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2021 年 03 月 07 日 钢铁 期待碳中和 的落实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 中性 ( 维持 ) 分析师:笃慧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0120023 Email: 分析师:郭皓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9070004 电话: 021-20315128 Email: 分析师:曹云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9070006 电话: 021-20315766 Email: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33 行业总市值 (百万元 ) 935,734.22 行业流通市值 (百万元 ) 759,471.65 Table_QuotePic 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2020.11.03 2020.04.08 2020.04.02 Table_Finance 重点公司基本状况 简称 股价 (元 ) EPS PE PB 评级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19 2020E 2021E 2022E 甬金股份 31.2 0 1.44 1.67 2.3 2.79 21.6 7 18.68 13.57 11.18 2.40 买入 久立特材 13.6 2 0.51 0.89 1.04 1.14 26.7 1 15.30 13.10 11.95 2.74 增持 永兴材料 40.2 0 0.87 0.92 1.46 1.76 46.2 1 43.70 27.53 22.84 3.93 增持 宝钢股份 7.93 0.56 0.59 0.69 0.75 14.1 6 13.44 11.49 10.57 0.98 增持 华菱钢铁 6.32 1.04 1.05 1.13 1.23 6.08 6.02 5.59 5.14 1.23 增持 备注 : 股价取 2021 年 3 月 5 日收盘价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钢铁冶炼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碳中和 可简单理解为,为 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全社会通过做二氧化碳加减法使其最终排放量为零 。 对中国而言,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 15%,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 行业, 钢铁行业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变量。 近期供给端扰动政策频现: ( 1) 工信部: 2021 年工信部会议提出 要坚决压 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 2) 唐山环保限产频现: 春节后至 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唐山地区已累计发布三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且 其中两次在 II 级响应的基础上加严管控。此外,本周二唐山市 3 月份大 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中进一步提出 3 月 10 日前关停燕山钢铁、唐 钢不锈钢、华西钢铁、荣信钢铁共 7 座 450m3 高炉 。 此外 方案 要求 对重点 涉气企业实行减排,以 1-2 月数据为基准核定排放量,总减排量不低于 45%,超过月排放总量的实施停产整治。 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 对比 : ( 1)背景不同: 2016-2018 年供给侧改革 在钢铁行业需求、产能、库存三 周 期底部,且配合地产、基建等下游需求景气上行的背景中开启。 当下行 业大环境则处于三周期高位, 钢铁最大下游建筑业依靠地产韧性 处于阶段 高位; 钢 产量持续打破记录;库存剔除疫情影响外,也处于历史高位。 ( 2)减产难度不同: 2016-2018 年 供给侧改革 淘汰 1.5 亿吨产能, 取缔 1. 4 亿吨地条钢 。 随着 吨钢盈利连续好转,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导致部分高 炉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 且在 产能置换中,存在落后 及停产产能 盘活现 象。现在在产或即将投产的高炉效率和经济性大幅提升,同时经过前几年 供给侧改革 和环保 限产后,钢厂 环保装备有所提升,且 主观 能动性和限产 应对能力也有所提升。 ( 3)节奏存在不确定: 2016-2018 年 供给侧改革时间和节奏比较明确, 实 现 过程结果双把控。此次碳达峰和碳中和意在长远,目前较为明确的时点 是 2030 年和 2060 年,部分城市将碳达峰率先提前至 2025 年,基本贯穿 整个“十四五”,具体落地方案及监管措施尚不明确,后续仍需观察。 期待碳中和在钢铁行业的具体措施 : 碳达峰和碳中和 立意甚高,利于减少 高耗能行业供应, 但 工信部提出的压缩粗钢产量目前尚待具体降产量措施 出台。短期而言,当前旺季需求复苏在即,碳中和背景下,唐山已启动 3 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但这只是区域自主出台的减排措施,全国 统筹的政策尚待明确。供需双振下产业链情绪高涨,近期钢价已先行上涨, 且行业盈利开始上行。中期基本面而言,存在两点不确定性,一是需求拐 点尚不明确,二是各地围绕碳中和后续具体落地举措及监管考核措施不明 确,但可以明确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有望提升电炉钢占比,并更利好环 保先进的钢厂。如果 2021 年粗钢产量确实得以压缩,并形成供需偏紧甚 至供需缺口局面,那对钢铁行业是实质利好,行业盈利有望整体提升。 投资建议: 从历史经验来看 3 月初属于淡季向旺季切换期,库存最后的累 积阶段,近期库存增幅与历史同期相比略显偏高,一方面当前钢产量已较 前几年再上台阶,另一方面节后运输恢复前期累积在钢厂的库存向社库转 移。节后钢价强势,现货价格已重回去年四季度高点附近,反映在全球商 品共振上行环境下市场情绪的乐观,因此价格中也隐含了对旺季的积极预 期。如果后期需求维持去年下半年的旺盛程度,则去库速度也有望高于前 几年,那么目前偏高的库存 水平不会对市场造成心理压力,否则则应该警 惕旺季低于预期的风险。唐山地区旺季减排限产导致行业供需共振,钢铁 - 2 0 . 0 0 % - 1 0 . 0 0 % 0 . 0 0 % 1 0 . 0 0 % 2 0 . 0 0 % 3 0 . 0 0 % 4 0 . 0 0 % 5 0 . 0 0 % 20-03 20-04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 21-01 21-02 钢铁 (申万 ) 沪深 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2 - 专题研究报告 股因此异动,如果唐山减排能够严格执行,配合碳中和大逻辑,或推动钢 铁板块取得阶段性相对收益,但我们认为持续性可能有限,这主要基于我 们对需求周期处于顶部区域的判断。若需求下行拐点出现,需求周期下行、 供应收缩的组合类似于 2018 年,行业盈利上行但估值缩水,股价艰难。 在需求拐点前的供需共振阶段, 仍 可以短期关注普钢类标的宝钢股份、华 菱钢铁、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南钢股份等;除此之外新材料领域可以关 注技术领先的材料类标 的永兴材料、甬金股份、云海金属、久立特材、中 信特钢等。 风险提示 : 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政策 执行节奏不确定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3 - 专题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何为碳中和? . - 4 - 钢铁冶炼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 - 4 - 近期供给端扰动政策频现 . - 4 - 碳中和与供给侧改革对比 . - 5 - 与上一轮供给侧改革的不同 . - 5 - 期待碳中和在钢铁行业的具体措施 . - 7 - 投资建议 . - 7 - 风险提示 . - 8 - 图表目录 图表 1:碳中和概念频繁提及并提出具体目标 . - 4 - 图表 2:近期唐山重污染天气应急政策整理 . - 5 - 图表 3:会员企业日均产量(单位:万吨) . - 5 - 图表 4:历年五大品种周度产量对比(单位:万吨) . - 5 - 图表 5: 2015 年行业底部时宝钢股份季度业绩 . - 6 - 图表 6: 2015 年螺纹钢价格跌破 2000 元 /吨 . - 6 - 图表 7:国内粗钢日产量及环比变化 . - 6 - 图表 8:五大品种社库历年对比(单位:万吨) . - 6 - 图表 9:过去 6 年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均值上移 . - 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4 - 专题研究报告 何为 碳中和 ? 钢铁冶炼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 碳中和 、碳达峰 定义 :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 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 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 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达峰指在某个时点,二氧化碳排 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并在之后逐步回落。对中国而言,二氧化碳排放力 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目前各省市 陆续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上海已明确 2025 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北京、 江苏、广东 等地区也明确 提出 率先 达峰 目标 。 钢铁行业是 实现 碳中和 目标的重要 变量 : 以上概念 简化来说, 为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全社会通过做 二氧化碳加减法 使其最终 排放量 为零 , 短期 而言,减法将对碳达峰 、碳中和 起到更 快更明显 的作用 。“ 2020(第二 届)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中提及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 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5%,是碳排放量最高的 制造业 行业,钢铁 冶炼环节 将 成为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 目标 的 重要载体 , 具体可通过 压缩产能产量、 提升电炉钢比例及增加环保装备等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表 1: 碳中和概念频繁提及并提出具体目标 来源: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近期 供给端扰动政策频现 工信部要求坚决压缩粗钢产量 : 2021 年工信部会议提出,要 围绕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钢铁行业作为能 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主要从四方面促进钢铁产量压减,一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二是完善相 关政策措施;三是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解决同质化 竞争严重等问题;四是坚决压缩钢铁产量。 节后 唐山 环保限产频现: 根据 上海有色网 , 春节后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 内,唐山地区已累计发布三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且其中两次在 II 级 时间 会议/ 文件 主要精神 2020/9/22 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 0 3 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 0 6 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12/12 气候雄心峰会 2 0 3 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 0 0 5 年下降6 5 % 以上,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 5 % 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 0 0 5 年增加6 0 亿立方米,风 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 2 亿千瓦以上。 2020/12/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 0 3 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 0 6 0 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 2 0 3 0 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 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 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2020/12/28 工信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坚决压缩粗钢 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 。 2021/1/26 首届气候适应峰会 中国一贯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通过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做了大 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正在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 0 3 5 ,将进一步强化 国内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提高气候风险抵御能力。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5 - 专题研究报告 响应的基础上加严管控。 在高频限产扰动下,从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 率指标来看确实有所下行,最新唐山高炉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62.32%和 76.13%,分别较节前高点下降 6.52PCT 和 4.25PCT,较 2020 年 8 月高点下降 17.39PCT 和 15.11PCT。从钢产量 指标 来看, 2 月中旬 和下旬 会员企业日均 粗钢 产量 228.24 万吨 和 231.95 万吨,产量再创历 史新高,钢联五大品种周度产量也呈现小幅上行走势。 此外,本周二 唐 山市 3 月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 中进一步提出 3 月 10 日前 关停燕山钢铁、唐钢不锈钢、华 西钢铁、荣信钢铁共 7 座 450m3 高炉, 目前仅华西钢铁两座高炉在春节前停产,其余钢厂设备还在正常运行, 后续情况仍需具体跟踪。 减排方面,方案 要求 对重点涉气企业实行减排, 以 1-2 月数据为基准核定排放量,总减排量不低于 45%,超过月排放总 量的实施停产整治。此次发布的方案目标明确,过程监控严格,考核措 施有力,市场对此预期颇高,近期行业吨钢盈利明显回升,与供应收紧 逻辑有关。 图表 2: 近期唐山重污染天气应急政策整理 来源: 上海有色网,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会员企业日均产量(单位:万吨) 图表 4: 历年 五大品种周度产量 对比(单位:万吨)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Mysteel, 中泰证券研究所 碳中和与 供给侧 改革对比 与 上一轮 供给侧改革的不同 背景不同 : 2015 年 钢铁 行业 基本面 处于绝对底部,螺纹钢价格 一度跌破 2000 元关口, 2015Q3 行业龙头宝钢股份亦开始出现亏损 , 2015 年全 年归母净利依然为负 , 行业景气度和盈利情况非常低迷, 不乏钢厂资金 日期 政策 执行时间 具体内容 2 月2 2 日 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I I 级应急响应的通知 2 月2 3 日0 时- 自2 0 2 1 年2 月2 3 日0 时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I I 级应急响应,解 除时间另行通知。 2 月2 3 日 再一次加大重污染天气减排力度的通知 2 月2 4 日0 时- 3 月1 日8 时 在执行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I I 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减排措 施基础上,自2 月2 4 日0 时至3 月1 日8 时采取进一步减排措施。 3 月2 日 进一步加大重污染天气减排力度的通知 3 月2 日2 0 时- 3 月5 日8 时 在执行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I I 级应急响应的通知减排措 施基础上,自3 月2 日2 0 时至5 日8 时采取加严减排措施。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J a n - 1 5 O c t - 1 5 J u l - 1 6 A p r - 1 7 J a n - 1 8 O c t - 1 8 J u l - 1 9 A p r - 2 0 J a n - 2 1 会员企业日均产量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1100 115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6 - 专题研究报告 流断裂而主动停产,即使在产钢厂原料、产成品库存也处于极低水平。 2016-2018 年供给侧改革是在钢铁行业需求、产能、库存三周期底部, 且 配合汽车、地产、基建等下游 需求 景气上行 的背景中开启 。而当下行 业大环境则处于三周期高位,需求方面, 钢铁最大下游建筑业依靠地产 韧性仍处于阶段高位;产量持续打破记录, 2020 年粗钢产量突破 10 亿 吨,同比增 5.2%;库存剔除 2020 年疫情影响外,也处于历史高位。 图表 5: 2015 年行业底部时 宝钢股份 季度业绩 图表 6: 2015 年螺纹钢价格跌破 2000 元 /吨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国内粗钢日产量及环比变化 图表 8: 五大品种社库 历年对比(单位:万吨)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Mysteel,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9: 过去 6 年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均值上移 - 2 0 0 0 - 1 0 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 0 1 3 Q 1 2 0 1 3 Q 2 2 0 1 3 Q 3 2 0 1 3 Q 4 2 0 1 4 Q 1 2 0 1 4 Q 2 2 0 1 4 Q 3 2 0 1 4 Q 3 2 0 1 5 Q 1 2 0 1 5 Q 2 2 0 1 5 Q 3 2 0 1 5 Q 4 2 0 1 6 Q 1 2 0 1 6 Q 2 2 0 1 6 Q 3 2 0 1 6 Q 4 2 0 1 7 Q 1 2 0 1 7 Q 2 2 0 1 7 Q 3 2 0 1 7 Q 4 2 0 1 8 Q 1 2 0 1 8 Q 2 2 0 1 8 Q 3 2 0 1 8 Q 4 2 0 1 9 Q 1 2 0 1 9 Q 2 2 0 1 9 Q 3 2 0 1 9 Q 4 2 0 2 0 Q 1 2 0 2 0 Q 2 2 0 2 0 Q 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J a n - 1 5 N o v - 1 5 S e p - 1 6 J u l - 1 7 M a y - 1 8 M a r - 1 9 J a n - 2 0 N o v - 2 0 上海 20 MM 北京 20 MM - 1 0 % - 5 % 0% 5% 10% 15% 2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J a n - 1 6 J u l - 1 6 J a n - 1 7 J u l - 1 7 J a n - 1 8 J u l - 1 8 J a n - 1 9 J u l - 1 9 J a n - 2 0 J u l - 2 0 粗钢日产量(万吨) 粗钢日产量环比 600 1100 1600 2100 2600 310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2001 - 2005 增速均值: 25% 2006 - 2009 增速均值: 1 6 . 4 % 2010 - 2015 增速均值: 5 . 5 % 2016 - 2019 增速均值: 7 . 9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7 - 专题研究报告 来源: Wind, 中泰证券研究所 减产难度 不同: 2016-2018 年 钢铁行业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 1.5 亿吨产 能, 取缔 1.4 亿吨地条钢 ,整体超额并提前完成目标。上一轮供给侧 改 革 后,行业景气度上行,吨钢盈利连续三年 好转 , 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 导致部分高炉产能利用率超过 100%,实际钢产量连续上行。此外,在 后续的产能置换及僵尸产能指标拍卖中,存在落后产能及 停产 指标盘活 现象。因此,现在在产或即将投产的高炉 实际效率和经济性大幅提升, 在此基础上减产难度较上一轮更大,但若能真正贯彻执行,对供给端的 利好 影响 也更大。 但同时也要考虑到的是,经过前几年供给侧改革 和采 暖季错峰限产后,钢厂尤其上市公司环保装备有所提升,钢厂的主观 能 动性和限产应对能力也有所提升。 节奏存在不确定: 上一轮供给侧 改革 时间和节奏比较明确, 2016-2018 年三年淘汰产能明确,且每一年淘汰产能明确,过程结果双把控。此次 碳达峰和碳中和意在长远, 目前较为明确的时点是 2030 年和 2060 年, 部分城市将碳达峰率先提前至 2025 年 ,基本贯穿整个“十四五”,具体 落地方案及监管措施尚不明确,后续仍需观察。 期待 碳中和 在钢铁行业的具体措施 结论: 碳 达峰和碳中和立意甚高,利于减少高耗能行业供应 , 但 工信部 提出的压缩粗钢产量目前尚待具体降产量措施出台 。短期而言,当前 旺 季需求复苏在即,碳中和背景下,唐山已 启动 3 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 坚方案, 但这只是区域自主出台的减排措施,全国统筹的政策尚待明确。 供需双振下产业链情绪高涨,近期钢价已先行上涨,且行业盈利开始上 行,高库存压力也 暂不构成隐患 。 中 期 基本面 而言,存在两点不确定性, 一是需求拐点尚不明确,二是各地围绕碳中和后续具体落地举措及监管 考核措施不明确, 但可以明确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有望提升电炉钢占 比,并更利好环保先进的钢厂。 如果 2021 年粗 钢产量确实得以压缩, 并形成供需偏紧甚至供需缺口局面,那对钢铁行业是实质 利好,行业盈 利有望 整体 提升。 投资 建议 投资策略: 从历史经验来看 3 月 初 属 于 淡季 向旺季切换期 , 库存 最后的 累积阶段, 近期库存增幅 与历史同期相比略显偏高,一方面当前钢产量 已较前几年再上台阶,另一方面节后运输恢复前期累积在钢厂的库存向 社库转移。节后钢价强势,现货价格已重回去年四季度高点附近,反映 在全球商品共振上行环境下市场情绪的乐观,因此价格中也隐含了对旺 季的积极预期。如果后期需求维持去年下半年的旺盛程度,则去库速度 也有望高于前几年,那么目前偏高的库存水平不会对市场造成心理压力, 否则则应该警惕旺季低于预期的风险。 唐山地区 旺季减排限产导致行业 供需共振,钢铁股因此异动,如果唐山减排能够严格执行,配合碳中和 大 逻辑,或推动钢铁板块取得阶段性相对收益,但我们认为持续性可能 有限,这主要基于我们对需求周期处于顶部区域的判断。若需求下行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8 - 专题研究报告 点出现,需求周期下行、供应收缩的组合类似于 2018 年,行业盈利上 行但估值缩水,股价艰难。在 需求拐点前的 供需共振阶段,可以 短期 关 注普钢类标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南钢股份等; 除此之外新材料领域可以关注技术领先的材料类标的永兴材料、甬金股 份、云海金属、久立特材、中信特钢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政策执行节奏 不确定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9 - 专题研究报告 投资评级说明 : 评级 说明 股票评级 买入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 涨幅 在 15%以上 增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 涨幅 在 5%15%之间 持有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 涨幅 在 -10%+5%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相对同期基准指数 跌幅 在 10%以上 行业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对同期基准指数 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对同期基准指数 涨幅在 -10%+10%之间 减持 预期未来 612 个月内 对同期基准指数 跌幅在 10%以上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 中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 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 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 重要声明: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 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 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本公司对 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 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报告所载的 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 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 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 负任何责任。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 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 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发布之前已经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 本报告版权归“ 中泰 证券 股份 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 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 中泰 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 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