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大连明丰泰达物流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 大连明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四年二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大连明丰泰达物流项目 建设单位 大连明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杨千豹 联 系 人 王惠敏 通讯地址 大连保税区黄海西二路 100 号兴杨工贸 联系电话 15840906378 传 真 邮政编码 116600 建设地点 大连国际物流园区 IVB-4-3 地块 立项审批部门 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和统计局 批准文号 大保经发改备 20132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其他仓储 589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2201.61 绿化面积 (平方米)2093 总投资 (万元) 11168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4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0.36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企业概况及项目由来 大连明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2 年 10 月,由大连保税区盛泉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和大连保税区兴杨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 企业注册资本为 600 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经营海陆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服务(含报关、报验) ;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仓储。目前,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经该企业研究决定,投资 11168 万元人民币,在大连国际物流园区 IVB-4-3 地块新建“大连明丰泰达物流项目” ,其占地面积为 32201.61m2,建筑面积 35221.34m2,计划建设常温仓库、高温仓库、低温仓库、办公楼、制冷机房、管理用房和消防水池。项目建成后,主要从事果蔬、水产品及肉类产品的仓储服务。本项目不提供物流运输业务,货物运输由客户自行负责。本项目不接纳包括机油、润滑油在内的化学品及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二、项目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为物流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 ( 2013 年修订)鼓励类中现代物流业 “第三方物流服务设施的建设” 的项目范畴, 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发 2改委附件后附) 三、项目与规划的符合性 1、与大连保税区规划符合性 大连保税区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城、一港和一个核心功能区”,其中“一个核心功能区” ,即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2、与大连保税流区区规划符合性 根据大连保税物流区规划中总发展目标为将规划区发展成为以保税和国际物流为主,以大宗货物为主,以国际和地区分拨为主的多功能综合物流园区。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局于 2011 年委托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开展大连保税物流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大连保税物流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正在审批过程中。 本项目位于大连大窑湾集装箱码头,是一个以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等商品的冷链仓储物流的综合性供应链一体化项目。 项目符合大连保税区规划 、 大连保税区规划的规划要求 (本项目与大连保税区关系见附图 1、与大连保税物流区关系见附图 2) 。 四、项目选址合理性 1、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投产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厂区内货物运输过程中运输汽车产生的尾气和噪声,及装卸过程中产生噪声。通过加强对场内车辆运转和装卸操作过程的管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项目周围均为国际物流园内其他物流公司。本项目是仓储业,主要为果蔬、肉类和水产品提供仓储服务,对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周边环境不会对本项目造成影响。 3、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 GB50072-2010)中的要求:冷库宜选择在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中, 且应位于周围集中居住区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使用氨制冷工质的冷库,与其下风侧居住区的防护距离不宜小于 300m,与其他方位居住区的 卫生和防护距离不宜小于 150m。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居民区为顺风里居民区,距离为 2510m,卫生和防护距离满足冷库设计规范 ( GB50072-2010)中的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五、项目的建设地点、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1、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连国际物流园区 IVB-4-3 地块。详见附图 3。 32、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11168 万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 40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0.36%。 六、生产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为年总仓储量 40 万吨。 本项目属于仓储业,主要为进出口果蔬、肉类和水产品提供仓储服务。其中果蔬类年存储规模为 10 万吨,肉类年存储规模为 15 万吨,水产品年存储规模为 15 万吨。 七、项目建设内容及组成 1、项目建设用地及规划 计划建设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32201.61m2, 建筑面积 35221.34m2。 拟建厂区地势平坦,为规划仓储用地,不存在搬迁问题。该场地内主要规划建设有:常温仓库、高温仓库、低温仓库、办公楼、氨制冷机房、管理用房、消防水池,本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见表 1-1,建筑物明细一览表见表 1-2。 表 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规划总用地 m232201.61 总建筑面积235221.34 计容建筑面积 m239684.63 占地面积212556.39 室外堆场面积 m24150.00 绿地率 % 6.50 容积率 1.23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 % 1.37 办公区用地面积 439.85m2建筑系数 % 51.88 占地面积 16706.39m2总停车位 个 17 4表 1-2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建筑面积 ( m2) 占地 面积 ( m2) 层 数 建筑 高度 ( m)冷藏间占地面积( m) 备注 1 钢结构库房 4695.56 4463.29 1 9.4 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2 办公楼 1326.38 439.85 3 12.9 钢混,耐火等级二级 3 冷库一期 (含氨制冷机房)14949.37 4152.36 1/4 25.35 2818.92 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4 冷库二期 14144.19 3500.89 4 25.35 2806.25 钢结构,耐火等级二级5 消防水池 105.84 -1 合计 35221.34 12556.39 2、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列于表 1-3 中。 表 1-3 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 工程 钢结构库房 普通仓库, 1 层,占地面积 4463.29 m2建筑面积 4695.56672 m2;计容面积 9158.85 m2,层高8 米,存储能力 3 万吨,主要存储对温度无要求的部分果蔬类 施工废水 施工噪声 施工弃土 施工扬尘 装卸货物产生噪声、办公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冷库一期 低温仓库( 4 层)、氨制冷机房( 1 层),占地面积 4152.36 m2;建筑面积 14949.37 m2;层高 6 米;存储能力 6 万吨,主要存储肉类、水产品,存储温度为 -25 冷库二期 常温仓库、高温仓库,占地面积 3500.89 m2;建筑面积 14144.19 m2;层高 6 米, 4 层;存储能力为 2 万吨,主要存储果蔬,高温仓库存储温度为 0-5 辅助 工程 消防水池 冷库一期南侧, 220m3 事故水池 冷库一期南侧, 500m3制冷机房 位于冷库一期西侧,占地面积 632.8 平方米,建筑面积 632.8 平方米,采用液氨制冷方式,液氨最大存储量为 14.6 吨, 液氨储罐位于制冷机房的中间位置 风险 环保 工程 化粪池 容积为 50m3,位置位于厂区西南侧 办公生活设施 办公楼 占地面积 439.85 m2;建筑面积 1326.38 m2;层高 3.6 米 办公人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公用 工程 供电设施 配电 : 1000KVA 设备噪声 供水设施 用水量: 977m3/a 设备噪声 5八、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项目厂区平面布置见附图 4。 项目厂区呈矩形。整个厂区冷库一期、冷库二期位于厂区北侧,钢结构仓库、办公楼位于厂区南侧,集装箱堆场位于厂区东侧。总图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区域北侧( 1#出入口)和南侧( 2#出入口)分别设置两个主要出入口,紧邻港八号路和港十号路,进入冷库的货物运输车辆由 1#出入口进出,普通货物和集装箱由 2#出入口进出。储氨器位于厂区西北角的氨制冷机房,生活区位于厂区南侧。 综上,厂区货物出入合理,装卸方便;氨制冷机房与生活区分开设置,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 九、原辅材料、能源动力消耗和主要生产设备 1、主要生产设备 表 1-4 主要生产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螺杆式压缩机 JJZ2LG20 台 2 2 蒸发式冷凝器 CXV-369GP 台 1 3 储氨器 ZA-8.0 台 1 工作压力: 1.8MPa 设计压力: 2.0MPa 全容积: 8m3 最大储存量 80% 介质密度: 566kg/ m34 辅助储氨器 FZA-60A 台 1 筒体直径: 400mm 5 排液桶 ZA-5.0 台 1 6 低压循环桶 DXZ1 台 2 7 集油器 JY-300 台 2 8 紧急泄氨器 XA-100 台 1 9 屏蔽氨泵 50P-40 台 3 10 室内消火栓泵 XBD5.2/30-30-HY 台 2 Q=30l/s H=45m,N=30kW 11 玻璃钢消防水箱 有效容积 18m3 套 1 12 消火栓稳压设备 XQG5-0.33-1000L 套 1 2、能源动力消 表 1-5 能耗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来 源 1 电 万度 182.12 市政电网 2 水 吨 1120 市政自来水 63、主要原辅材料 果蔬原料进场前采用瓦楞纸包装,肉类和水产品原料进场前采用密闭的塑料箱(袋)包装,确保原料进场前的包装坚固完整、防湿、耐压强度大、封口严密、不易散包,以避免二次包装对原料的破坏。 表 1-6 主要原辅料 序号 名称 年存储量 备注 1 果蔬 10 万吨 2 肉类 15 万吨 3 水产品 15 万吨 十、配套公用工程 ( 1)给排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仓库清洗用水,总计约为 1120t/a,由园区自来水管网提供。 本项目排水量约为 956t/a,主要为生活污水,经厂区废水总排放口排入市政下水管网,污水排入大窑湾污水处理厂。大窑湾污水处理厂现状污水处理能力为 8 万 t/d,采用改良的A/O、 A2/O 处理工艺。 ( 2)供暖、制冷 项目物流仓库不采暖。办公区域取暖方式为集中供热,由惠天热电提供。夏季制冷为空调制冷。 冷库采用液氨制冷方式,制冷机采用冰山集团 JJZ2LG20 型热虹吸式油冷却氨螺杆制冷压缩机组,配高效油分,该型机组压缩机配置有内容积比调节机构和能级调节机构,可保证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不同负荷条件下始终运行在效率最高点。低温冷藏间设 -25蒸发温度系统,高温冷藏间设 5蒸发温度系统,液氨常年最大存储量为 14.6 吨,储氨器工作压力 1.8MPa。 ( 3)供电 本工程主要生产设备及消防用电设备属于二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电源拟从场区外 10kv 开闭站引入两路 10KV 高压线至本厂的总变配电室。根据厂区状况及负荷分布,设计拟采用变配电的设计方案为:总变配电室与制冷机房毗邻,为制冷机房、冷库等提供低压电源,另在办公等配套用房等提供低压电源 (4)其他 厂区内不设员工食堂和宿舍,员工就餐为外购。 7十一、人员编制和工作制度 厂房运营期间定员 30 人,流动人员(主要为货物运输司机、临时装卸工等)约为 20人。全年营运 360 天,行政办公人员办公时间为 8 小时 /d,其他人员为三班运转。 十二、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分 2 期建设,其中: 1、一期工程:钢结构库房、办公楼、冷库一期厂房,建设工期为 10 个月(冬季不生产) ,即从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5 月。 2、二期工程:冷库二期厂房,建设工期为 4 个月,即从 2017 年 6 月 2017 年 10 月。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和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用地现为空地,没有进行过工业生产,不存在原有工业污染源。 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项目地理位置 拟建项目位于大连国际物流园区 IVB-4-3 地块。项目周围均是大连国际物流园其他物流企业。周边环境简图见附图 6,周围环境照片见附图 7。 1. 地质、地貌 在勘探控制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 ( 1)含砾粉土( Q4dl)灰褐色,干稍湿,松散,主要由粉土和砾石组成,有植物根系存在,砾石成分为石英岩,呈亚圆状,其含量占总质量的 30%左右,粒径 5mm 10mm。分布全场地。层厚: 0.40m 2.90m;平均厚度: 0.71m;层底标高: 42.33m 56.49m。埋深 :0.40m 2.90m。 ( 2)全风化片麻岩( ArDgn) :黄褐色,原岩已风化呈砂土状,有残余结构强度。全场场地分布连续。层厚: 0.60m 2.30m;平均厚度: 1.45m;层底标高: 41.53m 54.99m。埋深 :1.30m 3.90m。 ( 3)强风化片麻岩( ArDgn) :黄褐色灰褐色,原岩为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片麻理和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最大揭露厚度: 8.40m。埋深 :4.20m 11.40m。 ( 4)中风化片麻岩( ArDgn) :灰褐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片麻理、裂隙发育 ,风化不均匀,沿节理面有次生铁质沉积物和次生矿物,岩芯呈短长柱状,锤击沿节理面易裂开, 属软岩, 岩体较完整,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最大揭露厚度: 1.60m。 埋深 :11.10m12.90m。 场地天然状态下不存在坍塌、滑坡、泥石流、液化土层、采空区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 中的划区,本地区地震烈度属于 7。 2. 气候与气象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大气环流以亚风带和副热带系统为主。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气侯特色。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侯温和、空气温润、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由于受黄、渤海影响,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侯。 ( 1) 气温 9大连保税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北纬约 39.1左右) ,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年平均温度 10.4,市区极端最高气温 35.3, 极端最低气温 -21.1, 年平均逆温天数 175 天, 出现逆温的时间多为早晨与傍晚。( 2)气压 气压的升降变化,伴随着风速变化也对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累年各月气压变化趋势见表 2-1。 表 2-1 累年各月气压变化趋势 气压 (KPa) 月份 平均气压 极端最高气压 极端最低气压 1 101.4 103.2 99.12 101.3 102.9 98.8 3 100.9 102.8 98.84 100.4 102.1 99.2 5 99.9 101.4 97.76 99.3 100.6 97.7 7 799.3 100.4 97.58 99.6 100.8 97.1 9 100.2 104.5 99.510 100.9 102.3 99.0 11 100.2 102.8 99.212 101.4 108.0 99.0 年 100.5 108.2 97.1( 3) 降水 大连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6、 7、 8、 9 月)四个月,累加降水量为 502mm,占全年降水量( 687.8mm)的 72.97%。 ( 4)湿度 大连地区由于三面环海,因此受海风影响,湿度较大,特别是夏季( 6、 7、 8、 9 月)在刮南风和东南风时,湿度明显高于其它月份。根据多年观测数据统计整理的各月及年平均相对湿度见表 2-2。 10表 2-2 累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月份 平均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数() 1 58 199.8 56 2 59 200.0 663 57 241.3 65 4 56 253.2 645 59 288.7 65 6 74 261.9 597 86 219.1 49 8 82 227.9 549 70 246.7 66 10 64 236.3 6911 61 189.2 63 12 59 184.2 63全年 66 2748.3 62 ( 5)日照 根据累年气象资料统计,大连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计为 2748.3 小时,其中 4、 5、 6月日照时间较长(超过 250 小时 /月以上) ,冬季日照时间较短,一般日照时间在 200 小时 /月以内。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见表 3-5。 ( 6)风情特征 风向:大连地区冬季由于蒙古高压势力较强,多北和西北季风;夏季则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多南和东南季风;春秋是冬夏两季的转移时期,所旋过境频繁,风向多变。风速:大连市区一年四季由于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以及地面粗糙度,海陆分布协同作用,风速呈明显的年变化规律,全年度中有 6 个月的平均风速在 5.5m/s 以上,主要分布在春、冬两季,夏季平均风速最小,如:八月份的风速为 4.0m/s,年大风日数(风速 17m/s)50 天左右。全年 6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 70 天,大风天数发生几率约占全年的 16。 11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大连保税区于 1992 年 5 月和 2000 年 4 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是目前中国大陆开放程序最高、政策最优的综合性经济区域之一。 大连保税区比照国际惯例,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 享受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海关对出、入区的货物实行 24 小时通关服务,进区货物可以实现“直提直放” 。境内外的经济法人和自然人可在保税区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 (合作 )、港澳台资以及内资等企业。企业类别包括贸易公司、加工企业、仓储企业、物流分拨企业、商业服务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大连保税区经过多年建设,区内水、电、气等各项基础设 施配套完善。区内绿树成荫,道路整洁,环境优美,社会服务优良。 大连保税区经济发展己具规模,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塑料、家用电器为主的加工产业,以汽车、石油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大市场,及为其配套服务的仓储物流体系。区域经济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大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作为大连市人民政府的 派出机构,对大连保税区行使管理职能。 大连保税区以大窑湾港为依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 建立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 大连国际物流园区是经大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大连保税 区,大连港务局、大连周永子国际机场联合开发,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目标的经济区域,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代表大连市人民政府对该区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大连国际物流园区是保税区、海港、空港三方 “强强 ”联合组成的立体化、多方位、快捷便利、政府优惠的物流平台与网络,是大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载体,是中国北方与世界各洲之间开展经贸往来的国际物流基地。 12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 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数据参考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芳烃原料改造项目环境监测报告 ,由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 2011 年 12 月 05 日至 2011 年 12月 12 日(距本报告引用时间 2 年 5 个月) 。 设置两个监测点位,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经纬度及各点位监测内容见表 3-1,监测点位布设见图 3-1。 表 3-1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经纬度及监测内容 点位编号 经纬度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 1# N 38 58 54.01 E 121 51 01.07 SO2、 NO2、 TSP、 PM10连续监测 7 天, SO2和 NO2每天连续监测不少于 18 小时, TSP 和 PM10每天连续监测不少于 12 小时 2# N 39 00 05.00 E 121 50 35.05 图 3-1 监测点位布设图 850m 2150mN 13监测结果表明: SO2:评价区域内 SO2的检出率为 100%,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 0.0130.256mg/m3之间,最大值占相应标准的 51.2%(标准为 0.50 mg/m3) 。各监测点 SO2的日平均浓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最大日均值为 0.108 mg/m3,占相应标准的 72%(标准为 0.15 mg/m3) 。各监测点 SO2一小时和日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相应的标准要求。 NO2: 评价区域内 NO2的检出率为 100%, 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 0.0110.118mg/m3之间,最大值占相应标准的 59%(标准为 0.20mg/m3) 。各监测点 NO2的日平均浓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最大日均值为 0. 081 mg/m3,占相应标准的 101%(标准为 0.08 mg/m3) 。各监测点 NO2一小时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相应的标准要求,日平均浓度出现超标。追其超标原因,主要受冬季燃煤采暖影响。 TSP: 评价区域内 TSP 的检出率为 100%, 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 0.0510.176mg/m3之间, TSP 的日平均浓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最大日均值为 0. 149 mg/m3,占相应标准的 49.1%(标准为 0.30mg/m3) 。 PM10: 评价区域内 PM10的检出率为 100%, 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检出范围在 0.040.211mg/m3之间, PM10的日平均浓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最大日均值为 0. 140 mg/m3,占相应标准的 93.3%(标准为 0.15mg/m3) 。 二、声环境质量现状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用 2014 年 2 月 16 日本项目选址处进行现场实测。 昼间等效声级达到 48.8dB( A) 、夜间等效声级为 40.6 dB( A) ,本项目选址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类区标准,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三、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无地表水系。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表 3-1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与项目所在地相对位置、距离 概况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顺风里小区 WN, 2150m 9 栋建筑,约1900 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西北方向距离本项目 700m 处有一动迁小区(顺意里小区) ,根据大开管办发 201013号文件“关于印发顺意里、顺风里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顺意里和顺风里两个居住区的居民将搬迁至小孤山居住区动迁住宅处,目前顺意里小区基本动迁完毕,且该小区已停止水电供给,该小区处于无人居住状态,不作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 14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及其修订的二级标准,氨气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表 1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一次值 0.02mg/m3。具体见表 4-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 mg/m3污染物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TSP 0.20 0.30 /PM100.07 0.15 / SO20.06 0.15 0.50 NO20.04 0.08 0.20 2、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3 类标准,具体见表 4-2。 表 4-2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 65 55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污水排放执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 21/1627-2008) 中排入设置污水处理厂的收集管网系统的污水排放标准,具体见表 4-3。 表 4-3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DB21/1627-2008) 单位: mg/L 污染物 CODcrBOD5SS 氨氮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00 250 300 30 2、运营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 12348-2008)3 类标准,详见表 4-4。 表 4-4 噪声排放标准表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3 65 55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详见表 4-5。 表 4-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153、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9-2001)执行。危险废物的暂存执行危险废 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 GB18597-2001) (公告2013 年第 36 号) 。 4、氨气无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4544-93)中表 1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即 1.5mg/m3。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按照“关于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辽环发 200734 号) ,新建项目要认真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原则, 把允许排污总量压缩至最低水平。 本工程涉及的总量控制指标为 COD、NH3-N。 16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 一、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及产污节点图 本项目仓库存储的货物主要是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本项目不进行清洗、肉类分割、肉类化冰等加工。不接纳包括机油、润滑油在内的化学品及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货物储存主要流程简述如下: 货物入库 :货物由运输车辆运至各仓库的装卸区,利用叉车通过登车桥卸货并把货物运至仓库货架暂存。 货物运出 :根据委托合同,将货物用叉车运至装卸区装车,由运输车辆运出。其中部分货物需拆除外部大包装,以小包装的形式分批次运出,产生废包装材料。 图 5-1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17二、 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1)废水排放: 项目废水主要来自仓库地面清洁废水以及员工生活污水。 仓库地面清洁采用人工清扫拖布擦 拭的方式,年用水量约为 400t,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5%计,则年产生废水量约 380t。果蔬等原料进场前的包装严密,因此仓库地面清洁水成分简单,主要污染因子为 SS、 COD,且 COD浓度较低。仓库地面清洁废水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进行初步处理后,进入市政下水管网。 表 5-1 地面清洁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表 污染因子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CODcr20 0.0076 0.0076 SS 300 0.114 0.114 生活用水主要由厂区固有员工及厂区流动人员组成,其中固有员工 0.06t/人 d30人360d=648t/a;流动员工 0.01t/人 d20人 360d=72t/a。则生活用水总量为 720t/a,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576t/a。进入化粪池进行消解处理,污染物浓度见下表: 表 5-2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表 污染因子 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CODcr 300 0.173 0.173 BOD5250 0.144 0.144 SS 300 0.173 0.173 NH3-N 30 0.017 0.017 ( 2)防治措施 仓库地面清洁废水汇同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消解 处理后,通过区域内市政管网进入大窑湾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化粪池位于项目厂区西南角。 ( 3)废水排放口设置 本项目废水总排口拟设置在厂区东南角处,排放口使用混凝土,并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 GB15562.1-1995 的要求,在废水排放口设置明显标志牌。 2. 噪声排放及防治措施 ( 1)噪声源 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制冷机房设备噪声、运输车辆场内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和装卸过程产生的噪声。 18根据类比调查,制冷机房设备噪声源强约为 80 dB(A),单台大型货物运输车辆的噪声源强约 70dB(A),货物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源强约为 5565dB(A)。 ( 2)防治措施 制冷机房设备噪声主要通过采取设备基础减震 ,制冷机房及建筑材料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加强对货物运输车辆停泊的进出管理,尽量缩 短汽车的怠速停留时间,禁止车辆在场内鸣笛,同时在停车场附近设绿化带,尽量缩短汽车出入口停留时间以减少汽车噪声及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影响; 要求运输车辆尽量进入仓储库内进行装卸货物,并在货物装卸时轻拿轻放。 本项目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噪声可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 12348-2008)中 3 类标准要求,对厂界外声环境的影响不明显。 3. 固体废弃物排放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仓储产生的破损 、过期或变质的货物、废包装材料、叉车换下的废电瓶以及员工生活垃圾。 变质干杂、过期肉类、水产品和食品等产生量按货物量十万分之一,计约 4t/a,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货物供应商召回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销毁、采取补救措施,再者由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销毁; 废包装材料包括废包装纸箱、木条,产生量约 1 t/a,定期由废物回收站上门收购,不外排。 叉车电瓶属于危险废物( HW49其他废物) 。换下的旧电瓶在厂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妥善处理。 固定员工生活垃圾按 0.4kg/人 d计算,流动人员生活垃圾按0.1kg /人 d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14kg/d、 5.04t/a。要求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由专人负责收集,送至市政指定垃圾堆放点,再由垃圾清运车负责清运。垃圾厂内存储过程中应注意密闭,严防冬季风力较大垃圾扩散、夏季腐殖变坏滋生蚊蝇。 固体废物的统计及处置情况见表 5-3 所示。 19表 5-3 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置情况表 序号 废弃物名称 年排放量(吨 ) 产生环节 固废类别 处理措施 1 变质过期食品、肉类、水产品 4 运输检验 一般废物 由货物供应商召回进行无害化处理、监督销毁、补救或由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查封、扣押2 废纸质包装材料 1 包装 一般废物 废品回收站 3 办公生活垃圾 5.04 职工办公生活 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4 叉车电瓶 叉车 危险废物 HW49 交由危险废物单位处置 4. 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货车产生的汽车尾气、 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而可能导致的氨外逸。 ( 1)汽车尾气 本项目的汽车尾气主要来源于每天进出厂区装 卸货物的运输车辆。根据统计资料及类比调查, 车辆进出停车场 (怠速 5km/h) 平均耗油量为 0.10L/km, 正常行驶 (车速 5km/h)平均耗油量为 0.09L/km。停车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汽车所排放的废气中所含的 CO、 HC和 NO2,汽车尾气主要污染因子及排放的浓度范围参见下表: 表 5-4 汽车废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容积比) 污染物 单位 柴油车 汽油车 CO % 3.8 6 2 HC ppm 2000 5000 1000 NO2ppm 500 2500 2500 本项目货物年周转量约 40万吨 ,每天进出厂区装卸货物的货车流量约 50辆汽车。由于货运汽车进出项目区时间较分散,汽车启动时间较短,废气产生量小,加之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开阔,废气易于扩散,且项目区内进行了绿化,对汽车尾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项目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无组织排放的氨气 本项目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 制冷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工质在系统中藉助压缩机械能输送流动,完成制冷循环。对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规范标准,氨制冷系统属于第二级释放源,制冷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易燃物质;即使释放也是在压缩机、氨泵的轴封处和阀门、法蓝、管件接头等密封处偶尔的、短时的发生;同时氨的比重很轻,在标准状态下,氨的比重是 0.59kg/m3。仅为空气的 0.546,而且其扩散能力较强,扩散系数为17 10-2cm2/s,仅次于氢、氧。 20根据建设单位设计数据,本项目冷库制冷剂总在线量为 14.6t,制冷剂补充量为 0.2t/a,冷库的制冷剂氨的泄漏量约 0.023kg/h,冷库氨在正常工况下的自然损耗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表 5-5 氨无组织排放量估计 无组织 排放源 污染物 面源高度 m 排放源面积 m2排放量 kg/h 宽度( m) 长度( m) 制冷机房 氨 6 10 63.28 0.023 2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废 气 污 染 物 停车场 汽车尾气 制冷机房 氨的无组织排放 0.023kg/h 0.023kg/h 水 污 染 物 生产废水 水量 380t/a 380 t/a COD SS mg/L 20 300 t/a 0.0076 0.114 mg/L 20 300 t/a 0.0076 0.114 生活污水 水量 576t/a 576t/a COD BOD S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