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终稿 2020 Frost & Sullivan.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document contains highly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and is the sole property of Frost & Sullivan. No part of it may be circulated, quoted, copied or otherwise reproduced without the written approval of Frost & Sullivan. Frost & Sullivan 2020年 10月 全球及中国抗体试剂市场 独立研究报告 研究范围 研究年份 基准年份: 2019 历史年份: 2015-2018 预测年份: 2020-2024 全球及中国大陆 研究市场 地域范围 抗体试剂市场 2 3 术语和定义 临床 :医学上指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 检测试剂 :采用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原理或方法制备的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或临床检测领域的试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以 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试剂盒 :用于盛放检验试剂以及检验成分的盒子。 酶联法 : ELISA,一种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通过显色获得检测信息的免疫诊断方法。 WB: Western Blot,康为世纪最新研发的检测试剂盒,对比常规的 Western Blot间接法检测过程(封闭、一抗结合和二抗结合), 有节约实验时间、检测灵敏度高和提高系统稳定性等多种优点。 IHC: Immuno Histo 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Immuno Cyto Chemistry),是应用免疫学基本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从而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 ICC: Immunocytochemistry,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 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细胞内抗原的成分(主要是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IP: 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沉淀,是利用抗体特异性反应纯化富集目的蛋白的一种方法。 KO: Knockout,是一种使生物体的某个基因失去功能的基因技术。 FCM: Flow Cytometry,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 ChIP: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是一种可以真实、完整地反映结合在 DNA序列上的调控蛋白技术。 IF: Immunofluorescence,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 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技术。 IgG: Immunoglobulin G,是免疫球蛋白中的一种,它有 4种不同的亚类,对血源性的大多数传染性物质提供较强的免疫性,并且 是唯一一种通过胎盘对婴儿提供体液免疫的抗体,在生物医学上应用非常广泛。 4 术语和定义 Fab片段 : Antigen-binding Fragment,又叫做抗原结合片段,是抗体结构中可以与抗原结合的区域。由于 Fab同时具备了抗原结 合区和部分恒定区,使其不仅具备了单链抗体( scFv)一样的抗体 -抗原亲和力、优秀的组织穿透力等,并拥有更稳定的结构,从而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CLIA: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 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 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T细胞 : T-lymphocyte,又称 T淋巴细胞,是由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 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 杂交瘤技术: Hybridoma Techniqu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现象。他可使两个不同来源的细胞核在同一细 胞中表达功能。 PD-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程序性死亡受体 1,免疫抑制分子,通过向下调节免疫系统对人体细胞的反应,以及通 过抑制 T细胞炎症活动调节免疫系统并促进自身耐受,可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防止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 PD-L1: 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程序性死亡受体 -配体 1,是大小为 40kDa的第一型跨膜蛋白, PD-1的配体, PD-1 与 PD-L1结合后可提供抑制性信号,诱导 T细胞凋亡,抑制 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 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 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 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 B细胞杂交瘤。 5 目录 1 抗体的定义和分类 P6 2 抗体的应用场景 P12 3 全球抗体试剂市场发展阶段分析 P15 4 中国抗体试剂行业产业链分析 P17 5 抗体采购使用的区分及需要的技术指导 P20 6 全球及中国抗体试剂市场规模及未来预测 P21 7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P23 8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P30 9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P31 6 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一类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抗体是一类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 , 分子量较大的两条链称为重链 ( H链 ) , 分子量较 小的两条链称为轻链 ( L链 ) 。 免疫球蛋白 ( Ig) 是具有抗体活性和化学结构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 。 抗体分布于体液 ( 血液 、 淋巴液 、 组织液及粘膜的外分泌液 ) 中 , 主要存在于血清内 。 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 , 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 抗体 所有的抗体都 是免疫蛋白球 侧重于其生物 学活性的描述 免疫球蛋白 免疫蛋白球并非 都有抗体活性 侧重强调其化学 结构 抗体与免疫蛋白球的关系 抗体的结构 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 Y型的蛋白质 , 由四个多肽链组成 , 两条相同的 短链称为轻链 ( L链 ) ,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 ( H 链 ) , 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 可变区域:四条多肽链的 N末端序列有成千上百种可 能 , 故将其称为可变区域 , 可变区域 ( V) 参与抗原的 结合 。 恒定区:抗体其他区域在同一物种的不同抗体中排列 几乎相同 , 成为恒定区 , 恒定区 ( C区 ) 负责决定抗体 在免疫反应中拥有相同的抗原性 。 抗体的作用 结合抗原和中和病原体毒素 , 例如阻止病毒进入细胞 或中和细菌毒素 。 作为免疫系统中其他免疫细胞识别病原体的标记物 , 免疫系统通过产生百万种不同类型的抗体识别各种抗 原 , 每种特异性抗体只识别对应的抗原 , 每个浆细胞 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 N端 C端 可变 区域 恒定区 二抗的选择一抗的选择 7 抗体的分类 按产品类型,抗体分为第一抗体、第二抗体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根据产品类型,抗体主要分为第一抗 体、第二抗体。 第一抗体: 简称一抗,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 抗体。一抗种类包括单克隆抗体和 多克隆抗体。一抗的作用在于识别 出试验所需检测的东西。 第二抗体: 简称二抗,可与抗体结合,即抗体 的抗体。二抗针对某一特定物种的 所有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并带有荧 光、放射性、化学发光等可被检测 出的标记,节约了时间与费用。因 此,二抗作用在于检测一抗的存在、 放大一抗的信号。 一个一抗分子可同时结合多个二抗 分子,使信号增强,有助于提高实 验灵敏度。 一抗二抗的选择 一抗的种属来源 根据一抗的物种来源选择相应的抗该物种的二抗 一抗的类别或亚类 单克隆抗体通常需要与一抗的类别或亚类相匹配 二抗的种属来源 特殊试验中,不同种属来源与二抗的质量存在联系 二抗的形式 整个 IgG分子, Fab片段,还是 F(ab)2片段? 二抗的偶联标记 酶( HRP、 AP)、荧光基团( FITC、 RRX)、生物素? 抗体的纯度 纯度高的抗体产生非特异性背景较少,但纯化过程中会损失 IgG部分 实验样本的种属 鼠、羊、猪、兔? 实验类型 WB、 IHC、 ICC、 ELISA? 样本蛋白的结构性质 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体 抗体宿主物种 在使用偶联二抗结合无偶 联物的一抗时,一抗宿主 动物的物种选择较为重要 8 抗体的分类 基于技术发展进程,抗体可分为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基于技术发展进程 , 抗体可分为多克隆抗体 、 单克隆抗体 、 基因工程抗体 , 其中 , 基因工程抗体又分为嵌合抗体 、 小分子 抗体 、 双特异性抗体 、 抗体偶联物 、 抗体融合蛋白 。 种类 介绍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基 因 工 程 抗 体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嵌合抗体 小分子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偶联物 抗体融合蛋白 由一种抗原刺激产生的抗体 由单一 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 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达的 抗体 最早制备成功的基因工程抗体 分子量较小的具有抗原结合功能 的分子片段 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 人工抗体 为提高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将抗 体与“弹头”药物偶联在一起 将抗体与其他效应蛋白基因融合, 构建融合表达载体,进而产生融 合蛋白 优点 缺点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 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 或无血清交叉反应 具有鼠源抗体结合抗原的特异性 和亲和力,降低鼠源抗体对人体 的免疫原性,操作相对简单 制备简单、成本低、分质量小、 可与多种药物及放射性同位素偶 联、免疫原性低 可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前景广阔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提高 具有均一性,易生产 特异性低,易产生交叉反应,不 宜大量制备 作为药物可导致人抗鼠(兔)抗 体反应 含有鼠源 V区,依然可能诱发 HAMA反应,干扰抗体疗效,在 临床上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特异性、抗体亲和力相对较弱, 抗体半衰期较短 下游工艺不稳定,存在纯化问题, 稳定性有待提升 结构较为复杂 基因操作使得抗体的亲和力减弱 抗体的分类 9 抗体的分类 单克隆抗体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不同于常规抗体 , 单抗具有理化性状高度均一 、 生物活性单一 、 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 、 便于研究者处理和质量控制等特 性 。 此外 , 由于合成制备相对容易 , 单克隆抗体在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 单克隆抗体按照制备技术的发展可分为鼠源性单克隆抗体 、 嵌合性单克隆抗体 、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 注: C为 恒定区域 ,如 CH3、 CH1、 CL 抗原 ,例如:肿瘤靶点 抗原结合部位 可变区域 效应区域 糖类 二硫键 抗原与单抗结合 可识别并结合细胞表面的配体 或受体 , 抑制配体与其特定受 体结合 , 阻断目标信号路径并 防止下游效应 决定了结合抗原的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分子结构图 鼠源单克隆抗体 嵌合单克隆抗体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免疫原性:大 人源化程度: 0% 免疫原性:中 人源化程度: 60%-70% 免疫原性:小 人源化程度: 90% 免疫原性:无 人源化程度: 100% 12.4% 10.1% 70.8% 撤回 已上市 临床 III期 临床 II期 临床 I/II期 临床 I期 IND 10 抗体的分类 从分子结构看,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主要集中于非对称分子模式 来源 : Pubmed,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双特异性抗体被视为治疗肿瘤的第二代抗体疗法 , 近十年来 , 全球每年新开的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数量逐年增长 , 现阶 段正处于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阶段 。 从适应症来看 ,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 80%以上适应症布局为肿瘤领 域 。 从靶点来看 , 双特异性抗体项目 ( 包括临床前项目 ) 主要集中于 CD3、 PD-1/PD-L1、 HER2、 EGFR等靶点 。 非肿瘤 , 14.6% 实体瘤 , 27.0% 实体瘤( CD3靶 点) , 16.9% 血液和实体 瘤 , 3.4% 血液肿 血液肿瘤 ( CD3 靶点) , 33.7% 临床试验阶段双特异性抗体管线统计,按分子形式分类(截至 2019年 3月) 非肿瘤 实体瘤 实体瘤( CD3靶点) 血液和实 体瘤 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 CD3靶点) 总计 片段化分子 3 1 2 0 3 9 18 对称分子 5 4 0 2 0 1 12 非对称分子 4 15 12 1 1 20 53 未披露 1 4 1 0 0 0 6 总计 13 24 15 3 4 30 89 撤回 已上市 临床 III期 临床 II期 临床 I/II期 临床 I期 IND 总计 片段化分子 0 1 4 2 10 1 18 对称分子 0 0 0 4 0 8 0 12 非对称分子 1 1 1 3 6 40 1 53 未披露 0 0 0 0 1 5 0 6 总计 1 2 1 11 9 63 2 89 临床试验阶段项目适应症多集中肿瘤适 应症 , 非肿瘤适应症占比不足 15% 临床试验阶段项目多集中于临床 I期与 临床 I/II期 , 多数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 按临床阶段分类 按适应症分类 11 抗体的应用方法 抗体质量关乎实验的成败,不同实验方法对抗体的需求亦不相同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科研工作中 , ELISA、 WB、 IHC、 FCM、 IP、 ICC、 CHIP、 IF等实验方法都需要用到抗体 , 抗体质量关乎实验的成败 , 不 同实验方法对抗体的需求亦不相同 。 例如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ELISA) 以偶联有酶的抗体或抗原为标记来检测特异性的蛋白质 , 尤其是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 蛋 白质印迹法 ( WB) 通过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来鉴定蛋白质 。 免疫组织化学 ( IHC) 检测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 。 流式细胞术 ( FCM) 通过检测激光所激发荧光来鉴定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 。 免疫沉淀 ( IP) 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分离 相应抗原 。 免疫细胞化学 ( ICC)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胞的抗原组成等 。 ELISA WB IHC FCM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蛋白质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术 介绍 ELISA利用抗原和抗体的 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 连接,而后通过酶与底 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 定量检测 WB首先进行 SDS-PAGE, 随后将分离开的蛋白质样 品用电转移到固相载体上, 进而利用抗原 -抗体 -标记 物显色检测样品,用于定 性和半定量研究 IHC是融合了免疫学原 理和组织学技术,通过 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 显色剂显色,进而对组 织内抗原进行定位、定 性及定量研究 以流式细胞仪为检测手 段的一项能快速、精确 的对单个细胞的理化特 性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 和分选的技术 对抗体的 需求 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 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 并确保其免疫学活性 采用非常特异性序列的人 工合成多肽的方法进行实 验的抗体 纯化的重组蛋白得到的 抗体,或人工合成多肽 获得的抗体 样本是单细胞悬液,可 以是血液、悬浮细胞培 养液、各种体液、新鲜 实体瘤的单细胞悬液以 及石蜡包埋组织的单细 胞悬液等 常见的抗体应用方法 12 抗体产品科研用途 抗体科研用途包括医学研究、药学研究、检验学研究、卫生防疫研究和相关实验发展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由于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蛋白质的能力 , 能够识别特定的靶点 ( 抗原 ) , 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经常被使用 , 具体应用领域包 含包括 医学研究 、 药学研究 、 检验学研究 、 卫生防疫研究和相关的实验发展 。 抗体的科研中发挥的作用有: 用于测量蛋白质样品中某种蛋白存在的相对量;共价修饰感兴趣的蛋白质;从细胞裂解物中 分离出所需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在显微镜下显像 ( 如免疫荧光 ) 观察细胞 、 蛋白的结构等方面 。 医学研究 药学研究 检验学研究 卫生防疫研究 抗体在生物医学研究 , 特别是 癌症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抗体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包括 分析蛋白质以识别候选的生物 标记物 、 表征信号通路及相关 蛋白或表达水平变化的测量 抗体产品的科研用途 抗体可作为药品 , 通过约束和 中和特定的致病分子或通过附 加于 “ 攻击分子 ” , 用于治疗 乳腺癌 、 白血病 、 胃癌等疾病 , 抗体亦可做为新药作用机理研 究的重要工具 , 在药理研发阶 段 、 临床前研究中广泛使用 抗体在卫生防疫研究中作用显著 例如 , 针对新冠疫情 , 英国制药 公司阿斯利康和伦敦大学学院附 属医院 ( UCLH) 共同研发了一 种名为 AZD7442的抗体 , 该抗体 可中和病毒新冠 , 是一种人工合 成的克隆抗体 抗体可作为诊断试剂 , 成为诊断 化验的核心部件 , 用途包括但不 限于感染检测 、 过敏识别和测定 激素 ( 荷尔蒙 ) 和血液中的其他 生物标记 例如用特应性的抗体检测所需研 究的相应抗原 13 抗体产品在医疗实践方面的应用 抗体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医疗实践方面的应用广泛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抗体在医疗实践中应用甚为广泛 , 例如疾病的预防 、 诊断和治疗等医疗实践方面 。 自 2017年开始 , 价格相对较高的单抗药物首次进入医保乙类药物名单 , 2018、 2019年分别有 1款 、 6款单抗药物纳入医保 目录 。 医保作为中国医药市场最大的支付方 , 纳入医保将有效降低患者的支付压力 , 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在单抗药物覆盖方 面逐渐扩大 , 有利于提高未来单抗药物的市场渗透率 。 疾病预防1 用于病毒性肝炎 、 麻疹 、 血溶症 等疾病的应急预防 例如丙种蛋白球预防病毒性肝炎 、 麻疹 、 风疹等 , 用抗 Rh免疫球蛋 白预防因 Rh血型不合引起的血溶 症 疾病诊断2 已知抗体查未知抗原:血型 、 乙 肝 、 SARS、 肿瘤相关抗原等 已知抗原查未知抗体: HIV、 伤 寒 、 自身免疫病等 例如抗核抗体 (ANA)、 抗 DNA抗 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抗精子抗体用于原发性不孕症的 诊断 疾病治疗3 用于感染 、 抗移植排斥 、 抗炎 、 抗肿瘤等疾病治疗 与传统治疗肿瘤的药物相比 , 治 疗性抗体药物具有高靶向性 、 低 毒副作用 、 可重复给药等优势 例如毒素中和抗体用来抗毒治疗 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 , 抗 PD-1抗体用于治疗肿瘤 抗体产品在医疗实践方面的应用 14 抗体对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抗体是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最基础、最核心材料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抗体及抗体相关试剂处于生物医药 、 体外诊断等产业的上游环节 , 是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最基础 、 最核心材料 。 在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过程中 , 抗体质量关乎实验的成败 , 对试验的时间成本及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影响 。 因此 , 对抗体的 选择及抗体质量的把控 , 对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至关重要 。 抗体是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最基础 、 最核心材料 抗体及抗体相关试剂处于生物医药 、 体外诊 断等产业的上游环节 2019 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达 136亿 人民币元 , 年复合增长率约 17.1%, 其中 , 抗体占蛋白类生物科研试剂的 67.0% 抗体的质量关乎基础科研与药物研发的成败 在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过程中 , 抗体质量关乎实验的成败 , 对试验的时间成本及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影响 。 因此 , 对抗体 的选择及抗体质量的把控 , 对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至关重要 抗体对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性 抗体是基础科研和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 抗体可作为基础研究工具 , 在科研中被用于 发现 、 量化及修改蛋白 , 是蛋白研究者的常 用工具 抗体亦可做为新药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工具 , 在药理研发阶段 、 临床前研究中广泛使用 15 全球抗体试剂市场发展阶段分析 经过长期实践积累,全球抗体试剂市场不断完善 2009年至今 集中发展阶段 20世纪 70年代 -2008年 技术升级发展阶段 1890年 -20世纪 60年代 探索发展阶段 研究人员逐步挖掘出抗体的概念 、 结构 , 并 对其名称与分类进行了统一 1890年 , Kitasato和 Behring在血清中发现 白喉抗毒素 , 也就是最早发现的抗体 20世纪 30年代 , Tiselius和 Kabat用电泳鉴 定 , 证明抗体是 球蛋白 。 动物在免疫后 , 血清中球蛋白显著升高 , 该部分升高的球蛋 白具有抗体活性 , 从而可将抗体从血清中分 离出来 , 证明抗体主要存在于球蛋白中 1941年 , 阿尔伯特库恩斯博士首次实施 IHC 1959年 , Porter及 Edelman对抗体结构进 行了研究 , 证明抗体石油四肽链组成 , 姐二 硫键连接在一起 。 抗体的氨基端结合抗原 , 决定了抗原集合的特异性 , 成为 F( ab ) 2段;抗体羧基端不能结合抗原 , 但具有抗 体的其它功能 , 此段易产生结晶 , 成为 Fc端 。 在分子水平阐明了抗体的结构 , 最终发现了 抗体可变区及其抗原结构部位 1960 年 , Rosalyn Sussman Yalow 和 Solomon Berson首次描述了放射免疫分析 法 20世纪 60年代 , 国际上统一了抗体的名称 及分类: IgG、 IgM、 IgA、 IgD及 IgE 抗体及抗体相关实验技术不断更新 20世纪 70年代 , 日本利根川进利用分子杂 交技术证明并克隆出 Ig分子 V区及 C区基因 , 证明了 B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编码 Ig的基 因结构 , 阐明了 Ig抗原结合部位多样性的起 源及遗传和体细胞突变在抗体多样性形成中 的作用 1971 年 , 瑞 典 的 Peter Perlmann 和 Eva Engvall以及荷兰的 Anton schurs和 Bauke van Weemen 将 现 有 知 识 独 立 地 合 成 为 ELISA方法 1978年 , Tonegawa利用基因重排技术发 现了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的重排 。 重排后由 不同基因节段组成的功能基因编码不同氨基 酸序列的蛋白 , 从而产生了不同特异性抗体 1979年 , 乔治 斯塔克的研究小组最先发表 了蛋白印迹技术的相关文章 1981年 , 尼尔伯奈特及其团队发表蛋白印 迹技术相关文章并正式命名为 westernblot, 广泛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样本中的特定蛋白 质 1983年 , 瑞典的 Cecil Czerkinsky开发了酶 联免疫斑点 ( ELISPOT) 方法 全球抗体试剂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 市 场发展速度较快 2009年 , CST收购 BIOK, BV 2011 年 5 月 , Abcam 收购 MitoSciences 2011 年 9 月 , Abcam 收购 Ascent Scientific 2012年 4月 , Abcam收购 Epitomics 2015 年 1 月 , Abcam 收购 Firefly BioWorks, 该公司基于其称为光学 液体印记的技术开发了专有的平台 , 用 于生物标记的多重检测 2015年 9月 , CST发布了首个上市由的 IHC批准的人特异性 VISTA兔单克隆抗 体 , 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2016年 3月 31日 , Thermofisher收购 Affymetrix 2017年 5月 , Abcam使用噬菌体展示作 为传统抗体开发重组抗体的经济有效替 代品 2017 年 9 月 , Bio-Techne 收购了 Trevigen Inc. 全球抗体试剂市场的发展阶段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16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发展进程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起步较晚,抗体试剂产品高度依赖传统经销商渠道和地推 欧美国家掌握抗体试剂领域最为前沿的技术 , 主导着全球生命科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占据中国抗体市场 90%的市场份额 , 如国际大牌公 司 有英国 Abcam公司 , 美国 ThermoFisher公司 、 德国 Merck公司 、 美国 CST 公司等 。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中 , 大部分是代理企业 , 数量庞 大 、 集中度低 、 业绩体量小 、 专业程度低 、 信息化程度低 、 绝大部分未建立电商平台 。 国内有少许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才 , 与国外企业联合生产 , 或成立自主研发生产的企业 , 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 , 存在人才积累不够 、 技术 积累不足 、 资金缺乏 、 管理经验不足 、 市场渠道能力不强等短板 。 抗体试剂市场壁垒高 , 中国抗体企业由于经费不足 , 研发成本投入受限 , 多复制国外已有产品 。 国内市场起步晚 , 和国外已有的抗体制剂制备技术以及配套服务存在较大差距 , 缺少创新性 。 企业规模小 , 产品种类少 。 质控环节较弱 。 应用验证工作缺失 , 产品较国外供应商相比较单一 。 ( 参考后页 “ 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 ” )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起步较晚 , 市场参与者以代理企业为主 , 抗体试剂产品高度依赖传统经销商渠道和地推 。 与国外市场早已普遍 B2C网站 直销相比 , 国内本土抗体公司极少有自建电商网站 ,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依旧存在价格战 、 贴牌生产 、 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 。 伴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 自 20世纪 90年代开始 , 许多中国实验室开始逐步开展了包括研制嵌合性单克隆抗体 、 单链抗体 、 双 特异性抗体和其他小分子抗体的计划 。 海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 例如 Thermofisher于 2003年在中国成立赛默飞世尔科技 ( 中国 ) 有限公司 , Abcam于 2014在中国设立 艾博抗 ( 上海 ) 贸易有限公司 。 2004年 , 优宁维国内唯一抗体试剂的 O2O综合服务商成立 , 汇总集成了中国的抗体商城 。 2017年 , 发改委发布 “ 十三五 ”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要求推动抗体 /多肽 、 小分子偶联 、 生物大分子纯化 、 缓控释制剂 、 靶向制剂等 可规模化技术 , 完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技术 。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的发展进程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与欧美国家的差异及原因 17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国抗体试剂行业产业链分析 抗体试剂产业链由上游抗体试剂生产商 , 中游抗体试剂代理商 , 及下游客户群体组成 。 全球来看 , 欧美等国生命科学试剂发展较早 , 头部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技术 , 主导全球生命科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中国 抗体试剂市场 90%以上都是被欧美国家垄断 , 一抗产品完全依靠进口 , 主要参与者有 ThermoFisher、 CST为代表的美国 公司 , 以及以英国的 Abcam, 德国 Merck为代表的欧洲公司等 。 中国抗体试剂市场经近 10年快速发展 , 形成了目前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 行业内市场参与者众多 , 集中度低 。 目前参与 企业大部分为国际品牌的代理公司 , 分为全国性代理与区域性代理 , 少数国产自主品牌也是从代理公司中发展起来 。 下游消费者按用户类型可拆分为工业用户和科研用户 。 上游外资垄断,集中度高 中游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低 下游用户分布广泛,粘性高 欧 美 抗 体 试 剂 生 产 商 美国抗体 试剂生产商 欧洲抗体 试剂生产商 国 产 试 剂 生 产 商 中国抗体 试剂生产商 抗体试剂生产商 下游客户群体 高校实验室 科研机构 生物科技公司 制药公司 /CMO 科研用户 工业用户 医院 /医学院 政府 药品研发公司 /CRO 临床实验室 诊断试剂生产 临床检测试剂生产 市场占比 市场占比 市场占比 代表公司 代表公司 代表公司 抗体试剂代理商 全国性代理 区域性代理 抗 体 试 剂 代 理 抗体试剂市场近 10年快速发展 , 目 前国外产品占市场领先地位 。 市场 内有众多中小型抗体药剂代理公司 。 其中绝大部分是区域性代理 , 市场 集中度低 、 高度分散 。 中小区域性 代理辐射范围小 、 产品品类单一 、 同质化程度高业绩体量小 、 专业程 度差 、 信息化程度低 、 绝大部分没 有电商平台 。 近年来抗体试剂代理市场竞争激烈 , 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 18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国抗体试剂行业产业链痛点分析 生命科学行业是医学、药学、体外诊断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前沿学科,也是本世纪中国最重视的学科之一。 抗体试剂产业作 为重要的供应链上游,急需一批大型的专业的综合服务商进行行业整合,改变行业内区域代理多、乱、杂的行业乱象,提供涵 盖专业服务,产品研发创新,电商平台搭建,实验室制剂配套物流以及信息化科研支持等一系列的全面服务 。通过行业整合解 决多年以来生产商与消费者沟通不畅的行业痛点,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加快科研进度和成果,推动生命科学、医学、药学、 体外诊断等行业的发展。 上游生产商渠道管理成本高 下游客户产品使用难度高 生物药高速发展,面对不同的科研领域,产生了更多对抗体试剂的 性能要求,上游生产商难以第一时间收集相关信息 不同国家、地区、应用领域的应用需求差异较大,面对销售端庞杂 的需求信息,不通过数据量化无法确定未来重要的研发方向 应用热点的掌握 抗体试剂产品创新活力强,产品改良迭代速度快,跨境产品推广滞 后会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 中国抗体市场主流产品来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产品特性、产品反馈 及验证数据需要进行本土化推广 产品推广问题 行业内产品多 , 验证数据少 。 以头部公司为例 , Abcam十几万抗体产品之 中 , 仅有 24,000余份来自用户的 reviews, CST超过 5,000种产品里 , 仅有 200个左右的 reviews。 用户反馈做为除文献以外的很好补充参考依据 , 收集方式繁琐 , 大多需自 行填写表格或文档 , 并通过邮件发送给公司或者平台 。 产品种类多且行业内信息化程度低 作为生物学研究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工具 , 抗体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问 题长久以来困扰着抗体产业 , 也是整个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极大危机 。 抗体产品糟糕的质量会直接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 以及研究结果无法被重 复和再现 。 质控的问题 抗体试剂下游客户具有数量多、需求杂、领域广、全球分布的特 点,有赖于专业销售团队进行推广 抗体试剂生产商产品批次更换频繁,资金与人员多集中于产品开 发阶段,难以兼顾渠道维护 直销下游客户分散 挑选最适合的抗体 , 仅仅参考标签上的基本信息是不够的 。 而抗体产品种 类繁多 , 批次也经常更换 , 受人力和财力成本的约束 , 供应商们没有能力 验证所有的抗体产品 , 无法提供有效验证数据 , 用户难以挑选匹配产品 。 应用匹配 19 科研试剂市场按照用户类型分类可拆分为工业用户 和科研用户 。 2019年 , 全球科研试剂市场科研机构 用户占 63.8%, 在中国科研试剂市场科研机构用户 也 是主要下游消费者 , 抗体试剂作为典型科研试剂 , 科研用户同样是其主要的下游市场参与者 。 科研用 户通常对试剂质量要求高 , 价格敏感度低 , 对进口 高价试剂承受能力强 。 抗体试剂是重要的基础研究工具 , 在科研中被用 于发现 、 量化及修改蛋白 。 实验用检测试剂在实验室 内无所不在 , 是蛋白研究者的常用工具 。 抗体试剂可作为诊断试剂 , 成为诊断化验的核心部 件 , 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检测 、 过敏识别和测定激 素 ( 荷尔蒙 ) 和血液中的其他生物标记 。 抗体试剂在药品研发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 可通过 约束和中和特定的致病分子或通过附加于 “ 攻击分 子 ” , 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 例如乳腺癌 、 白血病和一 些免疫相关的疾病 。 抗体也可以做为新药作用机理研 究的重要工具 , 在药理研发阶段 、 临床前研究中广发 使用 。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中国抗体试剂行业下游用户分析 抗体品质与价格对下游消费者选择倾向的影响 工业用户 科研用户 需求量:高 质量要求:较高 价格敏感度:高 需求量:较高 质量要求:高 价格敏感度:低 代表群体: 药企 、 CRO 应用领域: 药物研发 , 生产工艺的改良与放大 , 质量监控等环节 影响因素: 中国生物药领域的兴起与海外订单的转移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业务 需求 , 因此对抗体试剂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 由于工业用户对研发成本控制严 格 , 需要平衡研发生产投入与实际收入 , 具有较强压缩试剂成本的意愿 。 代表群体:高校 、 研究机构 应用领域: 研发实验过程 , 作为学术成果产出的必要条件 影响因素: 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对于学术成果产出质量与数量有较高 要求 , 生物药的蓬勃发展倒逼研发机构的科研投入 。 为保证科研成果的准确 性与可验证性 , 对进口高价试剂的承受能力强 。 获得高质量 、 合适的抗体试剂需从 优秀的抗体供应商; 过硬的冷链物流体系; 正规的销售 ( 直销 /分销 ) 渠道三个方 面进行把控 。 20 抗体采购使用的区分及需要的技术指导 抗体供应商专业能力需求较高 来源 : 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抗体采购选择 优秀的抗体供应商 过硬的冷链物流体系 优秀的抗体供应商应具备以下条件或者能为客户提供以下信息: 抗原序列选择 、 抗体纯化方式 、 抗体验证数据 、 应用指南 抗原序列选择: 抗原序列选择至关重要 , 直接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 /低交叉反应和抗体产量 , 因此抗原序列选择不仅要保证全基因组内 同源序列最低 , 同时还要排除信号肽和蛋白跨膜区序列; 抗体纯化: 抗体纯化目前主流的三种方式分别是:盐析法粗纯 、 Protein A/G通用型纯化和特异抗原纯化柱 , 三种方式的纯化效果和 抗体效价依次提高; 抗体验证数据: 优秀的抗体供应商能够对抗体进行 WB、 IHC、 IF等多种实验的检测 , 并将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发布出来 , 从而 可有效保证抗体产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而验证所有的抗体产品会带来高昂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 , 为节约成本 , 绝大部分代理商 选择不提供完整的产品验证数据 , 或使用上一个批次的检测报告 , 从而直接加大科研人员的研发生产难度; 应用指南 :抗体供应商一般会根据验证数据推荐相关的应用 , 所以验证数据对于应用有决定性作用 。 目前冷链物流体系已经非常成熟 , 各家供应商一般都能保证抗体的低温运输 。 优秀的抗体供应商对于冷链运输的建设 投入较为完善 , 在抗体到达后 , 还可在冰盒内保存 2-3天 , 为研发人员的实验提供保障 。 正规的销售渠道 在中国市场中 , 销售渠道是问题突出的关键环节 , 假抗体试剂问题显著 。 此外 , 还存在 从正规渠道购得抗体试剂 , 通 过小作坊稀释分装后 , 再出售给科研工作者 的普遍现象 。 因此 , 抗体的采购尽量选择官方指定经销商 , 或选择以直销 为主导的供应商 , 从而可有效避免避免了中间流通环节的问题 。 21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 全球抗体试剂市场规模及未来预测 22.1 23.0 23.9 25.0 26.2 27.4 28.8 30.3 31.9 33.6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