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8 年 9 月 12 日,王 上,研究助理,中国电影市场观察系列深度报告之一,2018年9月12日, 国际格局:中国票房是拉动全球增长的引擎。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为 399.2 亿美元,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名列北美(美国、加拿大)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单一国家地区第一大票房市场。这也使得亚太地区电影票房在 2015-2017 年这三年间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成为提升全球电影票房的主导力量;而北美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速基本停滞;拉美地区虽有所增长,但市场规模基数较小,在全球票房结构中占比不高。 产业基本面:市场规模巨大、档期效应明显、国产电影拥有一定话语权。中国电影产业市场规模巨大,随着社会时间周期的划分也产生了明显的市场档期,其中春节档是中国开发最早、发展最成熟的档期。“举家看电影”成为春节新民俗,也是春节期间屈指可数的文化娱乐消费之一。中国分账片进口配额从 1995 年的 10 部增长到 2017 年的 40 部。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引进电影配额在短期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进口片的引进一方面满足中国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电影产业转向高质量竞争。 产业全局:制片、院线、影院、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1)中国电影产业制片机构主要分为国有和民营,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互联网视频平台转型的影业公司发展值得关注。2)在院线方面,十大院线中九家进入资本市场,依托资本市场的竞争不可避免加剧。3)影院方面,中资影投公司中,万达电影在 2017 年票房最高,达到 75.27 亿元。在 2017 年全国影院年度票房量级分类中,年票房 1000-2000 万元的影院数量最多,达 1219 家,占年票房1000 万元以上的影院数量的 68.83%,头部效应仍有上升空间。4)在线票务平台在行业拥有较强的渠道话语权,掌握整个电影产业的终端现金流。 风险因素:行业波动风险;增速放缓风险;政策监管风险。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CINDA SECURITIES CO.,LTD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本期内容提要: 产业趋势:从高速增长到高质增长的十字路口。自 2008 年到 2018 年,中国电影票房以 35%的速度节节高升,到 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 559 亿元。随着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电影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竞争性增长,电影行业出现四大趋势:1. 高质量电影的头部效应越发明显;2. 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服务升级;3. 票补带来的特殊增量因素放缓;4. 互联网企业深入介入电影全产业链。,一文读懂中国电影产业:核心数据与未来趋势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深度报告传媒行业,目 录,一、产业趋势:从高速增长到高质增长的十字路口.1(一)08 年-18 年黄金十年,票房年均 35%增长 .1(二)行业的十字路口: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竞争性增长.2趋势一:高质量电影的头部效应越发明显.2趋势二: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服务升级 .2趋势三:票补带来的特殊增量因素放缓.3趋势四: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电影全产业链 .4二、国际格局:中国票房是拉动全球增长的引擎.6三、产业基本面:市场规模巨大、档期效应明显、国产电影拥有一定话语权.10(一)市场规模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原动力 .101、全球最大单一票房市场.102、市场规模超越北美(美国、加拿大)指日可待.11(二)中国电影票房档期效应明显,春节观影成新民俗.12(三)贸易争端背景下分账大片配额暂不扩大.13四、产业全局:制片、院线、影院、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15(一)制片:国有、民营、互联网.15(二)院线:十大院线九家进入资本市场 .17(三)影院:中资影投、外资影投.19(四)在线票务平台:票务平台已经在行业拥有较强的渠道话语权.22风险因素.23表 目 录表1:2011-2017 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主要指标.1表2:阿里的电影投资布局(部分).4表3:腾讯的电影投资布局(部分).5表4:2011-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和增长率(单位:亿美元;%).6表5:2011-2017 年合计票房收入前十大国家(北美除外)(单位:亿美元).8表6:2015-2018H1 中国总榜电影年度票房量级(单位:部).11表7:2017 年制作公司影片产量和票房 .15表8:2017 年票房前十五名院线情况.17表9:2015-2017 年万达、大地、上海联合院线经营情况 .18表10:2017 年部分中资影院投资公司概况.19表11:2017 年部分外资影投企业概况.19表12:2017 年影院投资公司票房排名前五概况.20表13:2017 年全国影院年度票房量级分类.21表14:2017 年北上广票房第一影院概况 .21表15: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排名前十影院.22,图 目 录,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2011-2017 年中国影院数量、银幕数量及增长率.12:2018 年暑期档头部影片票房分布情况.23:2015-2017 年前十名院线场均人次及上座率.34: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和增长率(单位:亿美元,%).65: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的地区结构.76: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的地区结构份额(单位:%).77:2011-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及增长率(单位:亿元,%).88:2011-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及增长率(单位:亿元,%).99:2012-2017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 1010:2012-2017 年中国和北美票房对比(单位:亿美元) . 1111:2016 年、2017 年以及截止到 2018 年 7 月各月票房对比分析(单位:亿元) . 1212:2011-2017 年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及票房贡献率分析(单位:亿元,%). 1313:2017 年亿元以上国产片、进口片数量和占比分析(单位:亿元,部). 1414:累计票房排名前十的制片方 2017 年影片产量和票房. 1515:2017 年亿元以上国产片、进口片数量和占比分析(单位:亿元,部). 1716:近三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票线上、线下出票比例 . 23,一、产业趋势:从高速增长到高质增长的十字路口(一)08 年-18 年黄金十年,票房年均 35%增长中国电影在 2008 年到 2018 年这十年间,票房以年均 35%的速度节节高升,堪称“黄金十年”。综合统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现国家电影局)数据:2008 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名,2010 年起,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百亿元,2013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高达 217 亿元,到了 2015 年增长到 440 亿元,而 2017 年突破 500 亿,达到 559 亿元的票房。表 1:2011-2017 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主要指标,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票房(亿元)院线(条)银幕数(块)观影人数(亿人次)平均票价(元)故事片生产数量(部),1313992863.5535558,17045131184.6636745,21745181956.1735638,29647235928.3435618,440483162712.635686,457484117913.7233772,559485077616.234798,图 1:2011-2017 年中国影院数量、银幕数量及增长率,(二)行业的十字路口: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竞争性增长,趋势一:高质量电影的头部效应越发明显,随着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观众对高质量电影愈加追求,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效应及大片拉动效应明显,高质量电影也将电影行业追求的目标。据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17 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以 2017 年的暑期档为例,56.8 亿票房的战狼 2的横空出世使得整个 2017 年的暑期档总票房大幅提升。在票房排行榜上,根据此报告,2017 年共有 474 部电影登陆院线,超过 10 亿票房的超级大片共有 15 部,超过 20 亿票房的有 2 部,60%的影片票房不足 1000 万。,这种现象在 2018 年继续发酵,2018 年近 3 个月的暑期档有 128 部影片上映,头部影片和腰部影片票房的差距逐渐拉大。凡影与阿里影业数据平台灯塔发布的2018 暑期档用户洞察报告显示,2018 年暑期,11 部影片贡献了 77%的票房。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分别以约 31 亿元和约 25 亿元的高票房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是 17 亿元的侏罗纪世界 2,12.7 亿元的一出好戏以及 9.7 亿元的巨齿鲨。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影片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必然导致尾部的挤出效应,两级分化是整个产业链的调整和重塑的内在原因。,图 2:2018 年暑期档头部影片票房分布情况,趋势二: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向服务升级,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全国影院银幕数在 2017 年达到 50775 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到一定的数量级,单纯靠扩大“产能”带动增长的模式将逐步效用降低,随之影院投资、荧幕数量扩张也将逐步趋于理性。根据中国电影报的数据统计,2018 年上半年新增影院增速只有 15%,这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不足20%的增速。,以 2018 年暑期档为例,虽然票房超过 173 亿票房,但票房增幅仅为 6%;与之对应的总场次超过 2810 万场,相较去年同比增幅超过 16%,而观影人次 4.9 亿次,仅比去年增加 3%。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影院银幕的建设红利已不再明显,银幕数量增加面临瓶颈,市场也很难支撑银幕数量的增速,影院新一轮的经营、竞争模式就必须走向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创新等竞争性增长。可以判断,优胜劣汰以及服务升级是未来的主线。,图 3:2015-2017 年前十名院线场均人次及上座率,趋势三:票补带来的特殊增量因素放缓,从 2012 年开始,互联网平台票补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各大票务平台为了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推出小规模票补。此时票补所需费用除了票务平台承担一部分,片方、制作方也会承担一部分;双方也会进行资源互换,为影片做票补。后来,票补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各方票补的比例越来越大,价格战让行业呈现烧钱。中国票房的崛起,巨额的票补功不可没。,2014 年起,以 BAT 为主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电影产业,从票务端开始,以平台、技术、用户思维全面深度介入电影全产业链。2015 年,全年在线票补量也达到 40 亿左右。2017 年初形成了猫眼、淘票票、微影时代的三国鼎立。随着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腾讯 10 亿元注资猫眼,随后阿里在 2017 年 7 月以 13.3 亿元战略投资淘票票,到了 2018 年在线票务平台呈现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对峙局面。在 2018 年初,各大片方首次联合提出票补限制措施:2018 年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2 月 15 日至 3 月 2 日)期间,全国影院票价不低于 19.9 元;补贴票数方面也有限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 50 万张。事实上,这种限制一方面是制片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线票务行业当下竞争格局决定的。票补的背后,有着各大互联网公司进军在线票务产业的战略意图,随着猫眼、淘票票两家头部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双寡头局面下票补这样的战略也不会持续。因此,在考量未来中国的电影市场的时候,必须明确未来票补这一特殊增量因素将不可以持续,这样就意味着前文提到的服务升级将愈发重要。趋势四:互联网企业深度介入电影全产业链阿里巴巴:以阿里为例,从 2006 年 6 月阿里入股华谊兄弟开始,到 2014 年 3 月收购港股“文化中国”,8 月正式更名为“阿里影业”,阿里的电影版图大幕徐徐拉开。随后,阿里注入自己旗下的淘宝电影、娱乐宝业务,并以阿里影业为主体,在 2016年的 5 月及 12 月,战略投资大地影业及博纳影业。到 2018 年 4 月阿里入股万达,阿里在产业链上下游、制作、影院等全产业链布局,包括“电影制作+电影宣发+版权授权”的电影内容产业链以及“在线售票平台+影院售票软件”的票务产业链全部业务。阿里目前是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光线影业、博纳影业的第二大股东或重要股东,这四大公司在 2017 年制作和发行的电影票房综合超过 500 亿,而 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为 559 亿,占比 90%。表 2:阿里的电影投资布局(部分),公司华人文化集团 CMC万达电影院线淘票票大麦网博纳影业和和影业悦凯影视杭州星际大地影业鸣涧影业华谊兄弟,轮次A 轮股权转让战略投资战略投资被收购D 轮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投资并购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时间2018-07-032018-04-022018-02-052017-07-252017-03-212014-07-012016-12-102016-11-282016-09-012016-08-242016-05-102016-01-112015-08-17,战略投资,2014-11-19,新片场,B 轮A 轮,2015-02-022014-04-01,腾讯:腾讯在内容端及平台端也皆有布局,2014 年 11 月,腾讯战略投资华谊兄弟 36 亿元,2016 年 12 月,战略投资博纳影业 25 亿元,2017 年 11 月,战略投资猫眼电影 10 亿元,到了 2018 年 3 月,腾讯又斥资 33 亿拿下光线传媒所持新丽传媒27%的股权。腾讯影业在 2015 年 9 月成立。成立之初,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 CEO 程武确立了“不孤立做影视”的思路,追求动漫、游戏、文学等整个泛娱乐的大联动。在 2018 年 4 月,腾讯影业在“UP2018 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公布了15 部 2018 年或上映或播出的影视作品,并且推出了“时代旋律”、“东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国科幻”、“国际探索”五个文化产品系列。表 3:腾讯的电影投资布局(部分),公司华人文化集团 CMC新丽传媒柠萌影业双羯影业猫眼电影光和木星影业博纳影业灵河影视制作娱票儿华谊兄弟引力影视新片场,轮次A 轮股权转让C 轮B 轮A 轮Pre-A 轮天使轮战略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投资A 轮C+轮战略投资A 轮B 轮A 轮,时间2018-07-032018-03-122018-03-092016-03-072015-03-272018-02-132017-08-112017-11-102017-07-082016-12-202016-10-102016-04-272014-11-192014-04-302015-02-022014-04-01,融资金额(人民币)近 100 亿33.17 亿数亿5 亿1 亿金额未知金额未知10 亿金额未知25 亿金额未知30 亿36 亿1000 万1000 万1000 万,二、国际格局:中国票房是拉动全球增长的引擎根据 comScore 数据,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为 399.2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724 亿元),中国电影票房成为名列北美(美国、加拿大)之外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单一国家地区第一大票房市场,中国电影市场从全球电影市场的补充转变为引领者。表 4 和图 4 的两组数据,分别来自 comScore 与美国电影协会:表 4:2011-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和增长率(单位:亿美元,%),年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北美地区102108109103.5111.4114111.2,国际地区224239247263.2278274288,全球326347356366.7389.4388399.2,增长率2.896.442.593.016.19-0.362.89,图 4: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和增长率(单位:亿美元,%),图 5: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的地区结构,图 6:2005-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的地区结构份额(单位:%),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电影票房达 406 亿元,相比 2016 年增长约 5%,从 2005 年至 2017 年间,全球电影票房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从全球电影票房地区结构上看,北美地区在 2017 年票房与 2015 年票房相同,达到 111 亿美元,低于 2016 年的 114 亿美元,三年间票房增速基本停滞。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也基本停滞不前,而由于中国票房市场的高速增长,亚太地区电影票房则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成为提升全球电影票房的主导力量。拉美地区近年来票房也增长较快,但由于市场规模基数较小,在全球票房结构中占比并不高。图 7:2011-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及增长率(单位:亿元,%)表 5:2011-2017 年合计票房收入前十大国家(北美除外)(单位:亿美元),序号1234,国家中国日本英国法国,2011 年20231720,2012 年27241717,2013 年36241716,2014 年48201718,2015 年68181914,2016 年66201716,2017 年79201615,合计344149120116,5678910,印度韩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1411131211/,14131312128,15141314119,17161312108,161513897,191511797,1616121099,11110088757148,(注:巴西未进入 2011 年前十名,票房不详)图 8:2011-2017 年合计票房收入前十大国家(北美除外)(单位:亿美元)(注:巴西未进入 2011 年前十名,票房不详),三、产业基本面:市场规模巨大、档期效应明显、国产电影拥有一定话语权,(一)市场规模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原动力,1、全球最大单一票房市场,2017 年中国电影票房为 559 亿元,增幅 13.45%,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北美的 111 亿美元,占亚太地区的 86%),全球最大单一电影市场。票房的增长在 2018 年得以持续,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全国总票房达到 320.3 亿元,比起 2017 年同期的 271.9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近 18%,总观影人次为 9 亿,比起 2017 年同期的 7.8 亿人次同比增长了 15.3%。,票房高速的增长的原因有多方面,最基础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 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974 元,比 2012 年增加 9464 元,相较于 2016 年,年增长率达到 9.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全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2086 元,增长 8.9%,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 11.4%。观影当下中国最普遍、最容易获得的娱乐消费的之一,自然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娱乐消费品。,图 9:2012-2017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2、市场规模超越北美(美国、加拿大)指日可待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8 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收入达到 202.18 亿元,超过北美同期的 28.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3 亿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comScore 数据显示,与 2017 年第一季度的 30 亿美元相比,2018 年北美票房同比下降 3.7%。而中国作为电影市场对电影厂商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 2018 年前三个月的总票房大于北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春节档的火爆。在 2018 年 2 月份的春节档中,中国内地市场 2 月份突破 100 亿大关,刷新了中国内地单月票房记录,也打破了北美的单月票房记录。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2020 年将很有可能实现中国票房超过北美的黄金交叉,中国电影市场也将从 2020 年开始长期维持全球票房第一的位臵,而中国电影的巨大市场规模也将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图 10:2012-2017 年中国和北美票房对比(单位:亿美元)(注:北美指美国加拿大市场)表 6:2015-2018H1 中国总榜电影年度票房量级(单位:部),年份2015201620172018H1,8 亿以上13101610,5-8 亿158186,3-5 亿178155,1-3 亿36164218,小于 1 亿34645362190,(二)中国电影票房档期效应明显,春节观影成新民俗,电影作为一种大众闲暇娱乐品,会根据社会时间周期的划分产生明显的市场档期。中国电影档期的划分最早起源于 1995 年自好莱坞引进大片,到目前已经形成了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三大档期。1997 年,冯小刚的一部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贺岁档,到了 2013 年,由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选择在春节档上映,并在七天内拿下 5.3 亿票房,观影人次达到 1266 万,超越 2012 年整个春节档,这也使春节档成为中国最早开发也是至今为止发展最成熟的档期。, ,2018 年 2 月 24 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根据初步统计,2018 年春节(大年初一至初六,2 月 16 日至 21日)全国电影票房春节档再创新高,为 56.94 亿元,观影人次为 1.43 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 68.25%和 60.13%。其中,国产影片市场占比为 99.93%。大年初一(2 月 16 日)全国电影票房为 12.69 亿元,观影人次为 3238 万,创造了中国新的单日电影市场纪录。2018 春节档票房排名前五的均为国产影片,分别为唐人街探案 2 捉妖记 2 红海行动 西游记女儿国和熊出没变形记。,图 11:2016 年、2017 年以及截止到 2018 年 7 月各月票房对比分析(单位:亿元),伴随着城市化以及年青一代消费的崛起,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时期,“举家看电影”已经成为春节新民俗。以往春节档主要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回乡后聊以慰藉的去处,而当下春节的影院,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场场爆满与一票难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然,在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娱乐模式的逐渐多样化,档期效应会逐步趋于稳定,因为在现阶段看电影是我国春节期间屈指可数的文化娱乐消费之一。,(三)贸易争端背景下分账大片配额暂不扩大,1、备忘录 2017 年到期,目前暂未续签,分账片即电影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而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发行,并事先商定比例,按影片的票房收入分成,以使制片方、发行机构和放映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1995 年开始,中国首次采用国际通行的分账方式,允许每年有 10 部外国电影参与国内的票房分账,但分账比例仅有 13%;2001 年,分账片进口配额扩大到 20 部。这一数字在 2012 年达成的备忘录中增加到了 34 部(增加了 14 部特种分账片,即针对 3D 和 IMAX 电影的引进),同时分账比例提升到 25%。分账片的引进目前已有逐渐放开的迹象。在 2016 年,为拯救电影票房小年,全年引进分账大片的数量达到了 38 部。到了 2017 年,增加到40 部。但这份备忘录已于 2017 年到期,目前还未续签。,图 12:2011-2017 年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及票房贡献率分析(单位:亿元,%),据路透社报道,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引进电影配额的问题已经作为中美整体贸易谈判的一部分被纳入考量。这意味着,能否扩大电影配额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进展,目前可以判断,分账大片的配额短期内扩大的可能性不大。,2、国产电影票房目前占优,未来必须转向质量竞争,整体而言,过去五年 2013-2017 年,国产电影票房均领先于进口电影,但国产电影票房贡献率并不是十分稳定。过去五年,国产电影票房贡献率的峰值是 2015 年的 62%,低值是 2017 年的 54%,2018 年情况则是国产电影票房占比又有上升。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全国总票房达到 320.3 亿元,而国产电影的票房则达到 189.5 亿,比 2017年同期的 105 亿元增长了 80%。其中,国产影片担当上半年票房主力,份额达到 59.2%,高出 2017 年同期的 38.7%。,这种不稳定,究其最基本的原因还是国产电影的质量的不稳定。回顾 2017 年的情况,票房十亿以上电影中 9 部是进口片,6部是国产片;在票房 5-10 亿的电影中,其中进口片 10 部、国产片 7 部。到 2018 年上半年,票房过亿的影片共 41 部,国产片 19 部。可以看出,虽然总体国产片占优,但头部票房段的电影,数量上还是进口片占据微弱优势。客观上说,进口片的引进为中国电影市场提供了有竞争力的文化商品,满足了中国电影受众的观影需求,同时,也给中国电影国产片市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客观上促进国产电影、尤其是国家头部电影的发展。,另一方面,观众观影品位也在不断提升,也使得中国电影产业必须转向质量竞争。随着国内观影群体在不断成熟,观影视野的不断扩大,纯粹的特效堆积、缺乏内涵的爆米花电影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趋向于观看评价高、质量好、有内涵,并与自身生存处境有情感联系的电影。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图 13:2017 年亿元以上国产片、进口片数量和占比分析(单位:亿元,部),六、产业全局:制片、院线、影院、在线票务市场竞争格局(一)制片: 国有、民营、互联网中国电影产业制片机构主要存在在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之中。国有制片阵营里包括中影、上影等;民营制片机构即万达、华谊、博纳、光线传媒等企业。此外,随着互联网深入介入电影产业全产业链,由互联网视频平台转型而来的影业公司包括爱奇艺影业、企鹅影业、合一影业、猫眼文化等。其中,依托互联网的资金、渠道、人才优势,互联网背景的制片方发展尤为值得关注。尤其是 2017 年 3 月,电影产业促进法施行,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标准统一,须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方可放映,监管政策的收紧也使得互联网制片公司洗牌。马太效应下 BAT 等互联网大型公司北京的制片方的行业头部效应也将逐步显现。图 14:累计票房排名前十的制片方 2017 年影片产量和票房表 7:2017 年制作公司影片产量和票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