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潘功胜 梁 涛 李 超 邹加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指导小组组 长:潘功胜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 信 朱 隽 阮健弘 孙天琦孙国峰 李文森 李 伟 邹 澜罗 锐 周学东 陶 玲 温信祥霍颖励China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2020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编写组总 纂:孙天琦 黄晓龙 文洪武 杨 柳 孟 辉统 稿:杨 柳 那丽丽执 笔:综 述:那丽丽 刘 通第一部分:正 文:沈昶烨 陈 俊 张若婵 谷雨饶 王 磊申 琳专题一:那丽丽专题二:昝国江 杜金岳专题三:闫 珅第二部分:正 文:李 冠 邱 夏 周 异 梁 爽 刘 瑶专题四:周 媛 王涣森 王雅琪 专题五:谢 霏专题六:梁 爽 专题七:张 荣专题八:鲁茺蔚 刘 通 楼 丹 专题九:刘 勤 陈 伟 计 磊 苗萌萌 第三部分:正 文:刘 通 刘 铮 王文静 徐 伟 马新彬 李恺宁 陈 宁 吴文光 赵晟江 专题十:赵 文专题十一:魏 巍专题十二:王晓青 吴文光 赵晟江 甘浩楠专题十三:董忆伟 徐 伟专题十四:陈 敏 王广龙 李恺宁专题十五:黄建生 田 甜专题十六:欧阳昌民 张 弯专题十七:刘 浩 孙皓原 陈 博 计 磊专题十八:陈 宁 专题十九:周 异专题二十:苗萌萌 楼 丹 王蕊同 姜晶晶 贺 坤 附 录:李紫妍 张 果 毛奇正 赵朋飞 张 哲鲁茺蔚 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杨 洋 杨榕钧 陈 双 陈 羲 居 珊 赵诗雨 郝智慧 徐尊为 China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20202019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更加复杂严峻,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加大。面对复杂局面,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金融管理和服务,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6.1%,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比同期全球经济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规模略有增加。在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难能可贵。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国内第一季度经济收缩6.8%,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金融等领域风险有所积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亲自指挥部署。金融管理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及时采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多种应对举措,全力对冲疫情影响。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实现正增长,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国际方面,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互关联,加之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不得不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国内方面,我国正处综 述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一些短板弱项,加之受到疫情的冲击,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可能传导至金融体系,金融领域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具体要求,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一是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遏制。宏观上管好货币总闸门,结构性去杠杆持续推进。前期对宏观杠杆率过快增长的有效控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赢得了操作空间。二是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序处置。对包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等分类施策,有序化解了重大风险,强化市场纪律。三是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得到妥善应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不断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四是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得到全面治理。全国存续的P2P网络借贷机构数量和规模大幅压降,非法集资等活动受到严厉打击,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稳妥有序推进。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有力推进。出台资管新规相关配套细则并推动平稳实施,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治理。初步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等统筹监管框架,扎实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新证券法开始实施。总体看,经过治理,中国金融体系重点领域的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风险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运行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没有变。我们将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推动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支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向企业合理让利,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精准处置重点领域风险,补齐监管制度短板,进6目录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为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有利的金融环境。1目录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1一、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3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 8三、展望 14专题一 主要经济体应对疫情的财政金融政策梳理 16一、财政政策侧重经济救助,提供民生保障 16二、货币政策侧重提供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17三、金融监管政策增加合规灵活性,提高监管容忍度 18四、政策特点及影响分析 19专题二 扎实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21一、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 21二、当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4三、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24专题三 大型企业风险监测 27一、大型企业风险监测分析 27二、积极化解大型企业风险 28第二部分 金融业稳健性评估 31一、银行业稳健性评估 33二、保险业稳健性评估 36三、证券业稳健性评估 40四、金融市场稳健性评估 43专题四 银行业压力测试 47一、压力测试基本情况 47二、偿付能力压力测试结果 492目录三、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结果 54专题五 新形势下保险资金运用的挑战及应对 56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状况 56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7三、政策建议 58专题六 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60一、压力测试基本情况 60二、压力测试结果 61专题七 推动科创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63一、创业板主要改革措施 63二、新三板主要改革措施 64三、对相关制度安排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64专题八信托业风险分析与发展建议 66一、我国信托业发展历程 66二、我国信托业发展现状 67三、信托业风险成因 68四、政策建议 69专题九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及监管进展 71一、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动态 71二、金融科技监管最新国际进展 73三、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探索 75第三部分 宏观审慎管理 77一、国际组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进展 79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宏观审慎管理最新进展 82三、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实践 85专题十 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中央和地方金融协作 88一、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的组织架构和主要职责 88二、主要工作成效 89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91专题十一 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 923目录一、央行评级总体框架 92二、2019年第四季度央行评级结果 92三、央行评级结果运用 94专题十二 稳妥有序推进资管行业转型发展 96一、持续推进资管行业健康发展 96二、资管行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97三、稳步推进资管行业转型升级 98专题十三 以永续债为突破口,推动银行补充资本 100一、找准关键环节,推动发行永续债缓解银行资本约束 100二、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改善银行永续债发行环境 101三、银行永续债市场稳步发展,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得到提升 102专题十四 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框架 105一、实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重要意义 105二、金控办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06三、积极稳妥实施金控办法,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 108专题十五 分类施策稳妥化解三家中小银行风险 109一、三家银行的不同风险处置方式及效果 109二、不同风险处置方式抉择的考量 110三、政策建议 112专题十六 发挥存款保险早期纠正作用 及时防范化解风险 114一、存款保险早期纠正有利于促进监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114二、依法探索开展存款保险早期纠正的实践 115专题十七 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进展综述 117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概念和分类 117二、央行数字货币国际研发进展 117三、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可能影响 119四、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 120专题十八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 122一、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的国际标准和主要实践 122二、我国金融基础设施运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234目录三、我国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的最新进展 124专题十九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发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整体框架 125一、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来源及传导途径 125二、监管要素 126三、全球监测工作 127专题二十 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130一、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路径 130二、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量化分析方法 132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134附录 统计资料 1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