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一“碳”究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宏观专题 】 一“碳”究竟 碳中和入门核心词典 &迈开 碳中和的脚步系列三 前言: 本篇报告整理碳中和相关的核心词,以帮助投资者对相关概念、术语有更好的 理解。碳中和源于应对气候变暖需要,我们从气候相关问题开始,进而逐步过 渡到碳排放、能源消耗、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一共是 40 个小知识。 一、气候变化相关词汇 我们梳理的知识点包括: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协 定书、巴黎协定、气候雄心峰会、 1.5温升目标 /2温升目标、温度 过冲。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巴黎协定: 2015 年 12 月,联合国通过巴黎协 定,以应对 2020 年以后的全球气候变化。 (注: 2020 年以前的约束由京 都 议定书予以规定)。巴黎协定要求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 2 之内(相比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之内。并且, 为了达到气温升幅目标,巴黎协定要求缔约方尽快达 到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并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二、碳排放相关词汇 我们梳理的知识点包括:碳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碳排放、 碳足迹、碳预算总量、碳达峰、碳中和 /净零排放 /净零碳排放 /气候中和、负 排放 /净负排放、汇 /碳汇、固碳 /碳固定、森林蓄积量。 值得关注的是碳达峰与碳中和。 据 WRI 数据显示 ,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等 33 个国家在 2000 年以前就已经达峰, 其中英国于 1991 年达峰。 20 个国家于 2001-2020 年间达峰,其中美国于 2007 年达峰。 2030 年前,全球预计包括中 国在内有 57 个国家能达峰。 从全球对碳中和的承诺时间看 , 132 个国家中, 瑞典、冰岛、芬兰等 8 个国家将于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 英国、美国、日本、 法国等 121 个国家将于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巴西等 3 个 国家将于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三、能源相关词汇 我们梳理的知识点包括:能耗 /能耗强度、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 /新能源、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 源。 值得关注的是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能耗总量和 强度“双控”行动,要求到 2020 年单位 GDP 能耗比 2015 年降低 15%,能源 消费总量控制在 50 亿吨标准煤以内。十四五时间,要求能耗强度下降 13.5%。 四、低碳技术相关词汇 我们梳理的知识点包括:低碳技术、零碳电力、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氢还原法、 二氧化碳移除 /温室气体移除。 低碳技术可分为 3 个类型 :第一类是减碳技术, 是指高能耗、高排放 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 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如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 CCS)。 五、绿色金融相关词汇 我们梳理的知识点包括: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碳中 和债、绿色信贷、用能权 /碳排放权、能源税 /碳税、碳交易、碳定价。 值得关注的是碳价: 据央行研究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加快发展,尽管全球 碳价不断上涨,但仍低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的价格。截至 2020 年 3 月末,全球碳价近一半低于 10 美元 /吨,仅不到 5的碳价与实现巴黎协定 的目标一致(目标:到 2020 年达到 40-80 美元 /吨二氧化碳当量, 2030 年达到 50-100 美元 /吨二氧化碳当量)。 风险提示: 碳中和进度超预期。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 010-66500918 邮箱: 执业编号: S0360518090001 证券分析师:陆银波 电话: 010-66500987 邮箱: 执业编号: S0360519100003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宏观】迈开碳中和的脚步:各省最新政 策梳理 2021-03-01 【华创宏观】碳中和对制造业投资影响初探 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 2 2021-03-04 【华创宏观】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演化与溢 出效应 全球央行双周志第 24 期 2021-03-14 【华创宏观】 1.9 万亿救济计划落地,钱会花在 哪? 2021-03-14 【华创宏观】中国经济聚哪儿? 大国国情 系列一 2021-03-15 华创证券研究所 宏观研究 宏观专题 2021 年 03 月 19 日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投资 主题 报告亮点 市场对碳中和的讨论如火如荼,但对于资本市场的多数投资者而言,碳中和本 身是个相对陌生又宏大的词汇,涉及的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国际公约、降低碳 排放、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我们本篇报告 从小处入手,将这些常见的词汇给予通俗的解释。以备投资者随时查阅,作词 典之用。 报告逻辑 碳中和源于应对气候变暖需要,我们从气候相关问题开始,进而逐步过渡到碳 排放、能源消耗、低碳技术、绿色金融等,一共是 40 个小知识。每一个知识 点,我们尽可能呈现最通俗的解释,并梳理当下的一些现状,以使投资者得到 更好的理解。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3 目 录 一、气候变化相关词汇 . 7 1、 气候变暖 . 7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8 3、 京都议定书 . 9 4、 巴黎协定 . 9 5、 气候雄心峰会 . 10 6、 1.5 温升目标 /2 温升目标 . 11 7、 温度过冲 . 11 二、 碳排放相关词汇 . 12 8、 碳 /二氧化碳 . 12 9、 二氧化碳当量 . 1312 10、 温室气体 . 13 11、 碳排放 . 14 12、 碳足迹 . 15 13、 碳预算总量 . 16 14、 碳达峰 . 16 15、 碳中和 /净零排放 /净零碳排放 /气候中和 . 18 16、 负排放 /净负排放 . 20 17、 汇 碳汇 . 20 18、 固碳 碳固定 . 2120 19、 森林蓄积量 . 2120 三、 能源相关词汇 . 21 20、 能耗 /能耗强度 . 21 21、 高耗能行业 . 2322 22、 能源 消费双控制度 . 23 23、 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 /新能源 . 2423 24、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 24 25、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 25 四、 低碳技术相关词汇 . 26 26、 低碳技术 . 26 27、 零碳电力 . 26 28、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 27 29、 氢还原法 . 28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4 30、 二氧化碳移除( 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 /温室气体移除 (Greenhouse gas removal, GGR) . 28 五、 碳金融相关词汇 . 29 31、 低碳经济 . 29 32、 绿色建筑 . 29 33、 绿色金融 . 30 34、 绿色债券 . 30 35、 碳中和债 . 31 36、 绿色信贷 . 32 37、 用能权 /碳排放权 . 33 38、 能源税 /碳税 . 33 39、 碳交易 . 34 40、 碳定价 . 35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5 图表目录 图表 1 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 7 图表 2 因气候变暖导致粮食减产等风险加大, 低收入国家受到更大风险 . 8 图表 3 公约主要内容 . 8 图表 4 2030 年,我国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非化石能源等指标均有进一步改善 . 10 图表 5 1.5 温升目标大事记 . 11 图表 6 实现 1.5C 温升, 得 2050 稍后进入净零排放 . 11 图表 7 温度过冲允许 升温暂时超过 1.5 . 1211 图表 8 碳循环 . 12 图表 9 不同时间跨度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 . 13 图表 10 中、美两国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 35% . 1413 图表 11 二氧化碳贡献全球辐射强迫增加的 66% . 1413 图表 12 我 国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 . 14 图表 13 能源活动是我国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来源 . 14 图表 1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 102 亿吨 . 1514 图表 15 近五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放缓 . 1514 图表 16 能源部门碳排放占比高达 73.2% . 15 图表 17 不同交通工具每 1000km 所产生的碳排放 . 16 图表 18 城镇、农村衣食住行产生的碳排放 . 16 图表 19 中国承诺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 17 图表 20 73 个省市进行低碳试点 . 17 图表 21 第三批试点中,大部分城市计划于 2025 年左右达峰 . 1817 图表 22 “碳中和 ”不同表述的核心意义略有不同 . 1918 图表 23 中国承诺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 2019 图表 24 2019 年中国森林面积处于全球较高水平 . 21 图表 25 中国 森林蓄积量超过 175 亿立方米 . 21 图表 26 中国 是能源消耗大国 . 22 图表 27 工业能源消耗占比最高 . 22 图表 28 各省能耗占比 . 22 图表 29 各省单位 GDP 能耗 . 22 图表 30 2018 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能源消耗总量 49.4% . 23 图表 31 按照形成机理分为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 . 24 图表 32 2019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耗增长 1.3% . 25 图表 33 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耗以煤和石油为主 . 25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6 图表 34 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和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的范围互有交叉 . 25 图表 35 中国发电二氧化碳排放指数高达 356 . 27 图表 36 2019 年, 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 占比上升至 42% . 27 图表 37 CCS 将 CO2 打入深层地底或海底 . 27 图表 38 2020 年, 全球共 65 台 CCS 设施 . 27 图表 39 碳价的高低也决定了氢能利用的经济性 . 28 图表 40 中国能源供应中煤炭占 62% . 29 图表 41 美国能源供应中煤炭占 13% . 29 图表 42 2015 年 9 月,中国首次明确提出要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 . 30 图表 43 中国绿色债券总发行金额占全球 20% . 31 图表 44 绿 色债券 所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交通和能源 . 31 图表 45 截至 2021 年 3 月 1 日,碳中和债发行规模达 200 亿元 . 31 图表 46 70%以上的绿色信贷用于支持节能环保 . 32 图表 47 绿色信贷节能减排量达 4.9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32 图表 48 碳税税率较高的国家交通部门排放强度更低 . 33 图表 49 碳税税率较高的国家非交通部门排放强度低 . 33 图表 50 征收碳税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日本等 29 个国家 . 34 图表 51 国内北京、上海等 8 个省市以及全球其他国家的碳定价 . 36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7 一、气候变化相关词汇 1、 气候变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将气候变 暖定义为:相对于 1850-1900 年(工业化前),全球近 30 年期间平均地表温度和海表温 度的增加。 自 1850 年来,全球的平均气温不断增加,尤其是 1975 年后,气温增长加速。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 2020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高出约 1.2 摄氏度。 出现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焚烧森林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及其他空气污染物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 IPCC气候变化 2014 综合报告指出, 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包括与气候相关的危害(例 如:海平面上升、极端高温、可用水减少等)以及人类与自然系统适应力风险(例如: 粮食减产和虫媒疾病传播等) 。且报告中还指出,因为气候变化会加剧热浪和火灾风险、 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风险、导致脆弱人口的工作能力丧失、劳动效率降低、贫困地区营 养不良,因此对低收入国家的影响更大。 图表 1 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资料来源: IPCC 2019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华创证券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8 图表 2 因气候变暖导致粮食减产等风险加大, 低收入国家受到更大风险 资料来源: IPCC 2019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 年 6 月 4 日,各国政府首脑参加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生效。截至 2016 年 6 月底,公约共有 197 个缔约方。我国于 1992 年 11 月 7 日经全国人大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 1993 年 1 月 5 日将批准书交存联 合国秘书长处。 公约自 1994 年 3 月 21 日起对中国生效。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 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 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 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公约 要求美国、英国等 41 个国家(主 要是发达经济体)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美国、英国等 24 个国家(主要 是经合组织成员)向发展 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减排义务。 公约最终目标是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 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 续地进行。 图表 3 公约主要内容 国家 类型 责任义务 澳大利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克罗地 亚、捷克、丹麦、欧盟、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 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 卢森堡、摩纳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 俄罗斯、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 克兰、英国、美国( 41 个) 发达国家缔约方 和其他缔约方 限制人为的温室 气体排放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9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欧盟、芬兰、法国、德 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新西兰、 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 24 个) 主要是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成员 承担为发展中国 家提供资金、技 术援助等的义务 资料来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华创证券 3、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 (以下简称议定书) 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文件。 1997 年 12 月, 149 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会议( COP3), 制定了议定书,议定书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生效。截至 2016 年 6 月底,议定 书共有 192 个缔约方。我国于 1998 年 5 月 29 日签署并于 2002 年 8 月 30 日核准议 定书, 议定书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起对中国生效。 议定书历经两次承诺期(涵盖 2008-2020 年的减排约束, 2020 年以后的约束转由巴 黎协议明确) :第一承诺期规定了在 2008 年至 2012 年内,缔约方(包括发达国家和 经济转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要在 1990 年水平基础上减少 5.2;第二承诺期于 2012 年 12 月 8 日多哈气候变化会议上确立,参会方欧盟 27 个成员国(不包括 2013 年 7 月 1 入 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澳大利亚、挪威、瑞士、乌克兰等 37 个发达国家缔约方参加, 要求在 2013 年至 2020 年内将温室气体的全部排放量从 1990 年水平至少减少 18%。 议定书并未强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明确的减排义务。 但我国依然主动制定减排目 标。 据外交部官网报道, 2009 年 11 月 26 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对外 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2020 年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45。 2020 年 12 月 12 日,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宣布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 2019 年 11 月 27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19 年度报告 ,“经初步核算, 2018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4.0%,比 2005 年累计下降 45.8%,相当于减排 52.6 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 费总量比重达到 14.3%。“ 这个数字已经提前实现了 2020 年碳排 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 45%的承诺。” 4、 巴黎协定 2015 年 12 月 12 日,联合国气候峰会中通过了巴黎协定,该项协定是由联合国 195 个成员国(包括观察员巴勒斯坦国及圣座)制定。 自此,巴黎协定取代京都协定, 以应对 2020 年以后的全球气候变化。 2016 年 4 月 22 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 习近平主席特使在巴黎协定上签字。目前,共有 197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巴黎协定。 根据巴黎协定内容:巴黎协定第二条要求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低于 2 之内(相比于工业革命前水平),并努力将气温 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之内。 并且,为了达到气温升幅目标, 巴黎协定第四条要求缔约方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 峰值,并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据新华网, 2017 年 6 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称该协定给美国 带来“苛刻的财政和经济负担”, 2020 年 11 月 4 日,美国正式退出该协定。但是, 2021 年 1 月 20 日,拜登就任总统首日就签署行政令并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0 5、 气候雄心峰会 2020 年 12 月 12 日,联合国召集下,包括中国在内的 70 多个国家共同参加 2020 气候雄 心峰会(自 2015 年巴黎协定签订起,几乎每年联合国均会召开气候行动峰会,包括 2016 年华盛顿气候行动峰会、 2018 年旧金山气候行动峰会以及 2019 年纽约气候行动峰 会)。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上表示,巴黎协定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然而,各方却未能付出足够的行动将协定加以落实。 因此,此次气候雄 心峰会检阅了各国履行巴黎协定的成果,督促与会国家制定新的长远规划。会上,英国 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使排放水平比 1990年下降 68%,而欧盟则承诺在同期内减排 5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 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 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今年 9 月,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 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 中和。在此,我愿进一步宣布: 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 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 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 未来十年单位 GDP 碳排放下降幅度多大? 2020 年 12 月 21 日,国新办 发布新时代的 中国能源发展,中国 2019 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降低 48.1%。根据 2020 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年比 2019 年减排下降 1%。 十四五期间目标是下降 18%, 与十三五目标一致。这意味着 2026 年 -2030 年减排也需要下降 18%左右,才能完成 2030 年比 2005 年碳减排下降 65%以上。 图表 4 2030 年,我国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非化石能源等指标均有进一步改善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 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 新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 2020), Wind, 新华网我国今年将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华创证券 ; 注: CO2/GDP 中 2005 年、 2010 年和 2015 年数据来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 2016 年数据来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 2017-2020 年来源于相应年份的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5E 数据来源于新华社我国今年将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非化石能源 2005 年和 2019 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 2025E 数据来源于国家电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1 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森林积蓄量来源于 Wind,风电太阳能总装机量数据来源于中国能 源大数据报告。 6、 1.5温升目标 /2温升目标 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 2之内( 2温升 目标),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1.5之内( 1.5温升目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 1.5特别报告指明: 如果 要实现 1.5温升这个目标,全世界需要在 2050 年稍后一点时间进入净零排放,最后进 入负排放。巴黎协定还提到另外一个目标就是 2温升,那么全世界需要在 2070 年 到 2080 年之间进入净零排放。 全球升温 1.5特别报告也同时指出:相比于温度升高 1.5,温度升高 2会导致 气候变暖更加严重,所有陆地地区实质性变暖,一些地区强降雨事件增加,进而增加洪 水风险。此外,一些地区(例如地中海),升温 2将变得更为干燥。此外,冰盖和冰 川进一步融化、海平面进一步上升。 图 表 5 1.5温升目标大事记 图表 6 实现 1.5 C 温升,得 2050 稍后进入净零排放 资料来源: IPCC常见问题解答 资料来源: WRI Turning Points: Trends In Countries Reaching Peak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ver Time , 华创证券 ;注:纵轴为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7、 温度过冲 据 IPCC,温度过冲指全球升温水平暂时超过目标水平。 根据全球升温 1.5特别报告,实现 1.5温升有两条主要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将全 球温度稳定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低于 1.5的水平。第二条是大约在本世纪中叶升温超 过 1.5,持续最长几十年的时间,并在 2100 年前降回到 1.5以下。后者通常被称作“过 冲”路径。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2 图表 7 温度过冲允许 升温暂时超过 1.5 资料来源: IPCC常见问题解答, 华创证券 二、 碳排放相关词汇 8、 碳 /二氧化碳 碳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碳元素极为充沛, 且 它在地球环境下所能产生的聚合物种类 极为繁多, 例如, 二氧化碳 、甲烷等部分温室气体均包含碳元素。 中国环境报 2021 年刊登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的文章加强生物多样性保 护助力碳达峰显示: “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约为 2.1 万亿 -2.9 万亿吨、海洋中碳约为 38 万亿吨、大气中碳约为 0.76 万亿吨,化石燃料中碳约为 5 万亿吨。不同库中碳转换直接 影响着碳达峰与碳中和过程。 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是大气中的 3-4 倍,海洋碳贮量是大 气中的 50 倍以上。 ” 图表 8 碳循环 资料来源: Holli Riebeek. The Carbon Cycle,;注:图为每年陆地,大气,土壤和海洋之间的碳移动量。黄 色代表自然通量,红色代表人类产生的量,白色表示储存的碳的量。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3 9、 二氧化碳当量 根据 2009 年中国环境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基本单位,“ 人们在谈论温室 气体时,会提到二氧化碳当量。那么,什么是二氧化碳当量呢? 二氧化碳当量是指一种 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 度皆有所不同。为 了统一度量整体温室效应的结果,又因为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产生温 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规定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度量温室效应的基本单位 。 一种气体 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把这一气体的吨数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后得出的 (这种 方法可把不同温室气体的效应标准化 )。” 关于 GWP,一些细节如下: GWP 以 20 年, 100 年, 500 年来衡量, 一般以 100 年为准。 其中,二氧化碳的 GWP 值为 1,其余温室气体的 GWP 值一般远大于二氧化碳。 例如:甲烷的 GWP 是 25,意味着,减少 1 吨甲烷排放就相当于减少了 25 吨二氧化碳 排放。一氧化二 氮的 GWP 是 298,意味着,减少 1 吨一氧化二氮排放就相当于减少了 298 吨二氧化碳排放。 图表 9 不同时间跨度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 气体名称 20 年 100 年 500 年 二氧化碳 1 1 1 甲烷 72 25 7.6 一氧化氮 275 296 156 一氧化二氮 289 298 153 三氯二氟甲烷 11000 10900 5200 二氟一氯甲烷 5160 1810 549 六氟化硫 16300 22800 32600 三氟甲烷 9400 12000 10000 四氟乙烷 3300 1300 400 资料来源: IPCC, 华创证券 10、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 据京都议定书, 温 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 CO )、臭氧( O3)、氧化亚氮( N O)、甲烷( CH4)、 氢氟氯碳化物类( CFCs, HFCs, HCFCs)、全氟碳化物( PFCs)及六氟化硫( SF6) 等。 2017 年,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 49947.42MtCO2e(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11780.99MtCO2e,占全世界的 23.5%,较 1990 年来,提高了 15 个百 分点。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 WMO 温室气体公报,从全球辐射强迫增加的角度看 (注:正强迫使地球表面增暖, 负强迫则使其降温) ,自 1750 年以来所有长寿命温室气体 (注:“长寿命”是指在大气 中滞留时间长) 造成的总辐射强迫增量中, 66%来自二氧化碳, 17%来自甲烷。过去十 年,二氧化碳对辐射强迫的增量贡献进一步增加到 82。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4 图表 10 中、美两国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的 35% 图表 11 二氧化碳贡献全球辐射强迫增加的 66% 资料来源: CAIT,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世界气象组织 WMO 温室气体公报, 华创证券 11、 碳排放 碳排放中的“碳”有两个口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大部分由二氧化碳组成 (参见词条:温室气体),因此部分国家提及碳排放时,也可能是特指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 2019 年 7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 解 释,温室气体 排放 指的是 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和林业,废弃 物处理 等 五个领域 所排放的 二氧化碳( CO2),甲烷( CH4),氧化亚氮( N2O),氢 氟碳化物( HFCs),全氟化碳( PFCs)和六氟化硫( SF6) 等温室气体 , 一单位的温室 气体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 温室气体排放: 分气体种类看, 2014 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123.01 亿吨二氧化碳当 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为 83.5%。 从排放领域看,能源活动一直是我国温室气体最 大的排放来源, 2014 年,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高达 95.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温室气 体排放总量 77.8%。 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领先。 2019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 102 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28%。但是从增速来看,近五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速 度趋缓,且远低于 2005 年。 图表 12 我国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 图表 13 能源活动是我国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来源 资料来源: 中国 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 ,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中国 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 , 华创证券 0 1 0 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4 0 0 0 0 5 0 0 0 0 6 0 0 0 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 M t CO e)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全世界 中国 美国 CO2 , 66% CH4 N2O CF C11 C F C 12 其他 最长寿命温室气体对全球辐射强迫增加的贡献 ( 工业化前 - 2 0 1 7 年 ) 二氧化碳( C O2 ) 甲烷 ( C H4 ) 氧化亚氮( N2O ) 三氯氟甲烷( C F C 11 ) 二氯二氟甲烷( C F C 12 ) 其他 7 9 .6 8 2 . 6 8 3 . 5 1 2 . 6 1 0 . 7 9 . 1 6 . 2 5 . 2 5 1 . 6 1 . 5 2 .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 0 0 2 0 0 5 2 0 1 0 2 0 1 4 ( %) C O 2 C H 4 N 2 O F - g a s 62. 4 82 . 8 95. 6 8. 7 13 17 . 2 7. 9 8. 3 8. 3 1. 1 1. 3 2 - 7. 7 - 9. 9 - 11. 2 - 2 0 0 20 40 60 80 1 0 0 2 0 0 5 2 0 1 0 2 0 1 4 ( 亿吨 CO 2 eq ) 能源活动 工业生产 农业活动 废弃物处理 土地利用等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5 图表 14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 102 亿吨 图表 15 近五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放缓 资料来源: IEA,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IEA, 华创证券 12、 碳足迹 碳足迹 指由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主)。 据 Our world in Data 所提供的 2016 年全球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在能源部门、工 业品生产(注:特指水泥生产、化学品生产,除此之外的工业如钢铁放在能源部门)、 废弃物处置和农林业这四大部门中,能源部门是碳排放(为温室气体排放口径,下同) 的最大来源,占全球的 73.2。 一些细项: 1)能源部门:公路运输(占总排放量的 11.9,下同),住宅建筑( 10.9) 和商业建筑( 6.6)等。 2)工业品生产:水泥生产( 3%)以及化学品和石化产品生产 ( 2.2%)。 3)废弃物处置和农林业:畜牧业和农作物种植( 12)。土地利用,土地利 用变化和林业(例如毁林)( 6.5);此外,废弃物处置也会排放碳,例如垃圾填埋场 和废水( 3.2)。 图表 16 能源部门碳排放占比高达 73.2% 资料来源: OurworldinData, 华创 证券 根据 carbonfootprint 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器,可以测算衣食住行及不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交通工具: 对于不同种类的汽车,每 1000km 所产生的碳排放平均为 0.18 吨(不包括混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 0 0 1 1 0 1833 1841 1849 1857 1865 1873 1881 1889 1897 1905 1913 1921 1929 1937 1945 1953 1961 1969 1977 1985 1993 2001 2009 2017 (亿吨) 各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亚洲(除中国和印度) 中国 E U- 28 北美(除美国) 美国 -5 0 5 10 15 20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 %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增速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6 合动力车),高于飞机及其他类型交通工具。 衣食住行: 根据 2020 年我国城镇和农村人 均支出分项测算所得,一个城镇居民在衣食住行上一年中产生 1.8 吨左右的碳排放,而 农村居民一年产生 1.0 吨的碳排放。 图表 17 不同交通工具每 1000km 所产生的碳排放 图表 18 城镇、农村衣食住行产生的碳排放 资料来源: carbonfootprint,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carbonfootprint, 华创证券 13、 碳预算总量 据 IPCC, 碳预算总量指 从工业化前到净零 排放的时期内, 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累计排放 量预算值 。 限制全球升温的前提是保持碳排放总量低于碳预算总量。 据 IPCC全球升温 1.5特别 报告,如果未来升温限制在 1.5下,从工业化前到 2017 年底,全球已经使用了约 2200 320GtCO2 碳预算总量,而且 现在 每年以 42 3GtCO2 排放量的速度消耗预算量,使用 全球平均地表气温( GAST)可估算出, 未来 50%概率将有 580GtCO2 剩余碳预算, 66% 概率仅有 420GtCO2 剩余碳预算。从剩余碳预算看,如果要达到 1.5温升目标,那么各 国需要在能源、土地、城市和基础设施(包 括交通和建筑)和工业系统等各方面进行快 速转型。 14、 碳达峰 据新华网多省市“十四五”加码碳达峰布局,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 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 ,是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 欧美多个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 据 WRI 发布的 Turning Point: Which Coun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