃圾需装在专门 的“从量制”垃圾袋中,按指定时间扔在指定地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由各地政府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各地计量垃 圾袋的价格和大小都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不同区域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防止居民到其他区域乱扔垃圾,逃避责任。处罚措施严厉。具体何种类型垃圾在一周中的哪一天投放,各辖区甚至各居民小区都有不同规章制度,如果不按规定时间或不按分类规则胡乱丢弃,将面临10万韩元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0元至6000元)不等的罚款。自实施垃圾从量收费制度以来,韩国的垃圾排放量从1995 年的15397吨/天减少到2006年的11420吨/天,减量率达到了25.8%; 垃圾 的再利用率由1994年的3159吨/天,提高到2006年的7346吨/天,资源化率达到了64.3%,效果显著。,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垃圾随袋征收二十年,减量减负效果显著,随袋征收、垃圾不落地组合实施,减量效果显著随水费征收,减量效果不显著。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从1991 年开始实施随自来水费征收垃圾费的政策,但由于用水量 与垃圾量关联较小,缺少垃圾减量诱因,致使效果不明 显。随袋征收、垃圾不落地组合实施。2000年7月开始,台北市 全面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居民必须到市环保局指定的传 统商店和连锁超市等代售点购买专用垃圾袋,垃圾必须以 专用垃圾袋盛装后直接交给环保局垃圾车收运,实现垃圾 不落地,但对于厨余和资源物环保局免费回收。垃圾随袋征收等措施实施后,减量减负效果显著。台北市 日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从1995年的1.34kg减少到2012年的 0.37kg,降幅高达72.39%。1998年,垃圾处理费随水征收 额达33237万元,居民负担成本为125.9元人;2012年垃 圾费随袋征收收入额为7391万元,居民负担成本降低为27.6元人,仅为1998年的22%。,实行垃圾随袋征收后,台北市垃圾资源回收率快速上升,台北市居民垃圾负担成本呈下降趋势,中国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建立,开始向计量征收发展,03,我国垃圾收费制度逐步建立,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社会团队、城市 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等,均应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按照垃圾处理产 业化的要求,环卫企业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其收费标 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并区别不 同情况,逐步到位。,已建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城市都要立即开征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其他城 市应该在2003年底以前开征,在城市范围内排放污水、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 人(包括使用自备水源的),均应缴纳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尽快将垃圾处理收费标准调 整到位。,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差别化的生活垃圾排放收费制度。,政策起步: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尝试对垃圾处置进行收费, 2002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三部委发文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 收费。首次提出垃圾计量收费。2018年7月,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 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提出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 收费,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首次提出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垃圾收费拟入固废法:201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中明确生产者付费原则并 赋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垃圾收费的权利。垃圾处理 收费制度进入法律层面,将进一步夯实垃圾计量收费基础。,对非居民用户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对具备条件的居民用户,实行计量收费和 差别化收费,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我国居民垃圾收费以定额征收为主,整体费率偏低,向定量征收过渡,我国居民生活垃圾收费以定额征收模式为主,定额征收为主:我们对部分城市垃圾收费制度进行统计,大多数城市垃圾收费采用定额征收模式,且收费主体多样,主要有物业、 供水单位、燃气公司、城管部门等。整体费率较低:以征收标准最高的厦门10元/户/月为例,年人均费用约40元(以每户3人计算),远低于理论年人均垃圾负担成本71元/人(按照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则,居民负担收运成本70元/吨、垃圾焚烧处理费75元/吨以及约0.25元/度的电价补贴)。逐步向计量征收模式过渡:从近两年出台的地方垃圾收费政策看,深圳、东莞逐步采用随水费征收模式,相当于中国台北90年代随袋征收前采用的方式,具有一定计量收费属性,逐渐向计量征收模式过渡。,我国居民垃圾收费以定额征收为主,整体费率偏低,向定量征收过渡,我国居民生活垃圾收费以定额征收模式为主,我国非居民垃圾收费以计量征收为主,各地标准差异较大,非居民垃圾产量计量相比居民更容易,整体上采取计量征收的城市较多。从费率看,各地差异较大,主要在于计费的标准以及是否 包含清运费两个方面,费率上考虑清运费后分布在100-300元/吨。,投资建议:计量收费提振固废行业估值,优选优质运营标的,04,投资建议:计量收费提振固废行业估值,优选优质运营标的,从各国垃圾收费制度发展看,我国居民垃圾计量收费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正大力推广,为垃圾计量收费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垃圾处理支付方将逐步从政府向居民转移,最终实现污染者付费,整个固废产业链将更加市场化,行业估值有望提升,利好环卫、 垃圾焚烧领域优质运营公司,推荐中国天楹、瀚蓝环境、龙马环卫。,风险提示,05,风险提示,垃圾分类政策推广不及预期垃圾分类的推广需依靠地方政府强力执行,如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将对垃圾计量收费进度产生影响。垃圾计量成本较高阻碍制度推广垃圾计量收费模式的最大难点在于执行成本较高,如果不能有效较低计量成本,则会较大程度阻碍垃圾计量收费制度的 建立。惩罚机制不健全导致收费制度实施后垃圾处理减量化效果不显著垃圾收费制度的落地还需要严格的惩罚机制,如果惩罚机制不完善,则会导致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较低以及垃圾减量化效 果较差。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生活垃圾产业链尤其是垃圾焚烧发展所需资金较多,未来如果整个市场融资环境持续收紧,项目建设进度将受到影响, 进而影响企业收入。,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