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报告编号19RI0128 头豹研究院 | 医药生物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研究 报告摘要 医疗研究团队 20 世纪 90 年代初,膳食补充剂才正式进入中国市 场,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极快,经过仅仅 20 余年时间,到 2014 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大关, 并且仍然维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中国膳食补充剂 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 8.4%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 长。头豹预测,2022 年,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 将达到 2,711.2 亿元人民币。 热点一:营养产业发展程度与 GDP 增长密切相关 热点二:全面二胎政策放开推动膳食补充剂需求提升 热点三:膳食补充剂在电商渠道的销售将增长 以膳食补充剂行业为代表的营养产业发展程度与 GDP 增长密切相关。如:2006 年美国经济增长 3.3%,膳食补 充剂产品销量比经济增长率高出 1.7%;加拿大膳食补充 剂产品销量高出经济增长率 1.3%。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4-2018 年,中国人均 GDP 从 4.70 万元人民币增长 至 6.46 万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8.3%。 伴随着中国“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中国第三次婴儿潮人 群 (1986-1992 年出生) 进入生育高峰, 中国“孕婴童”群 体(即孕妇、婴儿和儿童群体)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孕婴童”群体数量的增加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孕期健 康类、婴幼/儿童健康类膳食补充剂需求大幅增长。 受“蓝帽子”限制,电商渠道是外资品牌的主要销售渠道。 占据较大份额的中国本土知名企业也在不断促进渠道多 元化,保持线下渠道优势同时,继续发展电商品牌化战 略。电商渠道受政策影响较大, 电子商务法的施行加 速渠道规范化,对于深耕中国市场,规范管理的品牌, 电商法规范市场是利好。未来膳食补充剂在电商渠道的 销售将持续增长。 1094.8 1285.0 1480.0 1631.0 1792.7 1962.4 2138.6 2325.3 2515.3 2711.2 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亿元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预测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年 13.1% 2010-2023年预测 8.4% 王英娥 分析师 黄婉儀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母婴监护设备行业市 场报告 医药生物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行 业概览 医药生物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玻尿酸行业概览 1 报告编号19RI0128 目录 1 方法论 . 4 1.1 研究方法 . 4 1.2 名词解释 . 5 2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膳食补充剂市场概述 . 6 2.1.1 保健品的定义与分类 . 6 2.1.2 膳食补充剂的定义与分类 . 7 2.2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发展历程 . 7 2.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市场规模 . 9 2.4 膳食补充剂产业链分析 . 11 2.4.1 上游分析 . 13 2.4.2 下游分析 . 14 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5 3.1 健康意识增强,保健需求增加细化 . 15 3.2 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行业发展动能 . 16 3.3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正享增长红利 . 18 4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19 4.1 营养知识匮乏,忽视消费教育 . 19 4.2 研发能力不足,核心人才短缺 . 20 4.3 行业集中度低,市场较为分散 . 21 5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2 2 报告编号19RI0128 5.1 监管趋严,安全性提升 . 22 5.2 电商渠道迅猛发展 . 23 5.3 产品细分化、多样化 . 24 5.4 收并购频发,行业整合加剧 . 25 6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 26 6.1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26 6.2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 27 6.2.1 汤臣倍健 . 27 6.2.2 无限极 . 30 3 报告编号19RI0128 图表目录 图 2- 1 膳食补充剂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 2 中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 10 图 2- 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产业链 . 11 图 2- 4 中国连锁零售药店数量,2013-2022 预测 . 14 图 3- 1 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2014-2018 . 16 图 3- 2 中国人均 GDP,2014-2018 . 17 图 3- 3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 18 图 6- 1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代表企业 . 27 图 6- 2 汤臣倍健营业收入及净利润,2014-2018 . 29 4 报告编号19RI0128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医疗行业, 信息科技行业, 新能源行业等领域 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3 月完成。 5 报告编号19RI0128 1.2 名词解释 保健品:食品的一个种类,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 目的。保健品中的功效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通过激活各类酶的活性或其 他途径,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 膳食补充剂(VMS) :属于保健品的分支,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 ,它可能含 有一种或多种如下膳食成分: 一种维生素、 一种矿物质、 一种草本 (草药) 或其他植物、 一种氨基酸、 一种用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来补充膳食的食物成分, 或以上成分的一种浓 缩物、代谢物、成分、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运动营养类保健品: 日常膳食的一种补充, 有些种类可作为伤病的辅助治疗用品。 主要 包括以下三种:健康型营养品:维持及增进健康的关键,如大豆异黄酮、海豹油、蜂 王浆、蜂胶、螺旋藻、灵芝、芦荟、角鲨烯、沙棘、枸杞等。这些营养品跟全身机能、 机能调整有关, 是维持及增进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 选择性营养品: 以改善健康和天 然疗治为目的,如纳豆、苦荞、松茸虫草、奶蓟草、锯棕榈等,主要是一些草本植物或 药草类。基本型营养品:主要补充人体欠缺及损失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 纤维、乳酸菌、蛋白质、卵磷脂、EPA、DHA、胶原蛋白、软骨素等。 体重管理类保健品: 有利于在科学的基础上对人的体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的产品。 旨 在科学瘦身的同时增强身体免疫力,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 “蓝帽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为天蓝色,呈帽形,业界 俗称“蓝帽子” 。 6 报告编号19RI0128 2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综述 2.1 膳食补充剂市场概述 2.1.1 保健品的定义与分类 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 为目的。保健品中的功效成分(Functional Composition)通过激活各类酶的活性或其他 途径,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目前,保健品主要包括以下种类。 多糖类:如膳食纤维、香菇多糖等; 功能性甜味料(剂)类:如单糖、低聚糖、多元糖醇等; 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胆碱等; 自由基清除剂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等; 维生素类:如维生素 A 、维生素 E 、维生素 C 等; 7 报告编号19RI0128 肽与蛋白质类:如谷胱甘肽、免疫球蛋白等; 活性菌类:如乳酸菌、双岐杆菌等; 微量元素类:如硒、锌等; 其他:二十八烷醇、植物甾醇、皂甙(苷)等。 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 保健品可以进一步分为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类、 运动营养类, 体 重管理类等。其中,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类占比遥遥领先,成为保健品行业最重要的分支。 2.1.2 膳食补充剂的定义与分类 膳食补充剂(简称:VMS)属于保健品行业的分支,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 下简称 FDA)的定义,膳食补充剂是旨在补充膳食的产品(而非烟草) ,它可能含有一种或 多种如下膳食成分: 一种维生素、 一种矿物质、 一种草本 (草药) 或其他植物、 一种氨基酸、 一种用以增加每日总摄入量来补充膳食的食物成分, 或以上成分的一种浓缩物、 代谢物、 成 分、 提取物或组合产品等。 膳食补充剂能够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 达到提 高机体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一般以片剂、液体或胶囊剂等浓缩形态存在。 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 膳食补充剂可以分为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类、 补钙与骨骼健康 类、心脑血管健康类、女性健康类、婴幼/儿童/青少年健康类、男性健康类、草本植物健康 产品类、功能性健康产品类等。 根据准入类型的不同,膳食补充剂可以分为普通食品、营养素补充剂和保健食品。 2.2 中国素食行业的发展历程 初步发展 人们主动选择素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人们由于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 在祭祀的8 报告编号19RI0128 活动中,引出了斋戒素食的制度与习惯。随后,秦朝吕氏春秋 ,明确提出: “肥肉厚酒, 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 显示出人们开始意识到食素的益处。 兴盛时期 汉朝素食得到快速发展,原因如下: (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佛教在推广素食和创造 素食菜肴方面的成就毋庸置疑。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族僧侣“持斋吃素” ,寺庙素食烹饪于 是发展起来,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别树一帜,进而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此外,寺庙除负责 和尚们的日常素食饮食外, 还需为各地接踵而来的僧人或是香客提供素食餐食, 促进了斋厨 素食烹调日趋精进; (2) 黄帝内经则认为最好的饮食搭配应该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 充” 。 黄帝内经的成书时间据今专家考证应该在汉朝,那正是一个素食大发展的时代。 20 世纪 90 年代, 安利纽崔莱进入中国, 也将膳食补充剂的概念完整带入中国。 膳食补 充剂初入中国时, 民众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 因此唯有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交流的直销渠道获 得了较好的发展。安利、完美、无限极等直销品牌在中国蓬勃发展,带动了膳食补充剂的普 及。1996 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 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 程和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规程和方法等政策,对保健品的定义、审批、生产、经营、 标识、说明书、广告宣传、监管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规范。膳食补充剂作为保健品行业的重要 分支,在政策的推助下,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完整的产业链。 21 世纪分为两个阶段。2000 年至 2008 年期间,膳食补充剂行业进入调整阶段。原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开展重要保健药品的整顿工作通知 ,针对膳食补充剂 市场存在的炒作营销、 虚假宣传、 把膳食补充剂当药卖等问题进行整顿, 深度调整膳食补充 剂产业结构。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营养保健意识进一步觉醒,膳食补充剂 普及程度迅速提升,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多样。 9 报告编号19RI0128 2009 年之后,膳食补充剂行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2009 年食品安全法施行,中国 对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进行严格监管,标志着膳食补充剂市场规范化发展。2015 年国 家修订了食品安全法 ,2016 年颁布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 ,目前中国对膳食 补充剂产品监管实施注册制与备案制并轨,以保障膳食补充剂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图 2- 1 膳食补充剂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市场规模 20 世纪 90 年代初,膳食补充剂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极 快,经过仅仅 20 余年时间,到 2014 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大关,并且仍然维持着逐年 增长的态势。头豹数据显示,2014-2018 年,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从 1,094.8 亿 元人民币增长至 1,792.7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13.1%(见图 2-2) 。膳食补充剂行 业持续增长,有如下四方面原因: 政策鼓励居民健康意识向“重预防、治未病”方向转变。2016 年 8 月,全国卫生与健10 报告编号19RI0128 康大会提出要努力把健康产品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 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同年 10 月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的发布更是标志着国家将“坚持预防为主”提升到战略高地,凸显出膳食补充剂等保健 类产品的价值。政策利好驱动膳食补充剂行业快速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导致中国人亚健康状况严峻,改善身体状况、 保持身体健康的消费意愿逐步提升。同时,中国消费者对膳食补充剂的功能需求呈精细 化趋势: 老年人更关注心血管健康、 睡眠类产品; 儿童需求聚焦于骨骼类、 益智类产品; 男性关注肝肾养护类、运动营养补充类产品;女性更加关注减脂塑形类、美容养颜类产 品。这为膳食补充剂产品带来了差异化发展机遇。而中国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追求更为 高品质的膳食补充剂产品,并愿意为此支付溢价。 电商渠道,尤其是跨境电商渠道的高速发展拓宽了膳食补充剂的销售渠道,驱动高品质 膳食补充剂产品的发展。 各大药企、 乳制品企业通过并购海外企业, 进军膳食补充剂市场, 引进成熟的海外品牌, 更新膳食补充剂品类,拓宽消费者群体。在借鉴品牌优势的同时,企业保持原有渠道经 验,实现业务逐步增长。 图 2- 2 中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预测 11 报告编号19RI0128 来源:tbTEAM 软件采编,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在上述原因的推动下,未来五年,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 8.4%的年复 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头豹预测,2022 年,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2,711.2 亿元人 民币。 2.4 膳食补充剂产业链分析 膳食补充剂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生产商和贸易商, 涉及维生素类、 矿物质类、 氨 基酸类、植物提取物类、硫酸软骨素类、辅酶类、鱼油类以及蜂产品类等多类原材料。产业 链中游是膳食补充剂企业,负责膳食补充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等;产业链下游 是销售终端,包括直销商、直营店、药店、商超、电商等。 图 2- 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12 报告编号19RI0128 13 报告编号19RI0128 2.4.1 上游分析 膳食补充剂原材料种类多且分散, 细分领域众多。 以维生素类原材料为例, 仅该类原材 料就包含了 VA、VE、VC、VB12 等十三个细分领域。一般而言,一家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 供应特定的 2-3 种原材料,无法全范围覆盖中游膳食补充剂生产所需的众多原材料,产品 结构较为单一。 基于此, 中游膳食补充剂企业需要与大量供应商合作, 对单一原材料生产商 的依赖程度较小,导致上游企业整体议价能力不高。 膳食补充剂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因而对原材料的品质及安全性要求较高。 但与药品不 同的是,膳食补充剂所用原材料无需安全性证明即可用于批量生产。以欧米伽-3 类膳食补 充剂为例,由于缺乏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该产品含有一些有潜在风险的成分,如:氧化的 欧米伽-3 脂肪酸等, 长期大量服用, 可能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短期来看, 无需安 全性证明即可用于批量生产的特点将加速膳食补充剂新品上市的步伐, 并推动行业发展。 但 长期来看,伴随着副作用的逐渐显现,行业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在各类原材料中, 中国企业供应维生素类原材料、 氨基酸类原材料、 植物提取物类原材 料和硫酸软骨类原材料的能力较强,企业数量较多,供应量充足,因而相关产品发展较好。 其他原材料仍需依赖进口,尤其是辅酶类、鱼油类原材料。辅酶类、鱼油类膳食补充剂能够 改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效果显著,因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极具发展前景。 中国企业提升辅酶类、 原油类原材料的供应能力, 将成为行业上游未来发展 的重要方向。 在膳食补充剂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的原材料不断被开发。 未来, 上游企业将逐步供 应更多更天然、副作用更小的原材料,以提升膳食补充剂的品质与效果,并推动行业进步。 14 报告编号19RI0128 2.4.2 下游分析 膳食补充剂行业的终端销售渠道可分为直销和非直销。直销渠道指膳食补充剂企业通 过各级直销商直接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非直销渠道包括药店、商超、电商等销售终端。 膳食补充剂行业发展之初,消费者对膳食补充剂产品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直销渠道 由于能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并向消费者宣贯服用膳食补充剂的益处,因而占据着主要的市场 份额。目前,中国的膳食补充剂终端销售渠道仍以直销为主导,以无限极、安利、完美为 代表的直销企业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膳食补充剂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及渗透率仍有 较大的提升空间,直销渠道占据主导将加速产品普及,带动行业发展。 在非直销渠道中,连锁零售药店是最为重要的销售终端。连锁零售药店通常会配备专 业的药师及销售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销售引导和消费者教育,利于培养消费者对膳食补充剂 的信任。头豹数据显示,2013-2017 年,中国连锁零售药店的数量从 15.8 万家增长至 22.9 万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9.7%(见图 2-4) 。未来五年,连锁零售药店的数量仍将保 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将升至 11.1%。连锁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给膳食补充 剂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图 2- 4 中国连锁零售药店数量,2013-2022 预测 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15 报告编号19RI0128 电商在销售终端中的占比还不大,但成长速度极快。电商使膳食补充剂的购买更加便 捷,伴随着电商渠道的发展,消费者的购买频次、购买量都将显著提升,从而推动行业扩 容。此外,与其他线下渠道相比,电商渠道没有产品种类数量的限制,因而对产品多样性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中游膳食补充剂企业将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的膳食补 充剂产品,以满足更加多样化的营养保健需求。 3 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3.1 健康意识增强,保健需求增加细化 发达国家先进的营养保健意识不断传入中国, 中国居民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日益关注。 与 过去相比, 中国人如今更愿意在医疗保健方面投入资金。 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 促进膳食 补充剂行业快速发展。 受老龄化程度加剧、 生活压力增加、 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 中国亚健康人群占比逐 年提升。 具体而言, 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从 2014 年的 1.38 亿人增长 至 2018 年的 1.67 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9%,占中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也从 2014 年 10.1%升至 2018 年的 11.9%(见图 3-1) 。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 60 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数量占比达到 7%以上,根据该定义,中国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呈上 升之势。伴随着年龄的上升,身体机能自然衰退,吸收能力变弱,更容易罹患各类疾病。因 此老年人更需要及时补充各类膳食补充剂,以维持身体状况,补充营养,预防各类疾病。老 龄化程度的加剧,为膳食补充剂行业创造了大量的终端需求。 16 报告编号19RI0128 图 3- 1 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2014-2018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居民的生活节奏变快, 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变大, 容 易诱发各类疾病。因为工作繁忙,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外就餐,或“外卖”就餐,饮食呈现高 油、高盐、高糖、多肉、少蔬菜等特点,不仅加重了肠胃负担,并且容易缺乏维生素等蔬菜 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基于此,服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疾病、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膳食补充剂的需求逐步细分化,不同人群对于健康需求有所不同, 膳食补充剂功能呈精细化趋势: 老年人更加关注心血管健康、 睡眠类产品; 儿童需求聚焦于 骨骼类、益智类产品;男性关注肝肾养护类、运动营养补充类产品;女性更加关注减脂塑形 类、美容养颜类产品。这使得膳食补充剂企业得到差异化发展的机遇。 3.2 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行业发展动能 以膳食补充剂行业为代表的营养产业发展程度与 GDP 增长密切相关,GDP 的增长能 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发展。 如: 2006 年美国经济增长 3.3%, 膳食补充剂 产品销量比经济增长率高出 1.7%;加拿大膳食补充剂产品销量高出经济增长率 1.3%。统 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8 年,中国人均 GDP 从 4.70 万元人民币增长至 6.46 万元人民17 报告编号19RI0128 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8.3%(见图 3-2) 。人均 GDP 水平的高速增长,彰显了膳食补充剂行 业的蓬勃发展。 图 3- 2 中国人均 GDP,2014-2018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 统计局数据显示, 中国居民的人均可 支配收入由 2014 年的 2.02 万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8 年的 2.82 万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 达到 8.8%(见图 3-3) 。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可用于营养健康类产品的支出也随 之增加。一方面膳食补充剂消费频次增加。膳食补充剂不再是改善身体不适的“药品” ,而 是作为一种日常的“营养补充剂” ,更加频繁地被消费者服用。另一方面膳食补充剂消费金 额增加。更多消费者追求高品质产品,愿意为高端品牌支付溢价,带动消费升级。膳食补充 剂产品量价齐升,带动行业飞速发展。 18 报告编号19RI0128 图 3- 3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2018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3.3 国家政策利好,行业正享增长红利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医疗保险资金入不敷支的压力迫使中国医改积极寻求从治疗向预防 的转变。2016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把健康产品培 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要促进其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 大融合。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大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年 10 月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的发布更是标志着国家将 “坚持预防为主” 提升到战略高地。 膳食补充剂 具有改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等功效,与国家战略要求不谋而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行 业价值逐渐显现。 伴随着中国“全面二胎”政策放开,中国第三次婴儿潮人群(1986-1992 年出生)进 入生育高峰,中国“孕婴童”群体(即孕妇、婴儿和儿童群体)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孕 婴童”群体数量的增加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孕期健康类、婴幼/儿童健康类膳食补充剂需 求大幅增长。 2 0 1 6年7月1日 , 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开始施行后,中国包括膳食 补充剂在内的保健品行业正式步入“注册制”与“备案制”双轨并行的时代。得益于政策的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