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财经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目录21 CHAPTER 1行业背景CHAPTER 2趋势预测CHAPTER 3详解媒体智能化23CHAPTER 4案例分析401 行业背景3中国财经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财经资讯各类端口用户规模基数庞大,但 PC端用户覆盖人数和渗透率都已趋于饱和, 财经 资讯移动端渗透率以及覆盖设备处于稳定增长中。422.723.524.323 22.9 23 23.345.10%44.58%45.93%43.63% 43.32% 43.49%44.87%40.0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00%2122232425262017.1 2017.2 2017.3 2017.4 2017.5 2017.6 2017.72017年 1-7月中国财经资讯 PC端覆盖人数与 PC端渗透率PC端覆盖人数 PC端用户渗透率11.913.312.313.213.714.5141.12%1.24%1.15%1.20%1.23%1.29%1.23%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0121416182017.1 2017.2 2017.3 2017.4 2017.5 2017.6 2017.72017年 1-7月中国财经资讯移动端覆盖人数与移动端渗透率移动端覆盖人数 移动端用户渗透率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中国财经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521.70%23.60%26.00%30.60%38.40%40.00%40.80%59.30%83.10%15.00% 25.00% 35.00% 45.00% 55.00% 65.00% 75.00% 85.00%体育赛事娱乐时尚健康生活本地资讯科技创业文化艺术财经金融热门时事政治2017年中国原创新闻平台用户新闻内容类型偏好分布11.20%13.10% 13.50%16.80%8.00%10.00%12.00%14.00%16.00%18.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4 2015 2016 20172014-2017年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用户规模(万人) 使用率用户对财经金融内容的关注占比达 40.80%,表明用户对财经金融信息的高度追求。对于财经新媒体来说,器发展前景广阔。2017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 1.3亿,增长率 16.8%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中国财经新媒体行业呈现特点6内容价值释放技术驱动IP人格化IP社群化知识付费内容生产内容分发数据驱动变现内容成为流量入口内容价值挖掘特点 人格化深入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中国财经新媒体用户画像分析男性用户居多;学历普遍较高;年龄分布在 26-40岁767.20%32.80%用户性别分布男 女1.00%4.00%22.70%34.70%24.00%9.00%4.80%0.00% 10.00% 20.00% 30.00%22岁以下22-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5岁以上财经新媒体用户年龄分布2.40%8.20%79.10%9.80%0.50%0.00% 20.00% 40.00% 60.00% 80.00%高中 /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 /MBA硕士及以上财经新媒体用户学历分布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中国财经新媒体用户画像分析82.00%4.64%30.00%金融宏观经济投资用户兴趣分布用户 兴趣集中在 投资理财领域 ,更加重视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的财经信息。用户地域分布用户主要分布在 一二线城市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福建、上海用户沉浸 度33.313000字以上资讯全平台:46.06用户沉浸度31.082000-3000字资讯全 平台 : 38.27用户沉浸度 26.091000-2000字资讯 全平台 : 30.58用户沉浸度分析1000以上 的中长资讯具有更高的 阅读沉浸程度和传播力 ,用户更偏好深度、有质量的财经资讯。0%-2%2%-4%4%-5%5%-6%10%+用户沉浸度19.161000字以下资讯全平台:21.65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中国财经新媒体盈利模式分析财经媒体的变现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用户打赏、内容付费、线下活动收入、广告收入等等变现方式持续发力,推动着财经新媒体商业模式的多元化9财经新媒体媒体机构自媒体商家用户流量 分成;收入分成;内容付费分成;版权合作付费;提供展示平台提供内容;增强平台活跃度(流量、粘性)购买付费版新闻分发服务;付费版:无广告、频道定制广告收入;线下活动数产品宣传;游戏分发用户打赏收入;其他渠道服务收入线下活动收入宽带 /服务器提供商 数据服务提供商付费使用周边服务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02 趋势预测10背景介绍人工智能产品形态流量入口财经跨界中国财经媒体新变化内容生产内容生产:从 UGC、 PGC向 OGC的 回归融合发展环境下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建构以 OGC为主导、 UGC和 PGC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内容生产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产业链创新。 UGC、 PGC和 OGC三者之间需强化联系、打通通道、加强互动,充分发挥 OGC的引领作用,增强 OGC和 PGC对 UGC的影响力,使三者在互动中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造,实现内容生产的结构化、立体化和社会化。12UGC(用户生产内容 )OGC(职业 生产内容 )PGC(专业生产内容 )BGC(品牌生产内容 )优质内容 是财经新媒体 流量入口专业性、实用性、重核实 的要求BGCUGC OGCPGCUGC:内容广度,贡献 流量 和 用户参与度PGC:内容深度,提升平台知名度,创造平台 高附加价值OGC:内容 专业化、精品化、持续化 生产,建立平台品牌BGC:制造内容而非广告,触达用户并建立良好的联系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产品形态:深耕垂直领域的社群模式“传播碎片化”和“用户社群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典型特征。新媒体平台借助其社交性,聚集起兴趣相同、生活态度相似、价值观一致的用户群体,形成“标签化”的互联网社群,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粘着度。而对于能够聚集起优质用户资源的财经新媒体来说,打造与运营垂直领域的社群是必然趋势。13用户: 获得所需信息,提升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参与品牌价值共建。财经媒体: 垂直社群带来了更明确的用户需求,为商业变现带来极大便利;打破线上与线下的运营壁垒,实现社群价值的深度挖掘。垂直社群兴趣相同、生活态度相似、价值观一致格隆汇:垂直细分社区模式海外证券投资提供资讯、研究交易、社交等财经研究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流量 入口 : 长尾理论下“中小 V” 的流量突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和流量红利结束,单一平台增速放缓,投资趋于冷静。与此同时,大 V用户增量触碰天花板,深度变现遭遇瓶颈,内容生态格局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财经自媒体也在经历着一场流量洗牌,相比于已经相对饱和、固化甚至逐渐减弱的头部流量,反而一批中小 V逆势崛起,实现突围,依靠这类“分众小 V” 创造内容、深度互动、深耕垂直领域,为商业多元生态创造了条件。14互联网的发展激活了“ 个人 ”要素,形成了 体量小、偏冷门、个性化 的“利基市场”。(金融八卦女、越女事务所、招财大牛猫)智能推荐算法 不断打破头部内容的垄断效应,中长尾内容创造者的作品得以展现在最合适的用户面前。众多自媒体平台 为了吸引原创优质自媒体、充分挖掘长尾内容价值,制定了相关 扶持政策 。市场需求 技术 发展 平台扶持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财经跨界: 财经新媒体介入智能投顾财经新媒体是智能投顾领域的“新进入者”,一方面,财经新媒体拥有媒体的品牌背书,客户信任度更高,财经读者的积累也使其更容易触达目标用户群体;另一方面,理财顾问的价值在于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这就要求投资顾问足够了解其客户。财经新媒体拥有大量客户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了解客户真实的风险偏好,提供精准的服务 。国内智能投顾市场一片蓝海,目前开发主体有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传统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平台,而财经新媒体是智能投顾领域的“新进入者”。15第一, 媒体品牌背书 ,客户信任度更高财经读者完成基础积累。第二,财经新媒体拥有 大量客户行为数据 ,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了解客户真实风险偏好, 提供精准服务 。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人工智能:再造 媒体新业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变革,已经近在眼前,媒体已经走到了与传播速度竞技的最后时刻。当载体的实体消失于网络空间,一切以数据呈现时,一切变成数据流时,媒体将回归媒体的本质 内容生产与传播渠道建设。智媒时代的人与机器并不对立,而是相互依赖、共生合一的,智能化机器、智能物体将与人的智能融合,共同作用,构建新的媒体业务模式。16用户 平台数据用户 平台数据用户 平台数据用户 平台数据用户 平台数据用户 平台数据大数据云平台智能 内容生产 智能内容分发内容生产: 机器写作的核心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即从海量的数据当中找出可能最受市场关注的部分,借助优化算法,采用大众能够接手的或者新闻报道要求的格式将内容呈现出来。内容分发: 真正的智能分发是建立在人工涉入基础之上,通过编辑对无限膨胀的内容进行筛选与把关,将筛选过的内容以算法精准分发至不同用户,实现在建立高效基础上的精准传播。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03 详解媒体智能化17中国财经媒体智能化 转向18用户 媒体 生态向智媒靠近 技术驱动变革 智媒体生态系统建设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新技术推动媒体智能化19AR/VR AI IoT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被前所未有的紧密连接在一起,生活场景变得智能化物联 技术为财经媒体的跨界提供了技术基础,“物联网”成为财经媒体升级转型的助推器财经媒体财经媒体财经媒体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用户:信息 消费场景越来越碎片 化, 信息接收终端越来越智能化20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其他私人交通工具在家:卫圣剑在上班的地方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外面的零碎时间在家:客厅、书房在家:床上用户用手机观看新闻资讯的场景新闻资讯作为一种填补用户业余空白时间而存在,以满足大众普遍的信息需求为主,用户移动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对新闻产品场景覆盖度的要求提高。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66.2107.9185.526832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e2014-2018年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 /亿截止 2016年 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规模突破 13.7亿台,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 2018年,市场规模可达到 320亿 RMB(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 )媒体:个性化 精准推荐 成为标配21海量的内容供给与用户注意力之间的矛盾, 使得 用户更加愿意选择 基于用户个人兴趣精准推荐 的聚合类新闻资讯 APP,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移动网页端 /浏览器11%社交媒体9%聚合类新闻资讯APP(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等)35%门户类网站 PC端网页13%门户类网站移动端 APP(网易新闻、腾讯新闻等)32%2017年中国资讯用户获取新闻资讯最主要的途径选择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金融数据运营用户个人 数据用户消费 数据数据 算法 个性分发用户画像媒体:机器人写稿趋向常态 化22 21财经 +今日头条: Xiaomingbot 腾讯 财经: Dreamwriter 新华社:“快笔小新” 第一 财经:“ DT稿王” 南方都市 报推出机器人:“小南”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机器写稿编辑签发2020年, 90%以上的新闻报道由机器完成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生态:融合智媒体生态系统建设步入新 起点23Lorem融合数据驱动构建以 数据驱动为基础的融合新模式内容连接形成以内容 为连接的泛财经生态圈技术支撑打造以新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智能平台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案例分析24格局嬗变 :自 媒体强力 崛起,传统媒体护城河待固金融从业者自 媒体一手数据的获取与披露是其核心竞争力,信源的贴近性保证了财经信息的高信度与实效性。同时机构自有媒体表现出较大的自由性与边界尺度,其特色鲜明的人格化个性色彩使其在与用户的互动沟通中占据更大优势,强大的自我传播能力使其不再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流量 中介。25财新财经第一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财富新浪财经凤凰财经网易财经强大的自我传播能力鲜明的人格化色彩媒介去中介化特征黄生看金融吴晓波频道光远看经济传统财经媒体 财经类门户网站 金融从业者自媒体 记者、评论人自媒体资料来源: wind,宜人智库财新:监管政策一手可靠财新传媒系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期刊、网站、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向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读者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和资讯信息服务 。2009年由胡舒立创办。 女 , 1953年生于 北京 现任 财新传媒 总编辑 、原 财经 总编 中山大学 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 博士生 导师财新 :发力数据业务,争做中国彭博财 新智 库为财新集团子公司,成立 于 2015年 8月,以“成为新经济时代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造商”为愿景,打造集研究、数据、指数为一体的高端金融服务平台。作为财新的重要一翼,财新智库致力于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国际化、中国产业走出去和金融科技健康发展的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合作方案,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突破性发展。智库投资数据一级市场、行业数据库指数PMIBBD电 商消费气候莫尼塔证券投资咨询格隆汇:个性化 +垂直细分 突围格隆汇发展 历程2014年 11月,基金管理人陈守红以笔名创办了格隆汇,以互联网众筹的研究方式,为所有中国人进行海外证券投资提供资讯、研究、交易、社交等全方位服务。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呈现 开放 特征国家 港沪通 政策为股票交易提供更为透明流动的市场环境人民币正式进入 SDR篮子中国 资本输出 与 海外投资 需求爆发格隆汇:个性化 +垂直细分 突围格隆汇的特征个性垂直服务更容易提升用户粘性,形成财经品牌独特优势,形成窄域的“发言人”。29海外证券投资个性化财经公关财经媒体投行数据库财经研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