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研究报告由高德地图智慧交通业 务中心数据分析团队撰写,所载全部内容 仅供参考。 报告是基于高德超5.3亿月活跃用户和 交通行业浮动车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技 术结合交通算法及交通理论编制,保证报 告合理性与科学性。报告中地面道路交通 通行时间计算方法,是考虑融合道路交叉 口延误时间(即信号灯等待时间),从时 间、空间、效率三个维度客观、综合地反 映了城市道路交通健康状况并提出诊断方 案的研究。报告力争做到精准、精细、精 确,为公众出行、机构研究及政府决策提 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报告中所涉及的文字、数据、图片及 标识等所有内容均受到中国著作权法、专 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相 关国际条约的保护。未经高德事先书面许 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报告中的任 何内容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引用发布, 需注明出处为“高德地图中国主要城市 交通分析报告”,且不得对报告进行有 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报告以中文 编写,英文版由中文版翻译而成,若两种 文本间有差异之处,请以中文版为准。 “交通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虽然大数据可以反映城市运行规律和特征,但源于数据来源和样本渗透的 差异性,认识的局限性,设备的不足等困难,更科学、更精确、更有价值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欲了解您所在城市交通拥堵数据,请访问: 感谢您的关注,敬请留意后续研究结果的发布 注: 高德 5.3亿 MAU来源于 QuestMobile The Statement 声 明 联合发布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高德交通大数据发布平台、大数据开放平台、 阿里云MaxCompute及相关数据挖掘方法为支撑基础,描述城市交通现状、呈现演 变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专注拥堵成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本年度报告由高德地 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 心”、“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未来交通与城市计算联 合实验室”、“高德未来交通研究中心” 等机构共同联合发布,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高德地图愿与政府、企业、院校等研究机构保持开放合作,共建交通共同体。 Summary 概 述 交通“评诊治”咨询报告服务 交通“评诊治”数据接口服务 高德交通报告官网 高德交通大数据智库,提供城市交通管理政策、措施实施和改善评价,为城市交通 精准化综合施策提供“评诊治”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高德交通大数据智库 traffic-交通智库商务合作: 对体表导致的局部拥堵,通行能力导致的 区域用堵,出行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城市拥 堵,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通过30+项评价指标,快速扫描不同场景下城市 堵点和资源瓶颈;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诊断交通 问题,评估交通改善措施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撑。 精细化分类城市交通拥堵场景,与交通管 理者、专业机构和交通“医生”,共同对 交通问题进行诊断 评 日/周/月交通评价报告订阅 明镜政府版 更多交通“评诊治”大数据产品及服务 诊 治 区域、学校、医院、街道、实时拥堵 监测及改善监测报告 城市交通运行态势 提供城市及特定区域交通评价、诊 断、治理定制一体化解决方案 提供交通评价、诊断、治理60+指标项 数据接口服务 全国交通实时动态监测及分析报告集 Products and Services 产品与服务 5 城市范围: 样本说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评价、地面道路交通评价分别进行独立计算。 时间说明:全天 06:00-22:00 早高峰07:00-09:00 晚高峰17:00-19:00 无特殊说明,本报告统计时间均为2021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 数据呈现: 地面交通50城 选取 分析范围: 360城市+全国高速 选取 公共交通25城 地面道路交通评价 采用“六宫格”综合指标表示城市交通运行健康状况,多项指标兼容GB/T 36670-2018城 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交通组织方案评价。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评价“公交出行幸福指数”采用“公交全天运营速度、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及全市全天线路 运营速度波动率”三项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地面公交效率。 根据高德地图开放平台人口定位和交通流量大数据,通过算法融合挖掘识别出城市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该核心区范 围为本报告城市道路路网评价范围。 Report description 编制说明 6 城市计算范围:人车出行活跃核心区(“人+车”大数据,全息勾勒城市核心区边界) 人流 车流 紫色填充区域 高德LBS定位数据 高德地图驾车数据 人车出行活跃 核心区 注:如无特殊说明,城市研究范围以此区域为准 POI、AOI 基础数据 Data description 数据说明 7 城市公共交通:利用“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运行进行综合评价 公交全天运营速度 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 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 城市公 共交通 交通报告50主要城市选取标准: 地面道路交通:利用“交通健康指数”对城市地面道路交通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诊断 路网高延 时运行时 间占比 时间 空间 效率 交通 健康指数地面道路交通 路网高延时运 行时间占比 路网高峰行程 延时指数 路网高峰拥堵 路段里程比 常发拥堵路段 里程比 高峰平均速度 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 路网高延 时运行时 间占比 城市发展 交通体量 城市 选取 GDP 汽车保有量 城市影响力 出行核心区面积 城区常住人口 在途车流密度 50城 指 标 归 一 化 加 权 计 算 注:1.“在途车流密度”统计方法为:城市核心区范围内平均每公里每分钟在道路上行驶的去重车辆数,统计时段为6点-22点; 2. 城市影响力考量标准为:是否省会、直辖市、区域中心城市及是否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等。 地面公交出 行幸福指数 Data description 数据说明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分析 城市地面道路交通分析 城市交通“评诊治”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分析 第一章 10 地面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客观地描述城市地面公交运行水平,有利于更综观地评价城市交通水平。高德运用综合性评价“地面公交出行幸 福指数”来全面刻画城市地面公交运行状况,从“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人口出行热度核心区全天公交平均运营速度”、“人口出行热度核心区高峰 期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多个维度描述城市地面公交运行水平。 该指数算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熵法客观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学术领域的各类报告中得到广泛普遍应用);同时,采用TOPSIS 正负理想解的计算进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地面公交运行水平 越高;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水平越低。 注:受每个季度/年度数据波动影响,各季度/年度指标权重、正负理想值存在一定波动;故“幸福指数”仅供季度/年度内城市间横向比较参考,同城不同季度/年度的“幸福指数”的比较无意义。 “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计算说明 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 1)各项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处理,并考虑 指标的正反向进行调整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最终结果如左图所示。 排名得分方法TOPSIS 1)对于反向指标采用取倒数进行同向处理,然后进 行数据规范化 2)利用欧式距离计算与最优最劣目标的距离,并乘 以权重 3)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 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 度波动率 , 33.48% 公交全天运营速度 , 34.50% 社会车辆与公交车 速比 , 32.02% 三项指标信息熵权重分配 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 公交全天运营速度 社会车辆与公交车速比 11 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 所研究城市在2021Q1,宁波、石家庄、天津等10个城市的指数较高,说明其公交 运行效率、可靠性、相对城市交通水平的综合表现较好; 宁波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最高,与正理想值最接近,达到79.64%;天津和南京 分别在超大城市中和特大城市中“幸福指数”位列首位。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大、中型城市 2021Q1宁波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最高 注:城市规模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石家庄 2 成都 1 3 天津 5 南京 海口7 中山 8 9 宁波 厦门 6 4 深圳 10 兰州 71.30% 70.08% 65.81% 64.94% 62.56% 58.93% 69.80% 68.74% 64.72% 63.36% 60.74% 79.64% 73.98% 69.78% 69.20% 69.02% 66.28% 65.35% 65.33% 62.45% 59.02%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天津市 深圳市 北京市 重庆市 广州市 上海市 南京市 成都市 青岛市 杭州市 沈阳市 宁波市 石家庄市 厦门市 海口市 中山市 兰州市 乌鲁木齐市 长沙市 昆明市 绍兴市 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 城市高峰期公交运行效率 将公交运营速度与同时段、同线路的社会车辆速度对比,能够较直接、客观地反映公交运行效率与城市交通效率的相对水平,值越小表示两者速度差距也越小。 研究范围内的城市在2021Q1期间,厦门城市核心区内的高峰期“社会车辆-公交车速度比”最小,小汽车速度是公交的1.856倍;此外,石家庄、海口、中山的速度 比值均小于2。 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为每条线路全天班次运营速度波动率的加权平均值,反映公交运营速度的变化水平;该值越小,城市公交的运行效率越稳定。研究 范围内的城市在2021Q1期间,宁波市的“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最小,公交运营效率最稳定。 厦门公交效率与小汽车最接近,宁波公交效率最稳定 注:指标基于各城市全市或核心区内、实时数据质量较高的公交线路计算得到;城市规模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1.856 1.926 1.935 1.987 2.047 2.053 2.062 2.069 2.098 2.110 1.0 1.2 1.4 1.6 1.8 2.0 2.2 厦门市 石家庄市 海口市 中山市 天津市 成都市 南京市 宁波市 长沙市 重庆市 高峰社会车辆 -公交车速比 10.70% 13.53% 13.80% 14.14% 14.61% 14.96% 15.19% 15.73% 15.78% 16.31% 0.0 0.1 0.1 0.2 0.2 宁波市 石家庄市 深圳市 乌鲁木齐市 天津市 成都市 南京市 绍兴市 兰州市 北京市 全市全天线路运营速度波动率 城市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 2021Q1期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中型城市的整体候车时长同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受发车频率影响的候车时长下降明显,说明与去年同期相比,随着 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小。其中,中山、北京、深圳候车时长下降趋势最多。 所研究城市范围内,兰州的候车时长为5.1分钟,在所有城市中最优;重庆、成都分别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首位。 宁波受发车频率的候车时长最小(1.11分钟),意味着宁波公交候车时长受干扰影响小、可靠性更高。 兰州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最优 注:指标基于各城市核心区内、实时数据质量较高的公交线路计算得到。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计算方法参考TCRP165报告中国际通用的方法。 8.0 8.0 8.6 9.5 9.5 13.0 8.2 9.1 9.8 12.2 16.2 5.1 9.7 10.5 11.7 12.9 13.5 14.0 15.5 15.8 17.2 0.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高峰期平均候车时长 候车时长(受发车频率影响) 候车时长(受交通扰动影响) 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大、中型城市 14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分析:平均换乘系数 同比变化 特大城市 TOP5 超大城市 大、中型城市 TOP10 换乘系数反映公交出行中换乘相对量,该值越 低,说明公交出行中需要换乘的出行越少,公交出 行越便捷。 2021Q1期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平均换 乘系数(1.518,1.474)较去年(1.510,1.456) 略有增加,大中型城市的平均换乘系数(1.335) 较去年(1.344)有所下降。其中,深圳市、青岛 市、拉萨市的公交换乘系数分别在超大、特大与大、 中型城市中最小。 其中,东莞市的公交换乘系数下降幅度最大 (1.464 1.416),公交直达占比上升显著 (53.6% 58.5%)。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公交平均换乘系数整体同比呈上升趋势 注:换乘系数计算方法参考国家标准(GB/T 32852.1-2016),指标基于高德地图公交规划数据计算;取起终点均在该城市的公交规划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1.000 1.200 1.400 1.600 深圳 天津 重庆 广州 北京 上海 青岛 东莞 沈阳 西安 郑州 拉萨 西宁 海口 哈尔滨 烟台 兰州 厦门 贵阳 洛阳 呼和浩特 换乘系数 升 平 升 平 降 平 平 降 升 升 升 降 降 降 降 降 降 平 降 降 平 55% 52% 49% 47% 43% 43% 63% 58% 56% 52% 52% 87% 84% 83% 78% 74% 74% 73% 72% 72% 71% 32% 34% 33% 32% 33% 36% 25% 30% 33% 32% 33% 12% 16% 16% 19% 23% 23% 25% 26% 26% 27% 0% 20% 40% 60% 80% 100% 直达占比 一次换乘占比 多次换乘占比 15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分析:平均步行距离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升 降 升 升 升 升 升 降 升 升 升 同比变化 特大城市 TOP5 超大城市 大、中型城市 TOP10 平均步行距离指城市中公交系统使用者进出系统、换乘所需的步行距离, 该值越低,城市公交出行便捷度越高。 2021Q1期间,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中型城市的平均步行距离(1063 米、1058米、943米)较去年同期(984米、954米、887米)相比均有增加。 拉萨市、兰州市这两个城市的步行距离略有降低,其他城市均呈上升趋势。 反映2021年一季度疫情相对较缓和,公共出行需要受影响较小。 多数城市平均步行距离同比呈上升趋势 注:指标基于高德地图公交规划数据计算;取起终点均在该城市的公交规划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进入公共交 通系统 离开公共交 通系统 车站 车站 换乘 起点 终点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北京 上海 青岛 东莞 沈阳 西安 成都 拉萨 西宁 哈尔滨 烟台 海口 绍兴 兰州 厦门 乌鲁木齐 惠州 进出公交系统平均步行距离 平均换乘距离 16 基于公交&地铁、骑行和步行路线规划占总规划次数的比例,规范化后得出各城市的“绿色出行意愿指数”。2021Q1期间,绿色出行意愿最强的城市为北京市, 其次为兰州和上海。 从各类绿色出行方式来看,公交&地铁、骑行、步行出行意愿排名第一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海口、兰州,排名较为稳定。 绿色出行意愿指数 北京绿色出行意愿最高 注:出行意愿指数基于高德规划大数据计算 3.17 3.00 2.89 北京市 兰州市 长沙市 公交 &地铁出行意愿指数 4.10 3.38 3.37 海口市 昆明市 南宁市 骑行出行意愿指数 3.34 3.02 2.96 兰州市 厦门市 西宁市 步行出行意愿指数 2.723 2.711 2.640 2.618 2.590 2.581 2.483 2.475 2.472 2.470 北京市 兰州市 上海市 西安市 海口市 长沙市 深圳市 厦门市 杭州市 昆明市 2021Q1绿色出行意愿指数 TOP10 城市地面道路交通分析 第二章 18 随着城市交通复杂性增加和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单一指标的评价和诊断已不能满足我国交通运行的多样化评测。高德运用城市交通诊断评价模型“交通健康 指数”综合性评价方法,全面刻画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该指数由六项交通运行指标组成,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运行健康评价分析。 交通健康指数算法沿用国际通用的信息熵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在政府权威部门、社会经济及学术领域报告中已经普遍应用),并采用TOPSIS正负理 想解的计算进行排名,最终评分结果代表各城市六宫格指标与理想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值越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优秀。 注:“交通健康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运行相对越健康;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越不健康。值越接近1,表示评价对象越优秀。在城市健康指数中,所得结果即代表着该城市健康水平与最优目标的接近百分比。 六项分指标解释说明详见附录A。 权重确定方法熵值法 1)各项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处理,并考虑 指标的正反向进行调整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 i 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排名得分方法TOPSIS 1)利用历史数据固定TOPSIS的最优最劣值 2)运用固定的最优最劣值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并考虑指标的正反向进行调整 3)利用欧式距离计算与最优最劣目标的距离,并 乘以权重 4)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贴近程度 “交通健康指数”计算说明 17.06% 16.90% 16.02%20.80% 14.35% 14.87% 六项指标信息熵权重分配 效率-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 效率-高峰平均速度 空间-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 时间-路网高延时运行时间占比 时间-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 空间-路网高峰拥堵路段里程比 19 序号 城市名称 交通健康指数 同比变化率 1 南通 73.78% 6.62% 2 唐山 71.12% 0.81% 3 台州 70.76% 3.17% 4 洛阳 69.84% 3.24% 5 南宁 69.51% 2.82% 6 常州 69.47% 6.46% 7 太原 69.32% 3.75% 8 惠州 68.96% 6.45% 9 东莞 68.71% 7.66% 10 南昌 68.52% 5.84% 将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交通健康指数”均值作为健康、亚健康临界值,也就是健康水平线;高于健康水平线的城市为交通健康城市,数据显示: 2021Q1交通健康榜TOP10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共占五席,其中南通交通健康程度最高,其交通健康指数为73.78%,其次是唐山、台州、洛阳、南宁、常州、 太原、惠州、东莞、南昌; 2021Q1西安交通健康指数最低,为52.42%,其次是重庆、海口、长春、济南、上海、北京、昆明、成都、兰州。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交通逐渐复苏,2021Q1城市交通健康指数同比2020Q1均下降。 2021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亚健康榜与健康榜TOP10 2021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排名TOP102021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亚健康排名TOP10 序号 城市名称 交通健康指数 同比变化率 1 西安 52.42% 16.15% 2 重庆 54.85% 13.40% 3 海口 56.02% 18.69% 4 长春 57.00% 13.44% 5 济南 57.05% 11.10% 6 上海 57.14% 14.28% 7 北京 58.09% 12.69% 8 昆明 58.70% 10.78% 9 成都 58.80% 10.63% 10 兰州 58.84% 11.75% 20 汽车保有量分类2021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指数” 衡量及对比不同城市交通运行状况需充分考虑城市间交通发展规模的差异性,为准确反映城市的真实交通运行体量,报告采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截至2020年底全 国汽车保有量数据,将城市分为“超400万”、“超300万”、“超200万”、“200万以下”四档对城市间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考量。 结果显示:超400万辆的城市中苏州交通健康指数最高,重庆最低;超300万辆的城市中东莞得分最高,西安最低;超200万辆城市中唐山得分最高,济南最低;200万 以下城市中南通得分最高,海口最低。 注:汽车保有量数据来自: 排名 城市 交通健康指数 1 苏州 67.79% 2 郑州 62.97% 3 成都 58.80% 4 北京 58.09% 5 上海 57.14% 6 重庆 54.85% 排名 城市 交通健康指数 1 东莞 68.71% 2 石家庄 67.63% 3 天津 66.89% 4 武汉 63.39% 5 青岛 63.23% 6 深圳 62.41% 7 西安 52.42% 汽车保有量“超400万辆” 汽车保有量“超300万辆” 排名 城市 交通健康指数 1 唐山 71.12% 2 温州 68.42% 3 宁波 68.30% 4 无锡 68.18% 5 佛山 65.94% 6 杭州 65.09% 7 合肥 63.62% 8 沈阳 62.89% 9 南京 60.57% 10 哈尔滨 60.19% 11 长沙 59.26% 12 广州 59.05% 13 昆明 58.70% 14 济南 57.05% 汽车保有量“超200万辆” 排名 城市 交通健康指数 1 南通 73.78% 2 台州 70.76% 3 洛阳 69.84% 4 南宁 69.51% 5 常州 69.47% 6 太原 69.32% 7 惠州 68.96% 8 南昌 68.52% 9 绍兴 68.41% 10 中山 66.88% 11 烟台 66.78% 12 乌鲁木齐 66.62% 13 拉萨市 66.52% 14 呼和浩特 66.42% 15 福州 66.08% 16 西宁 65.78% 17 厦门 65.58% 18 银川 63.95% 19 大连 60.47% 20 贵阳 59.08% 21 兰州 58.84% 22 长春 57.00% 23 海口 56.02% 汽车保有量“200万辆以下” 21 城市CT扫描2021Q1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 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显示,2021Q1济南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1.852,排名第一,其次是重庆、西安、长春、海口、北京、长沙、上海、 大连、南京。 济南民用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末相比2018年末增长约29%的情况下,2021Q1与2019Q1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相比基本持平,没有恶化趋势。(排除2020Q1疫情) 中国主要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TOP10分布 中国主要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TOP10 1.852 1.808 1.802 1.773 1.755 1.741 1.727 1.721 1.717 1.707 济南 重庆 西安 长春 海口 北京 长沙 上海 大连 南京 上海南京 济南 重庆 长春 大连 长沙 北京 海口 西安 注:济南民用汽车保有量数据来源于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 城市CT扫描城市高峰运行效率南通最快,苏州自由流速度最高 城市高峰平均车速排名TOP10 50城市自由流速度排名按汽车保有量 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有24个城市高峰平均速度大于均值,其中南通排名第一,高峰平均速度为36.37公里/小时,其次是石家庄、唐山、太原等; 城市自由流速度方面,汽车保有量超400万的城市中,苏州自由流速度最高,达51.53公里/小时;汽车保有量超300万、超200万、200万以下自由流速度最高的 城市分别为武汉、唐山、厦门。 36.37 35.46 33.85 33.47 33.30 33.04 32.18 31.77 31.62 31.37 南通 石家庄 唐山 太原 苏州 东莞 厦门 无锡 武汉 天津 高峰平均速度(公里 /小时) 51.53 51.04 49.56 51.52 0 20 40 60 苏州 重庆 郑州 北京 成都 上海 武汉 石家庄 天津 东莞 青岛 深圳 西安 唐山 济南 无锡 南京 佛山 沈阳 合肥 宁波 广州 哈尔滨 长沙 杭州 温州 昆明 厦门 南通 太原 呼和浩特 南昌 常州 贵阳 大连 福州 中山 洛阳 长春 烟台 惠州 台州 西宁 乌鲁木齐 绍兴 南宁 银川 兰州 拉萨市 海口 超400万 超300万 超200万 200万以下 自由流速度(公里 /小时) 23 城市CT扫描长春工作日高峰平均车速波动大 2021Q1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长春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最大,为10.51%,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高表明每日高峰平均速度相对不稳定,也就意味着出行时间相对 不可靠。与其高峰平均速度较为接近的银川相比,长春每日高峰平均速度波动较大。 中国主要城市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TOP10 城市每日高峰时段平均速度变化趋势 10.51% 10.08% 9.38% 8.49% 8.17% 8.13% 8.12% 7.70% 7.49% 7.36% 长春 哈尔滨 石家庄 北京 大连 上海 海口 沈阳 重庆 成都 0 20 40 60 高峰平均速度(公里 /小时) 长春 银川 24 城市CT扫描贵阳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最高 2021Q1季度六宫格中“常发拥堵路段里程比”指标贵阳市最高,其中长岭北路工作日累计严重拥堵时长101小时,排名第一,相当于平均每日严重拥堵1.68小时。 贵阳市常发拥堵路段分布 贵阳市工作日常发拥堵路段TOP10 101 58 57 55 49 45 44 41 38 33 长岭北路(由北向南) 长江路(由东向西) 同城南路(由北向南) 宝山北路(由北向南) 花溪大道中段(由南向北) 改茶大道(由北向南) 兴筑路(由西向东) 龙泉苑街(由西向东) 北京路(由东向西) 北京东路(由东向西) 累计严重拥堵时长(小时) 25 交通运行分析中国城市通勤高峰交通分析 2021Q1中国城市拥堵状态 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361个城市中,2021Q1有1.66%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拥堵状态,有59%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其余39.34%的城市通勤高峰交通畅通。 2021Q1全国主要区域中以成渝地区拥堵程度最高,长三角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47,是交通状况最好的区域。 拥堵, 1.66% 缓行, 59.00% 畅通, 39.34% 各区域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1.47 1.50 1.56 1.63 1 1.4 1.8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成渝 四大区域各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26 交通运行分析相比2019Q1,50城中有25城拥堵缓解,10城拥堵上升 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中,2021Q1相比2019Q1有50%的城市拥堵延时指数下降,30%的城市基本持平,20%的城市拥堵上升。受疫情影响,拥堵 相比2019Q1降幅最大的城市是石家庄;海口拥堵相比2019Q1上升幅度最大。 下降, 50% 持平, 30% 上升, 20% 相比2019Q1拥堵下降城市榜TOP10 相比2019Q1拥堵上升城市榜TOP1050城市相比2019Q1拥堵变化分布 4.73% 4.52% 3.52% 3.09% 2.69% 2.20% 2.13% 1.97% 1.94% 1.56% 海口 青岛 绍兴 长春 上海 成都 西安 长沙 乌鲁木齐 天津 -12.90% -11.08% -9.22% -8.87% -7.74% -6.81% -6.47% -5.59% -5.55% -4.88% 石家庄 洛阳 南昌 呼和浩特 南宁 福州 哈尔滨 西宁 太原 武汉 27 主要城市交通运行分析南昌市 1.00 1.50 2.00 2.50 1/ 1 1/ 3 1/ 5 1/ 7 1/ 9 1/ 11 1/ 13 1/ 15 1/ 17 1/ 19 1/ 21 1/ 23 1/ 25 1/ 27 1/ 29 1/ 31 2/2 2/4 2/6 2/8 2/ 10 2/ 12 2/ 14 2/ 16 2/ 18 2/ 20 2/ 22 2/ 24 2/ 26 2/ 28 3/2 3/4 3/6 3/8 3/ 10 3/ 12 3/ 14 3/ 16 3/ 18 3/ 20 3/ 22 3/ 24 3/ 26 3/ 28 3/ 30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南昌每日拥堵变化趋势 2021Q1 2019Q1 南昌2021Q1交通健康指数68.52%,在交通健康榜中排名第10。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532,相比2019Q1拥堵缓解9.22%; 从每月拥堵变化趋势来看,南昌2021年2月相比2019年2月拥堵缓解最大,降幅10.9%,其次1月拥堵下降9.3%。 1.76 1.56 1.72 1.59 1.39 1.58 1.00 1.50 2.00 1月 2月 3月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南昌每月拥堵对比变化趋势 2019年 2021年 9.3% 10.9% 8.1% 28 高速公路运行态势2月17日(正月初六)全国高速最拥堵 依据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2月17日(正月初六)受春节返程影响,全国高速拥堵程度最高;元宵节后,2月27日(正月十六)出现拥堵次高峰。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高速拥堵里程占比最高,其次是北京、江苏、广东等,吉林省高速拥堵里程占比最低。 全国高速每日拥堵变化趋势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速拥堵里程占比排名 0.00% 0.40% 0.80% 1.20% 1/1 1/5 1/9 1/13 1/17 1/21 1/25 1/29 2/2 2/6 2/10 2/14 2/18 2/22 2/26 3/2 3/6 3/10 3/14 3/18 3/22 3/26 3/30 高速 拥堵里程占比 2021Q1 2020Q1 2020/1/18 腊月廿四 2021/1/251/27 雨雪天气影响 2021/2/17 正月初六 2021/2/27 正月十六 0.84% 0.00% 0.40% 0.80% 1.20% 上 海 北 京 江 苏 广 东 安 徽 新 疆 重 庆 云 南 湖 南 浙 江 河 北 天 津 山 西 青 海 江 西 四 川 广 西 陕 西 甘 肃 贵 州 海 南 湖 北 黑 龙 江 辽 宁 内 蒙 古 河 南 山 东 宁 夏 西 藏 福 建 吉 林 高速拥堵里程占比 注:港澳台暂无数据 城市交通“评诊治”分析 第四章 30 “评”全国主要城市医院、商场驾车出行热度排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郑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长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全国主要城市驾车强吸引医院排名TOP10 医院、商场是交通出行中的强吸引点,选取全国50个主要城市,依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分析2021年3月驾车去往医院、商场等交通强吸引目的地的出行热度,结果 显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驾车出行热度最高,其次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TOP10热度高的医院中郑州、北京各占两席;部分医院驾 车出行热度低或与公众出行方式多样化有关。 驾车强吸引商场排名中北京大悦城购物中心热度最高,其次是上海百联奥特莱斯广场、深圳壹方城购物中心等,TOP10热度高的商场中北京、成都各占两席。 大悦城购物中心(北京) 百联奥特莱斯广场(上海) 壹方城购物中心(深圳) 顺德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佛山) 合生汇(北京) 时代奥特莱斯(成都)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 佛罗伦萨小镇(天津) 欧亚卖场(长春) 龙湖杭州滨江天街(杭州) 全国主要城市驾车强吸引商场排名TOP10 欲了解更多交通强吸引点评诊治内容,请邮件咨询traffic- 主要城市交通强吸引评诊治 31 “评”医院、商场驾车出行高峰时段差异分析 18:00 14:00 00 :00 01 :00 02 :00 03 :00 04 :00 05 :00 06 :00 07 :00 08 :00 09 :0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 0 18 :00 19 :00 20 :00 21 :00 22 :00 23 :00 日均24小时驾车出行热度变化趋势商场 工作日 节假日 09:00 14:00 09:00 14:00 00 :00 01 :00 02 :00 03 :00 04 :00 05 :00 06 :00 07 :00 08 :00 09 :0 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0 18 :00 19 :0 0 20 :00 21 :00 22 :00 23 :00 日均24小时驾车出行热度变化趋势医院 工作日 节假日 依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显示,工作日驾车导航去往医院的热度要明显高于节假日,商场则是节假日出行热度高; 从24小时变化趋势来看,医院工作日与节假日驾车出行热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上午出行热度明显高于下午时段,上午9:00-10:00为出行高峰,下午出行高峰出现在 2:00-3:00 ;商场11:00-19:00时段出行热度较为平稳,工作日期间18:00-19:00驾车出行热度最高,节假日期间14:00-15:00为出行高峰。 欲了解更多交通强吸引点评诊治内容,请邮件咨询traffic- 主要城市交通强吸引评诊治 32 “诊”驾车强吸引医院周边道路拥堵诊断 基于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全国主要城市驾车强吸引TOP10医院周边道路拥堵情况,结果显示,TOP10中有8个医院周边道路全天拥堵延时指数均高于2.0,其中北京大 学第三医院周边道路拥堵延时指数最高,为2.7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周边道路全天拥堵延时指数均低于1.50,路况整体较好。 驾车强吸引排名 医院名称 2021年3月工作日全天拥堵延时指数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 2.40 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36 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 2.68 4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 2.20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 2.31 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郑州) 1.49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46 8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 2.70 9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长春) 2.03 1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2.24 驾车强吸引TOP10医院周边道路拥堵延时指数 注:医院全天(6:00-22:00)拥堵延时指数计算范围为正门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所有路段。 主要城市交通强吸引评诊治 欲了解更多交通强吸引点评诊治内容,请邮件咨询traffic- 3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 2 3 4 5 6 7 8 9 00 :00 00 :30 01 :00 01 :30 02 :00 02 :30 03 :00 03 :30 04 :00 04 :30 05 :00 05 :30 06 :00 06 :30 07 :0 0 07 :3 0 08 :00 08 :30 09 :00 09 :30 10 :00 10 :30 11 :00 11 :30 12 :00 12 :30 13 :00 13 :30 14 :00 14 :30 15 :00 15 :30 16 :00 16 :30 17 :00 17 :30 18 :00 18 :30 19 :0 0 19 :30 20 :00 20 :30 21 :00 21 :30 22 :00 22 :30 23 :00 23 :30 排队等待时间(秒) 拥堵延时指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门道路拥堵延时指数与排队等待时长 南门拥堵延时指数 南门排队等待时间(秒) 拥堵时段:8:00-16:00 “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要城市交通强吸引评诊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门道路工作日期间拥堵呈“M”型变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