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 气候友好型 表现 评价指标 框架 研究 (结题 报告 征求意见稿 ) 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 2020 年 7 月 2 目 录 执行 摘要 . 3 第一章 气候友好型银行评价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1.1 气候投融资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举措 6 1.2 金融机构要对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系统性响应 7 1.3 进行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评价将监督和激励金融机构积极 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 8 1.4 气候投融资和绿色金融工作为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 第二章 气候友好型评价的国内外经验 2.1 中国绿色银行评价 . 11 2.2 标准普尔( Standard ( 2) 合规团队,他们展开环 境与社 会风险调查,以确保与银行相关政策保持一致 ;( 3) 法律团队,他们需 要与合同中环境与社会条款的制订。 44 启 示: 以上两个案例显示气候风险管理要科学化和专业化。一是要成立负责气候 风险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专业队伍;二是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开发和使用气候风 险管理的辅助决策工具;三是要加强气候风险的能力建设。 4.3.4 资产组合优化 1、 评价要求: (1) 每年在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下降额 大于行业平均值 (2) 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余额占比下降量 大于行业平均值 (3) 否决向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授信的数量和实例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每年在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下降额或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余 额占比下降量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每年在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下降额和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余 额占比下降量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2 每年在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下降额和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余 额占比下降量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每年在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或化石能源等高碳行业信贷余额占比 呈上升趋势 0 3、 参考实例 实例:汇丰银行法国分行 从 2016年起,汇丰银行法国分行按照应对气候变化 2oC目标评估其资 产组合。 通过内部人员和外部专家的评估,由汇丰法国提供融资的能源项目组合为: 0% 煤炭, 71%石油和自然气, 27%电力, 2%生物质燃料。基于符合国际能源署 (IEA) 2oC目标情景分析的要求。 同时,汇丰银行认为员工应充分理解气候风险并能在 其经营活动中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启示: 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 示 是气候风险管理 的目的是不断优化银行资产质量, 加大对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投入,防止出现过多因高碳而形成的“ 搁浅资产 ”,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关注的趋势。 45 4.4 气候 投融资 业务 气候 投融资 业务是银行支持气候投融资的 实质性表现,看银行是否通过信 贷政策和金融创新来增加对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投融资力度和规模。 4.4.1 气候信贷 表现 1、评价要求 (1) 气候信贷规模 比上一财年增加 10%以上 (2) 气候信贷贷款余额占比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气候信贷同比增速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气候信贷规模比上一财年增加 10%以上,且 气候信贷占比 和 增速高于 行业 平均 水平 3 气候信贷规模比上一财年增加 10%以下, 气候信贷占比或增速 约 等于 行业平均 水平 2 气候信贷规模比上一财年基本持平, 气候信贷占比和增速均低 于行业 平均值 1 气候信贷 规模和 占比 同比下降 0 3、参考实例 实例: 花旗银行十年环境金融计划 美国花旗银行制订了 10 年 1000 亿美元的环境金融目标 ( 2014-2023) ,并确 定了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水质和水保护、清洁技术 领域为主要投资领域。截止到 2018 年,花旗已投了 953 亿美元在环境金融。 表:花旗银行环境金融项目 ( 2014-2023) 单位:十亿美元 年 项目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总计 百分比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风电 技术组合 4.9 0.8 3.0 1.1 11.6 2.1 7.9 1.6 9.6 0.6 8.6 0.4 10.9 4.9 4.4 1.6 24.4 1.6 7.3 15.4 61.3 10.0 31.2 20.1 64% 10% 33% 21% 能源效率 0.1 0.3 0.3 0.1 0.0 0.9 1% 绿色建筑 0.4 0.6 0.7 0.3 2.1 4.1 4% 可持续交通 0.5 1.8 1.6 1.2 1.6 6.7 7% 46 水质和保护 0.4 1.2 2.8 1.4 5.3 11.1 12% 清洁技术 0.1 0.1 0.1 0.0 0.1 0.3 0% 总计 7.5 16.9 15.6 16.9 38.4 95.3 100 4.4.2 气候债 券 表现 1、评价要求 (1) 气候债券发行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监管要求 (2) 气候债券发行规模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气候债券发行增速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气候债券发行增速或规模高于行业平均值 ,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监 管要求 3 气候债券发行增速或规模 接近 行业平均值 ,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内监 管要求 2 气候债券发行增速和规模均低于行业平均值 或发行规范有不足 1 本年度无气候债券发行 或发行不符合国内监管要求 0 3、参考实例 实例 1: 欧洲投资银行气候债券做法 募集资金使用 项目评估和选择程序 募集资金管理 报告 - 可再生能源和 能效项目 - 与可再生能源 和能效领域相关 的节能技术 - EIB环境和社会原则 和标准 - 按照环境和社会操作 手册开展的尽职调查 - 项目一经董事会批 准,选择合适的融资 手段、贷款占比和系 统输入 - 每天自动检索气候 债券的资金支付 - 每天按进先进出的 原则自动进行气候 债券的资金分配 - 每天自动记录气候 债券专用账户中的 资金余额 - 每年在 EIB财报中 披露气候债券的发 行规范和资金分配 - 在每年的可持续报 告中披露气候债券 支持的项目和金额 - 在每年的气候债券 简讯上报告气候债 券支持项目的气候 影响 - 在每年和每半年的 气候债券简讯上报 告每支气候债券的 资金分配情况 47 实例 2: 三峡集团(欧元)绿色债券 2017年 6月 21日, Three Gorges Finance II (Cayman Islands) Ltd. 在爱尔兰交 易所上市发行 6.5亿欧元非次级无抵押债券,票面利率 1.3%, 2024年到期。筹资 将用于收购德国和葡萄牙的风力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 710兆瓦。债项评级分 别为 A1(穆迪)和 A+(惠誉),获得 3.1倍超额认购。本次绿色债券募集资金 主要用于德国稳达海上风电以及葡萄牙 ENEOP陆上风电项目,其中:稳达项目 装机 28.8万千瓦, 2017年预计上网电量 13.5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25万 吨; ENEOP项目装机 42.2万千瓦, 2017年预计上网电量 9.8亿度,可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 96万吨。安永作为独立的专业评估认证机构,为此单境外绿色债券进行 了发行前认证,并出具了发行前认证报告。标普 在对 该绿债进行评级时,认为 可再生能源项目具有最高的碳减排功能,因此给出非常高的环保得分。三峡集 团承诺将每年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这在对交易透明度和治 理的评估中是正面因素。但三峡未明确将披露哪些环境影响指标(如设备利用 率、减排二氧化碳当量等),从而对透明度评估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此次融资 提供绿色项目清晰的筛选准则。筛选流程还包括公司环保部门和社会责任部门 对项目的复评。三峡承诺跟踪和监控资金用途,从而确保资金能够合理用于所 选择的绿色项目。 图 :标普对三峡集团发行绿色债券的评级报告 48 实例 3: 中国 工商银行“一带一路”绿色气候债券 2017年 9月 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在卢森堡证券交易所 发行首只“一带一路”绿 色气候债券 ,募集资金约合 21.5亿美元(约 143亿人民币),是今年以来境内机 构在离岸市场所发行的金额最大的绿色 (气候) 债券。工行本次发行的绿色 气 候 债券,由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 CICERO提供了第二意见,中财绿融按照 中国绿债标准进行了外部审查,并获得气候债券标准认证,是至今为止单笔规 模最大的获认证绿色债券。工商银行的这只 ”一带一路 ”气候债券覆盖美元和欧 元两个币种,分 3年和 5年两个期限,包括 11亿欧元 3年期 浮动利率、 4.5亿美元 3 年期浮动利率及 4亿美元 5年期固定利率的绿色债券。其中,欧元债券部分创下 中资绿色欧元债券单笔最大金额的纪录。这只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 工商银行全球范围内已经投放或未来即将投放的可再生能源、低碳及低排放交 通、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四类合格绿色信贷项目。该债券为首只 ”一 带一路 ”绿色气候债券,由工行卢森堡分行代理总行发行,并在卢森堡证券交易 所的 “环保金融交易所 ”( LGX)专门板块挂牌上市。 启示 : 绿色债券 在中国发展迅速,日渐成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也正在 开展气候债券的 机制研究和标准制订。我们从以上案例得到的启示是:一是气 候债券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融资工具,特别有利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吸引国际资 金;二是气候债券一定要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内监管要求,中国金融机构和 企业要关注公司治理和透明度问题;三是对气候债券进行第二方意见、第三方 鉴定、气候效益评估、气候债券评级等将有助于债券发行。 4.4.3 特色 金融创新 1、评价要求 (1) 金融工具、模式和机制创新,有利于降低气候投融资风险、扩大投融 资规模或吸引其他 资金参与投资。 (2) 具有该银行特色的金融工具、模式和机制。 (3) 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特别是支持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和 商业模式改进等。 49 (4) 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国际合作。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具有突破性或独特性的金融工具、模式和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除绿 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已有金融创新外) ,特别是支持技术创新项目和 国际合作项目。 3 无 特色 金融创新 典型 产品或 案例 0 3、参考实例 实例: 美国布洛克岛离岸风电站 美国历史上第一座离岸风电站位于罗德岛州的旅游胜地布洛克岛。该项目共 建造了 5 座巨型离岸风机。项目由 通用电气( GE) 能源和风电运营商 Deepwater Wind 合作开发,在接下来的几年,将为布洛克岛供应超过 90% 的电能。 Haliade 风机应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海上风电技术,是专为海洋环境而设计的。其 150 米的 叶片,使发电量比同代风机高出 15%。发电量 6MW,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 21000 吨。风机高 170 米,相当于两个自由女神像的高度。叶轮直径 150 米, 相当于一架空客翼展的两倍。叶片覆盖面为 17860 平方米,是一个足球场的三倍。 项目期为两年,将为当地创造 300 多个就业岗位。风电厂与 Narragansett Electric Company 签订了 20 年的购电协议 , 从 2016 年 12 月开始送电。美国花旗银行参 与该项目融资,提供了项目建造贷款和税务投资人融资 (Tax Equity Financing)。 无独有偶,中国金风科技 旗下全资子公司 2017 年在美国开发的 Rattlesnake 风电 场项目,也是通过 “税务投资人融资 ”成功与美国伯克希尔 哈撒韦旗下基金 MidAmerican Wind Tax Equity Holdings 和花旗银行达投资协议的。 启示: 在这个案例中, 布洛克岛离岸风电站 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投资价值的气候 友好型项目,具有显著 的气候效益:可再生能源为当地提供超过 90% 的电力,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1000 吨;有社会效益:为当地创造 300 多个就业岗 位;有经济效益: 20 年的购电协议,为项目产生稳定的、可预测的现金流。而对 于这类项目的财税政策支持也十分明确。根据美国 2009 年的美国恢复与再投 资法案,税务投资人在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时,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获得政府 30% 50 的税收返还。美 国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正是利用了税收返还这一政策,创新开发 了 “税务投资人融资 ”。 实例 2:国家开发银行 巢湖 实践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流域总面积 1.35 万 平方公里。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 巢湖污染逐步加重,湖泊富营养化状况严重,湖区水质为 类或劣 类,主要污 染物为总磷、总氮,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污染防治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在推 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 安徽省人民政府制定了巢湖流域水 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国家开发银行 参与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 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并提供规划贷款 。国开行 创新“五 位一体”规划建设,即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做好河道两岸居民的拆迁及保障性安 居工程建设工作 ; 配套建设污水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旅游业、流域企业 改造搬迁,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两岸居民提供就业选择;通过湖水治理,变废为宝,将蓝 藻加工为有机肥 。 国开行 绿色信贷 产品 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投资、租赁、债券、 投行业务结合模式,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咨询、排污权质押贷款、建筑节能融资、 规划贷款 ( 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的前期规划 ) 、融资租赁 ( 支持节 能环保设备租赁 ) 、 项目投资(风电项目建设)、短期融资券(节能环保类运营企业) 。 启示: 国开行 巢湖 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发挥绿色(气候)信贷的额外效益:一是 项目信贷与规划信贷结合起来,提升地方的环境治理能力;二是信贷的环境效益 与社会效益结 合起来,即有生态治理,也有安居工程和增加就业机会;三是信贷 支持环境保护和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支持产业转型和循环经济。 4.5 气候 足迹管理 气候足迹管理是银行监测和统计其所投融资的项目 的减排贡献,客户、项目 和自身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以便于有效降低碳排放,并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提供基础服务。 4.5.1 信贷 碳减排贡献 1、评价要求 (1) 按照国际标准或中国监管要求计算 信贷的 碳减排贡献 51 (2) 信贷 碳减排贡献监测和核算的系统工具 (3) 定期披露 信贷 碳减排贡 献相关 数据 2、表现等级 银 行表现 分值 按照国际标准或中国银行监管要求计算 信贷 的碳减排贡献,开发相关 系统工具并定期披露 3 开展信贷 碳减排贡献 测算 , 但未有相应工具和能力 建设 ,也没有定期 披露 2 银行对所投项目会进行一定的碳排放评估 ,但 未达到国际规范和监管 要求 1 银行对所投项目 不进行碳减排贡献测算 0 3、参考实例 实例 1: 中国兴业银行 许多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披露了绿色信贷的环境贡献和二氧化碳减排量。 如 兴业银行发布 2019 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就有相关描述 ,将该行信贷的 环境和气候效益量化并披露。 实例 2:欧洲复 兴开发银行碳足迹的 MRV 2006 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EBRD,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发起了可持续能源倡议( Sustainable Energy Initiative, SEI),将应 对气候变化和提高能效纳入其金融活动中。为了评估其投资在可持续能源和资源 所产生的影响,银行开发了可监测、可报告、可核实( MRV, Measu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MRV)的方法以确保其在项目投资所实现的碳减 排 贡献 。 52 实例 3: 碳排放金融核算平台 -PCAF 2020 年 7 月 20 日,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发布声明表示正式加入碳 会计财务伙伴关系( 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 PCAF),这意 味着摩根士丹利将成为首家公开披露其贷款和投资业务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美国 大型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全球表示,该决定将有助于为投资者开发新的可持续 投资产品 , 摩根士丹利已承诺在 2030 年前为低碳解决方案融资 2500 亿美元。 PCAF 是在 2015 年 由 荷兰 14 家金融机 构 在 爱生银行 ( ASN Bank) 的 牵头 下联合成立 的 , 旨在 研究制定对投资和 贷款 进行碳排放核算的标准,以更好衡量 投资和贷款产生的环境影响。截至 2018 年底为止,他们已将该方法应用于管理 的资产超过 1 万亿欧元,几乎占总资产的一半。 2019 年 3 月 4 日,全球价值银 行联盟 ( GABV)的 28 家银行决定使用 PCAF 方法评估和披露其贷款和投资的 温室气体排放。 PCAF 成员 定期 提交案例进展报告。荷兰的银行、保险公司、基 金管理公司、养 老 基金和养 老 金管理人员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在报告中分享他们 的经验,并解释所使用的计算方法。 PCAF 方 法的最终目标是与巴黎 协定 相 一致的,即努力建立低碳的投资组合。 PCAF 的披 露方法使金融机构能够衡量其 投资组合的碳影响 。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投资决策中考虑公司的碳足迹,并就其 投资或融资的公司 的气候表现 施加影响。 启示: 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评估项目碳贡献度,帮助客户降低碳排放, 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投资回报率,开放新的可持续金融产品;(二)要科学开 发项目碳减排贡献度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做到数据 可监测、可报告、可核实 ;(三) 积极参与国际上相关的行业倡议和联盟,定期进行信息披露。 4.5.2 项目 全生 命周期 碳 足迹 和信贷碳强度 评估 1、 评价要求: (1) 银行 开展项目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 和信贷碳强度评估 ,并纳入投融资 决策 (2) 银行 帮助项目和客户提 供减排的解决方案 和技术支持 (3) 银行开发 项目 全生命周期 碳 足迹评估 和信贷碳强度评估 工具 53 (4) 银行定期披露 项目 全生命周期 碳足迹评估 和信贷碳强度 测算相关信息和 数据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银行 对所投项目有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和管理 , 定期评估信贷碳 强度, 并帮助项目和客户提供减排的解决方案 3 银 行对所投项目有碳足迹评估和管理流程 或信贷碳强度测算 2 银行对 所投项目会进行一定的碳排放评估 1 银行 对所投项目不进行任何碳排放评估和管理 0 3、 参考实例 实例 1:法国开发署 “碳足迹工具 ” 早在 2007 年,法国开发署就开发了对评估项目的碳排放和减排量进行量化 分析的工具。 2011 年,法开署又按照国际最佳实践和国际标准开发了综合性的 “碳足迹工具 ”( Carbon Footprint Tool) 。 该工具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减 排量或减排潜力进行跟踪分析,包括建设阶段(建造材料、建造能耗等)和运营 阶段(化石燃料 使用 、用电量、耗材量、化肥用量 , 废弃物 、交通运输 、土地使 用的碳排放 等)。 “碳足迹工具 ”是法开署运营程序和项目评估的组成部分,内容 包括碳足迹预测、主要排放源数据和进一步减排的举措。 实例 2: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Credit Agricole)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从 2009 起开发了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评估潜在项目碳排放 的工具,以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这个评估方法以项目所在行业的减排 能力 来估算 项目的 温室气体排放量,然后再假设在严格的气候政策(如碳价、碳税和减排标 准)情景下这些碳排放所形成的项目额外成本,并纳入投资决策中。这样就有利 于银行加大对低碳项目和产业的支持。同时 ,银行要求和帮助高碳项目和客户通 过“全过程创新”( “Innovation in processes”),提升其全生命周期的能效。 实例 3:兴业研究的 信贷碳减排综合效益指标的构建 2020 年 3 月 18 日,兴业研究发布了题为“ 银行与中国 “碳达峰 ”:信贷碳 减排综合效益指标的构建 ”研究报告。该报告设计了 信贷碳强度指标测算方 法, 并 以我国银行业整体信贷投放结构数据为基础,测算我国 20112017 年 银行业整体信贷碳强度指标 :首先 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我国 2011-2017 年 12 个行业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然后 利用银行每年各行业新 增的信贷规模数据, 54 结合已测算出的各行业完全碳排放强度,测算出每年银行新增贷款所引致 的完全碳排放量。 报告 测算的 2011-2017 年我国银行业信贷碳强度结果 : 我 国银行业信贷碳强度从 2011 年的 26.3 吨 /万元下降至了 11.3 吨 /万元,大幅 下降了 57.3%,而 同期 我国的单位生产总值( GDP)二氧化碳 排放量却只下 降了 31.1%。 启示: 开展 项目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 、项目 全产业链的 碳 足迹评估 、信贷碳强度 测算等举措 , 是 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全面准确衡量项目碳排放水平的方法,建议中 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积极 尝试采纳。其 基础性工作主要有:一是 要形成科学且 可操作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估 和信贷碳强度测算 的方法论;二是收集和处理准 确可信的碳排放 和碳强度 数据;三是开发和运用相关决策辅助工具。 4.5.3 银行自身 运营碳 排放 管理 1、评价要求 (1) 银行自身运营中的碳排放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系统性管理 (2) 银行 采取有效减排举措 来降低其运营中的碳排放 数和碳强度 (3) 银行开发碳管理工具 (4) 银行定期披露自身运营碳足迹的相关数据 2、表现等级 银行表现 分值 银行自身运营中的碳排放量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系统性管理 ,并采取有效 3 55 减排 举措。 银行对自身运营进行了碳排放量管理并采取了减排举措,但仍需进一 步改善和提升 2 银行对自身运营采取了一些节能减排举措 1 银行未对自身运营进行碳排放管理 0 3、参考实例 实例 1:法国兴业银行内部碳税 法国兴业银行( Societe Generale) 2014-2020 的环境政策重点在减少碳排放, 并设立了相应目标:与 2014 年相比, 2020 年的银行人均碳排放减少 20%。为了 达到减排目标,银行执行了内部碳税政策。每个核心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核算 出碳足迹后,以 10/tCO2的标准向银行交纳 内部碳税。 银行以获得碳税收入,设 立了环境效率奖(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Awards),奖励有助于帮助集团减少环 境足迹的倡议和行动。 实 例 2:英国汇丰银行 2017 年 11 月,汇丰银行承诺在 2030 年前其全球运营使用 100%可再生能 源, 2025 年前实现 90%的可再生能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汇丰早在 2014 年就 采用购电协议的形式( Renewable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s, PPAs)采购电力, 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汇丰所签订的购电协议已满足其 24%的全球 用电量。 实例 3: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在其 2018 年企业责任年报中披露其温室气候排放情况 56 启示: 金融机构降低 自身碳足迹 有几个益处:一是可以向社会 展示其 积极 应对气候 变化和 切实 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形象;二是可以通过相关节能减排活动提升 员工和客户的气候意识;三是帮助机构减少运营费用;四是帮助机构减少碳排放, 以较低成本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履约责任。 4.6 案例 评价 案例 评价 是为了弥补基础性 面上 评价 的不足,重点挖掘具有特色的案例或具 有公众影响新闻舆情。 其评价结果对基础性评价结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一、 开展气候投融资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由金融机构主要申报在气候投融资 领域机制、模式和工具创新及在风险管理中的典型案例,由专家团评审后选出, 并进行宣传推广复制。 二、跟踪 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闻报道、诉讼案件 和公众舆情,特别关注突发性环境事件对银行形象的影响。 57 第 五 章 气候友好型银行 业金融机构 模拟 评价 本章 按照第 四 章所 建议 的评价指标, 进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 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进行气候友好型 模拟评价 ,以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 由于目前尚未公布气候投融资的相关标 准, 本模拟评价以 上述银行 实施绿色 信贷的表现作为依据,相关信息和数据来自银行公开 披露 信息 及 2013 年由中国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普华永道( PwC)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发布的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绩效表现国际比较研究中的 内容。 正式开展气候友好型评价时,将严格按照指标要求,依据金融机构的气候友 好型表现和绩效进行评价。 5.1 中国工商银行 指标 银行表现 等级 A. 目标战略治理 2.7强 气候 目标 在 2010 年印发的关于加强绿色信贷建设工作的意见 中提出了明确的绿色信贷建设目标,设置绿色信 贷绩效考 核指标并按季度对各一级(直属)分行绿色信贷绩效进行 考评、打分。 在年度行业(绿色)信贷政策中,明确对绿 色领域的支持和对 “两高一剩 ”行业的控制目标,并列出具 体的项目准入标准以及退出名单。 3.0 气候 战略 在 2011年印发的绿色信贷建设实施纲要中, 从战略 层面明确了绿色信贷建设的基本宗旨、基本原则、实施 要点和发展方向 。 在 2015年 8月 27日召开的中国工商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工商银行绿 色信贷发展战略。 3.0 气候 治理 由董事会授权行长负责审批该行的可持续政策。工商银行 信用风 险委员会负责审议审批行业信贷政策和绿色信贷 政策并报行长签批后印发全行执行。原则上按年度进行修 订、审议。 2.0 58 B. 信息透明披露 2.3中 信息 披露形式 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报告其环境和社会风险 2.0 信息 披露内容 主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等 , 积极参与中英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 2.0 信息 披露质量 内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关于客户或项目环境 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审计检查制度,聘请独立第三方对社会 责任年度报告的全文进行鉴证并对外公开披露。 3.0 C. 气候风险 管理 2.0中 风险管理体系 发布了 43 个行业信贷政策,并对环境和社会风险较为敏 感的行业制定了具体的客户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实行名 单制分类管理;制定绿色信贷分类标准,据此对每笔公司 贷款按其贷款 “绿色程度 ”划分为四级、十二类,揭示其环 境和社会风险并发掘绿色信贷市场的机会和潜力。 2.0 风险管理程序 对潜在客户进行环境和社会风险在内的评估均已嵌入信 贷审批流程当中,该审批程序实施分类管理,根据授信业 务分级或根据行业或领域的重要性进行分级,一般由总行 或分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来审核认定。 2.0 风险管理能 力 由行业中心 4 个处共 17 人负责绿色信贷政策的制定 2.0 资产组合优化 暂不做评价 - D. 气候 投融资 业务 2.6强 气候信贷 表现 截至 2018 年末,工行投向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资源循 环利用等节能环保项目的境内绿色信贷余额约人民币 12377.58 亿元,较 2018 年初增长约 12.6%,高于同期境 内公司贷款余额增速约 6.6 个百分点。 3.0 气候债券 表现 2018 年, 工 行积极助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承销各类绿色 债券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人民币 655.1 亿元 2.0 特色 金融创新 发行两笔 “一带一路 ”主题绿色债券,均满足国内和国际最 3.0 59 新的绿色债券标准,其中一笔等值 16 亿美元的双币种绿 色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成为伦敦证券交易 所上市债券中规模最大的一支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 于支持 “一带一路 ”沿线清洁交通及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资 产项目。 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 “中证 180ESG指数 ”正式 上线 E. 气候足迹 管理 1.7弱 碳减排贡献 按绿色信贷统计制订要求进行计算 2.0 项目碳 足迹 做过些相关研究工作,并无实质性举措 1.0 运营碳排放 工行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着力推广绿 色办公,强化节 约意识,将 “无纸化 ”办公作为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低 碳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广无纸化会议和 培训。推动节能 技术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狠抓能源管控,通过技术 升级、 设备改造等方式,优化重要耗能设备运行模式。 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开展绿化环保活动,切实 改善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 2.0 A B CD E 60 评价和建议 : A. 目标战略治理: 总体表现偏强。 可以考虑建立气候投融资绿色信贷的 专门部门和机制 。同时,可以制订具有国际水准的气候投融资的战略, 明确投向领域和投资目标金额。 B. 信息透明披露:总体表现中等。 应正 式按照 TCFD 的要求进行气候信息 披露,对相关报告进行内部审计和第三方鉴证的作法 可以 推广。 C. 气候风险管理:总体表现中等。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有待按照国际标准进 一步完善,气候风险管理团队和专业人才需加强。 D. 气候金融业务:总体表现偏强。可以考虑增大气候绿色债券的发行规 模。 “一带一路 ”主题绿色债券的创新模式可以推广。 E. 气候足迹管理:总体表现偏弱。建议对授信项目或重要客户的碳排放进 行监测和核算,并将结果纳入授信 决策过程。 5.2 中国建设银行 指标 银行表现 等级 A. 目标战略治理 2.7强 气候 目标 将建设 “绿色银行 ”作为中长期业务规划的目标 2.0 气候 战略 2016年 建行 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建设银行绿色信贷 发展战略( 2016年 -2021年),将加快推进绿色领域业 务发展、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社会责任自身表现 确定为绿色信贷发展战略三大任务;提出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起来,继续将建设 “绿色银 行 ”作为中长期业务规划的目标。 3.0 气候 治理 明确董事会和董事会关联交易、社会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保 护委员会绿色信贷战略职责,在高管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 会,作为绿色金融协调推进机构。 2.0 B. 信息透明披露 2.7 强 信息披露形式 以 企业年报、 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 披露相关信息 2.0 61 信息披露内容 披露内容包括绿色信贷(环境风险管理)、绿色创新和绿 色运营,特别提及应对气候变化、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 标相对应、与国际披露标准相对标。 3.0 信息披露质量 内审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关于客户或项目环境 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审计检查制度,聘请独立第三方 (普华 永道, PwC) 对社会责任年度报告的全文进行鉴证并对外 公开披露。 3.0 C. 气候风险管理 2.3 中 风险管理体系 2017 年, 依据中国建设银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制定 关于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通知,将环境和社会 风险管理贯穿信贷全流程,明确贷前调查、授信审批、放 款审核、贷后管理等各环节具体管理要求及差异化管理措 施。对于高风险客户,除严控信贷、贷款余额新增以外, 加强对于风险变化情况的评估要求。 2018 年,建行设立 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债券框架 。 2.0 风险管理程序 2018 年,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 建 行 将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指标嵌入信贷流程系统,实现 风险信息全流程显示。同时,将外部环保违法违规等风险 信 息接入内部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风险预警管控能力, 当客户发生风险时,能够让我们充分 评估风险调整授信 策略。关注高环境和社会风险客户管理,至少每六个月到 现场检查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内容实际情况,并与其相关 方(如上下游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等)进行充分沟通,确 保评估内容的真实性。 3.0 风险管理能力 组织信贷政策培训班、风险管理人员培训班,深化全行环 境和社会风险的防控意识。下一步, 建 行将通过完善基础 政策制度,推进环境和社会风险全流程系统化管控体系建 设,聘请独立环境和社会顾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环境和 2.0 62 社会风险管理能力 。 资产组合优化 暂不做评价 - D. 气候 投融资 业务 3.0强 气候信贷 表现 截至 2018 年末,建行绿色贷款余额 10,422.60 亿元,较 年初增加 729.34 亿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对公贷款比重 15.35%,较年初提高 0.52 个百分点。 2018 年绿色贷款共 计新增客户投放 1,708.80 亿元,其中清洁交通领域 708.72 亿元、清洁能源领域 450.17 亿元、节能减排改造 领域 265.81 亿元。 为协助我国政府履行巴黎协议承诺, 建 行在行业选择上, 重点支持 有利于降低 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交通、清洁能 源项目;重点支持有利于提升大气、水、土壤质量的污染 防治项目。对高污染、高能耗 行业严格管控,控制行业 资金投入,同时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 有力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升级。 截至 2018 年末,我行境内分行清洁交通领域贷款 5,324.21 亿元, 较年初增加 337.19 亿元;清洁能源领域贷款 2,920.72 亿 元,较年初增加 128.65 亿元;节能减排领域贷款 1,127.90 亿元,较年初增加 47.54 亿元 3.0 气候债券 表现 2018 年 9 月,建行设立 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债券框 架,并完成 10 亿美元可持续发展债券和 5 亿欧元绿色债 券发行,支持绿色信贷和普惠金融事业发展。 3.0 特色 金融创新 建行 浙江分行发放 1.04 亿元贷款,支持渔光互补光伏电 站项目建设。项目在鱼塘水面建设一座 “渔光一体 ”的并网 光伏电站。建成后,按照火电煤耗(标准煤)每度电耗煤 325g,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 煤约 6,664.1 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 (CO2)1.99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 2.06 吨, SO2 排放量 3.0 63 约 13.71 吨, NOx 排放量约 13.71 吨。 E. 气候足迹管理 2.3 中 碳减排贡献 按绿色信贷统计制订要求进行计算 2.0 项目碳排放 2018 年 “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 ”行业贷款余额与去年 同比下降 4.16%。境内分行火电行业贷款占境内贷款的比 重较年初下降 0.50%,煤炭行业贷款占境内贷款的比重较 年初下降 0.13%。 2.0 运营碳排放 我行将绿色理念纳入采购管理,在采购投标环节设定相关 产品与服务绿色准入要求和评价标准。在产品类供应商准 入阶段,均要求通 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确保 供应商在生产过 程中的污染物控制工作达到相关要求。针 对公务用车、 IT 产品、办公家具等重要的采购商品, 均 要求供应商通过国内最高级别的环境认证。 3.0 评价和建议 : A. 目标战略治理:总体表现偏强。可以考虑建立气候投融资绿色信贷的 专门部门和机制。同时,可以制订具有国际水准的气候投融资的战略, A B CD E 64 明确投向领域和投资目标金额。 B. 信息透明披露:总体表现 偏强,特别是明确将应对气候变化和联合国可 持续发展目标纳入披露 。应正式按照 TCFD 的要求进行气候信息披露 。 C. 气候风险管理:总体表现中等 -偏强 。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有待按照国际标 准进 一步完善,气候风险管理团队和专业人才需加强。 D. 气候金融业务:总体表现强 ,特别是绿色债券发行的规范和规模值得推 广 。可以考虑 进一步 增大 对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支持力度。 E. 气 候足迹管理:总体表现 中等 -偏强 ,气候足迹披露和供应商管理值得推 广 。建议对授信项目或重要客户的碳排放进行监测和核算,并将结果纳 入授信决策过程。 5.3 兴业银行 指标 银行表现 等级 A. 目标战略治理 3.0强 气候 目标 绿色金融业务按照 “打造一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