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 分析 报告 2020 年 3 月 目 录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及核算方法 . 1 (一)产业体系 . 1 (二)核算框架 . 2 (三)核算方法 . 4 二、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态势 . 5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迅猛 . 6 (二)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 . 7 三、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发展情况 . 10 (一)工业数字化装备产业快速增长 . 10 (二)工业互联自动化产业平稳推进 . 11 (三)工业互联网网络产业高速发展 . 12 (四)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潜力巨大 . 14 (五)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软件产业前景广阔 . 15 四、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 . 16 (一)工业互联网加速向一二三产渗透 . 16 (二)工业互联网对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最显著 . 18 五、未来发展建议 . 19 附件一:核算方法说明 . 21 附件二:数据来源说明 . 27 附件三:缺失数据处理模型 . 28 图表目录 图 1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界定 . 2 图 2 工业互联网五大行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对照关系 . 4 图 3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核算方法 . 5 图 4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核算思路 . 5 图 5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情况 . 6 图 6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内部构成 . 8 图 7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与增速 . 9 图 8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与增速 . 9 图 9 工业数字化装备产业范围 . 10 图 10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数字化装备产业规模与增速 . 11 图 11 工业互联自动化产业范围 . 12 图 12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自动化产业规模与增速 . 12 图 13 工业互联网网络产业范围 . 13 图 14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产业规模与增速 . 13 图 15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范围 . 14 图 16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与增速 . 15 图 17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软件产业范围 . 16 图 18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软件产业规模与增速 . 16 图 19 2017-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在三次产业中的渗透 . 17 图 20 2018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在三次产业的分布 . 19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及核算方法 (一)产业体系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向深入,产业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壮大,加速传统工业 支撑体系变革,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工业互联网给以 ISA-95 为代 表的传统制造体系带来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赋能与升级 。 一是强化传统产业产品的数字化功能 ,如为工业装备提供了数据采集、传输和 分析能力,形成工业数字化装备产业; 二是创新融合技术下的新 型产品 ,如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边缘计算等近年来蓬勃发展,有望 成为未来关键新兴产业。 针对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范围的理解,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范围来看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只包含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型网络、边缘计算等融合创新带来的全新产业领域。 从广义范围来看 ,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基本等同于工业数字化的相关产业 ,其根植于传 统制造支撑体系,又融合数据感知、互联互通、先进计算、智能分析 等能力,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产业环节的诞生。本报告采用 广义范畴来测算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产值及增加值规模。 从产业界定看,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既包括融合形成的两类全新产业子领域 ,即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向边缘计算延拓形成的边缘计算子领域,汇聚工业数据、机理模型和创新应用形成的工业互联 网平台及软件子领域。 也包括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工业装备、工业安全等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部分 ,如数字化性能不断提升的工业互联自动化子领域,支撑泛在互联并融入新型网络技术的 工业互联网网络子领域,强化综合防护与深度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 子领域,更加强化数据分析与应用创新的工业软件与 APP 子领域, 以及工业装备叠加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功能形成以设备感知连接、数 字化控制、数据智能分析部分为主的工业数字化装备子领域。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所包含的五大产业如图 1 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体系界定 (二)核算框架 核算区间的选择。 2017 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 “ 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 ”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实际,以及数据采集阶段和数据稳健性等因素,本报告对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的核算,以 2017 年作为起始点。 核算范围的界定。 从经济核算角度,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可分为 两大部分:一是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即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 全三大功能体系,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等,具体包括工业互联网网络、 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业数字化装备、工 业互联自动化等五大产业。二是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即传统产业应用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装备等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产 出增加、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经济影响。 核算模型的选取。 本报告对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的测算,采用 “ 统计+测算 ” 的方法。其中,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通过与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对照,加总统计数据并转换为增加值口径得到。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采用增长核算账户框架 ( KLEMS), 测算每个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互联网资本存量,并运用投入产出方 法,测算每增加一单位工业互联 网资本对最终产出的贡献份额。具体 测算过程参见附件。 核算口径的确定。 通常经济核算有总产出口径和增加值口径两种, 增加值口径是在总产出中去掉中间投入而得到的净增值部分, GDP 即为增加值口径。为保证横向规模可比,核算结果能够与 GDP 比较, 本报告对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影响的测算均采用增加值口径。为保证 纵向序列可比,本报告中所有核算数据除特殊说明外,均为 2018 年 不变价格。 (三)核算方法 1. 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核算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基于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方法,通过对工业互联网五大核心行业细分领域进行梳理,并建立其与国民经济等行业分类的映射关系。工业互联网五大行业与国民经济细分行业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工业互联网五大行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对照关系 参照统计年鉴、行业运行数据等,及相关行业增加值数据,加总得到相关行业规模得到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核算方法 2.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核算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部分规模基于投入产出方法进行测算。根据投入产出表,明确工业互联网核心技术、网络、设备等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投入情况,根据工业互联网投入份额核算其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出的贡献,通过逐行业剥离融合部分,加总得到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4 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核算思路 二、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态势 根据以上模型,对 2017 年 -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 占比、对经济增长贡献、就业贡献进行了核算,并对 2020 年相关数据进行了预测。核算结果如下: (一)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迅猛 规模占比方面, 2018 年、 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分别为 1.42 万亿、 2.13 万亿 ( 增加值口径, 2018 年不变价 ) ,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 55.7%、 47.3%。其中, 2018 年、 2019 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为 4386 亿元、 5361 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迅速扩张, 2018 年、 2019 年规模分别为 9808 亿元、 1.6 万亿元。预计 2020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约为 3.1 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约为 47.9%,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约为 6520 亿元,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约为 2.49 万亿元。 注: 2019 年、 2020 年数据为初步估算值,后续将根据收集到的最新数据进行修正。下同。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5 2017-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情况 经济贡献方面, 一是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8 年、 2019 年,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 4.5%、 5.9%,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14.1%、 15.6%;预计 2020 年,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占数字经济的比重约为 7.5%,对数字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 16%。二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2018 年、 2019 年, 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占 GDP 比重分别为 1.5%、 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6.7%、 9.9%。预计 2020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总体规模占 GDP 比重约为 2.9%( 2020 年 GDP 实际增速按照 6% 计算 )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 11%。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就业带动方面, 工业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为掌握工业化与信息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高技能就业岗位,工业互联网软件开发工 程师、工业互联网架构师、工业互联网系统工程师、工业网关技术支 持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应运而生,丰富了社会就业岗位的数量和种类, 促进了就业结构优化升级。测算表明, 2018 年、 2019 年我国工业互 联网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 135 万个、 206 万个。预计 2020 年, 我国工业互联网将带动超过 255 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当前我国稳就业压力依旧不减,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应用逐渐深化,将进一步释放稳就业巨大潜力。 (二)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结构优化 从结构上看, 核心产业贡献逐年递减,融合带动部分贡献逐年递增。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融合带动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动力。 2017 至 2020 年间,随着核心产业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