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亿欧智库 iyiou/intelligenceCopyright reserved to EO Intelligence, July 2020目录CONTENTS 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榜单研究2020中国 人工智能 商业 落地典型企业 案例分析六大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1.3.4.3.1 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 落地 价值潜力 100强榜单3.2 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成熟企业 60强3.3 2020中国 人工智能 发展 投入 TOP10城市榜单2020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与投资市场洞察2.2.1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图景2.2 中国人工智能投资市场总览六大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3EO Intelligence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4学术视角 :学术参与度逐年上升,深度学习不断发展突破,人工智能迈向 认知 智能ACADEMIC 学术人工智能科研力度持续加码 , 理论积累与技术落地同时运转技术研发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 ,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机会窗口期 , 我国不断加强人工智能学术科研投入 , 根据科技 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 1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的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9 显示 ,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全球领先 。 一方面科研院校与机构是人工智能 技术实现突破的重要力量 , 另一方面企业自建或者联合高校共同创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人工智能技术商用落地和技术储备付出了重大 努力 , 例如腾 讯 AI Lab、 百 度机器人与自动驾驶 实验室等 。深度学习不断取得突破 , 图神经网络成为新研究方向由深度学习引起的 AI热潮 , 深度学习从一开始的深度神经网络到循环神经网络 、 卷积神经网络 ,再到生成对抗网络 , AI核心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 。 近两年深度学习的一个分支 图神经网络又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方向 。图神经网络的两大特点是不规则性和无序性 , 能够很好地发现实体之间依赖关系 , 可以 在社交网络 、 推荐系统 、 金融 风 控 、 分子化学 和 知识 图谱等 领域产生巨大价值 。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迈进近年来人工智能高速发展 , 虽然在计算机视觉 、 智能语音领等特定领域实现了单点突破 , 但尚未具备通用性 , AI技术整体还处于依托数据驱动的感知智能阶段 , 存在深度学习依赖海量标准数据 、 中间过程不可解释等问题 。 而目前以迁移学习 、 类脑学习等为代表的认知智能研究热度也在不断攀升 , 与 传统深度学习不断融合 , 助推人工智能向认知智能过渡 。亿欧智库: 2012-2019年人工智能期刊论文发表 数量来源 :中国知网6,00002,0004,0008,00010,00022,00018,00020,000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EO Intelligence63 701382152281205332405010015020025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5企业视角: AI创业窗口期临近尾声,人工智能整体步入商业驱动发展阶段企业人工智能的 创业机会窗口期迈入尾声阶段根据亿 欧智库 统计 , 中国 AI初创企业从 2012年 起 , 经过 4年的高速发展 , 在 2016年达到顶峰 ,而后 AI创业 热度逐步降温 , 2020年 1-4月仅成立 4家 AI企业 , 是 2019年全年数量的 12%。 据此可以大致推断 , 人工智能的创业机会窗口 期开始迈 入尾声 阶段 。AI初创企业原始技术积累基本完成 , 未来重心将加速向场景洞察和方案落地转移人工智能企业已经逐步从早期技术 驱动 阶段向 商业驱动发展 , 尤其是基于 视觉 、 语音和文本的AI技术相对较为成熟 , 当前人工智能在安防 、 医疗 、 教育 、 金融等领域有较多的落地 成果 , 未来 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落地场景的洞察以及解决行业实际需求的能力 。人工智能多场景快速部署 , 抗击疫情 , 刻不容缓在新冠疫情 中 , 中国人工智能 企业在多人体温监测 、 外呼 、 疫情信息服务 、 疫苗研发和药物筛选等众多场景中快速部署智能产品 , 降低 了病毒传染风险 、 缓解了医护 资源压力 、 提高了控制疫情效率 , 在防控 疫情关键 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并突显 出了 巨大的社会效益 。从众多的应用场景分析可知:一方面 , 人工智能能够将人从简单 、 重复 、 繁重的工作 中 解放出来 , 同时算法 仍是 AI准确性和 效率的核心;另一方面 , 场景的适 配性是 AI成功 落地的关键环节 。人工智能的 本质 并非 专注于技术的迭代 优化 , 而是善用技术解决 客观存在的实际 问题随着 AI热潮的兴起 , 市场涌现了一大批 AI企业 , 其中不乏带有投机意味的伪 AI者 , 因此每年 AI新创企业的数量也存在一定 虚高 。 而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利用 AI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逐步走向成熟 , 历经时间考验的 AI企业 , 将真正释放 AI的价值 。ENTERPRISE 来源:亿 欧 数据亿欧智库: 2012-2020年 4月中国 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成立情况1-4疫情也导致企业创立有所下降EO Intelligence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6投资人工智能私募投资热潮加速降温 , 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根据亿欧智库统计 , 中国 AI私募投资 热度在 2017-2018年 达到顶峰后 , 投资 频次和投资 额度开始逐年 回落 , 2019年 全年投资 频次仅为 2018年的 30%, 而 2020年 1-4月种子 轮 /天使轮的投资事件仅占 2019年全年同轮次投资事件 的 34%。一方面 , 中国 人工智能在 2010-2020年间快速发展 , AI企业创立千 余家 , 私募资本也从最初的兴奋高涨逐渐过渡到重新审视后的理性回归 , AI私募投资市场趋于 饱和 ; 另一方面 , 早期成立的 AI企业在技术 、 产品 、 资本的助推下 , 落地场景和商业形态基本形成 , 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具备高成 长性 , 而科创 板的创立 , 有效形成了私募市场和二级资本市场的衔接 , 为需要大量资金推进发展的优秀 AI企业提供了重要融资渠道 , 助推其快速地迈向下一个 发展阶段 。科 创板助推人工智能企业释放创新 活力2019年 6月 , 中国科创板正式开板 , 成为科创企业重要的融资 渠道 。 科 创 板采用注册 制进行股票发行上市 , 上市审核效率显著提升 , 有效降低 了 IPO融资成本 , 因此开启 了人工智能企业 IPO热潮 , 为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 活力 。 截至 2020年 4月 , 共有 12家企业成功登录科创 板 。提升数据处理性能 , 大内存 计算开始 崭露头角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计算性能与海量的数据 , 而内存融合基础架构 ( MCI) 的出现可以有效 解决海量 实时数据对当前 IT架构带来的挑战 , MCI将内存计算和数据存储合二为一 , 能大幅提升数据处理的整体性 能 , 其吸引了 intel、 思科等 IT巨头等 投资者的青睐 。 2020年 , MCI的 发明者初创 企业 MemVerge, 发布了与 MCI配套的大内存计算软件系统 Memory Machine。目前 , 腾讯 、 京东等公司已经开始使用 MCI系统 进行 AI模型快速训练及其他复杂计算工作 。INVESTMENT 来源:亿 欧 数据( 2018年投资额排除了极端值 -对蚂蚁金服的 F轮投资)267371455368116 281000.81422.9970.31539.2185.8 53.702004006008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投资频数 投资金额 ( 亿元 )共计 12家 AI企业登录科创板亿欧智库: 2015-2020年 4月 中国人工智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情况投资视角: AI私募投资趋于饱和,科创板有效衔接二级投资市场 ,同时大内存计算初露头角,为 AI发展提供新活力1-4EO Intelligence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7政策视角 : 新基建构筑人工智能数字底座,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政策中国人工智能三大发展阶段:技术突破 、 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层面全面推动 AI落地2015年和 2016年 , 中央连续发布 “ 互联网 +” 行动指导意见 和 “ 互联网 +” 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突破; 2017年国务院发布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至此 , 人工智能正式 上升到国家 战略层面 , 同时国务院明确 提出 “ 必须 加速人工智能 深度应用 ” ;随后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2018-2020年 ) 发布 ,其从各个方面详细规划了人工智能在未来三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与目标 。 2019-2020年 , 国家 通过充分 发挥地方主体作用和发展 “ 新基建 ” , 助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 。充分 发挥地方主体作用与优势 , 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 融合国家 政策更加注重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 , 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 科技 部在 2019年 8月发布了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 指出要充分发挥地方在试验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 、 政策试验 、 社会实验以及基础设施建设 4个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创新 , 3年内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 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 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新时代战略部署 “ 新基建 ” , 人工智能发展按下 “ 加速键 ”受新冠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影响 , 数字经济迎来关键发展窗口期 。 2020年 3月 4日 , 中央明确指示要加快 5G 网络 、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进度 。 新 基建是构筑我国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础 , 尤其是 5G、 数字中心等的高质量部署 , 将开启人工智能发展新空间 ,注入增长新动能 , 加固 、 升级人工智能长期发展创新的数字底座 , 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 按下“ 加速键 ” 。POLICY 亿欧智库: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人工智能政策文件举例2017年 12月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2018年 11月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2019年 8月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2017年 7月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20年 3月中央重提“新基建”EO Intelligence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8行业人工智能 ToB端业务发展迅猛 ,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根据亿欧智库统计 , 经过 10余年的快速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更聚焦于 ToB端业务 , 行业解决方案 、 企业服务 、 机器人 、 大健康 、 安防等赛道是 AI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 。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深度融合于行业才能释放出其巨大价值 , 而融合的过程更多是 AI企业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 、 共同进行场景适配挖掘 、 AI赋能 , 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等目的;另一方面 , 人工智能 技术需要 优秀的算法 , 同时也需要海量的数据输入才能产生优良的应用模型 , 因此 AI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引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未来 AI在互联网的下半场 产业互联网中必将产生巨大价值 , 带来全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AI芯片提供边缘计算能力 , 终端 人工智能将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 , 随着以 GPU、 FPGA、 ASIC和类脑芯片为代表的 AI芯片迭代发展 , 其算力和功耗等性能实现快速提升 , 为终端设备实现本地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 实时响应的需求也在不断拉近人工智能与终端设备的距离 , 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 , 车辆需要对海量环境感知 数据实现毫秒级的响应速度 , 本地智能计算不仅能实现高可靠的低延时决策 , 同时还能克服汽车非联网驾驶环境等极端情况 。目前终端人工智能主要集中于以智能手机 、 平板电脑 、 智能音响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级终端领域和以智慧安防 、 机器人为代表的企业级终端领域 。未来随着 AI芯片性能进一步 释放 、 AI算法的不断优化以及 5G的全面商用 , 终端本地智能化与云端将实现协同发展 。INDUSTRY 来源:亿 欧 数据 ( 统计截止时间为 2020年 4月)行业视角 :中国 AI应用 ToB端发展迅速,引领 企业数字化变革亿欧智库: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所属 的垂直行业分布 TOP10(统计结果为数量,单位:个)163153131113989581777746行业解决方案企业服务机器人大健康安防互联网服务金融汽车基础元件教育EO IntelligencePart.1六 大 视角解读年度人工智能概况9融合5G+云计算 +AI深度融合 , 打开行业成长新空间融合 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重要特征 , 其中 “ 5G+云 +AI” 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5G是数据有效传输的高速公路 , 能够高可靠地获取海量 数据 。 目前 我国正加速 5G基站 建设 , 到2025年 , 预计建设 5G基站 500万 -550万个 , 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 5G网络 。 云 计算能够提供强大算力和丰富服务 , 是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 预测 , 到 2023年 我国政府和企业上 云率将超过 60%。基于 优秀的 算法 、 海量 的 数据 、 以及 云端强大的算力 , AI将 为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 根据科技部文件 , 到 2023年 , 我国将建设 20个左右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5G 负责对数据进行高效地传输 、 云负责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 、 AI 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5G+云 +AI三者相互协同 , 将打破众多行业发展天花板 , 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 同时 释放出巨大能量 , 为政企转型和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融合 视角: 5G+云计算 +AI深度 融合协作创新,构筑数字经济动力引擎38%43%49%55%61%0%10%20%30%40%50%60%70%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来源:国务院发展 研究中心,亿欧智库整理亿欧智库: 2019-2023年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INTEGRATION 2020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与投资市场洞察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