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 发力碳中和,奔向智能化 2021 年中期策略报告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04 月 26 日 Table_FirstAuthor 罗政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0030002 联系电话:+86 61678586 邮 箱: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2 证券研究 报告 行业 研究 Table_ReportType 策略深度 报告 Table_Author 罗政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0030002 联系电话:+86 61678586 邮 箱: 刘崇武 机械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0100001 邮 箱: 刘卓 机械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19090002 邮 箱: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9号院1号楼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发 力 碳中 和 ,奔 向 智能 化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05月07日 Table_Summary 一、工业智能化主线 制造业持续高景气,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旺盛。从宏观 、中观以及微观 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处于较高景气状态,自动化设备需求旺盛。宏 观层面: 2021年 3月,制造业 PMI为 51.9%,一季度以来均保持在 50% 以上。2021年 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79倍,比 2019 年 1-2月份增长 72.1%。工业企业利润提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持 续高位;中观层面:2021年 3月份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达到 80.8%,相 比 2019年 3月增速达到 141.5%,日本机器人订单同比也在持续回暖; 同时,金属切削机床 、叉车等销量在 2021年一季度同样保持高速增长; 微观层面:ABB、发那科、安川等在中国地区的订单逐季度改善,埃斯顿 等工业机器人企业一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 海天精工等机床企业以及伊之 密等注塑机企业均保持收入利润高增。 国产自动化企业快速崛起,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等 工业发达国家较早进入了电气时代以及自动化时代, 在自动化设备领域领 先全球,西门子 、 ABB 、发那科等在全球以及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均占据 主导地位。如工业机器人,外资在我国市占率达到 70%左右;如 PLC, 外资在我国占比超过 85%,西门子市占率就达到 40%;变频器 、伺服电 机以及高端自动化仪表等外资品牌在我国的市占率均超过 50%,未来国 产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 目前, 我国已经崛起了部分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 如埃斯顿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经逐步开启进口替代; 汇川技术在工控产品 方面也具备和国外龙头正面交锋的实力。随着自动化产品国产化了的提 升,国产自动化细分龙头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 工业数字化成大势所趋,国内外自动化龙头均朝智能化 、数字化转型。 ABB 发展历程: (1) 1988年-1998 年, 重点发展电力电气业务; (2) 1998 年-2008 年,重点发展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成为了全球工业机器人的龙 头之一; (3)2008年至今,专注于全球数字化工业市场,提出 Industrial IT 战略。西门子发展历程: (1)成立初至 20世纪 60 年代,重点发展电 气电力业务,并在 1939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气工程公司; (2)20 世纪 60 年代至 2010 年,进军工业自动化市场,并大力发展数控系统、 电子信息业务; (3)2010年至今,全面转向数字化工业市场布局。在工 业 4.0背景下,ABB、西门子都在朝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国埃斯 顿、埃夫特 、汇川技术 、川仪股份等自动化企业也在朝数字化方向发展, 这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碳中和主线 光伏大赛道方兴未艾, 技术迭代驱动设备高增长。 平价时代的到来叠加 双 碳 目标,光伏将是未来 10-30年的高确定性大赛道。光伏技术迭代加快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3 产能仍然呈现结构性紧缺,光伏设备亦处于增长周期。 2013-2019年全球 光伏设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 19%。我们预计未来 5年受益全球光伏 装机量稳增以及技术迭代升级,光伏设备行业规模还将实现持续高增。我 们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光伏设备市场规模将约 700亿, 其中组件设备市场 规模达 80亿,电池片设备市场规模达 257 亿,硅片设备市场规模达 159 亿,硅料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 206亿。 锂电受益全球电动化趋势,设备需求有望高增。锂电设备仍然受益于强 逻辑,全球电动化大趋势驱动电池厂商保持高 capex 进度。国内来看, 补贴政策退坡下约束政策持续走强,驱动锂电需求持续扩容。国外来看, 欧洲引领电动化大潮, 2020 年启动碳排考核政策,多国制定禁燃时间表, 全球知名车企纷纷制定明确的电动化战略。 根据全球主要电池厂商目前的 产能规划,到 2025 年预计主要企业的产能达到 1771GWh,2020-2025 年产能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26.31%。不考虑设备更新需求,按照单位设备 投资额从 2 亿元降至 1.8亿元进行估算,2020 年锂电设备新增需求市场 规模约 464 亿,2025年达到 664 亿左右。 氢能源高举“双碳”旗帜发展驶入快车道。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下,能源 结构转型提至战略新高度,政策驱动氢能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政府工作 报告中提到, 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 科学编制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支持氢能规模化应用和装备发展。今 年以来有较多地方政府在十四五规划文件中提及氢能产业规划, 部分单独 发布氢能产业规划,为未来氢能产业建设给予明确指指引。我国处于氢能 产业发展初期,政策驱动成本有望长期下行。此外,氢能设备整体进口依 赖度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大。 核电重启高增通道,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认为政府对核电的态度 在发生积极转变,核电作为低碳发电方式,将成为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的重要助力。2019年重启审批。 2021 年时隔三年后,政府工作报告 再次提及核电,明确表示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 发展核电。我国核电虽然起步晚,但技术进步迅速,目前我国核电产业竞 争力已经处于国际前列。 我国目前核能发电占比明显低于全球主要核电国 家,甚至与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未来提升空间较大。此外,根据 顶层指引测算核电装机需求空间较大,同时也有较为清晰的降本路径,支 撑需求空间进一步扩容。 投资评级: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风险因素:制造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政 策变动风险,新能源产业链扩产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疫 情反复风险等。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4 目 录 工业智能化:深度自动化持续演绎,智能化需求迎来爆发 . 7 制造业高景气延续,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旺盛.7 国产品牌快速崛起,进口替代乃大势所趋 . 13 自动化深度演绎,数字化大势所趋 . 18 碳中和:光伏锂电齐头并进,氢能核电迎风而起 . 29 光伏大赛道方兴未艾,技术迭代驱动设备高增长 . 29 锂电受益全球电动化趋势,设备需求有望高增. 36 氢能源高举“双碳”旗帜发展驶入快车道 . 42 核电重启高增通道,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54 风险因素 . 63 表 目 录 表 1:工业自动化设备企业业绩 . 13 表 2:ABB剥离无线电、铁路业务等 . 19 表 3:1988年至 1997年 ABB并购事项 . 20 表 4:1991年至 2010年 ABB并购事项 . 20 表 5:2014年至 2018年 ABB剥离电网配电业务 . 21 表 6:2010年至 2018年 ABB并购事项 . 21 表 7:西门子电报业务发展 . 22 表 8:西门子电气业务发展 . 22 表 9:西门子数控系统发展 . 23 表 11:西门子通讯业务整合 . 23 表 12:西门子数字化并购历程 . 25 表 13:杰克股份数字化布局 . 26 表 14:国内企业智能化 、数字化布局 . 28 表 15:光伏电池片龙头厂商产能规划 . 31 表 16:隆基股份 2019年以来扩产计划汇总 . 31 表 17:各类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及预测趋势 . 33 表 18:HJT量产效率进展情况 . 33 表 19:全球光伏设备市场规模测算 . 35 表 20:光伏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 36 表 21:国内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 37 表 22:造车新势力 2021年 Q1 销量(辆) . 37 表 23:2021年 Q1 国内动力电池扩产项目汇总(21 起项目超去年全年) . 38 表 24:欧盟乘用车碳排放政策 . 39 表 25:各国燃油车禁售计划 . 39 表 26:全球各车企电动化战略 . 40 表 27:全球龙头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及设备需求空间测算 . 41 表 28:锂电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 41 表 29:各国氢能产业支持政策 . 43 表 30:地方氢能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 . 44 表 31:北京氢能产业规划 . 45 表 32:国企氢能布局情况 . 46 表 33: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预期 . 46 表 34:制氢方式比较 . 47 表 35:储氢主要技术路线 . 48 表 36: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对比 . 49 表 37:氢能降本路径及竞争力远期预期 . 49 表 38:国内外主要新能源乘用车比较 . 50 表 39: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目标和积分评价体系 . 51 表 40:2020年燃料电池领域关税下调列表 . 52 表 41: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国内主要企业 . 53 表 42:国内布局氢能产业的相关上市公司 . 54 表 43:截至目前我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汇总 . 55 表 44:习主席关于减排的重要发言 . 60 表 45:核电装机预测 . 60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5 表 46:我国能源结构预测 . 61 表 47:核电设备相关上市公司 . 63 图 目 录 图 1:工业自动化产业链 .7 图 2: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市场规模.7 图 3:OEM下游应用占比 .8 图 4: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项目型市场下游应用占比 .8 图 5:PMI变化 .9 图 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9 图 7: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9 图 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单月同比增速:制造业 .9 图 9:我国出生率 .9 图 10:中国劳动力占比 .9 图 11: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 . 10 图 12: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 . 10 图 13: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 10 图 14: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单月值 . 10 图 1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当月值 . 11 图 16:中国金属成型机床产量 . 11 图 17:我国数控机床销售额 . 11 图 18:我国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增速 . 11 图 19:我国叉车销量 . 11 图 20:叉车单月销量同比增速 . 11 图 21:部分国际自动化龙头中国地区订单 . 12 图 22:发那科及安川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 . 12 图 23: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订单同比增速 . 12 图 24:kuka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 . 12 图 25:发那科机床业务订单及同比增速 . 13 图 26:海天精工和国盛智科收入增速 . 13 图 27:我国 PLC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份额 . 14 图 28:我国 PLC市场竞争格局 . 14 图 29:信捷电气 PLC业务收入(万元)及市占率 . 14 图 30:汇川技术 PLC业务收入(万元)及市占率 . 14 图 31:我国 DCS市场规模及增速 . 15 图 32:2019年国内主要企业 DCS 市占率 . 15 图 33:中控技术 DCS市占率 . 15 图 34:我国各类型变频器市场份额占比 . 16 图 35: 2020年我国中高压变频器供应商市场份额. 16 图 36: 2020年我国低压变频器(不包含工程型)市场份额 . 17 图 37: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变化情况 . 17 图 38:我国伺服电机四大类厂商 . 17 图 39: 2016年我国伺服市场竞争格局 . 17 图 40: 2019年我国伺服市场竞争格局 . 17 图 41:中国仪器仪表进口规模 . 18 图 42:压力变送器竞争格局 . 18 图 43:我国工业机器人国内外占比 . 18 图 44: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占比 . 18 图 45:ABB发展历程 . 19 图 46:ABB铁路交通部门营收 . 19 图 47:ABB各块业务部门营业利润率 . 19 图 48:西门子工业 2.0至工业 4.0战略布局 . 22 图 49:欧司朗营收 . 24 图 50:欧司朗净利润 . 24 图 51:博西家电营收 . 24 图 52:博西家电净利润 . 24 图 53:UGS营收及增速 . 25 图 54:UGS毛利率及净利率 . 25 图 55:埃斯顿 MES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 26 图 56:埃夫特仿真软件 . 26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6 图 57:杰克能够提供数字化生产的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 . 26 图 58:杰克股份工业户联网平台 . 26 图 59:瀚川智能一站式制造运营解决方案 . 27 图 60:瀚川智能下游客户 . 27 图 61:树根互联平台框架 . 27 图 62:徐工信息平台 . 27 图 63:PAS300示意图 . 28 图 64:PAS100实物图 . 28 图 65: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GW) . 29 图 66:国内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GW) . 29 图 67:国内电池片量产转换效率 . 30 图 68:光伏地面电站不同等效利用小时数 LCOE(元/kWh) . 30 图 69:国内电池片量产转换效率 . 30 图 70:光伏投资逻辑梳理 . 32 图 71:电池市场份额变化 . 33 图 72:各主栅技术市场占比及变化趋势 . 34 图 73:全片、半片和叠瓦组件市场占比及变化趋势 . 34 图 74:各主栅技术市场占比及变化趋势 . 34 图 75:奥特维各类光伏设备出货量(台) . 34 图 76:全球光伏设备市场规模(亿元) . 35 图 77:国内纯电动汽车产量及同比 . 37 图 78:国内动力电池分月份装机量(GWh) . 37 图 79:德国电动车销量和渗透率持续提升 . 40 图 80:我国氢气年需求量(百万吨)及预测 . 42 图 81:我国燃料汽车产量 . 42 图 82:氢能产业投资逻辑梳理 . 42 图 83:中国氢能联盟主要职责 . 45 图 84:中国氢能联盟成员单位 . 45 图 85:制氢主要技术路线 . 47 图 86:天然气制氢和煤制氢成本比较 . 47 图 87:储氢主要技术路线 . 48 图 88:运氢主要技术路线 . 48 图 89: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 50 图 90:氢燃料电池构造 . 50 图 91:燃料电池成本构成 . 50 图 92:电堆成本构成 . 50 图 93:膜电极成本构成 . 50 图 94:国内氢燃料汽车年销售量(辆) . 52 图 95:氢燃料车销售量预期(万辆) . 52 图 96:燃料电池汽车发动机系统供应商分布 . 53 图 97: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套)及变化情况 . 53 图 98:核电新增机组审批进度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指引 . 54 图 99: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台) . 55 图 100: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台) . 55 图 101: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GW) . 58 图 102:我国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及发电占比 . 58 图 103: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和新开工机组数量(台) . 58 图 104:核电产业链 . 59 图 105:全球各国核能发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 . 60 图 106:2019年全球和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 60 图 107:不同省区核电标杆电价和交易电价对比 . 62 图 108:核电平准化电价与各省标杆上网电价对比(元/兆瓦时) . 62 图 109:核电平准化电价与各省交易电价(元/兆瓦时) . 62 图 110:二代+和三代核电机组建安成本比较(万元/千瓦) . 63 图 111:随建安成本变化平准化电价表现较大弹性. 63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7 上篇:工业智能化 工业智能化:深度自动化持续演绎,智能化需求迎来爆发 制造业 高景气 延续,工业自动化设备需求旺盛 工业自动化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 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工业自动化可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人力 成本、确保安全等目的。 工业自动化产品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被控制对象。工业自动化的应用核心是各类工业 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各产品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被控制对象等。控制层主要产 品 PLC、HMI、运动控制器、工业互联网、PID 调节器等;驱动层主要产品包括变频器、伺服驱动器、行业一 体化专机、步进驱动等;执行层主要产品包括伺服电机、永磁同步电机、DDR 电机(直驱电机) 、编码器、阀 门、气动或液压元件等;被控制对象包括机床、注塑机、机器人等。 工业自动化下游应用可以分为 PA 和 FA。工业自动化下游应用可以分为 PA 和 FA,PA(Process Automation)就 是过程自动化,大多数都是指石油化工、冶金电厂、水处理、医药食品等行业;FA(Factory Automation)就是 工厂自动化,大多数是指汽车、船舶、港口、包装、机械设备等行业。 图 1:工业自动化产业链 资料来源:伟创电气招股说明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 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稳步向上。随着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市 场规模整体保持波动向上的态势, 2004年至 2019年, 我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市场规模从 652亿元增长至 1865 亿元,年复合增速为 7.26%。 图 2: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工控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0 500 1000 1500 2000 中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 置制造 行业市 场规模 (亿元 ) 同比增长(%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8 OEM 市场下游主要包括:纺织机械、机床工具、塑料机械、橡胶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起重 机械、暖通空调、矿用机械、电梯、造纸机械、电子制造设备、建筑机械、交通运输工具、电源设备、医疗设备、 风电等。2019 年 OEM 下游应用市场机床工具占比最大,比重高达 21.0%;其次为电子制造设备,占整体应用 市场比重为 10.0%;风电行业占整体应用市场比重为 8.0%。 图 3:OEM下游应用占比 资料来源:工控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项目型市场下游主要包括:石化、化工、冶金、市政、公共设施、油气、建材、矿业、造纸、电力、汽车。2019 年项目型市场下游应用化工行业占比最大,比重高达 24%;其次为石化行业占整体应用市场比重为 15%;市政行 业占整体应用市场比重为 13%。 图 4: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项目型市场下游应用占比 资料来源:工控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021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保持较高景气度。2021 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依旧保持较高景气度,2021 年 3 月,制造 业 PMI 为 51.9%,一季度以来均保持在 50%以上。同时,在 2020 年较低基数上,我国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水 平,2021年 1-3 月份,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 25.4% 、52.34%和 14.1%。 机床工具 电子制造设备 风电 包装机械 纺织机械 电梯 食品机械 起重机械 暖通空调 建筑机械 塑料机械 橡胶机械 交通运输工具 医疗设备 印刷机械 矿用机械 其他 化工 市政 石化 电力 冶金 石油 汽车 公共设施 建材 造纸 矿业 其他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9 图 5:PMI变化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增强。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202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 利润开始实现同比增长,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6451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 2021 年 1 2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1140.1 亿元,同比增长 1.79 倍,比 2019 年 1 2月份增长 72.1%。由于工业企业利润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增强,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有望持续保持较高增 长。 图 7: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单月同比增速:制造业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中长期看,劳动力数量下降,自动化设备需求将持续提升。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2020 年出生的 婴儿户籍登记了 1003.5万人, 对比 2019年的数据少了 14.9%。 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占比也从 2011年的 69.8% 下降至 2019年的 65.09%。此外,制造业人员工业保持逐年增长态势,2010年至 2019 年,制造业人员工资从 3.09 万元/年增长至 7.81万元/年。随着制造业人员工资的逐步上涨,自动化设备的性价比逐步凸显。 图 9:我国出生率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10:中国劳动力占比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PMI PMI: 大型企业 PMI: 中型企业 PMI: 小型企业 -40.0% -20.0% 0.0% 20.0% 40.0% 60.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40.0%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2012-03 2012-09 2013-03 2013-09 2014-03 2014-09 2015-03 2015-09 2016-03 2016-09 2017-03 2017-09 2018-03 2018-09 2019-03 2019-09 2020-03 2020-09 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 -40.0%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40.0% 50.0% 2018-02 2018-05 2018-08 2018-11 2019-02 2019-05 2019-08 2019-11 2020-02 2020-05 2020-08 2020-11 2021-02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单月 同比增 速:制 造业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 2018 中国出生率 0% 20% 40% 60% 80% 100% 15-59 岁 0-14 岁 60 岁以上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0 图 11: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机器人需求逐步回暖。工业机器人自 2018 年下半年以来逐步进入了较为低迷的时期,至 2019 年年底需求开始 回暖,但是 2020 年一季度再次受到疫情冲击。但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制造业对工厂自动化的重视程度有 所提升,同时我国率先从疫情中走出来,承接了较多国外的订单,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开始快速提升。 2020年,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 17.15万台,同比增速达到 14.78%。 图 12: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13: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持续回暖。中国是日本发那科 、安川 、川崎等机器人龙头的主要销售地区,因此日本机器人 订单也能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国机器人需求。2020年下半年以来,日本机器人订单开始回暖,2020 年四季度,日 本机器人单月订单同比增速均在 20%以上,2021年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图 14: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单月值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制造业回暖,金属切削机床需求旺盛。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回暖,金属切削机床需求在 20 年中下旬开始呈现较快 增长态势, 2020年四月至今,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2021年 3月,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6万台, 同比增长 42.9%;202 年 1-2 月,金属成型机床产量为 2.8万台,同比增长 47.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元) -40.0% -20.0%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6-03 2016-07 2016-11 2017-03 2017-07 2017-11 2018-03 2018-07 2018-11 2019-03 2019-07 2019-11 2020-03 2020-07 2020-11 2021-03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速 -20% 0% 20% 40% 60% 80%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台 ) yoy -60.0% -40.0% -20.0% 0.0% 20.0% 40.0% 60.0% 8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2013-01 2013-04 2013-07 2013-10 2014-01 2014-04 2014-07 2014-10 2015-01 2015-04 2015-07 2015-10 2016-01 2016-04 2016-07 2016-10 2017-01 2017-04 2017-07 2017-10 2018-01 2018-04 2018-07 2018-10 2019-01 2019-04 2019-07 2019-10 2020-01 2020-04 2020-07 2020-10 2021-01 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单月 值(百 万日元 ) yoy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1 图 1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当月值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16:中国金属成型机床产量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预计 202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高, 同比增长将达 10%。 2020年, 数控机床下游汽车行业 、 通用机械行业和 3C 电子等行业同比均实现了增长,数控机床销量也实现了较好增长。展望 2021 年,新能源汽 车销量将进一步提高,5G基站继续大规模进行建设,2021年国四标准出台,工程机械将要迎来一波换机潮,因 此 2021年应用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数控金切机床产品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增。当前国际环境背景下,国防军工、航 天航空等行业需求也将继续增大。 根据 MIR Databank 预计, 2021年中国数控金切机床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提高, 同比增长将达 10%。 图 17:我国数控机床销售额 资料来源:MIR,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18:我国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增速 资料来源:MIR,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叉车单月销量维持高景气度。 2020年, 受到国内制造业回暖需求影响以及出口增加, 我国叉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2020 年我国叉车销量达到 80.02 万台,同比增长 31.54%。从单月数据来看,下半年同比增速均维持在 40%以 上,2021年 1-2 月份同比增速均超过 100%,相比 2019年 1-2月份分别增长 62.03%和 20.18%。 图 19:我国叉车销量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20:叉车单月销量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国际自动化龙头中国地区订单持续回暖。从发那科 、ABB 以及安川等国际自动化龙头中国地区的订单情况可以 -40.0% -20.0% 0.0% 20.0% 40.0% 60.0%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2-01 2012-08 2013-03 2013-10 2014-05 2014-12 2015-07 2016-02 2016-09 2017-04 2017-11 2018-06 2019-01 2019-08 2020-03 2020-10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 当月 值(万 台) yoy 0 0.5 1 1.5 2 2.5 3 3.5 中国金属成型机床产量( 万台) -30% -20% -10% 0% 10% 2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18 2019 2020 2021E 2022E 数控机床销售额(百万元 ) yoy -40% -30% -20% -10% 0% 10% 20% 30% 2019 年 2020 年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叉车销量(万台) -100.0% -50.0% 0.0% 50.0% 100.0% 150.0% 2013-01 2013-08 2014-03 2014-10 2015-05 2015-12 2016-07 2017-02 2017-09 2018-04 2018-11 2019-06 2020-01 2020-08 叉车单月销量同比增速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2 看出, 中国地区自动化需求在持续回暖。 发那科 2020年 Q1、 Q2、 Q3、 Q4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 6.49%、 60.63%、 124.19%和 166.96%。 ABB 2020年 Q1、 Q2、 Q3、 Q4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12.24%、 -11.42%、 -0.90%和 28.02%。 安川 2020 年 Q1、Q2、Q3、Q4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15.0%、-1.0%、13.0%和 28.0%。 图 21:部分国际自动化龙头中国地区订单 资料来源:发那科年报,ABB 年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国际机器人龙头订单回暖。2020 年三季度开始,发那科 、安川 、ABB 以及库卡等国际机器人龙头的订单均开始 逐步回暖。 2020 年 Q1、 Q2、 Q3、 Q4发那科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6.33%、 -21.75%、 -8.21%和 42.15%; 安川机器人在 2020 年 Q1、Q2、Q3、Q4的订单同比增速分别为-15.0%、-18.0%、-16.0%、-2.0%,且在 2021 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速达到 23.0%。ABB和库卡在 2020年三季度后订单均开始回暖。 图 22:发那科及安川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发那科年报,ABB 年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23: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订单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 24:kuka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统计局,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国内自动化设备企业业绩维持高增长。埃斯顿发布 2021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1 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 润 3000 万至 3600 万,同比增长 104%至 145%,2021 年一季度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业务收入 较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 50%以上,工业机器人本体收入同比增长 110%左右。根据汇川技术发布的 2020年业 绩快报,2020年 Q1、Q2、Q3、Q4 营收增速分别为 40.69%、99.91%、51.39%和 37.18%。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发那科中国地区订单增速 ABB 亚非地区订单 增速 安川中国地区订单增速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发那科机器人订单同比增 速 安川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速 -30% -25% -20% -15% -10% -5% 0% 5%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ABB 机器人与离散 自动化 订单同 比增速 -35% -30% -25% -20% -15% -10% -5% 0% kuka 机器人订单同比 增速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3 表 1:工业自动化设备企业业绩 公司 业绩 埃斯顿 预计 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000万至 3600万,同比增长 104%至 145% 汇川技术 2020年 Q1、Q2、Q3、Q4营收增速分别为 40.69%、99.91%、51.39%和 37.18% 科瑞技术 预计 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 40000万元-50000万元,同比增长 105.69%-157.11%;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0 万元3500万元, 同比增长 2256.64%-2954.90%。 新时达 预计 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2100万元29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一季度公司有效订单增加,营业收入稳定增 长。 雷赛智能 预计 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 29000万元-31000万元,同比增长 73.04%-84.97%;实现归母净利润 5500万元-6500万元,同比 增长 94.78%-130.20%。 资料来源:埃斯顿公告,科瑞技术公告,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发那科机床业务订单逐季度改善。2018 年以来,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