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居住, 新未来 “ ” 新时代下,人们对于居住需求的内涵和边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者不只是要解决住的问题,还在如何提升 生活品质上不断探索。在居住消费方面,消费者的关注视野不仅在居住空间上,绿化、物业、公共设施等硬性外 部配套及社区文化、邻里关系等软性外部条件同样受到关注。贝壳研究院基于10043份问卷调研数据及贝壳找 房大数据平台,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消费行为及消费痛点等进行分析,描述新居住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特征, 刻画客观形象的消费者画像,期待为居住消费、房企产品研发及城市规划者提供可参考甚至是指导性建议。 研究发现,消费者在住房消费领域需求变化呈现出“ 在居住空间方面,追求个性化、审美化、轻奢化等;在居住 生活品质方面,需求从房屋本身向社区配套、邻里关系等外部延展。”具 体 结 论 如 下 : “居者有其屋”,住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过半数受访者居住的是自有房子,平均购房面积(取截面算数平 均数)约为104.8平,如果按照一家三口进行折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34.9平。不过,城市能级越高,居住 面积越小。 改善需求增多,有近七成受访者计划未来换房。从换房原因看,居住品质改善性需求和教育刚性需求最多,在 计划换房的消费者中,50.2%因为居住空间改善需要,39.5%出于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消费者对居住小区“生活圈”满意度处中等水平,未来还有深耕空间。不同人群对居住小区周边服务配套需求 存在差异,年轻人更偏向需要影院、健身、美食、等娱乐休闲类配套设施,而年长群体更想要教育、公园、生鲜 超市等家庭生活必备类设施。 人们对居住功能空间认识向健康化、审美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居住功能空间强调健康舒适,保证高质量睡眠 的卧室受追捧;房屋装饰讲究审美,个性化定制装修占主流。 渴望更多交流、更多温暖的社区邻里关系,但现实仍有很大作为空间。现实中,有44%受访者表示邻里间关系 处在点头之间或互不干扰的状态;一线城市、年轻人、男性对社区活动的热心程度比其他群体更低,这些是未 来社区“软件”建设的发力点,以期构建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 2021 新居住消费 调查报告 Part4 调查人群特征描述 Part1 居住现状洞察 自有住房:住多大面积的房子? 租赁:租多大面积的房子? 住房焦虑,有何不同? Part2 客群居住行为分析 购房客群特征分析 租赁客群特征分析 “1公里生活圈”居住需求 Part3 新居住态度调查 居住空间偏好 智能家居选择 社区邻里需求 contents 贝壳研究院 目录 第1部分 居住现状洞察 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房地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成熟的过程, 多数人通过或租或买形式,使得住的需求逐步得到缓解,但“房价” 问题无论对于已购房,还是未购房的群体,仍然是焦虑的重要来源之 一。 1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从居住状态看,过半数受访者居住的是自有房屋,占比约为56.7%。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房屋套均面积是 多少?统计发现,受访样本家庭的平均住房建筑面积(取截面算数平均数)约为104.8平,根据2020年统计年 鉴,2019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人/户)约为2.92。如果据此进行测算,受访样本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 35.9平。根据2020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披露数据显示, 2019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 面积达到39.8平方米。1978 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6.7平,按照家庭人均三四口计算,家庭住房 建筑面积仅约为20.1到26.8平。此后40 年,尤其是 1998 年房改以来,我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城镇人均住房建 筑面积获得了巨大提升。 如果分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套均面积约为95.6平(95%置信区间为94.8-97.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31.9 平(按照户均三口计算);新一线城市套均面积约为106.3平(95%置信区间为105-108.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约为35.4平;二线城市套均面积约为106.8平(95%置信区间为105.3-108.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35.6平; 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套均面积约为106.9平( 5%置信区间为105.8-108.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35.6平。 从调研结果看,居住面积总体呈现”城市越大,房子越小“的特征,其中,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差异显著,受到 供给结构影响,一线城市居住面积明显偏低。 1.1 住得多大 1.1.1 自有住房:住多大面积的房子? 如果从平台成交数据分析,居住面积又呈现出什么特征?笔者统计了贝壳找房大数据平台2021年1月-3月重点 40城22万条成交样本数据,按照城市级别划分,发现一线城市套均成交面积约为75.3平,按照同样逻辑,人 均面积约为25.1;新一线套均成交面积约为86.6平,人均面积约为28.9平;二线城市套均成交面积约为87.8平 ,人 均 约 为 2 9 . 3 平 。 0 20 40 60 80 100 120 三四线二线新一线一线整体 0 20 40 60 80 100 二线新一线一线 不同等级城市购房套均面积(平方米) 调查数据 平台数据 2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总结发现,按照城市级别呈现的变化趋势与调研数据相符,一线城市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分城市看,城市 间成交套均面积差异显著,以长沙、南昌、佛山、石家庄及郑州为代表的城市,套均成交面积均在90平以上, 特别是长沙,是40城中唯一过百的城市,这与长沙相对“友好”的成交均价不无关系。以天津、上海、深圳、大 连、北京及南京为代表的城市,套均成交面积在80平以下,小户型成为主力成交户型。 0 20 40 60 80 100 120 天津 上海 深圳 大连 北京 南京 广州 沈阳 东莞 烟台 重庆 成都 青岛 厦门 福州 太原 无锡 合肥 苏州 杭州 宁波 西安 武汉 济南 昆明 郑州 石家庄 佛山 南昌 长沙 全国30城购房套均面积(平台数据,平方米) 3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从租赁角度看,租客更倾向租多大的房子?贝壳研究院统计了选择独立整租的客群,汇总计算发现,2350个 调查样本租赁的套均面积约为75.8平。 如果从城市维度划分,发现一线城市客群租赁的套均面积约为62.9平( 5%置信区间为60.1-65.7平),新一线 城市客群租赁的套均面积约为75.8平(95%置信区间为73.1-78.4平),二线城市客群租赁的套均面积约为75.7 平(95%置信区间为72.3-79.1平),三四线城市套均面积约为84.6平(95%置信区间为81.4-87.9平)。 总体而言,城市能级越高,受制于租金压力、城市户型结构特征及职住均衡等因素,租客选择的租赁面积相对 较小。 1.1.2 租赁:租多大面积的房子? 对于自有住房客群而言,“购房后房价下跌”成为最大的焦虑。自2016年3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始终坚持着“ 房住不炒”的政策底线,因城施策的调控影响下,房价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根据十四五期间提出“坚持 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可预见,“房住不炒”依然是主 旋律,“平稳健康发展”就是目标。 对于独立整租赁群体而言,受访者感到最焦虑的是“买不起自己的房”,占比达到45.8%,对于首次置业的刚 需群体而言,“上车难”成为他们最主要焦虑的之一。对于房价相对高企的一线及头部新一线城市而言,这个 焦虑因素的占比相对更高。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影响下,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已成为长效机制,客群的市场 预期已经趋于稳定。在“稳”字当头的市场预期之下,“买不起自己的房”的焦虑预计会相对降低。 1.2 住房焦虑,有何不同? 0 20 40 60 80 100 三四线 二线 新一线 一线 整体 不同等级城市租住套均面积(平方米) 4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除了首要因素,其次的焦虑因素是“租房时房东涨价”,占比达到44.3%。租客,特别是新生代租客,在租住生 活中面对租金的上涨往往会猝不及防,但又无可奈何。对于此种情况,租客在租赁过程中,应当通过法律手段 切实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要求, 住房租赁合同期限内,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解除合同,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不得随意克扣押金;承租人应 当按照合同约定使用住房和室内设施,并按时缴纳租金。 住房消费焦虑:购房&租房比较(占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租 买 租房时房东涨价 买不起自己的房 购房后房价下跌 5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第2部分 客群居住行为分析 新时代下,新房、二手、租赁等住房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人们对于美好 居住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升,在居住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行为 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6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在购房时间分布上,出现了代际、城市级别、性别上的差异,这主要是受到需求、城市房价、购房负担等多种因 素影响。 近年来,住房消费主力人群更新,年轻购房者在房地产交易中所占比重增速明显。虽然80后仍是住房消费主 力人群,但90后近年来占比提升迅速,从调查结果看,70后、80后、90后消费者在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比呈升 高趋势,90后群体中2016年及以后买房的占比为42.2%,而70后这一占比仅为19.86%,相差22.34个百分点。 2.1 购房客群特征分析 2.1.1 购房时间 分城市级别看,城市级别越低,2016年及以后购房的占比越高。一线城市住房消费者中,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 比为31.66%;而三线及以外城市2016年及以后买房占比为38.62%,两者相差6.96个百分点。在高能级城市,受 制于城市高房价及限购政策等影响,消费者购房置业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长时间财富积累才能实现。 此外,分男女性别看,在过去近5年时间里买房的男性占比为38.81%,女性占比为34%,女性略低于男性4.81个 百分点。 0 20 40 60 80 100 2016年及以后 2011-2015年 2010年及之前 65后 70后 80后 90后 购房时间区间 购房时间&客群年龄分析 0 20 40 60 80 100 2016年及以后 2011-2015年 2010年及之前 其他 三四线 二线 新一线 一线 购房时间区间 购房时间&客群城市分析(占比,%) 0 20 40 60 80 100 女男 购房时间&客群性别分析 (占比,%) 7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以40城为研究样本,贝壳研究院以平台成交数据测算了购房者的实际购房年龄,分二手房、新房看,新房购房 年龄偏低。以一线城市为例,购买新房的平均年龄约为34.4岁,购买二手房的平均年龄约为35.1岁,两者相差 将近一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城市住房供给影响,存量房市场以二手成交为主,而进入存量房市场的多为高 能级城市,购房压力相对较高,导致购房者年龄后移;另一方面,受置业目的影响,购置新房多为首套刚需(不 排除末次的豪改,但豪宅成交占比相对较低),以青年群体为主,而购置二手的多为改善性群体,如因家庭结 构变化,子女教育等因素换房,导致购房年龄后移。此外,年龄差异还受到城市人口年龄分布、城市规划、投 资性诉求及消费者购房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 20 40 二手房 新房 沈阳 贵阳 武汉 太原 长春 南京 南昌 合肥 哈尔滨 郑州 长沙 重庆 济南 烟台 无锡 苏州 石家庄 昆明 佛山 成都 南宁 青岛 徐州 广州 天津 福州 厦门 杭州 大连 廊坊 惠州 西安 上海 东莞 北京 宁波 嘉兴 深圳 南通 珠海 不同城市客群购房年龄分析(岁) 0 10 20 30 40 一线新一线二线 8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2.1.2 购房价格 在购房过程中,价格始终是左右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调查显示,35.9%受访者购买的房屋总价在100 万元以内,61%的受访者购房支出在200万元以内;不过,购房支出在城市级别、代际、收入和婚姻状态等维度 上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901万-1000万 801万-900万 701万-800万 601万-700万 501万-600万 401万-500万 301万-400万 201万-300万 101万-200万 100万及以下 一线城市购房压力大,购房支出远高于 其他城市。在此次调查中,一线城市购 房者总支出在100万以内的占比仅为 19.39%,而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其 他城市的这一占比分别为33.3%、 38.2%和44.8%,差异显著。同时,购房 支出与城市能级间呈现强相关关系,能 级越高,购房支出相应越高,呈阶梯上 升 趋 势 。从 高 价 段 占 比 看 ,一 线 城 市 购 买房屋价格在300万以上的占比为 45.82%,而其他城市这一占比仅在20% 左右。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0 城市刚需购房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 北京、深圳、上海刚需“上车线”居30个 样 本 城 市 前 列 ,广 州 相 对 靠 后 ,其 中 北 京刚需购房套均总价350万元,是沈阳 刚需价格的近5倍。新一线城市中杭州 、南京等城市刚需购房门槛相对较高。 二线城市中厦门刚需上车套均总价266 万 元 ,仅 次 于 北 深 上 。 消费者购房总价区间分布(占比,%) 9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0 20 40 60 80 100 901万-1000万 801万-900万 701万-800万 601万-700万 501万-600万 401万-500万 301万-400万 201万-300万 101万-200万 100万及以下 新一线 三四线 其他 二线 不同等级城市购房套均总价分布(占比,%) 收入区间 0 20 40 60 80 100 65后 70后 80后 不同年龄购房套均总价分布(占比,%) 5万以上 2.1万-5万 1万元以下 1.1-2万 不同收入购房套均总价分布 (占比,%) 已婚 未婚 不同婚姻状态购房套均总价分布(占比,%) 10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一线 90后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从代际差异上看,年轻人购房压力较大,80后、90后购房总价在100万以内的占比分别为32.63%和34.05%, 而70后、65后这一比例为46%和55.69%。“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而购房置业在这一代年轻人肩上 的负担中占的比重更高。 购房总支出和消费者的收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在调查中,月收入在1万元以内的消费者,购房总价在100万元以 内的占比达到58.73%,月收入达到2.1万-5万元、 万元以上的群体这一比例为7.48%、3.42%。购房总价300万 元以上占比,月收入1万元以内和月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7.49%和73.51%,相差66个百分点。 从婚姻状态看,已婚购房者购买的房屋总价要远高于未婚购房者,这与家庭人口结构、家庭收入、抗风险能力 及置业目的等因素有关,在调研中,26.19%的已婚购房者购房总价在300万元以上,而未婚购房者总价在3 0 万元以上的比例为18.42%,相差7.7个百分点。 “买房贷款还是一次性付清?”看似是个选择题,但更多考量的是城市购房群体的经济实力。对于大多数购房 者而言,购房时贷款都是必需的流程,在调查中仅31.8%的住房消费者无贷款,68.2%的受访者购房时会选择 贷款。 2.1.3 贷款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35 组合贷 已还清商贷公积金无贷款 有13.6%的受访者还清了贷款,对于这部分受访者进一步询问,其中65.7%的受访者是提前还款,仅34.3%的 受访者属于按正常计划还清贷款。具体细分看,在已还清贷款受访者中,90后提前还款的占比为68.52%,70 后提前还款的占比为60.78%,相差7.74个百分点;分城市看,已还清贷款购房者,属于提前还款的占比一线城 市略低于其他城市,且城市能级越低提前还款的占比越高。 客群购房贷款渠道情况(占比,%) 0 20 40 60 80 100 否 是 对于已还清贷款的受访者, 是否提前还贷 11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对于房屋居住需求与房屋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得到缓解,消费者开始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 屋”升级,居住消费观念逐步升级,反映到购房消费上,人们对换房的需求加大,调查中有近七成的受访者未 来有换房计划。 2.1.4 换房需求 消费者换房计划调查(占比,%) 0 20 40 60 80 100 10年以后 5年以后 3年内 2年内 1年内 没有 0 20 40 80 100 65后70后80后90后 整体 0 20 40 60 80 100 一线新一线三四线其他二线 0 20 40 60 80 100 5万以上2.1万-5万1.1-2万1万元以下 12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60 从不同维度上交叉分析发现,换房需求受代际、城市等级和家庭收入等影响有强弱差异。调查人群中,80后 的换房需求最强烈,有37.1%的受访80后计划在3年内换房,而90后的这一比例为30.56%,相差6.54个百分点 ,相比其他代际,80后正面临着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和对房屋的多元化需求,因此产生 的换房需求更强烈;此外,收入对换房需求影响也较大,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1.1-2万元的受访者计划未来3年 内换房的比例分别为28.2%、34.5%,而收入在2.1-5万元、 万元以上的受访者3年内计划换房的比例为47.73% 和40.18%。 从换房原因看,改善需求和教育需求最多,在计划换房的受访者中,50.2%因为居住空间改善需要,39.5%出于 解决子女教育问题,还有10.2%则是婚姻需要。交叉分析发现,换房需求中80前更多为了改善居住空间,而 后 、9 0 后 更 多 为 了 子 女 教 育 目 的 ;从 婚 姻 状 态 维 度 看 ,不 论 结 婚 与 否 ,都 有 一 半 左 右 受 访 者 因 为 改 善 需 求 计 划 换房,但不同点在于未婚者计划换房更多为了婚姻,而已婚者则更为为了子女教育。 婚姻子女教育居住空间改善 消费者换房原因调查(占比,%) 以改善需求占主导的换房住房消费,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面积和更高的总价,调查显示消费者计划换房后房 屋总价以101-200万元、201-300万元两个区间为主,分别占比26.3%和20.9%。不过,换房预算在城市等级、 收入、代际维度上存在差异,城市等级高、收入水平高,换房计划预算水平也较高。贝壳研究院基于 2015-2020年全国10个主要城市换房数据显示,套均差价约133万元,换房过程中住房成本增加明显。 0 5 10 15 20 25 30 9 0 1 万 - 1 000 万 8 0 1万 - 9 0 0 万 7 0 1万 - 8 0 0 万 6 0 1 万 -7 0 0 万 5 0 1万 - 6 0 0 万 4 0 1万 - 5 0 0 万 3 0 1 万 - 4 0 0 万 2 0 1万 - 3 0 0 万 1 0 1万 - 2 0 0 万 1 0 0 万 及 以 下 消费者换房总价调查(占比,%) 13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相比购房价格,租房负担更贴近反映一个城市的生存压力。如果以房租占收入30%作为租房幸福线来看,在 受访的租赁客群中有71.2%的人租房负担处在合理区间,房租占收入31%-40%的比例为21.7%,房租占收入 40%以上的占比仅为7.1%。 2.2 租赁客群特征分析 2.2.1租赁负担 51%及以上 41%-50% 31%-40% 21%-30% 11%-20% 10%及以下 消费者租金收入比(占比,%) 不过,租房负担在不同城市间的差异较大。贝壳研究院此前的研究显示,大部分新一线城市租房居住负担都 处在合理区间,房租收入比均在30%以下,但杭州和南京的房价收入比则达到了38%和31.6%,而重庆、长沙 等城市房租占收入的比重较低,房租收入比在20%左右。 对于每一个新城市人,租房都是步入新城市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租住生活中,租客会遇到哪些痛点?调查显 示,47%的租客反映房东涨价是最大的痛点,其次有21.3%和19.4%的受访样本认为租房的最大痛点来自同租 室友和家电老化,此外还有12.3%的租客认为租房最大的痛点是维修不便。 在面对“房东涨价”这个问题时,各类消费人群的承受力有一定差距,压力越大的人群越怕涨。交叉分析看, 女生对租房涨价的焦虑比男生低,男性和女性认为“房东涨价”是最大租房痛点的占比分别为50.88%和 44.5%,男性比女性高出6.38个百分点;分城市级别看,租房痛点来自房租的比例,随着城市级别呈逐级下降 趋势;从收入看,收入越高的租房消费者,越不担心涨价,月收入5万元以上的受访者担心房东涨价的占比仅 25.99%,而月收入1万元以内的受访者这一比例为52.94%,相差26.95个百分点;在租房客群中,80后对租金变 化最敏感,有50.27%的80后租客认为租房最大痛点是涨价,而70后仅31.87%认为房东涨价最头痛。 从上述分析提炼出当下房租变化敏感人群关键词:一线、80后、低收入、男性。也就是说,在一线城市打拼的 80后中低收入男性,对房租变化最敏感。 2.2.2 租赁痛点 14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0 10 20 30 40 50 60 维修不便 同租室友 家电老化 房东涨价 65后70后80后90后 一线新一线二线三四线其他 5万以上2.1万-5万1万元以下1.1-2万 女男 整体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0 10 20 30 40 50 60 消费者租房居住痛点调查(占比,%) 15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买房或租房,一直是困扰当代年轻人的问题。有人认为有房子的地方才是自己的家,也有人觉得买房就给自己 往后几十年的生活增加了包袱。在此次调查中,有49.8%的受访者不能接受长期租房而不买房,认为有房才有 安全感;有39.2%的受访者认为房价太高买不如租,可以接受长期租房。 对待“房租不买”的态度有趋多趋强的势头。调查显示,对于大多数仍遵从着传统婚姻观的90后而言,房子 仍然是未来生活的必备,有40.73%的90后表示可以接受长期租房不买房,而70后接受“房租不买”的比例仅 为26.69%,相差14.04个百分点。不过,选择“房租不买”可能更多受现实条件,比如租售不同权导致的居住 权益差异、租客权益保障制度完善程度、维权渠道顺畅性、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及安全感等因素影响,在调查 中一线城市不能接受长期租房不买房的比例最低,女性不能接受的比例比男性高,低收入群体不能接受的占 比也最低。 2.2.3 “房租不买”态度 已婚未婚 5万以 上 2 .1 万 - 5 万 1 . 1 - 2 万 1万 元 以 下 女男 其他 三四 线 二线 新 一线 一线 6 5后 7 0后 8 0 后 9 0后 整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消费者不能接受“房租不买”占比(占比,%)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6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消费者对居住小区周边配套评分分布(占比,%) 此次疫情中执行的社会疏离政策,让居住空间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租客而言,则经历了一场 艰难的考验,小小的出租屋不再是白天工作结束后睡一觉就走的地方,而是需要24小时面对的现实空间,这 对此后的租房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有63.5%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改变了自己当初的租房打算。 2.2.4 租房生活疫情影响 “生活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日本,日本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因为城市快速发展,资源过度集中、 地区差异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疏解城市核心区域人口与社会经济活动,实现城乡和区 域均衡发展提出了这一概念。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生活圈 发展规划和战略。 城市居住生活中,小区是最小的社会治理单位,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研究从这一最细粒度切入发现, 人们对目前住所的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比较满意,82.2%的受访者给自己居住小区周边配套评分在3分以 上,评分4分以上的占比为37%,有0.9%的受访者给居住小区周边配套评分0分。 2.3.1 周边配套设施评分 居住一直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的居住如原始社会的“穴居”和“树居”,只是抵御外界风险和 保暖休息的地方,而随着人类进化以及近代城市化发展,居住场域的内容在丰富、边界在扩大。居住场域既 是居住空间,也可能是娱乐场所、工作场所等。 2.3.2 最需要服务配套 2.3 “1公里生活圈”居住需求 0 10 20 30 40 50 0分1分2分3分4分5分 17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人们对居住小区不再只满足于住的需求,社区正在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场域,对于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的 需求也在增多,电影院、书店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设施受到热捧,调查中有24.1%的受访者最需要 的社区休闲娱乐设施是电影院,排在所有休闲生活配套首位;其次书店、茶馆/咖啡馆也很受欢迎,占比分别 达到21.9%、17.1%,这些设施是对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满足。 细分看,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年龄段偏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不同,收入偏低人群对于居住小区附近的茶馆/咖啡 馆、电影院、书店需求相对更高,而偏高收入人群对于小区附近的酒吧/KTV、台球/保龄球、演艺剧场更热爱; 此外,年轻人喜欢电影院、酒吧/KTV,而65后、70后更想要小区附近有书店、演艺剧场、足浴按摩设施。 2.3.3 休闲娱乐类社区配套 研究以更加微观的视角分析构成居住空间不同场所意义的“生活圈”配套,调查消费者当下居住生活对购物 、教育、医疗、休闲、健身、养老、文化和交通等周边配套的需求,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最需要的服务配套包 括生鲜超市、绿肺公园、美食街和商业中心,而对于银行邮局、休闲娱乐城、美容美发的需求相对较低。 不同的人群对居住小区周边服务配套需求存在差异,年轻人更偏向需要影院、健身、美食等娱乐休闲类配套 设施,而年长群体更想要教育、公园、生鲜超市等家庭生活必备类设施。 2 4 6 8 10 12 银行邮局 休闲娱乐城 美容美发 健身中心 超级影院 教育机构 轨道交通 大型医院 商业中心 美食街 绿肺公园 生鲜超市 消费者目前住所周边最需要服务配套(占比,%) 18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在生活服务类社区配套方面,最受欢迎的是蛋糕店、理发店、药店和儿童娱乐城,有16.9%和16.3%的受访者 表示在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上最偏好蛋糕店和理发店,其次有14%的受访者偏好药店,还有12.6%的受访者偏 好儿童娱乐设施,上述这些设施满足了家庭生活中育儿、医疗、生活的基本需要。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一些新的需求正在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在生活服务类 设施配套上,有9.3%的受访者希望居住小区附近有鲜花店,有7.4%的受访者最偏好小区附近有宠物医院,还 有7.3%的受访者希望有加油站/充电站。 2.3.4 生活服务类社区配套 消费者目前住所周边最需要休闲娱乐配套(占比,%) 0 5 10 15 20 25 足浴按摩 其他演艺剧场台球/保龄球馆酒吧/KTV茶馆/咖啡馆书店电影院 0 5 10 15 20 其他打印店美甲店加油站/ 充电站 宠物医院照相馆鲜花店儿童娱乐城药店理发店蛋糕店 消费者住所周边生活服务配套偏好(占比,%) 19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第3部分 新居住态度调查 当下,居住体验不再只是为了满足“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依据一 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满足自己的生活体验而选择一种新的居住方 式,涉及居住空间的风格选择、功能布局类硬性设施,以及居住空间 内外部的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等“软性场域”。 20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通过在生活方式上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以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反映在居住消费领域,人们从追求“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迈进,对住房的 认识正在逐渐深化。 调查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不断变化,对于居住功能的认识向健康化、审美化、舒适化方向发 展。在被问及“改善性购房时,最关注哪类居住空间?”有30.4%的消费者希望有一个“安静没有噪音的卧室 ”,人们对于睡眠环境的要求排在首位。其次,“温馨有设计感的厨房”“能用于种植、休息的阳台”“能和朋 友聚会的大客厅”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欢迎,在受访者中占比分别达到了14.2%、11.7%和11.1%。 其中,男性比女性更想要有一个“能和朋友聚会的大客厅”,占比比女性高出4.93个百分点;而女性比男性更 想要一个“安静没有噪音的卧室”,占比比男性高出4.39个百分点。年长者对于“能用于种植、休息的阳台”“ 能和朋友聚会的大客厅”的需求比年轻人更大。 此外,也有一些小众居住功能空间需求在调查中被受访者选中,例如“专门设计的宠物房”“精心设计,可以 泡澡的卫生间”“咖啡角或小吧台”,在受访者中占比分别为1.1%、2.6%和3%。 3.1居住空间偏好 0 5 10 15 20 25 30 35 其他 专门设计的宠物房 精心设计,可以泡澡的卫生间 咖啡角或小吧台 家庭室内健身房 专门的衣帽间 专业的书房 专门的储物间 能和朋友聚会的大客厅 能用于种植、休息的阳台 温馨有设计感的厨房 安静没有噪音的卧室 改善性购房时,消费者最关注居住空间(占比,%) 21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在房屋装修消费方面,消费者主要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其中“我的空间我做主”个性化消费观占据主导,有 50.3%的受访者希望房屋装修时“自主设计,个性由我”;另一边则有39.2%选择“全屋定制,好看省心”;此 外,还有6%和4.5%的受访者分别选择了“传统审美,全听长辈”“视频学习,网红风格”。 交叉分析显示,虽然消费者对待房屋装修问题时“自主设计,个性由我”占主流,但在代际、性别等比较维度 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女性受访者更强调自主,认为装修时应该自主设计的占比比男性高出6.34个百分点; 90后比65后也更强调个性化消费,认为应该自主设计的占比相差11.42个百分点;此外,未婚受访者更有自我 想法,比已婚者认为装修“个性由我”的占比高出10.33个百分点。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自主设 计,个 性由我 视频学习,网红风格 全屋定制,好看省心 传统审美,全听长辈 已婚未婚 65后70后80后90后 女男整体 消费者装修方案选择偏好(占比,%) 22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伴随着科技浪潮的发展,人们对于科技与生活相结合有了更多期待,智能家居受到了万众期待,家居产品除 了满足人们对于实用性的需求外,还担负着提高居住品味的重任,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性、便捷性、审美性带来 的科技感,也成为了凸显居住者个性与品味的重要象征。 调查显示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追求涉及家庭生活的多种场景,其中智能指纹/人脸识别门锁、空气净化器/净水 器最受欢迎,两者都分别有16.4%的受访者认为是家庭智能家居必备;其次全自动扫地机、智控油烟机、智能 除臭清洗恒温马桶、智能感应垃圾桶这类家庭卫生清洁类的智能家居也受到追捧,分别有14.8%、13.6%、 12.1%和6.4%的受访者认为是居家必要;此外,也有一些消费者追求更享受的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有7.6%和 4.2的受访者认为智能家居中智能按摩床和智能浴缸很有必要。 3.2 智能家居选择 5 10 15 20 可以一边泡澡 一边看电影的 智能浴缸 智能感应垃圾桶 能按摩的床 可触屏智能浴室镜 智能除臭清洗恒温马桶 智控油烟机 全自动扫地机 空气净化器/净水器 指纹/人脸识别门锁 哪些智能家居设备,你认为是必要的?(占比,%) 居住需求持续迭代,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房屋,也不只是关注社区公共空间的绿化、配 套等硬件设施,作为生活的场域,这个场域里的社区邻里人际关系等软性配套需求也在提升。在对邻里关系 现实和期望差异调查中,有39.3%的受访者现实邻里关系为“互相帮助”,而有53%的受访者期望能“互相帮 助”,中间相差13.7个百分点;现实中邻里间点头之间或互不干扰的比例为44%,而期望如此的仅为26.8%,两 者相差17.2个百分点。 3.3 社区邻里需求 23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此外,作为构建邻里关系的重要场合社区活动,仅约3成受访者表示会“经常,一个月多次”参加,54.1% 的受访者表示“偶尔,多个月一次”,还有16.4%的人不关心社区活动。进一步交叉分析还显示,一线城市、年 轻人、男性关心社区活动的比例比其他人更低。 总体上看,人们希望拥有更有交流、有温度的社区邻里关系,但目前现实与期望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居住生活 中私域空间与公共空间有机结合,是品质居住生活体验的要义之一。 0 10 20 30 40 50 60 最熟悉的 陌生人 亲如一家 互不干扰 点头之交 互帮互助 0102030405060 邻里关系的现实与期望调查(占比,%) 24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对于邻里关系,哪项表述最贴切 最希望的邻里关系,哪项表述最贴切 第4部分 调查人群特征描述 本次研报的多数研究对象大致可描述为“一名来自 新一线城市,经济独立的已婚有房高学历女青年。” 25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样本分布:本次调研有效回采量为10043,受访样本 城市来自全国307个城市,主要来自一线,新一线及 二线城市,占比约为65.4%。其中一线城市占比 18.5%,新一线城市占比27.3%,二线城市占比19.6% 。如果按照城市群角度看,受访样本主要来自长三角 (15.4%),大湾区(11.0%)及京津冀(9%)等。 年龄情况:从年龄段看,受访样本以80-90后群体为 主,占比总和约为87.6%,即近九成受访者为80及90 后。其中,90后占比最高,约为54.2%,其次是80后, 占比约为33.4%。 性别情况:从性别看,受访样本男女比例约为1:.35 ,女 性 受 访 者 居 多 。 婚姻情况:从婚姻状况看,受访样本以已婚群体为主 ,占 比 约 为 6 3 . 1 % 。 0 5 10 15 20 25 30 其他 三四线 二线 新一线 一线 样本城市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65后 70后 80后 90后 样本年龄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男性 女性 样本性别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未婚 已婚 样本婚姻状况分布(%) 26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学历情况:从学历情况看,受访者以本科学历为主, 占比约为66.4%,其次是专科16.3%,研究生及以上 10.2%。 收入情况:从收入情况看,81.9%的受访者月收入在2 万元及以下,其中49.4%的受访样本月收入在1万元以 下,32.5%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2万元。也就是说,受 访者以中高等收入群体为主。 工作情况:从工作状态看,近九成受访者目前处于在 职状态。 居住情况:从居住状态看,过半数受访者居住的是自 有的房子,占比约为56.7%,其次是选择整租的方式 ,占比约为23.4%。 样本学历分布(%) 样本收入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学历 专科学历 高中学历 0 10 20 30 40 50 5万以上 2.1万-5万 1.1-2万 1万元以下 0 20 40 60 80 100 离职 在职 样本工作状态分布(%) 0 10 20 30 40 50 60 与人合租 独立整租 自有住房 样本居住状态(%) 27 2021新居住消费调查报告 贝壳研究院是隶属于贝壳找房的研究机构,依托于贝壳交易平台的海量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