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XX市中实学校翻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翻建 项目 建设单位: 哈尔滨科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5 月 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项 目 名 称: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翻建 项目 环 评 文 件: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类 别: 新建 委 托 单 位: 哈尔滨科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编 制 单 位: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评 价 证 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 1719 号 法 人 代 表:孙宝魁 项目负责人: 姓 名 职 称 登记证编号 签 名 孙宝魁 高级 B17190031200 编写人员: 姓 名 负责的主要章节 岗位证书编号 签 名 范琳茹 项目基本情况、自然和社会简况、环境质量现状、适用标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 B171900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 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 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13 评价适用标准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8 环境影响分析 .19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 结论与建议 .32 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审批登记表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 周边环境图 附图 3:建设项目 平面布置 图 附件 1: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定位的函 附件 2: 土地证 附件 3: 土地使用情况说明 附件 4:监测报告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翻建 项目 建设单位 哈尔滨科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满起 联系人 朱德全 通讯地址 哈尔滨市 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 联系电话 13945095381 传真 邮政编码 150080 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 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 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中 等教育 P823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8858.0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68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5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6 年 7 月 1、项目由来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是 1995 年经哈尔滨市教委批准,由黑龙江省中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集初、高中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哈尔滨中实学校现有教学班51 个,初中 27 个班,高中 24 个班。学生 2265 人,高中 1055 人,初中 1210 人。教职员工 175 人,高中专任教师 80 人,初中专任教师 76 人,学历达标率达到100%,行职人员和工人共 19 人。 哈尔滨中实学校现有的两栋教学楼为购置原有房屋至今已有 60 多年历史,两栋教学楼内部分楼层和教室的墙体及窗户已出现裂缝,几近危房。因此为了师生的教学安全,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提出在 2014 年对现有教学楼实施翻建计划。 2、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 2 建设项目 不 属于国家发布和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中 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 ,故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 哈尔滨 市 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 。项目周围市政配套设施完善,项目占地类型为教育 科研 用地,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 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哈尔滨市中实学校院内 。 从项目所在地建筑物和街道朝向来看, 项目北侧 紧邻中国移动通信办公楼及哈尔滨市中实学校食堂 , 项目南侧紧邻和兴路(城市主干路) ,隔 和兴 路为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项目西侧为 师院街 ,隔 师院街 为 居民楼 ,项目东侧 为居民楼 。 5、本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现由哈尔滨科技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改扩建。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校内原有的高中初 中两栋教学楼,保留原有食堂,在校内西南侧新建一“回”字形错层结构教学办公楼供哈尔滨中实学校教学及办公使用 。 项目总占地面积 8858.06m2,总建筑面积 3022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4675m2,地下建筑面积 15547m2),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1,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 表 1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 类别 建设内容 总建筑面积 m 备注 主体 工程 教学办公 楼 (含阁楼) 14615 地上错层结构 , 从教学办公楼西侧到东侧依次设计为二层、三层和五 层 结构。 辅助 工程 升降棚 60 载车升降的棚 子,通往地下停车场 停车场 15547 地 下一、二 层 ,停车泊位 98 个,地下二层含独立设备间(有水泵房、换热站、风机房、变电室等设备) 公用 工程 供水 依托哈尔滨市自来水供水管网 供热 由 区域 集中供热,燃煤分担量为 1208.88t/a 供电 市政供电 3 排水 实验室清洗废水经调节池处理后同生活 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经 文昌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环保 工程 噪声 地下独立设备间 采取隔 声 减振等措施 固体废物 垃圾收集箱 、危废暂存间 废气 地下停车场设置 排风 系统及排气筒、化学实验 室设置通风厨、排风机及活性炭吸附 废水 实验室清洗废水设置调节池 绿化 种植树木 表 2 项目 经济技术指标 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8858.06 / 2 总建筑面积 m2 30222 地上建筑面积 14675m2,地下建筑面积 15547m2(包括停车场及独立设备间) 3 容积率 1.66 / 4 建筑密度 35.22 / 5 建筑限高 m 二层: 8.6 三层: 13.0 五层: 24.0 / 6、公用工程 ( 1)给水工程 本项目供水由哈 尔滨市自来水供水管网提供。主要为师生生活用水 和实验室用水 。 生活用水 项目建成后学校人员不发生变化。 在校学生为 2265 人, 教师 175 人,共计2440 人。 生活用水量按 20L/人 d 计, 学校开课天数按每年 270 天计,项目生活总 用水量为 48.8m3/d, 13176m3/a。 实验室用水 本项目教学楼内设置初、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 3 间。实验室用水主要为化学和生物实验室用水,物理实验室 不用水。 4 化学和生物实验室每天实验人数约为 400 人, 总用水量约为 0.5m3/d,135m3/a。 综上,本项目总用水量为 49.3m3/d, 13311m3/a ( 2)排水工程 项目 废水 排放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 为 39.04m3/d,10540.8m3/a, 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再经 文昌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实验室废水主要为器皿设备清洗废水,排放量为 0.4m3/d, 108m3/a,实验室废水经调节池预处理,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后同生活污水共 同排入市政排水管网,进入文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项目废水总排放量为 10648.8m3/a。主要污染物为 COD 和 NH3-N。 生 活 用 水自 来 水1 3 1 7 63 8 4 01 5 3 3 6损 耗1 0 5 4 0 . 82 6 3 5 . 22 2 5 0实 验 室 用 水生 活 用 水排 入 市 政 污 水 管 网经 调 节 池 预 处 理 后 排 入 市 政污 水 管 网损 耗 7 6 83 0 7 2单 位 : t / a图 1 项目水平衡图 ( 3)供热 本项目不建设供热锅炉,由 区域 集中供热。本项目总 供热 面积 30222m2,燃煤分担量为 1208.88t/a。 8、项目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为 2014.72016.7 5 9、环保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 6800 万元,环保投资 155 万元,占总投资的 2.3%。 表 3 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内容 投 资(万元) 噪声防治 独立设备间设置隔声、减振措施,教 学楼临和兴路一侧设置隔声窗 85 大气污染防 治 地下车库设置排风装置 化学实验室内设置通风厨、排风机和活性炭 10 水污染防治 调节池 4 固体废物处置 垃圾 收集箱、危废暂存间 6 绿化 树木种植 50 合计 155 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本次建设内容为对原有的两栋教学楼进行翻建,保留校内现有食堂。 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哈尔滨中实学校现有食堂环保措施完备,食堂内设有油烟净化装置,所产生的油烟经独立 烟道高于楼顶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区域环境质量良好。 项目原有工程概况如下: 哈尔滨市中实学校是 1995 年经哈尔滨市教委批准,由黑龙江省中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集初、高中一体的全日制学校。学校位于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 学校总占地面积 9476 m2,建筑面积 14000 m2, 共建设 2 栋教学楼和 1 栋食堂,其中,高中教学楼建筑面积 8785 m2,初中教学楼建筑面积 3100 m2,食堂建筑面积 2115 m2。 教学楼设置有学生教室、 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 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形体室、乒乓球室、音乐教室、画室 等,食堂设置4 个灶头和 1500 个餐位 。学校现有教学班 51 个,初中 27 个班,高中 24 个班。学生 2265 人,高中 1055 人,初中 1210 人。教职员工 175 人。 ( 2) 原有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 原有工程建设内容详见表 4 表 4 原有工程 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 类别 建设内容 总面积 m 备注 主体 工程 高中教学楼 建筑面积 8785 五层建筑,一层设置 图书室、形体室、乒乓球室、音乐教室、画室 ;二层设置 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 、生物实验室;三至 五层为教室,共有教室 40 间。 初中教学楼 建筑面积 3100 五层建筑,一 层设置 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 、生物实验室;二至五层为教室,共有教室 30 间。 食堂 建筑面积 2115 四层建筑,设置 4 个灶头和 1500 个餐位 辅助 工程 操场 占地面积 6100 包括教学楼前后 2 个操场 停车场 建筑面积 471 地上停车泊位 40 个 公用 供水 依托哈尔滨市自来水供水管网 7 工程 供热 由 区域 集中供热,燃煤分担量为 351.40t/a 供电 市政供电 排水 实验室清洗废水经调节池处理后同 生活 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经 文昌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环保 工程 固体废物 垃圾收集箱 、危废暂存间 废水 实验室清洗废水设置调节池 绿化 种植树木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与范围 工程所在地哈尔滨市介于北纬 4509 4625,东经 12622 12740之间,地处我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南端。西 北与肇东、兰西、绥化接壤,东南与巴彦、宾县、尚志市相连,西南与五常、双城市毗邻。市区总面积 7086km2。 (2)地形特征 哈尔滨市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地域平坦,平均海拔 151m。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西北为呼兰河、泥河流域低洼地带,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总的地形特点是岗、平、洼地交错分布。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拨 132 至 140m 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拨 145 至 175m 之间,由第一阶地逐步 过渡,无明显的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侵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农业区,本工程即建于此阶地上。第三级阶地海拔 180 至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逐渐过渡张广才岭之余脉丘陵地区。 二、气候 哈尔滨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因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季风区,常受西伯利亚冷干气团 (冬季风 )和副热带暖湿气团 (夏季风 )影响,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按全省季节划分指标,其四季如下: 4 月中旬 6 月上旬为春季, 6 月中旬 8 月中旬为夏季 , 8 月中旬 10 月上旬为秋季, 10 月中旬 4月上旬为冬季。四季气候变化很大,冬季漫长、严寒;夏季较短、湿热;春多大风,易干旱、秋温骤降,多冻害。尤以冬季结冰期长著称,素有 “冰城 ”之称。 年日照时数 (以市区为例 )为 2641 小时,多集中在 3 10 月,月日照时数均在 200 小时以上。 9 年平均气温 3.6 ,冬季在极地大陆 (冷、干 )气团控制下,气候严寒、干燥。 1 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19.4 。 10 月 5 日到翌年 5 月 2 日 (210 天左右 ),日最低气温小于 0 。 12 月 30 日到翌年 2 月 2 日,日最低气温 30 ,其中 30 的最多日数为 26 天。地面稳定冻结期多出现于 11 月上旬到翌年 4月上旬,长大 5 个多月。最大冻土深度为 2.05m(1981 年 3 月 4 日 )。松花江哈尔滨段封冻期为 135 天 (11 月 26 日翌年 4 月 9 日 )。 夏季受暖湿气团支配,气候湿热、湿润。高温日数不多。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2.8 。 年降水量较适中,但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523.3mm,年际变化较大。 冬季多为降雪。降雪期长大半年 (10 月中旬翌年 4 月中旬 )。但降雪日数不多,普遍为 20 多天。 四季风向多变,但以偏南风占优势,属主 导风型。年平均风速为 4.1m/s。 4月最大 (5.4m/s), 5 月次之 (5.0m/s), 8 月最小 (3.2m/s)。 7 月次之 (3.4m/s)。 最大风速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SW),占 38%。次为南南西风 (SSW)占 21%。 三、水文状况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松花江常年水位水深 4-7m,最大流量 15700m3/s, 1998 年百年不遇的最高洪峰流量大 17400m3/s,最高水位120.9m。年平均流量 1344m3/s,平均水位标高 115.8m,平水期平均流量719.5m3/s,枯水期平均流量 166.6m3/s,最低水位 111.30m。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江段属平原河流,河床变化小,江面较宽,主河槽宽 400-600m, 4-5 月为春汛,7-9 月进入雨季, 11 月初开始结冰, 11 月下旬封冻,封冻期大 5 个月之久,冰冻厚度 1.0m。松花江是哈尔滨的雨污水受纳水体,也是全市人民的饮用水源,因此,松花江的水 质、水量与哈尔滨市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休戚相关。 10 四、森林、植被 全市森林面积 225.3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42.66%;活立木总蓄积 1.9 亿立方米;草原面积 369.26 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 20.35%。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区划及人口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东北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是著名的北方旅游城市,素有 “冰城 ”之称。全市总 面积 53067.95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7086 平方公里。哈尔滨市有 8 个区,有 3 个县级市, 7 个县, 112 个建制镇。 全市 有 总人口 963.62 万人。 二、城市功能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并且是冬季冰雪旅游的著名城市。哈尔滨市交通、能源、邮电、通讯、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市区环境卫生整洁;商贸、旅游、娱乐、饮食服务独具特色;金融业、保险业、信息咨询业、房地产开发业发展迅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 哈尔滨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和商 品粮基地之一,是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全国闻名的电机、锅炉、汽轮机三大动力设备厂。哈尔滨轴承厂是全国轴承行业三大厂之一,第一工具厂和量具刃具厂是精密复杂工具、量具刃具的综合性生产的大型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另外,还有飞机制造、汽车、铁路货车、电线电缆、机械制造、纺织、食品、酿酒、制糖、制药、木材加工等大批轻工企业,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哈市正在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继续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化工五个支柱产业。国民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6.16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172.95 亿元;第二产业 250.09 亿元;第三产业 393.12亿元。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 452.16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473 元。 哈尔滨市现有高等院校 24 所,在校学生 6 万人;各类科研机构 350 多家, 12 科技人员 28 万人,科技教育实力列中国大城市的第七位。 四、人力资源 哈尔滨市作为中国科技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拥有多科学、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拥有各行各业熟练工人近 200 万人,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五、对外贸易 哈尔滨在历史上就曾经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城市。近年来地方贸易发展迅速,“哈尔滨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 ”和 “哈尔滨冰雪节经贸洽谈会 ”每年举办一届,形成了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优势,是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及内陆沿海发大地区打入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是东北亚地区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的最佳地点。 六、交通运输 哈尔滨机场是国际重要航空港,通航 40 多条国内外航线;哈尔滨港是国内八大内河港之一,沿松花江经黑龙江可直接出入日本海;哈尔滨火车站处于 5条铁路干线交汇点上,西北接西伯利亚铁路直通欧 洲,向东连接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南下可达北京并连接国内各大城市与世界各地往来;哈尔滨高速公路直达北京、大连、大庆等, 7 条主要公路呈放射状通往东北各地。 哈尔滨市是中国内陆开放的中心城市、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城市,享受国家赋予的一系列倾斜政策,特别是哈尔滨设有经国务院批准的 “内陆港 ”,是中国内陆城市的第一个内陆口岸,是没有海岸的港口城市,集装箱货物可直接入港入关、出港出关,弥补了没有海港的不足。 1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 2013 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内容, 2013 年哈尔滨市 环境空气 质量达标天数为 239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 65.5%。首要污染物 171 天为细颗粒物( PM2.5), 75 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75 天为二氧化氮, 2 天为二氧化硫。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为 81 微克 /立方米、 119 微克 /立方米、 56 微克 /立方米、 44 微克 /立方米,年评价均超标;一氧化碳和臭氧年评价达标。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参照离本项目最近的南岗学府路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 根据 2013 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南岗学府路细颗粒物( PM2.5)、可吸入颗粒物( 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为 92 微克 /立方米、 134 微克 /立方米、 77 微克 /立方米、 30 微克 /立方米,年评价均超标。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纳污水体为松花江, 根据 2013 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为优, III 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100.0%。出境断面牡丹江口上断面主要监测指标高猛酸盐指数年均值同 比降低 3.0%。 12 条一级支流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支流入松口内断面水质达规划目标比率为 41.7%,同比持平。阿什河水质总体状况为轻度污染,但其入江口内断面水质为重度污染。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磨盘山水库水质为类,水质达标率为 100.0%,水体属于中营养状态。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岗区,根据 2013 哈尔滨环境质量概要, 南岗区昼间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56.3 分贝,夜间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48.4 分贝。项目所在区域整体声环境良好,项目区域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 南岗区和兴路 121 号,哈尔滨市中实学校院内 。 从项目所在地建筑物和街道朝向来看, 项目北侧 紧邻中国移动通信办公楼及哈尔滨市中实学校食堂 , 项目南侧紧邻和兴路(城市主干路) ,隔 和兴 路为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项目西侧为 师院街 ,隔 师院街 为 居民楼 ,项目东侧 为居民楼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5。 表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 要素 方位 项目边界距离 ( m) 环境敏感目标 人群 分布 环境质量要求 1 环境空气 环境噪 声 N 紧邻 中国移动通信办 公楼 100 人 GB3095-2012 二级GB3096-2008 1 类 S 80 哈尔滨幼儿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 2000 人 E 39.7 居民楼 1000 人 W 15.6 居民楼 1000 人 2 水环境 S 松花江 GB3838-2002 类 15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3、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1 类 4、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三级 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 类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总量 控制 指标如下: COD( 300.5mg/L) 3.20t/a NH3-N(30.43mg/L) 0.324t/a SO2: 1.23t/a 烟尘: 1.37t/a NOX: 3.55t/a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污染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工程施工期间的场地平整、土方开挖、道路修筑、房屋修筑、装修等建设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污水等污染物。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场 场场 场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场 场 场 场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 场图 2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图 3 运营期实验 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样品实验、分析 取得数据 清洗仪器、整理仪器 实验 结束 G G 仪器准备 试剂准备 样品准备 S、 W 注: G-废气、 W-废水、 S-固废 17 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如下: 1.1 环境空气 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土方挖掘,建筑材料、残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施工期施工机械、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空气的影响。 1.2 水环境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程施工废水。 1.3 固体废物 施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和残土,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1.4 声环境 施工期中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营运期的主要污染如下: 2.1 环境空气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空气污染物为 SO2、 NOX、烟尘的(分担量)和化学实验室实验废气及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 2.2 水环境 本 项目 排水为生活污水和实验废水, 主要污染物为 COD、 NH3-N。 2.3 声环境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水泵、换热站等设备噪声及来往车辆噪声 。 2.4 固体废物 本项目营运期的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一般固废为生活垃圾及生物实验废物(植物残枝);危险废物为实验室的废化学试剂、实验废液(酸、碱、有机废液)和生物实验废物 (鱼、兔、蛙等机体组织)、培养基 、一次性实验用具 等废物。项目排风系统末端的活性炭定期更换,会产生少量的废活性炭。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供热 SO2 NOX 烟尘 - 1.23t/a(分担量 ) 3.55t/a(分担量 ) 1.37t/a(分担量 ) 化学 实验室 氯化氢 硫酸雾 0.05t/a 1.45mg/m3,2.510-3t/a 地下停车场 NO2 非甲烷总烃 CO 0.0036t/a 0.0040t/a 0.0543t/a 0.0036t/a 0.0040t/a 0.0543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NH3-N 300mg/L 3.16t/a 30mg/L 0.32t/a 300mg/L 3.16t/a 30mg/L 0.32t/a 实验 废水 COD NH3-N 325mg/L 0.04t/a 35mg/L 0.004t/a 325mg/L 0.04t/a 35mg/L 0.004t/a 固 体 废 物 师生 生活垃圾 329.4t/a 329.4t/a 实验室 实验废液 0.8t/a 0.8t/a 废试剂 0.05t/3a 0.05t/3a 废活性炭 0.02t/a 0.02t/a 生物实验 废物(鱼、兔、蛙等机体组织 、植物残枝 )、培养物、培养基 、一次性实验用具等 0.1t/a 0.1t/a 噪 声 设备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