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研究 报告 目 录 一 、 供应链金 融 行业全貌 .2 1.1 供应链金融 . 2 1.1.1 供应链金融概念 . 2 1.1.2 供应链金融特点 . 4 1.2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环境 . 6 1.2.1 政策环境 . 6 1.2.2 经济环境 . 7 1.2.3 产业环境 . 10 1.2.4 技术环境 . 10 1.3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阶段 . 11 1.4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特征 . 12 1.4.1 市场规模 . 12 1.4.2 竞争格局 . 12 1.4.3 业务特点 . 13 二 、 供应链金 融 业务模式 . 15 2.1 业务模式分类 . 15 2.2 典型业务模式 . 15 2.2.1 应收账款融资 . 16 2.2.2 库存融资 . 18 2.2.3 预付款融资 . 20 2.2.4 信用融资 . 21 2.3 模式比较与创新 . 22 三 、 供应链金 融 生态体系 . 25 3.1 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概览 . 25 3.2 供应链金融平台能力解构 . 28 3.2.1 基础功能层 . 30 3.2.2 业务服务层 . 31 3.2.3 平台化配套 . 33 3.3 供应链金融平台类型解析 . 33 3.3.1 横向行业整合平台 . 34 3.3.2 纵向垂直产业平台 . 35 3.4 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之路 . 36 3.4.1 核心企业主导型供应链金融平台 . 36 3.4.2 银行主导型供应链金融平台 . 40 3.4.3 金融科技公司主导平台化 . 44 四 、 金融科技 再 造供应链金融 . 45 4.1 供应链金融风险 . 45 4.2 金融科技赋能 . 47 4.2.1 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 . 47 4.2.2 供应链金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 . 48 4.2.3 供应链金融与区块链 . 49 4.3 科技赋能路径 . 52 4.3.1 科技赋能发展方向 . 52 4.3.2 科技赋能晋级阶梯 . 53 五 、 供应链金 融 未来展望 . 58 5.1 产业垂直化深耕,重点突破 . 58 5.2 跨学科技术融合,构建平台 . 58 5.3 金融服务后台化,协同创新 . 58 5.4 监管体系层次化,合规运营 . 59 图表目录 图表 1: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图 . 4 图表 2:供应链金融主要特点对比表 . 4 图表 3: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融资方面)的比较分析表 . 5 图表 4:我国供应链金融政策汇总表 . 6 图表 5: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构成表 . 8 图表 6:供应链金融发展阶段划分表 . 11 图表 7: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分类表 . 15 图表 8:保理业务示意图 . 16 图表 9:保理池业务示意图 . 17 图表 10:反向保理业务示意图 . 17 图表 11:静态抵质押业务流程图 . 18 图表 12:普通仓单质押业务流程图 . 19 图表 13:先票 /款后货业务流程图 . 20 图表 14:不同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表 . 22 图表 15:基于交易流程视角的业务模式图 . 23 图表 16:顺和同信物流行业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图 . 23 图表 17: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概览图 . 25 图表 18: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功能角色图 . 26 图表 19: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能力架构图 . 29 图表 20:基础功能层的服务特性示意图 . 30 图表 21:业务服务层的服务特性示意图 . 32 图表 22:供应链金融平台类型体系图 . 34 图表 23:供应链金融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图 . 50 图表 24:物流失信名单共享平台总体架构图 . 51 图表 25: “智 融 ”供应链金融平台应用架构图 . 54 图表 26:物流行业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图 . 55 图表 27:物流行业全场景风险管理体系图 . 57 核心观点 1、在全球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从发展历程、政策环境、市场现状等因素综合来看,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平台化发展阶段,未来将进一步向智能化进阶。 2、供应链金融是依托于供应链开展金融业务,本质上是金融业务,需要解决金融的风险控制问题。应收账款、预付款、库存融资等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及供应链信用融资模 式,都面临着信息不充分的风险,这就需要提高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和风险分析决策能力。 3、供应链生态中低处的果实已摘完,要采到高处的果实,唯有从系统的角度来建构更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就需要全面考察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构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一般而言,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包括基础功能层、业务服务层及平台化配套三项能力体系。 4、供应链金融平台包括横向行业整合类和纵向垂直产业类,现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大多为基于已有的交易或服务信息优势形成的横向跨业平台及基于区域产业集成优势而成的横向跨业平台。由于产业专业知识壁垒 ,纵向垂直产业类平台尚不多见。预计随着 5G、产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纵向垂直产业类供应链金融平台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5、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主导方可以是核心企业、商业银行,也可以是金融 科技公司,关键是协调各方,建立一个激励相容的平台体系。一般地,核心企业往往是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协调者,扮演着供应链中的信息交换中心、物流中心和 结算中心的角色。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导建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则是从核心客户切入,不 断累积,直至基于具体产业和业务场景做适配性差异化组合,与开放银行的理念不谋而 合。金融科技公司主导建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其优势在信息与技术整合能力,以金融科 技赋能。 6、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宏观经济、行业趋势及企业管理层面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解决供应链金融的痛点。综合运用以上金融科技解决问题,正是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所在。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高度融合是未来发展趋势,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呈现出以下特点:整合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基础技术整合运用,形成综合性的工具套件式解决方案;场景化,针对具体场景和流程的拆解最终形成针对场景的定制化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协同化,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运营各个方面来协同寻求整体最优。科技赋能的晋级阶梯为:交易场景数据化、交易过程可视化、供应链条智能化。 7、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在于:产融结合,产业垂直深耕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突围策略; 科技赋能,资源驱动变为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平台主体生态化;协同创新,金融服务综合化与灵活创新结合;合规运营,监管体系层次化,政府、行业、企业良性互动。 近年来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金融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阵地。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强化金融服务功能,以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自然成为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供应链金融以其与实体经 济的深度融合基础上的强大赋能作用、对小微企业的高度友好优势,迅速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对于供应链金融而言, 2019 年以来,可谓颇不平静:一方面,供应链金融越来越被重视,国家和省市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用实际行动搭建平台进行大力扶持;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供应链金融市场风波不断,从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到中原证券等金融机构踩雷闽兴医药,供应链金融在获得众多玩家追捧的同时其风险也引发了更多关注。 供应链金融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发源于 90 年代的贸易金融,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和业务模式。但是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大量金融科技公司的涌现,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核心企业、物流公司等从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助力,也同时带来了市场和业务层面的新的不确定性: ( 1) 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供应链金融的生态体系如何? ( 2) 构筑供应链金融平台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现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都有哪些类别,各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 3) 金融科技究竟如何赋能供应链金融?具体而言金融 科技将给供应链金融市场带来哪些具体的改变?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本报告在总结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念、行业发展现状、业务模式概况的基础上将主要聚焦以上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供应链金融行业全貌 1.1 供应链金融 1.1.1 供应链金融概念 谈供应链金融,必需建立在对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 201784 号文),明确了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 向,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 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形态 。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按照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包括规划和管理供应采购、转换(即加工生产)和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渠道成员的协调和合作,这些成员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提供商、客户。从本质上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 ”其内容包括所有物流活动、生产运营,以及营销、销售、产品设计、金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换言之, 根据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的定义,全面的供应链管理包含了对其中涉及的金融活动的协调和整合,即包含了供应链金融。 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定义。 国内方面,杨绍辉( 2005)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认为 “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 ” 着重强调供应链 金融效果的一个重要侧面, 即服务中小型企业。宋华在供应链金融一书中提出,供应链金融是指 “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一观点强调了供应链金融 “对核心 企业的依赖 ” ,即本质上依靠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但这只是供应链金融一定发展阶段的特征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国外方面,霍夫曼在 2005 年提出,供应链金融可以理解为供应链中包括外部服务提供者在内的两个以上的组织,通过计划、执行和控制金融资源在组织间的流动,以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途径。这一定义,主体上同时强调了链上实体企业和外部服务提供者(包含: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众多生产性服务产业从业机构)的能动性,最终结果呈现上 “价值创造 ”不仅包含了企业高效融资获得的价值,还包括了由此可能带来的与之相关的运营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等多方面的价值提升,产品服务的范围也相应的可以从融资方面,扩展到与之配套的现金管理、保险、理财等多个方面。 综上,我们认为, 供 应链金融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 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 联合供应链中的各类主体及外部服务企业,共同实现快速响应链上企业的资金 需求,最终实现共同的价值创造。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下: 1) 总体上看,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对象,供应链的运营过程中天然包含了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四流的流动。 2) 从定义范畴来看,供应链管理包含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诞生于供应链管理中各环节的资金错配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 从发展路径来看 , 供应链金融是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延伸,相对于传统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要求更高程度的四流合一的信息整合和跨节点协同; 4) 从最终效果来看,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供应链金融的顺利开展, 高效的供应链金融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效果。 图表 1: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图 1.1.2 供应链金融特点 供应链金融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视为扩展深耕企业客户的有利抓手,是因为它与链上企业日常业务结合紧密,具体体现在其事件驱动、闭合式运作、自偿性、连续性的四大特点上。 图表 2:供应链金融主要特点对比表 特点 含义 事件驱动 不同于 “ 身份驱动 ” ,以真实事件背景出发,通过判断整体运作情况来提供相关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自身财务状况、 管理水平、链上企业的交易历史情况等。 闭合式运作 注入的融通资金使用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跟据申请业务具体 情况进行逐笔审核,资金链、物流运作需按照合同预定的模式流转。 自偿性 基于真实贸易场景下所产生的确定性未来现金流,金融机构给予借款企业短期融资,借款企业将销售收入作为短期融资的还款来源,并将借款企业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银行的特定账户 中,进而归还借款。 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驱动供应链金融的同类贸易行为在上下游企业之间 会持续发生。 从融资功能层面来讲,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图表 3: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融资方面)的比较分析表 供应链金融 传统融资 参与主体 融资企业、核心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物流公司等 融资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信用评估 根据融资企业、交易信息、交易对手、供应链运作的总体状况评估 主要根据融资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做评估 还款来源 融资项下的资产 企业本身资产 融资期限 短期为主 短期、中期、长期 服务对象 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中小企业 居多 以财务报表表现优质的核心企业 为主 解决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信贷支持和金融支持,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金融能有效缓解信贷配给中的中小企业融资不足问题,是其在我国被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备优势,主要在于: 以对整个供应链信用的评估替代对授信企业(主要指中小企业 ) 单一企业 的评估,提高了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准确性 。对授信企业 (主要是中小企业)的 信用评估不再强调企业所处的行业、企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等要素,转而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实际上建立在对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充分掌握基础上,因此,以此方法评估出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一般会比用传统方式评估出的要高。 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的业务特征,使得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可控 。封闭 性是指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借款人无法将资金挪作他用;自偿性是指还款来源就是贸易事件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连续性是指同类 贸易行为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会持续发生,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反复进行,即呈现单笔小额、短期、持续滚动的特征,因而在风控上也会更具可控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