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财经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目录,2,CHAPTER 1行业背景CHAPTER 2趋势预测CHAPTER 3详解媒体智能化CHAPTER 4案例分析,1234,01 行业背景,3,中国财经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财经资讯各类端口用户规模基数庞大,但PC端用户覆盖人数和渗透率都已趋于饱和,财经资讯移动端渗透率以及覆盖设备处于稳定增长中。,40.00%,47.00%46.00%45.00%44.00%43.00%42.00%41.00%,21,2625242322,2017.1,2017.2,2017.3,2017.4,2017.5,2017.6,2017.7,2017年1-7月中国财经资讯PC端覆盖人数与PC端渗透率,PC端覆盖人数,PC端用户渗透率,1.00%,1.35%1.30%1.25%1.20%1.15%1.10%1.05%,10,18161412,2017.1,2017.2,2017.3,2017.4,2017.5,2017.6,2017.7,2017年1-7月中国财经资讯移动端覆盖人数与移动端渗透率,移动端覆盖人数,移动端用户渗透率,资料来源:XX,XX4,中国财经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21.70%,40.80%40.00%38.40%30.60%26.00%23.60%,59.30%,83.10%,15.00% 25.00% 35.00% 45.00% 55.00% 65.00% 75.00% 85.00%,体育赛事,财经金融文化艺术科技创业本地资讯健康生活娱乐时尚,时事政治热门,2017年中国原创新闻平台用户新闻内容类型偏好分布,11.20%,13.10%,13.50%,16.80%,14.00%12.00%10.00%8.00%,18.00%16.00%,120001000080006000,14000,2014,2015,2016,2017,2014-2017年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用户规模(万人),使用率,用户对财经金融内容的关注占比达40.80%,表明用户对财,2017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1.3亿,增长率16.8%,经金融信息的高度追求。对于财经新媒体来说,器发展前景广阔。资料来源:XX,XX5,内容价值释放,IP人格化IP社群化,知识付费技术驱动,内容成为流量入口内容价值挖掘,特点,中国财经新媒体行业呈现特点人格化深入,内容生产内容分发数据驱动变现资料来源:XX,XX6,中国财经新媒体用户画像分析男性用户居多;学历普遍较高;年龄分布在26-40岁,67.20%,32.80%,用户性别分布,男,女,1.00%,4.00%,34.70%,24.00%22.70%,4.80%9.00%,0.00%,10.00%,20.00%,30.00%,22岁以下,22-25岁,36-40岁31-35岁26-30岁,45岁以上41-45岁,财经新媒体用户年龄分布,2.40%,79.10%,9.80%8.20%,0.50%,0.00%,20.00%,40.00%,60.00%,80.00%,高中/中专及以下,硕士/MBA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财经新媒体用户学历分布,资料来源:XX,XX7,中国财经新媒体用户画像分析,2.00%,4.64%,30.00%,金融,投资宏观经济,用户兴趣分布用户兴趣集中在投资理财领域,更加重视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的财经信息。,用户地域分布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福建、上海,用户沉浸度33.313000字以上资讯全平台:46.06,用户沉浸度31.082000-3000字资讯全平台:38.27,用户沉浸度26.091000-2000字资讯全平台:30.58,用户沉浸度分析1000以上的中长资讯具有更高的阅读沉浸程度和传播力,用户更偏好深度、有质量的财经资讯。,0%-2%2%-4%4%-5%5%-6%10%+,用户沉浸度19.161000字以下资讯全平台:21.65,资料来源:XX,XX8,财经新媒体,自媒体媒体机构,用户商家,中国财经新媒体盈利模式分析财经媒体的变现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用户打赏、内容付费、线下活动收入、广告收入等等变现方式持续发力,推动着财经新媒体商业模式的多元化用户打赏收入;其他渠道服务收入,宽带/服务器提供商,数据服务提供商,购买付费版新闻分发服务;付费版:无广告、频道定制广告收入;线下活动数产品宣传;游戏分发付费使用 线下活动收入,流量分成;收入分成;内容付费分成;版权合作付费;提供展示平台提供内容;增强平台活跃度(流量、粘性)周边服务,资料来源:XX,XX9,02 趋势预测,10,流量入口财经跨界人工智能,中国财经媒体新变化,背景介绍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生产:从UGC、PGC向OGC的回归融合发展环境下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建构以OGC为主导、UGC和PGC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内容生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产业链创新。UGC、PGC和OGC三者之间需强化联系、打通通道、加强互动,充分发挥OGC的引领作用,增强OGC和PGC对UGC的影响力,使三者在互动中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造,实现内容生产的结构化、立体化和社会化。,UGC(用户生产内容),OGC(职业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BGC(品牌生产内容),优质内容是财经新媒体流量入口,专业性、实用性、,重核实的要求,BGC,UGC,OGC,PGC,UGC:内容广度,贡献流量和用户参与度PGC:内容深度,提升平台知名度,创造平台高附加价值OGC:内容专业化、精品化、持续化生产,建立平台品牌BGC:制造内容而非广告,触达用户并建立良好的联系,资料来源:XX,XX12,产品形态:深耕垂直领域的社群模式“传播碎片化”和“用户社群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典型特征。新媒体平台借助其社交性,聚集起兴趣相同、生活态度相似、价值观一致的用户群体,形成“标签化”的互联网社群,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粘着度。而对于能够聚集起优质用户资源的财经新媒体来说,打造与运营垂直领域的社群是必然趋势。,用户:获得所需信息,提升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参与品牌价值共建。财经媒体:垂直社群带来了更明确的用户需求,为商业变现带来极大便利;打破线上与线下的运营壁垒,实现社群价值的深度挖掘。,垂直社群兴趣相同、生活态度相似、价值观一致格隆汇:垂直细分社区模式海外证券投资提供资讯、研究交易、社交等财经研究,资料来源:XX,XX13,流量入口:长尾理论下“中小V”的流量突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和流量红利结束,单一平台增速放缓,投资趋于冷静。与此同时,大V用户增量触碰天花板,深度变现遭遇瓶颈,内容生态格局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财经自媒体也在经历着一场流量洗牌,相比于已经相对饱和、固化甚至逐渐减弱的头部流量,反而一批中小V逆势崛起,实现突围,依靠这类“分众小V”创造内容、深度互动、深耕垂直领域,为商业多元生态创造了条件。,市场需求互联网的发展激活了“个人”要素,形成了体量小、偏冷门、个性化的“利基市场”。,技术发展智能推荐算法不断打破头部内容的垄断效应,中长尾内容创造者的作品得以展现在最合适的用户面前。,平台扶持众多自媒体平台为了吸引原创优质自媒体、充分挖掘长尾内容价值,制定了相关扶持政策,(金融八卦女、越女事务所、招财大牛猫)资料来源:XX,XX14,财经跨界:财经新媒体介入智能投顾财经新媒体是智能投顾领域的“新进入者”,一方面,财经新媒体拥有媒体的品牌背书,客户信任度更高,财经读者的积累也使其更容易触达目标用户群体;另一方面,理财顾问的价值在于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投资顾问足够了解其客户。财经新媒体拥有大量客户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了解客户真实的风险偏好,提供精准的服务。国内智能投顾市场一片蓝海,目前开发主体有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传统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平台,而财经新媒体是智能投顾领域的“新进入者”。,第一,媒体品牌背书,客户信任度更高财经读者完成基础积累。,第二,财经新媒体拥有大量客户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了解客户真实风险偏好,提供精准服务。,资料来源:XX,XX15,人工智能:再造媒体新业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已经近在眼前,媒体已经走到了与传播速度竞技的最后时刻。当载体的实体消失于网络空间,一切以数据呈现时,一切变成数据流时,媒体将回归媒体的本质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建设。智媒时代的人与机器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依赖、共生合一的,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内容生产用户平台数据用户平台数据用户平台数据,智能内容分发用户平台数据用户平台数据用户平台数据,内容生产:机器写作的核心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即从海量的数据当中找出可能最受市场关注的部分,借助优化算法,采用大众能够接手的或者新闻报道要求的格式将内容呈现出来。内容分发:真正的智能分发是建立在人工涉入基础之上,通过编辑对无限膨胀的内容进行筛选与把关,将筛选过的内容以算法精准分发至不同用户,实现在建立高效基础上,的精准传播。资料来源:XX,XX16,03 详解媒体智能化,17,中国财经媒体智能化转向,用户向智媒靠近,媒体技术驱动变革,生态智媒体生态系统建设,资料来源:XX,XX18,新技术推动媒体智能化,AR/VR财经媒体,AI财经媒体,IoT财经媒体,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被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在一起,生活场景变得智能化物联技术为财经媒体的跨界提供了技术基础,“物联网”成为财经媒体升级转型的助推器资料来源:XX,XX19,用户:信息消费场景越来越碎片化,信息接收终端越来越智能化,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其他,在上班的地方在家:卫圣剑私人交通工具,在家:床上在家:客厅、书房在外面的零碎时间公共交通工具上,新闻资讯作为一种填补用户业余空白时间而存在,以满足大众普遍的信息需求为主,用户移动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对新闻产品场景覆盖度的要求提高。用户用手机观看新闻资讯的场景,资料来源:XX,XX20,66.2,107.9,185.5,268,320,100500,300250200150,350,2014,2015,2016,2017,2018e,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突破13.7亿台,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可达到320亿RMB(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2014-2018年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亿,媒体:个性化精准推荐成为标配,移动网页端/浏览器11%社交媒体9%聚合类新闻资讯APP(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等)35%,端网页13%,门户类网站移动端APP(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32%门户类网站PC,海量的内容供给与用户注意力之间的矛盾,使得用户更加愿意选择基于用户个人兴趣精准推荐的聚合类新闻资讯APP,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2017年中国资讯用户获取新闻资讯最主要的途径选择,资料来源:XX,XX21,金融数据运营用户个人数据用户消费数据,数据,算法,个性分发,用户画像,媒体:机器人写稿趋向常态化, 21财经+今日头条:Xiaomingbot 腾讯财经:Dreamwriter 新华社:“快笔小新” 第一财经:“DT稿王” 南方都市报推出机器人:“小南”,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机器写稿编辑签发,2020年,90%以上的新闻报道由机器完成资料来源:XX,XX22,Lorem,生态:融合智媒体生态系统建设步入新起点数据驱动构建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融合新模式融合,技术支撑打造以新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智能平台,内容连接形成以内容为连接的泛财经生态圈资料来源:XX,XX23,案例分析,24,格局嬗变:自媒体强力崛起,传统媒体护城河待固金融从业者自媒体一手数据的获取与披露是其核心竞争力,信源的贴近性保证了财经信息的高信度与实效性。同时机构自有媒体表现出较大的自由性与边界尺度,其特色鲜明的人格化个性色彩使其在与用户的互动沟通中占据更大优势,强大的自我传播能力使其不再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流量中介。,传统财经媒体财新财经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类门户网站东方财富新浪财经凤凰财经网易财经,金融从业者自媒体强大的自我传播能力鲜明的人格化色彩媒介去中介化特征,记者、评论人自媒体黄生看金融吴晓波频道光远看经济,资料来源:XX,XX25,财新:发力数据业务,争做中国彭博XX为财新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以“成为新经济时代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造商”为愿景,打造集研究、数据、指数为一体的高端金融服务平台。作为财新的重要一翼,XX致力于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国际化、中国产业走出去和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合作方案,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突破性发展。,智库投资,数据一级市场、行业数据库,指数PMIBBD电商消费气候,莫尼塔证券投资咨询,格隆汇:个性化+垂直细分突围,格隆汇发展历程,2014年11月,基金管理人陈守红以笔名创办了格隆汇,以互联网众筹的研究方式,为所有中国人进行海外证券投资提供资讯、研究、交易、社交等全方位服务。,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呈现开放特征,国家港沪通政策为股票交易提供更为透明流动的市场环境,人民币正式进入SDR篮子,中国资本输出与海外投资需求爆发,格隆汇:个性化+垂直细分突围格隆汇的特征个性垂直服务更容易提升用户粘性,形成财经品牌独特优势,形成窄域的“发言人”。,29,财经公关,财经媒体,海外证券投资投行,数据库,个性化财经研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