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 告 Table_Industry 电气设备 Table_Title 行业迎增长拐点 , 关注产业链龙头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01 月 22 日 Table_ReportType 锂电 行业深度报告 Table_InvestRank 行业评级:强于大市 (首次 ) Table_Author 分析师:赵晓闯 执业证书: S1030511010004 电话: 0755-23602217 邮箱: 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Table_Report Table_Chart 电气设备与沪深 300 对比表现 Table_BaseData 行业数据 电气设备 2020 年 Q3 综合毛利率( %) 26.68 综合净利率( %) -4.34 行业 ROE( %) 7.89 行业 ROA( %) 0.03 利润增长率( %) 9.29 资产负债率( %) 46.19 期间费用率( %) 27.01 存货周转率( %) 3.42 数据来源: Wind 资讯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回暖,欧洲市场政策加码,美国市场 或成新增量 。 国内新能源汽车由补贴导入转向市场驱动,在疫 情平稳过后产销量迎来强势反弹 ,2020 年 7 月起同比增速由 负转正,年 销量达 136.7 万辆, 同比增长 11%, 预计 2021 年 有望突破 190 万辆。欧洲采取 加码 补贴政策与收紧碳排放标 准双重举措,预计 2021 年 销量 将延续 2020 年的高增长模式, 有望 赶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美国方面,拜 登上台将推绿色能源计划,全面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 电池需求 增长空间巨大,宁德时代与 LG化学积极全球化布局, 将 形成双寡头格局 。 市场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产能需求, 预计 2025 年 锂电池出货量 将进入 TWh 时代 。 国内动力电池厂 商覆盖中国超 80%需求,正积极进军欧洲市场,而日韩厂商以 欧洲市场为 基础 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动力电池企业绑定优 质客户,实现强者恒强,未来宁德时代与 LG 化学将形成稳定 的双寡头格局, 而 收获车企大笔订单与投资的 国内第二梯队 企业则有望 获得成长机会 。 3) 技术 迭代 是产业发展驱动力 , 结构与材料 技术 多元化发展。 CTP 技术、刀片电池、 JTM 技术等结构创新带动电池系统能量 密度增长。三元锂与磷酸铁锂非零和博弈将共同发展,高镍低 钴三元仍是主流趋势,磷酸铁锂因安全性 能 、 循环寿命 及成本 优势 在中低端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领域优势明显,需求回暖。 硅碳负极将在未来逐步取代石墨负极,与高镍三元正极搭配 构建超高能量密度电池。湿法 +涂覆技术将主导隔膜材料市 场,干法隔膜凭借 安全性 和 成本 优势市场占比维稳。 4) 投资建议 : 新能源汽车 替代传统燃油车 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 技术迅速迭代,产业链各环节 集中 度提高 趋势明显 , 看好 具备 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的产业链 各环节龙头标的。 动力电池方 面, 推荐宁德时代 ,建议关注国轩高科、孚能科技、亿纬锂能; 正极材料方面,建议关注德方纳米、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负 极材料方面,建议关注贝特瑞、璞泰来、杉杉股份;隔膜材料 方面,建议关注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 5) 风险提示 : 新能源汽车推广不及预期;技术发展不及或超出预 期;全球疫情反复 。 -20% 0% 20% 40% 60% 80% 100% 20 /0 1 20 /0 2 20 /0 3 20 /0 4 20 /0 5 20 /0 6 20 /0 7 20 /0 8 20 /0 9 20 /1 0 20 /1 1 20 /1 2 21 /0 1 电气设备 沪深 300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 - 正文目录 一、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海外产销迎井喷 . 4 1.1 中国:进入完全市场化转型阶段,结构优化助力长久发展 . 4 1.2 欧洲: “ 萝卜加大棒 ” 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 . 8 1.3 美国:新能源汽车由产品力支撑,拜登上台将迎全面利好 . 11 二、 电 池市场向头部集中,全球化布局成趋势 . 12 2.1 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回暖,下半年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 12 2.2 五年内锂电需求量将迎 TWh 时代,头部厂商布局全球加速扩产 . 12 2.3 双寡头格局显现,优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 15 三、 结构与材料创新共推锂电行业高景气发展 . 18 3.1 动力电池结构 创新,系统能量密度再攀高峰 . 18 3.2 正极材料多元化,高镍低钴三元成未来趋势,磷酸铁锂路线并行 . 21 ( 1) 三元锂高镍化无钴化加速降本增效,仍是长期发展方向 . 22 ( 2) 2020 年磷酸铁锂需求强势回暖,乘用车市场占比回升 . 22 ( 3) 正极材料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造成分散的行业格局 . 24 3.3 负极材料短期内由人造石墨主导市场,硅碳负极尚需时日 . 25 ( 1) 短期内,石墨仍将是锂离子电池主流负极材料 . 25 ( 2) 五到十年内,硅碳负极材料将逐步取代石墨 . 26 ( 3) 负极材料产品较为单一,竞争格局稳定 . 26 3.4 隔膜材料湿法 +涂 覆工艺为长期趋势,干法占比短期内保持稳定 . 27 ( 1) 湿法隔膜仍将是主流隔膜技术路线,长期占据市场高份额。 . 27 ( 2) 干法隔膜短期内仍将占有三成市场 . 29 ( 3) 隔膜基本国产化,行业呈现一超双强格局 . 30 四、 投资建议 . 32 五、 风险提示 . 33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2 - 图表目录 Figure 1 我国 2018-2022 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 . 4 Figure 2 我国最新新能源汽车政策 . 5 Figure 3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 5 Figure 4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 5 Figure 5 我国 2018-2021 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 . 6 Figure 6 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对比 . 7 Figure 7 我国 2018-2020 新能源车型集中度 . 7 Figure 8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车分级销量占比 . 8 Figure 9 2020 年 1-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分级销量占比 . 8 Figure 10 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 8 Figure 11 欧盟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 9 Figure 12 欧洲 2018-2020 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 . 10 Figure 13 传统车企电动化平台及电动化目标 . 10 Figure 14 美国 2015-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 11 Figure 15 我国 2019-2021 年月度动力电池装车量 . 12 Figure 16 未来 5 年锂电产能提升空间 . 13 Figure 17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平均成本 . 13 Figure 18 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 13 Figure 19 动力电池厂商产能规划 . 15 Figure 20 2020 年动力电池企业我国市场份额 . 16 Figure 21 2019 年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16 Figure 22 2020 年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 . 16 Figure 23 动力电池厂商配套车企 . 17 Figure 24 动力电池包成本结构 . 18 Figure 16 高端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 18 Figure 26 新型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 19 Figure 27 CTP 技术和刀片电池相较传统电池包对比 . 20 Figure 28 单卷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 21 Figure 29 第一电池卷芯(未装配绝缘袋)的结构示意图 . 21 Figure 30 2020 年 H1 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 . 22 Figure 31 2020 年 H1 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 . 22 Figure 32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性能对比 . 23 Figure 33 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新能源乘用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比例 . 23 Figure 34 2019 我国三元正极材料市场份额 . 24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3 - Figure 35 2019 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份额 . 24 Figure 36 2015-2020 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及人造石墨占比 . 26 Figure 37 2019 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份额 . 27 Figure 38 2014-2020 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 . 28 Figure 39 2014-2020 年我国隔膜产品结构 . 28 Figure 40 湿法隔膜与干法隔膜性能对比 . 29 Figure 41 2020 年 1-10 月我国隔膜材料市场份额 . 30 Figure 42 主要公司估值表 . 32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4 - 一、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 , 海外产销迎井喷 1.1 中国:进入完全市场化转型阶段,结构优化助力长久发展 新能源汽车已由政策导入 和 补贴刺激转向市场驱动。 早期政府以 G 端 和 B 端 作为试点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随后政府以补贴形式鼓励车企向电动化方向 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 向 C 端持续渗透,市场形成并稳定扩容。自 2019 年 开始,补贴政策进入退坡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 与新版双积分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表明了我国提高标准规范市场坚定发 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补贴激励向产品驱动的方 向转变。 2022 年后,补贴结束,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竞争的阶段, C 端将成 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Figure 1 我国 2018-2022 年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 资料来源: 财政部 、世纪证券研究所 我国最新新能源汽车政策落地, 引导 完全市场化转型 。 政策 鼓励 汽车产业节 能降耗 , 推动 新能源汽车 加速渗透 , 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逐步淘汰不被市场 认可、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边缘性企业 ,并 明确 提出 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 , 构 建新型产业 生态的 目标 。 0 1 2 3 4 5 6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150R200 200R250 250R300 300R400 R400 纯电续航里程 R( km) 万元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5 - Figure 2 我国最新新能源汽车政策 时间 政策 内容 摘要 2020 年 11 月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021 2035 年) 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 时 /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 量的 20%左右。 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 辆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 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 2020 年 6 月 修改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 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 办法的决定 要求 2021-2023 年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积分占比,分别 为 14%, 16%, 18%,修改了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 算方法,更新了小规模企业油耗积分核算优惠措施 ,新 增了低油耗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核算时的优 惠条款,建立了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 车积分结转的关联措施。 2020 年 4 月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至 2022 年底, 2020-2022 年 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 10%、 20%、 30%,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 30 万元以下(含 30 万 元) , 纯电动车型 NEDC 续航里程须在 300km 以上, 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企业单次申报购置补贴清算车辆 数量应分别达到 10000 辆、 1000 辆 。 资料来源: 工信部 、世纪证券研究所 补贴期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效显著,政策退坡市场反应明显。 早年 在政策的支 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 2018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7.0 万辆和 125.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9.9%和 61.7%。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 统计 , 2019 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 5%,表明 新 能源汽车 在多年的补贴政策刺激下已形成市场化基础 。 随即补贴政策开始大 幅退坡, 续驶里程 250km 以下车型不再进行补贴, 最高单车补贴金额减少 2.5 万元, 下半年 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 明显 , 首次出现负增长。 Figure 3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Figure 4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资料来源: 中汽协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汽协 、世纪证券研究所 -20% 0% 20% 40% 60% 8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销量(万辆) 同比增速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乘用车销量(万辆) 乘用车占比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6 - 疫情 稳定 后 新能源汽车 产销量大幅回暖, 迎来市场化增长拐点 , 2020 年新能 源汽车销量达 136.7 万辆 。 自 2020 年初起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 市场延续了此前低迷的状态,下半年疫情趋于稳定 , 经济复苏,汽车行业回 暖,新能源汽车销量 7 月开始重新实现同比正增长,市场化驱动力量显现。 2020 年 ,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 136.6 万 辆,同比 增长 10%,销售完成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11%。其中 1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3.5 万辆和 2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57.4%和 51.7%。 Figure 5 我国 2018-2021 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 资料来源: 中汽协 、世纪证券研究所 爆款车型频现 。 2020 年特斯拉 Model 3 累计售出 137459 辆成为全年销量冠 军。五菱宏光 MINI EV 凭借超高的性价比,自 8 月 开始交付以来 连续四个月 蝉联月度销量第一,全年销量为 112758 辆 ,位居第二。 欧拉黑猫、 广汽 埃安 Aion S、 比亚迪 全新秦 EV 分列第三至第五,全年销量分别为 46774 辆、 45626 辆、 41219 辆 。 备受关注的造车新势力也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理想 ONE 和蔚来 ES6 分别售出 32624 辆和 27945 辆,位列第七和第九。 预计 2021 年 新能源汽车销量 有望达到 190 万辆 , 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 率 达到 36%。 在延长的补贴政策以及市场驱动的力量下, 2021 年将迎来市 场化增长拐点, 产销 重回高增长模式 。 随着 动力 电池价格进一步下探,新能 源汽车与燃油车 的 购置 平价时代有望提前到来, C 端将持续发力,可以期待 新能源汽车产销更加乐观的增长。 0 5 10 15 20 25 3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万辆) 2018 2019 2020 2021E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7 - Figure 6 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对比 比亚迪 2020 款 秦 Pro 比亚迪 2020 款 秦 EV 汽车售价 (元) 89800 129900 测算年份 (年) 5 5 测算里程 ( km) 100000 100000 购置税费 (元) 8980 0 车船税费 (元) 1800 0 百公里 油耗 /电耗 6.4L/100km 12.6kWh/100km 能源费用 (元) 39168 15120 保养费用 (元) 10000 2000 汽车保险 (元) 19480 20634 累计成本 (元) 169228 167654 资料来源: 有驾 、世纪证券研究所 A级及以上车型占比 显著 提升,市场结构优化助力新能源汽车持续 渗透 。 在 补贴时期, 相同带电量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续航里程的 新能源小型车 、 微型车 更具 价格优势, 成为 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 产销均占据了主要份额。自 2019 年补贴政策逐步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复此前高速增长势头转而小 幅下滑,但 A 级及以上车型的占比大幅增加,且 车型集中度 进一步下降, 产 品 丰富度提升, 逐渐 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 Figure 7 我国 2018-2020 新能源车型集中度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世纪证券研究所 A00级车份额自 17年的 67%下降到 18年的 48%进一步减至 19年的 27%。 2019 年 A00/A0/A/B/C 级 新 能 源 汽 车 销 量 占 比 分 别 为 27%/16%/54%/2.9%/1.1%。 2020 年 1-10 月 , 主要受益 于 Model 3 热销 , B 级 车 占 比 显 著 提 升 , A00/A0/A/B/C 级 车 销 量 占 比 分 别 为 30%/8.8%/37%/24%/1.2%。另外,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比例维持在 8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8 2019 2020 其他 TOP41-50 TOP31-40 TOP21-30 TOP11-20 TOP1-10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8 - 左右,未来纯电动汽车将持续扩大份额, 2025 年 有望 提高 至 90%。销售结构 优化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长久的活力。 Figure 8 2019 年新能源乘用车分级销量占比 Figure 9 2020 年 1-10 月新能源乘用车分级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 乘联会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乘联会 、世纪证券研究所 1.2 欧洲:“萝卜加大棒”政策 驱动 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 补贴力度再次加大,新能源汽车性价比优势显著。 通过税收减免以及购车补 贴的方式,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消费端具有远超传统燃油车的性价比,从而刺 激产销。 欧洲主要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 Figure 10 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国家 补贴标准 德国 2020 年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提高 50%,单车最高补贴可达 6000 欧元,公司用车税费减半,所有权税免交十年。 法国 2021 年将最高补贴额度下调 1000 欧元至 5000 欧元,但补贴总 额将加码从 2019 年的 2.6 亿欧元上调至 2020 年的 4 亿欧元且至 少维持到 2021 年。 英国 2020 年 3 月起将现金补贴从最高 3500 英镑降至 3000 英镑,但公司用车税大幅减免 , 从 16%降为 BEV0%、 PHEV2%-14%。 荷兰 2020 年 7 月起 4.5 万欧 元 以下车型补贴 4000 欧元 。 挪威 免除全部 25%的增值税以及按碳排放量减免注册税 。 资料来源: 财联社 、世纪证券研究所 欧盟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碳排放规定, 促使 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 2021 年起所 有新登记车辆需 实现 95g/km 的平均 CO2排放目标, 否则 制造商需为超出部 分缴纳每辆车 95 欧元 /(g/km)的罚金,这一排放标准在 2025 年将提高至 80.8g/km,到 2030 年进一步收紧至 59.4g/km。然而, 2019 年欧盟平均碳排 放高达 122g km,此前每年 仅 下降 3% 4%,就当下来看完成目标的难度 巨大。为帮助该政策的平稳推进,排放低于 50g/km 的汽车可在计算平均碳 A00 26.7% A0 15.8% A 53.5% B 2.9% C 1.1% A00 29.7% A0 8.7%A 36.6% B 23.8% C 1.2%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9 - 排放值时进行 优惠 折算。 2021 年每辆按 1.67 辆计, 2022 年每辆按 1.33 辆 计 ,到 2023 年以后不再进行奖励。 欧洲 多家 车企或面临巨额罚单。 以大众集团为例, 2020 年 其 在 欧洲 共交付新 车 361.69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 约 10%, 考虑到 2020 年仅需 95%车 辆达标以及 低排放车辆双倍折算优惠政策,预计 平均碳排放量由 121g/km 下 降至 106g/km,与 95g/km 的碳排放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大众集团将面临约 35 亿欧元的罚单 。 根据麦肯锡 2020 电动汽车指数报告 ,按照欧盟最新 碳排放要求, 2021 年欧盟生产商必须销售超过 200 万辆电动汽车,才能避 免支付罚款给欧盟。 Figure 11 欧盟 二氧化 碳排放目标 资料来源: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世纪证券研究所 政策收效明显,欧洲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增长模式。 在今年整体汽车市场不景 气的环境下 , 欧洲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却出现大幅攀升。德国 KBA(联 邦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 11 月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59586 辆,同比增长 442.4%,市场渗透率突破 20%,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 CCFA(法国汽车工业协会), 11 月法国乘用车销量 12.6万辆,同比下滑 27.0%,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18614 辆,同比增长 236.5%,单月 售出新车的 平均碳 排放量为 93g/km, 提前达到 95g/km 的排放目标。英国、瑞典、西班牙等国 的新能源汽车销 量也实现了同比超 100%的高速增长。在补贴政策刺激下, 11 月欧洲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约 16 万辆,预计高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2020 年销量 突破 120 万辆, 2021 年销量增长有望超 60%达到 200 万辆。 40 60 80 100 120 140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130g/km 95g/km 80.8g/km 59.4g/km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0 - Figure 12 欧洲 2018-2020 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 资料来源: InsideEVs、世纪证券研究所 传统车企加速入场,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活力。 欧洲主要国家明确了于 2030-2040 年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方案,强势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传统燃油 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面临着在电动化浪潮中落后的巨大压力。据德国联邦 机动车管理数据统计,德国在 2018 年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 1.96%,甚 至低于全球平均值 2.1%,而 2020 年 11 月其渗透率突破了 20%大关。如此 惊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众、戴姆勒、宝马等传统龙头车企迅速达成 共识 , 顺应电动化转型的汽车行业趋势,积极开发电动化平台,将新能源汽 车作为未来生产销售的主要目标 。 Figure 13 传统车企电动化平台及电动化目标 车企 纯电动化平台 代表车型 电动化目标 大众 MEB ID.4 2025 年, 30 款纯电动车, 年销售量 200-300 万 辆,纯电动汽车占集团总销量 20%-25% e-tron(奥迪) PPE Taycan(保时捷) 戴姆勒 EVA(大型车) EQS 2022 年前 50 款电动车型,其中 10 款纯电动 MMA(紧凑型 /中型车) / 宝马 电动车与燃油车共用平台 iX3 2023 年前 25 款电动车型量产 i4 资料来源: 各公司公告 、世纪证券研究所 大众 投入 700 亿 欧元打造全新的 MEB 电动化平台, 计划 到 2025 年推出 至 少 30 款纯电动汽车 , 年销量达到 200-300 万辆。 戴勒姆 生产大型车的 EVA 平台目前已投产 , 集团 还计划于 2025 年前 建设一个专 为紧凑型和中型车 设 计 的 MMA 平台。 车型方面,大众的 ID.4,戴姆勒的 EQA、 EQS,宝马的 ix3 等新车集中于 2020 年与 2021 年上市, 传统车企凭借品牌效应和产品丰富度 迅速 打开 市场, 完善 了新能源汽车 市场结构。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万辆) 2018 2019 2020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1 - 1.3 美国:新能源汽车由产品力支撑,拜登上台将迎全面利好 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 特朗普在任期间几乎全盘否定了奥巴马政府时期 的绿色清洁能源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传统化石能源,退出巴黎协定,叫停 多项环境保护规定以及新能源产业保护制度,使得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明朗。 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由产品力支撑,整体增长偏缓,特斯拉一家独大。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将加速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美国市场将发力。 其竞选纲 领中明确提出绿色能源计划,核心是新能源的研发应用 ,实现 对传统能源替 代升级,具体规划包括:重返巴黎协定,加大对能源、气候的投资,制定 更加严格的燃油排放标准,恢复全额电动汽车税收抵免, 2030 年底前部署 50 万个新的公共充电网点等。拜登上台后将改善美国新能源汽车 市场 滞后局面, 绿色能源计划将 帮助美系 汽车 三巨头艰难转型, 同时 吸引 苹果等 高新 企业 涉 足汽车制造 。美国市场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超预期的增长点, 预计未来五年 销量 CAGR 超过 50%,全产业链或将迎来 历史性机遇。 Figure 14 美国 2015-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 InsideEVs、世纪证券研究所 0% 1% 2% 3% 4% 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销量(万辆) 渗透率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2 - 二、 电池 市场向 头部集中 ,全球化布局成趋势 2.1 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回暖,下半年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2020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 , 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六个月同比下滑, 下半年伴随 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弹,动力电池装 车 量迅速回暖,自 7 月开始同比增速由负 转正。 2020 年 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 63.6GWh,同比 上升 2.3%。其中, 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 38.9GWh,占总装车量 61.1%,同比下降 4.1%;磷酸 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 24.4GWh,占总装车量 38.3%,同比增长 20.6%。 预计 2021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超 90GWh,同比增长约 40%。 Figure 15 我国 2019-2021 年月度动力电池装车量 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世纪证券研究所 2020 年 12 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13.0GWh,同比上升 33.4%,环比上升 22.0%,其中,三元电池 装车量 6.0GWh,同比上升 24.9%,环比上升 2.2%; 磷酸铁锂电池 装车量 6.9GWh,同比上升 45.5%,环比上升 46.0%。另外, 12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 15.1GWh,其中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产量 分别为 8.5GWh 和 6.5GWh,供需延续紧平衡。 2.2 五年内锂电需求量将迎 TWh 时代,头部厂商布局全球加速扩产 锂电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2025 年市场空间可望翻两倍 。 预计 2025 年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接近 20%, 国内 销量 有望突破 600 万辆,全球销量 达到 1600 万 辆 ,锂电池出货量将进入 TWh 时代 。随着续航里程和 A 级及以上车型占比 提升,假定 2025 年平均单车带电量 提 升至 60kWh, 动力锂电池需求量 将 达 到 960GWh, 有效产能 按 80%计算, 2025 年产能需求将超 1200GWh。 以宁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GWh) 2019 2020 2021E 2020年同比增速(右轴)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3 - 德时代为例, 当前 扩产需求急迫 , 若 2025 年全球市占率达到 30%,产能需 达到 360Gwh, 约为 2020 年 产能的 4 倍。 Figure 16 未来 5 年锂电产能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 高工锂电 、 公司公告、 世纪证券研究所 锂电池延续快速降价趋势, 2025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超 6000 亿元。 电动 汽车电池组平均成本由 2010 年时超 1000 美元 /kWh 急剧缩减至 2019 年时 156 美元 /kWh。 根据 2020 年 8 月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上相关 公 司领导 表态 ,到 2025 年,电池售价将降至目前一半以下,届时三元锂电池 售价约为 500 元 /kWh,磷酸铁锂电池售价约 为 400 元 /kWh。 据 2020 年欧 洲电池大会上马斯克 的发言 ,特斯拉的目标是降低电池组成本至 50-55 美元 /kWh,约合人民币 350 元 /kWh,该价格或成为未来行业标准 。 锂电池降价趋 势明显 , 单车带电量 按 70kWh 计 ,则电池成本可降低超 3.5 万元, 新能源汽 车平价替代传统燃油车的时代 即将 到来,预计未来五年锂电 池 市场 规模 超 6000 亿元 , CAGR 约 20%。 Figure 17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平均成本 Figure 18 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OFweek 锂电、 世纪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世纪证券研究所 450 1200 75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现有产能( GWh)2025年所需产能( GWh) 产能缺口( GWh) 0.0 0.2 0.4 0.6 0.8 1.0 1.2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三元锂电池(元 /Wh) 磷酸铁锂电池(元 /Wh) 0% 10% 20% 30% 4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4 - 中欧是目前市场发展热点,美国将成为未来市场争夺的焦点。 得益于完备的 锂电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仍将 长期 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动力电池 市场。欧洲在政策的刺激下有望赶超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是中国 动力电池 厂商 向全球扩张的关键 。美国市场则有望成为在未来几年延 续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展 的动力,但短期内特斯拉仍将是美国市场屈指可 数的新能源车企,除绑定供货商外其他电池厂商难以进入特斯拉产业链,美 国 几 年内难以 形成有效的大规模产能。 龙头企业采取以优势市场为根本向全球扩张的战略,积极扩产,确保行业地 位 , 欧洲 本 地 厂商逐步起量 。 我国电池厂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依靠中国市场 迅速崛起,覆盖国内超 80%下游客户需求,正积极扩产进入欧洲市场争夺份 额。而日韩电池厂商也依托早期完成的对海外市场的占领 , 储备了足够的资 本,稳固欧洲市场的同时 , 在国内政策解限后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欧洲本 地 电池厂商 Northvolt 发展 稳定 , 但 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力,本 地 产业链 带来的成本优势或在未来显现。 未来五年头部电池厂商进入扩产高峰期 。 2020 年 12 月 29 日,宁德时代发 布公告拟新增 390 亿元投资,相较此前披露的 750 亿元 增加 了 50%以上, 对应产能约 120GWh, 当前产能接近 90GWh, 2023 年产能 将达到 240GWh 以上 ,含合资产能在内的 长期 产能 合计 超过 400GWh。 LG 化学采取了相似甚至更加激进的扩产规划,预计 2021 年产能较 2020 年 提升 20GWh 达到 130GWh,并计划在之后的 2 年内就实现产能翻倍达到 260GWh, 可 供应的纯电动汽车约 500 万辆。 松下电池受制于集团整体利益,由于此前连年亏损问题, 松下 在扩产方面较 为保守, 当前产能在 55GWh 左右,未来计划 在挪威新建年产能约 38GWh 的 锂 电池 工 厂 , 并提高美国内华达工厂产能至 54GWh。 第二梯队 电池厂商大多 以 5 年内实现 100GWh 产能为目标 。 Table_PageHeader 2021 年 1 月 请务必阅读文后重要声明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 15 - Figure 19 动力电池厂商产能规划 电池厂商 产能规划 宁德时代 2021 年 120GWh, 2023 年 240GWh,长期规划 合计 约400GWh LG 化学 2021 年 130GWh, 2023 年 260GWh 松下 挪威工厂落地后 总 产能 约 为 135GWh 三星 SDI 2023 年 130GWh SKI 2022 年 55GWh, 2025 年 100GWh 国轩高科 2025 年 100GWh 亿纬锂能 2021 年 50GWh 蜂巢能源 2025 年 120GWh 比亚迪 2021 年 75GWh, 2022 年 100GWh 特斯拉 2022 年 100GWh 资料来源: 各公司公告 、世纪证券研究所 比亚迪、特斯拉等整车制造商为满足自身供给需求,加入电池研发生产队列, 进一步扩充产能。 为掌握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摆脱动力电池厂商的限制,降 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车厂商也纷纷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建设电池 厂为实现长远的电气化目标做好铺垫。按照比亚迪的规划,弗迪电池到 2020 年底的产能将达到 65GWh, 2021 年和 2022 年总产能分别达到 75GWh 和 100GWh。特斯拉同样以自供为主要目的 , 特斯拉 2020 年全球产量 50.97 万 辆,动力电池需求量约 40GWh,其计划 在 柏林 建设超级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