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353 头豹研究院 |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汽油、柴油 等)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统计,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 2014 年的 7.8 万辆大 幅增至 2018 年的 127.0 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 100.9%。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 上、 下 游协同合作能力加强,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将获得 改善和提高。同时,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有效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头豹研究院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 350.0 万辆。 热点一: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价值链向 热点二:新能源汽车逐渐向模块化生产演进 热点三:智能网联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传统汽车产业通常仅注重于提供不同性能的汽车产品, 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关注较低, 消费者的个性化、 多元化、 定制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不断开 展对生态链的建设,将重点放在构建可覆盖全产品周期 的服务体系上,加快产品与周边服务的不断创新,由传 统的产品制造价值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远不及传统燃油汽车的产 业规模,且电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取得突破, 电池成本还存在较大下降空间。对于电动汽车而言,模 块化体现在建立电池电机电控、充电接口、通信协议、 基础设施等行业标准后,每个模块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 行堆砌组合,可提高零部件共享率、缩短车型的开发时 间、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新能源汽车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超 过传统燃油车,智能安全辅助驾驶功能已被加入到部分 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如特斯拉公司的 AutoPilot、蔚来汽 车的 NIOPilot、 小鹏汽车的 XPilot。 未来随着人们对安全 驾驶以及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智能安全服务驾驶功 能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文晗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 机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 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电 控行业概览 新能源汽车系列深度研究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 BMS 行业深度研究 报告编号19RI0353 目录 1 方法论 . 3 1.1 研究方法 . 3 1.2 名词解释 . 4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 7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9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 . 10 2.4.1 上游分析 . 10 2.4.2 中游分析 . 12 2.4.3 下游分析 . 13 2.5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 . 13 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驱动和制约因素 . 17 3.1 驱动因素 . 17 3.1.1 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多国已出台燃油车禁令时间表 . 17 3.1.2 产业政策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 18 3.1.3 “互联网+”促进汽车产业链变革 . 19 3.2 制约因素 . 20 3.2.1 动力电池发展技术有待加强 . 20 3.2.2 产业发展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 20 3.2.3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便利性要求高 . 21 1 报告编号19RI0353 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2 5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趋势 . 24 5.1 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价值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 24 5.2 新能源汽车逐渐向模块化生产演进 . 24 5.3 智能网联化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 25 6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6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26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7 6.2.1 小鹏汽车 . 27 6.2.2 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29 6.2.3 威马汽车 . 30 2 报告编号19RI0353 图表目录 图 2-1 新能源汽车分类 . 7 图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 . 10 图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2-5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14-2023 年预测 . 14 图 3-1 主要国家应对全球变暖公约 . 17 图 3-2 世界主要国家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 18 图 4-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利好政策 . 22 图 5-1 特斯拉公司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 24 图 6-1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十名车企,2018 年 . 27 图 6-2 小鹏 G3 主要性能参数 . 28 3 报告编号19RI0353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汽车制造、动力电池、化石能源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6 月完成。 4 报告编号19RI0353 1.2 名词解释 CNG:Compressed Natural Gas,即压缩天然气。 甲醇:分子式为 CH 3 OH,是一种有着酒精芳香的一元醇,具有无色、易挥发的特点。 乙醇:分子式为 C 2 H 6 O,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 车辆购置税: 对在境内购置规定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由车辆购置附加费演 变而来。 磷酸铁:又名磷酸高铁、正磷酸铁,是一种白色、灰白色单斜晶体粉末,主要应用于制 造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催化剂及陶瓷等。 三元材料: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 、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 料整体,可用作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锰酸:一种化学物质,用于合成高锰酸盐。 钛酸:二氧化钛的水合物,为白色胶状物质,易溶于水、稀酸和浓碱。 石墨:碳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 硅碳:由硅和碳合成的新型材料,可用作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锂电池:一类采用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钴:元素符号为 Co,是一种银白色铁磁性金属,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 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 里程焦虑:驾驶电动汽车时因担心突然没电引起的精神痛苦或忧虑。 “骗补” :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骗取补贴的行为。 动力电池: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及高 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比能量: 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能量, 电池的比能量就是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电极 5 报告编号19RI0353 材料所释放出电能的大小。 动力电池 PACK: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可给整车运行提供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PACK 一般由动力电池模块系统、结构系统、热管理系统、BMS 构成。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 液冷电池包:指使用液冷板散热的电池包。 电池能量密度: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 A0 级车:又称为小型车,轴距为 2.2 米至 2.5 米,排气量为 1 升至 1.5 升。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即企业资源计划,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是一套面 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无线射频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可通过无线 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 接触。 。 车联网: 以车内网、 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 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 标准, 在车与车、 车与路、 车与人及车与互联网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 络。 汽车租赁: 将汽车的资产使用权从拥有权中分开, 出租人具有资产所有权, 承租人拥有 资产使用权,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以交换使用权利的一种交易形式。 全球变暖: 一种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 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 能量 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的现象。 一氧化碳: 一种碳氧化合物, 化学式为 CO。 标准状况下, 一氧化碳纯品为无色、 无臭、 6 报告编号19RI0353 无刺激性的气体。 2目标:将全球平均升温幅度控制在 2以内,这一目标是在 1996 年 6 月 25 日的 欧盟委员会卢森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 7 报告编号19RI0353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定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汽油、柴油等)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由于长期 大规模开发, 全球化石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新能源汽车由于在减少空气污染 和缓解能源短缺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的重要细分领域。根据电动汽车术语GB/T 19596-2017 的定义,新能源汽车可分为纯 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三类(见图 2-1) ,其中纯电动汽车与插电 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图 2-1 新能源汽车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纯电动汽车是指驱动能力完全由电能提供、 由电机驱动的汽车。 电机的驱动电能来 源于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能够至少从可消耗燃料和可再充电能 (能量储存装置) 两 类车载储存的能量中获得动力的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身上同时装有发动机与电动 机,车身除装有汽油加注口外,还配备了外接电源接口可为电池充电。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以燃料电池系统与可充电储 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当前的燃料电池汽车主要以氢气为动力来源。 8 报告编号19RI0353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分别是启动阶段、 布局阶段、 示范应用 阶段以及市场推广阶段(见图 2-2) : 图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启动阶段(1991-2005 年) : “八五”时期(1991-1995 年) ,中国政府开始组织相关 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 “九五”期间(1996-2000 年) ,电动汽车被 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 在启动阶段,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主 要以“燃料驱动”为主,但在实践过程中,甲醇汽车、乙醇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由于能源运输 的问题, 仅适于在特定区域进行发展, 燃料电动汽车的局限性越发明显。 “十五” 期间 (2001- 2005 年) ,国家 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标志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开始提 速。 布局阶段 (2006-2010 年) : “十一五” 期间 (2006-2010 年) , 中国科技部启动了 “863” 计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定了“三纵三横”技术路线, “三纵”是指纯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三种整车技术, “三横”是指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 9 报告编号19RI0353 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2007 年,中国发改委首次发布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规则 ,允许达 到条件的企业和产品开始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此后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及 2010 年 上海世博会上,新能源汽车开展了规模化的示范应用。这段时期,江淮汽车、比亚迪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动车陆续上市。在对新能源 汽车技术路线进行了长期探索后,2009 年,中国科技部与工信部确立了以储能电池技术为 基础的新能源汽车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示范应用阶段(2011-2015 年): “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年) ,电动汽车的科技发 展被列入重点专项,电动汽车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2014 年,中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汽 车强国战略,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目标。2015 年 9 月,中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 制造 2025 , 明确指出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政府对购买新能源汽车 的补贴力度加大,激发了消费者购买热情。自 2015 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超过 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市场推广阶段 (2016 年至今) : 这段时期, 在市场的不断推广下,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 规模持续扩大。2017 年 12 月 27 日,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 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将进一步驱动个人用户购置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公安部数据, 截至 2018 年底,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 261 万辆, 占全 球新能源汽车保有总量的 5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中国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纯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三个 方向,其中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达到 7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占比 10 报告编号19RI0353 接近 25%,燃料电池市场份额可忽略不计。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双积分政策 的实施以及汽车进口关税的降低,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由政策驱动下的培育期逐步进入到 市场驱动下的快速成长期。 尽管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 2018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占汽车总量的 1.1%,新能源汽车在电池技术、里程续航 能力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 大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仍持观望态度, 因此新能源汽车的 市场份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从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矿产资源行业、 中游核心零部件行 业、下游整车制造行业(见图 2-3) 。 图 2-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为矿产资源行业。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所需的基础 原材料包括锂、铜、锰、钴、镍、石墨、稀土以及其他矿石原料。 动力电池的基础材料部件包括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液以及隔膜。 中国动力电池主 11 报告编号19RI0353 要以锂电池为主,车用动力电池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锰酸锂电池、钴酸锂、 钛酸锂电池等类型。 磷酸铁锂与镍钴锰三元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电池正极材料, 两者在乘用车 领域的装机总量已超过 95%。 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 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最多的电池正极材料。 受技术发展的带动以及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推广, 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主要以生产磷酸 铁锂电池产品为主。 三元电池的正极材料为三元材料, 三元材料又分为镍钴锰和镍钴铝, 是 在钴酸锂和锰酸锂材料基础上的提升, 添加了镍元素后, 可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 能。 日本的松下公司是最早实现镍钴铝三元材料商业化应用的公司, 特斯拉公司使用的动力 电池的正极材料就来自于松下公司,使用后特斯拉汽车的续航能力可达到 500 公里。其它 类型的正极材料在稳定性、安全性、材料合成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仍处于应用测试阶段,技 术还未发展成熟。 由于政府对锂矿、 钴矿等矿产资源管理严格, 在下游需求不断攀升的情况 下,锂、镍、钴等矿石原料供不应求。2018 年上半年,锂、镍、钴等矿石原料的价格一直 处于高位,比上年同期上涨了 15%左右,到下半年有所回落。 锂电池负极材料除传统的石墨材料外, 硅碳复合材料、 钛酸锂等新型材料具备大幅提升 锂电池容量的能力, 已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目前负极材料的国产化率以及成熟度已处于较高 水平, 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被少数几家龙头企业 (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日立化成工业 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化学中国有限公司等)把控,形成了寡头竞争 的格局。 中国在电解液技术上也已经相对成熟,已实现国产化,基本能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 在隔膜技术上的发展, 中国落后于美国与日本, 尚未完全掌握核心技术, 国内企业以生产低 端隔膜材料为主,高端隔膜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无法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备的驱动电机大多为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础材料为永磁 12 报告编号19RI0353 体, 主要来源于稀土金属。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 中国政府对稀土资源进行了战略定 位, 稀土产量将受到严格管控, 优先满足中国国内市场需求, 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提供了基础支持。 在政府严格管控下, 新能源汽车主要矿产原材料的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上游矿产资源行业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拥有最大的价格话语权。 2.4.2 中游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为核心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动 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新能源汽车 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巨大,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 ) 、比 亚 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占据较大优势, 其中, 宁德时代在锂电池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80%, 拥有市场垄断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主要参与主体为车企及电机企 业,以比亚迪、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 )为代表的车企由 于自身汽车销量较大, 驱动电机的装机量位于市场前列。 此外, 以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 公司、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电机企业装机量也较大, 合作的配套新能源车企对电 机产品拥有较大需求。 电控系统主要由电池管理系统、 电机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组成。 由于电机与 电控通常以配套产品方式进行销售, 因此在参与主体和装机量上基本与驱动电机的参与主体 和装机量相差不大。 由于动力电池是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的最大影响因素, 中游的动力电池 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拥有较强的议价权。 13 报告编号19RI0353 2.4.3 下游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游为整车制造行业。 整车制造行业的参与者主要以国有整车 企业 (如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联合汽 车工业有限公司)为主,其他参与者为动力电池企业(如比亚迪公司)以及新势力车企(如 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 。 国有整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波动比较大, 因其受制于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 只 能根据动力电池的出货量被动更改自身发展计划。 动力电池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动力电池以 及成熟的生产线, 能够保证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以及动力电池的性能, 从而提升新能源汽车 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新势力车企受资金限制 大,没有独立汽车生产制造工厂,只能寻求传统车企代工,缺乏持续、稳定的供应能力,产 品从开发到生产的周期比较长。 总体来看, 整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受上、 中游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最弱。 2.5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 由于新能源汽车受到中国政府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 中国 新能源汽车市场投资热情高涨,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企不断加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自 2015 年起,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 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 2014 年的 7.8 万辆大幅增至 2018 年的 127.0 万辆,年复合增 长率达到了 100.9%(见图 2-4)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上、下游协同合作 能力加强, 新能源汽车生产工艺将获得改善和提高。 同时, 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有效提高新 能源汽车的生产效率。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 350.0 万辆。 14 报告编号19RI0353 图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端来看, 在一线城市限牌政策的影响下, 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消费 者的青睐。 由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较大,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具备价格 优势,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 2014 年的 7.5 万辆迅速增长至 2018 年的 125.6 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2.3% (见图 2-5) 。 在电池技术不断提高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将有效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 虑” , 从而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提升, 有利于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 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 348.0 万辆。 图 2-5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14-2023 年预测 15 报告编号19RI0353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6 报告编号19RI0353 17 报告编号19RI0353 3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驱动和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多国已出台燃油车禁令时间表 自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过程中,二氧化碳 等吸热性强的气体被大量释放到自然界, 引发了严重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 升、土地沙漠化、病虫害增加等生态问题频频发生。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全球各国已达成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共识(见图 3-1) 。目前,低碳化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趋 势。 图 3-1 主要国家应对全球变暖公约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汽车尾气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燃油汽车在消耗化石燃料的同时, 也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 加剧温室效应。 相比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不产生任 何汽车尾气, 更加符合低碳化发展的目标。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出台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见图 3-2) , 其中荷兰、 挪威计划从 2025 年开始禁售燃油车, 印度与德国也计划从 2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