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692 头豹研究院 | 消费系列研究 400-072-5588 网红食品行业: 自热火锅研究“网红”火锅来袭,懒人群体迎来福利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自热火锅,即无需借助火源或电力,仅需添加冷水 至发热包,发热包加热产生水蒸气便可将食材蒸煮 至可食用状态的一款火锅类方便食品。自热火锅的 新颖食用形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其即时食用 的特征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受到消费者青睐。自热 火锅产品需求量攀升, 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5 年至 2018 年,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由 2.3 亿 元增长至 44.9 亿元。 热点一:“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自热火锅需求增多 热点二:“明星效应”促进购买自热火锅消费者数量攀升 热点三:电子商务带动自热火锅销量增长 消费者生活品质提高且互联网、 高新技术等不断为消费者生活 带来便利性, 促使“懒人群体”日益扩大, 即满足消费者“懒”需求 的商机日益增多,“懒人经济”迅速发展。如为满足懒人消费群 体可随时随地享用火锅的“懒”需求,自热火锅产品即时食用的 特征受到大量消费者青睐,行业迎来利好发展局面。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通过邀请明星代言、 院线映前广告及电视节 目推广进行营销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借助明星的公众影响 力,自热火锅逐渐成为快餐类消费热点,购买自热火锅的消费 者数量攀升,带动产品需求量增长。自热火锅市场知名度及认 可度逐步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电子商务发展兴盛,消费者购物习惯逐 渐发生改变。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自热火锅的主要销售渠 道,自热火锅线上销售的电商平台包括天猫、淘宝、京东等, 2017 年天猫平台上销售自热火锅的商家数量有近 200 家, 2018 年天猫平台上销售自热火锅的商家数量已超过 300 家。 自热火 锅于 2018 年“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量突破 450 万份, 相较 2017 年同比增长超过 2 倍。 赵文博 邮箱: csleadleo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消费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无人货架行业概览 消费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酵素行业概览 消费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食用油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692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自热火锅定义及分类 . 7 2.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 . 8 2.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 . 9 2.3.1 上游分析 . 10 2.3.2 中游分析 . 10 2.3.3 下游分析 . 11 2.4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现状 . 12 2.5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 . 13 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5 3.1 驱动因素 . 1 5 3.1.1 “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自热火锅消费需求增多 . 15 3.1.2 “明星效应”促进购买自热火锅产品消费者数量攀升 . 16 3.1.3 电子商务带动自热火锅销售量增长 . 18 3.2 制约因素 . 1 9 3.2.1 行业缺乏政策监管,自热火锅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 19 3.2.2 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 20 4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1 3 报告编号19RI0692 5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趋势 . 22 5.1 消费者愈加青睐大型知名品牌自热火锅,行业集中度不断升高 . 22 5.2 品牌企业通过推出多元化口味自热火锅展开差异化竞争 . 2 3 6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5 6.1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5 6.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26 6.2.1 重庆金羚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26 6.2.2 成都大龙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27 6.2.3 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 29 4 报告编号19RI0692 图表目录 图 2-1 自热火锅分类(根据产品口味划分) . 7 图 2-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 . 9 图 2-4 消费者画像 . 12 图 2-5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 ,2015-2023 年预测 . 15 图 3-1“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自热火锅消费需求增多 . 16 图 3-2“明星效应”等营销方式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 . 17 图 3-3 电子商务带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 . 19 图 3-4 行业缺乏监管,自热火锅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 20 图 4-1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相关政策 . 22 图 5-1 消费者愈加青睐大型知名品牌自热火锅,行业集中度不断升高 . 23 图 5-2 品牌企业通过推出多元化口味自热火锅展开差异化竞争 . 24 图 6-1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5 图 6-2 自嗨锅主营产品 . 27 图 6-3 大龙燚主营业务 . 28 图 6-4 良品铺子主营产品 . 30 5 报告编号19RI0692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快餐、火锅、懒人经济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 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 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9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692 1.2 名词解释 懒人经济:满足消费者“懒”需求的商机。 明星效应: 借助明星公众影响力, 为品牌企业带来流量, 从而带动产品销量增长的效应。 7 报告编号19RI0692 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综述 2.1 自热火锅定义及分类 自热火锅, 即无需借助火源或电力, 仅需添加冷水至发热包, 发热包加热产生水蒸气便 可将食材蒸煮至可食用状态的一款火锅类方便食品。 自热火锅常由食材、 发热包、 食材锅和 锅盖组成,其加热原理为发热包(内含生石灰、活性炭等成分)与水接触发生反应后会快速 释放热量, 水温加热后所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可加热火锅食材。 自热火锅的新颖食用形式吸引 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其即时食用的特性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受到消费者青睐。 根据产品口味划分,自热火锅可分为传统川渝火锅口味及创新口味(见图 2-1) : (1) 传统川渝火锅口味,即常见的麻辣口味,因其辣味佳,受到辣味偏好消费者群体青睐; (2) 创新口味,即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口味需求而生产的口味类型,如韩式部队锅、番茄牛腩、 酸菜鱼、脆爽牛肚等口味。 图 2-1 自热火锅分类(根据产品口味划分) 8 报告编号19RI0692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短,可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见图 2-2) 。 (1) 初步发展阶段: (2015 年-2016 年) 2015 年至 2016 年为中国自热火锅行业的初步发展阶段,市场参与者少且多为知名度 低的小型企业,因消费市场培育力度不足,消费者对自热火锅的认知度差,导致自热火锅产 品市场需求量小。 此阶段,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多通过微商的方式销售自热火锅产品, 市场普 及度低且规模难以扩大。 (2) 高速发展阶段: (2017 年-2018 年) 2017 年,大量知名餐饮品牌企业进入自热火锅市场,如海底捞、小龙坎、大龙燚、德 庄等企业,为自热火锅行业带来流量,加速消费者市场培育,促使选择购买自热火锅产品的 消费者数量攀升。此阶段,自热火锅品牌企业不断加大营销力度及拓宽自热火锅销售渠道: 通过明星代言、院线映前广告及电视剧广告植入等方式进行推广;通过天猫、淘宝、京 东等线上渠道或便利店、 商超等线下店铺渠道进行销售, 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 2018 年 “双 十一”当天自热火锅的全网销售量超过 450 万份,同比增长超过 2 倍,自热火锅行业已进 入高速发展阶段。 9 报告编号19RI0692 图 2-2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及自热火锅代工生产 厂商, 中游环节参与主体为自热火锅品牌企业, 下游环节涉及销售渠道及消费者 (见图 2-3) 。 图 2-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0 报告编号19RI0692 2.3.1 上游分析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参与主体为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及代工生产厂商。 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 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为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提供生产自热火锅所需的火锅底料、 餐 具、肉制品、蔬菜包、发热包等。上游自热火锅原材料价格易受市场供给关系及经济周期等 宏观因素影响, 如生猪供不应求致使猪肉涨价, 从而导致肉制品价格上涨。 上游自热火锅原 材料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中游自热火锅品牌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而影响中游自热火锅品牌企 业的利润率。 自热火锅原材料行业准入门槛低,产品附加值低,且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有 众多原材料供应商可选, 因此上游自热火锅原材料供应商对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议价能力 低。 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 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利润率为 30%左右, 其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火锅食材原材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生产设备成本等, 其中劳动力成本为代工生产厂商核心成本, 在总生产成本中 的占比约为 50%,火锅食材原材料的成本占比约为 20%,生产设备的成本占比约为 20%, 其他成本的占比约为 10%。 中国知名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包括筷时尚、 盈棚食品等企业, 因自热火锅品牌集中于川蜀地区, 川蜀地区代工业务需求量高, 因而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 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地区。自热火锅代工生产厂商行业门槛低,市场参与者众多,中游自 热火锅品牌企业选择余地大,因此代工生产厂商对中游自热火锅品牌企业议价能力低。 2.3.2 中游分析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中游环节参与主体为自热火锅品牌企业。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 11 报告编号19RI0692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利润率为 25%左右,其成本主要包括代工生产成本、市场推广成 本、人力成本等,其中市场推广成本及人力成本为企业核心成本,合计在总成本中的占比 约为 50%,代工生产成本的占比约为 10%。因前期自主建厂投资成本巨大,超过 90%的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选择代工生产厂商以减少成本支出。 现阶段,中国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已超过 300 家,行业集中度高,2018 年头部企业海底 捞、小龙坎、大龙燚、德庄的合计市场份额占比已超过 50%。此类头部自热火锅企业品牌 效应强,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认可度高。除传统火锅品牌企业外,火锅上下游企业(如食材供 应商新希望集团美好食品有限公司、 代工生产厂商四川筷时尚食品有限公司等) 及休闲零食 品牌企业(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也相继进入自热火锅行业,陆续推出自热火锅产品, 推动行业迅速发展。行业参与者数量的增多将导致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低的企业逐步被淘 汰,未来自热火锅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头部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对代工生产厂商的业务需求量高且品牌影响力大、客户粘性强, 对代工生产厂商具有高议价能力。 相较于头部自热火锅品牌企业, 中小型自热火锅品牌企业 普遍综合经济实力弱, 对代工生产厂商业务需求量低且品牌影响力小, 因此中小型自热火锅 品牌企业对代工生产厂商议价能力弱。 2.3.3 下游分析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下游环节涉及销售渠道及消费者。 (1)销售渠道 自热火锅产品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线上销售渠道为电子商务平台, 如天猫、淘宝、京东等;线下销售渠道包括便利店、商超等实体店铺。在行业初步发展阶 段,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多通过微商、 电商等渠道销售自热火锅产品。 随着自热火锅市场逐步 12 报告编号19RI0692 打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量不断提高,线下渠道陆续引进自热火锅产品。现阶段,自热火锅 线上销售渠道及线下销售渠道各占 50%左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趋势有助于扩大消费 者受众面,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2)消费者 购买自热火锅产品的消费者主要为年轻消费者,年龄集中分布在 18-30 岁,其中 18- 24 岁的消费者群体占比为 47%左右, 25-30 岁的消费者群体占比为 20%左右, 其他为 33% 左右(见图 2-4) 。此外,学生及白领消费者群体为购买自热火锅的主力群体且多分布于广 东、浙江、江苏等地区,其购买目的多为好奇尝鲜、满足饮食便捷性等。随着居民消费能力 提升,消费者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对自热火锅产品口味、食材要求不断提高,将促进自热 火锅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创新。 此外, 因中游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对旗下自热火锅产品定价能 力强,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弱。 图 2-4 消费者画像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现状 2018 年,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已超过 300 家,市场参与者包括传统火锅企业、火锅上下 游企业、 休闲零食品牌企业等。 因川渝地区消费者对火锅消费热情高,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多 13 报告编号19RI0692 分布于四川、 重庆等地区, 川渝地区自热火锅代工业务需求量高, 从而促使自热火锅代工生 产厂商也集中分布在四川、重庆等地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随着自热火锅产品普及度持续升高, 购买自热火锅的消费者数量攀升, 自热火锅行业市 场规模不断扩大,2018 年已攀升至 44.9 亿元。自热火锅行业发展迅速,现阶段,线上电商 平台上销售自热火锅的商铺数量已超过 300 家且销量高达上万件。行业初步发展阶段,消 费者购买自热火锅多为体验尝鲜, 随着消费者新鲜感渐退, 单一口味自热火锅将难以满足消 费者需求。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多通过推出多样化口味产品吸引消费者注意, 从而提升市场竞 争力。 2.5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 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升, 消费者消费需求升级, 对饮食便捷性要求提高。自热火 锅的即时食用特性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受到消费者青睐,自热火锅产品需求量攀升,促使市 场规模不断扩大。2015 年至 2018 年,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由 2.3 亿元增长至 44.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50.7%(见图 2-5) 。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 原因为: 大量知名企业相继进入市场, 通过多元化营销方式加深消费者对自热火锅产品认知 度,促进产品销量快速增长,从而促使自热火锅行业市场爆发。 14 报告编号19RI0692 15 报告编号19RI0692 图 2-5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 ,2015-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未来中国自热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缓慢增长,预计在 2023 年达到 134.5 亿元。 其增速减缓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1)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及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饮 食需求量逐渐提升,自热火锅作为快餐类食物,菜品单一、营养不均衡等问题致使 其市场规模增速减缓。 (2) 因自热火锅市场需求量有限且随着部分消费者尝鲜劲头逐渐消逝,市场将流失部分 消费者群体,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放缓。 3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自热火锅消费需求增多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促使居民收入不断提升。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由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1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8%(见图 3-1) 。消费者生 16 报告编号19RI0692 活品质提高且互联网、 高新技术等不断为消费者生活带来便利, 促使 “懒人群体” 日益扩大, 即满足消费者“懒”需求的商机日益增多, “懒人经济”迅速发展。如为满足懒人消费群体 可随时随地享用火锅的“懒”需求,自热火锅产品即时食用的特性受到大量消费者青睐,行 业迎来利好发展局面。 与传统火锅相比,自热火锅具有以下便利优势: (1)相较家庭自制火锅,消费者食用自 热火锅无需购买及清洗食材、 翻炒底料、 清洗锅具等, 仅需加入冷水便可实现自热火锅自行 煮沸的过程,减轻消费者下厨负担; (2)相较餐饮店铺火锅,消费者无需外出即可随时随地 享用,等待时间仅为 15 分钟左右,可节省大量时间。自热火锅可满足消费者即时食用的需 求,自热火锅的便利性受到消费者认可。受益于“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购买自热火锅的消 费者人数不断增多,驱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 图 3-1“懒人经济”迅速发展,自热火锅消费需求增多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2 “明星效应”促进购买自热火锅产品消费者数量攀升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通过邀请明星代言、 院线映前广告及电视节目推广进行营销已成为行 业普遍现象,示例如下: (1)自嗨锅邀请影视明星林更新为其自热火锅产品代言,林更新在 17 报告编号19RI0692 微博、 直播等社交平台上大力宣传自嗨锅份量足且味道佳的优点, 并为自嗨锅拍摄诙谐幽默 的产品广告用于宣传, 明星效应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竞相模仿购买自热火锅产品; (2) 自嗨 锅斥资数亿元在各大院线投放创意映前广告,如万达、大地、中影等知名院线,通过广告视 频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带动自嗨锅产品销量增长; (3)自嗨锅通过在电视剧少年派中 植入广告,电视剧镜头出现多次主角林妙妙享受吃自嗨锅的镜头, 少年派的走红迅速提 升自热火锅市场认知度且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品尝。凭借以上营销手段,自嗨锅获得 2018 年“618”当天天猫京东双平台同品类销量第一、2018 年“双十一”同品类销量第一等成 绩。 借助明星的公众影响力, 自热火锅逐渐成为快餐类消费热点, 购买自热火锅的消费者数 量攀升, 带动产品需求量增长。 自热火锅市场知名度及认可度逐步提高,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发展迅速(见图 3-2) 。 图 3-2“明星效应”等营销方式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 来源:自嗨锅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8 报告编号19RI0692 3.1.3 电子商务带动自热火锅销售量增长 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 电子商务发展兴盛, 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渐发生改变。 线上销售渠 道逐渐成为自热火锅的主要销售渠道, 自热火锅线上销售的电商平台包括天猫、 淘宝、 京东 等,2017 年天猫平台上销售自热火锅的商家数量有近 200 家,2018 年天猫平台上销售自 热火锅的商家数量已超过 300 家。此外,自热火锅于 2018 年“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量突 破 450 万份,相较 2017 年同比增长超过 2 倍。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自热 火锅销售量的增长,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见图 3-3) 。 自热火锅品牌企业线上销售成本低于线下且网络覆盖面大、 市场渗透力强, 有助于提高 自热火锅产品市场推广有效性。 通过线上渠道, 自热火锅产品可得到全面的展示, 包括火锅 食材清单、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等, 诱人的自热火锅图片及视频可有效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对自热火锅销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食用自热火锅的消费者群体逐步增多, 促使自热火锅行 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19 报告编号19RI0692 图 3-3 电子商务带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 制约因素 3.2.1 行业缺乏政策监管,自热火锅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自热火锅行业发展历程短, 政府尚未针对行业出台全国性统一监管政策, 导致自热火锅 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如在 2016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 食品生产许 可分类目录中,方便食品目录中仅包括方便米饭、方便粉丝、方便粥、方便豆花、麦片、 黑芝麻糊、油茶、凉粉、即食谷物粉等食品,尚未将自热火锅列入在内,意味着自热火锅行 业仍缺乏标准规范,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见图 3-4) 。 作为火锅食品的创新产物, 自热火锅产品一经面市即得到了热烈的市场反响, 行业发展 迅速。除火锅品牌外,大量火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零食品牌企业纷纷进入自热火锅市场, 市场参与者数量日益增多。 因缺乏行业政策监管, 自热火锅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尚未形成统 20 报告编号19RI0692 一细则、标准,自热火锅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食品存在安全隐患。自热火锅包里的食材 品类单一、 营养不均衡, 且自热火锅食材内含防腐剂与大量香精, 消费者食用后易出现安全 问题影响健康。自热火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致使消费者购买信心下降,制约了自热火锅行 业的发展。 图 3-4 行业缺乏监管,自热火锅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2.2 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在自热火锅的加热过程中,温度最高会达到 150 摄氏度且可保温至少 2 小时。此过程 中,若消费者未按照安全指示操作易引发安全事故,如餐盒爆炸、热汤飞溅等,导致人员受 伤。 消费者在加热自热火锅前需确认盒盖上的透气孔为打开、有效的状态,否则自热火锅 餐盒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现象。 如某新闻报道称消费者在加热自热火锅过程中安全意识 薄弱,通过在自热火锅餐盒表面加盖一层锅盖以加强产品自热效果、确保密封性好,致使自 热火锅餐盒发生爆裂现象,最终导致消费者被烫伤。此外,另一新闻报导称消费者因未在自 热火锅底部放隔热垫,自热火锅加热温度过高导致 1cm 厚的玻璃餐桌炸裂,险些造成人员 21 报告编号19RI0692 受伤。自热火锅的自热形式新颖度高,受到大量消费者青睐,但其加热过程温度过高,具有 一定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自热火锅导致的安全问题已引发市场热烈讨论,对行业发展造 成了负面影响,致使消费者购买信心下降,是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4 中国自热火锅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中国政府尚未针对自热火锅行业出台国家性的监管政策, 已有的政策均是从地区性及宏 观角度出发,推动自热火锅行业发展(见图 4-1) 。 2017 年 8 月,为保证自热火锅产品的食品安全、规范生产加工行为,成都市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成都市自热式方便火锅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 ,指出: (1)生产车 间应按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灭菌、冷却、包装等生产工艺流程,有序合理布 局,防止交叉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