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leadleo 2020年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 行业概览 概览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分子靶向药、生物制剂 报告主要作者:裴兰筠 2020/04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2 2020LeadLeo leadleo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是中国大陆地区首家B2B模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已形成集行业研究、政企咨询、产业规划、会展会 议行业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行业服务体系,整合多方资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专业、最完整、最省时的行业和企业数据库服务,帮助 用户实现知识共建,产权共享 公司致力于以优质商业资源共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产业焦点、热点问题,基于丰富案例和海量数据, 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300+ 50万+ 行业专家库 1万+ 注册机构用户 公司目标客户群体覆盖 率高,PE/VC、投行覆 盖率达80% 资深分析师和 研究员 2,500+ 细分行业进行 深入研究 25万+ 数据元素 企业服务 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报告服务、管理 咨询、战略调整等服务 提供行业分析师外派驻场服务,平台数据库、 报告库及内部研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地方产业规划,园区企业孵化服务 行业峰会策划、奖项评选、行业 白皮书等服务 云研究院服务 行业排名、展会宣传 园区规划、产业规划 四大核心服务:3 2020LeadLeo leadleo 报告阅读渠道 头豹科技创新网 leadleo PC端阅读全行业、千本研报 头豹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搜索“头豹”、手机扫右侧二维码阅读研报 图说 表说 专家说 数说 详情请咨询4 2020 LeadLeo leadleo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低活动或免疫系统过度活动导致身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的状况。大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四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可分为化学药和 生物药两类,本文研究范围为小分子靶向药与生物制剂。近年来,以托法替布为代表的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领域研究活跃。以细 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为治疗靶点的靶向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现阶段,TNF-抑制剂是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份额的90%以上。受益于患病群体数量基数大和政策推动药物可及性提高等因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 行业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62亿元。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基数大,推动用药需求增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为稳定,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的发病率均在0.1%-0.3%之间,预计到 2024年,以上三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分别为612.0万、397.1万、676.3万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同时疾病诊断能力的提升, 将带来药物需求的增长。 政策利好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与推广 中国创新药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为自身 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将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有利于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促 进药物的持续发展。 生物制剂有望逐步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领域主流 伴随生物药创新研发的推进,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生物制剂市场将迅速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其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到2030年,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78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制剂将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主要治疗方 法,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企业推荐: 三生国健、荣昌生物、艾森医药 概览摘要5 2020 LeadLeo leadleo 名词解释 - 04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 - 06 自身免疫性疾病定义与分类 - 06 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定义 - 07 TNF-作用机制 - 08 常用药物简介 - 09 市场规模 - 12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驱动因素 - 13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基数大 - 13 政策利好促进药物研发与推广 - 14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 15 生物制剂取代小分子成为主流 - 15 更多新疗法的发现 - 16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 17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18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 24 方法论 - 25 法律声明 - 26 目录6 2020 LeadLeo leadleo 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20:一种复合计量方法,压痛关节数目及肿胀关节数目均改善20%,以及下列五项标准之中有三项改善20%:患者全球评估、医生全球评估、功能力度计量、视觉模 拟疼痛评分及血红球沉降率或C-反应蛋白。 ACR50:一种复合计量方法,压痛关节数目及肿胀关节数目均改善50%,以及下列五项标准之中有三项改善50%:患者全球评估、医生全球评估、功能力度计量、视觉模 拟疼痛评分及血红球沉降率或C-反应蛋白。 ACR70:一种复合计量方法,压痛关节数目及肿胀关节数目均改善70%,以及下列五项标准之中有三项改善70%:患者全球评估、医生全球评估、功能力度计量、视觉模 拟疼痛评分及血红球沉降率或C-反应蛋白。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药物偶联物,采用特定的连接子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连接起来,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抗体、连接子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 抗体分子主要发挥靶向投递作用,小分子药物发挥效应。 抗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分子靶向药物: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主要针对恶性肿瘤病理生理发生、发展的关键靶点进行治疗干预。 B细胞:也称为B淋巴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亚型的白细胞,通过分泌抗体在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成分中起作用。 生物类似药: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批准的原研药(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生物类似药候选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原则上应与原研药(参照 药)相同。生物类似药通常不被认为是其原研药的仿制药,因为两种产品相似,但是可能不完全相同。 DMARDs: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包括多种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 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这类药物能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改变风湿病患者的病情、慢性病程及预后。 靶点:药物治疗针对的目标分子,通常在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药物通过抑制或激活该目标分子的生物活性产生临床药效。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是美国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亦是国际医疗审核权 威机构。 IL17:Interleukin-17,白细胞介素17,是由辅助性T细胞17分泌的一种促炎细胞因子。 名词解释(1/2)7 2020 LeadLeo leadleo IL6:Interleukin-6,白细胞介素6,编码一种细胞因子,在炎症和B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 IL1:Interleukin-1,白介素1因子,是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类型细胞在应答感染时产生的细胞因子之一。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由FDA执行的现行生产质量规范条例,规定了确保对生产工艺和设施进行适当设计、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临床试验:验证或发现试验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确定该药物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研究申请,于开始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所需的申请及批准过程。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上市许可申请,临床试验结束之后,药物申请者可提交 NDA,申请批准药物销售。 JAK激酶:细胞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介导细胞因子产生的信号,并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传递。 JAK-STAT信号通路:Janus-activated Kinase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一条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的细胞内 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免疫调节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JAK抑制剂:JAK抑制剂是可选择性抑制JAK激酶,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临床上JAK抑制剂主要用于筛选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银屑病等治疗 药物。 BLyS:B细胞刺激因子,属肿瘤坏死因子族的细胞因子,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母细胞,分泌抗体以及促进成熟B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存活。 CD20:表达于除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外的发育分化各阶段的B细胞的表面,通过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直接对B细胞起作用。 UC:Ulcerative Colitis,溃疡性结肠炎,最初表现可有多种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呕吐等。 名词解释(2/2)8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自身免疫性疾病定义与分类 大约有1 0 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人体,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四大自身免疫性疾病 来源:CNKI,三生国健招股书,中国抗体招股书,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低活动或免疫系统过度活动导致身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的状况。大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影响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器官特异性和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银屑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天疱疮、克罗恩病等。本文主要集中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四大自身免疫性 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介绍 分类 定义 中国发病率 中国发病人数(2019年) 类风湿关节炎 (RA)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及关节软 骨和骨基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病变呈对称性、破坏性发展,最终可导致关 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0.32%-0.36% 591.5万人 强直性脊柱炎 (AS) 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相关、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 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眼炎等关节外表现, 严重者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强直 0.25% 387.3万人 银屑病 (PS) 慢性易复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伴有角化细胞异常增殖等特征的鳞屑 丘疹性皮肤病。其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角化过 度伴角化不全,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炎性细胞浸润,最常见的临 床表现为红色或粉色的斑块、鳞屑等 0.10%-3.00% 659.8万人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失败引起的慢性炎症,身体组织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 可导致严重器官并发症甚至死亡。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和肿胀、发烧、 胸痛、脱发、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疲劳和皮疹 0.03%-0.07% 102.3万人9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定义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可分为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本文研究范围为小分子靶 向药与生物制剂 来源:NMPA,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包括两个目标:(1)功能维持和症状缓解;(2)延缓组织损害进程。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可分为化学药和生物药两类,本文 研究范围为小分子靶向药与生物制剂。近年来,以托法替布为代表的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小分子靶向药领域研究活跃。以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为治 疗靶点的靶向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现阶段,TNF-抑制剂是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占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药市场份 额的90%以上。截至2019年9月末,共有8种TNF-抑制剂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中包括3款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1款英夫利西单抗、1 款阿达木单抗、1款依那西普、1款戈利木单抗和1款培塞利珠单抗,获批适应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 中国主要自身免疫性疾病小分子靶向药与生物制剂上市情况梳理,截至2019年末 类型 商品名 通用名 厂商 适应症 中国获批年份 TNF-抑制剂 益赛普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三生国健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 2005 类克 英夫利昔单抗 强生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克罗恩病 2006 修美乐 阿达木单抗 艾伯维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 2010 恩利 依那西普 辉瑞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010 强克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赛金生物 强直性脊柱炎 2011 安佰诺 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海正药业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 2015 欣普尼 戈利木单抗 强生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017 希敏佳 培塞利珠单抗 优时比 类风湿关节炎 2019 BLyS拮抗剂 倍力腾 贝利木单抗 葛兰素史克 系统性红斑狼疮 2019 白介素类抑制剂 可善挺 司库奇尤单抗 诺华 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 2020 JAK抑制剂 尚杰 托法替布 辉瑞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 2018 生物制剂 小分子靶向药10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TNF-作用机制 T N F -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高表达,以T N F - 为主要构成的生物制剂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药物 来源:三生国健招股书,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以TNF-为主要构成的生物制剂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革 命性药物,TNF-(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 是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主要作 用为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临床研究表明,TNF-在多种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高表达,产生促进炎症和组织损伤的病 理效应。 目前研究认为,TNF-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 (1)诱导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白 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渗透,导致局部的炎症反应和血管翳生成; (2)作用于肝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 (3)分别作用于破骨细胞、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导致细胞活 化,产生胶原酶、金属蛋白酶、基膜溶解酶等,进一步破坏软骨 引起骨侵蚀、关节炎症和软骨破坏; (4)促使滑膜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白 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进而加重组织损 伤。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推荐TNF-抑制剂为治疗类风 湿关节炎的生物DMARDs(缓解病情类抗风湿药物),证据显 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面,生物制剂较传统DMARDs可更 快达到疾病缓解的目的,同时在高水平治疗指标上表现更具优 势。 中国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指南推荐TNF-抑制剂为治疗强直 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早期、长期 生物制剂治疗可延缓患者影像学进展。 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推荐TNF-抑制剂为治疗银屑病的系 统治疗药物。 TNF-a信号通路示意图 TNF-在体内以跨膜型(tmTNF)和分泌型(sTNF)两种形式发挥作用 TNF-受体分为两种:TNFR1与TNFR2, TNF-与受体结合通常会引起细胞凋亡、炎症和肿瘤的发生 FLICE:FADD样IL-1转化酶 NF-:核因子 肿瘤坏死因 子-转化酶 产生TNF的细胞 细胞因子抑制 凋亡 反向 信号 TNF拮 抗剂 信号 TNF反应性细胞 凋亡 内部化 炎性基因11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益赛普 益赛普是中国风湿病领域首个上市的T N F - 抑制剂,可有效抑制T N F生物学活性,2 0 1 9 年销售额达11.44亿元人民币 来源:三生国健招股书,CNKI,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益赛普是中国风湿病领域首个上市的国产TNF-抑制剂。益普赛可与可溶 性TNF-高亲和力结合,也可与TNF-共用相同受体的TNF-结合,进而 阻断TNF-与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TNF生物学活性、 降低细胞炎症反应,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症状的目的。 益赛普药物作用机理 TNF-与TNFR结合 可溶性受体与TNF-结合 益赛普竞争性结合TNF- 细胞膜磷脂 双分子层 酶使胞外区脱落 信号传导 信号不传导 信号不传导 细胞免疫反应发生 阻断了TNF介导的细胞反应 阻断了TNF介导的细胞反应 TNF - TNF R1 TNF R2 TNFR脱落的 可溶性受体 TNF-转 化酶 益赛普 842 925 1,013 1,111 1,144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15-2019年,益赛普市场销售额由8.42亿元增长至11.44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为8.0%。2019年益赛普在中国TNF-抑制剂市场份额高于 50%。 百万元 益普赛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8.0% 益赛普中国销售额,2015-2019年 益赛普与传统DMARDs药物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比较 组别 是否有效 2周 4周 12周 益赛普组 (n=45) 有效 82.22 93.33 97.78 无效 17.78 6.67 2.22 传统DMARDs组 (n=33) 有效 60.61 81.82 93.93 无效 39.39 18.18 6.0612 2020 LeadLeo leadleo 修美乐全球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16.5%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修美乐 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是艾伯维研制的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 N F - 单克隆抗体,伴随 2017年专利到期,全球市场竞争加剧 来源:CNKI,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修美乐(阿达木单抗)是艾伯维研制的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TNF-单克隆抗体,修美乐于2002年美国获批上市,2010年与2013年分别在中国被批准适用于类风 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自上市以来,修美乐销售额曾连续7年位于全球首位,但伴随2017年专利到期,全球市场竞争加剧。2019年11月,百奥泰出品的中 国首款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在NMPA获批,海正药业紧随其后。复宏汉霖、信达生物等药企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也处于申请上市中。 修美乐全球销售额,2015-2019年 14,937.0 18,182.0 22,217.0 24,884.7 27,477.7 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百万美元 修美乐中国样本医院销售额,2015-2019年 25.2 20.3 17.9 16.2 14.2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百万元 修美乐中国样本医院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13.4% 修美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反应 以上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主要终点是在24周或26周时,达到ACR20治疗反 应的患者百分比。与安慰剂相比,所有的ACR反应评价标准均在24周或26周出现了 改善,在研究III中,这些改善持续了52周。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的患者达到具有统 计学意义的ACR20和ACR50治疗反应所需的时间比安慰剂治疗的患者早1-2周。 治疗反应 研究I 研究II 研究III 安慰剂 /MTX 阿达木单 抗/MTX 安慰剂 阿达木 单抗 安慰剂/MTX 阿达木单 抗/MTX N=60 N=63 N=110 N=113 N=200 N=207 ACR20 6个月 13.3% 65.1% 19.1% 46.0% 29.5% 63.3% 12个月 NA NA NA NA 24.0% 58.9% ACR50 6个月 6.7% 52.4% 8.2% 22.1% 9.5% 39.1% 12个月 NA NA NA NA 9.5% 41.5% ACR70 6个月 3.3% 23.8% 1.8% 12.4% 2.5% 20.8% 12个月 NA NA NA NA 4.5% 23.2% 研究I:24周时;研究II:26周时;研究II:24周和52周时 阿达木单抗用法用量:每两周使用40mg阿达木单抗 MTX:甲氨蝶呤 NA:未检测 相较于国际市场的优异表现,修美乐在中国市场销售表现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获批 适应症较少且价格过高,国产同类药物如益赛普、强克、安百诺等更具性价比优势,伴 随修美乐专利到期,其销量进一步受到生物类似药的冲击。13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尚杰 托法替布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J A K激酶抑制剂,对M T X或T N F抑制剂反应不足的患者均 能实现良好的缓解效果 来源:CNKI,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托法替布(Tofacitinib)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JAK激酶抑制剂,开发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首创药物。托法替布于2012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17年 中国获批上市。托法替布以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作用于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部分。 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2015-2019年 563.3 929.3 1,458.8 2,129.5 3,071.2 0.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百万美元 托法替布中国样本医院销售额,2017-2019年 34.5 3,035.8 16,894.8 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017 2018 2019 千元 托法替布分子式 JAK激酶家族(主要为JAK1、JAK2、JAK3)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进程中扮演首要角色, 细胞因子受体与JAK激酶结合后,后者被激 活,同时激活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 从而调控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释 放。 托法替布对JAK激酶具有靶向性,可有效抑 制激酶的磷酸化,阻断JAK途径,抑制有关 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达到缓解类风湿关节 炎的治疗效果。 托法替布中国样本 医院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7-2019年 2,114.5% 托法替布全球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52.8% 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 试验 MTX反应不足者 TNF抑制剂反应不足者 分组 PBO+MTX 托法替布+MTX PBO+MTX 托法替布+MTX N=160 N=321 N=132 N=133 ACR20 第3个月 27% 55% 24% 41% 第6个月 25% 50% NA 51% ACR50 第3个月 8% 29% 8% 26% 第6个月 9% 32% NA 37% ACR70 第3个月 3% 11% 2% 14% 第6个月 1% 14% NA 16% MTX:甲氨蝶呤 PBO:安慰剂 托法替布对MTX或TNF抑制剂反应不足的患者均能实现良好的缓解效果14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规模 未来五年市场增长因素预测 近5年来,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缓。根据销售端统计,2015-2019年,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由98亿元增长 至1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7%。未来五年,伴随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完善,患者需求缺口将被逐渐填补,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群体数量基数 大和政策推动药物可及性提高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3.9%的年复合增 长率继续保持增长,到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462亿元。 未来五年,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将依然保持增长,其市场规 模增长主要受以下两点因素驱动: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基数大,推动用药需求增加:大约有 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人体的主要器官。主 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 屑病的发病率均在0.1%-0.3%之间,预计到2024年,以上三 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分别为612.0万、397.1万、676.3万人。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人数的增加,同时疾病诊断能力的提 升,将带来药物需求的增长。 政策利好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与推广:中国创新 药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 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多项政策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发 展,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研发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将 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有利于减轻患者用药 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促进药物未来的持续发展。 患病群体数量基数大和政策推动药物可及性提高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规模扩张的主要 原因,未来在患者需求缺口得到填补的背景下,行业规模增速将有所提高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端统计), 2015-2024年预测 98 104 115 134 158 192 239 298 377 46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预测 2021预测 2022预测 2023预测 2024预测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 行业市场规模 年复合增长率 2015-2019年 12.7% 2019-2024年预测 23.9% 亿元15 2020 LeadLeo leadleo 995 1,003 1,012 1,020 1,028 1,036 1,044 1,052 1,060 1,069 940 960 980 1,000 1,020 1,040 1,060 1,08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驱动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基数大 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人数众多且增长稳定,为药物创造大量下 游需求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相对稳定,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类风湿 关节炎患病人数从约577.3万人增长至591.5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0.6%,预计受 环境与老龄化影响,到2024年,患病人数为612.0万人。 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人数相对稳定,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强直 性脊柱炎患病人数从约378.0万人增长至387.3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5%,预计 到2024年,患病人数为397.1万人。 中国银屑病患病人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 银屑病患病人数从约646.1万人增长至659.8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5%,预计到 2024年,患病人数为676.3万人。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人数相对以上三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少,但确诊人数逐年 增加。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人数从约99.5万人增 长至102.8万人,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0.8%,预计到2024年,患病人数为106.9万人。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人数,2015-2024E 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患病人数,2015-2024E 中国银屑病患病人数,2015-2024E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人数,2015-2024E 5,773 5,807 5,842 5,878 5,915 5,959 6,002 6,042 6,080 6,120 5,500 5,600 5,700 5,800 5,900 6,000 6,100 6,2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CAGR: 0.6% CAGR: 0.7% 千人 6,461 6,499 6,533 6,558 6,598 6,637 6,672 6,706 6,735 6,763 6,300 6,400 6,500 6,600 6,700 6,8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CAGR: 0.5% CAGR: 0.5% 千人 3,780 3,802 3,826 3,850 3,873 3,895 3,916 3,937 3,955 3,971 3,650 3,700 3,750 3,800 3,850 3,900 3,950 4,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CAGR: 0.5% CAGR: 0.5% 千人 CAGR: 0.8% CAGR: 0.8% 千人 来源:三生国健招股书,中国抗体招股书,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6 2020 LeadLeo leadleo 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行业驱动因素政策利好促进药物研发与推广 政策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药物纳入医保目录有利于提高药物可及性,为自身免疫 性疾病药物研发带来积极影响 来源: 政府官网,信达证券,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政策名称 颁布 日期 颁布 主体 政策要点 关于发布接受药 品境外临床试验数 据的技术指导原则 的通告 2018-07 国家药 监局 药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报注册时,接受申请人 采用境外临床试验数据作为临床评价资料的工作。指 导原则所涉及的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申 请人通过创新药的境内外同步研发在境外获得的临床 试验数据。在境外开展仿制药研发,具备完整可评价 的生物等效性数据的,也可用于注册申请。该指导原 则的发布有利于加快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的研发上市 “十三五”生物产 业发展规划 2017-01 发改委 在肿瘤、重大传染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病及 罕见病等领域实现药物原始创新。加快创制新型抗体、 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发展治疗性疫苗,核糖核酸 (RNA)干扰药物,适配子药物,以及干细胞、嵌合 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生物治疗产品。 推动抗体/多肽-小分子偶联、生物大分子纯化、缓控释 制剂、靶向制剂等可规模化技术,完善质量控制和安 全性评价技术,加快高端药物产业化速度 关于开展仿制药 治疗和疗效一致性 评价的意见 2016-02 国务院 办公厅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予以适 当支持,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选用, 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在符合条 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中央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