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研究院 2020 年 3 月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1 前言 中央 过去一个多月中 连续 数次 提到 “ 新基建 ” , 明确 提出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都可归入新型基础设施范畴。在本次疫情中新型基础设施 已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全国各省市未来需 发挥既有 产业 优势, 加快 “ 新基建 ” 布局 及建设 , 推动 城市 未来新竞争力 的打造 , 并全面支撑好政府 、 行业 、 企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居民的 线上行为 需求 。 在上述背景下,华信咨询编写了“新基建”专题研究报告,详细阐述了对“新基建”内涵的理解、“新基建”的影响分析、“新基建”建设现状及不足、“新基建”对策及保障建议,以供政府及企业组织决策参考。 本 研究 报告由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研究院团队 编写 , 如有 描述 不当 之处,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咨询研究院 2020 年 3 月 26 日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2 目录 一、 “ 新基建 ” 的内涵理解 . 4 (一)传统基建及现状 . 4 (二) “ 新基建 ” 来源 . 4 (三) “ 新基建 ” 内涵理解 . 5 二、 “新基建”的影响分析 . 8 (一) “ 新基建 ” 直接影响 . 8 (二) “ 新基建 ” 间接影响 . 9 三、 “新基建”现状及不足 . 11 (一)“新基建”正在加快节奏推进 . 11 (二)“新基建”应用示范初见成效 . 13 (三)“新基建”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 13 (四)“新基建”发展中的不足 . 14 四、 “新基建”对策建议 . 14 (一)加强战略引领和统筹规划 . 15 (二)加快建设部署和技术引领 . 15 (三)加大应用建设和示范推广 . 16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3 (四)加大产业扶持和优势培育 . 18 五、 “新基建”保障建议 . 18 (一)加强政策支持 . 18 (二)加强制度建设 . 19 (三)加强模式创新 . 19 (四)加强监测评估 . 19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4 一、 “ 新基建 ” 的内涵理解 ( 一 ) 传统基建 及现状 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港口、机场)、能源、通信、水利四大经济基础设施。目前,中国基建存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水平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 以通信基础设施为例 , 互联网覆盖面和网速等 指标 可反映出各国通信基础设施 建设水平 , 从人均水平 和质量 来看 , 的确和美国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 在互联网覆盖面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和 2019 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 2019 年 6 月中国网民达 8.54 亿,覆盖面为 61.2%。 而 2018 年英国的互联网覆盖面为 94.9%、日本的互联网覆盖面为 84.6%、德国的互联网覆盖面为 89.7%、法国的互联网覆盖面为 82.0%、美国的互联网覆盖面为 87.3%。在网速方面,根据2020 年 1 月 Speedtest 全球网速测评数据可知 ,中国大陆移动网络网速在 140 个经济体中排名第 6,固定带宽网速在 176 个经济体中排名第 27,而美国分别排第 35 和第 8。此外,据世界银行数 据 显示 ,2018 年中国平均每百万人拥有安全的互联网服务器为 447 个,低于中等收入国家( 925 个)和全球平均水平( 6173 个),远低于美国( 65768个)。 ( 二 ) “新基建”来源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 2018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 5G、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 2019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5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 新开年中央连续 若干次 提到“新基建”,进一步明确了“新基建”的重要地位。 表 1 “新基建”相关会议 内容 摘要 时间 会议 内容 2018 年 12 月 19 日 -21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并列入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9 年 7月 中央政治局会议 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 年 1月 3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2020 年 2月 14 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 年 2月 21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020 年 2月 23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 2020 年 3月 4 日 中共中央工作部署会议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 年 3月 6 日 工信部 5G 发展专题会 5G 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关键新型基础设施 数据来源 : 华信咨询整理 , 2020.3 ( 三 ) “新基建”内涵理解 1、分领域的内涵理解 据央视新闻 2019 年 3 月 2 日的报道, “ 新基建 ” 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6 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其中七大领域建设定位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图 1“ 新基建 ”七大领域 表 2 七领域建设定位及要求 领域 建设定位 具体建设内容 5G 基站 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级版 未来要满足全国基本需求的基站数量为 400-500 万个,若满足产业互联网需求,基站数量需近千万级 工业互联网 重构工业生产体系 加速实现“线上”和“工业互联”为特征的“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培育智能经济形态 人工智能将有望在中国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大数据中心 夯实智能经济基础 目前数据中心数量有 7 万多个,中国大数据中心未来将继续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人工智能、 5G、区块链等场景化应用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部署与发展等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消除里程焦虑 未来 10 年中国新建充电桩将达到 6300 万,将形成超 1 万亿元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7 特高压 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 通过 “ 智能电网 +特高压电网 +清洁能源”,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利用 城际高铁城际轨交 构建城市群网络 从动力装置还是运行控制系统来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都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数据来源 : 华信咨询整理 , 2020.3 华信认为 广义的 “ 新基建 ”是 以传输为核心的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向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基础设施演进 的产物,由云、网、端三类基础设施组成 。 其中, 云基础 设施是指计算型的基础设施,除传统意义的数据中心之外,还包括基于通用 IT 软硬件构成的云 XaaS 服务设施,如数据机房及机架、 服务器、存储、虚拟化软件及操作系统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城市治理的大数据中台、科研测试的数据中台等 。 网是指网络型的基础设施,所有连接万物的网络,包括传统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 、广电数字网、量子通信网络、卫星网络 等 。 端是指具备公共属性、负责收集数据的融合型基础设施,包括具备公共属性的,广泛应用于公安、能源、环保、交通、工业等领域的传感器;用于公共服务的交互终端、软件 APP 等 ; 数字化改造后的传统基础设施,如 城市(园区、小镇 、社区、部队 )数字化基础设施、交通 数字化基础设施 类、 能源数字化基础设施 类、工业制造 数字化 基础设施 类、无人机 /车 数字化基础设施 类等。 而狭义的 “新基建”可以结合各省自身资源禀赋情况进行筛选重组形成各自的“新基建”视图。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8 二、 “新基建”的影响分析 (一) “新基建”直接影响 短期来看,“新基建”可以起到稳投资拉需求的作用。以 5G 为例,预计 2020-2025 年, 5G商用将带动 1.8 万亿元的移动数据流量消费、2 万亿的信息服务消费和 4.3 万亿 元的终端消费。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将会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 GDP 的 “ 乘数效应 ”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表 3 未来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领域 建设内容 目标 5G 1、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的升级、改造和储备 2、 5G 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部署 3、 5G 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与新业务的协同 4、围绕 5G 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网络环境 三大运营商预计年内建设超过 55万个 5G 基站。 2020 至 2022 年,投资将逐渐上升,预计需要 5G基站 500 万 -550 万个,直接拉动投资 2.5 万亿元,间接投资 5 万亿元 大数据中心 1、机房楼、生产管理楼等数据中心基础配套设施 2、传输光纤、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配套 3、 IDC 业务部署及业务协同 4、车联网、卫星大数据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根据赛迪咨询的分析,未来 8 年里国内 数据流量将实现 32 倍的增长,同时考虑到服务器性能提升需求每 4-5 年实现 8 倍增长,未来 8 年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将是目前的 2-3 倍。预计到 2022年新增投资 1.5 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 3.5 万亿元 人工智能 1、 AI 芯片等底层硬件发展 2、通用智能计算平台的搭建 3、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等基础研发中心建设 4、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到 2023 年,建设 20 个左右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北京、上海、济南、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已得到批复。到 2025年新增投资 2200 亿元,间接投资 4000 亿元 华信咨询 “新基建” 专题 研究报告 9 工业互联网 1、工业互联网网络 2、工业互联网平台 3、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到 2025 年,形成 3-5 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 APP 培育和百万企业上云。到 2025 年新增 6500 亿元,间接投资超万亿元 特高压 换流站土建、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扩容等 今年内在建和待核准特高压工程16 条线路,具有明确投资规模 7条,到 2025 年新增投资 5000 万元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充电场站、充电桩建设 2020 新增集中式交换电站超过1.2 万座,分散式充电桩 480 万个。到 2025 年新增投资 900 亿元 高铁轨交 通车线路建设 2020 年拟通车线路 14 条,通车里程有望达到 3696 公里 数据来源 : 华信咨询整理 , 2020.3 (二) “新基建” 间接影响 长期来看,“新基建”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石,数字经济的支撑,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提升、有效满足家庭和个人高效线上生活、工作需求等方面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加速国家科技竞争力提升。 新基建的持续投入,将有利于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基础设施制造等领域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减少对国外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的依赖,将有效助推数字化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集成电路及高端芯片、量子信息、区块链、柔性电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领域的科技攻关突破均需加快推进。同时也有利于助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跨技术、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将进一步催生产业数字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