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号19RI0481-2N 热点二:原材料短缺、价格波动、人才缺乏与行业属性 制约行业发展 热点一:内需增长、精神文明变化与避税需求共同驱动 行业发展 头豹研究院 |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宏观研究团队 采用香枝木、花梨木、紫檀木等稀有硬木制 成的家具可统称为红木家具。红木家具行业 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间基本呈上升态势。 2014-2018 年间,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由 682.2 亿元上升至 915.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为 7.6%。但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面临产业链上 游红木材料资源枯竭、价格上升等问题,导 致中游生产制造企业成本增加,行业发展受 到挑战。 热点三:行业集群化、可持续化发展趋势 中国高消费人群数量提升、消费主体维度提升、资产保 值增值需求提升,共同为红木家具需求增长提供动力。 此外,中国居民精神文明发展驱动红木艺术家具消费升 级,促进红木的消费市场扩大。高净值人群合理避税需 求也为行业打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红木家具行业面临一系列挑战。本土红木原材料枯竭、 全球红木原材料短缺及全球红木价格波动增大了企业的 经营风险。红木雕刻断人才断层,高端设计人才缺乏导 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产品缺乏独特的设计风格制约企 业发展。同时,红木家具奢侈品属性限制红木家具消费 者数量,结构属性使红木家具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共同 制约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国际公约的生效与国家环保政策倒逼行业可持续发展, 为降低行业成本,行业目前趋于集群化发展,并与虚拟 科技融合,将为红木家具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单琳 邮箱: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功能沙发行业概 览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美发用品行业概 览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日用陶瓷行业概 览 2 报告编号19RI0481-2N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红木家具市场行业综述 . 7 2.1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 . 10 2.4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 . 11 2.4.1 上游分析 . 12 2.4.2 中游分析 . 14 2.4.3 下游分析 . 14 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7 3.1 驱动因素 . 17 3.1.1 内需增长驱动行业发展 . 17 3.1.2 精神文明发展驱动消费升级 . 18 3.1.3 合理避税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 18 3.2 制约因素 . 19 3.2.1 原材料短缺和价格波动制约行业发展 . 19 3.2.2 高端人才缺乏导致企业恶性竞争 . 21 3.2.3 红木家具产品属性影响行业发展 . 21 3 报告编号19RI0481-2N 4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政策分析 . 23 5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趋势 . 26 5.1 行业集群化发展 . 26 5.2 国际公约倒逼行业可持续发展 . 26 5.3 行业融合虚拟科技有助于降低销售成本 . 27 6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8 6.1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8 6.2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8 6.2.1 年年红家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28 6.2.2 美联家私有限公司 . 30 6.2.3 深圳祥利工艺家私有限公司 . 31 4 报告编号19RI0481-2N 图表目录 图 2-1 红木家具按产品用途分类 . 7 图 2-2 红木家具按产品用途分类 . 8 图 2-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4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1 图 2-5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 . 12 图 2-6 中国红木来源地及其占比 . 13 图 2-7 中国商品房销售额,2014-2018 年 . 15 图 3-1 中国交趾黄檀价格,2013-2019 年 . 20 图 4-1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相关政策 . 25 5 报告编号19RI0481-2N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装饰装修、 家电家居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 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市 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 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7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481-2N 1.2 名词解释 红木家具:用酸枝木、花梨木、紫檀木等稀有硬木制成的家具统称。 奢侈品: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消费品,亦称“非生活必需品”。微观经济学 将奢侈品定义为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 的商品,其价格发生变动时将引发需求量的强烈 变化。 木性:木材变形力、扭曲力的大小。木性不同的家具成品,遇冷、热、干、湿环境的变 化各不相同。 十三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产业集群:固定区域内形成的单类产品生产、销售及服务相关的上、中、下游及周边企 业组成的聚集体,其内部企业间紧密合作,规模化发展。 7 报告编号19RI0481-2N 2 中国红木家具市场行业综述 2.1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定义及分类 采用香枝木、 花梨木、 紫檀木等稀有硬木制成的家具可统称为红木家具。 按照工艺年代 分类, 红木家具可分为传统红木家具和现代红木家具。 传统红木家具以陈设、 收藏功能为主, 属于奢侈品的一种。 现代红木家具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 具备当代艺术创新性, 价格明显 低于传统红木家具。 红木作为家具原材料, 据中国红木国家标准可分为 5 属 8 类 29 种木材品种。 根据原材 料品种不同,红木家具可分为香枝木家具、花梨木家具、紫檀木家具、鸡翅木家具等 8 个类 别(见图 2-1)。 图 2-1 红木家具按产品用途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依照材料用量, 红木家具还可分为全红木家具、 主要部分红木家具和红木包覆家具三种 (见图 2-2): 8 报告编号19RI0481-2N 图 2-2 红木家具按产品用途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按照中国传统红木家具流派分类,红木家具主要有京作、苏作、广作、仙作、东作、颍 作等流派,其中又以皇室宫廷京作家具、江南苏作家具、岭南广作家具最具代表性:(1) 京作家具造型品种丰富、结构奇巧、气韵庄严,装饰偏重金银玉器、珐琅百宝等名贵材料, 用料推崇色泽深沉、 质地精密、 纹理细腻的硬木; (2) 苏作家具造型方正匀称、 线条流畅, 纹饰朴素大方,气韵高雅;(3)广作家具用材粗硕、形式繁多、注重雕刻和镶嵌装饰,常 嵌以贝壳、玉石、象牙,讲究木料互不掺杂,追求木性、木色一致。 2.2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始于隋唐时期, 行业经历约 1,500 年的发展, 具有深厚的历史 积淀和传统文化内涵,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见图 2-3)。 图 2-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历程 9 报告编号19RI0481-2N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萌芽与发展时期(581-1367 年): 隋朝是红木家具的萌芽时期。 隋朝时期的家具款式没有固定流派, 家具用材多以天然材 料为主,如木材、竹藤、石板、金属等。红木木材木制优良、资源储量丰富,促进红木家具 的萌芽与发展。红木凭借材质坚硬、不易变形、耐腐蚀、外观优美的特点,逐渐发展为家具 的主要材料之一。红木家具凭借材质的天然优势,表现典雅、高档,受到上流社会的喜爱。 唐代初期社会稳定,红木家具行业缓慢发展。 “贞观之治”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推动 红木家具的繁荣发展。豪门贵族的红木家具体积大、气势浑厚,装饰华丽,开始出现复杂雕 花,但家具的工艺技术和品种方面较为单一。宋元时期家具品类逐渐丰富,式样愈加精美。 (2)鼎盛时期(1368-1839 年): 明清时期是红木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代手工业技术大幅提升, 出现专门的家具设计 制作行业组织,培养出大量能工巧匠,为行业鼎盛发展创造条件。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 西洋,途经越南、印尼、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及非洲东海岸,带回海外红木,为红木家具的 进一步发展提供优质原材料。多种木质硬重、结构细腻、纹理较好的红木经能工巧匠雕琢, 成为超越前代的优质家具。 明清时期, 红木家具流派逐渐发展壮大, 在明代形成以苏作黄花梨家具为代表性的流派。 在这一时期,红木家具以黄花梨、铁力木等硬木为主要原材料,具有江南独特的工艺风格。 清代中期以后, 红酸枝木、 交趾黄檀木成为红木家具制作的流行材料, 红木家具流派逐渐发 展为苏作、京作、广作等多个流派。 (3)过渡时期(1840-1999 年): 鸦片战争至 1999 年期间是中国红木家具行业的过渡期。 由于战争原因, 中国名贵古董 家具被西方人大量抢夺, 传统家具工艺品大量流失, 许多至今仍留存海外。 传统家具工艺品10 报告编号19RI0481-2N 的流失导致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失去传统经典范式,红木家具行业遭到较大损失。1949 年 以前, 受政治动荡和经济萧条影响, 家具手工艺人无心经营红木家具行业, 手工艺传承遭到 破坏,阻碍行业的发展。1979 年中国改革开放后,王世襄、杨耀等人为明清红木家具著书 立说, 掀起中国古董红木家具收藏热潮, 为行业发展带来契机, 加快红木家具行业现代化的 进程。 (4)变化发展时期(2000 至今): 2000 年 8 月,中国为规范红木家具行业发展,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红木标准(简 称:红木国标),为行业的规范和快速发展提供保障。2000 年至 2012 年,得益于中国经 济繁荣、 社会环境稳定及富裕群体的扩大, 现代红木家具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知名品牌 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3 年是现代红木家具发展的转折点。 2013 年, 受红木进出口管制政策影响, 原材料 进口数量下降,价格上升,行业进入市场低迷期。加之人工费用持续增长,市场混乱,中小 企业发展空间受限。2017 年,国家环保政策加码,环保不达标、研发实力弱及产能落后企 业被迫退出市场,行业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2.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间基本呈现上升态势。市场规模在 2014 年至 2017 年间高速发展,由 682.2 亿元上升至 1,003.5 亿元。但受国际公约限制、国家政策改 革及木材价格波动影响,2018 年红木家具市场价格走高,致使市场需求量显著下降,市场 规模下降至 915.2 亿元。过去五年间,行业整体年复合增长率为 7.6%(见图 2-4)。 11 报告编号19RI0481-2N 图 2-4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未来五年,预计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市场规模将延续 2018 年下滑态势并趋于平稳发展,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8%,市场规模将于 2023 年达到 968.3 亿元。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受以 下三点因素的推动,市场规模将获得稳定增长: (1)高消费人群数量提升、消费领域扩张、资产保值增值需求提升,为红木家具需 求增长提供动力。 (2)精神文明发展驱动消费升级,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 (3)高净值人群合理避税需求为行业打造广阔前景。 2.4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上游主体为本土原木开采企业、全球红木材料供应商及家具 生产设备制造商。中游的主要参与者为红木家具生产企业,负责红木家具的设计、制造及 销售。下游则涉及房地产行业及终端消费者(见图 2-5)。 12 报告编号19RI0481-2N 图 2-5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行业上游的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原木开采企业、红木原材料供应商和红木家具生产设备 制造商。 中国本土红木原木由于明清时期过度砍伐,成材红木资源已近枯竭。本土开采行业受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指导,国家环境保护法规限制,目前开采量极小。例如名贵品种海南 黄花梨的开采活动必须保证手续齐全、开采手段合规,违背相关政策的开采企业将面临高 额罚款。因本土红木原木品质好、市场稀缺,上游本土红木原木开采企业拥有较强市场定 价权。 自 2000 年以来,海外红木原木开采企业是红木家具原木的主要供应方(见图 2-6)。 海外红木来源广阔, 主要为非洲、 东南亚及欧美洲其他国家。 欠发达的非洲地区木材价格低 于东南亚进口木材, 致使进口占比逐步上涨。 近五年, 这些国家对本国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 提升,致使海外红木进口总量逐步收窄,红木原木价格持续性走高。 13 报告编号19RI0481-2N 图 2-6 中国红木来源地及其占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红木家具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分为两种,分别是为现代红木家具生产提供设备的本土设 备制造企业,以及为传统红木家具生产提供设备的进口设备制造企业。现代红木家具的生 产设备包括开榫机、断料机、木材烘干机、切割机床、数控曲线带锯、平刨床、压刨床、 拉锯、立锯、镂空雕刻机、磨砂机、方眼机、立铣等低端设备,价格通常在 2 万至 25 万 人民币之间。该类设备由本土设备制造企业即可生产,供应质量较好。但本土设备制造行 业缺乏高端设备研发和生产能力,产品科技含量低,行业进入门槛低,因此本土生产设备 制造企业缺乏市场定价权。传统红木家具价格高,利润可观,故其制造企业有能力采购高 端进口现代化数控设备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譬如进口三轴或五轴铣床,单 价通常在 300 至 400 万元人民币,生产过程只需一人进行电脑设置,无需其他人工操作, 可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因此进口设备受到大型红木家具制造企业的青睐。具有科技优势的 进口设备供应商由于核心技术高超,掌握了市场定价权。 14 报告编号19RI0481-2N 2.4.2 中游分析 中游企业可分为现代红木家具制造企业和古典红木家具制造企业。 现代红木家具制造企 业对原材料品质要求低, 因而产品售价较古典红木家具低, 销售规模约为红木家具整体市场 规模的 40%。 古典红木家具对于材料品质、 工艺水平要求高, 故生产数量少、 单价高, 占据 约 60%的红木家具市场份额。 中游红木家具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红木原材料价格受国家政策及国际公 约影响严重,中游企业议价能力弱。2013 年以前,进口红木的市场价格不透明、行业价格 易受非官方渠道消息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上游企业依靠囤积材料、炒作稀缺材料、低买高 卖赚取高额价差,压缩中游企业利润空间。伴随网络时代发展,行业信息透明度提升,非官 方消息影响力减弱,中游企业对木材采购回归理性,市场定价权逐渐提升。同时,红木家具 制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 人才优势和品牌知名度优势弱化企业对上 游木材品质的依赖程度, 并转为依靠家具品质、 企业品牌影响力、 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的改 善,获得下游市场议价能力。 2.4.3 下游分析 红木家具行业下游包括房地产行业及红木家具的终端消费者。中游生产企业的销售渠 道主要是与房屋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进行样板房联合销售,通常占据 85%左右的销售规 模,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为红木家具的销售提供市场机遇。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整体 呈上升趋势,下游龙头地产企业依托品牌优势、资本优势与市场占有率优势,具有较强议 价能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由 2014 年的15 报告编号19RI0481-2N 12.5 亿平方米增长至 2018 年的 15.3 亿平方米。2014-2018 年,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新 开工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为红木家具行业,特别是现代红木家具提供更多应用空间。 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分析,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近 5 年快速增长,商品房需求度呈上 升趋势。2014-2018 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 18.4%,其中,2016 年同比 增长速度高达 34.8%(见图 2-7)。国家加大对房地产调控力度,打击房地产过度投机现 象,该调控政策将使居民购买商品房以满足自住需求为主,利好家具市场的需求量提升, 进而促进红木家具市场的需求增长。 图 2-7 中国商品房销售额,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6 报告编号19RI0481-2N 17 报告编号19RI0481-2N 3 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内需增长驱动行业发展 (1)具有高消费能力人群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人群是古典红木家 具的主要消费群体。截至 2018 年底,中国财富总量已上升至全球财富排行榜第二名,人均 财富约为 33.1 万人民币。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已逾 350 万人,较去年增长 18.5%。高消费能 力群体规模增长迅速, 消费能力稳步提升, 为价格高昂的古典红木家具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 (2)消费领域逐步扩张。中等收入群体是现代红木家具的消费主体。低端红木家具通 常使用价格较低的硬木作为原材料, 近五年产品价格趋于降低。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 人均收 入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红木家具逐渐进入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行列。 部分红木家具价格低于 非红木家具,进一步促进红木家具产品向二、三线市场下沉,拉动红木家具消费量提升。除 个人生活消费外,红木家具的消费场所扩大至酒店、会所、茶社、博物馆等多维度消费。依 托稳定且繁荣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多维度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同样驱动红木家具行业的发 展。 (3)资产保值和增值需求推动古典红木家具收藏品需求提升。改革开放 40 年来,民 营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17 年底,中国民营企业超 2,700 万家,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 50%,中国生产总值占比均超 60%。民营经 济中的繁荣发展催生大量高净值人群, 其财富交接成为热点问题。 高净值人群积极寻找高价 值资产进行配置, 以保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由于红木原木短周期内难以再生, 所产生的红 木家具供需矛盾决定了红木家具的高投资价值。加之其具备实用性、观赏性、装饰性、稀缺18 报告编号19RI0481-2N 性等特质,同时具有不易碎、不易被盗、艺术韵味随使用年限增长等诸多优点,现已成为高 净值人群资产保值与增值的配置方向,推动古典红木家具收藏品市场需求提升。 3.1.2 精神文明发展驱动消费升级 中国居民精神文明不断改善,消费能力不断升级,利好中国红木家具行业发展。 中国十 三五规划指出, 国家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 中国居民的精神 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促使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由单一的物质需求, 逐渐发展为物质、 精神、 文化等多层次消费需求, 消费领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家具消费领域, 居民对家具行业提 出高品位、高质量、高价值、高工艺水平、高文化底蕴的要求,促进红木家具行业的进步。 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企业为顺应市场需求, 将提供高质量和高文化内涵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精 神需求。 现代居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红木家具市场的繁荣。 就红木家具而言, 除日常使用功能 外,其附加的品牌功能、欣赏功能、表现功能及传统文化传承功能,可满足居民家具消费升 级后的多种需求。现代红木家具具有外观优美、颜色温润、古典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符合 精神和文化消费水平较高群体的消费要求。古典红木家具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是继字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收藏品,其价值高昂、用料稀有、工艺水平极高,自古以来即 为皇家偏爱的藏品, 现存年代久远的红木家具具有高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 现已成为高净值 人群偏爱的收藏品。 3.1.3 合理避税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纵观全球,现有 110 余个国家及地区已开征遗产税。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遗 产税征收为必然趋势。世界遗产税税率通常超过 20%,最高税率超过 50%。土地、房产、19 报告编号19RI0481-2N 股票股权、 债券存款等实名制财产是征税的重要依据。 而规避遗产税的较好方式包括购买家 族信托、保险、房产及古董艺术品等。但家族信托、保险及房产仍需涉及营业税、个人所得 税、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税务。 古典红木家具等古董艺术品为不记名财产, 较难被列入征税项目。 因此购置古典红木家 具收藏品作为资产, 传承至下一代时无需缴纳税款, 将成为高净值人群合理避税的优选方案。 2013 年,国务院曾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研究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伴随中国房价持续上涨, 不动产登记条例、 房产税出台迫近, 高净值人群的合理避税需求推动非实名制财产的消费需求上升, 古典红木家具收藏品的消费 量将获提升。 3.2 制约因素 3.2.1 原材料短缺和价格波动制约行业发展 (1)本土红木原材料枯竭。红木木料是红木家具生产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境内红 木资源匮乏,主要原因有三点:中国古代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家具也多为木质,本土木材 成材消耗量大,未成材生长周期长,难以补充木材消耗;明清时期权贵、皇族将红木家具 视作身份地位的象征, 对红木家具需求量大, 导致红木木材被大量砍伐; 红木老料木性优 于新料, 红木价格较低时通常被过度砍伐存放于仓库, 加剧本土红木资源的枯竭速度。 红木 生产周期长、 人工种植成材率低, 导致市场上海南黄花梨、 降香黄檀等本土独有原木成材极 为稀少。中国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降香黄檀是中国本土红木品质最佳的三种材质,由于 明清时期被大量砍伐制为家具,自清代中期以后,这几类木料日渐匮乏,成为罕见珍材。 20 报告编号19RI0481-2N (2)全球红木原材料短缺,其原因包含三点:部分红木的生长环境特殊,生长地区 范围有限,多生长于东南亚、非洲及美洲地区;非洲、东南亚、美洲等红木原材料资源出 口国民族主义提升, 相继出台管控政策禁采红木、 禁止出口红木原木; 国际濒危物种保护 组织加码。2018 年修订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公约)附录中 指出, 一、 二级保护植物目录包含十几种重要红木树种, 红木木材国际贸易受到限制, 2018 年 11 月公约通知,暂停尼日利亚刺猬紫檀、老挝黄檀属物种等商业性贸易,导致进入 国际贸易市场的红木原材料进一步减少。 (3)价格波动增大企业经营风险。红木家具原材料短缺造成红木价格上升,拉高红木 家具成本, 对没有资本大量囤积木材的中小企业造成较大负担。 红木价格透明度偏低, 受市 场各类消息影响, 价格波动大。 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 交趾黄檀价格涨幅为 95.2%, 年复合增长率为 11.8%(见图 3-1),2017 年 9 月单月涨幅高达 21.6%,价格波动极大, 增大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遭遇价格波动时通常进行恐慌性抛售, 通 过低价出售收回成本,阻碍行业的良性发展。 图 3-1 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