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315 2019 年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婴幼儿辅食是指除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物, 主要包括婴儿米粉、泥湖状食品以及其他一些家制 食品。婴幼儿辅食可帮助婴幼儿及时摄取均衡、充 足的营养,同时还能锻炼婴幼儿的咀嚼能力。受益 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育儿观念的不断深化 以及政府关于改善居民营养水平政策的出台,中国 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未 来五年中,中国大环境趋向稳定、消费者对婴儿辅 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规模也 将稳步增长。 热点一:消费人群庞大,行业渗透率较低 热点二:婴幼儿辅食消费升级 热点三:政策助推产业升级 按照每年新生人口数量维持在 1,500 万人左右估算,未 来 3 年中国 0 至 3 岁婴幼儿数量将超过 4,500 万人,婴 幼儿人口基数庞大,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婴幼儿辅食未来 的市场规模增长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 不断提升,以及科学育儿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国婴幼儿 辅食行业消费规模将持续上升。 新生代父母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消费意识较强,有 更科学的育儿理念,更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强调生活的 品质感,对于婴幼儿消费的品牌、质量、档次要求更严 苛。基于消费者的理念与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家庭购 买及使用婴幼儿辅食的比重将持续增加,从而刺激中国 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围绕婴幼儿辅食的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和实施,落后 产能逐渐被淘汰出局,资源向龙头企业进一步集中,推 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有助于改善行业的竞争秩序,从 而提升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整体质量水平。 姚朝芳 邮箱: csleadleo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母婴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婴儿保育设备行业概览 母婴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婴儿推车行业概览 母婴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婴幼儿洗护用品行业概览 头豹研究院 | 母婴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 报告编码19RI0315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定义与分类 . 7 2.2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市场规模 . 8 2.3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发展历程 . 9 2.4 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链分析 . 11 2.4.1 上游分析 . 11 2.4.2 中游分析 . 12 2.4.3 下游分析 . 13 3 中国婴幼儿辅食驱动及制约因素 . 14 3.1 驱动因素 . 1 4 3.1.1 消费人群庞大,渗透率较低 . 14 3.1.2 婴幼儿辅食消费升级 . 15 3.1.3 政策助推产业升级 . 15 3.2 制约因素 . 1 6 3.2.1 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与偏好 . 16 3.2.2 产品质量不合格事件频发 . 16 3.2.3 婴幼儿辅食“配方”亟待行业标准 . 18 4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18 3 报告编号19RI0315 4.1 行业支持政策 . 18 4.2 行业监管政策 . 19 5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趋势 . 21 5.1 产品包装个性化 . 21 5.2 产品向有机化方向发展 . 21 5.3 品牌化发展成为趋势 . 22 6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竞争格局 . 23 6.1 竞争格局分析 . 23 6.2 婴幼儿辅食企业分析 . 24 6.2.1 贝斯美 . 24 6.2.2 方广 . 26 6.2.3 培康 . 28 4 报告编号19RI0315 图表目录 图 2-1 婴幼儿辅食按产品结构分类 . 7 图 2-2 婴幼儿辅食按食品生产许可分类 . 8 图 2-3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9 图 2-4 婴幼儿辅食的产业链组成 . 11 图 3-1 不合格婴幼儿辅食名单,2018 年 4 月-2019 年 4 月 . 17 图 4-1 婴幼儿辅食行业支持政策 . 19 图 4-2 婴幼儿辅食行业监管政策 . 20 图 5-1 消费者选购婴幼儿辅食最看重的因素 . 22 图 6-1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消费结构,2018 年 . 2 3 图 6-2 贝斯美在中国的销售网络 . 26 5 报告编号19RI0315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大健康,信息科技,食品,新能源行业等领域 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6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315 1.2 名词解释 婴幼儿:婴儿和幼儿的统称,指 0 至 3 岁的小孩,其中婴儿指 0 至 1 岁的小孩,幼儿指 1 至 3 岁的小孩。 水苏糖: 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 是一种可以显著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 -3 不饱和脂肪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要求制药、 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 合理的生产过程,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 格的检测系统,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等)符合法规要求。 十万级:GMP 车间一般有万级,十万级和三十万级,其中以十万级(灌装,内包装)及三 十万级最多,车间洁净程度:万级十万级三十万级。 机会品类:存在风口和突破机会的品类。 7 报告编号19RI0315 2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婴幼儿辅食的定义与分类 婴幼儿辅食是指除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其他食物, 主要包括婴儿米粉、 泥湖状食品以及 其他一些家制食品。 婴幼儿辅食可帮助婴幼儿及时摄取均衡、 充足的营养, 同时还能锻炼婴 幼儿的咀嚼能力。 婴幼儿辅食的消费群体覆盖 6 个月至 3 岁的人群,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对辅食的需 求差异较大。婴幼儿在出生 6 个月后,单纯的母乳喂养难以婴幼儿的营养需求,父母需给 婴幼儿添加乳制品外的其他食物, 如米粉和营养面等。 婴幼儿开始长牙后, 对辅食产品的需 求不断丰富,除米粉和营养面外,父母逐渐为婴幼儿添加营养补充品、磨牙棒、饼干等辅食 产品,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还能锻炼婴幼儿的咀嚼能力。在 1 至 3 岁期间,婴幼儿对 食物口味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婴幼儿吃米粥、米饭和面条时,口味丰富的肉泥、果泥、菜泥 等佐餐辅食成为佳选。 按产品结构分类, 婴幼儿辅食主要分为四类: 以米粉和面条为主的饱腹类辅食; 以 饼干、磨牙棒为主的副食品类辅食;以果泥、肉泥和菜泥为主的佐餐辅食;以营养包为 主的辅食营养补充品(见图 2-1) 。 图 2-1 婴幼儿辅食按产品结构分类 8 报告编号19RI0315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按食品生产许可分类, 婴幼儿辅食主要包含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 和辅食营养补充品三类(见图 2-2) :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是以一种或多种谷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营养强化剂和 (或)其他辅料加工制成的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适合进食的年龄段为 6 个 月至 36 个月。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是食品原料经加工、 灌装、 密封、 杀菌或无菌灌装后达到商业 无菌,可在常温下保存的食品,婴幼儿罐装食品适合进食的年龄段为 6个月至 36 个月。 辅食营养补充品是一种含多种微量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补充品,添加在 6 个月至 36 个月龄婴幼儿与 37 个月至 60 个月儿童的辅食中食用。 图 2-2 婴幼儿辅食按食品生产许可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市场规模 受益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学育儿观念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关于改善居民营养水平 政策的出台,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014 年至 2018 年,中 9 报告编号19RI0315 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98.6 亿元增长至 195.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6%。未 来五年中, 中国大环境趋向稳定、 消费者对婴儿辅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 业规模也将稳步增长, 预计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将在 2023 年增长至546.3 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为 23.1%(见图 2-3) 。 图 2-3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初步发展阶段两个阶段, 现正处于初 步发展阶段。 (1) 起步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90 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婴幼儿辅食的生产能力薄弱。1954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 究所提出中国第一个以大豆、大米和蛋黄粉为主要原料的婴幼儿配方食品“5410”乳 儿糕。1958 年,食品工业部制订了“5410”乳儿糕、代乳粉行业标准。1960 年,中国第 一家儿童食品厂在上海成立,主要生产奶糕代乳粉、儿童饼干和糖果等产品。1970 年, “5410”配方进一步改进为婴儿营养粉。 1989 年, 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和发布了 6 个罐装 糊状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涉及苹果泥、胡萝卜泥、肉泥、鸡肉菜糊和番茄汁等罐装食品。 10 报告编号19RI0315 1986 年,中国儿童食品罐头产量为 2,000 吨,果汁产量为 1.79 万吨。20 世纪 90 年代以 后,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国外婴幼儿辅食大量涌入并冲击中国市场, 中国部分婴幼儿辅 食厂家被迫转产或停产。90 年代中后期,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逐渐起步,贝因美、百乐麦 等本土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开始竞相介入婴幼儿辅食行业。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 中国先后投资建立了 29 家儿童食品厂和 9 个婴儿主食品车间,断奶食品、儿童食品罐头、 儿童用果汁、 婴幼儿辅助食品等相继问世。 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逐 步发展。 (2) 初步发展阶段(21 世纪至今) 2015 年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同时中国第三次婴儿潮人群(1986-1992 年出生)进入生 育高峰,中国新生儿人数不断攀升,婴幼儿辅食的消费规模随之扩大。2015 年 10 月,新 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婴幼儿奶粉的配方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 对婴幼儿奶粉企业要 求提高,部分婴幼儿奶粉转向婴幼儿辅食市场。2017 年以来,中国针对婴幼儿辅食行业监 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在 2018 年,中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 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公告 、 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监管的规定 、 婴幼儿 配方食品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等政策法规。通过对婴幼儿奶粉市场监管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 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在初步发展阶段即按照严格标准来执行, 为辅食市场发展带 来良好开端。 2018 年, 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仅为 25%左右, 与欧美国家 80%的渗透率相差甚远。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辅食和婴儿奶粉消费额约为 1:1,而中国婴幼儿奶粉的消费量是婴幼儿辅 食消费量的 7 倍。由此可见,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 大。 11 报告编号19RI0315 2.4 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链分析 婴幼儿辅食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为粮食、畜禽肉、果蔬、生鲜乳、乳制品 原料等农副产品以及生产设备、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主体为婴幼儿辅食生产商, 主要生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和辅食营养补充品等产品; 下游涉及销 售渠道和消费者,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母婴店、专卖店和商超等线下渠道及天猫、京东、考拉 等线上渠道,婴幼儿辅食产品通过这些销售渠道流向终端消费者(见图 2-4) 。 图 2-4 婴幼儿辅食的产业链组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婴幼儿辅食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为粮食、畜禽肉、果蔬、生鲜乳、乳制品 原料等农副产品以及生产设备、 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 根据 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 审查细则(2017 版) 规定,要求婴幼儿辅食生产商制定原材料供应商审核制度和审核方 法,定期对大米、小米、小麦粉、果蔬、畜禽肉、水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主要原材料生 产商或者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审核评估,形成现场质量审核报告。此外,2018 年 6 月, 卫健委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 关于发布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 公告中,明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为 0.06mg/kg。婴幼儿谷类辅助食 12 报告编号19RI0315 品生产商首先必须保证大米、豆类等原材料的品质,其次在生产场所、加工设备设施、设备 布局与工艺流程等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 才能保证镉含量在标准规范以内。 因此, 获得充足 的优质原材料资源对于实现业务规模及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增长至关重要。 国家对婴幼儿辅食产业链上游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部分婴幼儿辅食生产商逐渐向上游 供应链延伸,管控原料,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以贝斯美为例,绿色、有机米粉从源头开始 严格把关,精选北大荒绿色大米、东北有机大米原料,实现从采购、加工、检测、包装运输 等环节全程可追溯。贝斯美的所有产品均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 SGS 镉检测,且检测结果远 优于中国和欧盟标准。 在生产设备方面, 婴幼儿辅食主要的生产设备为滚筒设备, 由于国产滚筒设备在性能上 与进口滚筒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 雀巢、 贝因美等大型企业均使用荷兰进口的滚筒设备。 在 包装材料方面,纸盒、铁罐等包装物的供应商众多,婴幼儿辅食生产商议价能力较强,能够 及时满足其生产需求。因此,包装物对婴幼儿辅食行业的成本影响较小。 2.4.2 中游分析 婴幼儿辅食行业产业链中游主体为婴幼儿辅食生产商,主要生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和辅食营养补充品等产品。 目前,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获证生产企业 有 160 家左右,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山东和黑龙江等省,其中江西是生产婴幼儿辅助 食品企业最多的省份, 婴幼儿米粉是其主要的产品。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主要被亨氏、 雀巢、 嘉宝等国外品牌垄断,中国知名品牌较少,以方广、英氏、贝斯美、伊威为代表的中国婴幼 儿辅食品牌成长迅速,品牌领先优势逐渐凸显。 2018 年 6 月 30 日, 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 版) 正式实施,规定 未取得婴幼儿辅食类别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婴幼儿辅食, 严格规范了婴幼儿辅食的生 13 报告编号19RI0315 产加工。 随着中国政府对婴幼儿辅食标准的监管力度逐步加强, 婴幼儿辅食产业链中游呈现 优胜劣汰的趋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4.3 下游分析 婴幼儿辅食行业产业链下游涉及销售渠道和消费者。 销售渠道直接对接消费者, 是各大 婴幼儿辅食品牌重点掌控的环节。 中国婴幼儿辅食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母婴店、 专卖店、 商 超和医院等线下渠道,以及天猫、京东、考拉等线上渠道,婴幼儿辅食通过这些销售渠道流 向终端消费者。其中,母婴店是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占比接近 50%;其次是线上渠道,占 比约为 30%;商超渠道占比不足 15%。 天猫、京东、考拉等电商平台凭借以下优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线上购物:可随时随 地购物;分类浏览方便,展示品类更多、更齐全;线上购物去中间化,节约成本,可让 利于消费者,价格更具优势;用户的使用行为、物流信息、评价分享等信息全流程在线留 痕、有数据可循,商家可通过分析销售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虽然线上渠道优势众多, 但也面临缺乏直接购物体验等问题。 而线下渠道相对于线上渠 道,商品能直观的展示,售前试用体验性更强,售后保障更健全完善,同时还能为消费者提 供婴幼儿辅食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优劣势互补, 未来婴幼儿辅食企业将通 过多渠道的整合,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婴幼儿辅食行业的下游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心理和品位的变 化与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关联性。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新生代父母 对于孩子的饮食健康、饮食营养更加重视,追求高附加值、高品质的辅食产品。 14 报告编号19RI0315 3 中国婴幼儿辅食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消费人群庞大,渗透率较低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国分别于 2013 年和 2015 年先后正式放开单独二胎政策 和全面二胎政策,中国新生人口数量在 2016 年攀升至峰值 1,786 万人。2018 年中国出生 人口数量下滑至 1,523 万人,较上年减少约 200 万人,连续两年呈现下降的态势。但国务 院有关部门正在调研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并有望在 2019 年正式落地实施, 中国育龄妇女将 可能不再受到生育限制。此外,根据 2017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 (2016-2030 年) 要求,到 2020 年全国总人口达到 14.2 亿人左右,2030 年达到 14.5 亿人左右。2018 年中国总人口数 13.95 亿人,以平均每年死亡人数 1,000 万人计算(近五 年年均死亡人口数量约为 980 万人),中国要达到 2020 年和 2030 年的人口规划目标,则 年均新生人口数量需分别至少达到 2,230 万人和 1,455 万人。中国政府为达到人口规划目 标口发展规划目标, 或将出台相关生育鼓励政策, 新生人口数量上升趋势有望延续。 按照每 年新生人口数量维持在 1,500 万人左右估算,未来 3 年中国 0 至 3 岁婴幼儿数量将超过 4,500 万人, 婴幼儿人口基数庞大,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婴幼儿辅食未来的市场规模增长奠定 了基础。 现阶段,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较低,仅为 25%左右,与欧美国家 80%的渗透率相差 甚远, 中国父母对婴幼儿辅食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未来,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 以及科学育儿理念的不断深化,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消费规模将持续上升。 15 报告编号19RI0315 3.1.2 婴幼儿辅食消费升级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 婴幼儿辅食消费的提质升级, 成为婴幼儿辅食行业增长的重要 驱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0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8%。随着居民收入 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购买力也随之提升,为家庭加大婴幼儿辅食的消费奠定基础。此外, 以 80、90 为代表的年轻群体逐渐进入生育高峰期,成为婴幼儿辅食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新生代父母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消费意识较强, 有更科学的育儿理念, 更注重产品的安 全性,强调生活的品质感,对于婴幼儿消费的品牌、质量、档次要求更严苛。而婴幼儿辅食 经过严格设计, 旨在为婴幼儿提供均衡与全面的营养, 这一特质符合新生代父母的消费需求。 基于消费者的理念与消费习惯的改变,中国家庭购买及使用婴幼儿辅食的比重将持续增加, 从而刺激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快速发展。 3.1.3 政策助推产业升级 2018 年 6 月 21 日,国家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发布婴幼儿谷类辅 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的公告 ,规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为 0.06mg/kg。2018 年 6 月 30 日,被称为“史上最严辅食新政”的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 许可审查细则(2017 版) 正式实施,规定未取得婴幼儿辅食类别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 生产婴幼儿辅食。两大政策的发布和实施使得 80%的工厂被淘汰出局,近一半的辅食品牌 退出市场。2018 年 12 月 21 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 品监管的规定 ,规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料,一律不得使用。婴幼儿谷类辅助食 品生产企业每年对大米、小米等主要原料供应商开展现场审核评估应不少于 1 次。使用大 16 报告编号19RI0315 米为原料生产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生产企业, 要对每批次大米的铅、 镉等重金属项目进行 查验, 检验不合格的, 一律不得出厂销售。 随着围绕婴幼儿辅食的相关政策陆续发布和实施, 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出局, 资源向龙头企业进一步集中, 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有助于改 善行业的竞争秩序,从而提升中国婴幼儿辅食产业整体质量水平。 3.2 制约因素 3.2.1 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与偏好 中国传统的婴幼儿家庭喂养习惯与偏好影响婴幼儿家庭对辅食的选择, 制约了婴幼儿辅 食行业的发展。 2018 年, 中国 0 至 3 岁婴幼儿数量约为 5,000 万人, 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的市场规模 仅为 195.4 亿元,人年均消费量不足 400 元。导致中国婴幼儿辅食人均消费量较低的因素 是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婴幼儿辅食的认知还停留在家庭自制类辅食, 对于专业营养米粉等辅 食产品的接受度不高。 据调查,中国约有 40%的城市家庭不会选择购买商品辅食,而这一比例在农村更高达 80%以上。 家庭自制的婴幼儿辅助食品虽然成本相对较低, 但家庭自制的婴幼儿辅助食品在 种类的选择、加工和制作方面,基本由传统观念来决定,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 婴幼儿消化不良、挑食与偏食、微量元素缺乏和营养不良等问题,不利于婴幼儿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 消费者对婴幼儿辅食产品认知不足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能否纠正家 庭自制辅食和全营养商品辅食之间的偏差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3.2.2 产品质量不合格事件频发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相关部门重 17 报告编号19RI0315 点研究和管理的问题。虽然政策法规对婴幼儿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各种 产品不合格的问题仍然频频发生。 自 2018 年 4 月以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 18 批次的婴幼儿辅食不合格产品, 而同时期不合格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是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