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 H I N A S E C U R I T I E S R E S E A R C H RESEARCH.CSC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table_main 行业 深度 模板 证券 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 智慧城市系列 报告 之智慧环保篇 监测先行,打造全方位 生态智慧环境 网络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蕴藏万亿市场空间 自 2009 年智慧城市概念兴起至今,我国已有 400 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年投资额保持在 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个领域尚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市场潜力还未充分释放,全国万亿市场格局值得期待。 智慧环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环境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孤岛现象严重。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物联网、云计算的集合。 物联网、云计算、 智能 GIS、海陆空一体化遥感监测、海量数据挖掘、环境模型模拟技术 6 大核心技术支撑智慧环保 , 为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环境预警预报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等环境保护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是智慧环保的核心增长点 环境监测遍布环保行业的各个环节。截至 2015 年底, 我国 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大气、水、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约 200 家,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销售收入由2005 年的 15.84 亿元上升为 2014 年的 196.44 亿元。 预期在“十三五”期间,行业保持 25%的增速,到 2020 年,环境监测 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740 亿元,每年新增的市场规模为 90 亿元。 PPP 模式为 环境监测 未来发展方向 资金问题是智慧环保项目建设面临的挑战,灵活的投融资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府鼓励引入第三方运营。近年来 PPP 模式受到财政部力推,因此 PPP 模式是未来监测 企业 的发展方向。而在 PPP 模式下, 环境监测 订单将会更大更综合,这本身对企业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进一步驱动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并购的力度。目前项目综合型 PPP 商业模式已出现。 全方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实现智慧环保的最终目的 环境监测智能化、运营模式 灵活综合的实现,是完成智慧环保构架中的感知层与传输层。智慧环保最终目的是 水、土、气、辐射、噪音 等 各领域做到陆海统筹 、天地一体, 整合 统一到全国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大数据平台,积极培育环境监测市场, 最终实现智慧环保运营。 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环保执法监管的加强,海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的建设、第三方运营的引入,环境监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相关上市公司推荐 聚光科技 ,盈峰环境 。 table_invest 0433 维持 买入 王祎佳 wangyijiacsc 010-85130453 执业证书编号: S1440513090007 李俊松 lijunsongcsc 010-85130933 执业证书编号: S1440510120039 万炜 wanweicsc 021-68821626 执业 证书编号: S1440514080001 发布日期: 2016 年 8 月 29 日 市场 表现 table_industrytrend -30%-20%-10%0%10%20%15/8/3115/9/3015/10/3115/11/3015/12/3116/1/3116/2/2916/3/3116/4/3016/5/3116/6/3016/7/31公用事业 沪深 300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report 16.08.29 公用事业与环保周报:天然气消费量小幅增长,关注进口增量和管输政策利好 16.08.22 PPP+环保:大趋势与大机遇 16.08.22 公用事业与环保周报: 7 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创新高 table_indusname 电力、煤气和水 等公用事业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RESEARCH.CSC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 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1 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 1 智慧城市势在必行 . 1 国际发展经验揭示智慧城市建设大潮流 . 2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蕴藏万亿市场空间 . 3 政策利好催动智慧城市发 展 . 3 智慧城市建设可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 . 4 智慧环保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 6 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建设 . 6 政策大力扶植智慧环保的发展 . 7 智慧环保可为多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8 智慧环保的重点是环境监测 .11 环境监测遍布环保行业各个环节 .11 政策利好,环境监测行业势头迅猛 . 12 监测行业每年增量空间近百亿,预期市场空间巨大 . 18 全方位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是实现智慧环保的最终目的 . 24 PPP 模式为智慧环保未来发展方向 . 24 环境监测网络是实现智慧环保的终极目标 . 26 智慧环保推荐标的 . 29 聚光科技 环境监测龙头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订单高增可期 . 29 盈峰环境 政策加码,打造“智慧环保”综合服务平台 . 30 图表目录 图 1:世界人口居住在大城市比例情况(单位: %) . 1 图 2: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 2 图 3:智慧城市产业链 . 2 图 4:智慧城市 IT 投资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 5 图 5: 2015 年全国省界水体水质状况 . 6 图 6: 2015 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 . 6 图 7: 2015 年 338 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 . 6 图 8: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 . 6 图 9:智慧环保整体框架 . 9 图 10:支撑“智慧环保”的六大技术 . 9 图 1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解决方案 . 10 图 12:环境监测的分类 .11 图 13:环境监测遍布环保行业的各个环节 . 12 图 14: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速览 . 14 图 15: 2015 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需求结构 . 15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RESEARCH.CSC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图 16: 2015 年中国环境监测仪器区域市场 . 15 图 17: 2011-2014 年累计环境监测上市企业数目 . 16 图 18: 2011-2014 年环境监测上市企业累计产品营业收入 . 16 图 19:环境监测行业壁垒较高 . 16 图 20:我国环境监测行业调查企业资产总额分布 . 17 图 21:四大国内环境监测领头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图(单位:万元) . 17 图 22:三大国内环境监测领头公司近三年监测设备销量图(单位:台) . 18 图 23:环境监测 行业产业链 . 19 图 24:环境监测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 22 图 25:环境监测产品年销量与增长率(单位:台 /套) . 23 图 26:环境监测产品年销售收入与增长率(单位:亿元) . 23 图 27:深圳市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界面图 . 27 图 28:智慧环保阶段目标 . 28 图 29:聚光科技发展历程 . 30 图 30:盈峰环境主营业务布局 . 31 图 31:盈峰环境环保业务布局 . 32 表 1:国际典 型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 3 表 2:智慧城市主要政策文件 . 4 表 3:各机构对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的估算 . 5 表 4:智慧城市试点进程 . 5 表 5:我国智慧环保发展阶段 . 7 表 6:智慧环保具体扶持政策 . 7 表 7:“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的延伸 . 8 表 8:环境监测方法 .11 表 9:我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 . 12 表 10:我国环境监测政策归纳 . 13 表 11:智慧环保运营链条构成 . 19 表 12:企业违法排放成本与监测设备成本比较表 . 20 表 13: 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企业违法排放统计表 . 20 表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企业违法排放统计表 . 21 表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企业违法排放统计表 . 21 表 16:“十三五”期间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销售和运营市场空间估算 . 24 表 17:我国智慧环保各层级存在的不足之处 . 25 表 18:“智慧环保”投资运营模式 . 25 表 19:“ 1831”智慧环保系统 . 27 表 20: “1831”智慧环保系统覆盖数据 . 27 1 RESEARCH.CSC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智慧城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根据世界移民报告 2015数据显示, 2014 年全球超过 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目前城市人口为 39 亿,到2050 年将达到约 64 亿;全球每周约有 300 万人口移居到城市。此外,全球超大城市的数目已从 1990 年的 10 个增长到了 28 个,人口规模为 4.53 亿,占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的 12%。 图 1: 世界人口居住在大城市 比例情况(单位 : %) 资料来源: 2014 全球城市化发展报告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过去 的 30 年里,中国城镇化得到空前 发展, 2.6 亿人口从农村 迁移到城市, 仅 2000 年 2010 年间,就有 1.17亿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沿海地区接收了超过一半的移民人口, 接收 人口最多且增速最快的为北京、东莞、广州和上海等城市, 2010 年 共接收 超过 5200 万人,占移民人口总量的 35%。目前,中国流动人口占 7.3 亿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54%。预计到 2030 年,我国 城市人口将达到 10 亿,占总人口的 70%。 智慧城市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 “城市病 ”问题日益严峻。 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城市快速扩张及环境恶化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和谐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潮流和方向。 “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可以分为四层,从下至上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感知器官,通过传感设备及时采集客观 环境中发生的活动数据和相关信息;网络层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通信网,将整个城市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传输,形成了城市的信息道路系统,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平台层由各类数据中心和支撑公共平台的应用构成,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高效、准确的处理,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分析结果;应用层是是智慧城市的控制中心和决策中心,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处理结果,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2 RESEARCH.CSC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图 2: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资料来源: 互联网公开资料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智 慧城市的基础在于城市数字化信息的传感、收集、计算、传输和控制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并通过物联网实现城市各系统间 的信息共享 ,继而将信息汇总至云计算中心进行存储、分析,最终形成 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环境、智慧生活等 领域 方面的综合解决方案 。 图 3:智慧城市产业链 资料来源: 互联网公开资料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国际 发展 经验 揭示智慧城市建设大潮流 世界 各国正在积极运用 现代 信息技术 进行 前所未有 的 智慧城 市建设,据统计,全球已经启动 的 智慧城市已达1000 多个 ,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20%。当前 , 各国 对 城市宜居、生态环境、社会 服务等城市发展领域的关注日益加强,不断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技术导向型向应用驱动型转变, 信息化 与城市化的进一步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环境的 发展 趋势。 设备 制造、 安装、 管理 信息 传输 建设 、 软件平台开发 、 云计算服务 网络 服务运营 用户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3 RESEARCH.CSC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表 1: 国际典型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国家 规划 /政策 建设目标和重点 进展情况 美国 2009 年, IBM “智慧城市”;政府经济复苏计划建设智能电网; 商务部和能源部 第一批 智能 电网的行业标准。 2010 年,联邦通信委员会公布未来 10 年美国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 智能电网:建设新一代智能电网,以降低用户能源开支,实现能源独立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基础设施:到 2020 年以前,让 1亿户美国家庭互联网传输的平均速度从现在的每秒 4 兆提高到每秒 100 兆 2008 年 ,博尔德市 成为美国第一座全集成智能电网城市,并充当技术试验平台 。2009 年,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公布了智能电网标准化框架 1.0 版本;迪比克市与 IBM 共同宣布,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欧盟 2005 年 , “ i2010”战 略。 2009 年 ,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创新战略、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2010 年,欧洲 2020 战略、 欧洲数字化议程。 2012 年,启动智慧城市和社区的欧洲创新伙伴关系 发展最新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造新的媒体内容;关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以及 ICT 服务 瑞典斯德哥尔摩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交通拥堵降低了 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 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 8% 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 40,被欧盟委员会评为首个“欧洲绿色首都” 日本 继“ e-Japan”、“ u-Japan”之后 ,在2009 年推出“ i-Japan( 智慧日本 )战略 2015” 关注智慧政府、智慧医疗,要点是大力发展电子政府和电子地方自治体,推动医疗、健康和教育的电子化,设置“电子政务”,“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三大核心领域 2010 年以来,成功完成了追赶世界 IT 先进国家的赶超任务;东京电子病历系统基本普及,医疗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诊疗过程的数字化、无纸化和无胶片化 韩国 2004 年, 韩 国 信 息 通 信 部“ U-Korea”; 2006 年启动了以首尔为代表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U-City 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 ICT 强国; 2009 年,韩国仁川市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 打造 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 新加坡 2006 年, iN2015 计划 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全球化的城市 2010 年, 资讯通信产业总值 703.9 亿新币,较 2009 年增长了 12.2%; 资讯通信产业的从业人员 141300 人,较 2006 年增长了约 18% 资料来源: 2016-2020 年中国智慧城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我国 的智慧城市建 设中蕴藏万亿市场空间 政策利好 催动智慧城市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推进城市向着 低碳 、绿色、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自 2009 年智慧城市概念兴起至今,我国高度重视对智慧城市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的探索和推进,一系列顶层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智慧城市及与之密不可分的互联网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4 RESEARCH.CSC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table_page 电力、煤气和水等公用事业 表 2: 智慧 城市 主要 政策 文件 时间 出台部委 和单位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2012.01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 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 2011 2015 年 )的通知 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到智慧城市,指出要推进物联网在智慧城市、环保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012.11 住建部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办法阐释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评审、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等方面的细则 2012.11 住建部 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 共 4 项一级指标, 11 项二级指标, 57 项三级指标。涉及到城镇化发展的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智慧管理与服务及智慧产业与经济,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 2013.08 国务院 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