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号19RI0210 头豹研究院 | 厨房餐具系列概览 400-072-5588 餐具行业 不锈钢餐具研究高端化已成行业主流发展趋势 报告摘要 工业研究团队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不锈钢厨具产业逐 渐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迁移,部分大型 不锈钢厨具企业通过开创自主品牌,将业务延伸至 下游销售环节,参与到全球厨具市场的竞争行列, 如苏泊尔集团、凌丰集团等。受此影响,一方面, 开创自主品牌可拓宽企业业务分支,弥补企业代工 业务损失的产能;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产品溢价空 间更高,进而提升企业毛利率。 热点一:旋压成型工艺逐渐普及 热点二:儿童餐具细分市场需求充分释放 热点三: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相较冲压工艺,旋压工艺在生产效率、安全性、产品性 能等方面均具备优势。旋压工艺模具外形较为简单,具 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以及更短生产时长,避免了冲压工 艺因形变次数过多而导致模具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旋 压工艺的生产过程中机器震动幅度较小,减低因震动而 导致工人误伤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旋压工艺改 进了生产技术,产品表面具有更高的强度。 目前,中国儿童餐具产品主要由儿童用品品牌生产,该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尚未出现占据明 显优势品牌,目前业内领先品牌包括 Babycare、Hoy Bell(好伊贝) 、Pigeon(贝亲)等。相较传统不锈钢餐 具生产企业,儿童用品品牌针对婴幼儿年龄段消费者, 在选材方面更为谨慎。部分儿童餐具品牌采用医用级不 锈钢生产餐具,如 Sharecare(雪卡尔)选用 316 不锈 不锈钢餐具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难以辨识品牌,因 此产品外观为不锈钢餐具的核心竞争力,生产企业主要 通过改善产品外观以提升竞争力。不锈钢原色种类较为 单一,部分生产企业通过采用电镀工艺,在餐具表面镀 上锌、镉、黄铜、金等金属,使餐具颜色更加多样,以 吸引消费者目光,促进产品销量。 40.6 45.9 51.2 55.3 63.6 69.1 75.0 81.5 88.5 96.1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预测 2019预测 2020预测 2021预测 2022预测 2023预测 亿元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年预测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规模 (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4-2018年 11.9% 2018-2023年预测 8.6% 赵锐 邮箱: csleadleo 分析师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有色金属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粉末冶金行业概览 有色金属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铂金首饰行业概览 有色金属系列分析概览 2019 年中国黄金首饰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210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不锈钢餐具的定义与分类 . 6 2.2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的市场规模 . 8 2.3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发展历程 . 8 2.4 不锈钢餐具产业链分析 . 10 2.4.1 上游分析 . 10 2.4.2 中游分析 . 12 2.4.3 下游分析 . 13 3 中国不锈钢餐具驱动及制约因素 . 14 3.1 驱动因素 . 1 4 3.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上升,推动行业发展 . 14 3.1.2 经营模式的转变为不锈钢餐具国内外市场带来强大推力 . 15 3.1.3 自动化生产的普及推动行业发展 . 15 3.2 制约因素 . 1 6 3.2.1 部分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 16 3.2.2 不锈钢粗钢行业整合力度加大,粗钢成本上升 . 1 7 3.2.3 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竞争力不足 . 18 4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政策分析 . 19 3 报告编号19RI0210 5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趋势 . 20 5.1 旋压成型工艺逐渐普及 . 20 5.2 二胎政策释放需求,儿童餐具细分市场增长迅猛 . 24 5.3 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 24 6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竞争格局 . 25 6.1 竞争格局分析 . 25 6.2 不锈钢餐具行业企业分析 . 26 6.2.1 凌丰集团 . 26 6.2.2 双喜电器 . 28 6.2.3 上海冠华 . 29 4 报告编号19RI0210 图表目录 图 2-1 不锈钢餐具分类 . 7 图 2-2 不锈钢类型对比 . 7 图 2-3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8 图 2-4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发展历程 . 9 图 2-5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产业链 . 10 图 4-1 不锈钢餐具相关政策 . 20 5 报告编号19RI0210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消费品,金融,新能源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 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向上 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5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210 1.2 名词解释 粗钢:指铁水经过加工、添加合金、碳等元素浇注成型后的成品,是全国钢铁行业可 以向社会提供的最终钢材加工原料。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即委托制造,指托厂商按原厂之需求 与授权,所有的设计图等都完全依照上游厂商的设计来进行制造加工。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即原始设计制造商,指厂商根据客户所 需产品样式及规格,自行设计、生产产品。 2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综述 2.1 不锈钢餐具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878-2007) ,不锈钢是以不锈、耐 蚀性为主要特征,且铬含量至少为 10.5%,碳含量不超过 1.2%的钢。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为 7 报告编号19RI0210 铁、 铬、 镍, 且含有锰、 钛、 钴、 钼和镉等微量元素, 其中金属铬可防锈, 金属镍可防腐蚀, 众多金属元素的组合使不锈钢性能稳定,且具有防锈及耐腐蚀性。 不锈钢餐具, 即以不锈钢为原料, 通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餐具产品。 不锈钢餐具种 类较多,主要包括勺、叉、刀、碗、碟等餐具类型(见图 2-1) 。 图 2-1 不锈钢餐具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用于餐具用品的不锈钢对产品表面及机械性能要求较高,主要的不锈钢类型为 304、 430、202 等(见图 2-2) 。不同的不锈钢类型在成分、价格、性能上均有所区别,一般而 言,不锈钢餐具厂家使用 202 和 304 不锈钢生产叉勺,430 不锈钢生产不锈钢餐刀。 图 2-2 不锈钢类型对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8 报告编号19RI0210 2.2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的市场规模 近五年,中国城镇化率逐年增长,2018 年城镇化率达 59.6%。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促使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助推不锈钢餐具规模增长。 此外, 随着不锈 钢餐具生产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自主品牌销售额不断攀升, 进一步推动不锈钢餐具市场规 模增长。 头豹数据显示, 中国不锈钢餐具市场规模从 2014 年的 40.6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3.6 亿元, 年复增长率达 11.9%。 随着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 未来儿童不锈钢餐具市场需求 将得以充分释放,促使不锈钢餐具市场规模稳步上升,2023 年有望接近百亿规模(见图 2-3) 。 图 2-3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受技术和生产能力的限制,中国餐厨具市场主要以简单的铁质 餐厨具为主。20 世纪 80 年代,市场上逐渐出现铝制餐厨具,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不锈钢 9 报告编号19RI0210 餐厨具行业获得发展契机。因此,不锈钢餐具行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了初步发展 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成熟发展阶段(见图 2-4) 。 图 2-4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980 年至 1989 年为初步发展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外先进 加工技术的涌入,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逐渐得到发展。 由于不锈钢制品在耐用性上的优势明 显,不锈钢生产的各种炒锅、汤锅等厨具以及餐具在中国市场得以普及。1984 年,港商在 广东新兴县与农机厂合作,以“三来一补”的方式,合资生产较为简单的不锈钢餐具出口外 销。随后,新兴县不锈钢餐厨具产业迅猛发展,百利丰、联合、凌丰、粤兴华等不锈钢企业 先后成立。该阶段,中国劳动成本较低,不锈钢餐厨具企业主要以小规模代工生产的方式, 将产品销往国外。 1990 年至 1999 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众多不锈钢餐厨具企业涌 现,在中国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以广东、浙江为首。广东省内江门、揭阳、阳江、 肇庆等地相继建立起不锈钢餐厨具产业群。广东凌丰集团、广东万事泰、广东三 A 集团等 大型不锈钢餐厨具企业逐渐涌现。 10 报告编号19RI0210 2000 年至今为成熟发展阶段,进入 21 世纪,中国不锈钢餐厨具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至今已出口至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阶段,不锈钢餐厨具仍以代工生产为主,但中 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代工生产订单减少, 同时本土生产企业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产 品质量逐步提高, 本土企业逐渐开始建立自主品牌开拓全球市场, 自主品牌销售占比不断提 高。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海外不锈钢餐具销量下降较为严重,业内企业开始着重 开发中国不锈钢餐具市场。 近十年, 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对不锈钢餐具外形设计等方面要求提升, 促使餐 具产品形式、大小、规格不断丰富。同时,受西方餐饮文化的影响,刀叉等不锈钢餐具的销 售不断增加,推动行业发展。 2.4 不锈钢餐具产业链分析 不锈钢餐具产业链上游环节为矿产开采加工业、 不锈钢加工生产业; 中游环节为不锈钢 餐厨具生产企业;下游环节为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见图 2-5) 。 图 2-5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处于不锈钢餐具产业链上游环节为矿产开采加工业、 不锈钢生产加工业。 矿产开采加工 业以铁矿石、镍矿石、铬矿石、锰矿石等原料开采以及对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和提炼为主;不 11 报告编号19RI0210 锈钢生产加工业以生产不锈钢卷材、 带材、 管材等不锈钢初级产品为主。 不同种类的不锈钢 在元素配比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 200 系和 300 系为不锈钢餐具行业较为常用的种类。 矿产开采业 铬元素具有耐腐蚀的特性, 因此金属铬常被加工成铬铁用作不锈钢生产的原料, 90%以 上的铬铁用于不锈钢和超级合金的生产, 添加铬铁可增强不锈钢的硬度和抗腐蚀性。 在较为 常用的 200 系和 300 系不锈钢中,铬含量都较高,其中以 300 系的铬含量最高,约占总成 分的 15%至 25%。 中国铬资源产地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交 通不便,矿产开发难度大,且中国铬资源保有量较为缺乏,难以满足下游不锈钢企业需求, 因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铬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为 1,429 万吨。在全世界范围内,铬矿主要分布在南非、哈沙克斯坦、津巴布韦等国家,其中 南非、津巴布韦为中国铬矿的主要进口国。 此外,镍元素也为不锈钢 300 系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其能让不锈钢产生高度耐腐蚀 性, 并增强钢的韧性。 以 304 不锈钢为例, 镍合金含量约为 8%至 11%之间。 目前, 300 系 为中国目前消费量占比最大的不锈钢系列,因此镍价格的波动对不锈钢生产成本影响较大。 由于中国不锈钢行镍的需求量较大,主要通过向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进口。 不锈钢加工生产业 不锈钢加工生产环节主要是为对矿石的冶炼以及对其进行混合、 加工和压延等过程, 最 终形成不同类型的不锈粗钢。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不锈粗钢可分为板卷、型材、管材、带 材四种形式, 中游不锈钢餐具企业通过购置不同规格的板卷原料, 优先将其用于不锈钢厨具 的生产,随后利用不锈粗钢的边角料再生产成不锈钢餐具。 12 报告编号19RI0210 随着中国不锈钢消费量不断增长, 不锈钢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随之增加。 中国不锈钢生产 企业产量规模差异较大,以太钢、宝钢、酒钢、张浦等为代表的国企具有国际先进设备,产 能较大、生产效率高,促使不锈钢产品在价格、质量上具备优势;同时业内还有大量以中频 炉为冶炼装备的中小型生产企业, 该类企业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较为落后, 具有能源消耗 高、产品质量差、资源浪费严重等特点。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趋严,业内大量中小型企业因环 保评测不达标而停产, 甚至退出行业,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以国企为代表的上游不锈钢生 产企业议价能力提升,致使不锈粗钢价格上升。 2.4.2 中游分析 不锈钢餐厨具生产企业处于不锈钢餐具行业中游环节。由于不锈钢餐具市场规模有限, 只经营不锈钢餐具业务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因此大部分业内企业不仅从事不锈钢餐具业 务,同时参与其他不锈钢厨房用具的生产。 不锈钢厨具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对单一, 主要通过冷冲压成型的方式生产不锈钢餐具 产品。 冷冲压是通过压力机上的模具, 在室温下对板卷型不锈粗钢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 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餐具雏形。一方面,冷冲压工艺效率高,在高速冲压下,每 分钟可生产上千件小型餐具制件; 另一方面, 冷冲压工艺材料利用率高, 其主要采用生产大 件厨具后的板卷边角余料生产餐具制件,实现材料利用率最大化,节省生产成本。 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运营模式主要分为自主品牌生产以及代工生产(OEM)两种。目 前, 中国不锈钢厨具多以代工生产为主, 由于不锈钢厨具生产技术主要以冷冲压成型以及人 工表面处理为主, 技术含量较低, 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因此大部分企业主要为海外知名品牌 代工生产不锈钢餐具产品, 导致产品溢价空间较小。 近十年, 随着行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13 报告编号19RI0210 逐渐提升, 部分业内领先企业通过开创自有品牌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 依靠品牌影响力, 进 而增加产品溢价以及利润空间。 下游不锈钢餐具销售量呈现一定的季节性。一般而言,7 月至 12 月为不锈钢餐具的销 售旺季, 部分大型不锈钢厨具企业通过在上半年与大型钢厂签订期货协议的方式, 锁定不锈 粗钢价格, 以规避钢价因季节因素而上涨的风险。 然而, 由于期货协议规定中游企业需向钢 厂购买较大量级的不锈钢, 通常在 1000 吨以上, 因此不锈钢厨具企业需具有较大的资金规 模以及产品销量。 小型中游企业则主要通过原料零售市场以及原料批发商购置不锈粗钢。 相 较大型不锈钢厨具企业, 小型企业具有更高的周期性风险以及更低产品溢价, 在企业数量众 多、产品溢价较低的不锈钢餐具行业,小型企业竞争力不足。 2.4.3 下游分析 不锈钢餐具产业链下游环节主体为销售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 中游生产企业通过家居卖 场、 商超等线下渠道以及自营网站、 电商平台等线上渠道将产品销售至终端消费者, 其中线 上渠道为不锈钢销售的主流渠道。 不锈钢餐具餐具有品体积较小, 单品价格低、 功能单一等特点, 因此更适合线上渠道推 广及销售,同时电商渠道具有购买方便、效率高等优势,节约消费者时间成本,提升消费体 验。 头豹通过对业内拥有十年以上销售经验的不锈钢餐厨具行业专家的访谈得知, 目前中国 不锈钢餐厨具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超 70%,不锈钢餐具品牌均在电商平台开设自有品牌专 营店,由于不锈钢餐具单价较低,品牌商主要通过批量销售的方式,以提升产品销量,同时 消费者可享受较线下渠道更低的产品单价, 从而实现双赢。 此外, 部分中游生产企业与家居 卖场合作,通过开设直营店的方式,入驻家居卖场,与家具、家电等产品配套销售,但由于 线下渠道人力、租金等运营费用较高,产品价格不具备优势,销售额占比逐年下降。 14 报告编号19RI0210 消费者为不锈钢餐具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由于不锈钢餐具产品使用周期较长, 复购率较 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色彩等方面,因此不锈钢餐 具产品逐渐向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3 中国不锈钢餐具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上升,推动行业发展 得益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不锈钢餐具需求平稳增长, 推动行 业不断发展。 近五年,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乡村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中国城镇人 口数量以及城镇化率逐年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从 2014 年的 7.5 亿人增长至 2018 年的 8.3 亿人, 年复增长率达 2.6%; 2018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 59.6%, 相 较 2014 年提升 4.8 个百分点。 2014 年 8 月, 国务院发布的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2020) 提出中国将大力推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升,力争到 2020 年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城镇化不断加速,该趋势在中国 三四线城市尤为明显。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家庭数量上升, 居民新置餐厨具需求 上升,进而提升不锈钢餐具销量。 中国居民收入逐年攀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4 年的 20,167 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8,228 元,年复增长率达 8.8%。随着中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 的增加, 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提高, 促使其对不锈钢餐具制品质量要求提升, 带动中国 不锈钢餐具行业的发展。 15 报告编号19RI0210 3.1.2 经营模式的转变为不锈钢餐具全球市场带来强大推力 20 世纪 90 年代来,由于大部分中国不锈钢餐具企业在生产技术、资金规模等方面不 具优势,尚未建立自有餐具品牌,主要采用 OEM 模式为国外企业进行代工生产,通过代工 生产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用,利润水平较低。 近十年, 受益于长期代工积累的经验, 本土企业对全球餐具市场的了解不断深入, 逐渐 原来的 OEM 模式逐渐向“OEM+ODM”模式转型。在“OEM+ODM”模式下,代工企业 一方面可根据客户的需求, 参与设计、 生产两个环节或仅参与生产一个环节, 从而扩大客户 群体;另一方面,ODM 模式可增强代工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为开创自主品牌提供支持。 此外,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 不锈钢厨具产业逐渐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 国家迁移, 部分大型不锈钢厨具企业通过开创自主品牌, 将业务延伸至下游销售环节, 参与 到全球厨具市场的竞争行列,如苏泊尔集团、凌丰集团等。受此影响,一方面,开创自主品 牌可拓宽企业业务分支, 弥补企业代工业务损失的产能; 另一方面, 自主品牌产品溢价空间 更高,进而提升企业毛利率。 随着部分不锈钢餐具企业经营模式由 OEM 逐渐向 ODM 以及自主品牌生产延伸, 该类 企业产品设计能力增强,产品溢价能力提升,成为不锈钢餐具行业发展的一大驱动因素。 3.1.3 自动化生产的普及推动行业发展 过去,中国不锈钢餐具企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工序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因此,企 业竞争存在以下劣势: 以人工为主的生产线效率较低, 且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 近 年来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不断攀升, 不锈钢餐具生产成本随之增加, 生产企业利润空间遭到 挤压。 16 报告编号19RI021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制造人员年均薪资从 2014 年的 41,245 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49,354 元,年复增长率为 6.2%。 国务院于 2015 年 5 月印发 中国制造 2025 , 提出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推 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 平。为响应中国制造 2025的号召,不锈钢餐具企业生产工序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部 分企业冲片、拉伸、切片、抛光等工序均实现自动化生产。例如,2016 年,凌丰集团自主 研发、 设计、 安装调式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 为中国不锈钢餐具行业第一条完整的 自动化生产线。 相较于以人手操作为主的传统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 效率、人力、环境污染等方面:生产效率方面,不锈钢餐具产能由原来的每天 1,000 件增 加至每天 3,000 件,促使订单完成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得以提升;人力方面,自动化生 产线生产工人使用量从原来的 130 人降至 30 人,一定程度减少人工成本;环境污染方 面, 为避免产生粉尘, 自动化生产线抛光工序为全封闭操作, 一方面减少抛光过程中对工人 造成误伤的风险,改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封闭环境提升粉尘的可控性,减少餐具生产的 污染。 3.2 制约因素 3.2.1 部分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受生产原料抗腐蚀性能较差、监管难度大等因素影响,中国不锈钢餐具产品品质参差, 部分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由于刀、叉、匙等不锈钢餐具在使 用时直接接触食品, 因此不锈钢餐具的生产标准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及制 品(GB4806.9-2016) (简称“ 标准 ” )规定范围内。 17 报告编号19RI0210 相较炊具而言, 餐具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较低, 因此不锈钢餐具企业生产餐具类不锈钢制 品通常使用防腐蚀能力相对较弱的奥氏体-铁素体钢材。 由于盐、 酸等物质具有较强腐蚀性, 部分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不锈钢餐具存在被腐蚀的风险,使餐具中的重金属元素溶解,消 费者日常使用不锈钢餐具期间, 重金属被腐蚀物将伴随食物进入人体。 长期摄入重金属被腐 蚀物,对人体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以重金属镉为例,长期摄入镉对人体的骨骼、肾脏造 成危害,且排除体外难度较大,因此国家对镉含量要求较高。根据标准 ,每公斤不锈钢 餐具产品镉含量不得超过 0.02 毫克。 目前, 市面上销售的不锈钢餐具均没有按照标准对不锈钢的材质种类和镍铬含量进行标 识, 不便于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的监督, 部分企业为节省生产成本, 采用品质较差的不锈钢 生产餐具,导致产品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2.2 不锈钢粗钢行业整合力度加大,粗钢成本上升 受限于国家加紧对钢厂产能审核、 环保高压政策等因素, 部分不合规、 环保基础较差的 产能逐渐退出行业, 促使业内整合力度加大, 行业集中度提升, 不锈粗钢生产商议价能力加 强,致使不锈粗钢价格提升,不锈钢餐具生产成本增加,成为行业一大制约因素。 炼钢工业属于重污染行业, 不同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形态不一。 其中, 烧结和炼焦环 节主要产生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等废气;炼铁及炼钢环节主要产生炉渣等固体废弃物; 轧钢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则主要是冷却水等废水污染。因此,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较大, 以处理各种污染物, 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承担相应的环保治理费用, 偷排漏排等现象频 发。为规范业内排污措施,环保部于 2016 年 7 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钢铁行业环境保护 转向执法检查的紧急通知 ,要求对重点企业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频次,重点排查主要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