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796 头豹研究院 | 计算机系列深度研究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市场研究 报告摘要 TMT 团队 公有云指云计算服务商利用公共网络、以低廉或免 费的价格向所有的客户提供具有弹性的计算资源和 服务,允许用户根据服务使用量支付费用的云计算 模式。 公有云 PaaS 是云计算服务中的重要部分, 其 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 中间件等 PaaS 服务逐步渗透至各垂直应用领域, 公 有云 PaaS 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3.8 亿元增长 至 2018 年的 21.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54.8%。在 数字化转型浪潮逐步涌起的发展背景下,公有云 PaaS 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热点一: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热点二:兼容性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热点三:发展物联网 PaaS 成为行业重要趋势 公有云 PaaS 可将各垂直领域的具体业务与互联网技术 相结合,帮助传统行业企业升级技术架构,实现数字化 转型,在数字化转型浪潮逐渐涌起的背景下,传统行业 企业对公有云 PaaS 的需求将逐步扩大,公有云 PaaS 发 展步伐将逐步加快。 在公有云 PaaS 应用实践中,公有云 PaaS 服务商常遇到 用户技术架构标准不一的问题, 当公有云 PaaS 平台无法 兼容用户的技术架构时,用户需耗费大量资源进行底层 改造, 其选择 PaaS 服务的意愿将显著降低, 公有云 PaaS 的兼容性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物联网快速发展,传感器数量不断增多,终端数据 呈爆发式增长, 公有云 PaaS 的重要性逐步突出。 在万物 互联的发展背景下, 公有云 PaaS 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将 逐步加深,发展物联网 PaaS 是公有云 PaaS 行业发展的 重要趋势。 詹欣琪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计算机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低代码开发平台 行业概览 计算机系列深度研究行 业概览_2019 年中国办公软件 行业概览 1 报告编码19RI0554 目录 1 方法论 . 4 1.1 方法论 . 4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公有云 PaaS 行业定义与特点 . 7 2.2 公有云 PaaS 核心技术 . 7 2.3 公有云 PaaS 行业发展历程 . 9 2.4 公有云 PaaS 行业产业链 . 11 2.4.1 产业链上游 . 12 2.4.2 产业链中游 . 14 2.4.3 产业链下游 . 15 2.5 公有云 PaaS 行业规模 . 15 3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驱动因素 . 17 3.1 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 17 3.2 互联网新兴应用迭代速度快 . 17 3.3 容器技术发展迅速 . 18 4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制约因素 . 20 2 报告编码19RI0554 4.1 安全性问题突出 . 20 4.2 兼容性问题突出 . 20 5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 22 6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发展趋势 . 24 6.1 发展物联网 PaaS . 24 6.2 容器化层次逐步加深 . 25 6.3 微服务架构逐步推广 . 25 7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竞争格局 . 27 7.1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竞争格局概览 . 27 7.2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7 7.2.1 容联云 . 27 7.2.2 环信 . 29 7.2.3 行云创新 . 32 3 报告编码19RI0554 图表目录 图 2-1 表达性状态传递架构原则 . 8 图 2-2 公有云 PaaS 发展历程 . 9 图 2-3 公有云 PaaS 行业产业链 . 12 图 2-4 公有云 IaaS 主要服务内容 . 12 图 2-5 公有云 IaaS 市场业务构成,2018 年 . 13 图 2-6 公有云 PaaS 主要服务内容 . 14 图 2-7 公有云 SaaS 主要服务内容 . 15 图 2-8 公有云 PaaS 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6 图 3-1 Docker 发展情况,2013-2018 年 . 19 图 5-1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 23 图 7-1 容联云融资情况,截至 2019 年 8 月 . 29 图 7-2 环信即时通讯云场景解决方案 . 30 图 7-3 环信融资情况,截至 2019 年 8 月 . 31 图 7-4 行云创新融资情况,截至 2019 年 8 月 . 33 4 报告编码19RI0554 1 方法论 1.1 方法论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着手,研究内 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 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8 月完成。 5 报告编码19RI0554 1.2 名词解释 容器:能实现用户环境隔离,彼此之间互不干扰的组件。 中间件: 一种可使分布式应用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的独立系统软件或服务程 序。 虚拟机: 通过软件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模拟运行、 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计算机系 统。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本质是预先定义的函 数和算法,目的是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调用特定技术功能。 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 独立软件开发商, 专门从事软件的开发、 生产、 销售和服务的企业。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 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 虚拟化:将一台计算机虚拟为多台逻辑计算机的技术。 镜像:一个磁盘上的数据复制至另一个磁盘上而形成的完全相同的副本。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将通用计算、存储、网络以及其 他基础硬件资源虚拟化后,以出租方式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模式。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为开发者提供应用服务运行和开发环境 的服务模式。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直接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的商业 模式。 容器运行时:一种在容器编排引擎中负责开启和停止容器的基础支撑软件。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6 报告编码19RI0554 可用性:云平台在受到安全攻击、物理灾难、固件故障时仍能保证持续服务的特性。 可伸缩性:系统通过增加或减少自身资源规模的方式增强或减弱处理业务的能力。 均衡负载: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运行,例如 FTP 服务器、Web 服务 器、企业核心应用服务器和其它主要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协同完成工作任务。 应用实例:应用程序的实际应用。 服务粒度:一个服务包含的功能大小情况。 守护进程:一类在后台运行,用于执行特定的系统任务的特殊进程。 7 报告编码19RI0554 2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市场综述 2.1 公有云 PaaS 行业定义与特点 公有云指云计算服务商利用公共网络、 以低廉或免费的价格向所有的客户提供具有弹性 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允许用户根据服务使用量支付费用的云计算模式。 公有云按服务模式的 不同可分为公有云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公有云 PaaS(平台即服务) 、公有云 SaaS(软 件即服务) ,其中,公有云 PaaS 利用公共网络为开发者提供应用服务运行和开发环境,用 户可按服务使用量支付费用的服务模式。 公有云 PaaS 具有五大特点: (1)公有云 PaaS 通过公用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2)公 有云 PaaS 以服务使用量为费用计算标准; (3)公有云 PaaS 搭建的是基础平台,而非具体 应用,公有云 PaaS 以服务平台的形式为开发者提供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基础架构、中 间件等服务; (4)公有云 PaaS 服务涵盖平台运营技术支持、平台应用系统开发和优化等一 系列后续服务模块; (5) 公有云 PaaS 服务需要稳定的基础运营后台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队 伍作为基础支撑。 2.2 公有云 PaaS 核心技术 公有云 PaaS 的核心技术包括表述性状态传递技术、多租户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分布 式缓存技术、容器技术等。 (1) 表达性状态传递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REST) 是一组针对网络应用开发 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 基于该架构原则体系进行应用设计开发可降低开发难度、 提高 系统的可拓展性。 表达性状态传递的架构原则包括链接原则、 统一接口原则、 资源多重 表述原则、无状态通信原则等。 8 报告编码19RI0554 图 2-1 表达性状态传递架构原则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 多租户技术(Multi-Tenancy Technology)是一种探讨与实现多用户共用相同系统或 程序组件, 并可确保各用户间数据的隔离性的软件架构技术。 多租户技术可实现多租户 之间共享系统实例以及租户系统实例的个性化定制, 并能保持用户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 性。 (3) 并行计算技术 (Parallel Computing) 指同时使用多种计算资源解决计算问题的技术。 并行计算技术利用大型服务器集群进行海量数据处理, 可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计算速 度和处理能力。 (4) 分布式缓存技术(Distribute Cache)指由一个中心服务端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由多个 客户端节点进行存储数据的技术。 分布式缓存技术能显著提高数据读取速率, 并可扩展 缓存节点、自动发现和切换故障节点,进一步简化数据的部署和维护。 9 报告编码19RI0554 (5) 容器技术(Container)是一种基于操作系统能力的虚拟化技术,其在特定操作系统内 核的支持下将主机系统的 CPU、 内存、 磁盘、 网络等资源配置成多个容器, 每个容器均 可作为独立的操作系统实例, 不同操作系统实例的应用程序在相互隔离的基础上可共享 容器主机资源。相比硬件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具有轻量化、占用资源少等特点。 2.3 公有云 PaaS 行业发展历程 自 2007 年,公有云 PaaS 发展至今,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发展期、稳定发展期、加速 发展期四个阶段。 图 2-2 公有云 PaaS 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 萌芽期(2007-2010 年) 2007 至 2010 年, Salesforce、 Google、 新浪等公司开始推出早期公有云 PaaS 产品, 行业处于萌芽期。2007 年,Salesforce 推出 force 平台,用户可在该平台上开发、部 10 报告编码19RI0554 署定制软件, 该平台的发布标志着公有云 PaaS 商用化进程正式开启。 2008 年, Google 发 布 GAppEngine 平台,该平台通过为独立开发者和创业企业提供容器来部署客户应用,进 一步优化用户体验。2009 年,新浪推出 SAE 平台,该平台的目标客户为中国国内的开发者 和创业企业。2010 年,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 PaaS 平台 Heroku 被 Salesforce 收购, Salesforce 在公有云 PaaS 领域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2) 初步发展期(2011-2012 年) 2011 至 2012 年,AWS Beanstalk、RedHat Openshift、VMWare Cloud Foundry 等 PaaS 平台陆续推出市场,公有云 PaaS 的用户逐渐增多,行业处于初步发展期。2011 年,亚马逊 AWS 发布 Beanstalk 平台,该平台基于虚拟机完成应用的自动部署和运维,在 资源利用率、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色。2011 年,Red Hat 发布 Openshift 平台,该平台支 持 Java、Node.js、Ruby、Python、PHP、Microsoft 等多种语言,可提供应用生命 周期管理、 语言框架访问、 中间件、 数据库等多种服务, 产品优势突出。 2011 年, VMWare 发布 Cloud Foundry 平台,该平台首次以免费、开源的形式提供 PaaS 服务,可支持多种 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进一步简化开发者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2012 年,CloudBees 发布 Java PaaS 平台,该平台以 Java 为主要编程语言,无需绑定特定厂商。 (3) 稳定发展期(2013-2015 年) 2013 至 2015 年,Red Hat、IBM、Oracle 等科技巨头加大在公有云 PaaS 领域的布 局力度,市场中的 PaaS 产品性能稳步提高,行业处于稳定发展期。2013 年,Red Hat 将 应用容器引擎 Docker 嵌入到其企业级 Linux 操作系统上,并进一步优化其 PaaS 平台 Openshift。2014 年,Oracle 发布企业级 PaaS 平台 Oracle 云,开发者可通过 Oracle 云 平台将应用和数据仓库轻松迁移到云,显著提升运作效率。2015 年,IBM 投资 10 亿美元 构建 PaaS 平台 Bluemix,该平台基于开源的 Cloud Foundry,并开放 Watson 人工智能 11 报告编码19RI0554 API 等高级功能构建应用。 (4) 加速发展期(2016 年至今) 2016 年至今,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巨头在公有云 PaaS 领域层层加码,一批初创型 PaaS 服务公司涌现在市场中, 公有云 PaaS 市场日趋激烈, 行业处于加速发展期。 2016 年, 华为发布 FusionStage 新一代商用版本,该版本的 PaaS 平台分为领域层和内核层两个层 次,内核层负责对接各领域 PaaS 平台和应用,领域层负责与各 ISV 合作孵化。2016 年, 阿里巴巴推出新一代应用发布平台 EDAS,该系统源自淘宝中间件的分布式计算框架,是一 个以应用为中心的分布式应用服务平台。除科技巨头外,灵雀云、时速云、数人云等初创型 PaaS 平台公司的发展步伐亦显著加快,其在各垂直领域的应用服务逐步加深,市场竞争力 大幅提升,逐步成为公有云 PaaS 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公有云 PaaS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4 公有云 PaaS 行业产业链 公有云 PaaS 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 IaaS 服务商, 中游的 PaaS 服务商以及下游的 SaaS 服务商。 上游的 IaaS 服务商为中游的 PaaS 服务商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和服务, 包括云主机、 云储存、云网络、CDN、虚拟化硬件等。中游 PaaS 服务商为下游的 SaaS 服务商提供数据 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应用运行、基础框架、中间件等服务。下游的 SaaS 服务商提供 的 SaaS 服务包括 CRM、ERP、HRM、OA(财务管理) 、内容服务、通信协作等。 12 报告编码19RI0554 图 2-3 公有云 PaaS 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产业链上游 上游的公有云 IaaS 主要解决云计算服务中的基础资源问题, 在 IaaS 服务模式下, 客户 无需担心基础资源供给问题,亦不对基础设施进行管控,可基于 IaaS 基础资源进行应用程 序自主开发和软件应用部署。IaaS 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包括云主机、云储存、云网络、CDN 等。 图 2-4 公有云 IaaS 主要服务内容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公有云 IaaS 市场整体增长显著,云主机业务需求量在 IaaS 市场中居于首位。IaaS 市 13 报告编码19RI0554 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38.2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405.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80.5%,市 场整体保持高速增长。 云主机是 IaaS 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产品, 2018 年, 云主机的业务规 模在 IaaS 市场中的占比达 64.0%, 该细分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26.0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 的 259.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77.8%,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将达 1146.5 亿元。 图 2-5 公有云 IaaS 市场业务构成,2018 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IaaS 服务商可分为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企业、传统软件企业、初创型企业等: (1) 电信运营商具有雄厚资金实力以及丰富基础资源,在 IaaS 领域的发展优势愈发突出, 典型代表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2) 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客户认可度高,设施齐备,技术成熟,产品体系完整,典型代表包括 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 (3) 传统软件企业的技术积累丰厚,客户资源丰富,有利于向公有云 IaaS 市场拓展,典型 代表包括 Microsoft、Oracle、金蝶; (4) 初创型企业通过快速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来拓展市场,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 IaaS 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典型代表包括青云、Ucloud、七牛云等。 现阶段,中国 IaaS 市场由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等企业主导。2018 年,阿里云、天 14 报告编码19RI0554 翼云、腾讯云在 IaaS 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36.0%、11.6%、10.9%,合共 58.5%。 2.4.2 产业链中游 PaaS 服务商是公有云 PaaS 产业链中的核心主体,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提供 的服务包括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应用运行、中间件等。 图 2-6 公有云 PaaS 主要服务内容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按服务功能的不同,PaaS 服务商可分为综合平台型企业和行业平台型企业: (1) 综合平台型企业可提供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中间件、商业分析、业务流程管 理、API 管理等多种 PaaS 服务,服务类型齐全,服务范围广泛,服务群体众多,典型 代表有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 (2) 行业平台型企业主要针对各垂直领域的应用开发、部署、运行需求来提供相应 PaaS 服 务,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推送服务、定位服务、通信服务等,行业平台型企业以初 15 报告编码19RI0554 创型 PaaS 企业为主,典型代表包括云知声、环信、容联云等。 2.4.3 产业链下游 下游的 SaaS 服务商主要为 B 端和 C 端客户提供 CRM、ERP、HRM、办公套件、财务 管理等应用服务, SaaS 服务商先把软件安装于自己的服务器或 IaaS 相关设备上, 用户通过 接入互联网即可应用,无需耗费磁盘以及服务器空间等资源。 中国公有云 SaaS 服务市场集中度低,企业数量众多,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化,在众多 SaaS 服务类型中,CRM、ERP、HRM、OA 等领域的 SaaS 发展较为领先。 图 2-7 公有云 SaaS 主要服务内容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5 公有云 PaaS 行业规模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是数字化时代的核心技术,其中,云计算技术凭借其 成本低、灵活性高、可靠性高等优势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强大算力资源支持,有力 推动数字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公有云 PaaS 是云计算服务中的重要部分,其发展速度日益 加快,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中间件等 PaaS 服务逐步渗透至各垂直应用领域,公 有云 PaaS 市场规模增长显著。 16 报告编码19RI0554 按数据库、应用开发、应用部署、中间件等细分 PaaS 服务的收入规模进行统计,公有 云 PaaS 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3.8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1.8 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 54.8%。 在人工智能、 大数据应用规模持续增长以及数字化转型浪潮逐渐涌起的发展背景下, 公有云 PaaS 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公有云 PaaS 市场规模有望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图 2-8 公有云 PaaS 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7 报告编码19RI0554 3 中国公有云 PaaS 行业驱动因素 3.1 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行业企业升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公有云 PaaS 可将各垂直 领域的具体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帮助传统行业企业升级技术架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逐步涌起的背景下,传统行业企业对公有云 PaaS 的需求将逐步扩大,公 有云 PaaS 发展步伐将逐步加快。 传统行业业务逻辑复杂, 数字化转型难度大, 公有云 PaaS 在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比新兴行业企业, 传统行业企业的业务体系更庞大, 业务逻 辑更复杂, 实现业务上云的难度更大。 传统行业企业的应用技术架构和云计算的分布式架构 存在明显差异,传统行业企业需通过全面升级技术架构实现业务系统上云。公有云 PaaS 可 有效改善传统行业企业技术架构与云计算架构之间的异构问题, 其通过应用开发、 运行、 部 署等服务的集成显著加快云上应用的构建速度, 逐步降低运营成本, 帮助企业将互联网技术 融合于具体业务中,大幅降低业务上云的难度。 3.2 互联网新兴应用迭代速度快 近 5 年来,互联网应用热点频繁出现,如狼人杀、在线抓娃娃机、直播问答竞赛等,这 些互联网新兴应用在上线速度方面要求极高, 公有云 PaaS 可快速集成场景化解决方案, 能 满足互联网新兴应用快速上线的高要求, 在互联网新兴应用不断推出市场的发展背景下, 市 场对公有云 PaaS 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互联网新兴应用迭代速度快是推动公有云 PaaS 行 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直播问答竞赛为例, 开发直播问答竞赛应用产品需集成即时通讯、 语音、 视频等功能, 在公有云 PaaS 应用模式下, 应用开发者可及时获得包含直播问答竞赛产品众多功能要素的 18 报告编码19RI0554 场景化解决方案, 大幅提升直播问答竞赛应用产品的开发速度, 使直播问答竞赛应用平台能 率先取得用户流量,抢占发展先机。此外,应用开发者在公有云 PaaS 模式下还可根据产品 发展需求设置个性化功能,逐步营造产品特色。 在互联网新兴应用不断推陈出新、 互联网风口持续转换的发展环境下, 应用开发的及时 性显得尤为重要,公有云 PaaS 可快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场景化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应用 开发环境, 大幅提升应用开发速度, 助力应用开发者抢先获得客户流量, 其在应用构建的及 时性方面表现出色,互联网新兴应用快速迭代有力推动公有云 PaaS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3.3 容器技术发展迅速 容器技术是公有云 PaaS 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具有轻量化、占用资源少、应用效率高等 特点,在容器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公有云 PaaS 逐步走向高效化,容器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公 有云 PaaS 升级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容器技术能推动公有云 PaaS 进一步高效化。 容器的启动、 停止和删除均以秒或毫秒为 单位进行计算,相比传统的虚拟化技术,容器在公有云 PaaS 上的应用能显著减少处理器、 内存等资源损耗,公有云 PaaS 性能更佳,运行速度更快。当容器固化成的镜像后,公有云 PaaS 在新环境中的加载、部署速度将显著加快,并能保持高适应性。 在容器技术的发展进程中,Docker 容器引擎的发展起着关键推动作用。Docker 是一 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 开发者可在 Docker 技术下将应用集成至可移植的容器后, 再将其 发布至 Linux、Windows 等系统机器上,实现虚拟化。Docker 诞生自 2013 年,Docker 首次实现容器实例可复制、可迁移、可重用,推动容器技术走向大众化。2015 年,Docker 开源跨平台容器运行时的命令小工具 runC, 进一步推广标准容器的使用。 2016 年, Docker 与 OCI 围绕容器行业制定标准,如运行时规范、镜像规范等,以提高 Docker 技术的兼容 性。2017 年,Docker 将容器的管理功能从 Docker 的核心引擎移至一个单独的守护进程 19 报告编码19RI0554 中。2018 年,Docker 宣布将 Docker Store 和 Docker Cloud 集成到 Docker Hub 中,将 查找、存储以及共享容器镜像等功能融合一起,显著简化集群管理任务。 作为主流容器技术,Docker 的快速发展推动容器技术走向大众化,其在公有云 PaaS 领域的应用层次亦逐步加深, 进一步简化公有云 PaaS 的部署, 推动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