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评审专家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安立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陈泓哲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 邓义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李逸飞 上海纽约大学 环境学助理教授 刘涛 北京商道纵横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合伙人 毛达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主任 马广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高级工程师 曲玲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 工程师 杨馥毓 三亚学院 丝路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主任 张昊飞 自然资源部东海监测中心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张晖 联合技术公司亚洲企业责任总监 撰写 :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研究部 & 合作部: 肖峰 张坚强 李楠 胡岩蓉 胡鹏程 刘永龙 校对: 祁琪 致谢 : 感谢所有支持仁渡海洋 垃圾 监测工作的 伙伴 们! 2020 年,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 免责申明 : 本文中提及企业名称、品牌、商品,并不意味着仁渡海洋对其 的 认可 或任何商业背书 ,亦无意侵犯商标权或版权法。 如您认为本文中存在侵权行为 的内容 , 请联系 inforenduocean 我们将妥善 处理 。 版权申明: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对本报告拥有版权,任何复制 、摘编等方式使用本报告 , 必须 注明 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 为著作权人 并 注明 完整报告名称 。 第三方 图像 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 的 版权 /来源 在 文中 指明。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海洋垃圾在不断侵占海洋 2 塑料垃圾无处不在 3 我们生活在塑料时代 3 塑料的潘多拉魔盒已打开 4 品牌垃圾监测 解决海洋垃圾责任溯源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e 什么是品牌 (brand)? 5 为什么品牌如此重要? 6 什么是品牌垃圾? 6 为什么要监测品牌垃圾? 6 监测结果 7 品牌垃圾类别占比 7 各类别品牌 top 排名 8 品牌垃圾包装类型占比 12 总结 16 行动倡议 17 大众如何看待海洋垃圾 问题? 18 海洋垃圾问题的治理行动,需要整个社会集思广益。为此,我们呼吁: 19 负责 任的生产和销售 19 负责任的消费 21 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 22 政府的职能履行 23 结语 向海而生 24 附录 材料与方法 25 监测海岸选择 25 监测点分布 26 监测断面划分 30 监测时间和频率 30 监测工具 31 记录规则 32 数据收集与管理 33 附表 1 四类品牌榜前 10 品牌及其持有公司 34 附表 2 ICC 监测卡 35 附表 3 品牌监测卡 36 附表 4 海洋垃圾问题网络调查问卷 37 参考文献 39 * “守护海岸线”海岸垃圾科研监测项目 由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和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于 2014 年共同发起。 1 摘要 品牌垃圾监测 是 “ 守护海岸线 ” 海岸垃圾科研监测项目 *的重要组成内容 , 是 解决海洋垃圾责任溯源问题的突破口之一 。 品牌监测目的是 监测 并 清理海岸 带 垃圾 (下文简称海岸垃圾) ,记录并统计分析品牌垃圾构成, 以客观真实地呈现中国海岸垃圾中可识别品牌的垃圾状况,唤起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个群体的 环保 意识,通过 区分责任、落实 行动来应对海洋垃圾污染问题。 2019 年 , 全国 36 个城市 58 个监测点共同完成了一份优秀 的 答卷, 全年监测 并 净滩共 320 场( 其中 数据有效场次为 316 场),超过 6000 人次志愿者参与 , 共捡拾了 191,478 件海岸垃圾 ( 2.5cm) 。 在 19 万 多 件海岸垃圾中,进一步 识别出 7327 件品牌垃圾 , 品牌可识别率约 3.8%。 记录到品牌2134 个 。 7327 件品牌垃圾中, 酒水饮料类垃圾达 3966 件,占比为 54%; 包装类型 上, 透明塑料瓶( 1911)、软塑料( 1794)、其他塑料( 1348)、多层包装( 899)为主要包装类型,四类占比和为 81.23%。 由于 人类 的 “ 失职 ” ,这些 被 生产 消费 的商品, 在 使用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处理, 从而 进入海洋环境成为垃圾 , 每个垃圾上的品牌标识 即 是最好的证明。 捡拾并记录这些垃圾, 让包括品牌商、消费者在内的整个社会看见当前污染状况的 真实状况 。 我们需要对此负责,并付诸行动。 2 前言 海洋垃圾 在不断侵占海洋 “ 海面看上去像蓝色的玻璃纸一样光滑,仿佛夏天的池塘一般,我开始注意到这片光滑的 画中的海面 ,到处都是垃圾。” 1997 年,美国阿尔加里特海洋研究中心( Algalita Marine Research Foundation) 查尔斯 穆尔 ( Charles Moore)船长驾驶 Alguita 号 研究船从夏威夷参加比赛 返程途中,此番场景令他无比震惊 1,2。 这一望无际的垃圾 带 太平洋垃圾带( 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开始“声名远播” 。 图 1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和 Alguita 号 图片 来源 : algalita/about/ 3 塑料垃圾无处不在 从太平洋垃圾带 到地球已知最深海沟之一的马里亚纳海沟( 10898m 处), 海洋环境中 随处 可见垃圾身影 3。 相关研究 预测 认为 ,仅塑料垃圾,在 2010 年就有 4801270 万吨从陆地进入海洋 4, 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到 2030年, 将有 1.04 亿吨 的塑料垃圾 排放至 自然界 5。除塑料外, 海洋垃圾还包括金属、玻璃、陶瓷等具持久性的人造 物品 ,以至于 我们 无法想象整个海洋到底容纳了 多少人类 的废弃物。 海洋广阔无垠的观念古已有之,于是,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海洋能够消纳人类产生的无用之物。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人类行为一步步侵蚀、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我们生活在塑料时代 塑料 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渗透进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2018 年全球塑料产量为 3.59 亿吨 6,通过各种流水线加工包装, 这些塑料被印刷上品牌标识,以各式各样的商品进入 人们 的生活,以地球人口 75 亿计算,这相当于人均 48 千克。涤纶服饰、 PET 瓶、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塑料手机保护壳塑料 制品 ,已经无处不在。 图 2 1998 年,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 10898 米深处发现塑料垃圾 图片来源: JAMSTEC 图 3 PET 瓶 图片来源: Image by pasja1000 from Pixabay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