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建 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富源大酒店项目 建设单位 榆林市恒裕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田纯光 联系人 雷鹏 通讯地址 榆林市恒裕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13892257559 传真 / 邮政编码 719000 建设 地 点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榆林大道西 立项 审批部门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管委会 备案 文号 榆高新管发 2013215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 码 I 66 住宿业 占地面积 7353.26m2 绿 化率 16.3% 总投资 (万元) 700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39.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57%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 产日期 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由来 近年来,随着榆林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榆林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但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整,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 “ 陕北 要持续 发展 ” 的战略要求,大力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强力推进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蒙晋结合部中心城市三大建设。 结合城市发展现状, 榆林市恒裕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 投资 7000 万 元,在 榆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 新建 富源大酒店 项目。 2013 年 12 月,榆林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以榆 高新管 发 2013215 号文 对富源大酒店项目 予以备案 ,同意建设酒店及配套设施。 本项目的实施,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适应榆林市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榆林市城市总体形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 2 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榆林市恒裕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3 月委托太原核清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富源大酒店项 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接到委托后,我单位立即派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并对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考察和资料收集,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和自然条件状况,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做了识别和筛选,确定了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评价重点及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保措施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富源大酒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企业在未完成环境保护审批工作情况下动工建设,属违反有关环保规定的行为,本评价要求项 目必须停止建设,待手续补办齐全后方可继续建设。 二 、工程 概况 1、项目名称 富源大酒店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地理坐标为 N381440.51、 E1094346.23,项目 东 侧紧邻 210 国道(榆林大道),南侧为文景园小区和榆林市公路局,西北部为横山进出口有限公司公寓楼。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7353.26m2,项目所在地及附近地势平坦、开阔,无大的沟壑、陡坎及不良地质构造,适合建酒店。项目东 21.6m 处为 210国道(榆林大道) 、 126m 处为北环西路、 507m 处为兴达路;东南 160m 处为长兴路;东北 430m 处为沙河路;西部 400m 处有神延线通过。项目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为便利。项目的地理位置见附图 1,主要四邻关系如图 1 所示。 4、工程投资及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 7000 万元,全部自筹解决。 3 图 1 项目四邻关系图 6、工程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筑内容由主体工程( 1 栋 12 层商务酒楼)、辅助工程( 包括给排水设施、供暖设施、消防设施、配电设施、绿化等 )组成,具体工程内容见表 1。 表 1 工程内容一览表 序号 项目 主要内容 数量 备注 1 主体工程 1 栋 12 层商务酒楼 20515m2 地上十二层、裙房二层、地下一层 2 辅助工程 车库 地下 停车位 40 / 地上 停车位 70 / 设备用房 地下一层 锅炉房 位于地下室,为酒店提供热水 3 公用工程 供水 地下一层至三层由市政供水管网直接供给,四至十 二层由无负压成套供水设备供水 排水 雨污分流,由管道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最终排入榆林高新区榆横污水处理公司 供电 由城区电力公司统一供给 供热 采用市政供暖,供热管道与城 区供热主管道连接 燃料 采用清洁能源 -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管网提供 空调系统 空调冷热水系统为双管制闭式系统,冷却塔位于裙 房顶部 4 4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隔油池 1 座,化粪池 1 座 固废 设置垃圾桶,暂存室,并及时清运 废气 地下车库:机械送风,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汽车坡道入口设置特级防火卷帘; 餐厅油烟:油烟净化器 噪声 设备选用低噪音,并进行消声减噪处理 绿化 地面绿化面积 1199m2,绿化率约 16.3% 7、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 表 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总用地面积 m2 7353.26 2 总建筑面积 m2 20515 地上建筑面积 m2 18303 地下建筑面积 m2 2212 4 层数 层 主体 12层、裙房 2层、地下 1层 5 建筑层高 地上建筑层高 m 49.5 地下建筑层高 m -4.5 6 基底面积 m2 2122.23 7 容积率 2.79 8 建筑密度 % 28.9 9 绿地面积 m2 1199 10 绿地率 % 16.3 11 酒店床位 张 440 12 停车位 个 110 地上停车位 个 70 地下停车位 个 40 1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7000 8、规划布局 本工程建筑是 12层 酒店, 总建筑面积为 20515m2, 采用框架结构, 非常符合现代流行风格建筑。建筑在保证了不破坏现有地形、地貌的大前提下, 富源大酒店东立面退后榆林大道道路红线最小距离为 21.6m,南北立面退后公用地界线最小距离均为 8.3m,西立面最突出部位(阳台)退后公用地界线最小距离为 8.4m。 项目用地基本呈方形,酒店主体沿 210国道(榆林大道)呈东西向布局,入口广场面向 210国道(榆林大道)。地 下停车场入口位于项目西南侧,车辆可沿南侧道路进入,地块 东 部和西北部 为地面临时停车场,可提供 70个停车位。酒店周边 5 及道路侧进行绿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减道路交通尾气及噪声对酒店的影响。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9、公用工程 ( 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项目区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给水管采用 1.25MPa 级 PP-R 给水管,热(电)熔连接。沿地块周边布置成环状管网,设水表计量,供应生活用水,水质要达到国家 饮用水标准,且与消防用水采用同一供水管道。市政水压及辅助增压设备满足要求,建筑物生活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1)用水量 本项目的用水包括酒店大堂、商务区等用水、餐厅用水、客房用水、绿化用水等。 a、酒店大堂、商务区等用水 酒店一层设大堂、商务区、前台等,面积约为 2096m2,用水标准按 5L/m2 d计,用水量为 10.48m3/d。 b、餐饮用水 酒店二、三层为餐饮中心,共设 380 个座位,用水量取 20L/(座次),每日按 2次计,则用水量为 15.20m3/d。 c、 酒店客房用水 酒店共有 440 个床位,入住率按 80%计,用水量参照中档宾馆用水量 150L/(床日)计,共计用水量 52.80m3/d。 d、培训中心用水 培训 室中心位于十二层,包括 1 个 370m2 的大培训室和 5 个 60m2 的小培训室,可为 350 人提供培训, 用水标准按 20L/人 d 计,用水量为 7.00m3/d。 e、员工办公生活用水 本项目共有员工 60 人,参照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办公生活用水标准为30L/人 日,办公生活用水量为 1.80m3/d。 f、停车位洒水 非采暖期车辆停车位需洒水抑尘,车位用水量标准为 1L/m2 d,地下停车位为40 个,车库面积共计 1123.92m2,地上停车车位为 70 个,面积为 1260m2,车位洒水用水量为 2.38m3/d。 6 g、 绿化浇洒 用水 绿化面积为 1199m2,用水量标准为 2L/m2 d,则绿化用水量为 2.40m3/d。 h、锅炉补水 本项目用一台 0.7WM 的热水锅炉,补水量为 0.24m3/d;锅炉补水由软水站提供,软化水量为 0.26m3/d。 g、未可预见用水 不可预见用水:按以上用水的 10%计, 非采暖期 共计用水 9.23m3/d,采暖期共计用水 8.75m3/d。 本项目非采暖期用水量为 101.55m3/d,采暖期为 96.29m3/天,年总用水量为36276.75m3/a;非采暖期废水产生量为 77.29m3/d,采暖期废水产生量为 76.91m3/d,年总排水量为 28153.85m3/a。项目非采暖期及采暖期用水平衡表见表 3,水平衡图见图 2、图 3。 表 3 本项目用 排 水量统计表 序号 用水项目 使用 数量 用水标准 用水量 排水量 1 酒店大堂、商务区、大堂前台等 2096m2 5L/m2 d 10.48m3/d 8.38m3/d 2 餐饮 380座 20L/(座 次) 15.20m3/d 12.16m3/d 3 酒店客房 440床 150L/(床日) 52.80m3/d 42.24m3/d 4 培训中心 350人 20L/人 d 7.00m3/d 5.60m3/d 5 员工办公生活用水 60人 30L/人日 1.80m3/d 1.44m3/d 6 车位洒水 非采暖期 2383.92m2 1L/(m2 d) 2.38m3/d 0 采暖期 / / / 7 绿化用水 非采暖期 1199m2 2L/( m2天) 2.40m3/d 0 采暖期 / / / 8 锅炉补水 / / 0.24m3/d 0.07m3/d 软水站 / / 0.26m3/d 0.02m3/d 9 合计 非采暖期 / / 92.32 69.91 采暖期 / / 87.54 69.91 不可预见 用水 非采暖期 / 合计的 10% 9.23 7.38 采暖期 / 8.75 7.00 总计 非采暖期 101.55 77.29 采暖期 96.29 76.91 7 酒 店 大 堂 、 商 务 区 、服 务 台 等榆 林 高 新 区 榆 横污 水 处 理 公 司 化 粪 池市政供水管网不 可 预 见 用 水绿 化 用 水车 位 洒 水酒 店 客 房餐 厅 用 水城 市 污 水管 网1 0 . 4 81 5 . 2 05 2 . 8 02 . 3 82 . 4 07 . 0 08 . 3 81 2 . 1 64 2 . 2 45 . 6 02 . 1 03 . 0 41 0 . 5 61 . 4 02 . 3 82 . 4 07 7 . 2 97 7 . 2 97 7 . 2 91 0 1 . 5 5培 训 中 心员 工 办 公 生 活隔 油 池1 2 . 1 61 . 4 40 . 3 61 . 8 07 . 3 81 . 8 59 . 2 3软 水 站 热 水 锅 炉0 . 2 6 0 . 2 4 0 . 0 70 . 0 20 . 0 20 . 1 7图 2 项目水平衡图(非采暖期 单位 m3/d) 酒 店 大 堂 、 商 务 区 、服 务 台 等榆 林 高 新 区 榆 横污 水 处 理 公 司化 粪 池市政供水管网不 可 预 见 用 水酒 店 客 房餐 厅 用 水城 市 污 水管 网1 0 . 4 81 5 . 2 05 2 . 8 07 . 0 08 . 3 81 2 . 1 64 2 . 2 45 . 6 02 . 1 03 . 0 41 0 . 5 61 . 4 07 6 . 9 17 6 . 9 17 6 . 9 19 6 . 2 9培 训 中 心员 工 办 公 生 活隔 油 池1 2 . 1 61 . 4 40 . 3 61 . 8 07 . 0 01 . 7 58 . 7 5软 水 站 热 水 锅 炉0 . 2 60 . 2 40 . 0 70 . 0 20 . 0 20 . 1 7图 3 项目水平衡图(采暖期 单位 m3/d) 8 ( 2)排水系统设计规划 排水分雨水排放和污水排放。项目初期雨水排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项目运营后期, 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外设有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 。 雨水 由管道 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根据用水情况,酒店废水主要为客房污水和餐厅废水,餐厅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他废水一起经污水管网排入地下化粪池,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统一由榆林高新区榆横污水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 3)供热 本项目取暖热源为市政供热管网,热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汇通热电有限公司。 汇通热电有限公司位于榆林经济开发区草海 则新村,于 2008年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 2 50MW供热发电机组,配备 2台 240t/h的煤粉锅炉,设计供热抽汽能力为 200t/h。目前产业园区已建成城市供热主管网 23公里,小区换热站 12座,现状供热面积为 250万平方米,本项目在其供热范围内。 ( 4) 热水供应系统 本项目不设洗衣房,换洗物品外送清洗。热水供应系统仅为酒店提供洗浴热水,由一台 0.7MW的燃气热水锅炉提供,锅炉房位于地下室。锅炉每天运行 8h,年运行365d, 制得的热水存放于保温储热水箱中,供用户随时使用 。 ( 5) 消防规划 按消防设计规范,在楼内设有消火 栓防火系统,消火栓柜为 SG24D65-P DN65型。初期火灾用水由高位水箱提供,室外消防水池设两台自喷泵供灭火时自喷管网用水,室外设两组水泵接合器与自喷管网连接,供火灾时消防车补水用。地下室无吊顶房间采用直立型 68玻璃球喷头,直立型喷头溅水盘踞顶板为 100mm。地下室配电房中灭火采用 GQQ70 2.5/XL 柜式七氟丙烷灭火装置。 10、 劳动定员、工作制度 项目工作人员 60 人,年工作 365 日。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是新建项目,因此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 1.地理位置 榆林市地处陕西省最北部,黄土高原北端,毛乌素沙漠南部边缘,黄河以东。面积 43578 平方千米。辖 1 区 11 县,分别为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子洲县、吴堡县、清涧县, 176 个乡镇, 7 个街道办事处, 5474 个 行政村, 人口 360 万。 榆阳区位于 榆林市北部,东经 10858 11024,北纬 3749 3858。西北接内蒙 古自治区,西南与横山、米脂县相连,东南与米脂、佳县相邻,东北与神木、佳县接壤。东西最宽 128km,南北最长 124km。 本项目位于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项目的东侧为 210 国道(榆林大道),南侧为榆林市公路局、东南侧为文景园小区、西侧拟建富仕名苑小区、西北侧为横山进出口有限公司公寓楼,项目的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地形地貌 榆阳 区地形地貌以 东西走向的古 长城为界,长城以北为广阔无际的风沙草滩区,有 “ 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 ” 的美誉,长城以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国土总面积 7053 平方公里。 以榆溪河水系为主,遍 布大小河流百余条,中型以上水库 27座。项目位于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内,地处乌毛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 3.地质、地震 评价区大地构造属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 -陕北斜坡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岩层近于水平,地层稳定,褶皱构造不发育。地形开阔,多为半固定沙丘,沙丘呈波状起伏。主要为第四系风积、冲洪积、湖积的沙土、一般粘性土等,下伏为侏罗系砂岩。 本区地壳活动相对较弱,据记载公元 1621 年、 1448 年,曾在府谷、榆林、横山发生过 5 级地震,此后再未发生过 4 级以上地震,小震也很少。根据中国建筑抗震规范( GB5011-2001)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4、水文特征 榆阳区水资源来自地表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境内地面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值为 4535亿立方米,地下水调节储量为 743 亿立方米,二者的重复量为 2.83 亿立方米,全区拥有水资源量 9.135 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入区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榆溪河、无定河、海流兔 10 河、秃尾河,其中溪流河年径流量 3.343 亿立方米,无定河平均流量 18.7m3/s,年径流量为 7.513 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分布受地质、地貌、水文地质、补给源 和人类活动影响,各区域水资源储量差异悬殊。西北部风沙滩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 7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4 亿立方米,水质好、埋藏浅,便于开发利用;东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均少,又不易开发利用;中南部河谷川边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区 3.9%的面积拥有全区 7%以上的水资源量,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0.22 亿立方米,该区水热条件好,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是工农业发达地区。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以第四系松散层潜水为主。地下水的矿化度为 0.22g/l,pH 值介于 7.3 8.24 之间,属 HCO3-Ca2+Mg2+型水,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钢结构均无腐蚀。 本项目北侧 650m 处有沙河流经,东侧 2400m 处有榆溪河流经。 5、气候气象 评价区地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为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征为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冷热多变,温差悬殊,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为 8.1,年平均最低气温 1.80,极端最高气温为 38.6,极端最低气温为 -32.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399.8mm,日最大降雨量为 141.70mm,年平均风速 2.2m/s,最大风速 18.7m/s,年主导风向为 NW,年平均蒸发量为 1882.6m。 6、植被 区境内地表植被,受地形、气候、水文、海拔高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貌单元差异很大,植被群落分布较为复杂。 全区共有草本植物 60 多种,木本植物 40 多种,栽培作物 79 种,属灌丛草原植被区。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基本由 3 种灌木密集成丛,这些灌木丛零星分布,丛间有少量草本植物,部分区域分布有少量乔木。灌木以柠条、沙柳、沙蒿为主,草本植物以大针茅、百里香、芨芨草、白羊草、苜蓿、沙打旺等为主,乔木类以杨、槐、榆等为主。 7、 矿产资源 矿 产资源十分丰富, 榆阳区是榆神煤田和榆横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探明原煤储量 300 亿吨,占预计储量的 82%,且为优质环保煤。本区境内西部是我国大路上最大的整装天然气陕甘宁大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气东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厂。区域境内南部有国内外罕见的精品岩盐矿藏,氯化钠含量达到 95%,已探明储量 1.3-1.8 万亿吨,占全国盐岩资源的 13-18%。市区的“普惠泉”和“榆阳泉”泉水,俗称“桃花水”,为低钠重碳酸钙镁型天然矿泉水。同时,高岭土、泥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也有相当规模储量。 11 社会 环境概况 1、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以及市内的横山、米脂、佳县、神木相毗邻,总面积 7053 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境内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 75%;沿南属丘陵沟壑区,约占 25%。全区辖 21 个乡镇、 10 个街道(镇)办事处, 488 个行政村、 46 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 53.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4 万人。 2、 工农业生产概况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随着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榆阳区成为周边地区农业条件最好,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县(区 )。近几年在农业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 “ 南治土,北治沙 ” 的流域治理和造林灭荒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实现通电、通路、通讯、广播电视、人畜饮水的 “ 五通 ” 工程建设。相继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路、 75%以上的村通了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实现双百、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我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不断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化开发迈出了步伐,初步形成了羊、杏、薯、鸡、菜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 “ 北羊南杏 ” 的格局已见成效。 榆阳区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开始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工业投入不断加大,工业规模逐步扩大,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重点培植了煤炭、建材、轻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煤炭工业成功实现了 “ 南煤北转 ” ,金麻矿区开发全面启动,煤炭生产能力达到 200 万吨,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正在蓬勃发展,国家计委已正式批准榆神矿区开发总体方案。以金、牛、麻矿区为中心,加快煤、气、油等环保能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榆林煤的 “ 优质 ” 特色,以质取胜,走原煤输出与转化并重的路子,力争建成能源重化工基地。 3、交通运输 区域境内有全市最大的航空站 两个(榆林机场和镇川机场), 每日有 往返西安、北京的航班;神延铁路在榆林设有客运站,城内设有市运输公司和区客运中心两个汽车站,连接全国各大城市、各县区和全区各乡镇,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与陕西至内蒙古公路呈“丁”字形在市区交汇, 210 国道纵贯南北,乡镇油路呈辐射状,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3307 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航空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 4、 文教卫生 榆林市区内有大学 2 所(含电大),中等专业学校 8 所,中学十多所(其中榆林中 12 学是陕西省重点中学),小学及其他学校 35 所。初中小学普及率达 98%以上,高中升学率在 40%以上,市区内有综合 性广播电视台站各一处,专业性电视台一处,广播电视已形成网络,覆盖面达 98%以上的地区。移动通讯、宽带网络已构筑起城市信息快车道,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 榆林市区现有 重点医院 5 个,普通医院 5 个,乡镇卫生院 25 所,防疫站 11 所,专科防治所 1 所,妇幼保健站 2 所,卫生监督机构 2 个,职业卫校 2 所,有病床位 2135张,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设施设备日趋完善。建成全市最大的 疾病控制中心 。 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设施网络已逐步健全。 5、旅游、历史文化古迹 榆阳区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榆阳区自魏置上郡以来 , 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秦长城由东北向西南斜穿区境,境内 “ 南塔北台、六楼骑街 ” 展示出塞上古城独特的历史风貌。被誉为 “ 万里长城第一台 ” 的 镇北台 和全国最大的巨书宝库 红石峡闻名遐迩;集风景、艺术、宗教于一体的青云寺、 黑龙潭 、万佛洞、 戴兴寺 等古建筑依山居险,风景怡人。这些具有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的 文物古迹 与黄沙绿洲、羊群草地互相交织,呈现出一派大漠边关的奇异风景。 榆阳区是 “ 河套文化 ” 发源地之一,早在 3 万多年前就有先民生息,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化中,这里遗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 1986 年,国务院公布榆林为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 处。榆阳区地处 三秦 北端要冲,既是各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也是雄居建邦必争之地,历来有 “ 九边重镇 ” 之称。战国、 秦汉 长城在境内现遗存两段,约 44 公里。隋长城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建,遗存一段。明长城途径区境 7 个乡镇,全长 78 公里,这些遗存的墩、台、堡、墙展示着人类军事历史上的奇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北台是修筑在明长城上的最大军事塞台,被誉为 “ 万里长城第一台 ” 。有 “ 榆溪胜地 ” 之称的红石峡是全国最大的巨书宝库,其 摩崖石刻 现存明代成化年间以来精工巧匠、文人墨客所留字幅 185 块,是我国罕见的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 项目建设地及周围不涉及重要文物单位。 13 环 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处于 榆林市经济开发区内 ,该地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SO2、 NO2、 PM10。本次环评所采用的环境 空气质量现状数据引用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榆林城区空气自动站监测资料,监测地点为环境监测大楼,监测时间为 2013 年 6 月 12 日 -2013年 6 月 18 日 。监测结果详见表 4、表 5、表 6、表 7,监测布点图见附图 4。 表 4 监测点位概况 编号 监测点位 测点方位 距厂址距离 1 环保监测大楼 ENE 0.90km 表 5 S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24h 平均值 浓度范围 (mg/Nm)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环保监测大楼 0.0060.021 0 0 标准 150ug/m3 表 6 NO2 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24h 平均值 浓度范围 (mg/Nm)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环保监测大楼 0.0120.036 0 0 标准 80ug/m3 表 7 PM10 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m 监测点位 24h 平均值 浓度范围 (mg/Nm) 超标率 (%) 最大超标倍数 环保监测大楼 0.0800.125 0 0 标准 150ug/m3 由 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 SO224h 平均浓度范围 0.006 0.021mg/Nm3, NO224h平均浓度范围 0.012 0.036mg/Nm3 , 评价 区 PM1024h 均值浓度范围 0.0800.125mg/Nm3。 综上所述,评价区 SO2、 NO2、 PM10 环境现状监测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 影响评价 本次评价收集了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于 2013 年 4 月对榆溪河的三岔湾 断面 例行监测的水质监测数据,三岔湾位于项目西南 4.50km 处, 监测结果详见 表 8,监测断面见 14 附图 4。 表 8 榆溪河 三岔湾 断面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L( pH 除外) 点位 项目 pH 化学需氧量 生化耗氧量 挥发酚 氨氮 三岔湾 断面 监测结果 8.09 36 5.8 0.0016 1.96 Pi 0.55 1.80 1.45 0.32 1.96 达标情况 达标 超标 超标 达标 超标 标准值 6 9 20 4 0.005 1.0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三岔湾断面的 化学需氧量、生化耗氧 量 和氨氮 超标, 其余监测 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标准。 监测指标超标 是由于河流经过城镇河段沿岸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不规范排放而导致的。 3、声环境影响评价 ( 1) 监测点位 在项目 东、南、西、北侧设 4 个噪声监测点, 并在项目南侧设两个噪声敏感监测点,监测点位见图 4。 图 4 项目噪声监测点位图 ( 2) 监测时间 及方法 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于 2014 年 4 月 9 日对 项目 区域进行了噪声监测,监测方法按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 ( 3)评价标准 榆林大道侧执行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4a 标准,其余监测点执行 15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2 类标准,即 4a 类标准为 昼间 70dB( A) 、夜间55dB( A) , 2 类标准为昼间 60dB( A) 、 夜间 50 dB( A) 。 ( 4) 监测结果与评价 噪声监测结果见表 9。 表 9 噪声监测结果 统计表 单位: dB(A) 噪声 监测点 监测位置 时间 监测结果 Leq 标准 超标情况 1 西面 昼间 53.8 60 未 超标 夜间 53.4 50 超标 2 北面 昼间 54.5 60 未 超标 夜间 53.3 50 超标 3 东面 昼间 70.1 70 超标 夜间 72.6 55 超标 4 南面 昼间 56.3 60 未 超标 夜间 54.8 50 超标 5# 敏感点:文景园 小区 昼间 53.2 60 未 超标 夜间 56.8 50 超标 6# 敏感点:榆林市 公路局 昼间 55.9 60 未 超标 夜间 54.9 50 超标 由上表可以看出,厂界噪声监测昼间声级范围为 53.8-70.1dB(A),夜间声级范围为53.3-72.6dB(A)。道路侧监测点监测值均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4a类标准限值,这是由于监测时段为交通高峰期所致;其余监测点监测值昼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夜间均超标,这是由于项目夜间施工所致,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属 于中温带半干旱沙质荒漠化干草原带,主要生态系统有流动沙丘生态系统、 半固定沙丘生态系统经固定沙丘生态系统、丘间滩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区别。 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在城市建成区内,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为人工生态环境,以美化、绿化功能为主,地块内无原生态动植物;常见绿化树种以杨树、柳树、槐树等为主,配有适时花草,供居住人员散步、休憩。 16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根据评价人员现场调查,本项目以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主要 环境保护目标。经评价对工程排污特征和周围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后,确定了本次评价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0,环境保护目标图见附图 3。 表 10 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 ( m) 保护要求 环境空气 文景园小区 SW 8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榆林市公路局 S 90 横山进出口有限公司公寓楼 NW 70 圣景名苑小区 S 470 尙郡小区 SE 230 桃花园小区 ENE 150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E 470 榆林一院 SSE 580 劳保大厦 SE 790 地表水 环境 沙河 N 65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 榆溪河 E 2400 地下水 区域地下 水环境 周围及附近 地下水 地 下 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III 类标准 声环境 厂界外四周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 17 评价适 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具体详见表 11。 表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ug/m 标准 SO2 TSP PM10 NO2 年平均 60 200 70 40 24h 平均 150 300 150 80 1 小时平均 500 / / 200 2、地表水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本项目评价区属于 III 类功能区,所以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具体见表 12。 表 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 类 单位: mg/L 项目 pH COD BOD 氨氮 挥发酚 标准值 6.0 9.0 20 3 1.0 0.005 3、 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中的类水质标准。 表 13 地 下 水质量标准 单位 : mg/L 项目 pH 氟化物 亚硝酸盐氮 氨氮 铁 硫酸盐 高锰酸盐指数 标准值 6.5 8.5 1.0 0.02 0.2 0.3 250 3.0 项目 汞 锰 细菌总数 硝酸盐氮 砷 总硬 度 度 总大肠菌群 标准值 0.001 0.1 100(个 /mL) 20 0.05 450 3.0 4、 声环境 该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 2008) 2 类 、 4a 类标准。 表 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LeqdB(A) 类别 时间 昼 间 夜 间 2 标准值 dB( A) 60 50 4a 标准值 dB( A) 70 55 5、 生态环境 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农作物保护执行保护农作物最高允许浓度( GB9137-88)有关规定。 18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 项目设一台燃气热水锅炉,锅炉排放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时段标准;餐饮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有关规定;其他大气污染物 排放执行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表 2 中的二级标准 ,分别见表 15、表 16、表 17。 表 15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类别 污染物 烟囱高度 时段 排放浓度( mg/Nm3) 烟气黑度(林 格曼黑度) 燃气锅炉 烟尘 8m 二类区时 段 50 1 SO2 100 NOx 400 表 1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 中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75 表 1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 (mg/m) 最 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mg/m) 排气筒 (m) 二级标准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 SO2 550 15 2.6 0.4 20 4.3 颗粒物 120 15 0.51 1.0 NO2 240 15 0.77 0.12 20 1.3 2、水污染物 本项目建成后,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榆林高新区榆横污水处理公司, 执行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DB61/2242011)二级标准,见表 18;缺项部分执行 污水排入 城镇 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中相关规定, 见表 19。 表 18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61/224-2011)单位: mg/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