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商贸物流 运行报告 2017年 上半年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 1 目 录 前言 . 1 第一部分 商贸物流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 1 一、社会物流总需求增长稳中有进 . 1 二、消费领域物流市场快速增长 . 2 三、生产资料物流市场增速趋稳 . 3 四、进 出口物流保持平稳增长 . 4 第二部分 重点企业经营水平继续改善 . 6 一、重点企业收入成本快速增长 . 6 二、重点企业盈利水平有所好转 . 7 第三部分 商贸物流重点领域运行情况 . 9 一 、连锁零售物流效率提升 . 9 二、电商物流持续高速增长 . 10 三、农村商贸 物流持续发力 . 12 四、餐饮物流融合创新提升 . 14 五、智慧物流促进转型升级 . 15 第四部分 后期形势预判 . 17 1 前言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和 商贸 物流发展呈现稳中趋好,稳中有进的基本格局。 一是宏观经济面整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发展态势,主要总量指标高于预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9%。从先行指标 PMI 来看,今年前 7 个月制造业 PMI均值 51.5%,较去年同期上升 1.7 个百分点, 连续 10 个月保持在50%以上;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 数均值为 54.5%,较去年同期上升 1 个百分点 , 持续保持在 55%左右的景气区间,先行指标走势趋稳预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二是消费需求稳步回升。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 0.1 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 0.4 个百分点。从各月来看,二季度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回升, 4 月份和 5 月份分别增长 10.7%, 6月份增长 11%。 三是外贸形势继续回稳。在需求回升、价格上涨、政策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外贸进出口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上半年全国货物贸 易进出口 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 15%和 25.7%,创 2012 年以来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上半年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12.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4.9 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保持 10%以上增 2 长。 四是社会物流需求增势平稳。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18.9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0.9 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可比增长 6.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0.9 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 0.1个百分点。从大宗商品市场来看,上半年全社会生产 资料销售总额 33.1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 0.1 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 0.3 个百分点,反映生产资料市场需求逐步走出过去两年的低迷形势,走势逐步趋稳。工业、大宗商品等领域物流需求保持平稳,是整个社会物流运行的稳定器。 在稳的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在提升: 一是经济运行协同性较好。随着去产能、去库存活动持续推进,市场供需平衡性增强,供需保持适度增长, PMI 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 53%左右,二者差距缩小至 1 个百分点以内,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 二是增长动力在持续转换。 7 月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 PMI 指数有所回落,但在制造业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突出,这两类行业的指数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1 个百分点以上。传统行业 PMI 指数基本平稳,但指数水平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 1 个百分点以上。“一高一低”两相对比,反映出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也在持续加快。 3 三是经济运行的成本水平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 85.69 元,同比减少 0.02 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 7.29 元,同比减少 0.35 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 13.7 天,同比减少 0.8 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 37 天,同比减少 1.1 天。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的比率为 14.6%,比一季度回落 0.3 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四是消费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来看,反映居民消费的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 1-7 月份均值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从物流来看,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需求十分旺盛,上半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30.9%,增速远高于其他经济领域,其中电商物流表现尤为突出,电商物流指数显示,前 7 个月业务量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生鲜食品、日用品、家电等 与民生相关的商品物流需求显著增加。电商物流还积极促进农村地区消费的增长,前 7 个月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同比增长 43%。 五是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随着“三去一降一补”重大战略的扎实推进,工业物流需求内部结构继续优化,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延续趋缓走势,中高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同比分别增长 13.1%和 11.5%,增速比工业物流总额分别高出 6.2 和 4.6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了 12.2%和 32.2%。特别是电子、汽车、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分别增长 13.9%、 13.1%、 4 12.5%、 12%和 11.2%,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 在宏观经济稳中提质的背景下 , 上半年 商贸物流运行稳中趋升 、稳中有进 ,商贸物流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 商品 物流领域有所好转,电商、快递、冷链、医药、快速消费品物流保持快速增长,与国家战略相关的“一带一路”物流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从后期走势看,在宏观经济层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地正在坚定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战略任务, 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 激励物流发展的 有力 措施,农村电商示范工程、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交通物流融合 工作、商贸物流标准化工 作努力推进,电商物流服务规范、跨境电商经营服务规范相继实施,市场服务更趋规范。各部门、各级政府着力破除实体经济发展的条块约束,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制度红利。 整体判断,下半年外部环境良好和行业内生动力较强, 初步预计,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 7%左右。 分行业来看, 大宗能源原材料物流供需状况将有所改善,物流实物量和库存周转都在趋于好转 ,但部 分 地区的 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电商、 医药、汽车、 冷链、配送等与消费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医 疗分级试点和医药流通改革推动医药物流行业重大变革,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持续推进,行业整合速度加快,“互联网 +医药流通” 加快发展,推动医药物流网络构建,第三方医药物流迎来发展新契机。 汽车物流 整车、零部件 和汽车 5 后市场需求巨大,加之“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中欧班列整车外运和零部件回程运输形势良好,预计 全年 整体向好,受商品运输车治理政策影响,汽车物流市场将逐步向公、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和多式联运方向发展。 1 第一部分 商贸物流 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一、 社会物流 总需求增长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发展 呈现稳中趋好,稳中有进的基本格局。一是宏观经济面整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发展态势,主要总量指标高于预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6.9%。 PMI 连续 10 个月保持在 50%以上;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保持在 55%左右的景气区间,先行指标走势趋稳预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二是 经济运行协同性较好。随着去产能、去库存活动持续推进,市场供需平衡性增强,供需保持适度增长, PMI 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保持在 53%左右,二者差距缩小至 1 个百分点以内,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二是增长动力在持续转换。高技 术产业、装备制造业 PMI 指数在制造业中的引领地位和作用突出 , 传统行业 PMI 指数基本 低位 平稳, “一高一低”反映出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新旧增长动力的转换也在持续加快。 在宏观经济向好的背景下, 上半年 社会物流运行整体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一是突出表现在“稳”, 2017 年上半年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 118.9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0.9 个百分点,比 1-5 月提高 0.2 个百分点。 二是突出表现在“进”,具体来说就是物流结构持续优化, 2 增长动力持续转换。 从需求结构看,与民生消费相关的 物流需求增长强劲;同时内外需明显回稳向好,国际物流需求较好,增速连续五个月保持在 10%以上,物流需求增长动力的格局进一步改善,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加快。从变化情况看,农产品、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有所下降,进口、单位与居民物流需求占比提高,对物流需求贡献率提升。 二、 消费 领域 物流市场快速增长 上半年,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2 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较去年同期 回升 0.1 个百分点, 比 一季度 提高 0.4个百分点 。 二季度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回升, 4 月份和 5 月份分别增长 10.7%, 6 月份增长 11%。 上半年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为 4296 亿元, 同比增长 30.8%, 远高于社会物流总额增速。 图表 1 2015-2016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同比增速(亿元;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 三、生产资料物流市场增速趋稳 上半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 33.1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 0.1 个百分点 ;上半年,部分生产资料行业社会物流需求保持低速增长,没有继续下滑,黑色金属冶炼物流总额增长 0.5%,有色工业增长 2.1%,建材工业增长 5.7%。数据 反映 与生产资料相关的商贸物流需求 逐步走出过去两年的 低迷 形势,走势逐步趋稳 。 稳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大宗商品供需压力依然偏紧,需求偏弱 、去库存过程波动等情况 不容忽视。从 仓储物流指数来看, 随着 二季度大宗商品需求放缓, 产品 库存水平上升,周转放缓 , 反映新需求的新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落, 6 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4.9%,比 3 月份大幅回落 5.6 个百分点, 6 月份的业务量指数也比 3 月份回落了 6.6 个百分点。在需求放缓的同时,周转效率增速也在放缓, 6 月份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 50.5%,较上月回落 2.7 个百分点。期末库存有所回升, 6 月 份期末库存指数为53.1%,较上月回升 3.6 个百分点。 4 图表 2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及增长 (亿元, %)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四、进出口物流保持平稳增长 在需求回升、价格上涨、政策推动和基数偏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上半年 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上半年创 2012 年以来同比最高增速。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13.14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9.6%。其中,出口 7.21 万亿元,增长 15%;进口 5.93 万亿元,增长 25.7%;贸易顺差 1.28 万亿元,收窄 17.7%。 上半年 , 进口物流总额同比增长 12.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4.9 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保持 10%以上增长。 从实物量看,上半年全国 规模以上 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0 亿吨,同比增长 7.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约 6000 万 TEU,同比增长 6.6%。 分 品类看, 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 5 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4.13 万亿元,增长 14.6%,占我国出口总值的 57.2%。其中,汽车出口增长 32.5%、船舶出口增长25.1%、手机出口增长 13.5%。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 计出口 1.48 万亿元,增长 12.9%,占出口总值的 20.5%。 二是 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 5.39 亿吨, 增长9.3%;原油 2.12 亿吨, 增长 13.8%;大豆 4481 万吨, 增长 14.2%;天然气 3109 万吨, 增长 15.9%。 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2.7%。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 55%,原油上涨 47.9%,大豆上涨 18%,天然气上涨 10%,成品油上涨 35.6%。 分进出口国别来看, 对传统市场进出口全面回升。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 17.4%、 21.3%和 21.9%,三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 41.4%。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33.1%、 14.5%、 24.6%和 46.8%。 分进出口地区来看, 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较快。上半年,中西部 18 省市外贸整体增速为 27.1%,超过全国整体增速 7.5 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整体增速为 23.1%,超过全国整体增速 3.5 个百分点;东部 10 省市外贸整体增速为 18.3%。 6 第二部分 重点企业 经营水平继续改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数据 显示 , 上半年企业 主营 业务收入和 主营业务 成本均 保持 快速增长, 同比 增长 均接近 30%。 从 盈利 情况看, 利润增长比一季度也有所加快,净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主要经营指标也同比回升,反映出企业 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经营效益 较有所改善 。 一、 重点 企业收入 成本 快速 增长 上半年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的 重点物流企业累计实现物流业务收入 同比增长 29.9%。 分物流企业类型看,综合型物流 企业 主营 业务收入 占 67%,同比增长 13.4%;运输型物流 企 业 主营 业务 收入占 2.8%,同比增长 17%;仓储型物流 企业 主营 业务收入占 30.2%,同比增长超过100%。 图表 3 上半年重点物流企业 主营业务 收入占比情况( %) 7 上半年 , 重点物流企业 主营 业务成本 同比增长 29.9%。 分物流企业类型看,综合型物流 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 65%;运输型物流 企 业 主营 业务 成本 占 12%;仓储型物流 企业 主营 业务 成本 占23%。 图表 4 上半年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比情况( %) 二、 重点 企业 盈利水平 有所好转 上半年,重点物流企业实现业务利润同比增长 30%,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提高 。盈利企业所占比重为 69.7%,比去年同期 上升3.6 个 百分点。 分物流企业类型看,综合型物流 企业 业务利润同比 下降 3.26%;运输型物流 企业 业务 利润 同比 增长超过 50%; 仓储型物流 企业 业务 利润 同比 增长 100%。 上半年 ,重点 物流 企业利润率为 10.1%,比去年同期 上升 1.75个百分点,反映利润保持较快增长,盈利水平有所好转 。 8 9 第 三 部分 商贸物流重点领域运行 情况 一 、连锁零售物流 效率提升 上半年,连锁零售物流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连锁零售物流需求增长平稳,增速有所加快。据商务部统计,上半年我国 2300 家零售重点企业销售额 同比增长 4.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3.3 个百分点,反映出需要运输、配送的物流需求呈现加快增长态势。 二是连锁零售细分业态发展继续分化。 一方面,一些传统商超企业面临 消费需求结构调整、网络零售快速发展等因素 冲击较大,上半年 专业店、百货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5.6%和 1.3%,尽管增速 比一季度加快 0.4 个百分点 ,但与网络零售销售额 增长21.1%,仍在在巨大差距 。 随着社会大众个性化需求的增长,针对细分领域的专业零售商逐步兴起, 专卖店、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8.6%和 7.2%。 三是 物流成本水平继续回落 。 据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初步统计, 2016 年 连锁 零售行业物流费用率约为 7.6%,比 2015 年小幅回落了 0.2 个百分点,比 2014 年回落了 1.5 个百分点,反映出连锁零售行业物流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稳步下降,物流效率呈连续提高的走势。效率的改善,主要在于 近两年 连锁零售物流发展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供给侧来看,以对接需求、提升质量、 10 保证品质、降低成本的 精益化 采购物流,正在取代传统多级采购、人治化的采购方式 。 物美与供应商建立 稳定 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环节 。大润发 与全球优质源头合作,加快基地建设和产端战略 对接。李宁与 京东共享产品库存数据,实施库存精准控制,加快产成品周转。从需求侧来看, 单纯依靠商品销售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企业依托逐步完善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 实现产端、渠道和客户一体化的效能提升,以效率提升取代了过去的业务规模扩张。 苏宁 将一批实体销售 门店 改造提升为 提供购物、售后、物流等线下功能和服务体验 的实体店 , 让消费在享受线下体验、线上消费、高效配送的优质服务 。 二 、 电商物流 持续 高速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网络购物成为新趋势,带动电子商务领域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2017 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 额达到 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5.2 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2.4 万 亿元,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2 个百分点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13.8%,比上年同期提高 2.2 个百分点 ;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5.1%、 20.8%和 31.8%,其中食品类商品增长有所放缓,服装类和日常用品类增速分别提高 3.8 和 1.7 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京东集团联合编制的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显示, 网上及电商物流需求延续了年初以来旺盛 增长的态 11 势,上半年 总业务量指数为 137 点, 反映出业务量同比增长 40%左右 。 网上零售 带动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 上半年 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173.2 亿件,同比增长 30.7%。 6 月当月 业务量指数为 149.2点, 反映出业务量 增长 接近 50%。 图表 5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 指数还显示,受“ 618”旺季促销等积极因素影响, 6 月份电商旺季如期而至, 6 月当月电商物流总指数为 123.2 点,比上月增长 2.1 点。其中,反映业务规模的总业务量指数大幅回升,6 月份总业务量指数为 149.2 点,比上月 大幅提高 10.8 点,从同比看,反映物流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近 50%,呈现加快增长态势。从环比来看, 6 月份总业务量比 5 月份增长近 55%;各地区总业务量指数也出现了明显回升。企业反映物流订单都出现了今年以来的峰值,家电类、 3C 类和生鲜食品类增长迅猛。 上半年,电商物流和快递企业积极 探索“电商产业园 +物流园”融合发展新模式, 推动 物流 仓配一体化 运作,加强电商需求 12 与物流供给的有效衔接,物流运作的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百世物流为电商客户提供专业仓配、全域覆盖、订单监控的 全程 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对前端需求做出响应 。京东物流推出 仓配一体化服务,实现京东与客户仓储、物流数据实时对接,能够最大程度实现数据交换共享,降低无效库存,加快商品周转 。从指数反映的情况 , 上半年电商物流运行效率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电商物流时效指数均值为 125.8 点 ,比上年同期提高 13.8 点 ,履约率指数均值为 101.2 点 ,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实载率指数均值为 112.1点,比上年同期提高 4.8 点 。 三 、农村 商贸 物流 持续发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消费和农村电商发展 ,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继续 惠及农业, 专门将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列为一个 单独要点,作为壮大新产业新生态,拓 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举措 。 上半年全国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5 万亿元,同比 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 2.3 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城镇消费增速高 2.2 个百分点,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显示,上半年农村业务量指数均值为 143.9 点,表明农村地区电商物流业务量增长高达45%左右。 农村地区的电商物流需求的扩张,一方面得益于农村用户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无论是网货下乡, 还是农产品上行 ,农村电商物流呈现出鲜明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特征。从消费主体上看,26-35 岁的中青年为农村消费主力,占比超过 70%,此外 19-45 13 岁的购物者占 比超过 90%,尽管数据显示年轻人网络购物的占比较大,但以家庭为消费单位来看,几乎 90%以上农村家庭都涉及到电商物流需求。从需求分布看,东部地区为主,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电商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电商物流指数显示, 东部地区业务量增长 33%,中部地区业务量增长 42%,西部地区业务量增长 41.9%,东北地区业务量增长 35%左右,中部和西部地区领跑全国。 另一方面,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但显著改变了整个电商物流的发展路径,也直接帮助农村电商消费跨越了 PC 互联时代 。 数据显示 , 移动端口成为农村 需求的主接入口,京东 、天猫和苏宁农村订单的 移动端 占比 均占到 90%左右。 在需求和政策推动下,电商物流企业加速 农村电商市场布局 。京东推进 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 , 目前已经建成 1700 多个 县级 农村服务中心,涵盖网络购物、物流、金融在内的多项服务 。 京东 大件物流 网络依托京东帮向农村、乡下延伸 。目前农村淘宝 服务 覆盖全国 29 个省、近 700 个县域 (含建设中) 的 3 万多个村点 。苏宁着重发展线下门店平台和五六级市场,要在农村市场新开 1000 家苏宁易购直营店。 诸多电商平台企业在建设流通渠道、培育优势产业、建设龙头产业、实施精准 扶贫等方面继续努力。 京东创新探索“互联网+”区域、“平台 +”特色农业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从 2016 年一 季度至 2017 年二 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共扶持 6003 家 国家级贫困县 14 商户, 截止 2017 年 6 月底,京东平台 共开设 109 个贫困地区特产馆。同时, 京东 物流独立运营,继续 加大商品流通渠道建设 投入 ,在 77%的国家级贫困县建立 自营物流配送体系 , 完善 京东便利店、京东帮等末端服务网点 。 2016 年一 季度至 2017 年二 季度 ,京东平台及京东物流 帮助销售商品 价值 153 亿元,季度复合增长率为 26.5%, 中通在西安建立中通电商物流产业园,积 极对接电商平台农户, 打造 电商物流网络最先“一公里”, 帮助 有地域特色的户县葡萄、周至猕猴桃、陕北 红枣、苹果等 快速扩大全国市场。 苏宁依托自营网络和控股快递企业,积极 推进农业 “运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和人才专业化”, 截止目前, 苏宁云商 在 全国 建设 了 247 家 “ O2O 特色馆” 。 四、 餐饮物流 融合创新提升 上半年,全国 餐饮 市场规模 为 1.9 万 亿元 , 同比增长 11.2%,。一方面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用餐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餐饮消费需求日益追求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 ; 另一方面, 互联网深入渗透融合, 餐饮与其他行业 跨界 合作纷纷出现,多种主题文化、多种消费体验相结合共同发展。 餐饮物流朝着线上线下融合、资源共享、能力提升的方向发展。 餐饮企业 积极 推动实体店 “触网”。 各大餐饮品牌纷纷 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或与网络服务平台深入合作, 加快电商营销的步伐,与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外卖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积极开发网上营销、在线订餐、电子支付、美食鉴赏、顾客点评 15 等服务功能, 扩大实体店面线上营销能力 。 黄记煌携手 饿了么 正式开拓外卖领域, 适时 将外卖焖锅推向市场 。 各地 进一步推进 公益性 餐饮物流 资源共享 。例如 , 上海市在过去 中央厨房 和 标准化门店 建设 的基础上,打造资源共享的餐饮物流 3.0 升级版 。一是 推进早餐工程企业有效利用存量资源、释放现有产能,完善早餐供应体系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早餐企业对中央厨房进行改造,开展社会化配送。三是 引导早餐工程企业整合社会网点资源,加强与连锁超市、便利店的配送供应对接。 平台协同促进 外卖业务量显著提升。 外卖正呈现出平台效应初现 、 外卖数据多元化的趋势 , 其中以美团点评形成的 O2O 平台与美团外卖 APP 之间的互补联动最为明显 。机构研究显示,一 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 360 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近 100%。从外卖市场用户 使用情况看,饿了么 月活跃用户 达 2666 万人,超过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月活 跃 人数的总和。 五 、 智慧物流促进转型升级 智慧物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思维、感知、学习、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而推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智慧物流 正 成为转型升级新动能 。 物流大数据得到应用。 通过 对物流大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挖掘对企业运营管 理有价值信息,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 16 策,是物流企业的普遍需求。大数据应用主要有:一是 数据共享 ,实现物流基础数据 互联互通,减少物流信息的重复采集,消除物流企业的信息孤岛,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二是 销售预测 , 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模型,对 用户和商家的天量数据进行分析,对 多种场景下 销量进行精准预测 ; 三是 网络规划 , 构建成本、时效、覆盖范围等多维度的模型,对仓储、运输、配送网络进行优化布局; 四是 库存部署 , 在多级物流网络中科学部 署库存,智能预测补货,实现库存协同,加快库存周转,提高现货率, 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 强化 物流云服务保障 能力 。近年来,京东、菜鸟、百度等纷纷推出物流云服务应用,为物流大数据提供了重要保障。“业务数据化”正成为 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础。物流云服务 主要 包括:统筹资源 、 软件 SAAS 服务 、 算法组件化 服务等功能 。 17 第 四 部分 后期 形势 预判 上半年,商贸物流 重点领域 和 行业 中 ,电商物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农业电商物流增长迅猛 ,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显现 ,餐饮物流在资源共享、线下线上融合和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智慧物流渐行渐近,对提升物流智慧化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从上半年企业调研的情况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企业主动实施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意愿更加迫切, 行业发展 能动性 也在 不断提升。整个经济运行的便利性、协调性、协同性、能动性都在提高。例如德利得供应链物流快速实现组织柔性化调整,提高供应链服务能力,在医药、能源、高端制造领域业务快速增长,长久物流深入汽车零配件物流市场,顺丰布局冷链生鲜,传统医药物流主动拥抱互联网,京东瞄准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力图快速布局,抢占先机。建材家居行业并购重组、跨界等动作不断,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创新发展。 以 标准托盘为基础运载单元的共用共享,正在向全链条延伸。 从后期走势看,在宏观经济层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各地正在坚定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战略任务,在政策层面,激励物流发展的措施密集 出台,农村电商示范工程、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相继推进,电商物流服务规范、跨境电商经营服务规范相继实施,市场 18 服务更趋规范。各部门、各级政府着力破除实体经济发展的条块约束,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制度红利。 整体判断,下半年外部环境良好和行业内生动力较强, 初步预计,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 7%左右 。大宗能源原材料物流供需状况将有所改善,物流实物量和库存周转都在趋于好转 ,但部门地区的 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消费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电商、冷链、 快递、配送等与消费相关的社会物流需求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医疗分级试点和医药流通改革推动医药物流行业重大变革,医药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持续推进,行业整合速度加快,“互联网 +医药流通” 加快发展,推动医药物流网络构建,第三方医药物流迎来发展新契机。 汽车物流 整车、零部件 和汽车后市场需求巨大,加之“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中欧班列整车外运和零部件回程运输形势良好,预计 全年 整体向好,受商品运输车治理政策影响,汽车物流市场将逐步向公、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和多式联运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