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踪粮食和农业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进展关于粮农组织所监管指标的报告2消除饥饿和粮食不安全以及确保可持续农业和自然资源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支柱,也是实现整个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先决条件。粮农组织在衡量实现2030年议程取得的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最近可获取的证据表明实现此类具体目标的前景非常严峻。在实现与可持续农业、粮食安全和营养有关的绝大部分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方面,全世界尚未迈入正轨。2030年议程实施四年以来,几乎所有相关指标均在倒退并成为常态,只有少数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全世界食物不足人口的数量自2015年以来不断增加,并倒退至2010-2011年的水平。换言之,目前仍有超过8.2亿饥饿人口。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在获得投入和服务方面面临极大挑战,因此,与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相比,他们的收入和生产力呈现系统性低下的状况。在拥有风险状况信息的70个国家,约60%的地方牲畜品种面临灭绝的风险,但全世界总计三分之二的地方牲畜品种的风险状况还不得而知。尽管如此,全世界7 760种地方牲畜品种中,不到1%的品种存有充足的遗传物质,使其在灭绝时可进行品种再造。植物遗传物质的保护效果更好;在某些海洋,估计现有三分之一的鱼类面临过度捕捞问题,且全世界生物可持续限度内的海洋鱼类种群从1974年的90%减少至2015年的66.9%。尽管如此,约有30%的国家在执行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前 言捕鱼的关键国际文书方面仍保持中低水平,而约有20%的国家在执行关键文书以推动小规模渔民获取生产性资源、服务和市场方面保持中低水平。2000年至2015年间,虽然全世界失去的森林面积相当于马达加斯加的面积,但毁林速度似乎正在减缓。在2016-2017年间,粮食价格总体偏高,影响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内陆发展中国家,其中四分之一为非洲和西亚国家,五分之一为中亚和南亚国家。若农业供资充足,很多这些问题则可能不会那么严重。但数据表明,从农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来看,农业的公共投资一直在减少。粮农组织第一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数字报告将审查粮农组织所监管指标的关键数据和趋势。粮农组织负责监管21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目前可获取其中18项的 数据。3焦点内容衡量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衡量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工作量巨大。不仅因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总数量是千年发展目标指标数量的四倍,还因为应酌情从不同维度(如性别、年龄、地理位置、族裔、残疾状况等)将指标进行分列。为帮助各国衡量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自2016年以来,粮农组织已推出一项系统化的能力发展计划,该计划包括区域培训讲习班、技术援助特派团和电子学习课程。截至目前,共有137个国家已参加一个或多个培训活动。负责向粮农组织报告的各国官员现在可以咨询15种以上的不同电子学习课程,其中许多课程还支持多种语言。结果,过去几年间,报告粮农组织所监管的21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国家平均数量平稳增加,从2017年的29%增加至2019年的42%。虽然总体数量增加,但从国家覆盖范围、每个国家的数据点或从两个方面合起来看,某些具体指标的数据仍然有限。实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农业可持续性、妇女获得土地及粮食损失和浪费的四项关键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全球可比数据。缺乏关键指标的可靠信息阻碍各国制定有效的粮食和农业政策;还阻碍国际社会的发展合作努力。因此,总体而言,数据差距仍然很大,所取得的进展不足以确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未来数年内有能力监测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大多数国家没有采用关键数据收集工具,如农场调查、家庭调查、森林调查和鱼类资源评估。此外,即使定期开展此类数据收集工作,也往往没有收集粮食和农业相关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所需的数据。这说明错失良机,因为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这些调查工具升级,从而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覆盖更多的国家。但在其他案例中,虽然可获取用于汇编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的基本数据,但这些数据没有定期传送给粮农组织。为此,粮农组织近期推出一项2 100万美元的多方捐助者计划,旨在加快支持各国收集、生成、传播和使用其监管的所有21项指标。4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指标2.1.1 2.1.22.5.1b2.3.12.5.22.3.22.a.12.5.1a2.c.1食物不足发生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1.1具体目标2.1到2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包括婴儿,全年都有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偏离计划饥饿人口正缓慢增加。目前,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8.2亿(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九分之一)。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 表明,从食物不足发生率来看,经过数十年的稳步下降,世界饥饿趋势在2015年发生逆转,过去三年间几乎未发生变化,仍然略低于11%。同时,饥饿人口正缓慢增加。结果,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8.2亿饥饿人口。非洲这一情况令人最为震惊,该区域自2015年以来,几乎所有分区域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均在缓慢稳步攀升。中非和东非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分别达到了26.5%和30.8%,最近几年迅速上升,西非尤为如此。这些趋势主要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包括目前正影响许多非洲国家的冲突和极端天气事件。例如,在受冲突影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2015年至2018年间食物不足人口的数量增加了2 340万,与未受冲突影响的国家相比,这一增长幅度更为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更严峻、更为长久的影响似乎与旱灾有关。过去六年间,撒哈拉以南非洲旱灾敏感型国家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从17.4%上升至21.8%,而同时期该区域其他国家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下降(平均从24.6%下降至23.8%)。自2012年以来,旱灾敏感型国家的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已增加45.6%。在亚洲,大多数区域的食物不足发生率平稳下降,2017年已下降至11.4%。西亚是个例外,其食物不足发生率自2010年以来不断上升,占其总人口的12%以上。这一食物不足发生率在该区域仅次于南亚,南亚在过去五年间虽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是该区域食物不足发生率最高的分区域,近乎15%。在西亚分区域内部,受阿拉伯国家民众起义和其他冲突影响的国家与那些未受影响的国家之间差异巨大。在那些受影响的国家,2010年至2018年间,食物不足发生率从17.8%进一步上升至27.0%,食物不足人口数量几乎翻倍。在拉丁美洲及拉勒比,近年来食物不足发生率也有所上升,主要受南美洲情况的影响,南美洲的食物不足发生率从2013年的4.6%上升至2017年的5.5%。实际上,南美洲是拉丁美洲及拉勒比食物不足人口数量最多(占68%)的分区域。6相较之下,中美洲和加勒比的食物不足发生率虽然仍高于南美洲,但近年来却在不断下降。这符合这些分区域的经济增长模式,2014年至2018年间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约为4%,同时期通胀率处于中等水平,一直低于3%。亚洲是全世界食物不足人口(超过5亿)最多的区域。非洲的食物不足人口缓慢上升,2018年几乎达到2.6亿,其中90%以上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鉴于这些数据和过去十年间观察到的趋势,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似乎是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世界食物不足人口的数量自2015年以来不断攀升, 并倒退至2010-2011年的水平7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发生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1.2具体目标2.1到2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包括婴儿,全年都有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偏离计划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口经历某种程度的粮食不安全,包括中度粮食不安全。处于中度粮食不安全的人虽未必遭受饥饿,但却无法定期获得营养和充足的粮食,导致他们面临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风险更大。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1.2是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的发生率。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的最新粮食不安全估算表明,2018年全世界9.2%(略多于7亿)的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说明所消费的粮食数量已减少至他们可能遭受饥饿的程度。更广泛地观察粮食不安全程度,除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和饥饿之外,全世界还有17.2%(13亿)的人口经历中度的粮食不安全。这说明这13亿人口虽然未必遭受饥饿,但却无法定期获得营养和充足的粮食,导致他们相较于粮食安全人口面临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的风险更大。中度和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加起来,使预估的中度或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1.2)达到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6.4%,约合20亿人。自2014年粮农组织首次收集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数据以来,全球层面以及世界大多数区域的粮食不安全水平不断上升。非洲的总体(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远高于世界任何其他区域,影响其一半以上人口。其次是拉丁美洲,其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超过30%,随后是亚洲(23%),及北美洲和欧洲(8%)。全世界粮食不安全人口的分布情况表明,共有20亿人面临粮食不安全,其中10.4亿(占52%)生活在亚洲;6.76亿(占34%)生活在非洲;近1.88亿(占9%)生活在拉丁美洲。不同区域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水平状况的人口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非洲除了是全世界总体粮食不安全发生率最高的区域,其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人口占其总人口比例也是最高的。在拉丁美洲以及北美洲和欧洲,经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小。8粮食不安全会从许多方面影响健康和福祉,可能对心理、社会和生理福祉造成负面影响。许多使用基于体验的粮食不安全分级表的研究记载,粮食不安全对妇女和儿童的社会心理状况有负面影响。此外,使用全球粮食不安全体验分级表数据的一项特别研究发现,全球各区域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具体的心理社会压力源与粮食不安全有关,与社会经济状况无关。还有大量证据表明粮食不安全与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包括儿童发育迟缓,以及中上等和高收入国家的超重和肥胖)存在关联。营养食品成本较高、粮食不安全的生活压力以及粮食限制的生理适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粮食不安全家庭面临的超重和肥胖风险更高。这表明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1和具体目标2.2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后者旨在消除一切形式的营养不良。中度和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发生率9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力和收入1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3.1 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2.3.2尚无定论具体目标2.3实现农业生产力翻倍和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翻番平均而言,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力系统性地低于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力,且在大多数国家,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还不到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收入的一半。现在确定取得了哪些进展还为时过早。衡量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生产力和收入*对于跟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3的进展至关重要,这一具体目标要求实现收入和生产力翻番。因此,具体目标2.3认可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在推动全世界粮食生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获取土地、其他生产性资源和投入、知识、金融服务、市场和机遇方面面临较大限制。在此方面,加强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抵御能力和适应能力对于扭转不断增加的饥饿现象和减少极端贫困人口比例至关重要。据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5.7亿个农场,大多数为小农场。在某些国家,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约占粮食生产者总数的85%。由于已确定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国际定义,粮农组织可以计算其平均劳动生产力和收入。关于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力,目前只能获取11个国家的数据,因为许多调查没有以可比形式报告农业中的劳动投入,即使这样做了,也仅限于作物生产。考虑到这些局限性,平均而言,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力系统性地低于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劳动生产力。可获取的小规模粮食生产者收入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多(38个国家),与大规模粮食生产者相比,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在这方面仍呈现系统性低下的状况。在大多数国家,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实际上还不到较大规模粮食生产者收入的一半,因而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目标2.3的核心要求,即实现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和生产力翻番。12.3.1 按农业/牧业/林业企业规模分列的每个劳动单位的产量2.3.2 按性别和土著身份分列的小规模粮食生产者的平均收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