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2 Brochure / report title goes here | Section title goes here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前言 3 前言 1 第一章 破局:天作之合,区块链直击供应链痛点 3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6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17 第四章 变革:踏浪前行,企业布局高阶路径 22 结语 26 德勤供应链与制造服务介绍 27 德勤亚太区区块链技术实验室介绍 27 1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前言 前言 近年来,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商业环境中 最重要的议题,而这一数字化浪潮离不 开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和信 息基础设施的支撑。随着行业应用不断 加深,各种区块链联盟纷纷涌现,区块 链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期。纵观商业进 程,区块链技术应用正在经历单一领域 到多元化领域转变:从最早的与数字货 币等相关的金融领域拓展到以供应链管 理、供应链协同、国际贸易为首的相关 应用领域。顺应这样的产业领域的拓 宽,传统行业企业也纷纷通过主导成 立、加入行业级或企业级区块链联盟, 积极寻求与更广阔数字化生态的对接机 会,目前全球范围已成立大量行业级区 块链联盟(如图1)。 区块链行业级应用的推广与人们对区块 链技术认知的加深密不可分。区块链数 据不可伪造篡改、智能合约、稳定可靠 等技术特征可以完美解决行业的一系列 痛点,包括:复杂程度高、网络参与主 体较多、需要数据高协同性、网络结构 不断吐故纳新等等。区块链作为一个全 新的去中心化体系,拥有巨大应用前景 与众多应用场景,在建设和运行模式上 高度灵活,使商业世界建立一个全新、 高效的信任体系成为可能。 因此,各国都在加快区块链的技术布 局。这不仅是抢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领 先优势,更是对事关国际地位的国际贸 易和全球供应链体系话语权的争夺。美 国众议院于2018年2月召开第二次区块 链听证会,“拥抱区块链”成为共识; 欧盟于2019年9月将对区块链技术的关 注度提升到了政策层面,以政府为主导 开始标准化区块链的应用;新加坡政府 主导区块链平台建设,以提高国际航运 和贸易效率。我国也积极从政策层面大 力推广,政府对区块链行业的重视程度 不断加大。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 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 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2019 年上半年国家及各部委出台的相 关区块链政策已达 12 项,在政府政策 扶持下,我国已形成一系列的区块链联 盟,包括平安壹账通,金融区块链合作 联盟等。 在这一系列利好的推动下,区块链将在 未来五年迎来一个爆发期:2019年上半 年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约4.95亿元,同 比增长10%。其中供应链将会是最重要 的应用领域,据预测,未来五年区块链 在供应链商业应用比例将从5%增长到 54%。作为颠覆式的新兴技术,区块链 与供应链的结合应用可有效改善中国企 业在供应链领域面对的痛点,助力中国 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并推动企业 向数字化供应网络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前言 2 图1:全球范围已成立大量行业级区块链联盟 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KBC,Natixis,Nordea, Rabobank,Santander,Societe等多家银行组 建联合组建we.trade,2018年原Batavia联盟与 we.trade合并 Ireland Dairy Board,Ornua和Seychelles Trading使用Wave进行乳制品贸易和信用证(LC) BP,Equinor,Shell,Gunvor,Koch,M ercuria,ABN AMRO,ING和法国兴业 银行在以太坊推出了一个能源大宗商品 交易平台VAKT BNP,ING,Natwest,Barclays, Natixis,Commerzbank,Wells Fargo和ING在Marco Polo项目中选择 TradeIX(Corda)作为统一的交易网络 沃尔玛使用超级账本(Hyperledger)利 用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实现食品安 全的可追溯性 NTT数据,MUFG和其他银行, 保险,公司,物流公司开发了 针对信用证(LC)的超级账本电子 交易系统(Hyperledger eTrade) FISCO(金链盟):腾讯、 华为主导,国内超过100家 金融机构参与 中远,CMA,东 方海外,其他海 洋联盟成员正在 建设航运业区块 链联盟GSBN eTradeConnect: 由香港金融管理 局发起、金融壹 账通承建,涵盖 汇丰、渣打等13 家银行的金融区 块链联盟 曼谷银行,BBVA,法国巴黎银行,汇丰 银行,ING,Intesa Sanpaolo,瑞穗, 苏格兰皇家银行,丰业银行,SEB和美国 银行在R3上测试了R3 Voltron TradeTrust:新加坡信息局、海事局、海关和航运 协会协同发起的国际贸易区块链联盟 ICICI银行,Axis银行,Kotak Mahindra银行,Yes Bank,IndusInd Bank,RBL Bank和 南印度银行推出了印度贸易联络(ITC) Brighann Cotton,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和富国银 行在超级账本(hyperledger)上进行首次交易, 首先是开立账户融资 汇丰银行,ING银行和嘉吉在Corda完 成了他们的第一笔大豆贸易 250家企业与ICICI 和阿联酋航空签约 马士基推出了 TradeLens,并 在集成业务计划 云( IBP)上与92个 客户签约 BiTA:京东、UPS、联邦快 递等超过400家物流、交通 企业参与 迪拜海关,迪拜贸易,阿联酋航空 NBD,桑坦德银行,杜和Aramex 在Hyperledger上启动了为贸易金 融信用证服务的分布式分类账技术 (Trade Finance DLT for LC) 资料来源:德勤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 3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一章 破局:天作之合,区块链直击供应链痛点 第一章 破局: 天作之合,区块链直击供应链痛点 4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一章 破局:天作之合,区块链直击供应链痛点 供应链系统高度复杂,在促进多主体协作 和多流融合发展中面临挑战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涉及主 体众多,业务流程复杂,具体来看主要 包括三方面特征: null 涉及多主体协作:供应链参与方包括 跨国家、地区、行业的上下游各生产企 业、物流服务商、分销商等众多相互独 立的企业,必须通过紧密协作以满足最 终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null 牛鞭效应明显:供应链上下游间环环相 扣,任何一环的变动都会引发其它环节 波动,且影响逐级放大。在信息流从终 端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由于缺 乏信息共享,信息在传递中存在扭曲风 险,导致供应链体系的波动与不稳定; null 四流相互牵制:供应链是商流、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合一的网链体系,四流 相互牵动,与供应链紧密连接,需要进 行统一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由于上述供应链三大特征,需要多元主 体间进行无缝、实时、动态的业务数据 协同,通过有计划的协调控制让四流达 成统一,以满足终端市场需求。因此, 众多企业都在积极推行供应链的数字化 升级,但仍然面临五方面挑战: null 信息交互成本高:企业之间通过接口 对接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 据共享与流转,但由于企业间数据孤 岛严重、隐私保护阻碍数据共享,企 业间信息交互成本较高; null 全链可追溯能力弱:数字化供应链依 然无法保证商品供应链中某一方提供 的商品信息等数据绝对真实可靠,进 而,供应链可视化及商品溯源防伪成 为痛点; null 合规性难保证:供应链生产加工流程尚 不够透明,商品来源、主体资质也并未 被要求清楚告知消费者,导致国内的供 应链合规性监管常常无从下手; null 动态适应性差:受可信度影响,主体 间交易仍以纸质单证为主,数据传导 存在误差和作假、且时效性较差,在 面对突发事件时难以快速识别并进行 适应性方案调整; null 业务效率低:由于企业之间很多交互 环节数字化程度并不高,依然需要通 过人工方式进行,业务与交易协同耗 费大量时间。 图2:区块链特性直击供应链痛点 区块链技术直击供应链痛点 供应链 痛点 区块链 解决办法 隐私保护阻碍 数据共享 隐私保护技术 解决数据隐私和 共享价值间矛盾 数据共享 缺乏全链可追溯 真实数据 链式数据不可篡改, 保障全链数据 真实可溯 数据可溯 主体资质与交易合规性 难保证 区块链上真实可靠的 数据存储为企业 和交易担保 资质保证 数据透明度与动态 适应性差 区块链+ 电子签名,实现 具备信任的电子单证 互联互通 行业互信 缺乏无缝自动的 业务协同 全程无纸化、智能 合约自动对账,提升 交互效率 效能提升 5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一章 破局:天作之合,区块链直击供应链痛点 区块链本质上解决的是隐私安全保护、 信息可溯性、交易合规性、数据真实性 和流程处理效率问题,直击供应链管理 难点,在供应链场景中具有极强适用性 和应用价值。 null 数据共享:通过信息加密和解密授 权、零知识证明等隐私保护机制,区 块链可以解决数据隐私和数据共享价 值间长期存在的矛盾,消除相关方在 数据共享中的后顾之忧; null 数据可溯和资质保证:区块链是一种 在对等网络环境下构建的可追溯的块 链式数据结构,具有数据可溯、防伪 造篡改特点,保障全链数据真实可溯 (包括供应链状态信息和相关企业资 质信息等)。真实可溯的数据将成为 产品防伪、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 等业务展开的重要基础; null 行业互信:电子签名+区块链技术是 保证数据可靠的另一手段。将物流和 贸易单证以可信形式进行电子存证化 处理,解决传统纸质单据易丢失、易 篡改问题,保证数据真实,增进行业 互信; null 效能提升:基于区块链的全程无纸化 交易流程,结合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 交易处理,将进一步提升企业间交互 自动化程度和便捷度,赋能区块链上 下游企业协同效率的提升。 区块链技术特征直击供应链痛点 6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第二章 实践: 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7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对供应链痛点和区块链适用性进行分析 发现,涉及多方主体协作、对数据共 享、数据可溯性、数据真实性、信息传 输效率有较高要求的场景最为适宜区块 链技术落地。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 领域主要应用于四大代表性场景: null 可追溯与可视化:采用区块链+物联网 技术,保证产品从供应链上游至下游 全程状态信息真实可溯,满足监管机 构、购买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多 重主体对产品的追踪需求; null 供应链协同: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帮助 企业掌握供应链其它参与者供给(库 存)与需求(订单)信息,并基于此 及时调整生产、采购与库存管理与决 策,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null 物流流程优化: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电 子签名技术实现物流单证电子化,保 证单证流和信息流统一,促进物流主 体间信息共享,依靠智能合约进一步 优化交易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 null 供应链金融:依靠区块链技术保证交 易背景可信赖、链主企业信用可穿 透、债权凭证可分拆,解决供应链末 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8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的 全链条可视化。其中,区块链技术分布 式存储、不可篡改、共识机制等特性保 证相关方关键数据的存储、流转环节均 真实可信。而物联网技术则可以保证上 链数据的全面性和自身的真实可靠。两 者结合共同提高供应链上下游数据覆盖 度和数据真实性。 无论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还是消费者 和监管机构,都将从这种供应链可视性 中获益。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来说,拥 有完善的商品追溯体系已经成为相关企 业应对消费者需求的至关重要的差异性 成功因素。如在生鲜行业中,生鲜厂商 和零售企业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可以精 准把控各环节温湿度和储存时间,从而 优化库存管理、提升生鲜产品质量,获 得消费者青睐。对消费者来说,则可通 过扫描溯源码实现精细到一物一码的全 流程货物追溯,方便地读取产品质量信 息。对监管机构来说,在国家对商品安 全监管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区块 链+物联网为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度提供 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持。 目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商品溯源 技术已在食品溯源、药品溯源等诸多场 景中落地。大型消费品制造企业、零售 商、政府监管部门积极投身相关区块链 建设。 场景一:可追溯与可视化结合IoT物 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端到端全程监控, 解决商品质量溯源、安全监管等问题 9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国内最大物流企业主导的医药溯源平台 是区块链在商品溯源场景下的典型用例 之一。 平台利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破解医 药供应链数据缺失且可信度低难题,赋 能药品防伪及流通追溯、问题药品追踪 召回、居民用药信息查询等医药溯源需 求,为净化医药供应链商业环境、切实 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平台为产业链相关方提供基于区块链和 物联网的解决方案,确保药品流通全过 程关键数据全部真实、可靠上链(如图 3:医药溯源系统): null 药品生产企业:平台提供基于GS1 的 溯源码管理系统、生产线赋码改造方 案和软硬件设施、药品溯源管理和分 析系统,便于企业生产有溯源的药品 (基于RFID、GS1 溯源码),并可以 对溯源的药品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统计 null 运输环节:平台对接包括顺丰医药在 内的物流系统,进行温湿度实时监 控,将相关数据保留到区块链 null 存储环节:为仓库提供开放的区块链 接口和工具,平台与GSP 仓库的WMS 系统对接,进行温湿度实时监控,进 行简单便捷的药品仓库数据采集 null 药房和医院:对接药房和医药的HIS 系统采集用药数据 同时,商品介绍信息、相关方信用数 据、药品检测报告也会上链。 以上数据经多家节点存储同步,有效防 止被篡改可能,极大提高数据可靠性; 分布式记账技术也降低了单独故障率带 来的数据灾难风险。平台采用基于指纹 的可验证的隐私保护方法,在确保医药 信息流转畅通的同时,兼顾保障医药企 业商业信息等隐私数据的安全。 图3:医药溯源系统 null每件(批次)商 品拥有唯一的身份 ID,区块链上各 主体对每条信息 进行数字签名 null消费者/监管机构 一键扫码验证产 品信息 null构建编码体系GS1 null改造生产赋码系统 null药品溯源管理和 分析系统 数据共享 null温控箱、传 感器、冷 链车 null温湿度实时 监控平台 药品运输 null对接医院 和药房HIS 系统 医院/ 药房 null医药GSP仓标准 即及管理体系 null WMS平台;库 内作业管理、监 控及调度 药品存储 物流过程关键数据上链 产品和相关方数据上链 医药溯源系统验证库 商品介绍信息 相关方信用数据 产品检测报告 案例1:医药溯源平台,助力药品溯源和 质量管理 10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生鲜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坐拥万亿级 别市场体量。但生鲜产品零售商面临着 冷链物流与库存管理环节带来的生鲜产 品损耗和质量风险。在冷链物流环节, 冷链物流温度记录实时性较差,多为自 动采集、人工记录,易产生偏差,甚至 存在作假与虚报。在库存管理端,当前 仓储管理方式极大依赖人工对于变质过 期生鲜产品的库存盘点,耗时耗力,难 以实时根据生鲜产品新鲜程度及销售情 况对仓储和上架进行调整。 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生鲜冷链物 流管理体系解决了生鲜产业链跨度较 长、各环节难以无缝对接的痛点。冷 链物流特别适合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应 用,冷藏箱的电力系统可同时满足箱体 制冷需求和物联网设备的电力要求。通 过物联网全程追踪,可以保证冷链物流 监控全流程不断链。而区块链技术进一 步为实时上链数据的安全准确提供担 保。仓、干、配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生鲜 产品库存与货架时间数据真实上链,不 仅可以指导现有分销配送环节的优化, 更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协助上游进行供 应链优化生产与配送(如图4:冷链供 应链管理体系): null 生鲜产品库存数据:实时记录与保存 在库生鲜产品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将 数据与零售商和工厂共享,并在有库 存过期风险的情况下提供警报 null 冷链物流数据:监控生鲜产品的在各 个物流环节的温度与平均停留时间, 并在温度与停留时间达到阈值以上时 突出显示需要关注的区域,进行冷链 温度过高/过低的预警与低效运输路段 的提示 null 生鲜零售上架数据:跟踪零售商货架 上所有生鲜产品的新鲜度,以及生鲜 产品在货架上所需的销售时间,即将 过期或者由滞销导致的新鲜度不合格 的产品将被突出显示 通过结合库存、物流与货架三方数据的分 析,可以将真实的生鲜产品消耗情况反 馈给供应链上游,优化采购节奏与采购 决策,及时调整库存水平与周转率、有 效进行分销端的配送,降低产品损耗。 案例2:生鲜冷链供应链管理体系,采用 区块链+物联网技术优化库存管理,降低 产品损耗 图4:冷链供应链管理体系 产地仓冷链运输区域仓配中心零售商 冷链运输示意图低温宅配 终端消费者农产品生产 监管数据 数据分析与预警 底层架构与技术 即将过期产品预警产品销售信息反馈 物流环节停留时间 过长预警 物流配送信息反馈 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 null生产日期 null保质期 null平均停留时间 null新鲜度 null新鲜度 null销售所需时间 11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场景二:供应链协同供应链参与者 更好跟踪上下游供应链状况,优化供应 链管理、控制供应链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进行数字化供 应链的转型,数字化供应链面临一系列 的问题逐渐浮现:供应链中各相关方不 愿意共享数据、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仍 无法确认。 在采购过程中,厂商对供应链中上游企 业经营情况可视性有限,尤其缺乏在原 材料/零部件库存水平方面的洞察。同 时,下游分销的相关数据与需求不能及 时反馈给上游采购和生产,导致了供应 链管理成本与风险过高。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供应链可将原 材料/零部件库存的真实信息获取并上 链,使用户实时掌握供应链其他参与者 的库存水平。供应链进行垂直一体化整 合,构成一个可视化、透明化的供应链 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共 享,产业之间的整合、优化和协同,促 进供应链高效运转,实现降本增效。 12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null基于智能合约技术,收到投标信息后, 整车厂可以自动(如第一个满足整车厂 要求的供应商)或手动选择供应商 汽车价值链上的各层级供应商和整车厂 之间可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换和互动,从 而提升汽车零部件采购的效率。 同时,智能合约中可添加更多条款以触 发特定事件。当前的整车厂较少识别和 监督未及时交付的供应商。但在基于区 块链的应用场景下,供应商的延迟交货 可能会招致罚款,并在交货前自动向供 应商收取费用。 通过将区块链解决方案整合到基础架构 中,用户可以实时掌握供应链其他参与 者的库存水平,并获取有关供需的数据 更新。整车厂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库存, 现金流和采购决策,并利用该系统验证 供应链合规情况和识别供应商导致的延 迟。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将会得 到显著改善,行业内的贸易关系可能会 变得更加透明,这也有利于行业内的供 应商关系管理。 汽车行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变革,过去数 年中,数字化技术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 和商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新技术的涌 入驱使行业参与者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并提升整车产品的个性化与定制化程 度;汽车整车厂正在更多的国家/地区 同步开展业务。这些导致汽车供应链 可视度不断恶化,供应链管理更加困 难。为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并改善供应链 管理水平,部分整车厂正在探索区块链 技术应用,包括上游汽车零部件的跟 踪和溯源、共享采购平台、汽车后市场 等方面。 基于区块链的采购平台帮助整车厂商解 决供应链可视度低、供应链柔性差的问 题。当前,许多整车厂缺乏对供应链中 二级以上供应商在原材料库存水平方面 的洞察。通过基于区块链的采购平台, 供应商的库存水平、交易量、价格等信 息都会在区块链平台上安全存储、实时 交互共享。(如图5:基于区块链的采 购平台)使用该平台的利益相关方可以 在平台上访问原材料信息,采购交易流 程如下: null整车厂创建一个采购原材料的请求,指 定价格,交货日期等标准 null使用该平台的供应商收到请求通知, 并提交投标,其中包括他们希望提出 的相关条件 图5:基于区块链的采购平台 OEM 非传统供应商 消费者 二级供应商 N级供应商 汽车销售 物流 一级供应商 数据实时共享 案例:汽车行业智能采购平台,促进 采购协同 13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场景三:物流流程优化 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共 享机制、加快单证流转与对 账速度,赋能物流效率提升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但是, 供应链物流的参与主体高度分散、单证 种类繁多,企业间繁复的沟通和单证对 接工作严重制约行业集约发展以最 为复杂的国际贸易物流为例,据统计, 每单货物平均涉及27个贸易参与方,40 种单证和近400份单证拷贝。虽然业界早 已对加强企业间合作、简化单证流程以 提升物流效率达成共识,但传统技术条 件下却存在两方面掣肘: null 隐私保护阻碍信息共享:虽然信息共享 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优化物流操作 (如货代企业通过将发货信息同时共享 图6:基于区块链共享机制的物流数据多方共享 一级供应商 物流公司银行 承运人 保险 海关银行 区块链共享机制 null定向加密/解密授权 null规定每条共享数据的相 关方权力和义务:必须 上链、可选上链、有权 查看、无权查看 给收货方、承运方、金融机构等,可减 少重复单证操作),但由于运输与物流 行业竞争极为激烈,参与者数据中又往 往包含货值、上下游企业信息等高度敏 感的商业信息,在缺少高可信交易环 境、数据安全难以保障情况下,企业数 据共享意愿低 null 纸质单证制约处理效率:物流行业部分 场景仍停留在纸质单证与手写签名阶 段,潜藏数据造假、单据丢失等风险。 且由于缺乏数字化工具的协助,在对账 等环节仍需要反复的人工审核,导致对 账成本高、效率低 14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通过完善的协同机制和数据 保护方案破解隐私保护难题,促进数据 共享;与电子签名技术结合解决传统纸 质单据易丢失、易篡改问题,并以智能 合约技术进一步推动贸易单证处理流程 自动化,多管齐下提升国际贸易整体效 率水平。 智能合约技术进一步提高贸易自动化程 度。各方达成一致的单证处理规则被写 入区块链,在前序数据满足时,下一步 业务会被自动触发,极大提高单证处理 效率,并规避欺诈和操作风险。智能合 约在进出口通关单证验证,交易结算等 诸多场景下得到应用。以运费结算场景 为例,传统状态下结算双方每个结算周 图7: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对账 电子单证和运营数据上链 运 营 阶 段 对 账 阶 段 1. 起运装船 2. 开船 3. 运输 4. 到港卸货 5. 到货申请 发货方与船公司共同 签名电子签单 依靠RFID、GPS等技术收集可靠运营 数据(位置,时间等) 收货方和船公司共 同签名电子签单 区块链网络,物流电子存证平台 获取真实 运营数据 上传对账单 调账结果 基于智能合约 自动对账 上链存证 双方财务 结算 1. 双方认可 的运营数据 2. 按统一运 价规则计费 3. 结算单生 成与确认 4. 电子结算 单确认 期要进行人工对账,复杂且耗时。如今 通过将包含运价规则的电子合同写入区 块链,结算双方共享同一份双方认可的 交易数据和运价规则,在交易发生时, 业务相关方可通过区块链平台进行基于 智能合约的自动对账和结算单自动生成 与确认,实现交易即清算。(如图7: 基于智能合约的自动对账) 15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图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保理服务 应收账款上链,并转化为可以拆分、流转的数字债权凭证。各级供应商可选择持有至到期、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继续拆分流转给 下一级供应商 账期1(数字债权凭证)账期2/拆分流转账期N/拆分流转 核心企业 1级供应商 2级供应商 N级供应商 金融机构 受让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为供应商提供融资 到期还款 获得融资 数字债权凭证转移 场景四:供应链金融提供可靠交易 数据并建立核心企业信用传递机制,解 决多级供应商融资需求 作为供应商的中小微企业由于资信水平 较差等问题,从银行获得贷款仍然比较 困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目前贸易市 场的普遍现象。而供应链金融是帮助弱 势地位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重要方案。 贸易背景真实性问题制约供应链金融发 展。实体经济中供应链上交易方的真实 交易关系、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 款、预付账款等是银行为产业上下游企 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基础。但在实际运作 中,伪造贸易合同、质押物权属瑕疵等 数据问题给金融机构带来极大风险。在 交易数据真实性无法保证、企业信用风 险难以评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出于风 控考虑,参与供应链金融意愿较弱。 信任无法传递是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的 另一痛点。由于整个供应链信息不透 明,难以建立覆盖整个供应链链条的信 用体系,供应链金融通常只能服务到核 心企业的直接上下游,越靠近供应链条 末端的小微企业越缺乏信用背书,难以 自证。 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可建立涵盖供应链 上下游企业、财务公司、金融机构、银行 等贸易融资参与主体的联盟链,将应收账 款、票据、仓单等资产数字化,一方面降 低票据作假风险、提升贸易数据可信度, 同时形成可拆分资产,实现信任流转, 赋能多级穿透的供应商融资。 16 区块链null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二章 实践:多点开花,区块链落地多元应用场景 某国内大型互联网巨头打造基于区块链 的开放式供应链资产服务平台,以BaaS 服务模式提供给核心企业,围绕企业上 下游进行供应链金融服务。(如图8: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保理服务) 在资产端,平台保障交易数据真实和信用 多级流转。核心企业在区块链上对其应付 账款进行确权后,形成数字债权凭证,通 过区块链不可篡改、双重记账的方式流转 至多级。每一级企业都可根据自身需求 选择将债权持有到期、向上游供应商拆分 流转、或向上链资金方(银行等)融资变 现,拥有灵活的融资选择。在资金端,平 台对接银行、券商、信托、资产证券化等 多元渠道,实现资产与资金的有效链接。 平台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各参与方赋 能:对于中小微供应商而言,帮助其拓 展融资渠道、盘活应收账款并加强流动 性管理;对核心企业而言,可以优化账 期,降低上游端的资金成本;对于金融 机构而言,实现批量高效服务小微企 业,扩展客户群体。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以BaaS平台 模式提供给客户,拥有高度的部署便捷 性。对核心企业来说,服务购买即用, 削减了供应链金融平台研发与部署成 本。目前平台已经支持供应商全程微信 小程序操作,注册即加入,业务接入零 成本。目前,BaaS服务已成为“区块 链+供应链金融”的最常见区块链部署 方式。 N级供应商 案例:供应链金融BaaS平台,实现信用 多级流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7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第三章 展望: 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18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趋势一:联盟链将成企业级区块链应用 主流方向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科技手段和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促进 实体经济长期增长。值此区块链+供应链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德勤认为未来区块链技术与供 应链的应用结合将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区块链在高效率、去中心化和安全三方 面难以兼得,往往需要牺牲其中一方以 满足另两方需求。由于企业级应用更关 注区块链的性能、安全、隐私保护、监 管合规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去 中心化性能妥协,因此采用相对强管理 部署模式、在效率和安全两方面更具优 势、可以满足行业多主体协作需求的联 盟链将会是未来企业级区块链应用的主 流方向。(如图9:公有链、联盟链、 私有链特性对比)联盟链的主要技术优 势在于: null只有特定的、被颁发许可的成员才能 参与记账权限和维护治理,从源头上 对参与者身份进行验证,增强互信, 保证区块链安全 null 在可信度方面,由于行业间能互相监 管,因此它比私有链更为可信 null联盟链上的交易只需被几个受信的节 点验证,无需全网确认,相对公有链 交易成本更加低廉,保证交易低延 时、高效率 图9: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特性对比 公有链 联盟链 私有链 匿名 H 匿名 A 匿名 B 匿名 C 匿名 E 匿名 F 匿名 D 匿名 G 企业 1 组织 6 企业 2 组织 5 机构 3 机构 4 部门 1 部门 2 部门 3 部门 4 部门 5 部门 6 企业 1 null去中心化 null全民参与 null所有参与者记账 null向所有人开放,如比特币、以太坊 null多中心化 null经授权参与者 null参与者协商决定记账者 null多方参与,如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 null中心化 null中心控制者规定参与者 null自定记账者 null企业内部门协调 非许可链 许可链 19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图10:不同应用场景适合不同类型区块链组织形式 基于德勤初步判断,在不同应用场景 下,联盟区块链将出现组织模式分化, 形成两种主要类型。(如图10:不同应 用场景适合不同类型区块链组织形式) 一是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向供应链上下 游企业延伸的私有化程度相对更高的联 盟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 等核心企业主导作用明显,且涉及到大 量链主企业不愿公开的产业链上下游信 息的场景下,更可能形成这种以一个链 主企业为主导的(虽然在区块链中各节 点平权)、中心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联盟 区块链。未来极有可能在同一行业中出 现以不同链主企业主导的多个联盟区块 链并存局面。 二是在某些服务领域,形成覆盖全行业 的联盟生态。在服务属性、公共属性较 强的领域,更易形成此种联盟区块链, 如以监管为导向的产品溯源、作为基础 服务的供应链物流以及金融征信等领 域。此种联盟区块链中不会出现如链主 企业一样具有强主导地位的企业,甚至 可能出现多竞争者在同一联盟中共同协 作情况(如银行业、航运业联盟),而 形成中心化程度更低的区块链联盟。 德勤认为,企业应充分了解不同类型区 块链适用场景,确定最适宜的联盟链类 型;采用组合拳模式,积极加入或主导 建设与企业相关的各类型联盟链,拥抱 区块链发展。 N级上游企业 核心企业 N级下游企业 类型二:行业级通用平台 null 特点:私有化程度较低,由多企业主导 null 主要应用场景:政府监管、金融征信等 类型一:链主企业为核心 null 特点:私有化程度高,一家 链主企业主导 null 主要应用场景:供应链金 融、供应链协同 消费品 工业制造 医药 行业级通用区块链平台:物流、政府监管、金融征信 物联网 数据获取 完整数据信息获取 20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区块链本质上是为社会提供信任,解 决“生产关系”问题的底层协议;需要 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等其它新兴技术相结合,各取所长,才 能充分发挥技术动能,释放商业价值。 (如图11:区块链与其它技术结合) 区块链+物联网确保产业链可见性:在 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下,需要 依靠物联网技术,利用各种传感设备将 全链条活动信息和相关数据进行实时传 输整合。区块链则为物联网提供安全的 环境。两者必须同时存在,才能确保对 产业链系统状态的及时、全面监控,从 而实现最优化的供应链解决。 区块链+大数据释放数据价值:一方面 区块链技术解决大数据收集中隐私安全 和数据不可信问题,提升数据可用性; 同时,大数据分析将弥补区块链数据处 理与分析能力的不足,在确保隐私安全 情况下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如基于物流 区块链链上数据,可进一步依靠大数据 能力开发物流金融和保险产品。 区块链+人工智能提升商业处理自动化 程度:人工智能+智能合约在自动化处 理商业关系方面潜力巨大。将机器学习 等技术融入到智能合约,自动优化、迭 代智能合约中的算法模型,将使智能合 约“更加智能”,在自动对账等领域进 一步提升自动化处理效率和准确率。 区块链+云计算降低区块链部署成本: 利用云计算已有基础服务设施可实现区 块链开发应用流程加速。近年,微软、 亚马逊、BATJ等互联网巨头均推出部署 在云端,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 管理等场景的BaaS服务(Blockchain as a service),极大降低企业部署成本。 我们预计基于区块链+云计算的BaaS服 务会是未来区块链部署的重要模式。 趋势二:独木不林,区块链将与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更深度 融合,释放价值 图11:区块链与其它技术结合 区块链 底层协议 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云计算 部署方式 降低区块链应用门槛 人工智能 算法优化 提升自动化程度 大数据 计算能力 挖掘数据价值 物联网 数据获取 完整数据信息获取 21 区块链VS供应链,天生一对 | 第三章 展望:东风渐起,双链结合前景可期 区块链技术被预测为引领第五次技术革 命的关键技术,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 已深刻意识到区块链技术将对商业体系 与竞争格局带来深远变革。然而,区块 链在技术层面依然尚未完全成熟、在应 用场景层面无论是应用的深度还是广度 都还处于表层。群雄并起逐鹿、抢占市 场先机已成必然趋势。 由于区块链所具有的技术壁垒,当前 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仍以技术类企 业主导。国内外代表企业如蚂蚁、腾 讯、微软、亚马逊纷纷进行自有区块 链底层技术研发,争夺区块链标准制 定权。相关企业大多绑定各行业龙头 跑马圈地,推广自研底层技术标准的 行业应用。 大型行业应用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将参与 到区块链版图构建之中。区块链必须依 靠商业场景发挥价值,拥有业务场景的 大型行业应用企业具有天然优势,如沃 尔玛等龙头企业也在试图掌握区块链联 盟建立的主动权,以科技赋能企业发 展、巩固行业地位。同时,各国政府已 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由企 业主导区块链联盟建设的局限性,区块 链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家和政府推 动的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也将在 未来行业生态中扮演重要地位。 区块链供应链行业应用市场巨头入局、 硝烟四起。在可预期的一段时间中,主 要玩家间必将竞合并存,推动技术和应 用在动态演变中加速突破。技术研发企 业、行业应用企业、政府部门等主要玩 家将在未来的产业生态圈中逐渐明晰自 己的分工和定位: null 技术研发企业将在技术竞赛中快速迭 代技术能力,抢占市场,加速区块链 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null 行业应用企业以企业自身发展为目 的,深度拥抱区块链,为区块链技术 落地提供可依赖的商业场景 null 意识到区块链重要性的各国政府将在 政策、监管等方面为区块链技术发展 提供有利宏观环境 三方在底层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推广、 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通力合作,共筑区 块链繁荣图景。 趋势三:巨头入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 应用在动态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